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皇上,请您雨露均沾-第392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忻嫔指着茶壶,借着自己的身子挡住皇帝的视线,低声与安宁道:“姐夫这是做什么,怎么当着皇上还这样一份神情?皇上奉皇太后圣驾巡幸江南,乃是大庆之典。江南臣民无不翘首盼望,姐夫身为地方官,又是内务府世仆,怎能这般神色去?”
  安宁叹一口气,低声道,“忻主子是不知道……”
  忻嫔便有些不耐烦,低声道,“我何至于不知道!我自然知道,知道你这番辛苦了。不过姐夫也别忘了,姐夫前头是如何撵走前任,才得以复职江苏布政使的。为了姐夫的前程,我那会子身在宫闱之深,也没忘了要帮姐夫筹划。”
  凭安宁的身份,忻嫔倒不信安宁敢在皇上面前故意挂这样一张苦主的脸;而他不过是故意挂这样一张脸给她看的。
  呵,归根结底,他终究只是她姐夫,却不是她阿玛啊……阿玛为了女儿,自是心甘情愿做任何事,且不图回报;可是姐夫却不同,终究是外家,人家没有义务为你一个小姨子做什么去。
  便是做,也自有所图。
  故此姐夫就是想要她知道,他这一回为了她而有多费心、多辛苦。姐夫想要的就是她这个嫔位娘娘,能再给他回报多一些去。
  如今只是复职江苏布政使,又如何能叫姐夫心满意足呢?姐夫终究是署理过江苏巡抚的人呢,那姐夫最少也想谋得那个江苏巡抚的职位才是。
  甚或……在江南经营这些年,除了巡抚之外,还有两江总督啊;又或者能调回朝中,任司部大员。
  忻嫔想得明白,这一刻对着姐夫的苦主脸,便忍不住笑得有些冷。
  “姐夫总归别急,我还没正式复宠呢。姐夫就也再等等,等我复宠之后,你想要什么还能得不来?”
  。
  安宁年长忻嫔二十岁去,忻嫔的心思他何至于不明白。
  只是这一刻,皇上就在近前呢,他当着忻嫔的面儿,也是有苦难言。
  他唯有苦笑着摇了摇头,借着双手捧杯接忻嫔斟茶的当儿,低低地道,“忻主子是误会了……奴才唯恐帮衬不上忻主子,叫忻主子失望。”
  忻嫔轻轻一笑,那笑的确是有些失望的凉意,“姐夫是险些没帮得上我。我想法设法才能随皇上南下来到江苏,本指望姐夫已经将凡事都安排好了;可是谁想到,姐夫竟然束手无策!”
  忻嫔小心地微微侧首,见皇帝正在垂首喝茶,并未留意她这边,她这才放心收回目光。
  “……倒叫我满腔欣喜到苏州来,却险些两手空空地就走了。也幸好皇上的行程是从苏州到杭州,由杭州回銮,便还能再回苏州来一回。否则,这趟南巡,我算是白来了!”
  安宁满面的苦恼,心急之下更是一脸的皱纹全都挤了出来,沟壑纵横,看上去就像是个风干了的核桃。
  “忻主子……并非奴才不为忻主子尽心尽力,而实在是……”
  忻嫔垂首,低低冷笑,“我都明白。不是姐夫不尽心,是皇上今年的旨意太严。前头进膳的闽浙总督、放烟火的巡河给事中,都叫皇上给下旨申饬了,其余官员还谁敢再行铺张之事去?而姐夫呢,不过是江苏布政使,职位还在总督之下两级,姐夫又怎敢逆龙鳞去?”
