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皇上,请您雨露均沾-第517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顺嫔也是聪明的,虽说皇上的话来得突然,但是她化解得堪称巧妙,且在皇太后面前表了个情去。
只可惜,她面对的人是皇帝。
皇帝抛出这样的话题,压根儿就不是那个用意。故此顺嫔的化解,压根儿就不在点子上。
皇帝长眸微垂,摇了摇头,“当年你刚进宫的时候儿,朕和安寿她们都说你长得像皇额娘年轻的时候儿。毕竟你也是出自钮祜禄氏,跟皇额娘母家同宗,相像自是应当的。”
“可惜你这么一清减啊,朕瞧着,你已经完全不像皇额娘了。”
皇帝说着,抬眸朝皇太后一笑,“今年皇额娘八十万寿,儿子仍要按着皇额娘六十万寿、七十万寿一样,吩咐如意馆画师再画一幅大画儿来纪念。这几天如意馆画师开始呈进小稿给儿子看,叫儿子先定后宫诸人的面貌,故此儿子近来才格外留意揣摩她们的容貌去。”
皇帝说着起身一礼,“皇额娘都被皇祖说是有福之人,有福之人必定有广额丰颐的面相去。皇额娘的面相便是如此丰泽圆和;”
“可是顺嫔你啊,如今这清减的模样儿,已是与皇额娘相去甚远,再也不复刚入宫之时的面相了……”
叫皇帝这么一说,皇太后也不由得细细又看顺嫔一眼。
平素时常相见,这面容之间一日一日点点滴滴的变化,倒不留意;这么经皇帝特地挑出来说,皇太后便也发觉了异样去。
——果然,顺嫔不仅仅是清减了,而是看起来双颊瘦削,显得整张脸都是细长的,这便叫眉眼的线条都跟着发生了改变,再不是从前那般雍容圆和的模样,甚或可以说是有些尖嘴猴腮了去。
皇太后到了八十岁这个年纪,这时候最想要的就是福相、富态。顺嫔是人人都曾说过像她的,可是瞧着顺嫔这会子这副薄相,倒叫皇太后都有些想避开。
皇太后皱了皱眉道,“可不,我也觉着我跟她是越来越不像了。终究这孩子也是长大了吧,自己的相貌定型了;不像刚进宫的时候年岁还小,一张脸还嘟嘟着。”
顺嫔的心,狠狠沉坠了下去。
皇上和皇太后这话,这是什么意思?
永贵人在畔听着,心下不由得骤然欢喜。
顺嫔在宫里最大的靠山,自然就是皇太后。顺嫔得以在一班年轻的嫔妃里进封最快,还不都是仗着皇太后的扶持?
永贵人想着,不由得抬眸深情脉脉地瞟了皇帝一眼。
她今儿觉着皇上,简直是太让她欢喜了。
皇上这就陡然出招,字字如刀,直接斩断了顺嫔与皇太后那外貌的联系去了!而皇太后,在八十万寿这一年,当然更在乎的是她自己的福分,便再是钮祜禄家的格格,皇太后也顾不得去护着了。
。
此时四人,皇太后与皇帝是一个立场,顺嫔自己一个,永贵人则摆明了在旁看戏。
顺嫔不敢对皇太后和皇上怒目而视,却还是清清楚楚看见了永贵人那凝视皇上的眼神儿去,她心下的怒火便都集中到永贵人那边去了。
顺嫔不甘眼前如此尴尬,这便赶紧道,“皇上和皇太后兴许还是误会了,不是妾身清减许多,其实是因为妾身今日的妆容所致!”
顺嫔盯住永贵人,“因妾身与永贵人姐妹情深,又在同一个院子里住着,这便互相之间耳濡目染着,叫妾身也用了永贵人上妆的法子去。”
顺嫔说着忽地一把拉住永贵人,将她扯过来面对皇太后去,“皇太后您瞧,永贵人才是双颊清瘦,想来这就是她们汉女所崇尚的婉约模样吧!”
“不止永贵人相貌天生如此,便连皇贵妃、庆贵妃等这些汉女出身的嫔妃,也是同样的轻眉细眼、瘦颊樱唇呢!”
