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种田]林家三娘子-第48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少女到了她们面前,端端正正的跪了下来,跪倒在尘埃里,月白色的裙角很快染上了泥土,她的额头紧贴在地上,声音清脆镇定:“不孝女向阿爹阿娘问安!”
  夫妻两个都有几分恍惚,只傻傻立在原地,还是义安郡主怀里的小儿觉得这场景有些奇怪,局促的拉了一下义安郡主的衣角:“阿娘——”悄悄从义安郡主怀里挪了出来,藏到了她身后。
  太奇怪了!面前跪着的这个阿姐太奇怪了!阿爹阿娘也太奇怪了!
  义安郡主“哇”的一声哭了出来,她一下软软坐了下去,坐倒在了跪着的少女面前,一把将少女拉到了自己怀里,“大姐儿——阿娘的大姐儿——”送走的时候,她还没有名字。
  她死死搂着怀里的少女,哭的昏天暗地。哪怕泪流成河,却仍要极力的大睁着双眼,去瞧面前这张鲜花着锦一般精致的面孔,去极力的细细瞧那眉眼……
  曾经无数次的在梦里梦到的孩子,以为今生再也见不到的孩子……她的大姐儿!
  容绍小心的蹲了下来,伸出双臂来,将妻女一并搂到了自己怀里,仰头去看天空,但见天空高远辽阔,远处有几片白云,很快那白云在他的视线里也变得模糊了起来,模糊的变了形。
  被阿爹阿娘扔在一旁的小儿似乎被这场景吓坏了,怯怯靠了过来,伸出小手努力的去够仰着头的阿爹,用袖子去拭他眼角流下的泪。
  他虽然不知道眼前发生了什么事情,可是阿爹阿娘都哭的这般伤心,他只觉心里也好难过。
  远处的几户人家皆站在那里,既不曾靠过来也不曾离去。
  他们都是在政治斗争中饱尝过流离辛苦的,已经习惯了默默观望与默默关怀,而不是出了事便一窝蜂的涌过来,问长问短。
  与上京城中那些活的恣意的人全然不同,他们的存在,乃至呼吸都是小心翼翼的。
  被紧紧搂在义安郡主怀里,又被容绍搂着的林碧落虽然眼眶有几分酸涩,可是却没有流下泪来。
  不得不说,当遥远的骨血亲人切切实实的在她面前,她竟然诧异的发现,自己并没有那么多的泪水来欢庆重逢。她心中无数次感恩生父母,可是若论起思念之情来,恐怕还及不上义成郡主思念妹妹。
  她只是有感于义安郡主与容绍的激动,以及那种爆发式的喜悦与眼泪,只心中有几分感动。
  ——这一对父母,委实太过陌生。
  只不过哪怕是陌生人,她也很自然的偎依着他们的怀里,感觉到对方身上传来的温暖,心中一片安宁。
  终于到家了!
  良久,容绍将小儿拉到了自己怀里,他站了起来,目光紧紧盯着依旧被义安郡主搂在怀里的少女。
  她很安静。
  这是容绍得出的结论。不过想到这女儿从出生起便被送走,隔了十四年回到他们身边,陌生总是难免的,他心中既难过又欣慰。
  她并没有推开他们或者露出不悦的目光,只是一感觉到脱离了容绍的怀抱,便伸手轻轻拍着萧怡的背,安抚义安郡主。
  义安郡主哭的嗓子都哑了,也终于有几分接受现实了,虽然天上掉下这块馅饼好大好大,砸的她一时晕头转向,可是发泄过后,她还是很快就清醒了过来,拿手拭了拭自己面上的泪,又伸手替林碧落整理被自己弄乱的头发,手上的泪水糊到了少女滑腻的脸上,她才觉出几分不好意思来。
  她连忙从怀里掏出帕子,往女儿脸上去擦的时候,粗布帕子靠近了她白晳的面孔,顿时又缩了回来,带了几分局促之意:“阿娘……阿娘真是……”对方很自然的接过她手里的帕了,将自己脸被糊的泪水拭干净了,又很自然的替她擦眼泪。
  “阿娘,你这是不准备让我起来了?就让我一直跪着么?”她带着笑,温柔的注视着在义安郡主。
  义安郡主又想流泪了……
  她拉了女儿的手,将她拉起来,见她干净的裙子已经跪脏,便要弯腰去替她拍土,却被林碧落抓住了手,感觉到自己握着的粗糙的手,林碧落心中一酸。
  “阿娘,不要紧的。”
  她想起了养尊处优的姨母义安郡主。
  萧锦的手保养的极好,与十八少女的手无异。
  “好!好!”
