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皇上,请您雨露均沾-第272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天子为亲爹,骑就骑了;可是没这么还有胆子耀武扬威的哟,嘿!
  皇帝却扭头含笑,“……我教的。”
  婉兮咬住唇,旁的便也说不出来了。只得悄悄儿嘀咕一个字儿,“……该~”
  。
  皇帝虽说擅长弓马,身子强健,可终究他背上是“三个”大活人呢。婉兮可没敢造次,叫皇上驮了几步,便赶紧朝玉蕤招手,缓缓起身。
  起身的当儿,她与玉蕤眼神相错,瞧见玉蕤那脸上藏都藏不住的红。
  玉蕤尴尬地赶紧道,“今儿可真是个高兴的日子,奴才就也跟着忍不住气血上涌……”
  婉兮含笑捏了捏玉蕤的手,示意她都明白。
  皇帝便也抱着小七起了身,朝玉蕤淡淡笑道,“嗯,玉蕤一向是最有眼色的丫头。说对了,朕今儿高兴!”
  皇帝说罢便只看着婉兮,“第一高兴,你平安归来,还胖了。”
  “第二高兴——你见了小七,都是欢喜,没难过掉眼泪。”
  “第三欢喜么……”皇帝故意卖个关子,“西北也有好消息。”

  ☆、第2123章 137、静待佳音(5更)

  婉兮不由得屏住呼吸。
  西北之事,从乾隆十九年,至今日,已是横亘在朝廷和皇上心头长达四年的阴影去。
  她一直在陪着皇上等。
  等平定了达瓦齐,之后却又出了阿睦尔撒纳;
  阿睦尔撒纳未平,喀尔喀部又出青衮杂布之乱;天山之南又出小和卓之乱……
  此时太需要一个绝大的好消息,将这片四年不散、阴影重重的云翳全都吹散了开去啊!
  那么今儿,在她刚刚回到京师这一天,皇上说西北又传来了好消息,究竟是不是她心下暗暗期盼的、她陪着她的爷等了四年的那个好消息呢?
  皇帝垂眸,看见了她屏息凝神的紧张,看见了她黑白分明的清眸里那藏不住的期待。
  皇帝便也轻叹一声,轻轻握住了她的手。
  这几年来,前朝唯有傅恒一人赞同他出兵,陪他赞画;而后宫,也只有她一直安静却执着地陪在他身边,解得开他心头所有的郁结。
  他终是笑了,冲她用力一点头,“兆惠送来奏报,参赞大臣富德(瓜尔佳氏、满洲正黄旗)击败阿睦尔撒纳!此战一举收复收复巴尔达穆特(蒙古巴尔达部)各鄂拓克,得叛酋巴雅尔踪迹,遂深入逐捕,夺关隘五座!”
  。
  婉兮仰头深深凝望皇帝,心中万语千言,却一时都说不出来。
  击败了阿睦尔撒纳……终于击败了阿睦尔撒纳!
  皇帝点头,长眸流光,深深凝住婉兮,“阿睦尔撒纳现逃窜,爷已下旨,传谕成衮扎布、舒赫德等。两路大兵会合一处,多选兵丁马匹,速行接应富德。务期擒拏首贼,毋稍迟回观望。悉力搜捕,毋令脱逃。”
  婉兮深吸一口气,只说得出三个字,“……哈萨克!”
  皇帝也是点头。此前阿睦尔撒纳曾经逃入哈萨克,依仗哈萨克兵来逃避朝廷追缉,最后得鄂罗斯支持,才重返伊犁,自立为大汗。
  “你放心,爷已晓谕哈萨克汗——阿不赉,遣员赴阿布赉处、开示利害,令其擒献。此番必定不使阿睦尔撒纳再行逃匿!”
  婉兮终于松下一口气来,两手紧紧握住皇帝,“爷,奴才真的好高兴。替大清天下江山平定有望开心,也替皇上四年心事终可平定开心。”
  皇帝揽过婉兮的头,在婉兮额上轻轻亲了一下。
  “傻丫头,这最难熬的四年里,你带给爷两个孩子。如今咱们第二个孩子即将降世,西北的好消息便来了——作为一个后宫女子,你已然做到最好。”
  。
  西北终于传来阿睦尔撒纳被击败的好消息,皇帝又在太和殿传胪,将今年的殿试做以总结:赐一甲蔡以台、梅立本、邹奕孝三人进士及第;二甲李汪度等七十人进士出身;三甲周嘉猷等一百六十九人,同进士出身。
  朝廷在西北的军事将平,朝中又为国选得佳才,婉兮终于放下心来,安心只等待孩子的降生。
  皇帝传胪之后,带领后宫又挪至圆明园。婉兮又回到了“天然图画”,再度在五福堂里接来了自己的母亲杨氏。
  接下来添炭、添姥姥和大夫,只待与第二个孩儿见面。