永贵人恼得险些在皇太后和皇帝面前失态,一把将顺嫔给推一边儿去。
可是她不能不忍。不仅因为位分的高低有别,也更因为两人的满汉之分。
倒是皇帝一声冷笑,“皇贵妃和庆贵妃?顺嫔,你说永贵人也就罢了,皇贵妃和庆贵妃位分远在你之上,又如何是你有资格这般讲说的!”
“宫中凡事,尊卑分明。你以小小嫔位,就敢指摘皇贵妃和贵妃……顺嫔啊,你是不是进宫数年来,仗着有皇太后和朕宠着你,你便将宫里的规矩都不放在眼里了?”
。
见皇帝动怒,皇太后也是盯着顺嫔那一张越看越有些尖嘴猴腮的面相叹了口气。
皇帝的话说得是有些重了,可是话又说回来,顺嫔的相貌终究是自己决定的。所谓“相由心生”,皇帝即便是天子,也无法决定一个人的长相不是?
皇太后忍了忍,终究没有提顺嫔说话。
皇帝满意的望母亲一眼,冷笑着点头,“不瞒你说,原本今年是皇太后的八十万寿,朕按惯例是要进封后宫的。原本在皇太后和朕的心目中,那个首要的人选,是你。”
皇帝说着叹了口气,“可是你这般不知宫规,朕看你修习内职还不够勤奋……那这回的进封,朕觉着倒不宜选你了。”
皇帝说着向皇太后一礼,“皇额娘说呢?”
顺嫔惊得跪倒在地,“皇上!妾身,妾身是无心的啊!”
皇帝说着淡淡挽了挽袖口,“你倒不用太惶恐,朕此次不给你晋位,也不光是因为你犯错了。”
皇帝的目光悄然滑过皇太后的脸。
“是因为你如今已经身在嫔位,再进一步就是妃位了。可是如今妃位之上,颖妃、舒妃、愉妃、豫妃、容妃,已有五人。此时已经超缺一人,没的再给你破例去了。”
“你便耐心等着吧。若将来妃位有了空缺,朕依旧还会念着你去的。”
。
十月初一日,皇帝下旨:“奉皇太后懿旨,永贵人汪氏,著晋封为嫔。钦此。所有应行典礼,各该衙门照例举行。”
消息传来,汪凌之自是欢喜得几乎要不敢相信自己的好命去。
毕竟进宫五年才封贵人,今年六月才又复位贵人,就连贵人这个位分对于她来说,在这么多年里都像是一个保不稳当的位分,哪儿能想到忽然就这般否极泰来,猜过三个月,就晋位为嫔了!
若此,她的位分倒是与顺嫔齐平了去!
从前因位分高低有别,她不得不在顺嫔面前矮一头去。今日,若以位分而论,她倒不用再曲意奉承着顺嫔去了。
况且……
汪凌之不由得捧着双腮,憧憬地闭上了眼——从皇上此举来看,分明在她和顺嫔之间,皇上更喜欢她嘛~
从皇太后身边搬回后宫来,原来并不是失去了皇太后这个靠山,反倒是她正式得宠的开始啊。
早知道皇上如此喜欢她,那她倒不在皇太后身边虚掷这些年华去了。她该早些设法挪回来呢~~
十月初十日,皇帝从礼部呈进的三个备选的封号之中,选中了“惇”字。
汪凌之从此从永常在、永贵人,名号改为了“惇嫔”。
这个惇字,义为敦厚、诚信、淳朴。能用这样的字为封号的人,必定是天性淳朴敦厚之人才可。
惇嫔心下自是高兴的,与观岚道,“可见在皇上心目中,我天性自然,从无矫饰。皇上原来喜欢的就是我这直率的性子啊!”
