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十八钗(暮兰)-第111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睡莲心头一暖,在娘家里,也只有柳氏至始至终都在为自己打算着。
    这七年柳氏也老了,旧年压抑的心事也开了,眼神不复当年的锐利,柔和了许多,眼睛周围满是皱纹。她也不管事,家务都交给侄儿媳妇秦氏和儿媳妇宋氏打理,在家含饴弄孙,大孙子白哥儿满十岁搬到外院单独居住后,宋氏又有了身孕,身子不方便,宁佑便把三岁的大闺女静瑛抱到柳氏那里养着。
    每当提起大孙女,柳氏的嘴角都是笑纹,“她虽不如你小时候聪明伶俐,但也是可爱的,得了什么好东西,都想着我,巴巴的送过去,我看啊,倒比她哥哥静白孝顺。”
    说到静白,柳氏更是停不住,说道:“静白调皮,读书不用心,他老子发狠关了几次书房,才慢慢把性子扭过来,能够安安静静读半日书了,你说你家子龙也是顽劣,其实不用太担心啦,像静白这样,过了十岁就稳重了……”
    睡莲笑眯眯的听柳氏将这对孙子孙女的趣事,人生的轨迹行至这里,柳氏所有的注意力都在孙子身上,话语间都是爱意,不像以前那样日夜忧思、勾心斗角,冰封的心灵慢慢解冻,对人性开始学会信任,所以会劝她跟许三郎回家,好好过日子。
    这个时候的柳氏,没有宫廷女官的威严,没有做媳妇的警觉,没有逃亡时冷静分析,她此时和普通老妇人差不多,想着孙子的教育、想着孙女苦夏挑食,明日该给她准备什么样的三餐,劝她多吃些。
    这样的柳氏,才是幸福的吧,算计了大半辈子,她终于有足够的资本退出争斗了。而自己,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乘着柳氏说到口干舌燥喝茶的功夫,睡莲佯装撒娇道:“婶娘尽说的是静白和静瑛,都懒得提我了,您就不担心我吃醋?”
    噗!柳氏一口水全喷出来,笑骂道:“你都是三个孩子的娘了,怎地还如此小女儿态?定是你那夫君惯的。”
    睡莲一怔,讪讪笑了笑,又说了会子话,柳氏突然话题一转,问道:“星河是怎么回事?”
    睡莲笑容不减,说道:“她是雪姨娘生的庶女,是我和侯爷的女儿,我们顺平侯府的庶长女。”
    柳氏目光突然变得清亮起来,说道:“虽如此,但我瞧着你教养这个孩子的方式,还有星河的言谈做派,并非是当做庶女养的,恐怕将来许多嫡女的派头都比不上星河。在外人看来,她们恐怕是觉得你装贤惠,装大度,为了讨侯爷的喜欢,才会对庶长女这么好,可我是从小看见你长大的,你并没有伪装贤惠。”
    睡莲想了想,自嘲道:“这七年在南京,或许我就变了呢,伪装的太好,连婶娘您都骗过了。”
    柳氏淡笑道:“再装,也要局限在女人的天性之内,除非她厌恶丈夫触碰,或者——或者喜欢磨镜之缘(注:就是女同的意思),除此以外,女人的天性,对分享丈夫的姨娘都是的,姨娘生的孩子,就是插/在内心的一根刺,谁会对一根刺那么好呢?难道你是观世音菩萨转世不成?”
    睡莲心头一紧,好吧,柳氏虽老,但是宝刀不老,眼光就是厉害,但我真的不能说出实情啊,皇上刚刚登基,屁股都没坐热呢,万万不能闹出私生女这种事来。
    好在柳氏见睡莲为难,多年的宫廷生活倒是令她猜出来八分来,柳氏说道:“呵呵,能让你们两口子心甘情愿把庶长女养的比嫡长女还矜贵的人不多啦!”
