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宫门权冠:绝色乱世悍女-第31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按着世袭祖制,司马炎驾崩之后,他那个智力低下而且又呆又痴的憨儿子司马衷,就继位当上了晋朝的第二位皇帝。按着惯例,司马衷虽不是杨芷亲生,因为她是司马衷母亲杨艳的堂妹子,而且又是名正言顺的继任皇后,所以也就被立为皇太后;而贾南风也理所当然的成为了皇后,这时的杨骏,也一跃而成为唯一的一位顾命大臣,从今以后,西晋的权利也就理所当然的落入杨骏手中了。
大权在握的杨骏,擅权专政,独断擅行,根本就没有把这位已年满22岁,身体孱弱,先天残疾的皇帝司马衷放在眼中。杨骏还胆大妄为,居然一不做,二不休,将自己的下榻之处,也搬进了只有皇帝才有资格居住的太极殿,其欲篡权夺位的狼子野心,已是昭然若揭也。更有甚者,杨骏还煞有介事的批阅奏折,俨然把自己当成了一国之君。这一切,都被刚刚被策立为皇后的贾南风看在眼里,记恨在心中。
正文 第八十三章
贾南风虽然貌不出众,却极有心计。她暗暗咬牙切齿的对自己说道:“歹人弄权,恶人当道,你还不是欺负我家皇帝智力低下,无法当朝勤政?似你这等心怀叵测,胆大妄为之徒,如不铲除,何时才是我贾南风的出头之日?”
司马炎死后的第二年,即晋惠帝司马衷永平元年,迫不及待的贾南风,就暗暗开始活动了。她暗自纠结楚王司马玮,突然发动了宫廷政变;同年三月初八日,贾南风又暗自指示自己的死党,给皇帝司马衷上书,书中言道:“国家不幸,产出奸臣贼子,预谋篡权,毁我大晋,是可忍,孰不可忍!其带头预谋篡权之人,不是别人,他就是当今皇上的外公杨骏此人!”
你想,那司马衷本就是个傀儡,他智力低下,如何能分辨出是非曲直?一听说杨骏谋反,立即就宣布首都洛阳全城戒严,并且撤销了杨骏的全部职权。紧接着,楚王司马玮与东安王司马繇又奉了皇帝诏谕,率领宫中400名亲兵,各持刀枪棍棒,赶往太极殿内,不由分说,一顿乱刀乱枪,将杨骏乱刃分尸!只可惜杨骏,皇帝梦没有做成,倒变成了刀下之鬼!
已经当上皇太后的杨芷,听说宫内发生政变,自己的父亲身处危境,随时都有被乱兵所杀的危险,情急之中,便临时找来一副帛锦,提笔在上面写下“救太傅者有赏”六个大字,再用弓箭射于宫墙之外,祈求有人帮助。
真是由了那句老话:“人要是倒了霉,喝凉水都塞牙!”杨芷的命运就属这一种。当帛书被射到墙外后,你说就有那么巧,偏偏就被贾南风的人给拾到了!
贾南风看罢帛锦上的六个大字后,她咬牙切齿,暗喜道:“好一个自不量力的杨太后!你的父亲专权擅政,早已被世人所痛恨,你们妇女都死到临头了,还在做垂死挣扎,好一个不知天高地厚的浪骚货!你就等我来收拾你好了!”
贾南风认为,自己时来运转的时机到了,她干脆一不做,二不休,把杨芷的帛书张贴出去,并声称杨芷与他的父亲预谋造反,这当然是欲加之罪,不患无词。接着就以惠帝的名义,将杨芷缉拿下狱。贾南风还嫌不够,接着她又以惠帝的名义,废除杨芷皇太后的称号,并将杨芷贬为庶人。
贾南风是个心狠手辣的女人,她杀死杨骏犹嫌不满足,又下令诛灭杨家九族,受到株连先后遭受杀害的人,总数竟高达一千多人!
父亲杨骏惨遭诛杀,贾南风连杨芷的母亲庞氏也不放过。她下令将庞氏绑缚至刑场,择日就要行刑。杨芷见状,大声疾呼,肯求贾南风:“南风儿媳,好歹我也是你的婆母,先帝在世之时,我并没有亏待过你,你何必还要斩尽杀绝?如果你实在要杀,我愿以身顶替,甘愿替我的老母亲去受刑,只恳求儿媳你将我年迈的母亲饶过!”