  安宁黯然垂首,忍住心下的叹息。
  他如何听不出来,眼前的小姨子虽说表面上理解他的难处去,可事实上还是对他心怀怨怼了去。
  忻嫔高高抬眸,“皇上的旨意如此,姐夫刚好不容易复职为江苏布政使,凡事小心翼翼自是应当的。我不愿姐夫为难,这便自己想办法,只要姐夫出力就是。”
  忻嫔说到这儿,终于扬眉吐气,勾起唇角,“我那主意,我自己原本还不放心来着。总觉着我终究只是从小养在深闺的妇人,眼界和见识必定都无法跟姐夫相比的。故此我那主意怎么都比不上姐夫的睿智去……呵呵,却怎成想,我那主意当真还有派上用场的时候儿。”
  忻嫔伸手,用那茶壶再将安宁面前的茶杯斟满。
  “虽说那主意是我自己出的;可是不管怎样,找来那些文人,安排好这一切,终归还是姐夫出的力。那我此时眼前的如意,我便也依旧还归功于姐夫,我心下自还是感激姐夫的。”
  “待我复宠,姐夫的心愿又有何达不成的?别说当年只是署理,未曾实授过的江苏巡抚的职衔;便是尹继善已经四任了的两江总督,又何尝不会也是姐夫的囊中之物?”
  忻嫔憧憬着那那美好的愿景,不由得笑意轻扬。
  “倘若我再诞下皇子……那姐夫便更自可再往远多想想了。”
  忻嫔的话也带给了安宁不少的鼓舞,安宁那张沟壑纵横的脸上也终于现了些光彩来。只是他的年岁终究是大了,那脸上的光芒便只是闪了一会子,随即便又暗寂下去。
  ——眼前这志得意满的小姨子是怎么都不会知道,就为了她的这一场圆梦,他这几个月来费了多少的心思!
  但凡能讨好皇上的法子,他按样儿都安排了;只是到头来,全都没敢使上罢了。可是心思已经熬过了,银子更是该使的都使来了,却最终成了“胎死腹中”,连个水花儿都没听见。
  还有……江南官场的情形,又哪里是忻嫔一个后宫妇人能够全都看得懂的?
  这几天为了忻嫔在杭州送来的急信儿,他更是恨不能一晚就白了头去……他明白,以忻嫔的性子,若是这回皇上从杭州再回苏州驻跸,若他还不能达成她的心愿,那等她这次回京之后,怕会连他这个姐夫都不认了。
  终究说到底,他也是内务府的职官,家里也是内务府包衣佐领下。小姨子对他心下不无鄙夷,只是用得上,这才姐夫长、姐夫短地叫着罢了;若他不能得力,那他在她面前,终究是永远的包衣奴才。
  就在这几天里,他要找齐江苏省内诸多文人墨客,还要寻来那些古书、典籍进献,难度堪比挖地三尺,还是在几天之内必须“挖”完……前儿早上终于都预备好之际,他一时欢喜,心下涌动,喉头却是一甜,张开嘴竟是呕出一口血来……
  便连他的福晋、忻嫔庶出的姐姐都抱住他苦劝,不能再这么为了忻嫔的事儿呕心沥血去了。
  可是今日,原本以为可以松一口气,对着小姨子卸下肩上的担子来,可是得来的却是这位小姨子嫔主子的冷嘲热讽。
  他的心下,冷热酸甜便又都混到了一处去,缠绞着,已是分辨不清楚最后剩下的究竟是什么滋味了。
  。
  已是三月了,皇上銮驾已经走了两个月,便连京师北地,也终于感受到了从江南吹来的春风。
  庆藻凭窗而立,望窗外渐渐活泼、灿烂起来的生机,那棵早枯成槁木的心,也终于重新萌生出了两朵新叶。
  终究还是年轻啊,不过才是十六岁的年纪;去年又刚新婚,人生分明是刚开始的模样。
  便是因为身子的缘故,心忽然便枯萎了;可终究当眼睛再看见这春回大地的光辉,还是不甘心这一辈子就这样速速老去,枯槁此生了去。
  庆藻回眸望黛云一眼,“翠鬟姑娘这几日可来了?”
  黛云一怔,忙答,“翠鬟姑娘每日里都来。只是有时候儿主子身子不得劲儿,奴才便自作主张给回了……”
  庆藻轻叹口气,“去,请翠鬟姑娘过来吧。”
  。
  翠鬟来,先摁下自己私心下的种种情绪,只是先办主子交待的差事。
  翠鬟将圆明园里租出去的那些田地、莲塘、竹林等的账目,一笔一笔,细细讲与庆藻。
  庆藻便也扬眉,“姑娘会管账?”
