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十八钗(暮兰)-第58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吴嬷嬷说道:“前几天夫人曾经说陪房有个侄儿,和翠帛品貌相当,奴婢当时把话岔开了,那个侄儿是外院马房的小管事,做事还算精明勤快,但贪杯好酒,耍起酒疯来,四个汉子都拦不住。”
    说到这里,吴嬷嬷落了泪,“奴婢的死鬼丈夫和他差不多,平日里看起来好好的一个人,一旦喝上酒,是最喜欢借酒装疯打老婆的,酒醒过来,又像没事人似的。那个时候只要听说丈夫喝了酒,奴婢就把翠帛交代给邻看着,否则我那醉鬼丈夫的拳头就会落在那可怜的孩子身上。”
    “奴婢自己煎熬了半辈子也就罢了,怎么忍心瞧着翠帛也要受这份罪?”
    没想到吴嬷嬷曾经是家暴的牺牲品,睡莲心下生怜,想了想,说道:“我倒有个不错的人选,五夫人若是听了,肯定会同意的,只是此事我并无把握,还需要你自己说项说项。”
    吴嬷嬷急忙问道:“是谁?”
    “外院孙大总管的侄孙,如今跟着他父亲管着府里两处田庄,叫做孙旺的。”
    “是他,这倒是不错。”吴嬷嬷一喜。
    睡莲道:“这本是孙大总管替侄孙向七婶娘求房里的丫头,可七婶娘那里没有合适的,曾经和我说起过。吴嬷嬷,应该去求谁,你是个明白的,其他的,我不能多说。”
    孙大总管是个最圆滑不过的,他的亲孙女已经嫁给五夫人房里杨嬷嬷的儿子,那么他的侄孙肯定不会再选五夫人的人,鸡蛋不能放在一个篮子里,婚姻也是。孙大总管精确的衡量着和内院几位夫人的距离,谁都不太亲近,谁也不会太疏远。
    吴嬷嬷本是杨氏的陪房,而七婶娘已经暗地里慢慢收买了吴嬷嬷,若这次七婶娘成全了翠帛的婚事,那么就离吴嬷嬷死心塌地不远了,同样的,七婶娘对孙大总管开了口,孙总管肯定明白了吴嬷嬷的阵营,大家心照不宣,各享其利。
    而且面对这个人选,杨氏心里肯定是愿意的。
    很快到了大年三十,每年都差不多,今年人多,本该热闹些,可是出了青莲那事,今年的年就过的有些沉重。
    不过,很快有人比颜府更沉重。
    大年初一,开年的第一场早朝,都察院有三个御史联名呈上今年的第一本奏本。
    弹劾五城兵马司总指挥使赵大人教女无方,虐待继女致死后四年,依旧罔顾律法,放纵其陪房横行乡里,强买良田,对佃农动用私刑致残等等,林林总总,列下十条罪状。
    有和赵大人交好的官员反驳说赵氏早就嫁入张府,是张家的人了,为何不弹劾九江知府张大人治家不严,反而要对岳父赵大人开炮?
    御史反驳说,并非张大人治家不严,须知其原配张夫人在时,不仅生儿育女,而且家风井然有序。而继室赵氏嫁入张府后,张府风波不断,甚至连累的张大人丢了鸿胪寺右少卿的官职,所以并非张大人治家不严,而是赵大人教女无方,女儿赵氏目无礼法伦常,实在不堪为人/妻、为人母、更不配诰命夫人的身份!
    赵大人是武将,那里吵的过这些以吵架骂人为生的御史言官们?
