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皇上,请您雨露均沾-第394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她本不是晕船的人,这回终是因为一则害喜,二则船上终究不必陆上,三来兴许也是随着年岁渐长,身子反倒不如上回南巡时更禁折腾了。
皇帝忙完公事,忙来看望。
婉兮自然说没事,语琴倒忍不住,只埋怨道,“还说没事儿?在船上就差没趴在甲板上抱着唾盂不撒手了!”
婉兮不好意思,急忙悄然扯扯语琴的袖子。
——当着皇上,说她在船上那呕吐的惨状,总归不雅不是?
语琴自是明白,这便叹口气攥住她的手数落,“你这是怀着皇嗣的缘故,这便不是你自己一个人的事儿。若是你自己身子不得劲儿,你不想叫皇上担心,忍了便忍了,我自都由得你,只小心帮衬你就是了。”
“可这终究事关皇嗣,你若非要强撑着,若是伤了皇嗣去,不单你自己难受,皇上也不安心不是?”
这会子的语琴已然不像同为皇上的嫔妃,反倒只像是婉兮自己的娘家姐姐了。语琴这样的情,叫婉兮心暖。这便只乖乖抬眸带着崇拜的目光看着语琴,便也忘了继续争辩什么了。
皇帝早看见了婉兮遮掩一副神情,不由唇角高高勾起,却是垂下了长眸去。
语琴此时一言堂,便是在皇帝面前,倒也越发自在,没什么不敢说的了。
“说来也巧,婉兮你这回南巡时又有了喜;上回南巡,也是带着刚有的身子,行船南下的。虽说是跟着皇上一起出巡,好像没人敢在皇上眼皮底下对你、对皇嗣动什么手脚去。”
“只可惜,话是这么说,却依旧有人不将皇上放在眼里,只顾着算计她自己的小心眼儿去!便是皇上心疼你,商户南巡都叫皇太后、皇后、随行的主位们一同在灵岩山行宫陪着你休养……可是,该发生的事儿还是都发生了,若不是那回动了胎气去……我倒觉着,咱们小鹿儿才不会根基那么弱,都没能熬过种痘去……”
说到早殇的永璐,便是语琴心下最深的痛。这便一提起,语琴已是满眼的泪。
她竭力忍住,泠泠抬眸,望住皇帝,“妾身相信,皇上自然没忘了小鹿儿之事……所以这回皇上您说吧,婉兮该怎么着才能稳稳当当回京去,不在途中就又受了人的算计去!婉兮有喜是好事儿,可却并非对任何人来说都是好事儿……总有人若要知道了消息,便必定不肯再安生去!”
“皇上还想叫皇太后、皇后和随驾的主位们再陪着婉兮去了么?那皇上这回又要怎么才能保证婉兮母子的安危去?”
婉兮心下虽暖,却在语琴说到此处时,还是又悄悄拉了拉语琴的手指。
说到永璐,他与九儿的长子,皇帝的眼中也是一片乌云飞流而过。
若不是上回南巡动了胎气去,小鹿儿说不定身子的根基自会更好些,那么此时……那孩子应该还在膝下。
皇帝缓缓道,“庆妃的心意,我明白。庆妃是责怪我,上回自己急着回京,没能陪着九儿休养。便是留下皇太后、皇后和随驾的主位们一起陪着,终究还是不如我亲自陪着。”
语琴倒也越发淡然,盯着皇帝的脸,笃定地点头,“妾身正是这个意思。妾身倒要斗胆请皇上的示下:皇上这回,又打算怎么办?”
皇帝抬眸望住婉兮,目光深邃,“爷瞧出来了,如这次爷再叫你出了半点闪失,庆妃便第一个不饶了爷了!”
婉兮忙道,“陆姐姐是心疼皇嗣……终究奴才在船上吐,他在肚子里也跟着不得劲儿不是?”
皇帝攥紧了婉兮的手,含笑点头,“爷实则早已下了旨意,只是还未与你们两个说呢。不过瞧着庆妃这样为你着急,爷心下反倒高兴。”
婉兮不由得挑眉,“爷定了什么了?”
语琴更是造了个大红脸,也瞟着皇帝,“皇上打算怎么安排婉兮?”