  翠鬟面上一红,“咱们旗人家的女孩儿家,未出阁前哪个不学着管家呢,奴才小前儿在家也帮衬着额娘,故此家里的账本多翻了几遍倒也简单学会了。后来奴才额娘身子弱,阿玛便干脆将家里的事儿都撂给奴才管。故此这些事倒是懂些的。”
  “后来进宫,原本永寿宫里的内务事都是瑞主子亲自管着的,可是瑞主子进封了,便不宜再办那些管账册的事儿,听说奴才会些,这便渐渐将些无关紧要的放给奴才去试着学着理理。”
  庆藻就凭翠鬟方才那一笔一笔交待得清清楚楚的模样儿,心下便有数儿了。庆藻便垂首轻笑,“姑娘自谦了,姑娘实则甚为清晰。”
  翠鬟便红了脸,倒没方才只说公事那般的自在了。
  见翠鬟如此,庆藻自己心下何尝就还能那么从容不迫了去?
  她也尴尬,这便垂首笑了笑,“我呢,从前看过一本话本子,里头倒是也写过类似的一件事儿:一个大户人家的家里也有个极好的园子,只是那园子是为家里的贵妃娘娘回家省亲用的,平素倒不宜派做别用;可是贵妃娘娘回家省亲,终究也就那么一回,那园子便也只能那么撂着。”
  “但若撂得荒了,一来辜负圣恩,二来也叫贵妃娘娘心下难受,这便还得派人去专门经管着。姑娘是宫里的姑姑,自然明白,那用作省亲别墅用的园子,铺排得有多大,故此叫人经管的那一笔银子,都是一笔极大的支出。”
  翠鬟立时就明白庆藻说的是什么了。
  庆藻说的是《红楼梦》,是那大观园后来的命运。
  “……后来就是他们家一个未出阁的姑娘给出的主意,说能将那园子里的田地、竹林的给包出去,叫婆子们各自有了营生,她们更为用心不说,还能给园子里格外算出一笔进项来。这自然都是皆大欢喜的好事儿。”
  庆藻说着便也笑了,抬眸望翠鬟,“我当日看到这一段的时候儿,只是宾服那家里三姑娘的见识和魄力,却又窥探,这书外头的现实里啊,可不是人人都有这个魄力和本事的。”
  “可是这会子我才知道,竟是我愚了;别说只是个大臣家省亲的园子,原来就连皇上的圆明园,都早已经既照着这个路数办了!而那个比那家的三姑娘更有胆色、更有魄力,更早就有了这个见识的人,竟然是咱们贵妃娘娘!”
  庆藻说着止不住地赞叹,“我从前还道,那位写书的先生是怎么想到这样好的主意,是怎么敢给一个养在深闺里的姑娘这样的风范去;我这会子算是隐约明白些了——说不定那位写书的先生就是因为知道了圆明园的这个故事,这才将现实里本有的真事儿,化用进了他的书里去呢。”
  “这倒不是那写书先生自己的首创了,而是化用了现实里的真事儿!”
  翠鬟终是看过那书的,这会子听庆藻一提起,便也不由得随之神游而去。
  “……八福晋所言极是。那曹先生终究是宗学里的先生,与一班宗室子弟交往极厚;也因为那曹先生自己本就出身内务府包衣佐领,也与内务府许多世家有所往还。而那圆明园都是包给旗人,收得的租子都是入内务府的银库,故此那曹先生必定是从宗室子弟、内务府世家子弟口中听说过圆明园被包出去的事。”
  庆藻面上的笑意点点抽去,终是静静抬起眼帘。
  “这么说,翠鬟姑娘果然是看过那本《红楼梦》的。”
  。
  翠鬟这才如梦方醒,自知失言。
  可是翠鬟却并未惊慌失措。
  唯有愧疚、黯然。
  ——她其实早就知道会有这样一天,再逃避也总要面对。
  她不是没有惊慌失措过,她在自己的脑海里、在噩梦里,早已经惊慌失措过太多回。而当现实当真在面前展开时,她反倒已是平静了。
  她静静起身,静静在庆藻面前跪倒。
  “奴才听凭八福晋发落……八福晋若想骂几句才能痛快,奴才这便洗耳恭听;若八福晋想要打奴才出气,那八福晋只要不打在脸上,只要不让旁人看出来,那奴才也绝无半句怨言。”