    据说圣上当场严词斥责了赵大人,并且夺了其女赵氏五品宜人的诰命。
    颜老爷子在朝堂上摆出一副左右为难的纠结模样,一回到家,就兴冲冲到松鹤堂告知了颜老太太,颜府这才有了点过年的欢腾。
    大年初三的早上,颜府红毯一路铺到了厅堂,迎接拜年的八方宾,这一天拜年的人如过江之鲫,不过,有一个人的道来引起了颜府的轰动。
    泰宁侯五少爷陈灏、去年的春闱第三名探花、曾经寄在颜府的落魄族人颜宁宵,以学生礼给颜五爷拜年了。
    作者有话要说:终于有男人出来溜溜了。下一章三叔也会粗来。还有某个炮灰楠竹
    本来兰舟打算把陈灏好好遛一圈,可是今晚要给长辈送中秋节礼,所以先发上来,明年继续吧,唉,给长辈送礼是个很头疼的事情,兰舟要是有睡莲的本事就好了,每次都像木头似的呆坐,不知道说神马,都是交给舟公去寒暄。
    图为睡莲的钱箱子——大理石镶珍珠宝石箱子,单是箱子就值了,也是明朝的物件。

    129泰宁侯府明刀暗箭,缘深缘浅前路难料

    要说去年春闱吸引目光最多的人是谁;不是二十出头单身俊俏状元郎、也不是已经抱孙子的四十多岁榜样“郎”;而是从穷酸文人摇身一变成为老牌勋贵世家泰宁侯五少爷陈灏的探花郎。
    陈灏在参加春闱之前;只是京城无数才子中的一员,去年大年初一,在泰宁侯太夫人的力挺之下;族人开祠堂;祭奠先人;失散在民间十几年的五少爷陈灏终于认祖归宗。
    随后;陈灏以崭新的户籍参与春闱考试;最终摘得探花郎;成为京城勋贵子弟在科举之路上新丰碑,一时间;人们对这个拥有探花功名的京城新贵推崇无比,陈灏的身世比戏文上还要传奇,顿时成为街头巷尾津津乐道的焦点。
    与此同时,泰宁侯当初那场血雨腥风的世子之争又被人挖了出来,谈论了一百遍啊一百遍。
    理所当然的,陈灏的老爹七老爷被泰宁侯府太夫人认为嫡子,在族谱上写的清清楚楚、七老爷以唯一嫡子身份被册封为世子、七老爷去世后,其唯一庶出儿子被人“迫害”躲在蜀地等等亦真亦假的话题在人们口舌颠来覆去的翻腾讲述着。
    顺理成章的,如今的泰宁侯和世子的身份就受到了质疑。因为泰宁侯始终都是庶出身份,以前的世子弟弟无后也就罢了,如今其庶子五少爷陈灏横空出世,那么泰宁侯的爵位归属就有了争议。
    更何况,陈灏有了探花郎的功名,头上还有泰宁侯太夫人以及肃王罩着,一时间,泰宁侯退位让贤的呼声越来越高。
    不过陈灏对爵位似乎并不热心,他夺得探花郎之后第一个拜访的就是西城颜老族长家,说义父对他恩重如山,虽说如今他已经认祖归宗,改为陈姓,可也不忍见义父香火无人延续,愿意出资从颜氏家族找一男丁继承义父香火云云。
    颜老族长直夸陈灏贤德,实乃君子所为,当即修给了成都颜氏宗族的几位长老,帮忙办理此事,给陈灏义父找了个嗣子过继到其名下。
    陈灏不忘生恩,也不忘义父养恩的举动再次博得广泛好评。加上陈灏中了探花后,着实低调的紧,连姑父肃王的宴请都只是坐一坐就走,丝毫没有攀附富贵的意思。
    授了翰林院编修一职后,陈灏追随恩师颜五爷参与《承平大典》的修纂工作,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修圣贤,尊敬师长,善待同僚,闭口不提爵位之事,被人逼问的急了,陈灏只是说能光明正大的认祖归宗已经是幸事,至于爵位归属争议那是六部礼部的事情,他一个翰林院编修只是帮忙修、这种低调的姿态使得这位年轻的探花郎在士林之中赢得好口碑。
    身为京城十大纨绔之一的泰宁侯世子陈钟首先坐不住了,被人暗讽了几句,就到青楼喝了几杯闷酒,酒壮人胆,纠集了其他几个纨绔,将陈灏堵在巷口,并口出侮辱威胁之词,最后还施以拳脚围殴,被管理治安的西城兵马司撞了个现行。
    陈灏在家养病几天都不得出门,御史们的参本如雪片般,几乎要把泰宁侯和世子淹没了,废世子,陈灏继承爵位的呼声继续高涨,泰宁侯夫人吓得将陈钟拘在侯府不得出,并到处奔走要寻一个世子夫人帮着管束,可惜这位世子爷一来名声实在太响亮了,男女通吃、荤素不忌,还在外头包了戏子生下儿子,这几年还又在外头包了一匹扬州瘦马,二来经过数次风波,天知道陈钟的世子之位还能坐多久?