  ☆、第2124章 138、兰贵人(6更毕)

  五月中,婉兮已然在圆明园“天然图画”,关起门来不理外头事。
  皇太后便忍不住催促皇帝,言那位钮祜禄氏的兰格格也该进宫了。
  终究都是去年的挑选里留牌子的,这么叫人家在家都等了一年了,再不叫进宫,那又成什么了?
  皇太后说这话的时候,那拉氏也在。
  那拉氏听罢,心下自然苦涩。离了畅春园,便忍不住跟塔娜冷笑,“皇太后自然要着急!这会子令妃待产,已是关起门来,更不能再侍寝了……忻嫔也怀着孩子,这时候也不能承恩。”
  “这时候儿皇上的身边儿,正是缺人的时候儿!这个时候新人入宫,最容易得宠!”
  。
  塔娜抬眸,望着自家主子的侧脸。
  曾经在潜邸众人里,自家主子是最年轻的,比孝贤皇后、纯贵妃她们都还要小七、八岁去。故此曾经唯有自家主子嘲笑孝贤皇后她们人老珠黄去。
  可是岁月最是无情,如今自家主子也已年过四十。便再是自家主子面如银盆,能叫面上的褶子少些去,可终究还是到了年岁。
  况且宫里也还有不成文的规矩:后宫到了五十岁,就要撤下绿头牌,是不能再承宠的了。
  五十岁,在宫里被视作一个女子青春年华的终结,便是再生不出孩子来的。
  便是新皇帝登基,为避嫌,不与先帝的嫔妃们见面——也有一个门槛:是待得先帝的后宫过了五十岁之后,便可见面了;是五十岁之前,新帝不与先帝的后宫们单独见面的。
  自家主子虽还不到五十呢,可是终究年过四十了啊。若再想得一个皇子、皇女去,怕已是难了。
  尤其自从令妃能生了之后,皇上与皇后便更像是老夫老妻,便是见了面,都是坐下说说话,皇上再没与主子共寝过——也是,皇上和皇后都是奔着五十去的人了,不是看着像老夫老妻,而是事实上就已经是老夫老妻了。
  可是主子终究还不服老,这会子再听见新人进宫,自是难免刺耳。
  塔娜也只得含笑劝,“新人进宫,三年总有一回。如今主子何苦还计较这个?”
  “主子正位中宫,又有两位皇子在畔,这地位便是任何人都已经无可动摇。”
  那拉氏便是再不甘,也知道争不过年月,这便叹了口气,“你说的也对。我这会子与其计较这个,又何如好好去盯着永璂的功课去。”
  嫡长子永璂,已是正式入学。将来这孩子能不能顺利继承大位,最关键的时刻已经从这个时候开始了。
  。
  六月初九,出自满洲镶黄旗、钮祜禄氏猗兰正式进宫。
  因其家门显赫,猗兰进宫初封为贵人,封号“兰”。
  是为兰贵人。
  兰贵人进宫,虽然只是贵人,可因与皇太后同门,故此自然不能随便搬到哪个宫里去同住。
  也正巧景仁宫空着,而景仁宫也恰好是当年皇太后为熹妃时的寝宫,这便由皇太后做主,叫兰贵人先赐住景仁宫。
  不过终究兰贵人只是贵人,不能住后殿,只能住配殿,那拉氏便也乐得顺水推舟。

  ☆、第2125章 139、多贵人(1更)