  翠鬟的冷静,也叫庆藻冷静下来。
  庆藻垂首,指尖儿捻着手珠的穗子,“这么说,外头的那些传说倒并不都是虚的。你在我与八阿哥大婚之前,是当真就与八阿哥相识的。”
  “八阿哥必定心下极看重你,才会将那《红楼梦》给你看。他有多金贵那本书,我心下十分清楚。”
  翠鬟说不出话来,也只能使劲点头,承认下来。
  庆藻便不由得苦笑,“你知道八阿哥与你的这一节,倒叫我想起那书里的哪一段儿了么?想必你心下也想到了——自是宝玉与黛玉偷偷儿一起看《会真记》的那一幕啊。”
  庆藻苦涩地闭上眼睛,“……这世间的痴情男子,唯有将最不能示人的禁讳之书,方与自己最为在意之人分享。八阿哥对你的模样儿,真真儿是与那宝玉对黛玉,是一模一样儿。”
  翠鬟心下狠狠一颤,面上已是尽数都是苍白了下来。
  庆藻攥紧了指头,竭力地笑,不想叫自己失态,“谁是那多愁多病的身,谁又是那倾国倾城的貌;又有谁,才有了那一品夫人的命?我到这会子才推演明白,从大婚以来的种种,八阿哥为了你,当真担足了那多愁多病身去;翠鬟姑娘你娉婷貌美,言行品性倒有贵妃娘娘几分去,自当得起倾国倾城貌。”
  “而我呢,好歹也因为婚配皇子,而为我本生额娘赢得了一品夫人的封诰去,那便当说的是我吧。”
  庆藻抬眸望住翠鬟。
  “呵,呵呵,那咱们三个,倒都算得上是适得其所,谁都不算太委屈了去,是不是?”
  。
  同是女子,同是十六岁的年纪,谁都是这一生刚刚情窦初开。
  便这样地遭遇在一处;而庆藻,更是因为坠马,而遇到那样大的失去……
  这一刻的翠鬟只觉惭愧,无颜再为自己分辩半分。
  她唯有伏地,“千错万错,都是奴才的错。是奴才不知好歹,痴心妄想。”
  庆藻用力吸吸鼻子,竭力地笑,“翠鬟,我想过要恨你。外头的那些传言全都传得有鼻子有眼儿的,而我坠马那天偏又那么巧,就是你第一个奔出来救我——那便足以证明,我出事的时候儿,你就在左近窥视。”
  “便因为这个,我都有太多的理由去相信了外头的那段传言——便如传言所说,就是你,因为恨我嫁与八阿哥为福晋,断了你的梦想去,才叫你心生恨意,在我的坐骑上动了手脚……”
  翠鬟黯然紧紧闭住眼睛,“八福晋,奴才自认该死。只是若八福晋当真听信这些传言,奴才死不足惜,却会连累永寿宫里两位主子……奴才不愿主子们被外人编排去。”
  “八福晋只要了奴才一条狗命去,奴才愿听八福晋发落,生死皆无怨。”
  庆藻也是黯然垂下泪来,“你竟想死?你竟容我要你的命去?”
  翠鬟紧紧咬住嘴唇,也是落下泪来,“……奴才这些日子,生与死,又有何区别?”
  庆藻听了也是一声哽咽,“我懂了。你是说,你与八阿哥本有情意,可是八阿哥与我成婚,你后来的日子里要眼睁睁看着我与八阿哥一处……你其实宁肯死,你其实那些日子已经跟死了没有分别。”
  翠鬟用力点头,哽咽得说不出话来。
  庆藻点头,再点头,“是我拆散了你们……”
  “不!”翠鬟落泪,膝行上前,抱住庆藻的腿,“奴才再糊涂,也不至于去这样想福晋。福晋何尝知道这些?福晋自己又何尝能自己决定这一切?”
  “奴才若说,只说造化弄人。奴才反倒因为福晋人品,而为八阿哥庆幸……有福晋陪在八阿哥身边儿,奴才已可放心,更愿放手。”
  庆藻有些意外,喉头又是一梗,却已是伸手翠鬟的肩头抱住。
  “翠鬟……也同样是因为你这样的人品,又让我怎么会相信,是你害我?若是你害我,你彼时又何必自己跑出来救我,那岂不是反倒为自己担上了嫌疑去!”