    睡莲大惊,祈求的看着柳氏,“婶娘您就饶了我吧,我并非不愿说,而是不能说。”
    柳氏更加肯定了自己的想法,心下又开始替睡莲忧心起来,“你既不愿意说实情,自有你的道理,我不会再过问此事,也只当你是装贤惠吧。不过婶娘还是要提醒你,这烫手山芋不好养,养的稍微差点,金龙会怪罪,养的太好了,金凤心里未免不快,你们两口子要把握好分寸。”
    金龙是皇上,金风是皇后。睡莲苦笑道:“到底什么样的分寸是合适的呢?我们没有先例可循,只能慢慢摸索行事了。我教星河为人处世、进退之道,教她辨认善恶忠奸,教她什么是希望,什么是奢望,什么是爱,什么是**,什么是可以争取的,什么是必须要放弃的,如此而已。”
    柳氏点头道:“你若真教会了她这些,将来的事,就不用太过忧心了。我活了这一辈子,就总结了一句话——身处燕京名利场,你要心思缜密,做最悲观的打算,最周全的安排,但是平时过日子,要做最大的希望,乐观的过好每一天,这样才不枉此生呢。我没有做到,所以半生都在煎熬,现在将行就木,才琢磨出这个道理,在家含饴弄孙度过余生。”
    柳氏定定的看着睡莲,说道:“我没有做到的,我希望你能做到。”
    “婶娘!”睡莲心头涌起阵阵酸楚,柳氏半生过的真是不容易。
    柳氏却轻松起身告辞,说我那小孙女夜里醒来看不见我,定是要哭的。你也早点歇着,明日再陪婶娘说话云云。
    送走了柳氏,睡莲信步到老梧桐树下荡千秋,想着她和许三郎以前种种。
    其实她突然带着三个孩子回娘家,并非只是为了添衣之事。因为在这个时代的伦理看来,女人是家族和男人的附属品,三从四德,不能自己做主,在家从父,父死从兄,威武伯上门要人天经地义,许三郎内心虽然叛逆,但毕竟脱离不了这个时代的局限性,他能帮着自己约见威武伯讨价还价,拖延时间已经很不错了。
    ——只是他应该早点讲,结果哄了自己在睡莲池里放纵一晚后,才结结巴巴的说威武伯要人的事情。那个时候许三郎的表情太痞了,意思就是肉我已经吃到嘴里吐不出来了,你看着办吧,反正我打不还手骂不还口。
    她当时很生气,故意憋着没发,打算迷惑许三郎,再突然带着孩子们跑回娘家,以及之道还施彼身,给许三郎当头一棒,让他长长记性,以后别干这种先斩后奏的事。
    可是一回到娘家,她心里念里居然都是许三郎的影子,她很害怕,她开始重新审视自己,好像不知不觉中,她的心已经开始慢慢沦陷了——因为她对许三郎的要求,似乎越来越高,越来越“苛刻”,要求的标准越来越接近她内心完美情人加丈夫的标准!
    后世《红楼梦》里,林黛玉对贾宝玉的爱情就是如此,黛玉并非一味自怜自恋爱的女子,其他人的言行她选择无视、逃避或者一声冷笑,但惟独对宝玉,却是“斤斤计较”的,哪怕是宝玉不经意的一个眼神,或者话语,她都会疑心、伤心,就是因为心里有他,所以才会有“不虞之誉,求全责备”的思维模式。
    而睡莲审视自己对许三郎的思维模式,猛然觉得自己和黛玉居然如此之像!
    起初成亲之时,睡莲对许三郎的要求和当年柳氏对七老太爷的要求一样,只需尊重自己这个正室夫人就成。
    可后来慢慢相处着,睡莲对许三郎的要求越来越多了,而许三郎几乎都满足了她的要求,按照这个时代对好丈夫标准的定义,许三郎已经超出标准许多倍了,可是睡莲依旧觉得不够,这就是“不虞之誉,求全责备”啊!
    从什么时候开始发生转变的呢?睡莲用理性无法寻找源头,因为爱这种事情,就无理性可言,感性告诉她,好像就是在怀子龙时,她总是控制不住放屁,许三郎为了化解她的尴尬,故意放了一个炮仗的响屁,说这并不是什么丢人的时候开始的?
    每一次许三郎对睡莲近乎纵容的回应,都助长了睡莲“求全责备”,该什么办呢?难道真要和一个意识形态和自己相差好几百年的男人谈恋爱?