  因不仅同为钮祜禄氏,皇太后与兰贵人又还有同一位先祖——后金开国五位功臣之一的额亦都(实际上皇太后的是额亦都弟弟额亦腾的后代)。
  兰贵人家这一支,甚至比皇太后家族那一支,身份还要高贵。
  兰贵人的高祖是额亦都、曾祖是遏必隆、祖父是阿灵阿,都是大清名臣。兰贵人家这一支更是出过康熙爷的第二任皇后孝昭仁皇后和温僖贵妃。
  故此皇太后心下都有底:兰贵人进宫初封贵人,只是例行公事;不日就将直接晋位为嫔。
  这便跟同样是正黄旗满洲叶赫部长家族出身的舒妃、镶黄旗满洲渤海国皇室后裔出身的忻嫔一样,兰贵人也同样有这个资格。
  皇太后不方便当着兰贵人的面儿,直接把这话说透了,却在兰贵人请安离开畅春园之后,含笑与安寿道,“你瞧出来没,猗兰这孩子一听要独住景仁宫,还是有些担惊受怕的。”
  安寿便笑道,“这会子宫里热了,别说主子您驻跸畅春园呢,便是皇上都带着后宫挪进园子里了。那宫里,都空了。”
  “兰主子刚进宫,又要独自住在景仁宫,那么空落落的,她一个小姑娘家心下不妥帖,自也是有的。”
  皇太后便也笑,“不仅如此,那景仁宫里虽然就她一个住着,可是她是贵人位分,只能住偏殿。她难免要担心那后殿里,迟早还要来个位分更高、做主的。”
  安寿含笑道,“……兰主子实则倒不必担心那个。”
  “奴才说句不当说的,那景仁宫忻嫔主子都惦记多久了,可是皇上始终没吐口儿不是?这会子皇上既然答应了叫兰主子住进去,那景仁宫的后殿啊,必定也唯有兰主子住得。”
  终究那景仁宫是康熙爷的出生地,更是皇太后当熹妃时候的寝宫,意义总有些不同。这会子也唯有叫一个与皇太后出自同门的住进来,才更合适。
  皇太后含笑点头,“总归啊皇上不日就能晋位兰贵人为嫔,那猗兰这孩子就可以正正经经搬进后殿去住,做主景仁宫,她的心啊,自然就能安定下来了。”
  。
  皇太后按着舒妃和忻嫔的旧例,满怀希望和信心地等着皇帝晋位兰贵人的好消息。可是她等了十天,等来的不是兰贵人晋位的消息,而是等进来了又一个新人。
  这个新人,皇太后根本没见过,甚至从未听说过;她甚至不是选秀而来的八旗秀女,并不是去年选秀挑选进来的。
  甚至,此女的年纪更绝非秀女挑选十四岁到十七岁的年纪,进宫此时已经年届三十。
  六月二十,皇帝下旨,新进宫女子封为多贵人。
  多贵人与兰贵人,同住景仁宫。
  消息传来,整个后宫都炸了。皇太后甚至亲自叫了皇帝来问话,这才得知这个多贵人究竟是何方神圣——多贵人为博尔济吉特氏,父亲名根敦,为原准噶尔汗国治下的“噶勒杂特”鄂托克的宰桑。
  准噶尔汗国分为二十四个“鄂托克”,噶勒杂特便为其中之一。部落中有四千户,由三位宰桑治理,多贵人的父亲便为其中一位。

  ☆、第2126章 140、叫他们多多亲近(2更)

