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天定良缘(凤亦)-第70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黄继盛问:“娇儿,你实话说:是你带了孙家小姐去涵虚院看过你大哥?”
小乔一怔:“是,怎么啦?”
“哎呀,你这孩子!你大哥病成那样,怎好见人?那孙小姐她、她说与你大哥见过一面,竟然有盟约,私订下终身了!”
小乔呆住:“父亲,您、您说的是真的?信义侯跟您说的?”
“为父说的还能有假?信义侯说,如今孙小姐为挂念你大哥,每日茶饭不思的!唉,这可如何是好?”
黄继盛无论如何不敢相信,自己那病得皮包骨头、平常人看了都觉寒碜得慌的长子,坚决拒绝娶亲冲喜,怕害人一辈子,却怎么才见了孙小姐一面,就肯和她私订终身?
这事太荒唐了!
可是孙文斌言之凿凿——私相授受,这样的事情摊在谁家都是丢人现眼,他何苦往自己脸上抹黑?坏掉妹妹的清白?
黄继盛仔细端详自己的女儿:“娇儿啊,为父没见过孙小姐,或许见过也不曾得仔细认清,按理说我儿这样的人品,结交的朋友才智容貌应不相上下,那孙小姐好好一个姑娘,她如何就喜欢上你大哥了呢?”
孙家世袭侯爵,门庭高贵,若说为攀附自家这个新贵,那说不过去!
孙文斌还说,既然两人都到了那一步,孙家无意阻拦姑娘,若忠义侯也认为可以,索性为他们了结心愿,便交换庚帖,结成亲家,孙家愿意先让姑娘进门拜堂,为黄大公子冲喜,侍奉病中人!
小乔看着黄继盛一脸的不解和迷惑,笑道:“父亲莫急,想那孙小姐是个眼光毒辣的,能看到别人看不到的东西!她为何就不能喜欢上我大哥?我大哥难道不好么?他因病才憔悴成那样,他若是好了,岂不也仪表堂堂?只怕比文正哥哥还要强上几倍!”
黄继盛正发愁,闻听此言,呵呵笑道:“那是自然!你大哥比你二哥气度好……唉!只是不知能否治得好?文义儿啊,他自小听话,肯读书上进,可就是多灾多难!”
“父亲放心,王爷得了那边传来的信,那边名医大夫诊看过了,能治!正在为大哥配制药物,只要交到冯老手里,他把人收下,就不用担心了!只是大哥的病需要慢慢调理,不能那么快见效,至少一年内,他回不来!”
“如此甚好!甚好啊!”
黄继盛精神一振:“只要能治得好,保住命,他就是五年不回来又如何?为父去看他就是了!”
小乔笑道:“父亲,大哥能好,您是否会答应与孙家结亲?”
黄继盛沉吟一下说:“也不必瞒你,你大哥的婚事在议,你祖母执意要娶丰家的姑娘!也是打算这几日内把喜事办了,等下个月为父复职,为公务繁忙起来,就顾不上那么多了。侯府又要拓宽重建,到时府里更加混乱,什么事都办不了。”
小乔试探道:“大哥从小到大,都跟在父亲身边,父亲应是了解大哥性情的,丰氏女他见都没见过,他会喜欢吗?他愿意娶自己不喜欢的姑娘吗?若是孙家小姐已与他有盟约,他更加不可能答应祖母的安排!父亲是否想到这点?”
黄继盛微微点头:“若是没有孙小姐,为父倒有把握让他听话娶丰氏女为妻,如今有孙小姐,他必是要当成第一位……这可如何是好?你祖母因着文正先于文义之前娶亲,认为犯了你大哥的忌,非要给你大哥弄个名份上的妻室,也是为他冲喜,你看看,唉!一碗水要端平,众口悠悠,为父也只得听你祖母的,为你大哥娶一位在家里!”
小乔想,那也不能是丰氏女!因为我不喜欢,大哥一定也不喜欢!
第二百O五章 回信
小乔对黄继盛笑道:“父亲,何不问过大哥?王府侍卫护送大哥前去,随身带了传信的鹰隼,前几日放回来一只大鹰,让这只鹰再携家信前去,三五日内,便能回!”