    想到这里,睡莲坐在秋千上缓缓摇头,自言自语道:“我还打算教星河什么是希望,什么是奢望呢,可我自己都渐渐分不清了。”
    正思忖着,突然从身后伸出一只大手捂住了睡莲的口鼻,睡莲正待挣扎,一个熟悉的声音在耳边响起,“肥莲,是我。”
    睡莲转身一瞧,见许三郎穿着黑色夜行衣站在身后!
    “你——大半夜来做什么?后院全是女眷,你——。”
    许三郎冲过去抱起睡莲,祈求道:“你别生气了,都是我的错。我明天来接你,你一定要给个面子跟着我回去啊!咱们先回家,你想怎么罚都行,别扔下我一个人孤魂似的,怎么睡都见不到天明。”
    睡莲心头一热,说道:“好,我答应你。”
    “真的?!”许三郎狂喜,而后眼神一黯,“你不会过几天又回娘家吧?”
    睡莲点头道:“你骗过我,但我什么时候骗过你?”
    许三郎想想,貌似也没有,这时远处传来巡夜的婆子的脚步声,许三郎抱着睡莲狠狠咬了一口,然后飞奔几步,轻盈的攥着前来接应的人绳索,攀上了墙头,消失不见了。
    若不是脖子上的齿印和口水尚存,睡莲几乎怀疑自己在做梦,睡莲暗想,柳氏今晚说,身处燕京名利场,要心思缜密,做最悲观的打算,最周全的安排。但是平时过日子,要做最大的希望,乐观的过好每一天,这样才不枉此生。
    柳氏希望我能做到,所以我应该鼓起勇气试一试,尝试着去爱?
    作者有话要说:总之一句话,爱真的需要勇气。
    至此,十八钗第八卷“谁主沉浮”完结,明日就要开始最后两个终结卷了,舟希望各位亲爱的读者一如既往的支持此文,不知道这是希望还是奢望呢,呵呵。
    寒冬腊月的,最温暖不是暖气和空调,而是爱的抱抱。
    图1到图10都是舟搜罗的各种爱的抱抱,舟希望得到各位读者爱的抱抱,给足舟力量,保质保量的朝着最后两卷冲刺。
    
    239相爱时难相知更难,斩草除根两败俱伤

    翌日下午;许三郎果然拉着一马车厚礼去了什刹海颜府;在家读书的宁嗣和宁勘两兄弟接待了这位姐夫。
    许三郎见识多广;天南地北的一通神侃;把两个小舅子都说晕了,最后,许三郎道明了来意——接老婆孩子回家。
    两个小舅子都有点摸不着头脑:昨天九姑太太明明是说在娘家住几天;怎么才一晚姐夫就上门接人呢?这不科学啊。
    不过心下虽有疑问;小舅子们当然是要“放行”的,宁嗣派人去九老太爷和宁珂、宁佑等人的衙门里报信,说九姑爷来了,晚上设宴款待。
    颜家人还都比较给这位姑爷面子;纷纷准时回来了;晚宴上觥筹交错,好不热闹。
    得知吃完饭就要回家,三个孩子都蔫吧了,这两天在这里和几个年龄相仿的表兄弟、表姐妹玩的正酣,乐不思蜀了,尤其是星河,她紧紧扯着宁佑的长女静羽和宁佑的长女静瑛的袖子依依惜别,眼泪就落下来了。
    秦氏掏出帕子给星河擦泪,安慰道:“别哭啦,过两天我们都要去泰宁侯府,看你小表第抓周,到时候和你静羽表姐、静瑛表妹又能见着了。”
    怡莲生下龙凤胎后,去年又生下次子,后日满周岁,因国孝期间不能大肆操办,所以只请自家亲戚聚一聚,观礼孩子抓周即可。
    秦氏对星河这个庶女那么热情,除了睡莲对星河的态度外,还有丈夫宁嗣的嘱咐。宁嗣和南京的慧莲经常通信,慧莲曾经在信中说,九姐姐对这个庶女颇为看重,凡是重要的场合都带着她,某天初到南京的将军夫人给一群小女孩们见面礼,听说星河是个庶女,便随随便便在荷包里
    装了几个银馃子打发了事。
    也真是怪了,九姐姐很少当面打人脸的,那天却当场冷了脸,没多坐就带着星河走了,这位将军夫人后来好一个赔不是,所以南京城的世家贵妇,都不敢轻看了星河,你们以后要小心对待云云。
    星河听到秦氏如是说,眨巴眨巴泪眼问道:“真的么?过两天就能再一起玩了?”