  婉兮虽已在“天然图画”关起门来安心待产,这个消息传来,也还是叫婉兮也震动了一下儿。
  蒙古的规矩,她听得不甚明白,这便请了颖嫔和祥贵人来说话儿。
  颖嫔虽也是出身蒙古,可她是蒙古八旗下的出身,对外藩蒙古、尤其是准噶尔那边的也不甚了解;倒是祥贵人终究是出身自准噶尔旧部,故此可娓娓道来。
  “令妃娘娘可以这般简单来理解:可以将这二十四个鄂托克看做是准噶尔汗国治下划分的二十个省,“噶勒杂特”便是其中一个。这个‘省’下头又划分为三个府,这三位宰桑便是三个府的长官。”
  婉兮点头,“倒是听说,‘宰桑’这个词儿,是元代时,许多官职转用了汉话。‘宰桑’就是宰相,‘台吉’就是太子?”
  颖嫔和祥贵人对视一眼,都笑,“大抵如此,却又不尽相同。”
  “汉话里‘宰相’只是王的臣子,自己并无领地和人口;可是宰桑却不然。宰桑也是首领,在他自己的领地和百姓里,也是王。”
  婉兮仔细想着,便也一拍手,“我倒是想起来,孝庄文皇后的父亲在史书里记成是‘宰桑布和’……也就是说,孝庄文皇后的父亲,官职也是宰桑?”
  因科尔沁部是内蒙古,说起科尔沁的事儿,颖嫔就都知道了。颖嫔这才拍手而笑,“正是如此!宰桑的两个女儿,都有资格配给太宗皇帝,且为两宫福晋——故此令姐姐便该明白,宰桑不仅仅是‘宰相’,身份实际也与台吉、扎萨克无异!”
  婉兮便轻轻点头,“如此说来,多贵人的出身也不低,故此进宫便是初封贵人。”
  。
  当晚,皇帝竟然领了多贵人来看婉兮,让多贵人正式给婉兮见礼。
  婉兮也自意外,不敢受礼,想下地亲自扶起多贵人来。
  “多贵人且勿多礼。我这会子实在是肚子大了,不方便弯腰,多贵人快快请起。”
  皇帝倒是含笑看着,由得多贵人给婉兮行完了四肃、二跪、二叩的大礼去。
  婉兮有些不自在,皇帝却含笑道,“莲生呢?叫多贵人去见见莲生和拉旺。”
  因这会子后宫都住在圆明园里,婉嫔只是嫔位,只能跟一众后宫合住在“天地一家春”,没有婉兮这样独住“天然图画”来得方便。故此莲生就还是与婉兮一起单住着。
  婉兮忙叫玉蕤来,陪了多贵人去看小七。
  殿内只剩下皇帝和婉兮两人。
  皇帝走过来坐在炕沿儿上,拍了拍婉兮的手,“她也是蒙古格格,同样出自博尔济吉特氏。跟拉旺家有亲。叫她多跟小七和拉旺亲近亲近,也叫她在宫里不至于太寂寞。”
  婉兮手指头绕着腕子上十八子的穗子,眼珠儿瞟着皇帝,故意幽幽地乐。
  “博尔济吉特氏?博尔济吉特氏,都该是成吉思汗的子孙吧?多贵人的阿玛又是管着超过千户的宰桑,这身份倒也高贵——总归,是比奴才这辛者库下的汉姓女,高贵千倍万倍去的。”
  皇帝哼了一声,“再高贵,不是也来给你磕了头么?”

  ☆、第2127章 141、功臣之女(3更)