  翠鬟终是一声哽咽,哭出声来,“奴才也是该死,彼时心下尚且对福晋有些耿耿于怀,总想知道福晋究竟有何过人之处,这便偷偷尾随福晋,窥视在畔……只是当福晋坠马的一刻,奴才已经来不及多想什么,心内唯有一个念头:奴才决不能叫福晋在奴才眼前出事。”
  “否则奴才便对不起福晋,更对不起八阿哥啊……”
  庆藻与翠鬟两人相拥而泣。
  庆藻哭了半晌,举袖拭泪,“好了,咱们不哭了,都不哭了。这些话说开就好了,后头的事儿,还得咱们都冷静下来,才能商量得明白。”
  翠鬟便也收住悲声,抬眸凝视庆藻,“福晋吩咐就是。”
  庆藻垂下眼帘,“我也与你说句实话:我倒不怕别的,便是有你与我相争,我若当真想斗,也并非没有法子来制你;可我怕只怕,咱们两个之间当真斗起来,连累的不只是永寿宫的两位主子,更有八阿哥。”
  “而一旦八阿哥声誉因此受损,自然有人从中渔利。那对咱们来说,岂不变成了亲者痛而仇者快?”
  翠鬟也是用力点头,“奴才和两位主子担心的何尝不也是如此?”
  庆藻便将眼角残余泪痕尽数抹去,“……若当真闹到那般地步,那我的身子就也白坏了。都说吃一堑长一智,我摔了那一下子,便是摔没了将来有孩子的心愿,却何至于叫脑子还不清醒些儿?”
  翠鬟一惊,忙含泪劝解,“福晋千万别这样说……福晋还年轻,身子尽管好生调养,将来必定还有机会的。”
  庆藻苦笑,“就因为我还年轻,这样一摔才反倒更会摔坏了根基去……翠鬟,我的身子我自己心下有数儿。我与你说这个,不是叫你替我难受,我只是想叫你知道,我现下已是十分清醒。”
  庆藻饶是这么说,可还是深深吸了几口气才说出下面这句话:“翠鬟我只问你,你可愿代替我,为阿哥爷开枝散叶去?”

  ☆、第2432章 92、落空(毕)

  翠鬟狠狠一震,高高仰头望住庆藻。
  面上并没有半点欣喜之色,反倒更是唯余苍白。
  “八福晋缘何要对奴才说这般的话?”
  庆藻便也是一颤,忙用力想要拉起翠鬟来。只是拉不动,庆藻便也慌忙下了座来,就蹲在了翠鬟面前去。
  “翠鬟你千万别误会,是我一时说得急了,倒叫你误会了不是?我知道便是八阿哥是皇子,可是我今儿对你说这样的话,也是委屈了你去。”
  皇子便是成婚,若还留在宫里住着,尚未出宫分府,那便身边儿唯有皇上指给的福晋、侧福晋。而其余官女子出身的,便是生子,也只能如永琪位下的英媛一般,依旧是“皇子使女”,连“请侧”都是不成的。
  若能得阿哥爷们的记挂,也唯有在将来出宫分府只有,才有可能为生子的官女子请侧的。可是这一向没有固定的年头,有的皇子可能早,如出继了的六阿哥永瑢,就可直接在宫外迎娶福晋;有的则要晚,便如永珹、永琪,大婚已经数年,孩子都生了好几个了,也依旧还在宫里住着。
  又甚或……因官女子终究都是包衣出身,“请侧”一事规矩极严,故此便是自己老了、孩子大了,都还没有机会被封侧福晋。有的根本是要等到嫡福晋去世之后,才能将生子的官女子请封为侧福晋——便如和敬公主的三额驸的生母。
  庆藻自己说来也是黯然神伤,“朝廷和宗人府自有规矩,我知道我今儿说这话是委屈了你……可是翠鬟,我在此就可与你发誓,若你肯答应,将来进了阿哥爷的门儿,关起门来我自与你情同姐妹。只要是我有的,必定分出来一份儿给你;我必定不叫你受半点委屈了去。”
  庆藻握住翠鬟的手,“说句掏心窝子的话,我自己又何尝不是庶出?我亲眼见着我生母在家中的种种……我在你面前,又如何好意思再端出什么嫡福晋的架子来?我的好翠鬟,我这么与你说,你可放心了不?”
