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十八钗(暮兰)-第109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你在做什么?”临淄王问。
    子龙头也不抬,说道:“写信。”
    七岁的小屁孩,给谁写信,再说这时候在船上,谁给送信?临淄王好奇的问道:“你给谁写?”
    子龙说道:“姚家的安姐姐。”
    安姐儿是童年的玩伴,在南京孝期满后,回燕京去了,起初临淄王还经常想起她,后来渐渐长大,也就淡了,记忆里只有一个模糊的影子。
    临淄王觉得不妥,说道:“姚安快九岁了吧,男女授受不亲,她才不会理你。再说你也要到燕京了,用不着写信的”
    子龙说道:“我娘也这么说,过了中秋我就满七岁,所以这是最后一封信了,我要好好写,到了燕京亲手交给她。”
    笔触一顿,子龙问:“‘鸬鹚’二字怎么写?”
    临淄王写了“鸬鹚”给子龙看,子龙照猫画虎的写了,还没写几句,又问:“彩虹的虹字怎么写?”
    临淄王无语的看着子龙上不得台面的狗爬字,还有宣纸上东一滴、西一滴的墨水点子,便将子龙挤开,抢过笔墨,说道:“你说,我写。”
    子龙也不客气,说道:“这次我也坐船回家,可我爹把江面都清空了,根本看不见你以前在信中说会捕鱼的、叫做鸬鹚的大鸟,昨天下午下了好大好大的一场雨,天边又出来这么长、这么粗、这么弯的彩虹,很好看啊……”
    临淄王觉得子龙的话粗俗,根本配上不自己这笔好字,于是信笔写道:“昨日骤雨初歇,日影化为虹,轮势随天度,桥形跨海通。其色如逸照含良玉,神花藻瑞金……”
    很多年以后,徐子龙回忆起小时候的天真无邪,暗叹命运的拐点,就在不知不觉中。
    作者有话要说:这几天舟把十八钗从头到尾看了一遍,舟觉得后面比前面故事节奏紧凑多了,呵呵,舟婆卖瓜,自卖自夸。
    说一下,十八钗也就二卷、顶多三卷完结,字数在130万字左右。不会写到400章或者200万字那么长啦,因为大纲木有那么长,该完结就完结吧。
    图为彩虹。
    
    234装神弄鬼因祸得福,东窗事发节外生枝

    盛夏七月;这群庞大的船队终于到了通州港,由此一行,睡莲终于明白了后世为何说清朝乾隆皇帝下江南是劳民伤财了,为保证安全;前后十来里的航道和驿道都是封闭的。
    而且每到一个城市,当地的官员都要跪送礼物,这其中有普通的蔬菜水果冰块,或者土特产,想献媚的还夹带珍宝等物,而这一切都不可能是官员自己掏腰包,全部是搜刮的民脂民膏;直到新皇后下了懿旨,不准劳民伤财;这才消停了些。
    到了通州港口,当然还是“让领导先走”,睡莲的船只足足在港口等了一个时辰才轮上,子凤和星河都等睡了。
    宁园的马车也久候在此地,七月酷暑难耐,马车里的冰盆换了一遍又一遍,储存的冰块耗尽后,终于盼来了主子。
    好在睡莲船上有足够的冰块,可以撑到宁园,要不然这么热的天,马车窗户那点热风会憋死人的。
    许三郎要护送皇后一家子回紫禁城,所以先走了,护送睡莲和三个孩子的,除了筱大郎和筱二郎这两个家将,居然还有娘家人宁珂!
    宁珂现在间谍部门通政司混,他来做什么?难道皇上登基的几个月里,燕京的局势依旧紧张么?