    所以京中好人家都不敢把嫡女许出去,庶女泰宁侯夫人又瞧不上,至此,陈钟依旧是快乐的单身汉,相反,昔日十大纨绔之首许三爷似乎有了浪子回头之势,真的成了青楼赌坊等娱乐场所货真价值的“稀”,许三爷爽快的退位让贤,于是陈钟理所当然的成为了纨绔之首,引领着京城“纨绔界”的潮流前线,目前为止,无人能撼动其地位。
    去年冬天颜如玉请睡莲等人去她的西山温泉庄子上来一次待嫁前最后一次聚会,两人泡在温泉中“坦诚相对”,回忆过往时,话题扯到了都是从成都地界出来的陈灏,睡莲感叹陈灏不易,颜如玉却对此嗤之以鼻道:
    “这个陈灏才没有那么简单,他每走一步都是算计着来的,恐怕我祖父、你父亲都是他的棋子,这会子前途和名声都有了,他进可攻、退可守,无论是否能夺回爵位,探花郎的功名都能保障他的前途。”
    “你细想,陈灏是泰宁侯太夫人手心的宝贝,肃王和肃王妃都很看好他,在明知泰宁侯和世子很可能对陈灏不利的局面下,他们明里暗里给陈灏备下的护卫还能少?”
    “世子陈钟固然脑袋不灵光,可若没有人挑唆,他能傻乎乎的集结几个纨绔光天化日之下围殴陈灏?而且‘恰好’被西城兵马司的人抓了个现行?”
    “你呀,莫要被陈灏那副纯良的外表欺骗了,这个人厉害着呢。”
    头一次被人教训太傻太天真,睡莲暗想,颜如玉对陈灏了解的如此之深,恐怕是和肃王有关,毕竟陈灏要称肃王为姑父,而如玉即将成为魏王妃,将来储位之争,恐怕……。
    还有,父亲和祖母鼓励自己和如玉来往,恐怕也是为了将来储位之争,颜府能全身而退的缘故,因为陈灏是父亲的学生是板上钉钉的事实,而自己也未来的魏王妃如玉是手帕交也是事实,京城闺秀圈无人不知。
    所以颜府这个在文官集团有些影响力的家族对待诸位皇子的态度是:绝对不会刻意避开,因为颜府做官的男人很多,而且以前颜老爷子的门生也在不同阵营里做事,基本避无可避;也绝对不可和某位皇子的派系牵扯太多,做到平衡,不偏不倚,不刻意看好谁,也不刻意回避谁,因为颜府效忠的对象始终只有一个——皇上,冠冕堂皇一点说,就是江山社稷。
    由于有了颜如玉的指点,睡莲对陈灏有了新的认识,以前那个温润如玉,提着一篮子红艳艳樱桃送上门、偶尔也会脸红腼腆的少年颜宁宵如黄鹤一般不复返,剩下的是工于心计、隐忍坚强、戴着谦谦君子面具的泰宁侯五少爷。
    “说起来,这位曾经的族兄还给你送过一个夏天的樱桃呢。”似乎看出了睡莲心中所想,颜如玉揶揄道:“我当初还不忿来着,明明都是族人,我和你还是邻,凭什么他家的樱桃都被你吃了,我一点也沾不到,原来这就是缘分啦,啧啧,强求不得,如今他认祖归宗,有了探花郎的功名,又是你父亲的学生,啧啧,近水楼台先得肥莲……。”
    睡莲那里容得如玉继续说下去,连捧起温泉水浇了她一头脸,如玉嘻嘻笑着拂去脸上的水珠,半认真半玩笑道:
    “明年这个时候你就要及笄了,估摸着这会子你家里就在暗暗张罗你的亲事,你从小到大,都是有主见的,不过这次你要听姐姐一句话,婚姻大事我们女孩子家是做不了主的,若将来——将来你对丈夫再不满意,也莫要表现在明面上,无论嫁给谁,过日子,总是要放宽心些才好。”
    睡莲一怔,马上反应到如玉这句话其实是说给自己和她两个人听的,魏王的出身并不好,母亲是卑贱的浣衣女,而且,这位又有断袖的癖好,魏王妃并不好当啊。
    “我晓得的,随遇而安便是。”睡莲从温泉水里趟过去,牵着如玉的手道:“能开心一日是一日,下一次见你恐怕就要给你添妆了,你想要什么?”