  容绍眼眶亦红,又将自己怀里站着的少儿推到了林碧落面前,声音里含着说不出的喜悦激动:“谦儿,这是你阿姐!你阿娘一直跟你提起过的阿姐!”
  小儿黑葡萄般的眸子在林碧落面上扫了一遍,见她笑的极为温柔,遂朝着她行了一礼:“谦儿见过阿姐!”被林碧落拉了起来,他顺势牢牢握住了林碧落的手,感觉到这个阿姐嫩滑的手指,身上传过来的馨香,又仰头瞧一眼她雪白的面孔,如画眉目,心中暗暗得意:原来这就是我阿姐!
  这个阿姐我好喜欢!
  他心中如此做想,不想林碧落松开了义安郡主的手,在她不解的眸光里,弯腰将小儿抱了起来,抱到了怀里,在他额头响亮亲了一记:“阿弟真可爱!”
  小儿的小脸刹时红透!
  义安郡主强忍着泪意引了林碧落进院子,容绍招呼了楚君钺进房,其余护卫拴好了马,便站在门口守着。
  这院子比起林家两进的院子,以及郡主府来,真算得是简陋不堪。
  义成郡主边引了女儿进家门,便小心观察她脸上的神色。
  方才她是真哭昏了头,多年思女成灾,这会儿才想起来,这孩子是在上京城中长大,哪里见识过这等荒凉之地?况且这些一路护着她来的军士们又是哪里来的?种种疑问都涌到了脑子里。
  小儿在林碧落怀里一动不敢动,伸出小胳膊来搂住了林碧落的脖子,心道:这个阿姐可比不得阿爹的身板儿,万一将我摔了可怎么好?可是他又舍不得自己主动下来,只觉阿姐身上的味道十分好闻,长的又美,又是自己一个人的阿姐,心中真是欢喜不已。
++++++++++++++
  作者有话要说:前面有人提过,作者君把容绍爹跟儿子的名字弄混了,我昨天已经改过了,容绍爹叫容辰,儿子叫容谦。


☆、104 希望

  容绍看着闺女亲亲热热抱着儿子;与妻子相携进屋;百般滋味涌上心头;一时里看住了;直到楚君钺轻咳一声;他才回来神来。
  “小将军请坐。”
  院子里放着的石桌石凳;天气晴好;况屋中窄小贫寒;容绍索性将楚君钺相请到了院子里坐下。
  “小将军此次送了大姐儿前来;不知她……”是前来探亲还是长居
  楚君钺遂将圣上发现了林碧落;着他押解流放林碧落至此的事情道明,又道:“闻得先太子在此,晚辈既然已经来了,不如容叔带我去与先太子见个礼?!”
  容绍听得他这提议,顿时心中便有了几分警惕。原来他还想着,单只流放大姐儿,倒用不着这么大阵仗,着两差私役押解至此便行,何至于要劳动面前的年轻将军带着护卫前来?
  原来是为了先太子吗?!
  难道是当今圣上不放心先太子,还怕他在边陲做乱,特意派了这年轻的小将军前来动手斩草除根?
  这么多年过去了,今上倒还是改不了多疑的毛病。
  他面露戚容:“小将军来的不巧,先太子殿下两年前便已经不在了,你若是有心,我倒可以带小将军去先太子墓前上烛香!”
  先太子其实在流放的路上便因思虑过重而染上了病,到得边陲之后,病入沉疴,一直缠绵于病榻,又因生活困苦,无钱就医,全凭容绍懂得的一点皮毛医术来维持,在外面采些普通草药熬煮,两年前终于支撑不住,撒手西去。
  楚君钺的神色里带上了凝重之意,忽起身来向着容绍行了一礼,“容叔,有件事情您久在边陲不知,当今圣上至今膝下尤虚,此次末将前来,一则是送府上大姐儿,另一则却是带了圣旨前来,从先太子儿子之中择一贤明聪慧的王子,带回京中继承大统!”