  可是翠鬟还是含了泪,终究毅然摇了头。
  “不是奴才计较什么‘委屈’……实则奴才身为包衣佐领下人,能有这样的前程,已是祖宗的造化。再说还有福晋这样好的人……奴才绝不是不知好歹。”
  “只是,奴才还是不能答应福晋……是奴才不识抬举,辜负了福晋的好意。”
  。
  庆藻一声哽咽,便也掉下了泪来。
  “你又何苦这样说?我心里早就明白,此事无论你答应与否,我都绝不会怪你。”
  庆藻含泪凝视翠鬟,“我知道你是一颗什么样的心。你便是内务府旗下的出身,可是你的骄傲却半点不比我少了去……你不想成为阿哥爷退而求其次的选择,我何尝不懂?”
  翠鬟低头垂泪。
  “奴才的骄傲,倒也罢了;总归此时有福晋您这样的人陪在八阿哥身边儿,奴才便再没有什么不甘心的。”
  “况且奴才心下还有另外一重考量:奴才在宫里,终究不是孤身一人,奴才既伺候主子们一场,那奴才尚且未能回报主子们恩德万一,便也不能给主子们惹了罗乱去。”
  翠鬟眼中的泪光影涟涟,可是在那涟涟里却泛起了一抹冰一样的坚定。
  “……奴才终究是瑞主子位下女子,是永寿宫里的人,若奴才就这么成了八阿哥的人,那从前关于奴才与八阿哥之间的事,以及奴才加害八福晋的传言,便更加会传得逼真。到时候儿,又要有多少人去揣度瑞主子和贵妃主子,说是两位主子指使奴才云云。”
  “故此奴才,绝不会答应八福晋。奴才谢八福晋抬爱,可是奴才只能拜辞了八福晋的好意去。”
  翠鬟说着当真端端正正又要跪倒给庆藻行大礼。
  “奴才相信,八福晋是有福气之人,只要耐心休养,身子必定能调养回来;或者奴才说句该死的话:便是八福晋的身子当真调养不回来,凭八福晋慧眼,也必定能为八阿哥选得更合适之人。”
  。
  翠鬟的话叫庆藻心下既是满足,又是悲伤。
  这般又是惆怅,又是愧疚,又是在翠鬟面前自惭形秽。
  她便也停不下珠泪来,“翠鬟……你这般,倒叫我羞愧得无地自容。瞧我方才还那般信心满满,以为只要我说了,只要我愿意,那你必定是毫不犹豫就肯答应的。我这会子回想刚刚,都觉得替自己臊得慌。”
  庆藻拉住翠鬟的手,“……你又说傻话,说什么我还能给阿哥爷选更好的人去?我为何选你,那其实不是我自己来选你,是因为你早已是阿哥爷放在心里的人啊!若不是你,我便是能选来更多的人,阿哥爷又如何肯放进眼里去?”