    大胖子宁珂擦了擦满脸的油汗,道明了来意:“燕京倒还太平,就是最近盛传大运河船只遭遇刺客,还闹水鬼,说的有鼻子有眼,七婶娘悬心,就要我来瞧瞧,带一队人送九妹回家。”
    一听是七婶娘柳氏的意思,睡莲心里涌起一股暖意,眼角也发酸了,强笑道:“我们一路上平安的很,那里有什么刺客水鬼的?都是那些别有用心的人以讹传讹罢了。劳烦七哥哥回去和七婶娘说,我们一切都好,莫要惦记这,过几天我就带着三个孩子回娘家走走。”
    言罢,要子龙、星河、子凤出来行礼认七舅舅,宁珂笑面佛似的受了三个小外甥的礼,还每人送了一个锦盒,说是里面一些小玩意。
    上了马车,才觉得相比而言,还是船上舒服,颠簸到了积水潭宁园,觉得浑身上下散了架似的,三个孩子连同两个姨娘都洗洗睡了,只有女主人睡莲还带着朱砂等人打点从南京带来的风物,预备明日送给世家好友。
    添饭和添菜两姐妹这六年留在宁园打点,工作很清闲,都已经是母亲了,添饭身材窈窕依旧,而添菜吹气似的膀大腰粗,面若满月——而且还是双下巴,很难想象这是一对孪生姐妹。
    看着朱砂惊异的目光,添菜不好意思的说:“生三丫头的时候难产,差点一尸两命,后来足足坐了三个月的月子,每天各种补药、补品的吃着,胖了之后就再也没像添饭姐姐那样瘦下来……”
    见缝插针的,两姐妹将这六年亲戚世交家里的变化和睡莲她们细细道来:
    先说本家永定伯府,在睡莲离京的那一年就分家了。二房和七房是庶支,随便分了些产业就打发了,这两房没吱声,卷铺盖走人,单门独户过日子去了。
    说到这里,添菜惊叹道:“……夫人,奴婢以前小瞧了这位寡妇二老太太,丈夫去了那么早,老太太将诸多儿女抚养成人,娶媳妇的聘礼、嫁女儿的嫁妆一样都不差,居然还攒下了不少家私呢,神不知鬼不觉的在东城置办了六进的大宅子,家里安排的井井有条,反而是现在过得最好的一房人。”
    二房的事情睡莲是明白的,二老太太以前在府里暗中对许三郎多加关照,许三郎才不至于彻底走偏了。许三郎出人头地后,也反过来暗中招抚二房,那东城六进大宅院就是他送给二老太太的。
    而五房自诩嫡出,在分家大会上着实闹腾了一阵,五老太爷和五老太太仗着是嫡出长辈,其唾沫星子都要将永定伯夫妇淹没,骂他们不孝不义、卸磨杀驴,永定伯夫妇几乎毫无还手之力。
    可“中场休息”后,五老太太和五老太爷突然面色煞白,转变了态度,在永定伯夫人提出的分家协议上签字画押,当夜就搬到五老太太的陪嫁宅子里去了。
    五房这对极品夫妻,以前给宁园使了多少绊子,添菜谨记于心,她点评道:“估摸缺德事做多了,永定伯夫人早就防着他们呢,留下把柄,等的就是分家那一刻做杀手锏用的。”
    五房就是个烂泥潭,五老太爷爬灰,把儿媳妇弄到床上暖被窝,而五老太太和小叔子七老太爷有染,这些雪姨娘都告诉睡莲了,永定伯夫妇隐忍不发,就是在等待时机。
    睡莲的娘家没有什么大变化,最小的宁康和宁勘都娶妻了。当家人颜宁嗣也当了父亲,随着嫡长子的出世,大房的宁珂一家,还有七房和九房打算分出去单过,但是宁嗣和妻子秦氏哭天喊地的求三房人留下,分家之事最终不了了之。
    琪莲几年前嫁给姚家二郎,生了个女儿,不久后,姚家老太太去世,姚家也分家了,姚府留给大房,姚二夫人带着大郎二郎两家人还有忠贞夫人姚知芳出去单过,现在大郎和二郎都丁忧在家……
    添饭添菜如此这般说了几户人家,睡莲撑不住困了,摆摆手道明日再说,两姐妹于是给女主人铺床。
    卧房里的青花大缸填满了冰块,很是凉爽,睡莲几乎挨着枕头就要睡着了,添饭在外头整理纱帐,突然间,睡莲猛地想起了什么,问道:“下午下船时,我听颜七爷说,燕京盛传大运河上船只闹鬼是怎么回事?”
    添饭说道:“都是些茶楼饭馆的小道传闻,说什么半夜听到大运河有人哭泣喊冤,有人好奇提着灯出去瞧,结果被水鬼拉到河里淹死了,所以船工们大多吓得都不敢出来瞧,后来又听说有胆大的船工趴在板壁上偷偷往外瞧,说看见河上有一艘鬼船,那船上挂满了白帐和白灯笼,空无一人,只见一个浑身缟素的闺门旦在船上唱戏。”
    听到闺门旦,睡莲心头蓦地一紧,问道:“唱的是什么?”