    秦氏笑道:“不信你问问你母亲?”
    星河仰首看着睡莲,睡莲颔首道:“是真的,泰宁侯府还有位表姐呢,和你子龙哥哥一年生的。”
    见母亲证实了,星河破涕为笑。睡莲暗道,这个秦氏还真会做人,怪不得七婶娘柳氏很早就放手不管府里里里外外的事情了,一山不容二虎,该放手时就放手,居家过日子,总会起摩擦的,昨日还听婶娘说宁佑打算谋个外放,去外头历年十来年,积累政治资本,婶娘肯定会跟在任上,十几年后回燕京,肯定就自立门户分出府了。
    晚宴结束后,许三郎一家子踏上回家的路程,三郎借口喝了不少酒,不便骑马,赖在睡莲马车里装醉,睡莲哭笑不得,吩咐丫鬟婆子们将星河子凤抱到另一辆马车上去,好生照看着,子龙不肯和弟弟妹妹窝在车上,吵着要骑马,街上车马人多,睡莲那里敢让他单独骑马?最后还是护卫队长筱二郎将子龙抱在自己的马鞍上,一大一小同乘一骑。
    安顿好了子龙,睡莲回到马车上轻舒一口气,养孩子真麻烦啊!除却星河这个还珠格格不说,大儿子子龙调皮捣蛋,二儿子子凤却文静的过了头,感觉有一股往伪娘发展的趋势,真真是要不得,而许三郎还打算过了国孝后再要孩子,到时还不得乱成一团麻。
    睡莲琢磨着,如何向许三郎阐述优生优育的好处,先把两个儿子培养好。
    许三郎“恰好”酒醒了,有了孩子以后,夫妻两个已经很久没有单独在马车相处过了,机不可失失不再来,许三郎一把搂过睡莲,紧紧纠缠在一起,睡莲急忙挣开:“大夏天的,太热了,待会回去咱们衣冠不整的,孩子看见了像什么回事?”
    许三郎如泄了气的皮球般,懊恼道:“我就知道!我就知道没有这么容易过关!你昨晚就是怕我纠缠,被人瞧见了,所以一口答应我带着孩子一起回去!其实你心里还是不愿意的,你既不愿意,昨晚就别答应我,我今日兴冲冲来接,你又继续别扭起来。”
    难道这变成是我的错了?!睡莲气得发抖,胸口剧烈起伏着,昨晚好不容易做了尝试爱一回的决定,却被许三郎临头泼了一盆冷水。
    是前进还是后退?每往前走一步都好难,后退却又不舍得,睡莲进退两难,鼻子一酸,两行清泪簌簌落下。
    见睡莲落泪,许三郎顿时吓到了,成亲八年,无论是什么样的困境,睡莲都不曾流泪,今日是怎么了?我刚才说的话很严重么?
    许三郎慌忙用衣袖给睡莲擦泪,迭声道:“千错万错都是我的错,是我的错,你别哭了。”
    睡莲将头埋在他怀里,哭得更厉害了,哽咽道:“我那里是故意闹别扭,明明是——明明是——。”
    许三郎接过睡莲的话茬,说道:“明明是我闹别扭,是我造次了。”
    “不是的。”睡莲猛地摇头道:“是我,我不该——。”余下来的话睡莲打算说我不该对你要求那么高,但我心里有你,所以对你求全责备了云云。
    可许三郎那里知道睡莲的心思,又截断了睡莲的话头,说道:“你受了委屈,就该回娘家,我若是你,那里肯这么轻易的跟夫婿回家。”
    许三郎这么一打岔,睡莲反而表白不下去了,对牛弹琴并不难,最难的是对牛谈情说爱。
    或许在这个男尊女卑的时代,很少有男人懂得女人心,去爱一个女人吧,诗经上说“执子之手,与子偕老”。“执子之手”是爱的开始,“与子偕老”是爱的结束,但是中间最重要关于爱的过程,怎么爱却是个空白。
    所以许三郎只能用他觉得对的方式爱自己。想到这里,睡莲心里豁然开朗,却又觉得有些悲哀,如此一来,她和许三郎能够相爱,却很难相知。
    唉,能够有进展就不错了,要求太多反而不美,一切随缘吧,两个人的思想相隔好几个世纪,能相爱是希望,相知是奢望。
    许三郎抱着妻子轻声哄着,感觉到腰身一紧,垂首看去,竟是妻子主动抱住了自己!