皇帝凝视二人,展眉而笑,“九儿既在船上害喜得厉害,爷自不舍得叫她再在船上每日间这么折腾。爷今儿先到皇额娘御舟上问安,已是委婉将心意奏明给了皇额娘去:爷打算叫庄亲王允禄等奉皇额娘御舟从水路回京,爷亲自陪着你,从陆路回京。”
婉兮不由得愣住。
这是皇上的第三次南巡,每次南巡的路线、日程都是提前数月、甚至一年便已经定下的,岂能擅改了去?
可是皇上一共三次南巡,便从上次已经改变了日程,而这两次都是为了她。
上一次,是因为她怀着身子随驾南巡,途中动了胎气,皇上为了殿试为国抡才,日程不能耽搁,这便自己先行回京;却留下皇太后亲自陪着她去;而这次,更是要弃了水路,陪她从陆路回銮……
婉兮忙垂首,已是泪盈于睫。
“这怎么好?皇太后年事已高,理应由皇上亲自侍奉在畔,皇上怎么能为了奴才而与皇太后分开……”
皇帝轻轻一笑,“你担心皇额娘会不高兴?傻丫头,皇额娘虽说也是个硬脾气的老太太,可是她却并非是不分青红皂白的老人家。况且爷放了口风儿给她老人家,她一听便懂了,这便只是欢喜得忙不迭答应下来。”
皇帝抬眸凝视婉兮,轻轻拍了拍她的手,“虽然皇额娘从来没有与我当面明说过,可是终究母子连心,我隐约明白她老人家其实也是为你上回南巡动了胎气之后,心下十分的不得劲儿。尤其,小鹿儿后来终究早去……她老人家又怎会不难受?”
“这回既是上天又叫你在南巡途中有了喜,这便何尝不是对上次之事的弥补啊。她老人家自是一百个愿意的,还推着爷说,叫爷不必在她老人家面前立规矩,叫爷赶紧过来陪着你呢。”
婉兮便也笑了,垂着头,心下温软。
语琴这便拍手笑道,“我就知道我是瞎操心的命,亏我方才还那么问皇上,真是该治罪。”
皇帝便也笑了,“那朕也得琢磨琢磨治庆妃你个什么罪才好——嗯,不如这样儿,朕便罚你陪着九儿一路跟着朕一起,从陆路回銮。途中若有朕照应不及之时,便将她娘儿俩都托付给你了。”
语琴自是欢喜,婉兮忙推了语琴一把,语琴这便站起,蹲礼谢恩。
。
次日,皇帝再登皇太后御舟,向皇太后请安之后,便命庄亲王允禄等,奉着皇太后御舟,继续按着预定的路线与日程,从水路回銮。
而皇帝自己带着婉兮、语琴和豫嫔,登岸,取道徐州方向回銮。
消息来得突然,忻嫔等人依旧在船上,随着船便向北去了。忻嫔奔到船舷,遥望皇帝上岸而去的身影,不由得恼得咬牙,“怎么会突然如此?那岂不是说,我跟皇上就此便别过,在回京之前就见不着了?”
——那也便意味着,忻嫔那一场梦想中的“复宠南巡”,到这一刻,已告终结。
乐容和乐仪也都刚刚知道,跟自家主子一样措手不及。
忻嫔咬牙切齿,“便说你们不知道令贵妃和庆妃的行踪倒也罢了,可是好歹豫嫔跟咱们住在一个院子里,你们竟怎么都半点没有察觉了去?”
乐容为难,垂首细想一回,赶紧道,“自打豫嫔离京南下时开始呕吐,她便有意无意开始防备着咱们。故此这几日便是她偷偷收拾着准备下船,奴才们也无从知晓。”
忻嫔扣紧船舷,不甘地咬牙,“可是我总要明白,皇上这么突然改变路线,究竟为的是什么!”
乐容蹙眉,缓缓道,“皇上既带着豫嫔……那奴才猜,会不会是豫嫔害喜严重了,皇上这才改了路线,变水路为陆路了?”