    添饭说道:“依稀听见是牡丹亭游园惊梦,还说那戏子唱完之后喊冤呢,闹得人心惶惶。燕京还有人提议在运河边为那冤死的戏子建一座庙宇,镇一镇。”
    睡莲顿时睡意全无,如此看来,有人存心利用落玉之事大做文章了。
    许三郎半夜放回,见妻子秉烛守候在卧房,便知是为落玉一事担心了。许三郎冲进净房洗去一身臭汗,松松垮垮披着寝衣出来,将睡莲半拖半抱进帐子里,摁倒躺平,说:
    “没事了,睡吧,落玉的棺椁皇上亲自看了,翡翠扳指也给了,皇上很悲痛,命人厚葬,赏了我勋田和一堆乱七八糟的东西。”
    “可是燕京戏子喊冤闹鬼的传闻——皇上难道不疑心么?”
    许三郎一笑,说道:“说起来,我还要感谢这些乘机造谣的人呢,他们把事做的太绝了。起初皇上听到风声,就立刻派锦衣卫暗探和通政司的人去查访,结果查出是人装神弄鬼,而那些人和南昌的赵王有些瓜葛。”
    睡莲目光一亮,说道:“我七哥哥就是通政司的人,难怪他今日接我时会说那番话,原来是在暗示我皇上已经知晓此事了。”
    “通政司的耳目遍布底层民众,他们的消息最灵通,他们就是皇上的眼睛,只不过不像锦衣卫那样有逮捕权。”许三郎顿首道:
    “落玉之死是保密的,那些装神弄鬼的人怎么会知道此事?除非他们就是凶手,所以杀害落玉,包括沿路阻截我和皇上的替身都应该是赵王的人,不仅如此,他们还想借着落玉之死离间我们君臣、还有皇后和皇上的夫妻情分,殊不知过犹不及,反而露出马脚,皇上说他不会怪罪我和皇后的,得想法子除掉赵王这个心腹大患。”
    睡莲心中一块石头终于落了地,许三郎很快打起了呼噜,他真的太累了。
    夫妻同床共枕七、八年,许三郎的轻微呼噜声从开始的“扰民”,变成了现在的催眠,睡莲慢慢步入睡眠状态,只是内心还存留一个念头:谣言刚开始传开时,若皇上真对许三郎和皇后深信不疑,就不会立刻派通政司和锦衣卫调查了。
    伴君如伴虎,别说是皇上,颜如玉当了皇后,也很难亲近了,我和她在一起说话,哪怕是在聊家常,气氛也渐渐从以前的朋友变成了君臣,颜如玉说话的语气也越来越强硬,令人不容拒绝,那不是朋友之间的有商有量,而是上位者的命令,人心难测啊,以后要更加小心才是。
    这一夜睡莲保持这半梦半醒的状态,早上起床时,许三郎神清气爽,睡莲却颜色憔悴,按照规矩,刚回来肯定是要去永定伯府祭祖,毕竟星河和子凤进祠堂跪拜祖先后,才能正式记入家谱。
    所以睡莲强打起精神,一家五口去了西城永定伯府祠堂,还请了徐家族长到场,将星河写在雪姨娘名下,永定伯府的人见到星河,心里多多少少都有些幸灾乐祸——我还以为顺平侯夫人能专宠一辈子呢,还不是被人钻了空子去。
    许三郎借口还有事,没有留在伯府吃中饭,拖妻带口的回宁园了,睡莲在归田居补眠,许三郎则在外书房会客。
    没想第一个客人居然是圣眷正浓的威武伯,他一进门,就抱拳施礼,口口声声叫许三郎妹夫。
    许三郎虎躯一震,不解其意,那威武伯笑道:“你房里伺候的丫鬟添衣,是我失散的异母妹子,就看在我的面子上,好歹给她一个妾侍的名分吧。”
    作者有话要说:威武伯终于查清楚了,添衣是“你妹啊”。如玉的变化是必须的,她这么做也没有错,一国之母啊,屁股的位置决定脑袋。
    其实仔细想想,唯一不变的还是姚知芳。
    本章提到乾隆下江南劳民伤财,其实此人还有一个爱好,就是喜欢在风景名胜和绝世藏品上题诗!