  婉兮故意装傻,“可是奴才除了只知道多贵人是出自博尔济吉特氏,其外便什么都不知道了。爷,多贵人到底是什么身份?”
  皇帝轻哼一声,捉着婉兮的手,拍了拍。
  “……噶勒杂特部有三宰桑。你可知道根敦之外的另外两个是谁?”
  婉兮摇头。
  皇帝抬眸,静静凝视住婉兮,“一个是哈萨克锡喇,一个就是都噶尔!”
  婉兮还是摇头,“……谁?”
  皇帝也是无奈地笑。婉兮终究是个后宫妇人,又是汉姓人,对这些蒙古人的部落、名号都记不清楚自是常情。
  皇帝便又拍了拍婉兮的手,“记着爷告诉你,富德在西北击败了阿睦尔撒纳,又得‘叛酋巴雅尔’行踪么?巴雅尔,为辉特部汗,也是博尔济吉特氏。爷方才说的那两个宰桑之中,哈萨克锡喇便是巴雅尔的兄弟。”
  “辉特部汗巴雅尔、绰罗斯汗噶勒藏多尔济举兵反叛朝廷之际,哈萨克锡喇与另外那个宰桑都噶尔,也一同跟随,迁往伊犁而去!”
  婉兮扳了扳手指头,“噶勒杂特部有三位宰桑,另外两位都跟着一起反叛了朝廷——这样算来,就剩下根敦一个了。”
  。
  皇帝看着婉兮在那扳着指头玩儿“三减二等于一”,无奈地笑。
  伸手按住了婉兮的手指头,“没错,就只剩下根敦一人。根敦不愿一同反叛,故此毅然带领部众向东迁徙,想要回归朝廷。”
  “可是路上,他们又遭遇了阿睦尔撒纳麾下的乌梁海的劫掠,人口、牲口死伤惨重。去年六月,根敦来附,爷封为佐领,留他们在内地放牧。”
  “根敦此时既然已为佐领之职,根敦的女儿自然也可按照八旗规矩,挑选入宫,以充宫掖。”
  。
  婉兮听懂了,这会子已是收起笑谑,望住皇帝,“这么说来,根敦知道弃暗投明,叫噶勒杂特部并未全部走上背叛朝廷的路,理应有功。”
  “那多贵人,就也是功臣之女。”
  皇帝终是欣慰点头。
  便是皇太后,都只责他收了不明不白的女人进宫,还已经年届三十,竟然初封就是贵人——实属难听。
  九儿却听得懂,他令多贵人入宫,实则是奖赏功臣之举。背后的心意,在于那即将结束的西北战事。
  准噶尔用兵可平,那战后准噶尔的人心呢,又要如何来平?
  千百年来,草原各部便都是以这样联姻的方式,将敌人、仇家变成姻亲,用血脉来维系。
  对于草原人来说,姻亲血脉上的维系才是稳妥可信的,比你什么会盟、什么白纸黑字都来得更让人放心。
  婉兮这才莞尔而笑,“故此皇上才给多贵人初封就是贵人,倒与兰贵人平齐了去。”
  皇帝扬眉,“你觉不妥?”
  婉兮轻笑摇头,“奴才哪儿有觉得不妥?奴才这样辛者库下的汉姓人,皇上都敢给初封就是贵人;那人家这功臣之女、父亲又是宰桑和佐领的,初封自然就应该是贵人呀!”
  婉兮故意眨眼,“……奴才啊,是担心皇太后不高兴呢。”

  ☆、第2128章 142、回想起来都后怕(4更)

  碍着这会子婉兮的身子已然沉重,且婉兮的母亲也在“天然图画”呢,皇帝夜晚间不便久留,这便去亲了亲小七和拉旺,这便去了。
  杨氏这才挑帘进来,却是含笑瞪了婉兮一眼,“在外间听你如此与皇上说话,吓得奴才呀,真是一颗心都快跳出来了。”
  “皇上待你好,你打趣皇上倒也罢了,这会子竟然都敢在皇上面前,连皇太后老主子都打趣起来了……如今皇太后老主子对你还未能释怀,处处打压防备,你怎可不谨言慎行些?”
  婉兮含笑捉住母亲的手,“娘亲说得对,女儿心下都明白。如今又是皇太后同出一门的兰贵人刚进宫,皇太后必定恨不能将兰贵人赶紧推上妃位,生下皇子来,一举将女儿压下去才好。”
  “女儿这话,便也只敢在皇上面前说说,在外人面前绝口不说就是……”
  杨氏还是有些不放心,“可是皇上至孝,你在皇上面前打趣皇太后老主子,这总归有些不妥。”
  婉兮垂首,眸光轻转。
  “娘,有句话女儿在宫里与任何人都没说起过。便是在陈姐姐、陆姐姐她们面前都只字未提过,可是这会子,女儿想跟娘说说。”
  杨氏便点头,“快说吧。都这会子了,你还在心里藏着话,多劳神呢。想说就痛痛快快说了,心下也好利利索索地,只等着小皇嗣落地儿了。”
  婉兮将头轻轻靠在母亲肩头。
  “娘,实则这回皇上将女儿留在山东调养身子,从四月十二皇上下旨,到五月初七女儿回到京里,这中间有二十多天,实则是女儿最担风险的一段日子。”
  杨氏细想,心下也是激灵一跳,“可不!那会子皇上不在你身边儿,反倒是皇太后、皇后和忻嫔都在。以皇太后这些年对你的心结,若那会子由皇太后做主,叫忻嫔她们对你做了什么去……那当真是易如反掌。”
  “且终究皇上不在,便是皇太后做主做了什么去,等到回京,皇上便是知道了,也一切都已经晚了……”
  杨氏越说越是后怕,这会儿额角已是滴下汗来。
  婉兮垂首含笑道,“正是如此。”
  婉兮还没告诉娘亲,忻嫔实则早想在她五个月那会子,动心眼儿叫马匹出故事呢。忻嫔的打算都已经与玉蕤交了底,想要让玉蕤她阿玛来办此事——若不是那会子忻嫔恰好得知有了孩子,不得不为她自己的孩子积德,才将那主意给改了去的。
  那会子在路上,又是皇上不在身边儿,倘若皇太后、那拉氏、忻嫔三人联起手来,婉兮便是有语琴和颖嫔两个在身边儿,也不是对手。
  “所以,娘啊,女儿便回想那一路上,皇上为何莫名地三番两次、有意无意地敲打皇太后去……譬如只为了个太监僧人的事儿,正式下谕旨惩戒,大发雷霆——这会子想来,皇上何尝便不是为了女儿?”
  “皇上通过小事,看似不直接与皇太后红脸,却叫皇太后时时刻刻都清楚着,皇太后自身的一切安享,都来自皇上的孝心——故此便是在山东那二十日,皇太后也都没为难女儿半点去过。”