倒是这谕旨在后宫传遍之后,语琴叹息了一声说,“看来从今往后,皇上又多了一个‘心上人’了……”
婉兮也是淡淡一笑,“如今的新人里,顺嫔、惇嫔双璧生辉,自也是好的。”
。
十一月十二日,惇嫔行册封礼。
皇帝命协办大学士刑部尚书官保为正使,礼部侍郎德福为副使。持节册封汪氏为惇嫔。
册文曰:“朕惟备六宫而修内职,分理紫廷;资九御以佐壸仪,扬芬彤管。恩纶式焕,宠锡斯彰,尔贵人汪氏,毓质柔嘉,禔躬端淑。迓百祥于椒殿,芳范无违;庆多福于萱庭,慈颜有喜。兹奉皇太后慈谕,封尔为惇嫔。尚其玉齍克赞,照令德之攸崇,褕翟增华,受隆恩之永被。钦哉。”
从惇嫔十月诏封,十一月已然行册封礼。这样的间隔之短,亦可见皇帝早已有心在皇太后八十万寿之年,既然按照惯例必定要有进封,皇帝心中早有了定数:进封是宁肯是惇嫔,也不是顺嫔。
。
十一月十五一过,整个宫中所有的重心,就已经都挪到了皇太后八十大寿的庆贺大典之上来。
十一月十九日,皇帝为皇太后上尊号,遣官告祭天、地、太庙、大社、大稷。皇太后累年加尊号之后,到此时尊号为“崇庆慈宣康惠敦和裕寿纯禧恭懿皇太后”。
二十一日,皇帝亲奉皇太后御辇,从畅春园返回紫禁城。
皇帝亲自骑马,为皇太后御辇的前方导引。
王以下文武各官,暨大臣命妇,并在籍绅士人等,各于恭祝万寿亭前跪迎。
十一月二十三日,赐三班九老,宴游香山。命于次日赴乾清门内,令画工艾启蒙绘图。
文职九老:显亲王衍潢、恒亲王弘晊、大学士刘统勋、协办大学士刑部尚书官保、吏部尚书托庸、刑部尚书杨廷璋、理藩院尚书素尔讷、刑部侍郎吴绍诗、工部侍郎三和;
武职九老:都统四格、都统曹瑞、散秩大臣国多欢、散秩大臣衔甘都、副都统伊松阿、副都统萨哈岱、副都统李生辉、副都统福僧阿、副都统色端察;
致仕九老:刑部尚书衔钱陈群、内大臣福禄、礼部尚书陈德华、兵部侍郎彭启丰、礼部侍郎衔邹一桂、左副都御史吕炽、内阁学士陆宗楷、詹事府詹事陈浩、国子监司业衔王世芳。
这些老人家中,惹人注意的是惇嫔的父亲四格,排位在武职九老的第一位。足见四格数十年尽忠,甚得皇帝重用。惇嫔的进宫,以及今年的进封,实在与她父亲的得用有不可分割的干系。
十一月二十五日,皇太后八旬圣寿节。
皇帝在慈宁宫举行盛大庆典,为母后贺寿。
这日巳刻(10点),慈宁宫筵宴之上,皇帝亲捧进御赞玉蟠桃一件。皇帝彩衣躬舞,捧觞上寿。
皇帝彩衣而舞罢,皇子、皇孙、皇曾孙、额驸等以次进舞。
这一日皇家五代同堂,其乐融融。
皇太后正座,皇帝在皇太后宴桌旁设一小方凳,不御宝座,亲自为皇太后侍膳。
而以皇贵妃和庆贵妃为首的内廷主位们,分东西陪坐在东西次间。皆礼服,婉兮以皇贵妃位分,穿明黄袍,外配朝褂;颈垂六宫中独一无二的东珠朝珠。
皇子们皆穿金黄花袍,立在阶上为皇太后祝酒;而阶下,难得也都穿上礼服的小皇孙们,庄重又娇憨地追逐嬉闹着……
这一幕被记录进了《崇庆皇太后八旬万寿图贴落》中,为巨大一幅,贴在皇太后寝宫寿康宫中。叫皇太后每日都能一抬眼就看见这样一幕,就仿佛这样欢庆的一刻永远都不会落幕。
只是这幅贴落中,东西次间头排而坐的一种内廷主位里,并无新进封的惇嫔去。
按说在皇太后八十大寿这一年,皇帝早就想进封的惇嫔,本应该是这后宫里独一无二的新宠,那么在这幅为了皇太后八十万寿而创作的巨大贴落里,惇嫔不但应该在,而且画工绝对应该揣测圣意,还要好好儿将惇嫔细致描绘一番才是。