“为了豫嫔?”忻嫔眯起眼来,仔细回想,“咱们离京南下是一月间的事儿,如今都四月了。倘若豫嫔是有了喜,那这会子她都该显怀了!你们可见着她显怀的迹象去?”
乐容和乐仪对视一眼,眼中都是茫然。
忻嫔紧咬牙关,“若当真是豫嫔有喜,我倒也都容得她!只要……不是令贵妃,不是魏婉兮!”
乐容和乐仪都吓了一跳,“主子是疑心,是令贵妃又有了?可是……怎么会?!”
乐容和乐仪心下想的是,总归不能这么巧吧,上回令贵妃是怀着孩子南下的,这回竟又在南巡途中怀了孩子去?她年岁也不轻了,怎么可能说有就又有了去?
再说皇上这一回江南之旅,外头人也没少了传说有官员向皇上进献美女……皇上大可以在江南多收几个美女才是,又怎么会尽将心力都还用在令贵妃这个老人儿身上去!
“怎么不会!”忻嫔却是咬牙切齿地闭上眼,“她那个肚子,这几年间给吹了气儿似的,一个连着一个的;谁敢保证她在江南这几个月里,不就又有了!”
“皇上,皇上……便是在江南,皇上却也还没放下她。放着旁的人于不顾,说不定就又叫她有了孩子去!”
乐容和乐仪两人头皮也跟着发麻,两人也说不清是为了安慰自己,还是安慰主子,便都道,“总归皇上留下三个人呢。豫嫔原本就有了害喜的症状不说,那也还有一个可能——说不定是庆妃有了信儿去啊!”
总归,总不能全都只轮到令贵妃一个人儿身上吧?便是天上下雨,也总不能总一个人儿被浇湿不是?
——反正是怎么都不能相信,为什么总是令贵妃?以皇上广有后宫,怎么能就只有令贵妃一个不断有喜去?
“庆妃?”
忻嫔倒是眯眼想了一回,垂首去有掐着手指头算了算,“令贵妃比皇上小十六岁,而庆妃又大了令贵妃三岁,这样算来,庆妃今年也三十九岁了……你们相信一个从未遇喜过的女人,到了三十九岁的高龄,还有希望怀上孩子去么?”
乐容和乐仪都说不出话来。
忻嫔便更是绝望,紧紧攥着船舷凄然地笑,“我本以为,这次南巡回銮,便是有人能遇喜,也该是我啊……怎么能又是令贵妃,凭什么算来算去,最终的赢家,依旧还是她啊!”
更叫她绝望的是,如今南辕北辙,分道扬镳,她在水上只能遥遥看着皇上带着令贵妃上了岸去,就此一别,回京才能再见。那这一路上,她原本用过的法子,原本还有动手腕的机会,这一回算是都再没施展的余地了!
皇上他,这一回,竟是比上回对魏婉兮,护卫得更加周全去了!
想想都叫她想笑!
苦笑!!
一个五十二岁的男人,还对一个已经三十六岁的、生过了这么多孩子的老人儿,如此小心翼翼、呵护备至,连南巡这样的盛典,路线和日程说改就给改了!
他们还当他们自己是年少钟情呢么?!