  ☆、第2129章 143、娘和媳妇儿,你选谁?(5更)

  婉兮盈盈而笑,目光澄澈。
  “其实在宫里这些年,女儿心里何尝没打过鼓——在女儿和皇太后中间儿,皇上会选谁?”
  “这是个无聊的念头,可是却是千万年来,女人心下放不下的计较。终究母子亲缘,才是这世上最紧密的,而妻妾不过是身外之物。更何况皇上贵为天子,后宫里这么多的女人,便是缺女儿一个也不少,皇上又是至孝之人,真的会永远选择女儿,而不惜与皇太后闹得不愉快么?”
  “……尽管这么多年来,在太多的时候、太多的事情上,女儿都已经亲眼看见了皇上的选择。这么多年来,皇上始终在皇太后跟前护着女儿,没叫女儿吃过什么实际的亏去——可是女儿也是心眼儿不大,总归还是担心将来自己年老色衰那天,皇上还会不会依旧那么护着女儿。”
  “如今女儿也已年过三十,再谈不上青春貌美;可是皇上依旧能对女儿如此。尤其是这一回,皇上能为了叫女儿调养身子,将皇太后留下陪伴女儿,且叫女儿半点风险都没背,女儿心下便更有了底。”
  婉兮朝母亲淘气一笑,“女儿这回是完完全全相信,皇上在女儿和皇太后之中,是一定会护着女儿的。故此女儿这会子在皇上面前,便是说到皇太后,心下也能放轻松了,也敢打趣皇太后了去。”
  杨氏也只能无奈一笑,拍着婉兮的手嗔道,“你呀……”
  不过心下还是欢喜的。
  终究年岁大了,杨氏也不知道还能陪着女儿几天。皇太后对女儿的打压和防备,始终都是杨氏心上的一个疙瘩。
  可是这会子也看明白了,就算有一天她撒手西去,皇上也还是会在皇太后和女儿中间,选择护着女儿……她啊,便也可以放下这颗心了。
  。
  婉兮没猜错,对于多贵人的进宫,皇太后是真的不欢喜了。
  “多贵人?这个封号倒是恰当——她当真是个多余的人!”
  左等右等,却怎么都等不来皇帝晋位兰贵人为嫔的意思了。如今堂堂景仁宫里,贵人倒是有两个,分住东西偏殿;可是那做主的后殿,却依旧空着!
  这日皇帝又来畅春园请安,皇太后终于压不住了火气,只问,“多贵人既然是准噶尔的功臣之女,她阿玛的身份也够,初封贵人便封贵人罢。”
  “只是她那年岁,叫人不用想都知道,她必定是早就配给过人的!这会子三十岁的人了进宫来,本已是惹人闲话;你若叫猗兰那孩子与她同在贵人位分,还同住在景仁宫里不分伯仲,难道不是委屈了猗兰那孩子?”
  皇帝倒是平心静气地笑了,“后宫之事,儿子一向听额涅的懿旨。额涅说该后宫大封一次了,那儿子自然照办。”
  皇太后听话听音儿,不由得眯起眼来,“……你是还想给令妃晋位呢吧?”
  “皇帝!从前贵人、嫔位、妃位倒也都罢了,我也都由着你了。可是接下来那可是贵妃!贵妃之位,岂有如你这样胡乱封的?!”