    颜如玉眼睛往水中一瞟,纵使水面上满是氤氲的水汽,她也瞧见睡莲与其年龄严重不符的饱满胸脯,犹如一对白莲花在水中悄然绽放,顿时玩心大起,魔爪猛地朝着白莲花偷袭,笑道:“送我一对白玉雕琢的馒头即可,记得在馒头上点个红樱桃……。”
    温泉池内,两个少女嬉笑一片,风景独好。
    大年初三的下午,睡莲在来思院帮着柳氏修改婚宴的菜色,宁佑的婚期定在二月初八,随着婚期越来越近,柳氏也越来越焦躁起来,总觉得很多地方做的不好,一遍又一遍的推倒重来,力求尽善尽美,睡莲也跟着折腾的够呛,唉,七婶娘就这么一个儿子,不紧张才怪。
    最应该帮助柳氏的王素儿反而很少在来思院出现,倒是睡莲这个侄女操碎了心,除了要协助大夫人理家,还要帮着柳氏忙前忙后,这个年就过的格外繁忙。
    睡莲正和柳氏讨论着婚宴鲥鱼是清蒸还是红烧呢,松鹤堂的小丫鬟来请,说是容夫人和容嬷嬷来给颜老太太拜年,叫两位过去陪。
    容夫人就是陈灏的生母容氏,陈灏虽然认祖归宗了,可是生母容氏毕竟是改嫁,所以容氏不能跟着陈灏住进泰宁侯府。
    自打陈灏中了探花,他就派人去成都将容氏接到京城,在什刹海附近置办了一座三进的大宅院,将容氏安置妥当,还把亲大姨容嬷嬷接过去荣养,两个老姐妹住在一起安享晚年,时不时的来颜府陪颜老太太说话解闷。
    柳氏和容氏在成都时来往频繁,交情不浅,听说她来了,就忙放下活计和睡莲一起去松鹤堂。
    松鹤堂暖阁,容夫人和容嬷嬷坐在临窗大炕右下手的玫瑰椅上,睡莲对着容夫人姐妹行了晚辈礼,然后坐在一旁的绣墩上陪着说话。
    “哟,好像又长高了些。”容夫人上下打量一番,笑盈盈的递过一个小锦盒,说道:“前几日是你生日,我病了,就没来,今天给老太太拜年,就顺便把礼物给你捎过来。”
    睡莲道了谢,双手接过。
    容嬷嬷笑道:“打开来瞧瞧,着实是件好物呢。”
    当面打开礼物不符合礼数,睡莲看了看颜老太太,颜老太太点点头道:“都是自己人,你打开便是。”
    睡莲揭开盒子,但见一个玉片雕琢组合而成的白牡丹花静静卧在红丝缎中,有一种不能亵渎的极致美感。
    睡莲为难的看着颜老太太,拿人手短,礼物太贵重了,着实烫手,不敢收啊!
    颜老太太道:“这玉牡丹太贵重了,九丫头才多大的女孩儿,怎么好意思要呢。”
    容嬷嬷笑道:“玉牡丹贵重,浑然天成,和睡莲最是相配,这也是我们两个老太婆一片心意,有什么不好意思的呢,不好意思的事可能还在后头呢。”
    睡莲装着听不懂容嬷嬷话里的弦外之音,颜老太太朝着柳氏使了眼色,柳氏对着睡莲点点头道:“你去催催外头,说是剪一支腊梅回来插瓶,这会子怎么还没影。”
    睡莲告退,顺手将装着玉牡丹的锦盒放在颜老太太身边的炕几上。
    到了晚上,睡莲到底是忍不住了,到来思院问柳氏下午到底如何。
    柳氏不以为然道:“急什么,这就跟那腊梅花一样,都还是没有影的事,容夫人只是借着玉牡丹表露了意思,你祖母最后还是帮你推辞了,其实如今这样的人家已经了有了几家,你祖母和你父亲还在仔细盘算,你是五房嫡长女,婚事没有那么简单定下来。”
    看来头上悬着的那把刀一时半会还砍不下来,不过,也是迟早的事,此事关系到第二次投胎的好坏,纵使睡莲这个唯物主义者也在初五那天去法华寺烧香拜佛,祈求得到一个稍微不那么讨厌的夫婿。
    佛堂上,初长成的少女跪在蒲团上诚心祈祷,佛堂幔帐的后面,白衣光头知僧打扮的许三爷的目光在少女身上从头到脚游离了半响,最后定格在少女胸前双峰顶端的悬崖处,暗道:肥莲果然长——大了。
    作者有话要说:三叔乃不要介么肤浅嘛。
    咳咳,兰舟遇到几个头疼的问题,至今没有找到确切答案,想请教各位亲爱的读者,你们都有大智慧。
    第一,明清时期,管理异性王或者候,伯爵位的部门到底是宗人府还是礼部?有何依据?