黄继盛喜道:“好!那为父这就给你大哥写封信?”
“嗯!青梅带路,海棠为侯爷研墨!”
黄继盛给长子的家书写了小半天,既说亲事,又想把家里的近况都告诉儿子,洋洋洒洒好几页,等他写完出来,天都黑了。
这其间,小乔也跑去另一个房间,飞快地写好一封信,叫侍卫即刻送往孙府,亲手交到孙兰贞小姐手中,而且要等回信。
赵瑜回到王府,不见小乔亲自来服侍他更衣,青梅禀报说忠义侯在府里做客,才知是岳丈来了,父女俩正在比赛写信,不由得大为诧异,岳丈那里他不好去打扰,却想看看小乔玩点什么花样,谁知又是迟来一步,小乔已让侍卫把信送出去,人却端坐在椅子里,转动着眼珠子,正不知为了何事抿嘴偷笑。
看见赵瑜进来,小乔索性大笑出声,乐不可支,赵瑜丈二金刚摸不着头脑,上前抱起她,自己坐下去,搂着她在膝盖上连声问道:“到底是什么喜事让你这样高兴?快说与我听!”
小乔笑着说:“我先问你件事:你们那些传信的鹰可以三五日内在江南与京城间飞一个来回么?”
“往冯老那里?五到七日可以,得看天气是否晴和……你和岳父想给大舅哥传信?很急的事么?”
“也没什么急事,原是祖母迫着父亲给大哥娶妻冲喜,娶的是祖母娘家姑娘,父亲一如既往地顺从,准备就在这个月内办完喜事,我想大哥可能不喜欢,便哄着父亲写信向大哥问一声儿,却没想到另有一件事发生。让我觉得好笑!”
“老太太真是闲得没事做,大舅哥病成那样,人又不在家,娶什么亲?”
“就是要文正哥哥代替大哥迎亲拜堂啊,说是为大哥有个长房名份,怕大哥万一折夭,什么都没有!唉!都不知道她是真疼爱还是假疼爱,这样都算到了!父亲也是个快嘴的。就去外公那边报了喜,请外公和舅父帮着筹备喜帖,舅母赶紧要做准备……真是乱套,这样给外人的感觉是:黄家估计消沉冷寂太久了,一个月内没完没了地办喜事!”
“的确古怪,怨不得你一个人在此傻笑。”
赵瑜想着也觉好笑,小乔却说:“我却不是笑这个,另有一桩!”
“那还不快说?岳父要出来了,我们得过去留他老人家用过晚饭再送他回府!”
小乔笑道:“一会收到孙兰贞的信才知分晓!祖母费尽心思要大哥娶丰氏女,不料让父亲知道大哥和信义侯小姐孙兰贞早有盟约。私订终身,你说有趣么?这件事。你相不相信?”
赵瑜呆了半晌:“这个约定,是很久以前,他们小时候?”
小乔忍不住亲亲他:“你当谁都有我这样的运气,很小时候就遇着自己的良人?”
赵瑜一笑,把她搂紧些:“那是怎么回事?大舅哥回京没几天就被送去江南,怎有机会见着孙兰贞?况且他病弱成那样,就算有那心思。孙兰贞会喜欢他?”
“我也猜不到是怎么回事,但孙兰贞与我大哥见过面,在一个屋里呆了小半天。这个是真的!那日许多官家女眷到黄府贺我祖母与娘得钦封诰命,我亲自引兰贞去见大哥,我的目的只为告诉哥哥:孙兰贞的病与他相同,冯老能治好兰贞,也定能治好他!想与兰贞一起说服他去江南,谁知宋娉婷闹事,与冯家小姐吵起来,我只好先走一步,留下兰贞,想着我大哥一个嬴弱病人,又隔着帐子不见面,只说说话而已,应无事,门外有青梅和锦儿,还有大哥的长随……谁知现在兰贞说,他们那天有过约定,说两个同病的人,要守在一起!”
“孙兰贞知道黄家要给大舅哥议亲吗?”