。
自此,皇帝与皇太后水陆分开而行。
皇帝途中多次派额驸福隆安、侍卫五福等赴皇太后御舟请安,而他自己再也没有回过水上。
皇帝陪着婉兮,一路视察河工,又赴曲阜,拜祭孔子、孟子,又至泰安府,赴岱庙拈香。
而泰山之上有那位著名的泰山女神、主生育的碧霞元君娘娘。从乾隆二十四年起,皇帝才下旨正式遣官泰山、致祭元君的制度。每年四月,碧霞元君诞辰之前,皇帝遣内侍御大臣一员进香。于十七日斋宿岱顶,十八日黎明,诣碧霞祠行礼。
岁以为常。
这便是说当年曾经令孝贤皇后心心念念前来求子的这位碧霞元君,孝贤皇后甚至还因这一次远路而来送了命去,可是皇帝正式祭祀元君的制度,却是在婉兮连年生育之时才正式确立起来。
每年祭祀元君的制度确立在孝贤皇后崩逝后十一年,这便与孝贤皇后已然无关;倒是与婉兮的关联更为直接了。
今年正好儿是婉兮又怀有喜,皇帝特地带婉兮来岱庙行礼,又为祈祷母子平安。
。
五月初四日,皇帝陪婉兮一路北归,回到京中,驻跸圆明园。
从正月十二启程,到此日回到圆明园,已是四个月了。
婉兮与孩子们、颖妃、婉嫔、玉蕤等人这么久没见,重逢时都自是欣喜落泪。
更何况婉兮是带着这样的好消息归来,叫颖妃、婉嫔、玉蕤等人又是欢喜不已。
直到这日夜晚,来请安的人都散去,孩子们也都累得睡着了,婉兮方单独留下了玉蕤。
婉兮挑眸凝视玉蕤,“你遇见何事了?这会子已无旁人,你当可以与我说了。”
玉蕤眼睫一颤,慌忙忍住,努力笑道,“只是想念姐了……姐别多心,安心养胎才是要紧。”
婉兮苦笑摇头,“你这丫头是从小在我眼前儿长大的。咱们虽是姐妹情谊,可是我又何尝不是将你当成自己的孩子一般?你有事,根本瞒不过我去。你若不直接说,也不能叫我放下心来,反倒叫我瞎猜罢了。”
婉兮垂首想想,“难道是翠鬟那丫头,这几个月来竟不叫你省心?”
玉蕤忙摇头,“姐冤枉那丫头了。那丫头这几个月来与庆藻相处甚好,她已是与庆藻将心结都说开。”
婉兮便凝视着玉蕤,不说话,只等着。
玉蕤叫婉兮的目光盯得无处遁形,这便又是急又是窘迫,嘴唇颤了几颤,终究还是道,“……是我阿玛出了点事儿。”
“怎么了?”婉兮心下也是微微一颤。
以德保这些年的小心谨慎,皇上连着擢升多次,足见皇上对德保的信任。
玉蕤眼圈儿一红,“姐随皇上南巡期间,恰逢安南国王薨逝。嗣子继位,向朝廷请封。”
安南(越南)为大清藩属国,新王继位,唯有经大清册封方才名正言顺。
婉兮点头,“这事儿我倒知道。皇上你派了你阿玛为册封正使,大理寺少卿顾汝修为副使,赴安南祭故王、册封新王。这本是皇上对你阿玛的器重,又怎了?”
士大夫中固有说法,“不能为帅,但愿为使”,因文臣不能带兵,唯有身为使节,代朝廷出使,方显才华气节。
故此婉兮原本听说德保能奉命为正使,心下甚为玉蕤感到高兴。
玉蕤用力点头,却终是落下泪来,“我也没想到,我阿玛就是因为这次出使,便出了事。”
“姐知道么,安南虽多年为中国藩属国,但是时常不驯。前明时,安南国王对大明皇帝只行五拜三叩之礼;而我大清则要求安南国王须行三跪九叩的大礼。”
“此番我阿玛与顾汝修前去册封,那安南新国王又提出要只行五拜三叩礼;我阿玛与顾汝修不准,坚持要新王三跪九叩。”
婉兮微微挑眉,“安南小国,心下却是不驯,我倒也有所耳闻。听说前明被我大清所替之时,他们便已宣称‘中国已无’,而他们安南自称他们才是中国。”
“如此夜郎自大,皇上自不姑息。如此坚持他们行三跪九叩的大礼,就是要让他们明白,中国依旧在,他们依旧只是中国的藩属国,可收起夜郎自大之心了。”
婉兮握住玉蕤的手,“你阿玛既然已经坚持叫新王行了三跪九叩大礼,这便不失使臣之节。你又担心什么?”