    第二,颜渣爹把穆思齐叫神马?或者穆思齐怎么称呼颜渣爹?
    第三,五服之中,有爵位的人,如候,伯等爵位,要给同族长辈守孝吗?即使要守孝,孝期是否比一般人要短?有何依据?
    如果乃们知道答案,还请乃们赐教一二,谢谢。
    图为容夫人送给睡莲的玉牡丹,吴越国恭穆皇后康陵出土的玉牡丹花片,可遥想其当年神韵。

    130窈窕淑女纨绔求之,侯门千金再访睡莲

    睡莲手心朝上;对着佛像虔诚的磕了头;丝毫没有觉察出某人心不良的目光。 。'
    从初一开始;前来拜年的人络绎不绝,睡莲每天无数次被颜老太太或者杨氏叫过去“见”,如果是以前也就罢了;横竖正月不用上课也不用做针线;都是清闲的;可如今她还要帮着理事;手头的工作被打断无数次;稍微拖拉了一些;大夫人面上就有些不好看。
    对此,睡莲也表示理解;如今柳氏是全身心投入儿子的婚事准备中,家里的事都压在大夫人一人身上,大儿媳妇梅氏和怡莲睡莲两个侄女就成了大夫人的左膀右臂,梅氏新媳妇脸还有些嫩,又是第一次在颜府过年,下人们多有不服的,所以理起事来就没那么顺当,更何况,梅氏还要照顾大姐儿。
    怡莲是个有本事的,府里体面的管事妈妈都不敢糊弄她,只是这位毕竟是庶出,做决定时过分小心谨慎,必定问过一圈人,才定下来,所以一天也处理不了多少事情。
    唯有睡莲出身和本事都有,对府里又熟悉,做起事来爽利果断,所以她一个人等抵得过梅氏和怡莲两个还要多,睡莲被拉去陪,家事就得拖着或者干不完,但事情往往都耽误不得,所以大夫人就要接过去自己办,不上火才怪。
    大夫人、颜老太太、杨氏都不像是会考虑到睡莲难处的,所以睡莲被三面夹击,甚是为难。
    初四晚上,精疲力竭的睡莲向杨氏和颜老太太请求去法华寺烧香还愿,说上次在佛祖前许愿祈求祖母和母亲杨氏早日病愈,如今颜老太太和杨氏身体日渐好转,可见佛祖可怜自己一片孝心,显灵了,所以要早日去寺里还愿,感谢佛祖保佑。
    这话说的冠冕堂皇,倘若不答应,就是给自己的身体找不痛快,所以杨氏和颜老太太都同意了。
    回到听涛阁,听睡莲吩咐今晚吃素,沐浴更衣,准备次日一早去法华寺烧香,石绿高兴的对朱砂道:“就该避开一天歇着了,小姐这几天差点没跑断腿,稍微迟了些,就要被那几位敲打一下,哼,这府里又不是离了小姐就转不了,敢情觉得咱们小姐好性儿,把好好一个千金大小姐当骡子使唤——就是那骡子也要歇歇吧。”
    朱砂实诚,想了想,说道:“你又不是不知道,咱们府里这些管事妈妈们那个好对付?若不是小姐帮着大夫人钳制着,恐怕府里就要乱了套,大过年,没得惹人笑话。”
    石绿不以为然道:“这府里嫡出的小姐也不止咱们一个,十小姐和十一小姐都是嫡出,凭什么总是要咱们小姐劳心又劳力的?