“我也是昨天见着文正哥哥,才得知此事,她不可能知道!”
“如此说来,她是偶然在这个时候将此事翻出来的?”
赵瑜脸上笑意渐深:“曾听宋娉婷说过孙兰贞很聪明,确实有心计!大舅哥不在京中,之前是否真与她有约定,谁能说得清楚?又不能断然不信,他们毕竟单独相处过小半天!”
小乔想起青梅说过孙兰贞不知往大爷手上放了什么,叹着气笑道:“当日她只告诉我她劝过大哥,却没说别的……或许是真的呢?不管了,如今哄得父亲听我的话,好歹阻一阻祖母那方,看大哥有什么回音。”
赵瑜只是笑,没跟小乔说明孙兰贞的真正意图。
孙兰贞做的没错,如果赵瑜此前没见着沈八,没有改变南方战略,孙文斌若被点将率领第二批人马出征,也还是讨不到好,估计结果和威义侯没什么两样,孙家与黄家联姻,有可能会免去这一劫。
但现在情势却变了,孙兰贞这一着就显得多此一举。
当然她怎会知道这些?能防范到那一步就不错了!
晚饭后,赵瑜亲自将岳父黄继盛送回侯府,不想见到黄老太太,本待直接打道回府,黄继盛再三道:“王爷难得到了家门口,进内堂喝了茶再去罢!”
赵瑜知道岳父想让老太太和岳母林氏也见见他,与他说说话,大晚上的,又不能推托说有什么急事要办,只好下马随他入内,管家欢欢喜喜地往里边通报去了,内院一阵忙乱,等赵瑜和黄继盛进到里边,黄老太太和林氏都候着了,赵瑜阻住她们行大礼,自向黄老太太和林氏各做了一揖,问候几句,也应她们的问话,说说小乔近日情况,言语间,却见奉上茶来的仍是那位丰氏“表姑”,不免微微皱眉:这丰氏是沏茶的高手,黄府人都喝惯她煮的茶,长此以往难道还离不开她了?
只礼节性地拿起茶盏,略略抿了抿,便起身告辞了。
回到王府对小乔说:“怪不得你不喜丰氏女,果真和老太太一个样,不讨人喜欢!再留在侯府只怕又生出什么事来,不如你跟岳父母说一声,送她回家去!”
小乔却正为传信的事着急,没心机理会他,催着他道:“孙兰贞的信到了,一封给我,一封给大哥,我把父亲和她的信还有我写给大哥的一起装封好,你现在就赶紧安排只鹰捎去吧!”
赵瑜笑道:“又不是什么急事,非得现在就传出去?有一只鸷刚从南方回到,让它歇一晚,明早由它去江南传信——鸷比鹰快上一倍,要不要它?”
“要!可它怎么识得去江南的路啊?”
“传信的鹰隼都经过很长时间的严训,自然有方法给它下指令,放心吧,它会极快地、准确无误地找到方远志!就怕方远志启程回来了,那样又得转回去一趟!”
孙府内院,孙兰贞将回信写好交给王府侍卫带走,一颗心还在扑通扑通跳个不停,脸上涨热未消,她不知道,写给黄文义的那封信会否被小乔拆开来看,也不知道黄文义会给她什么样的回复,且不管它了,她做了自己想做的、该做的事,剩下的,听从命运安排吧!
她自己曾亲口对黄文义说过,今生若是病不能好,便不会出嫁,好好陪着家人,活到几时算几时。
可刚才她在信上写道:与君同病同命,如蒙不弃,请君怜我为家人故,认下你我之间的约定!
这样,岂不成了出尔反尔,迫他娶自己?
万一他拒绝了自己可怎么办?还活不活了?
孙兰贞双手捂住脸,为自己的大胆又羞又怕!
文娇给她的信上有醒目的几句问话:你与我大哥有约定?你那日亲眼看到我大哥了?你喜欢他吗?请说实话!
她当然会说实话,只有一句:是的!