玉蕤摇头,落下泪来,“因副使顾汝修在册封之后,自行修书又叱责安南新王。此事他并未与我阿玛商量,便自行单衔而为。大臣将此事报与皇上,皇上也责顾汝修小器——皇上说,身为使节,若当面诘责,自是职责所在;可是既然当面没敢诘责,却回头单衔修书叱责,实属可笑。”
“皇上命将顾汝修交部严议,大臣们已经议了革职,皇上已经准了,将顾汝修革职……”
婉兮皱了皱眉,“也是。身为使臣,自当有节。便如汉代苏武,为全使节,宁愿风雪牧羊;若只是‘马后放炮’,实在难说守节二字。”
婉兮抬眸,“可这是副使顾汝修之失,又不是你阿玛……”
玉蕤却使劲摇头,“可是我阿玛终究是正使,对顾汝修此事亦有失察之责。皇上也下旨将我阿玛降三级调用……”
婉兮心下也是咯噔一声儿。
以德保此时的年纪与职衔,再加上这几年的顺风顺水,这次的打击已是不小。
。
这一晚婉兮也没睡好,心疼玉蕤之余,何尝不替德保婉兮。
出身内务府包衣,德保与观保两兄弟考中进士,为满洲翰林,这些年一路走来殊为不易。如今又因为副手之失,受了牵连去,这与吉庆便又有些相似了。
婉兮这些年来虽并不是指望着吉庆、德保才得来今日的一切,可是终究这二人也帮她出了不少的力,此时知道他们两个先后出事,婉兮心下也自不好受。
每每此时,一道考验便横在她面前,她不是没有想过是否该为他们向皇上求个情。
终究这二人都是因为副手的事才受责,不是他们自己故意犯错,而只是失察之过……
可是想了又想,婉兮最后终究还是摁下了这个念头去。
婉兮睡不着,索性起身到对面暖阁去看小十五。小十五甜甜睡着,便是已经断了奶了,可是睡梦里还是下意识地吧嗒嘴儿,仿佛还在回味那吮咂的美味。
婉兮便捉着小十五的手,轻轻叹了口气,幽幽道,“圆子啊,男子汉敢做就得敢当。错了就是错了,便不是自己直接的错,可是既然担了那个差事,就得扛得起那份责任。”
“我虽不忍,可是我也不能求情……因为若求了这小情,便会乱了朝廷的大纲纪去。更何况你皇阿玛他又是何样的人呢,他心下自一张明镜去的。该罚还是该放,又有谁比得上你皇阿玛最有数儿去?”
婉兮轻轻晃了晃小十五的小胖手,“你说,额涅说的对不对?你帮额涅断断,他们会不会对额涅失望呢?”
小十五睡得香甜,只是小手下意识紧紧攥住了婉兮的手指。
孩子的掌心柔软而又笃定,这小小的掌握,给了婉兮心下安宁。
婉兮便深吸口气,努力含笑道,“……额涅便是为了你,也不能做这样的事。因为啊,只有额涅分得清这轻重,才能教给你,将来如何做去啊~”
☆、第2435章 95、什么都豁得出去(毕)
直到五月初八日,皇太后才从水路回銮。
随驾的几位,皇后那拉氏、舒妃、忻嫔等,这也才方跟着一起回来。
得了这几天的空,婉兮已经将心绪暂且调整好了。
婉兮何尝不明白,待得众人齐整地都归来之后,她有喜的消息总归要公开;与此同时,德保的事自也是瞒不住的。
这一喜一忧,自然有人忙不迭地借题发挥,她都得迎着。
趁着皇上亲自到黄庄迎接皇太后,回来之后还要亲自送皇太后至圆明园的当儿,婉兮先叫玉蕤代她去给愉妃打了个招呼。
终究留在京里的一众内廷主位,以愉妃位次为尊,资格为老。婉兮便是贵妃,不必亲自去看愉妃,可是打个招呼还是应该的。
况且此次归来,几个孩子一切都好。婉兮心下也是暗自庆幸。
虽说明白孩子这跟愉妃不沾边儿,都是颖妃、婉嫔、容嫔照顾得好,还轮不到她愉妃来接这份儿谢意……可是怎么说呢,婉兮倒也承情——好歹愉妃这回没动旁的心眼儿不是?