可是,奇怪的是,惇嫔非但没有被细致描画,甚至压根儿都没有出现在嫔位该出现的位置。
——连顺嫔都出现在贴落里,为东次间头排嫔妃最后一位;那么与顺嫔相对应,惇嫔本应该出现在西次间最后一位才是。
可惜,却根本没有她。
。
刚忙完皇太后的八十大寿,十二月初一日,皇帝便下旨:“九公主著指配公扎兰泰于明年成婚。”
“九公主封为和硕公主。一切应行典礼,交各该衙门照例办理。公扎兰泰授为散秩大臣,仍在御前行走。”
七公主厘降的喜气儿还没散尽,九公主也要出嫁了。
婉兮一时欢喜,一时又是惆怅。
啾啾又与小七不同。小七因是长女,从小就娴静淑雅,看着就像个大姑娘的样儿;可是啾啾呢,从小就是小小的、软软的,仿佛不该这么快忽然就长大了,更忽然就要下嫁了。
与婉兮一样,容妃一下子便如闪着了似的,大年根儿底下的、又是皇太后八十圣寿,便不敢露出难受来,只有偷偷跑到婉兮宫里来,抱着婉兮掉了眼泪去。
容妃一边落泪,一边却也是笑着解释,“我啊,其实自也是高兴的。我只是,只是,有些还没醒过神来……那么个小娃娃,怎么忽然就要嫁人了呢?”
婉兮也是红着眼圈儿,含笑道,“可不长大了么。她就比莲生小了两岁,今年虚龄十四,明年就是十五岁了,正是与莲生下嫁的年岁相同。”
婉兮说着也是叹了口气,“况且兆惠公爷去的早,兆惠公爷家人丁也单薄。是该叫啾啾下嫁去,也给兆惠公爷家增些香火气儿了~~”
☆、第2619章 九卷57 额涅你看我得了啥(1更)
乾隆三十七年,正月。
皇帝按例个后宫、皇子、公主都派下新年恩赏去。
十七阿哥最是心里藏不住事儿,得了恩赏之后,就蹦跶儿地来跟婉兮显摆来了。
“额涅额涅,您猜皇阿玛赏给了我什么去?”
婉兮凝视着小儿子,瞧见他满眼的光芒几乎聚成了“新奇”、“有趣”两个词儿,一只眼睛里头嵌着一个。
婉兮心下自有数了,这孩子今年得的恩赏必定跟往年的惯例都不同。
宫里一向赏给孩子们的,一般就是压岁的金锞子、银锞子,要不就是文房四宝。
金银锞子不稀奇,倒是皇上如果赏给小十七文房四宝,那孩子还能乐成这样,那才稀奇了呢。
虽说心下有数,可是这世上的东西有千千万,婉兮也一时不敢猜皇上给小十七赏给了什么去。
婉兮便讨饶道,“额涅老了,脑筋都锈了……小十七你快告诉额涅吧,你皇阿玛究竟赏给你什么了?”
小十七得意极了,捂着肚子俯仰大笑,“额涅猜不到了,儿子来教给额涅吧!”
这孩子从小就淘气,一向最爱的事儿就是挑战界限,全不将什么宫规啊、条条框框啊的正经放在眼里。
不过他也贼,便是做事出格,却也不超出太远去。
这种时常拎出些小事儿来挑战大人的智力,便也是他素常十分爱干的事儿。
正经事上,婉兮叫他赢的机会不多,这回看额涅真猜不到了,这小十七差点没美出鼻涕泡儿来。
他笑够了,两手交叉捂住嘴,就这么呜噜呜噜地朝外喊,“诶,你快进来给我额涅看看呀!”
婉兮也挑高了眉毛。
这恩赏还能对话呐?
婉兮朝外头一看,只见有个瘦瘦小小的身影,极其灵活迅捷地一路如小跑,却明明是走的进了来。
刚进门槛就趴地下磕头,“奴才金桂邦给皇贵妃主子请大安!”
却是个小太监。
婉兮也忍不住挑眉,“……这是?”
小十七这回换成两个胳膊来交叉着抱住膀子了,“额涅,这就是我皇阿玛赏给我的节礼!”
婉兮心下便也有数儿了,含笑点头,“哎哟,你皇阿玛怎么这么早就给你安排了一个哈哈珠子太监去呀?