黄文正得知此事,提前回了家,黄老太太即催促儿子办喜事,黄继盛耐心跟母亲解释,他到底分得出轻重:长子惹上的可不是一般人家姑娘,那是信义侯府的小姐!信义侯还亲自提出来了,成与不成,总得有个交待,况且王爷插手,动用军中传信的鹰隼前往江南问长子意见,无论如何,得缓下这几天。
黄老太太大为恼怒:“父母之命,媒妁之言,岂容得他们这些小辈推三阻四?我们黄家的事情,难道还不能自个儿做主了?你这做父亲的如今是半点威信也没有!”
她心里料定又是文娇从中作梗,一时气恨交加,把林氏叫来,又大骂了一通。
孙媳刘氏待要劝解,被斥责,吓得垂首跪下,不敢再作声,直等到黄文正过来问安,看到林氏站在一旁垂泪,媳妇儿跪在地上,忙跟着跪下,老太太也没放过他,指着骂了几句不孝子孙,这才挥袖让他们夫妻起去。
这般乱了四天,黄文义的回信到了,黄继盛见到儿子亲笔书写的信,高兴不已:虽然笔锋无力,但能写字,便是可以坐起来了,说明大有希望啊!
第二百O六章 落定
黄文义在信中一一问候过家里老少亲人,说自己用了老大夫的药,已经好些了,请亲人们务必保重身体,不用牵挂他。
然后也未多作解释,只告诉父亲:与孙兰贞小姐确实有个约定,若非要为他娶亲,只能有一妻,请迎娶孙兰贞!
远在江南的黄文义,做出这个决定之时也是考虑了很多,又极其认真地请问过冯老,在得到冯老肯定的答复后,才下了决心,咬牙忍着病痛,在弟弟黄文清和长随架扶下,用尽全力给父亲写了那封家书。
妹妹文娇的信说得清楚明白:不管他愿不愿意,父亲在祖母的压迫下,总要为他娶亲,他是长房,将有一妻一妾,全是丰氏女!
黄文义冒汗,见都未见过的人,娶来做妻妾?他坚决不要!
从小到大,看着父亲在妻妾间周旋,岂不知父亲真正喜欢谁不喜欢谁?心里为母亲难过,却也不能责怪林姨娘,不是女人们的错,是父亲不应该,只有一颗心,便只能与一人心心相印,为何有了妻还要妾?那不是明摆着辜负伤害了另一个吗?
他不管别人怎么想,暗地里觉得这样做是不对的,看好了再娶,做了妻子,便要真心待她!
他病弱清瘦,自知体质不如人,从没想过要娶妻,一是绝不肯拖累于人,二是认为不可能有女子真正喜欢他这样的病秧子!
只有夫妻名份,没有真情实意,何苦绑在一起?
不是没有梦想,但那仅仅是梦想,偶尔想想可以,也不能想太多,一旦脑子胡思乱想了,便默诵圣人文章,这是禁锢和约束自己的最好方法。
他先读了父亲的信。未做理会,传言总会有,只是不理解为什么信义侯也这样说自己的妹妹?
再看妹妹的信,然后是孙兰贞的,他明白了:所谓约定是孙兰贞编造出来的,她为了哥哥安危,愿意这么做!
与黄家联姻,便能阻止端王点将。大哥免做征人,保得一家团圆。
黄文义苦笑:天下想保求全家团圆的,何止一个孙家?信义侯不上战场,总得有另一个替死鬼!
但他对孙兰贞讨厌不起来,未获罪流放之前,他也见过几个淑女名媛,皆是过眼云烟,孙兰贞是第一个留住在他心里的女孩,冰雪聪明,秀丽清雅。忘不了她坐在他素色纱帐前,犹如一朵水中粉荷。淡雅芳香,那样的娴静悠然,谁能想到她也生着病,若是严重起来,也会承受如他这般的痛苦?那一瞬间的感慨,令他心中对她充满敬慕和怜惜。
她说过病不好,不嫁人。冯老也说,她还要吃两年的药丸,之后便可慢慢调养生息。至于是否能断根,还另说着。
而他的这个病,冯老说能治好,结果也就是和她一个样!
都是没有把握,不知能否断根的病,她不嫁,他也不娶,那么两个同病相怜的人合在一起,或许真的可以避免许多问题?