    如此看来,应该没事了哈,许三郎内心狂喜,浑然不知怀中妻子已经发生了实质性的转变。
    两天后,泰宁侯府,侯府二少爷周岁宴。
    时隔七年再见怡莲,怡莲依旧是旧日的模样,云淡风轻的招呼着婆家和娘家的客人。嫡长女陈樱轮廓神似其母,虽和子龙同龄,但小姑娘言谈举止稳重乖巧,让睡莲好不眼红,前后脚生的孩子,咋差距那么大呢?
    再看看整天跟着星河、静瑛等一群小姑娘玩耍,办家家酒、踢毽子、翻红绳的子凤,睡莲心里又是一叹。
    正思忖着,王素儿来寻睡莲说话,七年前产后丰满的她现在瘦了好多,下巴锥子形,纸片美人一个,似乎风大点就能凌空飞舞起来,远远看去,倒有一种病态般的美感——丈夫许二爷喜欢楚腰掌中轻是永定伯府众所周知的。
    “七年不见,表妹愈发美艳了,倒显得我这个表姐像个老太婆似的。”王素儿搭讪道。
    其实这次周岁宴,泰宁侯夫人怡莲并没有打算请王素儿,只是这几年王素儿主动和她来往着,她不好推辞,两人面子情而已。
    对于睡莲而言,过往种种已经将小时候的情分都彻底磨掉了,睡莲、姚知芳、颜如玉三人的谈话从来没有提到王素儿,此人已经从她们的生活剥离出来,只留下一个模糊的影子,不屑提起了。
    但不管怎么样,王素儿是睡莲的二嫂,所以睡莲回了个淡淡的微笑,说道:“二嫂太自谦了。”
    王素儿叫表妹,是套近乎的意思,睡莲叫王素儿二嫂,便是疏远了,表示不愿提及过去的友情。
    王素儿心里明镜似的,却依旧面不改色笑道:“得空就去伯府多走动走动,我们即是表姐妹,又是亲妯娌,莫要生分了。”
    睡莲不想和王素儿虚与委蛇,正欲岔开话题,侯府两个丫鬟来请,“马上就要开席了,请两位夫人随奴婢去宴席。”
    睡莲求之不得,横竖宴席上无论是身份还是亲疏,她都不可能和王素儿坐在一起。
    到了家宴上,王素儿果然形影单只的和泰宁侯府的旁支媳妇们坐在一席,透过满座的衣香鬓影,
    她远远的看着坐在主席上的睡莲,心里波涛涌起,明明当初是差不多的表姐妹,如今的差距怎么那么大呢?
    无论是地位、子嗣、还有日子都比自己高出一大截去,她由内而外散发的神采和自信,绝对不是伪装出来的,她稳坐在顺平侯夫人的位置,自己却差点连正室夫人的尊严都不保,被那些外室贱人欺负了去!
    那年许二爷第一个外室生了儿子,想母凭子贵登堂入室,做个侧室。王素儿坚决不同意,理由是嫡子还没生,庶子休想进门,大嫂永定伯夫人表面上支持王素儿,背后却对许二爷开出了条件——去母留子,庶子可以进门,但那个外室要先打发走。
    永定伯夫人当然明白庶子生在嫡子前头是大忌,她这么做,无非是想把二房水搅合混了,二房夫妻离心,就越算计不了爵位。
    许二爷那时被外室迷住了心窍,没有同意永定伯夫人的提议,暗想先耗着吧,横竖孩子还小,以后再找机会。
    王素儿哭一阵,闹一阵,渐渐平静下来想对策,心生一计,先哄着许二爷说自己错了,那孩子是二爷的骨肉,岂能让骨肉在外的道理?自己这就安排房舍,接外室母子来伯府居住。
    许二爷以为王素儿回心转意了,次日就接了外室母子来伯府,永定伯夫妇气坏了,因为这并没又经过他们这个当家人的允许,永定伯夫妇坚决不认外室和孩子的身份,孩子一直上不了族谱。
    王素儿掏出私房银子,按照姨娘的分例安排外室,按照伯府少爷的份例给孩子,不少分毫。这下倒是许二爷不好意思了,把两个铺子和几千两银子的私房交给了王素儿。
    王素儿对外室母子越好,伯府上下就越不待见这对母子!这对母子没名没分的,连扫地粗实婆子见了他们都不行礼,每天被人戳脊梁骨骂的滋味不好受,那里比的上以前在大宅里做正室夫人威风?