    图为宋代汝窑【碗】,乾隆内刻御题诗一首,大英博物馆。许多宝贝就这样被他祸害了。
    
    235小子龙英勇护亲人,睡莲花绽放睡莲池

    当初威武伯思慕添衣不成;许三郎送给一个绝色的歌姬;他已经放下此事;可去年整理父亲遗物时;他从一个暗格里找到一副画像,画像中的女子居然和添衣有七八分相似,顿时心下生疑;找了以前跟随父亲的亲兵问话。
    威武伯是当家人;亲兵自是不敢隐瞒,将旧时父亲的外室触壁而亡、女儿被发卖的往事说了。
    威武伯当时就疑心添衣的来历,于是命手下暗访买走添衣的路牙婆,路牙婆在金钱和武力的夹攻下;终于招供说添衣担心大户人家怕麻烦不敢买她;就塞给路牙婆一枚熊虎斗玉佩,求牙婆改口说自己是一个小军官的女儿。
    那件玉佩是汉朝的古物,路牙婆一直留着,准备带进棺材,亲兵仔细看了那个玉佩,确定是将军素日经常佩戴的,如此一来,添衣的身世就真相大白了。
    威武伯从小在西北长大,是个豪放的汉子,心头上的人变成亲妹子,他也就是郁闷两天就接受了,心想无论如何,添衣都是自己的异母妹子,就是瞒着自己的母亲,也要给妹子一个安定点的生活。
    顺平侯在西北时和他有过命的交情,此人是个顶天立地的爷们,妹子跟着他也不冤,只是做一个没名没分也没有任何保障的房里人太委屈了她了,干脆和许三郎挑明了妹子的身份,想必有了自己这层关系在,顺平侯不会亏待妹子的,所以就有了抱拳叫许三郎“妹夫”这个举动。
    许三郎果然愕然,威武伯将暗中调查添衣的来历一一道来,还打开那卷泛黄的画轴为证。
    威武伯也是燕京响当当的人物,他不可能为了一个侍妾的身份蒙骗自己,所以许三郎顿时有九分信了,暗想这添衣还真是红颜祸水,在南京还险些被太子看中,原来是这个来历,难怪看起来和其他丫鬟不同。
    只是许三郎以前为了稳住威武伯,是暗示过添衣已经被他收房——他当然不会说其实是老婆不答应,惧内这种事自己明白就好,宣扬出去他顺平侯在军界就没法混了。
    威武伯的要求并不过分,一个妾侍而已,可是他以前对睡莲信誓旦旦保证,绝不纳妾的,现在真是骑虎难下、左右为难了。
    许三郎脑子灵光一闪,忙说道:“你我是生死兄弟,我岂能厚颜以兄弟之妹为妾?以前不知道也就罢了,现在既然真相大白,我会为她置办一份丰厚的嫁妆,把她送回去,你做哥哥的另行聘嫁,给人做正室夫人如何?”
    威武伯揶揄一笑,问道:“侯爷舍得么?”暗想,以前我要过一次,你没给嘛。
    许三郎打肿脸充胖子,说道:“你我是什么交情?她是你亲妹子,我岂能唐突。”
    “好!侯爷义薄云天!我没白认你这个兄弟!”威武伯拍案道:“此事你知我知,我母亲不喜这
    个外室之女,此事定要满着她老人家,我找个信得过的弟兄偷偷嫁出京城过日子吧,我父亲泉下有知,也就瞑目了。”
    许三郎暗想,这样的话添衣将来有靠,总比孤老一生或者嫁给宁园小管事强多了,睡莲应该不会有什么异议的。
    送走威武伯,许三郎处理了一会公务,心里到底惦记着添衣的事,于是提前回到内院归田居,此时已经快要到晚饭时间了,睡莲那么累,此时应该还午睡未醒。
    归田居大院的梧桐树下,七岁的子龙正手把手的教三岁的子凤一套入门的拳法,子凤兴致缺缺,时不时瞅瞅树梢上挂着的九连环,子龙拎着弟弟的耳朵训了几句,还指着旁边有板有眼、照猫画虎练拳的星河说道:“你看看,连妹妹都比你打的好,亏你还是个男子汉,将来怎么跟着我上沙场打鞑子?!”