比如祖母不理会他的意愿,硬要逼着娶妻;比如可以解去兰贞想解除的困难;比如年岁增长,周遭亲友关于他们不能婚嫁的闲言碎语;还有……
想了很多,最后顺从最简单的一个理由:兰贞所请,他应允!
黄文义体力有限,给小乔和兰贞的回信只能口述,由黄文清书写,都是客套话,简洁练达,几句就完了。
小乔当然不能满足看那几行字,和赵瑜一商量,赵瑜先是假意规劝两句,小乔一撒娇他便撑不住了,亲手替她拆开黄文义写给黄继盛的信,让她先睹为快。
得到确切的消息,小乔呆了好久:这两个人真有那么回事?小半天时间能说得几句话?大哥他……老天!姻缘这东西,还真是说不清道不明啊!
宋娉婷费了多少心思才赚得陈应景这个榜眼,黄文义就算是个病秧子,人家到底是骄傲的清贵公子、侯府世子吧?孙兰贞她也不用这么强悍,只用几句话就把人俘获了!
兰贞说过不嫁人的,大哥黄文义好像也无意娶亲,慢着,一个不嫁,一个不娶?
合着这中间有什么别的意思?
不管他了,反正是他们自愿的,两个病弱的人结成夫妻,住在一起,小乔不知道别人会怎么看,她自己没来由地想到了疗养院——涵虚院,将变成一个平静安宁的疗养院?
那倒也不错,就怕黄老太太容不得他们的安宁。
黄继盛得了儿子回信,当然要照办,黄老太太讨了个没趣,又气怒攻心,顿时病倒了,躺在松香堂哼哼唧唧,每日要黄继盛跑三四趟请安问讯,林氏是必定要守在一旁服侍汤药的,刘氏亲自煨药,从早到晚不能离开松香堂半步,妾不能近前,黄府里最得闲的,反而是韦秀云和沈秋萍。
那几天,是韦秀云最惬意舒适的日子。
刘氏不得闲空,黄文正便都住在韦秀云房里,把新婚以来对她的欠缺都补偿了。
不能不说,夫妻欢爱还得有情意相伴,否则多不能到达佳境,黄文正和韦秀云算是青梅竹马,少小互相牵挂关照,分离多年再重逢,各自又都有了些改变,彼此欣赏、感到新鲜是一定的,做成了夫妻,感情更进一层,新婚夜融洽欢悦。比之和刘氏在一起的沉闷,和沈氏的生涩不知所措,都不能相提并论,那夜后相互想念,一直等着过完新婚期,刘氏会重新安排黄文正到各人房里,二人再倾诉相思。
不意间老太太这一病,倒是让他们有了机会,两人整天粘在一起,尽情享受鱼水之欢,黄文正除了晚间去探望一下刘氏,劝她照顾老太太也别忘记保重自己身体,对沈氏,则是完全忘记了一般。
刘氏大家族出身,却也不是容易糊弄的,听取了院子里婆子丫环的述说,不动声色,让贴身的婆子做好应对,该给的药不要疏忽。嫡子未出来之前,庶子绝不能有!
黄文正轻松快活了几天,便被黄继盛抓差,开始筹备大哥黄文义的婚事。
筹备完妹妹的婚事,又筹备哥哥的了,还得扮成哥哥的样子,代替他去娶亲、拜堂!
黄文正没有怨言,暗地里觉得自己这是遭报应。十三岁之前他吊儿啷当,万事无忧,每天吃喝玩乐,上学把所有先生都得罪完,由父亲锁在书房里才能认几个字,背几篇文章,习武开始时倒是极感兴趣,渐渐地也三天打鱼,两天晒网,最爱和小友们纠结在一起。呼喝着做街痞霸王,或四处游荡……那叫什么日子啊?不思上进。得过且过,不过也别说,还真挺欢乐的。只没想到长大后变成这样,他不是长子,却承当了长子应承的一切!