第二十三:张满囤眼睁睁看着这帮人,狼吞虎咽的狼狈相,就隐隐预感到事情有些不妙,可能要有什么情发生。但处于弱势的张满囤,此时,也只有忍气吞声,敢怒而不敢言分了。
果然不出张满顿之所料,待这位贾公子等人吃得肚胀肠满的时候,就听那位贾公子发出了号令:“孩子们!这核桃的味道,确实不错,少爷我爱吃!尔等将这位卖核桃的人赶进宅院去,再将他的核桃全部扣下,留待公子我慢慢来消受!”
主子一声令下,奴才们哪个敢不积极响应?因为他们也难得遇上这样一次白吃白拿的好机会,所以无不竭尽全力效劳!
在几个如狼似虎的随从的驱赶之下,张满顿不得不违心的将核桃担子挑进了院内。此时,那位贾公子又命人取来一只箩筐,几个随从两个人一组,抬起张满囤的核桃筐,将筐内的核桃全部倾倒进箩筐中去。
张满囤心有不甘,天真地问那位贾公子道:“公子,这些核桃,你都买下了?”
听了张满囤的话后,贾公子狞笑一声,蛮横的说道:”你也不打听打听,我贾横吃东西,不要说是花钱,啥时候问过价钱?识趣的话,就你赶紧挑起空筐走人,如若不然,俺教你死无葬身之地!”
说起这贾横,不得不略微介绍介绍。他是贾充的第四子,司马衷皇后贾南风的亲弟弟,是贾充继妻郭槐所生,他的行为举止,为人处事,与他的生母郭槐极为相似。他从小娇生惯养,被郭槐宠惯,因此便将他母亲的生性妒忌,粗暴无理等恶行集于一身,不要说外人,就连他的父亲贾充,也是以惧内著称于世。今天张满囤不幸遇上了此人,可就要大倒其霉了!
张满囤心有不甘,据理力争:“贾少爷啊,你大人不记小人过,就算是可怜可怜俺这农村人吧。俺们种地糊口,栽树卖果,都是为了换点零花钱,你吃了俺的核桃,多少总得给两个钱吧?如果一文钱不给,那就显得太有些不讲理了!”
贾横把狗眼一瞪,歇斯底里的大声骂道:“你算什么东西,也有资格跟本公子说‘讲理’二字?你可知道,理字是怎么写的?理本来就是王公贵族说了算,你一个穷农夫,只有俯首弯腰,听我们富人家的话,现在倒与本公子讲起理来了,实在是不知天高地厚,不自量力!熊罴,尔等快快将此人哄出门去,本公子懒得和他多啰嗦!”
这熊罴等一伙狗奴才,本就是仰贾横鼻息而生存的小人,现在听贾横如此一说,均都发挥狗仗人势的本领,众人不由分说,一哄而上,把个张满囤连拉带推,扯送到了门外;有人还把张满囤的核桃担子和竹筐,也扔到了门外的大街上!
谁知这张满囤也是个性情极其倔强的庄稼汉,他认准了一个死理,借了人家的钱必得要还,吃了人家的东西,哪有白吃的道理?自古以来,买东西就得给人家钱,哪有仗势强取豪夺的道理?因此,张满囤虽然被贾横的狗腿子们赶出到了门外,但他仍然用双手死死抓住门框,就是不肯离开,也未打算认输!
张满囤不住的哀求道:“贾少爷,不,贾老爷,你大人大量,不要和俺小人一般见识,俺靠做小生挣些零花钱,也实在不容易,你就高抬贵手,多少给俺一些银子吧,俺回到家里,不是还得买盐打醋不是?求求你,你就多少给两个吧!”