  翠鬟伏地行大礼拜辞,“若说阿哥爷的心,阿哥爷有福晋一人自够了;那么其余的人便都只为子嗣之事吧,倒不是非得奴才不可。”
  “况且奴才本就自觉愧对福晋,如今又如何能在福晋受伤之后,再来给福晋雪上加霜去……求福晋成全奴才这么一点子最后的、小小的骄傲去。”
  。
  翠鬟如此坚决,庆藻怎么都挽留不住,只得含泪送了翠鬟去。
  回来自己坐在妆奁前,看着妆镜里的自己,还是忍不住掉泪。
  她也是个十六岁的女孩儿家,倘若自己的身子没事儿,她倒也有私心,自是不管阿哥爷位下将来有多少个侍妾去,总归是最不希望是翠鬟到阿哥爷身边儿来的——终究翠鬟比她更早走到阿哥爷身边儿,阿哥爷也是更早将翠鬟给放在心里去的。
  可是她当真没想到翠鬟不但立时拒绝;且不是作态,而是不管她如何劝说,翠鬟都坚决不肯。
  庆藻便更难过起来,为自己,为阿哥爷,也是为了翠鬟,为了三个人的命运。
  越这么想着,便越是坚定认为,阿哥爷身边儿这个人,无论怎么看都唯有翠鬟才最合适。可是她自己没本事,竟是怎么都没办法帮阿哥爷留住翠鬟……她更有点儿厌弃自己了。
  庆藻心下这么难受,当晚便病倒了。庆藻的生母张夫人便递牌子进宫来探望。
  尹继善带着嫡福晋鄂夫人回了江苏去接驾,张夫人放不下女儿,便留在京里,顺便搭理尹家在京里的宅邸。这便也与鄂夫人暂且两边儿分开,倒也少了两人当面碰面的尴尬去。
  张夫人进宫来看女儿坠马的伤刚好,这会子又因为心病成了这样儿,心下自是跟被刀剜着一般地疼。当着女儿不敢多说,待得出宫回府,还是修了一封长长的家书叫家人快马送给尹继善去。
  直到看完这封长长书信,得知了女儿的心声,尹继善才将这件事的来龙去脉看完整了去。
  这件事背后的玄奥,便是庆藻的年岁未必看得透彻,便是婉兮等人终究因宫墙所囿而无法尽数查明,可是以尹继善数十年官场沉浮的阅历,这件事的前情后果,心下已是了然。
  事到如今,便连嫡福晋鄂氏,也终是主动将那段子旧事也主动向尹继善坦承而出。
  尹夫人含泪,“妾身知错了。”
  尹继善听罢便也笑了,握了握嫡福晋的手,“夫人何错之有?也是为夫那些时日只顾着欢喜庆藻得配皇子、张氏也能以侍妾之身获封一品夫人的诰命,倒是与我自己的额娘得了相同的殊荣去……倒一时忘了顾着夫人心下的感受。“
  “夫人那时候心下凄苦,我又不在夫人身边儿,夫人一时多想了些,自是再自然不过。况且夫人并未行差踏错,且此时与为夫再无半点隐瞒,心迹尽白,那为夫心下唯有对夫人更为敬爱,哪里还有半点芥蒂去?”
  尹夫人含泪道,“妾身也是事后回想,无论是妾身当时的一念糊涂,还是庆藻后来的坠马,里面隐约都指向皇子们的争夺去……老爷啊,既然此时八阿哥已是咱们的女婿,况且庆藻此时竟被坏了身子去,那咱们便不能再坐视不管,决不能叫八阿哥和庆藻再吃亏了去!”
  尹继善一向儒雅的面上,终是滑过一道冷鸷去,“夫人说的是。若我尹继善连这一点子都办不到,那我也枉费三十年封疆之职了!”
  。
  皇帝带着忻嫔见过安宁那晚,忻嫔回到寝宫,心下便暗自期待了起来。
  想来,若是皇上还念着她阿玛当年在江南的功绩,若是皇上当真欢喜安宁此番组织文人进献文墨、搜罗江南古书呈进的心意,那皇上自该顺水推舟于这晚翻她的牌子。
  她早早儿在行宫里预备了,也叫乐容和乐仪派了人到外头去早早儿探听着消息。
  当灯火初燃,红烛点染了夜色之时,终于见乐容疾步走了进来。
  忻嫔那张映在妆镜里的脸,便忍不住也染上了那红烛之色,两颊微酡。
  “……可是得了信儿了?”
  乐容轻轻咬唇,低声道,“皇上刚刚下了旨,说的虽不是单单指这苏州行宫,不过却是针对行宫之事。”
  忻嫔一皱眉,“行宫怎么了?”
  皇帝在苏州驻跸,便会驻跸在苏州织造府。而安宁现在依旧兼任苏州织造,故此这行宫就是由安宁预备下的,皇上的旨意既然是针对行宫的,安宁便自然少不了瓜葛去。
  乐容微微迟疑,便将那旨意大致与忻嫔复述了一遍。
  圣旨曰:“朕奉皇太后安舆,莅兹南服,所以省方观民,勤求治理。其各处旧有行宫,清跸所驻,为期不过数日,但须扫除洁净,以供憩宿足矣,固无取乎靡丽适观也。”
  “迺今自渡淮而南,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