跑前跑后累得要命,幸好自己体格健壮,若是让哥哥来做这些。就算他没病,只怕也早趴下了。
经过妹妹和自己的两场婚事,黄文正筹办起黄文义的婚事来驾轻就熟。再加上信义侯府很配合,事情办得极为顺利。忠义侯府因黄老太太这一病,侯夫人没能亲自料理,请了亲舅母出面也是一样,加上黄家亲戚并不少,闻风而动者,三姑六婆一来就是一群,有年纪的女人们,对婚礼仪程哪个不是了如指掌?没有老太太坐镇,照样办妥了。
纳采问名,纳吉纳徵,一切完备,婚期定在八月十八日。
小乔知道后又是一阵好笑:连出嫁也比宋娉婷要快,孙兰贞不简单。
太子知道此事,曾问赵瑜要不要请皇上指婚?索性给黄家人足够脸面。
赵瑜笑道:“不必了吧,两个人都是病弱的身子,本不欲嫁娶,被家里人逼迫不过才成婚,只想安安静静相守,并不愿引人注目!”
孙兰贞准备嫁妆期间,小乔不好亲自跑去找她算帐,便让宋娉婷代表去到孙府,两人好一阵笑闹,孙兰贞红着脸道:各人有各人的福份,你们自顾享乐去了,难道还不许我寻一个平静所在么?你们自己想想,我与黄大公子,不合适么?
宋娉婷说:“谁说不合适?只是,端王妃说黄大公子不能康复得那么快,怕委屈了你!”
孙兰贞眼里含了泪,抿嘴道:“不怕委屈,我自己愿意的!我要去守着他,我活着,他就不能死!”
小乔听了宋娉婷转述孙兰贞的话,不禁叹道:“或许我们应该相信,三生三世的姻缘,是真的有!”
宋娉婷连连点头:“我相信!”
小乔取笑她:“你当然相信!陈应景可有信来?仔细他回去带个江南美女来服侍你!”
“不会!我父亲可在扬州,派了护卫跟着他,他定时写信来,对我,是真心的!”
小乔看着她:“那你愁什么?瞧你这眉头皱的!”
“唉!你不知道——陈应景他原先说家里除了娘,没别的长辈了,可如今忽然又冒出一个祖父来!还有庶祖母、小叔一大家子!信上说祖父也要随官船来京,让我另置别院……你说这算什么回事啊?祖父也罢了,还有庶祖母,叔父和婶娘?我除了婆母,还要服侍他们?岂不亏大了?”
小乔笑着摇头:“没想到他祖父脸皮厚成这样!还敢露面!陈应景刚刚中了皇榜,引人注目,现在是不得不应付着,其实他心里对这位祖父并没有感情,祖孙俩之前或许见都没见过面!他祖父是个薄情的人,年轻时撇下发妻病子自己跑去享清福,老了想回来蹭孙子的福,太不要脸了!”
宋娉婷咬牙切齿:“我最恨这样的人!看我怎么收拾他!”
“别太过激了,他可是老人!”
“我知道,他还是祖宗呢!那就把他看住了,锁在深院,好酒好菜供养!那一窝子娘们仔子,哪里来的,还给我滚哪里去!”
“离人骨肉,这样也不是长久办法!其实不必带他们进京,与他们谈妥条件,晓以厉害,置些田产,留在江南祖屋住着,让他平平了此残生便罢!”
宋娉婷点点头:“我回去再给应景写信,商量着办吧!”
第二百O七章 有喜
七月流火,酷热难当,经过精心布署,第二批驰援南方战场的将士稍稍延了几日,才迅速出发。
点的是信义侯,众武官皆惊讶,还以为孙府和黄府联姻,端王不会动用信义侯的!
看来大多数人猜测是对的,端王在西北向来以铁面无私闻名军中,军情当前,姻亲都躲避不了,何况其他人?
便纷纷有武将请缨,作为副将出征。
点副将,那就是信义侯的事了,端王不过问,只看呈表。
信义侯早被端王召去谈过话,端王跟他说了一些情况,问他可愿意南征,信义侯要说不愿意那才傻了,当即表忠心:食君之禄,当为国效劳!
文武官员送出城郊,众人看信义侯淡定沉着的样子,内心暗自钦佩:不愧是将门武官,世袭的勋贵侯爵,名不虚传哪!