你想那贾横是什么人?他和他的姐姐贾南风一样,都是从郭槐那个模子里刻出来的,他们心肠歹毒,对别人少有怜悯之心,可不在乎张满囤的哀求!贾横对张满囤大声吼叫道:“你们这些农夫,也太吝啬了!我贾家全家都是朝廷的人,本少爷不就吃了你几个烂核桃吗,看把你心痛的!实话告诉你,你就是把皇帝喊来,我贾横都不会买他的账!如果识相的话,你就赶快挑上你的破核桃挑子,滚回你的家乡去吧,晚了,恐怕连你的小命也保不住了!”
张满囤仍然固执的哀求:“我知道,你家的后台硬,势力也大;可是,自古以来,哪有拿人家的东西不给钱的道理?你们这样做,这不是在明抢吗?”
贾横狞笑一声,破口大骂道:“本少爷从未读过圣贤之书,根本不懂得什么叫理!今天,我拿了你的东西,就是不给你钱,我这是有意而为之,我倒要看看,你们这些穷棒子,能把本少爷如之奈何?”
说到这里,贾横转而对几个喽啰吩咐一声:“熊罴等人听真,这个卖核桃的小子太不识趣,本少爷没那么多时间与他唠叨。你们还不将他踢出门去,难道还要等本公子自己动手不成?”
熊罴等人听完主子贾横的吩咐后,就像是一群疯狗,几个人一拥而上,不由分说,有人用拳头,有人用脚掌,对着张满囤就是一阵乱打!张满囤虽是一个农村壮汉,也架不住这么多人的拳打脚踢;他被众恶徒一阵暴打,从门里一直打到了门外,最后遍体鳞伤的被打倒在了大街上!
喽罗们在完成了主子的使命后,看着躺在大街上不住呻吟的张满囤,个个像得胜的豺狼,狞笑着,吵闹着,各自都回到府门内,咣当一声,将大门关上!
被打倒在街心的张满囤,已经失去知觉,久久没有苏醒过来;不知过了多长时间,昏迷中的张满囤,似乎听见,耳边有人在轻声呼唤自己的名字。张满囤慢慢睁开双眼,见一个熟悉的面孔,在自己的眼前晃动。
那人一边轻轻摇晃张满囤的身体,一边说道:“满囤哥,你这是怎么了?是谁把你打成这个样子?”
这时,张满囤也渐渐的苏醒了过来,他慢慢睁开双眼,仔细观瞧,见蹲在自己身边的这个人,不是别人,正是自己的妹夫孙二牛!
孙二牛用双手将张满囤扶坐起来,一边又追问道:“满囤哥,这是哪家的狗杂种,把你打成了这个样子?”
张满囤艰难的抬起右手,指了指门楣上写有“贾府”二字的黑漆大门,没有说什么,只见两行热泪,从他红肿的眼眶中流淌了出来!
此时的张满囤,连说话的力气都没有了,妹夫孙二牛已经完全明白了他的意思,他对张满囤说道:“这洛阳城内,居住的都是达官贵人,这里不是你我说理的地方,为了避免再发生是非,咱们还是赶紧回家去吧!”
孙二牛此次来洛阳城,是用鸡公车推来了二斗稻米,卖掉以后,好换些零花钱,捎带买些油盐酱醋,回家过日子,恰巧与张满囤相遇,这便是以往的经过。
已经满身是伤的胀满囤,再也无力行路,孙二牛只好利用自己的鸡公车,一边装竹筐扁担等杂物,一边坐着张满囤,自己推着他,一路赶回家中。
张满囤回到家中后,已是黄昏时分,王芳见自己的丈夫被歹人打成这个样子,竟心疼的呜呜哭了起来。王芳一边哭,一边诅咒:“这些个千刀万剐的王八羔子,为富不仁的狗杂种们!你们怎么会做出这种伤天害理的事情来?老天爷也不睁开眼睛,让这些龟孙子们,遭天打五雷轰,不得好死!”
正文 第八十四章
一个腐朽的朝廷,单靠咒骂诅咒是无济于事的,你在背后骂上千遍万遍,他们照样还是高高在上,无动于衷。张满囤自打遭受这次毒打与凌辱后,心情异常郁闷,他每日里不言不语,也不吃不喝,只是独自紧闭双眼,不住的伤心流泪;虽经妻子王芳百般呵护,千方照护,张满囤就是不理不睬,丝毫不为之所动!
