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农女福妃别太甜-第77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不急不急,慢慢吃,吃完了再过来!”
    柳老婆子起身,拍拍衣裳上的褶皱,笑嗔这些人,“你们还真当在自己家似的,把我们家姑娘给招呼上了?”
    “嘿这老娘们,有什么可见外的,你去了我家,随你怎么招呼,让你做主都行!”
    哄笑声中,老婆子又笑骂两句,跟在俩姑娘后头进了灶房。
    “早饭我煲了骨头粥,一直温在灶房,锅里还蒸着白面馒头,”边说边拿碗盛出两碗浓稠绵滑的骨头粥,放到饭桌上给俩孩子吃,又打开另一锅捡了几个馒头出来,“家里其他人都吃过了,这是给你们留出来的。知夏跟青莲他们也吃了,就剩你们俩了。”
    傅玉筝坐下来,低声道了句谢。
    柳玉笙则夸张的闻了下骨头粥的香味,赞道,“还是奶奶熬的骨头粥最香,好久没吃上了。”
    老婆子眉开眼笑,拎过小马扎在一旁坐下,看着俩孩子吃。
    “好吃就多吃点,明儿奶奶还给你做。”
    “玉筝有什么想吃的也跟奶奶说,免得做的东西不合适你口味,你都吃不饱。在家里不兴见外。”
    “别光顾着喝粥,馒头也吃,粥不饱肚子,离晌午饭还有两个时辰呢。”
    老人家坐在那里,絮絮叨叨的,言辞间全是溢于言表的疼爱。
    一句最寻常的叮嘱,都流露着浓浓的情感。
    明明是她们在吃,老人只在一旁看着,那副满足的神情,却好像东西吃进了她嘴里一样。
    她们吃得越多越香,老人越高兴。
    傅玉筝把头埋得低低的,眼眶悄然泛了红。
    “奶奶,明儿包大葱肉馅的包子吧?您包的肉包子最好吃。”柳玉笙嘴里塞了一嘴的粥,不忘点明日的早饭。
    明明是个一身本事的人,在老人面前,却成了爱撒娇的小孩儿。
    柳老婆子满脸笑褶子,“好,明儿就给你包,大葱肉馅的包成饺子也好吃。玉筝呢,想吃什么也告诉奶奶,奶奶事先准备。”
    傅玉筝抬起头来,轻声道,“我也喜欢吃大葱肉馅的包子。”
    “行,明儿一准让你们吃上。正好家里昨天买了老多肉,也不用冻上放地窖了,晚点让家里老爷们给剁上放着,晚上包好了,等起床蒸上就能吃。”
    老爷们?老爷们进厨房?
    傅玉筝瞪大眼睛朝柳玉笙看去,眼里满满的惊讶。
    柳玉笙笑道,“我们家里没有君子远庖厨的说法,我爷爷、老爹、还有二叔只要有时间,都会帮着一块忙活家务,柳家爷们都疼媳妇。”
    说完,还特地朝傅玉筝眨了下眼睛。
    傅玉筝,“……”两颊发烫。
    甚至她都不知道,自己为什么脸红。
    “你这丫头,都大姑娘了,这些话在家里说说还行,在外头可不能这样。”柳老婆子先嗔了自家孙女一记,随即话锋一转,“不过咱家老爷们确实懂疼人,往门口一站能把整个村子的爷们都比下去。”
    下工回来肯帮着媳妇干灶房里活计的,整个村子估计也就他们老柳家男人了。
    “可不是!就拿爷爷来说,他就是咱家的标杆,打着灯笼都难找的好男人!家里所有人,现在可都跟着爷爷学呢。”
    “赶紧吃你的,爷爷奶奶你都能打趣。”老婆子临老临老,还被逗趣得老脸一红。
    整个灶房,三个老少女人,氛围极是温馨。
    这种温馨,需要幸福和睦的家庭才能支撑。
    听着祖孙俩之间的频频逗趣,傅玉筝嘴角一直挂着笑容。
    他说,他们家女眷都是宝。
    确实如此。
    不仅是因为家里人把女眷当成宝贝护着宠着,还因为柳家女子,皆善良而豁达,值得那份对待。
    用过早饭,到了堂屋,满屋子挤挤挨挨的人早等着了。
    一见到柳玉笙几人过来,妇人那边立即左挪右移,在火盆子旁边挤出几个空位来,让她们过去坐下。
    村里人对柳玉笙在京城的事情早就好奇难耐,人一坐下,众人就七嘴八舌问开了。
    “囡囡,快说说,这次上京城,受封的时候是不是要进皇宫?皇宫是不是很大很漂亮?是不是见着当今皇上了?皇上长什么样啊?”