太子领皇旨,执皇帝仪仗亲自来送,站在华盖下目送众将领远去,微笑着对一旁的端王说道:“信义侯倒也装得像,这里虚张声势做给人看,精兵强将早已去到不知哪个地方了!”
端王唇角轻扬:“威义侯未开战便吃了大亏,那是他太大意轻敌,去时也提醒过他,城外抓到南夷人探子,应该还有被逃脱回去的探子,他是不记得还是忘了?真不知他以前如何打的胜仗!”
太子苦笑:“以前……董华昌骁勇能战,就是缺些智谋,我多让方先生跟着他,如今方先生闭关修炼去了,别的谋士参军只怕他是不放在眼里的!”
回城途中,兄弟俩一个坐在辇上,一个骑马相随,太子忽地撩开帷幔对端王说:“太子妃身子有些沉了,不大好外出,上次吃了端王妃送来的小吃食。一直念个不停,请端王妃近日有空便过府来陪她说说话吧!”
端王苦笑道:“小乔此前是隔三五日进宫问安,这几天因气候炎热太后身体有些不适,要吃她亲手做的清淡食物,皇上见了也要吃,她只好天天早起进宫,在宫里待到酉时,我去接了才能回……等过几天。我陪她去太子府看嫂子!”
太子叹息:“小乔是个懂事的,若照你那脾气,只怕至今不能和太后好好说得话!”
端王笑笑,不再作声。
有了小乔之后他才和太后关系紧张,此前也知道所谓的祖孙情,就像他们之间的血缘一样,根本就是虚假的,一直维系着只是做个样子给人看而已。表面功夫做多少怎么做都无所谓,可若是非要伤害小乔,损坏夫妻感情。那就没必要装了,宁可因不孝之名被千夫所指。也不能让小乔难过委屈。
但小乔有她的想法,执意要委曲求全,他无奈,只好由着她,太顺利太舒服的日子说不定她不喜欢,那就等她哪天撞壁了再说,左右总有他护在身边。
也让小乔去了解后宫。好好了解一下太后。
太后不精明,她何以能保住后宫主位几十年,当然其中也有另一层原因。那是先帝的心思,实在拿不定主意扶哪个爱妃上位,为不至后宫生乱,只有维护着她这个皇后,且当时周家势大,周大学士引领文官之首,不过好在周后生不出子嗣,不然也不会有楚、晋之争了。
周太后的精明甚至在她哥哥周大学士之上,楚王、晋王失去生母后由她看护长大,两人的习性、能力她是了解的,因而晋王上位,楚王又未被灭,她不可能安心,唯有尽力说服晋王,保住楚王府,对外说是以慈母之心,每个孩子都要疼护,实则她和晋王一样,是将楚王家眷做为人质抓在手里,一旦楚王翻身,她还能以楚王家眷为底牌,保住自己,还有周家人的性命。
成者为王败者为寇,识事务者为俊杰,楚王以强大之势攻入京都,登临帝位,太后根本不为阶下囚晋王辩解一句半句!
端王与太子在半路上分开,太子自去宫里,端王则急忙回到王府,他本是要和太子一起进宫的,却听侍卫禀报说今日端王妃因身子不适,太后让她早早回王府歇着。
小乔却不在正院上房,端王进内室洗了个手脸,也不换衣裳,直往厚院而来。
厚院竹林碧绿青翠,浓荫引来鸟雀喧哗,此时日头已西斜,榕树下的小厨房里有人生火做饭,炊烟袅袅,赵瑜闻到了小砂锅焖杂粮饭的香味,脸上不禁露出笑容:小媳妇儿连着几天一大早起来就跑进宫给太后和皇上做好吃的,今天总算想到要镐劳一下自家夫君了!
几个小鱼小虾穿红着绿,悠闲地坐在小木楼廊沿下择菜摘菜,一边吱吱喳喳说着什么,青梅端着个乌木托盘,上边放一个冒着热气的小碗,一手提了裙裾快步登上木梯,海棠则端着另一个托盘从里边出来,微皱着眉朝青梅摇了摇头,走下木梯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