到了第七天头上,张满囤突然开口说话,他有气无力地对王芳说道:“我生在当世,只知栽树种地,没与任何人结过冤仇,为什么还要遭此荼毒?正义何在?天理何在?”说完,口喷鲜血,绝气身亡!这是发生在上个月的事情。
李梦娇听完王芳的叙述过后,气得她咬牙切齿的说道:“我身处深宫,只知道宫中的尔虞我诈和勾心斗角,未承想发生在宫外的事情更加触目惊心,耸人听闻!一个不为民做主,时刻把黎民百姓当作宰割对象的朝廷,他要是能维持长久,那才叫怪哩!”
一向从不开口说话的司马丽芸,此时突然说道:“那个贾充的儿子贾横,是我父亲皇宫内的一名小官,平日里他在我父亲面前,总是低头哈腰,唯唯诺诺,毕恭毕敬,却没想到他对百姓竟是如此心狠歹毒!罪行在他身上,根子却在我的父亲身上,这就是人们所说的上梁不正,下梁必歪!原来,我父亲所维持的朝廷,是这样一个黑暗朝廷,我现在恨死这个朝廷了!从即日起,我不再姓司马了,我要改名换姓!”
无论是房主人王芳,还是宫廷侍女李梦娇,在听完司马丽芸这番话后,都感到无比的震惊与惊讶!
王芳说道:“从古至今,姓谁的姓,叫什么名字,这可都是由生你养你的人来决定,这里边牵扯到一个血缘关系,怎么能说改就改呢?”
李梦娇也说道:“小公主,你说你不姓司马了,那你准备姓什么?”
司马丽芸斩钉截铁的说道:“我的身体,不为父亲所独有,起码还有我母亲的一半在内。我母亲姓杨,名叫杨芷;从今往后,我就叫杨芷这个名字!”
王芳说道:“看你年纪幼小,说出话来却是惊世骇俗!不单是独创,而且十分有远见!不得了!不得了!”
李梦娇说道:“你既然想到要用你母亲的名字,在你这个幼小的脑袋中,肯定早已是经过深思熟虑的了。那你说说看,你为什么想起来用你母亲的名字呢?”
司马丽芸回答说:“我年龄虽小,但是知道的事情却很多。我母亲的不幸遭难,事事处处,无不与我那个同父异母的呆哥哥司马衷的老婆贾南风有关!这个女人,心肠极其歹毒,他不但设计害死了我的母亲,现在她的弟弟又打死了人家张满囤大叔,她还要下令害死我们全家。我要是继续使用司马这个姓,有谁不知道我就是皇帝司马炎的亲闺女,是当朝当仁不让的小公主?一旦传扬出去,朝中那帮恶棍很快就会找到咱们,咱们一旦落到这些恶人手中,哪还有活命的机会?所以我考虑再三,还是不姓司马这个姓最好!”
王芳禁不住夸赞道:“不愧是皇家后代,说出话来条条是道,而且顺理成章,让人无从怀疑,独具心计,将来必定是个巾帼英雄!”
李梦娇问道:“我还有一事不明白,你为什么一定要改用自己母亲的名字,而不是用其他呢?”
司马丽芸学着大人的腔调,长长哀叹一声,说道:“这你还不清楚吗?我是我妈身上掉下来的亲骨肉,也是她唯一的后人,我之所以使用她老人家的名字,当然是为了永远记住她老人家!再者,杨芷这个名字,也只是个普通姓名而已,天底下姓杨的人,数也数不清,重名的人也不在少数,若是让人知道了,也不会引起别人的怀疑。再说了,他就是怀疑,我就来他个死不承认,他又拿我如之奈何?”
李梦娇听完司马丽芸这番话后,喜得她一把搂住司马丽芸,眼泪汪汪的说道:“这可真就应了那句老话:有志不在年高!真没有想到,我的这位小公主,竟然是个人小鬼大,无比的聪明的人!就连我们这些大人也无法想到的事情,竟然从她这个稚气未退的小人口中说了出来!太叫人佩服了!”
司马丽芸说道:“从今往后,不许你再称呼我为公主,也不许再呼唤我原来的名字,你的岁数大我十多岁,我就认你做姑姑,我就是你的侄女,你呼唤我为芷儿,事情就这样定了,不得有违!”