  ☆、第2130章 144、卯上了(6更)

  皇太后凝视着皇帝,只觉疲惫。
  “皇帝啊,虽说贵妃上头还有皇贵妃位分。可是自康熙爷确定了后宫的规矩以来,为使正宫安心,便没有皇后与皇贵妃同封的事儿去,故此皇贵妃一向是空置的位分。唯有在中宫虚位,为了继任皇后,才有皇贵妃之封。”
  “故此在中宫位正之时,皇贵妃的位分便是虚存的。而贵妃,便是后宫里皇后一人之下的位分,形同副后。故此贵妃这个位分,我是怎么都不能容得你胡乱封了出去的!”
  皇帝扬扬眉,“额娘又想说令妃身份低微?可是儿子从前在贵妃位上,也封过高氏、苏氏和金氏。她们三个,两个出身包衣,一个是汉女……若说违反祖宗规矩,儿子早就违反过了。”
  皇太后恼得一拍桌子,“那又如何相比?!”
  “虽说高氏、苏氏和金氏,也都不是满洲世家出身,但她们都是潜邸老人儿,都是先帝指给你的!那高氏本就是你潜邸侧福晋,那侧福晋还是先帝亲封的,故此她封贵妃,半点规矩都不违!”
  “至于出身,她们虽然有两个是包衣佐领下,一个是汉女,可是这也都比辛者库要高!若论旗籍,辛者库已是最低,只是旗下家奴,只可伺候主子起居,不准当兵,不准科举,世世代代都是家生的奴才,你难道忘了么?”
  “家奴为婢,便是被主子收了房,也一辈子都只能是侍妾。便是正妻亡故,也永远轮不到家奴扶正!在这后宫里,辛者库的出身,本该只为答应、常在,生下皇子最高才能封妃。更何况,她还是个汉姓人!”
  “至于苏氏和金氏,她们两个为你生过多少个孩子去?可是令妃,如今才怀第二胎,尚且不知道是男是女,你凭什么还要惦记着给她晋位为贵妃去?”
  皇太后这些话自然都是情理之中,皇帝听来也都心下有数儿,故此皇帝也没着急,甚至唇角淡淡轻勾。
  “额娘的话,儿子听懂了。额娘是觉着这会子还不是六宫进封的机会,那儿子就不封。”
  “总归这会子西北用兵之时还没了结,儿子也没这个心思。还是叫六宫诸人,各安其位,固守本分的好。”
  皇太后险些一口气没喘上来,手指抠着迎手枕上的绣花,直直瞪着皇帝。
  “皇帝……你是说,令妃不晋位,那兰贵人就也没得晋位了,是么?”
  皇帝又是淡淡一笑,“怎么会呢?皇额娘别着急,总归兰贵人年纪还小,还没承宠,也还没诞育皇嗣呢。来日方长,她将来的机会,还多着。”
  “儿子不急,皇额娘就也别急,咱们慢慢儿等,总会等来好消息的。”
  皇帝说完就那么走了。
  皇太后寂寞地望着儿子的背影,瞬间只觉自己又苍老了十岁。
  “安寿,安寿啊……你说,皇帝他是不是跟我卯上了?明明猗兰那孩子,跟舒妃和忻嫔一样,有资格进宫直接晋位为嫔的,可是皇帝他,这是故意压着不封啊!”

  ☆、第2131章 145、婆媳规矩(7更)

  这会子,安寿一个当奴才的,还能说什么呢?
  除了陪着叹气,就是上前扶住皇太后罢了。
  其实这么多年,她都已经陪着老主子看了太多太多:便如皇上亲自创造出来的那“一双一对”的法子,可不就是对老主子无声的反抗呢?
  当年皇太后催着皇上进封那拉氏为贵妃,皇上便干脆违反了祖宗规矩,创造出个“双贵妃”的格局来,同时将纯贵妃也给封为贵妃。
  再接下来,皇太后又催着皇上进封那拉氏为皇后,皇上干脆创造出个“摄六宫事皇贵妃”的名头来,接着在册封之日一同又进了嘉妃为嘉贵妃。
  还有啊,舒妃进宫就晋位为嫔,皇上又弄了个江南的汉女怡嫔,也一同进为嫔;
  如今这是又到皇太后自己母家同门的兰贵人了——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