  容绍见得他面上恳切之色不像作伪,又想到今上无子之事,回头自可向自家闺女探查,连同眼前的年轻男子的来历也可一并查问,遂拉了他坐下:“小将军也别急,先太子倒只有当初太子妃生的皇长孙一个,其余的……当初流放的路上,孩子们太小,都夭折了。”
  其实当初太子的妻妾里,不止是夭折了个女婴,还有个半岁的小儿郎到得四合之后便奄奄一息,没过几日便去了,唯有现在活着的皇长孙,比之林碧落大了两岁多,病了一阵子才缓了过来,后来还是跟着容绍学功夫,身子骨儿才好了起来。
  楚君钺听得先太子还遗有一子,总算长出了一口气。
  为着此事做的隐秘,怕各地藩王心中有不好的念头,或者采取什么行动,今上这才在去年召集各地藩王携子进京,一方面做出对诸世子亲近的态度来,另一方面暗中令楚君钺尽快起身,前往边陲将先太子的子嗣择一带回。
  今上还当先太子子嗣颇丰,哪知道先太子也仅留有一子,也不知是不是天意。
  当年他不顾兄弟情义,赶走了长兄,夺得了宝座,如今后继无人,却只能回过头来求助于长兄,真是天理循环。
  容绍关心的问题也是义安郡主所关心的问题。
  义安郡主牵着女儿进了房之后,但见房内家徒四壁,如今倒是添了桌椅,又及房内多了个原木做成的屏风,做工极为粗糙,将房内右手边隔开一个空间,里面支着张小床,却是容谦的坐卧之处。
  林碧落先时被义成郡主搂在怀里痛哭,心中倒还好,此刻站在房内却忍不住鼻端泛酸。她是在义成郡主府生活了一年的人,深刻的体会过身为郡主的优渥的生活。同样身为郡主,义安郡主的生活简直是连上京城中寻常百姓家的生活都不如。
  义安郡主见她抱着幼子站在房内,神情黯然,心中只道她不惯见这样贫穷的生活,也有几分局促难堪:“大姐儿——”她的女儿本应该是金尊玉贵的长大,只是因为她当初的选择,而影响了一双儿女的生活。
  作为亲娘,她不是不惭愧的。
  可是哪怕再惭愧,却也并不后悔。
  她不能够想象没有自己的日子,容绍该如何在这荒凉的四合小村里苦捱过这一十四年的时光。哪怕她在京中荣华依旧,恐怕此生都良心难安。
  “阿娘,我渴了呢。”
  林碧落一抬头便看到了义成郡主抱愧的眼神,她并非无知小儿,立刻便想到了这抱愧的眼神从何而来,故用别话岔开。
  “是是……你看我,都高兴的晕了头,都忘了给大姐儿倒碗水喝。”又去拉搂着林碧落脖子的小儿:“阿谦,你还不下来,你阿姐走了这么远的路,别累着了她。”
  小儿在林碧落怀里窝的正舒服,闻言颇有几分不情愿。不过他向来懂事听话,到底还是小心挣扎着要从林碧落怀里往下跳。林碧落见他这不情愿的小模样,揽紧了他往凳子上一坐,逗他:“阿弟叫谦儿么?阿姐不累,你是想到地下去还是让阿姐抱一会儿?”
  “我……我想让阿姐抱着!”小儿双目亮亮的盯着林碧落,倒引得她轻笑一声,在他左右脸蛋上各亲了一口。
  “谦儿好乖!”不但乖,还一点也不认生。
  义安郡主倒了碗水,林碧落见得她端过来的碗也是粗瓷大碗,比之她家仆人用的还不如,心中更是酸涩。许是血脉天性,哪怕面前妇人容颜残老,可是那殷殷期盼的目光里满溢了欣喜关切,她将碗里的水一口饮尽,将碗放到桌上,又拉住了义安郡主的手:“阿娘你坐!”
  “大姐儿,你回来……住几日?”