从这一刻起,司马丽芸就改名叫杨芷,那个让她既害怕又讨厌的司马丽芸,从此就被世人永远遗忘了!
王芳忽然对杨芷姑侄二人说道:“你们二人,一大早就从洛阳徒步跋涉而来,现在可能早已疲累极了,恐怕这一路走来,二位还滴米未进吧?我马上就为二位去生火做饭!”
说完,即独自走向灶房,经过一阵忙活,立刻就端来两大碗鸡蛋河洛面。李梦娇与杨芷也确实是被饿极了,二人也不再客套,各自端起面条,就不住的往各人的嘴里划拉,时间不久,满碗的面条就被二人吃了个底朝天。
王芳看着她们狼吞虎咽的样子,禁不住讥讽她们道:“原来,你们这从皇宫内走出来的人,也知道要吃要喝呀!”
李梦娇将嘴巴擦拭干净,说道:“俗话说,人是铁,饭是钢,一顿不吃心发慌。无论是皇帝还是大臣,也无论是富商还是平民,你听说过离开吃饭还能活命的人吗?王芳姐,你这顿饭可是救命的饭啊,我李梦娇终生都不会忘记!”
小杨芷也说道:“我也是,终生不忘!”
王芳说道:“面条是我自己擀的,里面的鸡蛋是自己喂的鸡下的,什么终生不终生的,吃饱了肚皮,明天你们也好继续赶路!”
听到明天继续赶路这句话,李梦娇的情绪马上可就低落下来。她摇头叹息道:“明天,明天,谁能知道,明天路又在何方?”
王芳听李梦娇如此感叹,知道她定是遇到了难题。便顺口问了一句:“看我到底有多混!我竟然已经忘记,你们是从皇宫内逃出来的人了!妹子,你打算逃往何处?又到哪里去躲避和安身呢?”
李梦娇心急如焚,急的她都快要哭出声来了。她对王芳诉说道:“当时,皇后杨芷也是心急火燎,为了让我们赶快逃出皇宫那个是非之地,她只顾让我们快走,并未指点我们逃往何处。我们混出洛阳城后,一路向东,只顾逃命,根本就没考虑要逃往何处去!谁知事到如今,竟然是走投无路了,难道我们非死不可了吗?”
王芳安慰李梦娇,说道:“妹子,你不要着急,不要着急,让姐姐帮你想出个法子来!”
此时,小杨芷突然冒出一句话来:“老话说得好,天无绝人之路,车到山前还有路哩,大不了我们到哪座山庙里去,当尼姑也成!”
听完小杨芷这句不经意的话后,王芳突然一拍大腿,惊喜的说道:“真是人慌无智,临阵不能磨刀,我怎么就把这个茬给忘记了呢!”
看着王芳突然由哀转喜的样子,李梦娇预感到她可能已经想出好主意来了,编辑机晃晃的问道:“王芳姐呀,你是不是已经有主意了?”
接下来,王芳叹息一声,说道:“这话说来也长。那还是八年前的事情。我有一个姐姐,名叫王艳,她刚出嫁不久,丈夫就因家中贫寒,得病无钱医治而离开了人世。我的姐姐悲痛欲绝,几次寻死都被救了下来。后来她突然对家里人说,丈夫已死,我从此孤苦伶仃,对今后的生活早已失去了信心,与其孤苦干熬,还不如找个地方隐匿起来,去过那与世无争的日子!”
李梦娇问道:“你的姐姐到底要去过哪种与世无争的日子呢?”