对那样的人啊,她不主动来害你,已经要谢天谢地了。
玉蕤去之前,婉兮将带回来的礼物交给玉蕤,也小心地嘱咐一番。
“你阿玛与伯父同在前朝为官,你与英媛同在后宫,你家里自是同气连枝。这次你阿玛出事,虽然你与英媛不是亲姐妹,可是英媛心下自也不自在。你去时,别忘了也好好儿劝慰英媛宽心。”
“皇上是在气头儿上,可是又不能直接申饬安南国王,这件事儿便不管怎么着,终究你阿玛是册封正使,责无旁贷。那顾汝修已经被革职了,皇上自不能不罚你阿玛去。”
“只是我忖着,这世上谁的心眼儿也比不上皇上的清明。等这事儿的风头过了之后,皇上自还会用你阿玛。你叫英媛好歹也放心。”
玉蕤小心地凝视婉兮,半晌,便也缓缓点了头,“姐放心……我明白该怎么做。”
。
既是贵妃命宫内贵人送来从南边儿带回来的礼,愉妃自亲自带着英媛前来迎接。
因愉妃与永寿宫早结下的那些芥蒂,愉妃自也担心便是对着玉蕤也是尴尬,这便叫英媛抱了小阿哥一起来。
三个大人干巴巴坐在一起尴尬,中间儿有个小孩儿来搅合着,这便自在多了。
玉蕤亲自怀抱着小阿哥,逗弄着咿呀说话儿。愉妃便是不自在,可面儿上还是过得去,这便问候起婉兮来,“也不知贵妃娘娘这一走数月,在江南一切可都顺遂?”
玉蕤这才含笑点头,“劳愉妃娘娘动问,贵妃娘娘一切都好。”
愉妃点点头,“也是。贵妃娘娘母家虽是早就投了咱们大清,可是她祖上终究也还是江苏人。这回随驾南巡,也算故土重游,心下自是欢喜的。”
玉蕤淡淡垂眸,面上倒不掩饰自己的黯然神伤。
愉妃自然留意到,心下也明白了是什么事。
愉妃便轻叹一声儿,“倒是瑞贵人你,这才几天没见,却有些清减了。这倒叫贵妃娘娘回来看见,如何能放得下心呢?”
玉蕤静静瞟了英媛一眼,这便也不强自忍着,而是顺其自然垂下头去,举袖擦了擦眼睛。
“不瞒愉妃娘娘,这会子我倒是暂且顾不上自己。我今儿来见愉妃娘娘,只是想先替英媛求个情儿……终究是我阿玛出了事,自与英媛无干。我伯父此时依旧是翰林院掌院学士,皇上还令伯父教习庶吉士,这便是伯父依旧得皇上信重。”
“还请愉妃娘娘千万别因我阿玛的事,对英媛有半点的慢待。”
愉妃忙亮声一笑,“哎哟瞧你说的,怎么会呢!一来你也说了,这又不是观保的事;二来英媛刚给永琪添了这个儿子,我想怎么护着英媛还都来不及,怎么还会对英媛慢待去?”
玉蕤却依旧不改伤感,垂首又是黯然摇头,“……英媛既然已为五阿哥生子,那我一家与五阿哥的牵绊便又更深了去。虽说我阿玛的事,最不想影响到英媛去,可是却也免不了前朝后宫又要有人借题发挥,趁机千方百计影响英媛在五阿哥和愉妃娘娘你心中的地位去。”
“实则英媛自己怎样倒还无妨,终究她只是个皇子使女;若因此事当真牵连到五阿哥,那才是我母家一家最不敢看到的。”
。
愉妃也微微眯起了眼,盯着玉蕤,半晌缓缓点了点头。
“瑞贵人的意思,我心下也是明白。”
终究这会子永琪的后宅里,虽说鄂弼又刚从山西巡抚调任山西巡抚,依旧身为督抚大臣,可是鄂家的境遇已然不可挽回,永琪越发不敢与鄂家过从太密;这便不管愉妃愿不愿意,永琪也只能越来越重视英媛母家。
况且英媛又刚刚为永琪产子,便是英媛的身份依旧只能是皇子使女,可她现在已经是永琪唯一的孩子的生母,这地位便也实际上已然提告到仅次于嫡福晋鄂凝去了。
这样一来,永琪自是与索绰罗家已是牵绊在了一处,极有一荣俱荣、一损俱损之势。
此次出事的虽然是德保,并非英媛的父亲观保,但是索绰罗家如今的地位,是观保和德保两兄弟一起撑起来的。德保受损,便是令索绰罗家的地位矮下了一脚去,愉妃自然也是不愿看见。