    一旁正在熏被的添菜有些担心的说道:“我也觉得石绿姐姐说不无道理,虽然咱们九小姐理家的本事见涨,可是姑娘家的,应该以温柔娴淑为重。大夫人净把那些麻烦事、容易出错的事、得罪人的事摘出来交给咱们小姐办,朱砂姐姐可知道,如今那些吃了小姐挂落的管事们,背地偷偷叫咱们小姐‘镇山太岁’、‘巡海夜叉’呢,若张扬出去了,肯定有损咱们小姐名声。”
    石绿叠声道:“就是就是,凭什么那几位舒舒服服的做端庄贤淑小姐,咱们小姐就要担下这些个恶名?依我看——这位夫人。”
    石绿压低了声音,伸出一个巴掌,“其实就是在装病,我瞧着红光满面,身体早就好了,就是故意避开不出面罢了,横竖大夫人在府里也住不长,这位不会被分了权去,那些议论咱们小姐的话,估摸着也是这位放出去的。 。'”
    “作死!”朱砂挥手将石绿的巴掌拍下去,低声道:“这话也是浑说的?小心被人传出去,给小姐找麻烦。”
    “那一位即使没事也会生些事端麻烦,一年到头何尝停过?幸亏咱们小姐心胸开阔,否则被整死也要被恶心死了。”石绿嘟囔道:“京城虽然繁华,吃的用的都是咱们以前在成都没有见过的,可是咱们夹着尾巴过了四年,那里有在成都时过的舒心。”
    朱砂冷冷道:“你若惦记着成都的清闲日子,我就帮你禀了小姐放你回去。”
    “我是要跟着小姐一辈子的。”石绿跳脚,情绪激动说道:“我何尝是想躲清闲?只是成天提心吊胆防着防那的,看谁都不像是好人;一句话颠来复去想一晚上,就怕中了别人设的圈套;每天都像街头杂耍艺人似的走在小指头粗细的绳子上战战兢兢过日子。天天如此,月月如此,年年如此,我心疼自己,也心疼各位姐姐妹妹,更心疼咱们小姐,唉,这日子何时是个头啊。”
    “人生在世,不如意者十之。采菱姐姐放出去做了曹大奶奶,也是要当家理事、里里外外都要应付的,你当她日子就过的清闲?”朱砂拉着石绿在炕上坐下,劝道:
    “你若心里憋得难受,每日跟着我打坐念经半个时辰,清清心就好了。”
    石绿俏眼一翻,道:“我是信道教太上老君的,你念你的佛,我修我的道,咱们各不相干。”
    朱砂一时哭笑不得,添菜一旁充当和事老,笑道:“信佛信道都一样,烦心事有个去处,别总是闷在心里就好,我母亲经常左一声阿弥陀佛、右一声太上老君的,呵呵,只要灵验,就是要去拜那猴子孙行者悟空都成。”
    石绿噗呲一声笑出了声,道:“天蓬元帅悟净若也灵验,你也要去拜么?”
    添衣一本正经道:“若天蓬元帅能给石绿姐姐一门好亲事,我也是愿意拜的。”
    “你这小蹄子,我撕了你的嘴。”石绿脸一红,扑过去和添衣滚作一团笑闹着。
    次日一早,朱砂石绿留着看家,添饭添菜等十几人浩浩荡荡跟着睡莲去了法华寺烧香,有了上次被桂花林群蛇惊吓的教训,辛嬷嬷几乎寸步不离睡莲,一双眼睛如猫头鹰般警觉,纵使许三叔戴着假头套穿着白衣知僧服蒙混进去,还是没法成功接近肥莲。
    此时还是寒冷的正月,三叔也不可能再故技重施放蛇出来——估计那蛇还没有爬几步,就冻僵了,除非睡莲是愿意把蛇放在怀里暖和的圣父农夫。
    所以许三叔躲在暗处,一双锐利的眼睛就像安装了摄像头般贼兮兮将肥莲看了又看,然后存储在脑海硬盘里,夜半无人、或者觉得空虚觉得寂寞觉得冷时,脑子里的影像拿出来重新播放,时不时按下暂停键,盯住重点部位灵魂出窍一番……。
    难得偷得浮生半日闲,睡莲上完香,就由知僧引到净室休息,大年初五来法华寺上香的贵妇闺秀们不少,睡莲躲在净室吃了一桌斋菜,歇了午觉,起来后还很有兴致的画了一副《风荷图》,狂风席卷池塘荷叶荷花,最顶端的莲花只剩下一个花瓣应对暴风骤雨,直接体现了自己这几天被摧残的惨状。
    《风荷图》几乎是一气呵成,睡莲意犹未尽,打算写一首歪诗附上,外头传来一阵喧哗,宣纸上走笔至此搁一半,睡莲蹙眉问道:“什么事?”