王芳继续就说道:“过了不到五天的时间,一个早上起来,家里人不见了我姐姐的踪影!我们寻遍了村中各处,都毫无结果。大约过了半年时间,我突然收到一封远方来信,信是从遥远的安徽省柏云山上一个道观寄来的。信中言讲,姐姐王艳自离家出走之后,她拖着疲惫的身子,昼夜东行,总想寻找一个自己觉得满意的地方去结束自己的一生。不知走了多久,也不知在哪一日,姐姐迷迷糊糊来到了一个叫柏云山的地方,山不算太高,也不是很大,但四周有清溪环绕,苍松翠柏布满山峦,空气清新,环境优美,姐姐一下子便被山上的景色给迷住了。她顺着石阶拾级而上,在快到达山顶时,面前出现一座庙宇,门未关闭,姐姐抬步而入,原来此庙是一座道观,观内有两个年老道姑,起早贪黑,只顾练武,很少与世人接触。姐姐讲明来意,并恳求道姑收留自己。最终得到了她们允准,从此,姐姐便在道观内当上了一名道姑,与尘世脱离,过上了与世无争,陪伴孤影的清净生活。”
小杨芷听完王芳的叙述后,喜得她蹦跳了起来,连连大声说道:“我说天无绝人之路吧?这柏云山上的道观,不就是我们的归宿之地嘛!”
李梦娇也说道:“脱离尘俗,隐匿深山,不管他刀光剑影,也不管他庸人恶斗,当一名道姑,也不愧是最佳选择!”有诗为证:
不管他龙争虎斗,不睬他明枪暗箭;
我自脱俗图清净,任凭他猫狗互斗!
自打这一天起,无论是在道观内的场院内,还是在道观外的溪涧边,顶烈日,抗严寒,每天从早到晚,人们总能看见周晔飞腾与小杨芷在不停的练习剑法,二人一练就是六七年,可谓铁杵磨成针,功到自然成了。此时的小杨芷,已经是个二十多岁的大姑娘了!
有一日,在师母周晔飞腾陪伴下,在道观内的大树底下,二人又开始练起了剑法。此时,二人没有注意,西北方向忽然生出一片乌云,风吹云走,云借风势,瞬时之间,便到达道观上空。师徒二人正练得专心,谁也未想到到,一阵雷暴雨突然爆发!
在师娘周晔飞腾指点下,小杨芷手执宝剑,飞跃翻滚,跳跃飞转,当她正做一个剑刃柱地,翻身跳跃的动作时,忽听一声炸雷响起,随后就见一道闪电划过天空,电光闪过之处,就见小杨芷的宝剑被电火烧得通红,立刻便被融化成铁水,变作一堆废铁!
这时,再看小杨芷与她的师母周晔飞腾,二人全被雷电击中倒地,躺在雨水之中,不醒了人事。看到院内这一幕后,正在室内盘腿诵经的王艳道长等人,知道出了大事,大家顾不上危险,冒着倾盆大雨,赶紧跑到院内,三人合力,这才将周晔飞腾与小杨芷抬进屋内,对被雷电击昏过去的她们进行按摩急救!
经过好一阵忙活之后,被雷电击混过的小杨芷,终于慢慢苏醒过来,但是她的师娘周晔飞腾,却由于伤势过重,全身都被电火烧焦,从而失去了性命。苏醒过来的小杨芷,看到师娘被烧成这个样子,她悲愤异常,几度晕厥过去,但又被王道长等人再次抢救了过来。
小杨芷悲咽难忍,痛哭不止,她哭泣,她哀嚎,嘴里不住的叨念着:“上天太不公允,为什么单单夺走我师娘一个人的性命?为什么不连我一起带走?师娘啊,你死的太惨了,叫女儿我怎么不心肝欲碎?”