    子凤红了眼圈,看着梧桐树下两兄弟(三叔自动将还珠格格剔除)许三郎只觉得好笑,子龙把老子我教训他的话原封不动的送给了他弟弟,以大欺小。
    嗯,是不是要给子凤添一个小弟弟,让他也享受一下做兄长的威风呢?太医说女人生孩子太过频繁会伤元气,所以徐三郎这三年一直用鱼鳔套在小兄弟上避孕,可是经过秘制处理过的鱼鳔不太结实,用力过猛时很容易破裂,而且这种情况基本总是出现在小兄弟“箭在弦上,不得不发”的时候,突然一个急刹车叫停,换下破损的“轮胎”从头来过,真是大煞风景。
    许三郎示意伺候孩子们的丫鬟妈妈们不要声张,自己悄无声息的离开大院,去了卧房。
    睡莲居然已经醒了,眯缝着眼睛像是在想事情,许三郎说道:“既然醒了,就起来吧,待会就吃晚饭。”
    睡莲懒懒道:“在船上差不多一个月没睡安稳的床,这会子骨头恨不得长在床上。”
    青花大缸放着冰块,室内很凉快。黄花梨架子床下有一支雪白的夏袜,定是睡莲熟睡时不经意蹬掉的,许三郎捡起袜子,坐在床尾,从薄被里摸出一只光溜溜的脚来,纤细的脚踝似乎轻轻一捏就会折断似的,只有他自己知道,妻子看似柔弱的外表下,有一颗强大的、难以捉摸的心灵。
    许三郎献媚似的给老婆套上布袜,正欲开口说添衣的事情,老婆的玉足往他腰身轻轻踹了一脚,还娇嗔道:“国孝期间,你且消停些。”
    许三郎一怔:老婆,你真是误会我了,我怎么可能是那种人呢(舟画外音:难道你不是么?)
    ——不过,许三郎撩了撩大胡子,我还真的不可能憋一年,以前在军营里无所谓,望梅止渴也就罢了,现在梅子就在枕边,怎么可能光看不吃?鱼鳔再用一年,别怀孕就成。
    想到这里,许三郎又从薄被里摸出妻子的一只脚,曼斯条理的从脚踝顺流直上,啃到小腿、膝盖、大腿,在黑色森林撩拨着,终于看见了清泉石上流。
    就在这时,外头传来子龙打雷般的叫喊声:“娘!娘!瞧我刚射下来的一只大雁!”
    声音还伴随着蹬蹬蹬的脚步声,吓得卧房抱成一团的夫妻俩赶紧分开,许三郎懊恼的低声道:“迟早要好好教训这个臭小子。”
    睡莲忙起床穿衣,随手拿起青花大缸里的冰块敷了敷脸,以去除脸上的红潮,还幸灾乐祸的看着许三郎裤裆处的帐篷,低声笑道:“要不要拿冰块塞进镇一镇。”
    许三郎又爱又恨道:“连你也欠教训了,哼哼。”
    许三郎转身去了隔间浴房躲避尴尬,夕阳下,看见镜中一把关二爷大胡子,怎么看都觉得碍眼,身心都是火,又是盛夏七月,许三郎干脆举起一把锋利的剃刀,在下巴和腮边抹上睡莲惯常用的玫瑰香糕,簌簌的开始刮起了胡子。
    卧房内,子龙举起一只胸口还插/着箭矢的大雁给睡莲邀功,子凤不忍看大雁胸口的血迹,将头脸埋在睡莲怀里,呜咽道:“小燕子真可怜。”
    星河则目光炯炯的看着子龙,娇声娇气说道:“哥哥,我也要学射箭。”
    正说着话,星河突然看见从浴房走出来一个高大的陌生男人!她胖嘟嘟的身体灵活的挪到睡莲身边,和子凤一起挤在她的怀里,小胖手指着陌生的方向,颤声道:“呜呜,有坏人!”
    睡莲将两个小土豆藏在身后,打开罗汉榻暗格,熟练的从里面摸出一支搽得油光锃亮的燧发枪来,子龙则从箭壶里取出一支箭来,搭在弓上如满月,母子两个都对准了陌生人。
    睡莲看清了来者的容貌,先是一怔,而后放下燧发枪,子龙却依旧拉弓如满月,还煞有其事叫道:“来者何人?!”