  问出这句话的时候,义安郡主心中是极为不舍的。
  但是瞧着大姐儿这般回来,也不似流犯,唯有探亲。她已经十四岁了,明年便可出嫁了,说不准便是在成亲之前来瞧一瞧亲生爹娘。
  一想到这点,义安郡主的眼眶便红了。
  连小儿也侧头打量着她,目中眷恋不舍甚浓,小心的将林碧落的脖子环紧:“谦儿不要阿姐走!阿姐留下来陪谦儿!〃
  “好。既然谦儿喜欢阿姐留下,那阿姐就留下来。不过……阿姐也没地方睡啊,要不让阿姐睡谦儿的小床?”
  小儿连连点头:“嗯嗯!”
  她见得义成郡主又想亲近又忍不住伤感的模样,握着郡主的手一笑:“我才进了家门,阿娘便要赶我走吗?我被圣上流放到了四合,阿娘就算要赶我走,我又能去哪呢?看来只能在隔壁盖间屋子来住了。”
  义安郡主忙低头拭泪,抬头之时眼中满是泪花,只是面上却带着笑意:“傻丫头!阿娘怎么会赶你走呢?阿娘盼你还盼不来呢!”怎么想如今都像做梦一样。
  又问她被圣上流放是怎么一回事。
  林碧落便将她被义成郡主接回去养了一年,不成想此事被捅到了御前,这才有了流放之事,只不过隐去了楚君钺当殿求亲一节。
  “阿姐她……到底还是知道了。”义安郡主思及姐妹俩最后一次见面,心中诸多伤感。
  “你姨母她可好?”
  “挺好。”林碧落想一想,哪怕义成郡主府后院诸多女人,但是姨母她自己不在意,便算不错吧?
  “阿娘你不知道,姨母去年还添了个小表弟呢,如今是儿女双全。”
  义安郡主还当这些年义成郡主定然生了许多儿女,哪知道统共才一儿一女。
  “我记得阿兰也不小了,应该已经出嫁了吧?”
  想起虞世兰那莽撞样儿,如今还不知同秦二郎怎么磨呢。林碧落更是笑了起来:“我离开的时候,兰表姐她还没订亲呢,也不知道这会儿订亲了没。我可就不知道了。”
  又问了些她流放路上的事情,听得她提起的尽是哪座城池有特色,哪里的某种小吃味道极好,义成郡主决非傻子,她自己当初流放途中受了多少罪,如何不知,立即便从中嗅出了不寻常:“外面那位少年将军……他是何人?”
  若不是押送人员恂私枉法,自家大姐儿哪可能这么舒服的来到边陲?
  林碧落无奈,只得将楚君钺家世来历一一道明。原本是简单的几句话,可是她近来与楚君钺极为亲密,不觉间讲起此人来口气便有几分亲昵,义安郡主是过来人,哪怕瞧出端倪,可是想到楚君钺前程似锦,而大姐儿此后唯有留在四合,二人千里相隔,身份上又是天差地别,唯有心中黯然,愈加替女儿伤心,却也是不肯将这层伤心表现出来。
  母女俩坐着说了许多话,义安郡主恨不得将林碧落十几年间成长点滴一时之间说尽了。
  问起林家养父母来,林碧落便赞他们宅心仁厚,又道这么多年从不曾被偏待。只是提起林保生便生出悲伤之意,道他已过世数年。
  “我记得他年纪还轻,可是得了恶疾?”
  当初何氏成亲之后,还带着林保生去给她磕过头。义安郡主记得那年轻男子很是憨厚的模样。
  林碧落只得将林保生之事讲了一遍。
  提起这些,义安郡主便想起了当初收到大姐儿托人捎来的银两衣物,便又问到:“当初你托了人捎来的银两,说是自己赚的,难道你在做生意不成?”