这是皇上正式赏给小十七一个哈哈珠子太监了。
哈哈珠子太监不同于旁的太监,都是小孩儿。
若主子也是小孩儿,这哈哈珠子太监跟主子年岁相仿的话,那他们俩就是能从小一起长大。名分为主仆,实际上倒是自小的小伙伴儿。
若主子是成年人了,那这哈哈珠子太监就跟被皇上一手抚养大的似的,从小就归心,长大是最佳的忠仆。便如李玉是康熙爷身边的哈哈珠子太监,毛团儿是乾隆爷身边儿的哈哈珠子太监一样儿。
按说,皇子从进学的年岁起,就该赏给哈哈珠子太监了,好在上书房陪伴和伺候主子去。
可是呢,大清皇室对于皇子的教育一向极其严格,故此也担心皇子刚到进学的年纪,虚龄六岁就给安排个哈哈珠子太监的话,那八成两人就彻底玩儿到一块儿去了,反倒耽误了皇子的学业去。
所以并不会每个小皇子都早早儿给配了哈哈珠子太监的,皇帝更倾向于先给小皇子们派谙达——也就是老成持重的成年太监来伺候。
就比如小十五身边儿的桂元、毛团儿,个个儿都是总管级别的,言行举止都是宫里首屈一指的。
按说以小十七这活泼烂漫的天性,婉兮原本以为皇上得先给指几个老成持重的谙达,先给上两个“夹板儿”,给小十七板板性子,才好过完了年,正式往上书房里送。
哪儿成想啊,皇上却反倒先给赏下个哈哈珠子太监来。
婉兮抬手摁着额角,瞅着随后跟进来的颖妃一个劲儿的摇头苦笑。
可以想见,就凭小十七这性子,身后再跟这个哈哈珠子太监……那将来他入了书房的日子,就有的瞧了。
——他不玩儿出花儿来才怪呢。
“也好,”婉兮无奈地含笑摇头,“反正上书房里还有师傅和谙达们呢(此处的谙达不是老太监,是说教骑射的老师),他玩儿得出格,师傅和谙达们正好儿有理由治他。”
颖妃也是无奈地苦笑,“我也被皇上给闹懵了……皇上这么早给他赏下了哈哈珠子太监去,这是怕他还不玩儿出花儿来呗?”
婉兮含笑捏捏颖妃的手,“反正我还有你,凡事自有你看着他去,我倒不担心。”
颖妃挑眸望着婉兮,欲言又止。
婉兮含笑点头,“你有话便说。跟我,你还有什么可吞吞吐吐的?”
颖妃轻轻垂首,“皇上这是彻底由着小十七的性子,叫他想玩儿就玩儿,还配了个伴儿来陪着他玩儿……皇上这是早早儿就允准小十七当个逍遥王爷了呗?”
颖妃的意思,婉兮明白。
可是无论是小十五,还是小十七,都是婉兮亲生的骨肉。她自己哪儿会有厚此薄彼之分呢?
婉兮含笑垂首,想了想,这才缓缓道,“我觉着,人这一辈子究竟该怎么过,大多数是由天分来定的。”
虽说这世上也有后天勤奋的缘故,可是天分终究还是占第一位的。
有天分的,后天再努力些,自然可以事半功倍;可若毫无天分的,便是勤奋到呕心沥血,却未必能获得任何成绩去。
婉兮侧首道,“小十五性子稳,天生聪慧,念过的书几可过目不忘。皇上和师傅们都因此夸奖他许多。那这孩子便是一辈子稳稳当当的命。”
“反观小十七,高娃你看他何曾有一日那小p股稳稳当当在凳子上坐着过了?别说整日,便连半个时辰都是难为透了他去。”
婉兮自己说着也笑,都难以想象自己这两个儿子,怎么性子是这样两股道儿去。
“小十七是先有当逍遥王爷的性子,才有当逍遥王爷的机会去。皇上这也算是‘因材施教’吧,给他们哥俩儿各自最适合他们的才是。倒不拘谁得的好,谁得的不好去。”
颖妃叹了口气,“可是咱们小十七却是人参娃娃转世的宝儿,若说天生聪明,谁能比得过他?若对他严格起来,他未必就不能稳稳当当下来~”
(中午之前继续更~)
☆、第2620章 九卷58 吝啬鬼的传说(2更)
颖妃对小十七的感情,婉兮心下自然都明白。
虽说是养母,可是因为颖妃进宫以来并无所出,故此颖妃是将自己全部的心力都奉献给了小十七去。颖妃在小十七身上所付出的,甚至比婉兮这个当本生额娘的,还要多。
这个道理就与陆姐姐抚养小十五,都是一样的。
颖妃最是知道小十七这孩子有多聪明,故此颖妃心下何尝没有替小十七也想争一争的念头去呢?