第三百三十章 不负责怎么行?
    听到乡亲们问起当今皇上,柳家在座的人莫不脸部抽搐,表情怪异。
    如果乡亲们知道那个跟村里孩童上山打鸟下河摸鱼滚泥巴的小少年就是当今皇上,不知道会是什么表情。
    他们一家子当初知情的时候,三魂都被震出了六魄。
    对大家伙的好奇,柳玉笙一一应答,跟他们描述京城的热闹繁华,引得众人频频惊叹。
    又对他们说起村中酒坊出产的果酒药酒在京城受欢迎的程度,让大家份外自豪,与有荣焉。
    傅玉筝也没能躲清闲,知道她是从京城来的,在京城待了很多年,问得更是细致。
    诸如京城是不是出门就能遇见当官的啦,名贵子弟跟豪门大族是不是整天斗来斗去啦……
    傅玉筝从来没想过,自己也会有参与八卦的一天,而且还是作为传播的那个。
    屋子里的人听的聚精会神津津有味,时不时发出一声哇的惊呼,每哇一次,傅玉筝就暗暗汗颜一次,她好像正在堕落的边缘。
    曾经做过间谍,她时时牢记守口如瓶,嘴巴严是她活下来的一大依仗。她居然有跟一群大姑大婆背后说人闲话的一天……
    “哇!后来怎么样了?玉筝,赶紧说,别卖关子啊!”当中叫得最起劲的,更是她意想不到的人,柳玉笙。
    扶额,世界怎么突然就变得有点不一样了。
    邻近晌午,说了足足一个多时辰,热茶都喝了两大壶,老爷们老娘们走的时候,还意犹未尽。
    “玉筝,下次我们来接着说啊,先回去做午饭!”
    “得记着今天说到哪了,免得下回来给忘记了,接不上。”
    “我来记,我记性好得很,酒坊里琐事平时都是我一个人记的。”
    傅玉筝坐在火盆子旁边,额角有汗一滴滴往下流,也不知道是给冷的,还是给热的。
    等人走光了,柳玉笙捧着笑疼的肚子歪在一边,看着她笑,“我从没见你说过这么多话,那些个故事整理一下,能上茶楼说书了,跌宕起伏,声色并茂。”
    傅玉筝嘴角抽搐,“要是京中那些贵女公子哥儿知道我背后说了他们那么多密辛,我马上就得成为公敌。”
    “放心,传不出去,咱村里人都有分寸着呢,最多就是听着图个新鲜,不会往外乱说道。”老婆子笑呵呵的,“别看咱都是乡下人,嘴巴也严,这些年多少人暗地里打听酒坊的酿酒配方,没一个能从咱村子里套出话来的。”
    “回头我去跟大家伙叮嘱一声,保准不外传。”老爷子也打了包票,随即拎着凳子坐过来,后面柳大柳二、也一并转移阵地,全挪到了这边火盆。
    见状柳玉笙立即坐好,有经验,一看阵仗就知道是要三堂会审了。
    “爷,奶,你们是不是有事要说?”
    老爷子点头,“昨儿你们刚回来,看你们累的我就没问,囡囡,皇上选秀女的事儿你知道吧?”
    这问题一大家子憋了一晚上了,好容易等人走了,再不问,心里实在不安。
    柳玉笙不明白爷爷问这个话题是什么意思,有些茫然,“我知道啊,南陵国上下都传遍了,京中也在选秀女呢。”
    “你也要参选,这事你也知道了?”
    “……”跟傅玉筝对视一眼,对方眼里也一片愕然,显然不知情,“爷爷,您在说笑话吗?”
    老爷子顿时把藏在身上的公文掏出来,展开,“你看看,这是公文,让你直接参加最后竞选!事情我让燕红通知阿修了,说了万不得已就对外公布你们两个早早定了娃娃亲!阿修没跟你说起?”
    这下轮到一家子茫然了。
    不应该啊!
    阿修那混小子多想跟他们囡囡在一块,这么好的机会他不可能不抓住,中间出了什么问题?
    柳大最不是滋味,“那混小子瞒着掖着,难道是准备不认账了?”不想要他们囡囡了?
    臭小子要敢始乱终弃,他非打断他的腿!