    添饭进来回道:“是五城兵马司总指挥使赵府三少奶奶要见小姐,辛嬷嬷拦住了,说小姐在歇息,不便见,那位三少奶奶说要站在外头等小姐醒来。”
    添衣说道:“这位三少奶奶还是侯府千金呢,怎么忒没皮没脸的,她家大姑太太把咱们四姑奶奶罚得流产了,这会子还有脸找咱们小姐——。”
    添饭一个眼刀杀过去,添菜就闭了嘴。
    赵府三少奶奶,就是以前的泰宁侯府六小姐陈穗、陈灏同父异母的妹妹。
    陈穗母亲改嫁,打小就在泰宁侯太夫人手里讨生活,而后被送入皇宫做夷陵公主的伴读,颜如玉曾经说此人心机可怕,提醒睡莲小心,因此睡莲和此人连点头之交都算不上。
    夷陵公主出嫁后,几个伴读就回到家里备嫁,因母亲改嫁,陈穗在泰宁侯地位颇为尴尬,虽说是嫡子嫡出,可是还不如一个庶女,所以陈穗的婚事一直悬而未定,直到去年春天异母哥哥探花郎陈灏认祖归宗,陈穗的地位也跟着水涨船高,这才由泰宁侯太夫人做主,将陈穗许给了赵府庶子嫡出的三少爷,去年秋天办的婚事,当时颜赵两府还不是像现在这样僵持的关系,颜老太太还带着睡莲去赵府喝了喜酒。
    陈穗像牛皮糖般的赖在门外不走,难道真的就像添菜猜测的那样是为了赵府大姑太太赵氏被夺了诰命夫人的事情,寻求颜赵两家和解的目的而来?抑或是像那次在外祖母魏府继续追问自己和她异母哥哥陈灏在成都的过往?
    “叫她进来吧。”睡莲搁笔,添衣伺候她在紫铜盆里洗手,睡莲暗想:来就来吧,我继续打太极便是,家族的事情,又不是我一个孙辈小姐能干预的。
    睡莲请了陈穗坐在罗汉床上,陈穗穿着藕荷色折枝牡丹对襟风毛褙子、湘妃色挑线裙子,简单梳着个圆髻,插着一支白玉兰花流苏簪子。
    睡莲觉得有些意外,按理说新嫁娘打扮要华丽喜庆一些,陈穗未出阁时,都没有现在这么简朴的,感觉太刻意了。
    “知道颜九小姐不喜欢拐弯抹角,我就实话实说了,今日谈话只有你知我知,不会传到外头去。”陈穗道:
    “贵府四姑奶奶流产的事情,的确是我们大姑太太的不是。大姑太太是我们赵府唯一的嫡女,我家老太太四十多才有了这个老来女,从小宠爱的不成样子,凡事若不遂她的意,便撒娇撒泼的闹腾,最后一定要遂愿不可。”
    “大姑太太自持嫡出,对我公公这个庶出哥哥冷漠的紧,还在老太太和太公公那里挑唆,我公公因此吃了不少苦头,就连我相公也——。”
    听着陈穗血泪控诉,睡莲暗想:这是来吐槽的,还是来说情的?莫非赵府嫡庶起了内讧,这位儿媳妇来撇清自己?
    作者有话要说:比起赵府,颜府算是清净的了。
    昨天抛出去三个问题,各位亲爱的读者答疑解惑,兰舟看的这些百家说法,最后选了读者沅湲的看法。
    赶脚乃们都好专业啊!以后我问度娘得不到答案,就来问乃们。
    这是读者沅湲的解释,贴上来和大家一起分享:
    明清时候,宗人府只管理宗室。
    礼部不管宗室,也不管勋贵,礼部的主要职责是:“管理天下礼仪、祠祭、燕飨、贡举之政令。”简单来说,礼部总理:礼仪、祭祀和贡举。
    爵位授予其实是吏部的职责。吏部:“掌天下官吏选授、勋封、考课之政令。凡职官铨综之典,封爵策勋之制,权衡殿最之法,悉以咨之。”
    吏部下辖:文选、验封、稽勋、考功四清吏司。
    其中“验封”:掌封爵、袭廕、褒赠、吏算之事,以赞尚。凡是袭爵、荫封、赠官、授散阶,以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