便是亲兄弟,可是在天下那独一无二的大位面前,也都没有甘心承让之理。
——这样的不甘,古往今来,皇家手足之内太多次上演。早已是惯例,不出现才反倒是奇怪的。
好在小十五和小十七都是婉兮自己亲生的皇子,将来无论谁能承继大位,那终究都是她的孩子。她的心态,自比颖妃能超脱一些。
可是话又说回来,这样源于血缘的超脱,其实也不容易,同样需要这个当母亲的人拥有极高的眼界,否则反倒会被缠身其中,顾此失彼,最后连自己都无法自救。
这例子便不远,就如雍正爷的生母孝恭仁皇后(德妃)。明明雍正爷和十四爷都是自己亲生的皇子,却输在了偏心,只因为皇位最后花落雍正爷,而不是她自己更偏爱的幼子,竟让她连好好儿的圣母皇太后的尊位成了锁链,最后——让她自己怅然而逝。
……原本可以成为后宫范例的孝恭仁皇后,经历了后宫里那么多年的挣扎,终于到了她凭着两个儿子可以笑傲整个后宫的时候儿,她偏偏被自己给窝囊死了。这样的作茧自缚,也是对婉兮的警告。
故此在自己的孩子中间儿,她同样学着一碗水端平。这“一碗水”说的是她自己的心,是她所给予的母爱。
只要是自己的孩子,不管将来谁能问鼎大位都好,她都一样是欢喜——甚或哪怕都不问鼎呢,只要能够母子相守,那又胜过人间多少去。
便是女儿,小七是被封固伦公主,啾啾封的是和硕公主。她也不会因此而心下有失落,她反倒要教啾啾更明白,姐妹的亲情才是最珍贵的拥有去。
所以在颖妃说这般话的时候,她只是淡淡一笑,心下更是平静如水。
“高娃,这一切都交给上天,交给皇上。咱们只管陪着他们长大,可好?”
婉兮的冷静,也给了颖妃一个榜样。颖妃深吸口气,也提醒自己平静下来。
婉兮握着颖妃的手,“听我给你说个故事,怎样?”
颖妃狐疑地望婉兮。可是这些年的姐妹相伴,倒叫颖妃明白,婉兮必定是要借着故事,来说一番心意。
颖妃便点头,“您讲。”
婉兮轻叹一声,“是永瑆啊。你近来可曾听说了永瑆那边传过来的消息?”
颖妃便也点头,“如何能不听说呢?闹得动静也不小。舒妃都急得病了,我也去探望,陪伴着说了好一会子的宽解的话。”
原本刚过去的乾隆三十六年,对于永瑆来说也是一个高兴的年头。去年九月,福铃刚刚为他诞下了第二子。
成婚六年,连着得了两个皇孙,且都是健健康康的。足见小夫妻伉俪情深,也都是有福的人。
可是偏就在福铃九月诞下第二子不久,结果永瑆那边就传来了叫人揪心的消息——永瑆跟福铃打起来了。
无论是皇家,还是民间,这小两口打架,当父母的没有不跟着一起揪心的。
况且九爷傅恒已经不在人间了,舒妃除了是婆母的角色之外,还是福铃的姨母,身兼两个人长辈的身份,手心手背都是肉,这便格外地为难。
再说永瑆跟福铃这打架,打得还真是有些严重的,不是普通的鸡毛蒜皮,甚至都不是争风吃醋——而是永瑆要将福铃的嫁妆给抢走了。
。
满人不重男轻女,甚至还很重视女儿。女儿出嫁之前,在娘家当家管账;女儿出嫁,满人也一向都是重陪送。
便是普通人家,妆奁都十分丰厚;就更何况是九爷这样的勋贵世家呢。当年福铃嫁进宫来的时候儿,一来是为了表达对皇恩的感激,二来也是真的重视这位大格格,故此九爷家简直是要倾尽所有一般,妆奁是连着往宫里送了许多天才送完。
这样一笔巨大的妆奁,堪比公主们出阁了。
而女子出嫁的妆奁,都是女子自己的私产,便是出嫁了也不归于丈夫的,女子仍然可以自己支配。丈夫若是强夺,同样是可报官的。
便是在皇家,福铃是嫁给皇子为福晋,这笔妆奁也跟永瑆没有关系;除非福铃自己拿出来给永瑆,否则永瑆绝不可要。
永瑆便是皇子,看见那一笔妆奁,也忍不住动了心思啊。
——谁叫永瑆那边这两年隐隐约约传出些动静来,都说永瑆克扣下人,有些性子吝啬的征兆了。
颖妃也是叹口气,“永瑆好歹是咱们从小看着长大的。她从小带着拉旺和麒麟保他们一起玩儿,从来都是大哥哥的模样,什么不舍得给弟弟们去呢?怎么就忽然转了性,变成吝啬的孩子去了?”