  这可是说起了林碧落的得意之处。她自问在东林书院学琴棋画之类,到了最后也只是略通皮毛,大约这辈子都不可能在这几艺里面拨尖了。可是若论起做生意养家糊口来,旁人却也比不过她。
  于是她便将自己当初开铺子之事一股脑儿讲了出来,但见义安郡主在她的讲述之下露出惊讶赞叹的目光,也不知怎的,在义安郡主这种目光之下,她便有一种小孩子真心要炫耀自己所长的心理来。大约是义安郡主这种毫无保留的欣喜慈爱又极有兴致的目光鼓励了她。
  她以往从不觉得自己做的这些有什么值得骄傲的事,可是似乎这些事情在义安郡主的眼里却全是值得骄傲之事,桩桩件件都让她露出真心赞赏的目光,听到激动之处,甚至要伸手摸摸她的脑袋,一副以她为傲的模样。
  母女俩聊着这些,她倒不再伤心流泪,多年愁苦的脸上终于带上了喜色,时不时摸摸林碧落,似乎是要确认一下眼前之人到底是真是假。
  连容谦也窝在林碧落怀里听住了,只乖乖坐着,将小脑袋搁在林碧落肩头。
  房内一家三口诉别后生活,院子里容绍与楚君钺讲完了正事,便随意聊些闲事。
  当听得眼前之人是掌管东南水军的楚家后人,容绍便又问候了楚将军,不知不觉间,话题便又扯到了林碧落身上。
  假如不是要盼眼前的楚三郎,容绍是极为想回到房里,一家四口团聚。
  不过这会儿能从楚君钺口里听到自家闺女的事迹,容绍也是极为高兴的。
  院门外守着的护卫们静静侍立,日头从正午渐渐偏西,十二郎小心的挪动脚步,探头往院子里去瞧,见容绍用粗瓷大碗白开水招待他家少将军,他揉着肚子与一旁的十一郎小声嘀咕:“十一,你肚子饿不饿?”
  十一郎自然也是饿的。大家早晨出发的早,还未到中午就到了四合,可是自进了这院子,主人家都不曾提起要留饭,哪怕肚子饿也只能捱着。
  十二郎鬼精鬼精,索性跑到马车上去,将林碧落的包袱提了出来。走的时候,何氏给林碧落弄的大包袄,彼时怕差役是步行,只想着精简了又精简,也只准备了几件衣服,以及一点吃食。吃食路上已经被消灭光了,一路走来天气渐热,原来的棉衣便给包了起来,楚君钺又带着林碧落在路过的城镇成衣铺子里置办了几件。
  十一郎拉着他死活不让他进去:“……里面气氛正好,少将军正在面见岳父,说不定成败在此一举,你跑进去做什么?”
  十二郎瞪他一眼:“蠢蛋!我再不进去解救少将军岳父,少将军是铁打的胃,饿坏了他岳父,将来他肯将闺女嫁给咱们少将军才怪!”
  十一郎:“……”
  这家伙总是有许多歪理!
  十二郎提了林碧落的包袱进去,提示的也特别巧妙。
  “少将军,三娘子还是大清早吃了一点子,这会儿保不齐饿了呢。马车上还有路上带的点心,不如我让十一拿进来给三娘子吃?!”
  他敢打票,假如这会儿他提起来,“少将军你饿坏了吧?”又或者“属下我饿的抗不住了能开饭吗”之类的话,定然会被自家主子给踹出去。可是若提起三娘子来,院子里这两个人恐怕都会心疼。
  果然。
  十二郎提起这事儿,容绍顿有几分懊恼:“看我这脑子!真是高兴坏了!”起身便去敲房门:“阿妹,大姐儿恐怕饿了,有话留着晚上再说吧?”
  这会儿母女俩才发现时间过的飞快,说着说着竟然已经大半天过去了,连林碧落怀里的小儿都已经静静睡着了。
  他虽然听得有趣,到底是小孩子,中午还要歇上一会儿,哪怕强撑着睁着眼睛,可是到了最后,上下眼皮打架,到底还是粘在了一起,哪怕睡着了,两只小手还在林碧落腰带上抓着。
  义安郡主引着林碧落将容谦放到了小床上,又替他盖好了小被子,母女俩相视一笑,更添亲近。
  哪怕骨血亲人,深厚的感情也是点滴积累。
  特别是对于林碧落来说。
  义安郡主与容绍待她之心乃是慈父母之心,哪怕多年不减,深爱不移。可是做为女儿,她对亲生父母委实陌生。
  “阿娘,我帮你做饭吧?”