为什么二人同遭雷击,单单就活了一个小杨芷,而周晔飞腾却没有如此幸运呢?作者表述,小扬芷之所以能够活了下来,很大程度上还要感激她手中那把宝剑。当时,小杨芷正在做一个剑锋触地,身体反转腾空的动作,恰在此时,一道雷电闪过,小杨芷与周晔飞腾均遭受雷击;因为宝剑乃金属做成,金属有很高的导电性能,强大的电流顺着小杨芷的身体经过宝剑再被导入土地,宝剑被烧成废铁,却保住了小杨芷的性命!亿万分难遇到的事情,却在小杨芷的身上出现了,这就是小杨芷同样遭受雷击,而性命无恙的原因。
话虽然说得轻松,在巨大的电流流过小杨芷的身体时,她的身体还是不同程度的遭受灼伤,只是没有致命而已。王道长利用储备的獾狗油,为小杨芷涂抹治伤,经过半个月的医治后,小杨芷竟然奇迹般的恢复了健康。
自打遭受此次雷击之后,在小杨芷的身体上,出现了一个奇迹。什么奇迹?就是在过后的几十年中,她的年龄逐年在增长,容貌却停止了变化,都七十来岁的人了,看上去却始终像是三十岁不到的年龄。这是什么原因造成的,小杨芷自己不清楚,就连当时的社会名流,如大书法家王羲之等人,也搞不明白,时至今日,这还是个历史之谜呢。
时光飞转,岁月流逝,转眼之间,时间就来到了晋穆帝司马聃永和年间,这时的小杨芷,按年龄来说已经是接近古稀的人了,柏云道观中所有的人,道长王艳,道姑李梦娇等人,皆已作古病逝,唯有小杨芷这棵常青松,还傲然挺拔,活在世上。
这时的晋朝,皇帝也已经换了八九任,她所记恨的贾充贾南风等恶人,也早已离开了人世。小杨芷耳闻,此时辅佐皇帝司马聃的人,是陈郡阳夏县沈家堂村沈氏家族的一个名叫沈安的人。听说沈家满门忠臣,人人忠勇。出于好奇,小杨芷决定走出柏云道观,到陈郡阳夏县沈家堂村亲自去走访一遭。
正文 第八十五章
小杨芷离开柏云道观后,徒步而行,穿山林,走小径,经过十几个昼夜的艰苦跋涉,终于到达了她心中向往已久的沈家堂村。这天傍晚,她住进了一家名为“家家乐”的客栈。由于一路劳累,小杨芷感到肚腹饥饿,便向店家点了两道素菜,平时从不会喝酒的她,还特意要了一壶烧酒,一边吃菜,一边独饮独酌起来。
吃罢喝足之后,她感到头脑有些发晕,这也不奇怪,由于小杨芷一直以来从未与酒水打过交道,这酒力究竟有多大,她心中全然无数,因为多喝了几杯,所以就不免有些神智恍惚起来。她摇摇晃晃,手扶屋墙,艰难的走回客栈。一进屋门,她便一头躺倒在炕铺上,甜美的进入梦乡。
第二天起身后,小杨芷经过一番梳洗打扮后,也未再用早餐,就身背宝剑,慢步朝沈家大院走去。走着走着,她突然感觉身体不舒服,好像有万把利刃,在搅动她的肠胃,她两眼冒着金光,一阵头晕目眩,便一头栽倒在沈家大院门前。
此时,恰逢沈家的厨师黄凡宇例行每天一次的外出采买,当她打开大门时,一眼便望见了躺在地上的小杨芷。黄凡宇赶忙回到院内,招呼来好几位家人,众人合力,将不省人事的小杨芷抬回家去。
这一下,可把沈家人全都惊动了,不大一会功夫,沈奕妻子大嫂张瑞云,沈尚妻子袁枚,沈安妻子刘玉娜,沈据妻子梅梨花,六弟沈铁,以及侍女家丁各色人等,都闻讯而来。可以说,小杨芷的突然到来,并晕倒在门外,把整个沈家大院都给惊动了!
姜到底还是老的辣。张瑞云与其他人比较起来,就稳健沉稳多了。她走到小杨芷身边,首先观察她的气色,然后又用手去摸了摸她的脉象,然后才对众人说道:“以我对此女子的观察,她的身体似乎并无大碍。不过为稳妥起见,咱们还是去请一位中医来,为她把脉诊治,灌服汤药,这样,就可做到万无一失了。另外,黄凡宇大妹子,你赶紧到厨房去熬碗姜汤来,为她喂进肚内,这样也可起到一定的缓解作用!”
众人按着大嫂张瑞云的吩咐,有专人去各司其责,不必多说。
不到一袋烟的功夫,黄凡宇就手捧熬好的姜汤走来了。吴宇娜与梅梨花等人携手,先将小杨芷扶坐起来,再有黄凡宇一手端汤碗,一手拿调羹,一勺一勺,将姜汤喂进小杨芷的嘴里。待喝完一碗姜汤后,处在昏迷中的小杨芷,竟然慢慢的睁开了双眼!
当小杨芷苏醒过来的时候,一眼望见面前有这许多陌生的面孔,知道是她们救了自己,便想挣扎起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