    从这三个孩子记事起,父亲就一直留着大胡子,现在一个没胡子的男人突然出现,他们一时都认不出父亲。
    许三郎没想到孩子们会是这个反应,佯怒道:“臭小子!连你老子都不认识了?!”
    睡莲摸了摸子龙的头,说道:“放下弓箭,你爹刮了胡子就是这个模样。”
    听到父亲熟悉的声音,还有身边母亲瞬间放松,子龙抛下弓箭,低头道:“对不起,儿子错了。”
    出乎意外,父亲这次并没有板起脸来教训他,而是拍了拍儿子尚且稚嫩的肩膀,说道:“你很勇敢,知道保护母亲和弟弟妹妹了。家里学的东西只是纸上谈兵,爹爹明日就带你去军营转转,那里才是男子汉的天下。”
    子龙喜笑颜开,问道:“儿子能带着虎豹兄弟们一起去么?”
    许三郎道:“他们也射下大雁了?”
    子龙摇摇头。
    许三郎说道:“什么时候射大雁,我就带他们一起去。”
    睡莲眉头一蹙,当初不是说十岁才带他入军营么?子龙下个月八月十五才满七岁,会不会太早了?不过当着孩子们的面,她不便提出异议,打算晚上和许三郎好好谈谈。
    子凤看着突然貌似年轻英俊许多的父亲发呆,口水都流出来了,星河则扭扭捏捏的说道:“爹爹——爹爹真好看。”
    可怜许三郎这个三十八/九的老男人,乍然被小公主说好看,一张老脸居然窘的有些微红了,看得睡莲忍俊不禁。
    晚饭餐桌上,三个孩子都吃的心不在焉,子龙琢磨着明天带着什么装备跟着父亲去京郊大营,星河和子凤一边吃饭,一边偷看着焕然一新的父亲。
    吃罢晚饭,孩子们都回去洗澡,许三郎难得和睡莲携手在银河之路上散步。
    许三郎摸着光光的下颚,不自信问妻子,“刮了胡子真的像星河说的那样,比留胡子帅么?”
    单纯从卫生角度,睡莲就支持许三郎剃须,所以她点头嗯了两声,“看起来精神多了,而且夏天也不怕热,呵呵。”
    许三郎嘿嘿一笑,正打算说说添衣的事,这时夏虫轻唱,晚风送来不远处荷塘的淡淡荷香,这气氛实在太好了,妻子光洁的侧脸散发着只有月光才有柔光,许三郎握着睡莲的手蓦地一紧,舍不得破坏难得的情调。
    两人信步走到银河之路的尽头——月光下,一池睡莲花开的正欢,两只鸳鸯在岸边互相梳理着羽毛。
    这时就连睡莲都心动了,她解下外袍,只穿着月白中衣,问愣呆了的许三郎,“你可会游水?”
    许三郎点点头,睡莲纵身跳下池塘,笑道:“那就下来追我吧。”
    作者有话要说:话到心头口难开,许三郎悲剧了,嘿嘿。
    图1到图4都是法国画家莫奈的《睡莲池》,这位艺术家一生痴迷睡莲。
    43岁的莫奈在吉维尼定居后,在庭院里修了一个池塘,在池塘里繁殖了睡莲,成为他晚年描绘的主要对象。他的巨幅《睡莲》组画始于74岁高龄,持续12年直到86岁去世为止。这是一部宏伟史诗,是他一生中最辉煌灿烂的“第九交响乐”。这幅《睡莲》是莫奈64岁时所作的早期小幅作品,而后幅更为粗犷写意的睡莲则为74岁后所作。
    莫奈在《睡莲》的画中竭尽全力描绘水的一切魅力。水照见了世界上一切可能有的色彩。水在莫奈的笔下,完全成为世上所能有的色彩绘出的最奇妙和富丽堂皇的织锦缎。马奈称他是“水的拉斐尔”。
    在莫奈的《睡莲》中,与其说他是用色彩表现大自然的水中睡莲,不如说他是用水中睡莲表现大自然的色彩。评论家瓦多伊的评价是:“他早期的那些画没有一幅能与这些难以置信的水上风景相提并论的,因为这些画把握了春天,把它留在人间。画面的水呈浅蓝色,有时像金的溶液,在那变化莫测的绿色水面上,反映着天空和池塘岸边以及在这些倒影上盛开着清淡明亮的睡莲。在这些画里存在着一种内在的美,它兼备了造型和理想,使他的画更接近音乐和诗歌。”