  林碧落挽着义安郡主要去厨下。
  “你走了这么远的路,定然累了,还是阿娘去做。”
  林碧落一笑,想起周大娘说过的,她这位阿娘厨事之上,还不及自家阿爹。倒是自家那位阿爹,疼妻如命,真是上得了厅堂下得了厨房,又是文武双全的,着实难得。今日还有楚君钺等人,当着客人的面儿,难道还要她家阿爹下厨房不成?
  “我陪着阿娘去厨房,咱们好说说话儿”
  这却是义安郡主难以拒绝的。她恨不得走到哪都将闺女拴在手上,时刻瞧在眼里,心里才安心。
  说是陪着说说话儿,但是真到了下厨的时候,义安郡主便发现她反倒成了打下手的了,大部分事情全被林碧落包揽了。
  容家吃的皆是粗面粗粮,菜倒是新鲜的,院子里种着的小白菜之类正赶上时节。只是他们生活清寒,除了米面菜蔬之类,并无肉。
  倒是今日清早离开镇子的时候,林碧落想起周大娘说过四合的荒凉,日子难过,早便买了大肉来,这会儿遣了十二郎跟十一郎扛了进来,又让他拿大块的肉练手,剁成了小块,连各种调料也是镇子上买的,煮了一大锅红烧肉,里面有剁成块的排骨,四方的肉块,红赤浓香,极为诱人。
  小白菜用水烫过了凉拌,煮好的粟米饭,外加大块的红烧肉,虽然只有两个菜,可是味儿却极好。
  义安郡主坐在灶前烧火,见得女儿忙碌的身影悄悄低头拭去了眼角的泪水。
  ——哪怕女儿是被流放至此,可是对于她来说,不啻于老天将女儿送到了身边。
  到得开饭时节,外面的护卫们也进来吃饭,这中间有几个都在李富贵的小院子里尝过林碧落的手艺,闻着肉香味早馋的口水都要下来了。本来准备拿出军营里开饭的架势来,可是瞧见自家主子正襟危坐的模样,在未来岳父面前规规矩矩,都悄悄的收敛了吃相。
  大盆的肉块盛了出去,义安郡主又拿了个粗瓷碗来,盛了一碗肉放在灶间,“这碗肉留给大郎,一会儿我便送过去。”
  见林碧落不解的目光,她慈祥一笑:“你不知道大郎是谁也不奇怪。他便是皇长孙,先太子妃所生的皇长孙。如今他家里全靠他支撑,寻常哪怕猎到只兔子,都要拿到镇上去换银子,恐怕好些日子没见过肉了。”
  林碧落有心要问,那先太子呢?怎的要儿子来养家糊口?
  忽想起自己家,自林保生走后,便是她在赚钱养家,顿时便想到了这种可能,眼中不由有了几分悲悯。
  义安郡主摸摸她的脸蛋,心中不由想到,虽然闺女送了给别人养,可是她未尝没有想过林家会不会将这孩子养歪。来了这半日功夫,见她说话行事,灶上功夫,又听得她做过的那些事儿,真是万分感激何氏的用心照料。
  ——闺女出落的比自己想象的远远要优秀的多!
  还有什么比这个更能安慰人的呢?
  小儿一觉睡醒,便闻得满院子肉香,站在房门口见得院子里一堆人在吃肉,好不热闹,立在房门口便有了几分踌躇。
  林碧落从灶间出来,抬头便瞧见了他,朝他招招手,他便跟只小狗似的颠颠的跑了过来,仰着脸儿抽鼻子:“阿姐,好香好香。”被林碧落牵着手到了灶间,盛了半碗米饭,旁边铺了一勺肉,又浇了些酱汁,他便抱着碗坐在厨房的小木墩上,小脑袋埋在碗里吃了起来。
  见他吃的香甜,林碧落又挟了一筷子青菜放到他碗里,他抬起油汪汪的小嘴巴,眼神色有几分不太乐意,“阿姐——”
  义安郡主点了下他的小脑门,“他呀,平日里最不喜欢吃青菜。”可是家里除了青菜,哪还有什么可吃的菜呢?