    所以外室熬了一年多,实在熬不住了,向许二爷提出再回到以前的大宅单过,许二爷大怒,骂道:“你这个贪图享受的贱妇!你带着儿子回去,儿子就一辈子都入不了族谱!这点苦都受不了,岂是慈母所为?!”
    许二爷从此厌了外室,倒觉得妻子更顺眼一些,从此歇在正房了,一年后,王素儿生下了嫡子,那个外室之子就可有可无了,于是过了半年,外室之子得了“百日咳”,永远的走了。
    王素儿吸取上次肥胖失宠的教训,这次坐月子也不敢吃多了,半年不仅恢复了往昔的身材,而且更瘦了,她渐渐对食物失去了兴趣,每餐吃几口就放下筷子,在这次周岁宴上,她也只是举筷做做样子,手腕上丰盈的翡翠镯子,更显得她手臂如一截干柴般残酷的纤细。
    王素儿现在的状态,肯定无法和昔日三个手帕交有交集了。
    作者有话要说:有位读者预感很对,三叔和睡莲离相爱相知的程度就像地球和火星的距离。
    王素儿这个样子,是厌食症的开始。
    图为王素儿的镯子,嘉德12年10月刚拍卖,以253万价格成交,嗯,尾毛舟觉得这个镯子和舟妈八千块的镯子差不多咧?
    
    240忧前程侯夫人铺路,嫉火焚身捕风捉影

    一股嫉火似乎要把王素儿如秋叶般单薄的身躯燃烧殆尽了。
    她食不知味;每一寸肌肤都在嫉火上炙烤着,导致那道烤熊掌端上桌时,她掏出帕子捂住口鼻,作势欲呕;一旁伺候的丫鬟见了,忙扶着她去内院的客房休息。
    同席的泰宁侯旁支几个媳妇见了,悄声谈论道:“瞧许二夫人那个样子,莫非是有了?”
    “瘦成那样,这胎恐怕也坐不稳当。”
    “莫要浑说了,小心得罪人,许二爷在兵部武选司当差;武官升迁调遣都归他管着,你我的夫婿都是武将;咱们要好好拉拢这个许二夫人才是……”
    因国丧期间,禁止一切娱乐活动,泰宁侯府并没有亲戏班子来唱戏,以悦宾客,天气又热,所以绝大部分客人们在宴会后都散了,只有睡莲一家还留在泰宁侯府——实则是因为子龙和同龄的泰宁侯府大少爷陈梧在烈日下玩的太疯,两人都出现轻微中暑的症状,因担心子龙经受不住马车的颠簸,睡莲只得将他安置在这里,打算晚上凉快了再带他回去。
    怡莲忙请大夫来侯府看病,大夫开了些去暑气的方子,叮嘱每隔一段时间,慢慢给孩子们喂些水进去。睡莲歉意的看着怡莲,说道:“这孩子太皮了,大夏天的上窜下爬捉知了,连累的梧儿也中暑,一来就给你添麻烦。”
    怡莲三个孩子,龙凤胎分别是陈梧和陈樱,刚满周岁、抓周仪式上抓了一把青铜匕首的胖墩儿叫做陈桐。
    “不麻烦的,梧儿这孩子很少有玩得那么开心的时候,以后表兄弟两个多亲近亲近,也好有个伴。”怡莲顿一顿了,叹道:“你我境况相似,我就和你说实话吧,平日里我根本不敢放桐儿和侯府同族的孩子们一起玩耍。”
    “他们那些旁支不服我和侯爷,总想着拿捏住我们,要么打算让我们为他们做牛做马敛财、升官、做靠山,要么盯着梧儿和刚满周岁的桐儿,算计我的儿子们,绝我和侯爷的子嗣,将来过继族中的孩子,把家业和爵位都抢走。”
    “梧儿现在才七岁,却足足有五次徘徊在鬼门关外,差点就丢了性命,所以我将他拘在府里,一来是担心有危险,二来是怕人把他拐带坏了,将来养出个败家子来,这比丢了性命还可怕。”