故此在此一事上,愉妃虽说早与玉蕤不睦,可是若想到永琪,她还是没办法儿在这事儿上高兴了去。
愉妃抬眸望住玉蕤,“前朝后宫的事,我不敢说有本事控制得住;但是我倒可以与瑞贵人你交心一宗去:你若担心英媛在永琪的后宅里吃亏,那你便一百个放心就是。不管你母家如何,单凭英媛已是为永琪开枝散叶,这便是最大的功劳、最足够的倚仗。无论是我,还是永琪,都必定不会叫她因为这事儿在所儿里伤心就是。”
。
不出所料,忻嫔随皇太后銮驾而归,当晚便听说了德保的消息。
忻嫔一路憋屈,终于听见了这个好消息,这便按捺不住。次日一早,便早早儿到“杏树院”见愉妃。
又是五月,虽说杏花的花期最好是在三四月间,只是因为圆明园里系着水气,节令稍微晚些,故此忻嫔走入“杏树院”时,依旧可见头顶杏花。
随着她走动,那杏花从枝头飘落,坠落在她发间。
忻嫔便也愣了愣,立在杏树下不觉有些失神。
忍不住轻声道,“春日游,杏花吹满头。陌上谁家年少足风流?”
她也曾这样的豆蔻年华,也曾这般的心怀憧憬过。想象着将来自己将要嫁与的少年,憧憬着两情缱绻的美好前景……
直到,十三岁那年,母亲正式与她将话掀开。母亲告诉她,八旗世家的女儿都要先选秀,撂牌子的才能自行婚嫁。而凭她们家的身份,凭她阿玛为七省总督的得力,她是必定会被留牌子的。
她从那一日便被烙下了印迹,知道自己的将来必定是要在后宫度过。她曾经憧憬过的少年,终究将变成那个比她年长二十六岁的天子去。
从此在她的头上便再也没有了这样杏花吹满头的天真烂漫,在她心里,就再也没有了那个憧憬里的少年……她注定追随一生的人,只能是那个年长她二十六岁的男子,她已经再不可能得到他的年少钟情去。
所以她的心也只能从那一刻开始衰老,她必须要学得与那个男子一样地心机深沉,唯有这样她在进宫之后,才能在那一群比她年长的女人中间儿谋得生存之地去;更要紧的是,她唯有如此,才能拉近与那个天子之间的距离啊……
这些年走过来,她究竟是对了还是错了?
若说错,她又错在哪里了?
不计一切地争宠,在这后宫里挡我者死……这不是千百年来后宫里一向的生存法则么?她只是做了所有后宫女人们都会做的事,她又怎么会有错?
想到这一路的憋屈,忻嫔的心境便又是陡然一转。这便抬头看那杏花,再不是杏花满头的天真烂漫,反倒只觉着杏花凋零,春已将老。
她的心便也跟着沉了下去,这便闷闷吟完后半片去:“妾拟将身嫁与一生休。纵被无情弃,不能羞……”
说得多叫人心酸啊,总被无情弃,却仍无怨无悔。
这又有些像她了啊!
便是被皇上弃置冷宫,她对他的心仍旧未死。她还是希望重新得到他的凝眸,她还是想重新得回他的恩宠啊!
她都已用心若此,可是皇上他,为何就不能明白她的心呢?
她在杏树下失神良久,直到愉妃已经亲自接出来,立在阶上笑,“忻嫔妹妹随驾从江南回来,这便也沾染了江南女子的多愁善感去了不成?”
忻嫔这才回神,面上红了红,赶紧上前行礼,“四个月没见,愉姐姐一向可好?”
。
两人进内坐了,用过了茶,忻嫔这才说到正事。
“……倒没想到刚回来就听说那德保的事。想那令贵妃这些年倚重着德保,办了多少事去,这会子德保遽然得咎,令贵妃刚一回来,必定也闪了腰去。”
忻嫔说着冷笑,“也不知道皇上是不是年岁大了,如今越发喜怒无常起来。多少个任用了多年的大臣,莫名其妙这就失去了皇上的欢心,功劳苦劳都不计了,说罚就罚。”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