  “不吃青菜可是长不大的,快吃了吧,吃了阿姐明日给你买好玩的。”
  小儿虽然不情愿,到底挟了起来喂进了口里,倒让她们的阿娘在一旁笑的泪花都要出来了,“原来我家谦儿也是吃青菜的啊。”
  他平日不吃青菜,却又道青菜是给菜青虫吃的,尽扯些歪理。
  容绍与义成郡主无法,只得随他去了,没成想今日他倒听林碧落的话。
  吃完了饭,楚君钺便提出要去面见皇长孙,容绍要带着他过去,义安郡主忙将留下来的那碗肉给放到了篮子里,“喏,给大郎带过去。”
  容绍默默接了过来,带着楚君钺出了家门。
  楚家护卫们都得了令,只在原地休息。
  十二郎见容谦躲在三姐儿身后,探着头好奇的打量着他们,只觉这小家伙长的分外可爱,两只眼睛像黑葡萄似的透着机灵,从怀里摸出个小小的匕首朝他招手:“小郎,过来我送你个东西。”
  小儿仰头去以目光征求林碧落的意思,林碧落摸摸他的脑袋:“去吧,跟十二哥哥玩会儿去,将他身上所有东西都摸了来给谦儿玩。”
  可恨她不知道家里还有这么小的弟弟,上次周大娘来的时候还没有,不然她定然要在路上买一大车的玩具小吃食给她。
  容绍与楚君钺走到了村口那一家,伸手敲门。沿途也有开着大门的人家,见到他身边的陌生男子,便只远远瞧着他们过去了。
  院门吱呀一声打开,出来个削瘦的少年郎,五官温和可亲,只是面上带着些愁绪,“容叔,你怎么过来了?”
  容家来了人,他也是知道的,只是没有将容家人全部绑走,想到容绍从前旧属,便道只是故旧,他便没有过去。
  容绍将篮子递给了他,“你容婶给装的肉。”又介绍了京里来的楚君钺。
  除夕夜宴之后,今上待得虞家众人与林碧落走了,独留下了楚家父子,先提起前太子,又道自己膝下犹空,想来此生难再有子嗣。
  楚家父子面面相窥,不知道今上要做何打算。
  “楚三郎,不如你替朕往边陲跑一趟,接了阿兄的子嗣来,将来朕定然许你心愿得偿,取个自己中意的媳妇儿?!”
  楚君钺当即纳头便拜!
  他不是傻子。
  容大将军与前太子流放在一处的,未来的太子与容家肯定交情匪浅,想到林碧落哪怕去了边陲,也总有回来的日子,楚君钺顿时对这趟差使满心欢喜。
  眼前的少年便是未来的太子乃之天下之主。
  楚君钺想通了这一节,立即恭恭敬敬跪下磕头,“微臣楚君钺叩见皇长孙殿下!”倒将眼前的少年吓了老大一跳。
  当年先太子全家被贬为庶民,他如今哪里还敢以皇长孙自居
  “可不敢!楚将军快起来!快请起!”
  容绍拉住了他,让他完完整整受了这一拜。
  当夜,楚君钺借宿在皇长孙家里,其余护卫在容家门口搭帐篷,容绍被萧怡赶到了容谦的小床上,父子俩踡缩在小床上睡,她们母女则睡在一张床上。
  林碧落平躺着,义安郡主侧着身子一瞬不瞬盯着躺在她身边的少女,时不时笑一笑,林碧落只觉她这阿娘都有些高兴傻了,嘿嘿笑道:“阿娘觉得像做梦一样吧?”
  义安郡主点点头。
  她狡黠一笑:“那阿娘千万别睡着,一定一定要睁着眼睛瞧我一宿,不然明天睁开眼睛我又不见了。”
  义安郡主到认了真,似又有些想不通,在她身上从脑袋往下比划出一个长度:“就……只有这么小一点点人,一转眼都长这么大了!”似乎极为不可思议。
  “嗯,吃饭长大的嘛。阿娘只看见我长这么大,可是知我吃了多少饭呢。”
  “小丫头!”
  这会儿义安郡主终于有几分确认,她家这个闺女的性子……怎么说呢?回想下自己少女时代,不得不承认这孩子有几分随她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