永瑆的东西自是不止给拉旺和麒麟保这些妹夫、表弟们,便连对小十五,永瑆也是再慷慨不过。
譬如当年那一场闹出动静来的“扇头”的旧事。那也是小十五看见人家永瑆的扇子好看,想要;殊不知皇子之中书画双绝的永瑆,能随身带在身边的扇子,必定是风雅绝品,自然是出于名家之手的。
结果人家永瑆非但毫不犹豫就给了小十五,而且还特地在扇头、扇骨上给刻了诗,题了“兄镜泉”的雅号去。
这一切的用心,永瑆又怎么可能是个吝啬之人呢?
可是这会子偏莫名其妙传出这么个动静来,还偏是在九爷新亡不久,而福铃又是刚刚为他诞育下孩儿……只要是个还有心的人,谁忍心啊?
——故此这个消息一传出来,宫里所有人都对永瑆心寒。
。
听罢颖妃的话,婉兮也是静静垂眸。
“高娃你说在了点子上。永瑆是从先咱们看着长大的,他是什么性子,旁人便是不知道,咱们会不知么?你说他怎么会忽然就转了性去呢?”
(今天先更到这,明早继续凌晨哈~)
☆、第2621章 九卷59 一杯酒泼下去
颖妃也是豁然开朗,“皇贵妃姐姐的意思是……永瑆也是学了八阿哥法子去?”
婉兮含笑垂首,“永璇跟永瑆是一母同胞,从小更是一同长大。他们三兄弟之间,永珹年纪大,成婚早,倒是永璇跟永瑆两个感情最深。永璇在宫里受尽冷眼的那些年,都是永瑆这个弟弟陪着才度过来的。”
“便连永璇犯错当时,也是他们兄弟两个一起在黑龙潭祈雨……永璇要做什么,不可能不事先给弟弟一个知会,他便是豁出去自己犯错,却也会小心不牵连到到弟弟。”
颖妃也是点头,“怪不得后来皇上问起之时,永瑆肯和盘将永璇托出,并无后顾之忧的模样,仿佛丝毫不必顾虑一母同胞的情谊去。”
婉兮眸光轻转,“你别忘了,他们两个还有一个榜样呢。”
颖妃也是一拍掌,“可不嘛,还有一位和亲王弘昼呢!有叔叔如此,侄儿们见样学样,倒也不奇怪了。”
婉兮垂首,“大清皇家一向对皇子教育极严,可是偏上一代出了一位荒唐王爷,这一代又要出永璇和永瑆这两位……”婉兮眸光轻扬,笑意浮动,“怎么会这么巧呢?想来这些皇子、王爷们的数十位师傅和谙达们,真真儿都要自裁谢罪了。”
颖妃笑过便也叹了口气,“终究都是为了‘避让’二字……宁肯毁了自己的声名,也不想令真正的储君对自己心生防备。”
婉兮握住颖妃的手,“这是一番智慧,可是若叫皇子们自己来做,未免残忍。可如果从小就天生天养一般,一切顺其自然,岂不反倒是一番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