    莫奈很久以来就有画大型装饰画的想法:“我曾想用睡莲来装饰客厅:沿墙伸展,占据全部墙面,使人产生置身于无边无际的水面的幻觉;在那里,因工作而绷紧的神经将得到松弛,就像这些水一样,不再流动,静止休息。这间屋子还可以给居住者提供一个在开满鲜花的水族馆中央静思的机会。”
    这个身处不断扩张的城市中央的迷人小岛一直存在……莫奈在长达四年的沉寂后,从1914年起,投身于“大型装饰画”。1918年11月12日,第一次世界大战停战次日,他写信给克莱蒙梭,提议捐给国家一套装饰壁画,为此,他画了又画,直到1926年去世。1927年5月17日在杜伊勒里宫的柑橘园,人们发现装饰着“水和倒影的风景画”的两个圆形大厅,这是一个由阴影和光线组成的、水上漂浮的世界;时间暂时停顿下来,每个人都沉浸在画家的一项最富诗意、最具革命性的创作中,尽情地思索、遐想。
    
    236藕花深处鱼戏莲叶,告别恩人旧事重提

    恍然如夏日清晨;一滴晶莹的露水在荷叶上滚动;骨肉均亭的玉臂划开碧波荡漾的睡莲池;月夜下;一朵纯白的睡莲花悄然绽放。
    许三郎脑子一热,暂时陷入失忆状态,好大一块肥肉就在嘴边;什么事情都抛在脑后了。
    噗通!许三郎跟着跳进池塘;就是姿势难看点、水花大了点,惊得岸边鸳鸯钻进了巢穴。
    许三郎挥动着胳膊往前追,一直游到池水中间,蓦地失去了睡莲的踪迹;他溯洄从之;而后又溯游从之,那人不仅没有宛在水中央,而且连一丝气息也无。
    许三郎有些慌乱的叫妻子的名字,三声过后,夜间的池塘依旧只闻得虫鸣声,突然,脚下像是被水草绊住似的,有一股力量将他往下拖!
    猝不及防,许三郎呛了一口水,正欲挣扎时,那股力量又将他向上托举起来,咕噜噜池面冒出一串串气泡,睡莲披散着长发出来透气,嘴里还叼着一根芦苇杆,方才她就是衔着中空的芦苇杆潜在水底。
    池水将妻子的轮廓勾勒的纤毫毕现,眼神妩媚妖艳,许三郎故意冷着脸,踩着水抱着睡莲,说道:“何方妖孽!竟敢半夜出来害人,看本侯如何收了你这妖精!”
    睡莲笑道:“素闻顺平侯是兵马大元帅,统领千军,什么时候越俎代庖干起了道士的活计?”
    许三郎说道:“本侯遇魔除魔,遇妖收妖。”
    睡莲凑过去在许三郎耳垂上轻轻一咬,道:“侯爷打算如何收了我?”
    许三郎抱着睡莲腰肢的手蓦地一紧,身下已成剑拔弩张之势,哑声道:“自然是路见不平,拔刀相助了。”
    睡莲一怔:这种话都说得出口,好吧,论起厚脸皮,自己还是输三叔一筹……
    狭长的采莲船上,两个人影紧密的交缠在一起,明明没有船桨,也没有扬帆,这采莲船却一阵阵如大雨踩在泥泞中的撞击声伴奏下误入了藕花深处。
    船为席,荷叶和芦苇为帐,夜幕和晚风为被,莲花为枕,荷塘深处谁家女;隔水笑抛一枝莲,鱼戏莲叶东,鱼戏莲叶间。鱼戏莲叶东;鱼戏莲叶西。鱼戏莲叶南;鱼戏莲叶北。与你相伴,方不虚度这良辰美景……
    次日,子龙天还没亮就被父亲从床上挖出来,迷迷瞪瞪跟着去了京郊的大营,看军队排兵练阵,过足了瘾,父亲今日似乎心情很好。
    归田居,一夜放纵的结果是伤风感冒,睡莲躺在榻上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