    睡莲心有所触的点点头,“人心险恶,这几年我们都在南京生活,南京之地,就属子龙他爹总督官位最大,又手握兵权,才得以保证我们母子的安全。现在回到燕京之地,权贵云集,又云龙混杂的,估计那边也惦记上子龙了,所以我对子龙的管束比南京严,这孩子憋坏了,今日玩的就格外疯一些,就连子凤也——唉。”
    当年为了安抚在北越国征战的许三郎,子龙刚出生时,先帝就封了世子,嫡长子将来继承父亲的爵位,而与此同时,永定伯眼瞅着快要六十岁的人了,伯府的世子之位却迟迟未定,又从南京传出睡莲生下嫡次子的消息,燕京城稍微有点眼色的人家都明白了皇上的意思——恐怕伯府的爵位要物归原主了。
    困兽犹斗、狗急跳墙,就是兔子急了也要咬人呢,所以睡莲对两个儿子的安全从不敢掉以轻心,回燕京之后,这股压力就更大了。
    怡莲当然明白睡莲隐下子凤不说的含义,不过她的压力比睡莲更大,怡莲又叹道:“你们现在是自立门户,单独过日子,顺平侯是国之良将,凭借军功挣出的爵位。而我们是承袭祖上的侯爵,勋贵之家,军功才是立足的根本,梧儿他爹却是科举出身的文官,手无缚鸡之力的文弱书生,不能骑马打仗积军功,所以我们侯府将来的希望就在孩子们身上了。”
    “但世家子弟若想在军营里站住脚,上头就要有人提携照应着。以前泰宁侯府没有嫡子,那三、四十年都忙着内斗争爵位,族人之中,很多只是捐的官,虚职而已,根本没有真本事。偌大的侯府陈氏家族,居然在军队里混出个大名堂来的一个都没有,有的只是些小军官,指望他们是不成的——。”
    怡莲看着睡莲,余下的话虽咽下没说,但睡莲明白怡莲是求她帮忙,请许三郎日后多多提携“梧桐兄弟”(就是陈梧和陈桐)。
    怡莲这么做也是迫不得已,因为大燕国是个秩序严格的国家,特别对于每个人职业而言,他们的祖辈早早就决定了。大燕国建立初期,太祖爷就按照职业来划分户籍,大体分为军、民、商、匠等等七八十种小类。职业世代相传,各司其职,很少有人脱离原来的阶层。
    比如灶户就世代煮盐、妓户生的孩子无论男女都要欢场卖笑(生女为妓,生男孩就头戴绿头巾成为龟/公等,所以后世称老婆出轨为戴绿帽子)、陵户世代看守坟墓、屠户世代杀猪、刽子手世代砍头,仵作世代验尸体,连建国初期太祖爷为了惩治贪官而采用剥皮的残酷刑罚也由世代相传的剥皮匠人们完成。
    泰宁侯祖先是打仗得的爵位,其实也是军户的一种。军户人家,嫡长子继承父亲的官职,父亲死了,嫡长子哪怕只是个吃奶的娃娃,他也拥有官职和俸禄,其他儿子参军赚军饷,这是大燕国主要的、也是战斗力最强的兵源。
    如此一来,这一代泰宁侯陈灏的职业就有些尴尬了,探花郎的功名虽然来之不易,可是它能击退敌人,保家卫国么?勋贵世家,出了几个能读书的文人是锦上添花,若正要出人头地,必须要靠军功说话,连一块锦都没有,那些花儿有什么用?
    试问勋贵世家读书的也不少,这其中肯定有一两个状元之才,可你听过那个状元是出生勋贵的?不是他们没这个本事,而是这种严格限定职业的户籍制度已经根深蒂固存在每一个考官、每一个皇帝血液里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