    把公文从头到尾看了两遍,确定自己没看错,柳玉笙眉头拧起。
    傅玉筝轻道,“这事情,怕是柳太妃的主意。”
    柳玉笙点头,沉吟,“她是管后宫的,必然是她的手笔。风青柏没把事情告诉我,大概是已经想到更好的解决办法,不想让我心烦。”
    “真是这样?那小子没有别的心思?不是在京城看中了什么贵女千金的?”柳大不太确信。
    那小子缠着囡囡的时候吧,他不舒坦。
    现在好像不缠着囡囡了吧,他更不舒坦。
    他们家囡囡一颗心都落在那小子身上了,他不负责怎么行?
    “爷,奶,爹,娘,你们别多想,风青柏肯定是有别的解决办法,才没把事情告诉我,也没按着你们的主意来。等下次他回来了,让他跟你们好好解释。”柳玉笙安抚道,“或者也不用等到那个时候,秀女最后竞选就在来年开春,到时候我们就能知道他准备如何应对了。”
    “几位放心,我们王爷对囡囡一心一意,断然不会负了她。王爷运筹帷幄,肯定已经有了应对之法。”傅玉筝也帮着解释。
    一家子这才总算心安了些。
    阿修那小子的秉性他们是知道的,肯定不会让囡囡受委屈。
    他们现在要做的就是等着来年春,看看到时候事情是怎么个发展。
    略安下心来,刚才傅玉筝的话引起了老爷子注意,“你们说的那个柳太妃,是怎么回事?太妃,那应该是宫里的人吧,无缘无故的她为什么要为难我们囡囡?她不知道咱囡囡跟阿修是一对?”
    他们虽然离得京城远,但是京城的事情,那边也传过好几次信回来,让家里人能知道囡囡在京中的情况。
    囡囡上京住的可是南陵王府,两个后生之间对外也未曾遮掩,整个京城都知道南陵王对如意县主的心思,一个混在后宫的太妃,会不清楚?
    这不是明晃晃耍手段抢人,用囡囡来对付阿修吗?
    “爷爷,柳太妃跟风青柏是对手,在朝堂上属于政敌,这些事情家里人心里有个底就好。至于她耍什么手段,咱们兵来将挡水来土掩,总之不会让她如意便是。”
第三百三十一章 他日求娶,必要八方来贺!
    “也只能如此了,咱就是想多做些什么也做不了。”柳老爷子眼睛有些沉,“看来阿修这些年在京中确实不好过,他的对手,又阴险又缺德!”
    “可不就是缺德吗?都说祸不及妻儿,看看她耍的这种手段,拿咱囡囡做筏子,她要是在这里,老娘非把她给撕了不可!”老婆子给气狠了,拍着大腿怒骂。
    “娘,咱囡囡可还不是阿修的妻……”
    柳大话刚出口就被呼了一巴掌,“现在是计较这个的时候吗?咱囡囡还没嫁人,那跟阿修也是没跑了,要不是那个毒婆娘看出咱囡囡的重要性,她能出这种损招对付阿修?让囡囡进宫做妃子!小风儿可是叫咱囡囡做姨的!那是阿修的侄子!老娘真就没见过这么缺德的玩意儿!”
    家里人每个脸色都不好看。
    陈秀兰握住自家闺女的手,难得的较为理智些,“阿修那孩子不是好拿捏的,最后吃亏的是谁还不一定呢,再说小风儿那孩子,肯定也不会害咱囡囡。我猜着他们叔侄肯定暗地里有了计较,只是现在不能透露出来,免得打草惊蛇。”
    柳大哼道,“怕传出去打草惊蛇,私下里告诉囡囡一声总可以吧?什么都不说,咱一家子在这里为了这事儿猜测来猜测去,还能有心思过年?”
    话音刚落,魏红进来了,“老爷子,老夫人,主子来信了。”
    “我看看,信上说了什么?”老爷子立即神情一整,接过魏红递来的小纸条打开,在上面溜了一眼,然后,递给柳玉笙,轻咳,“囡囡,你给念念。”
    家里都是大老粗,识字不多。看字看个形,不识其意,以往都是知秋或者燕红念给他们听。
    柳玉笙忍笑,将纸条接了过来,巴掌大小的一方纸签,寥寥数字。
    “万事有我,勿忧。下次归家再同爷奶爹娘叔婶告罪。修。”
    老爷子沉肃的脸上终于露出笑意来,“这小子,看来当真已经有了应对之法。那就没什么好担心的了,咱在家里好好过年,还有四天就是年节了,诸多东西得准备。”
    “我跟村里老娘们商量着,今年磨米粉自己做点大米饼,用咱杏花村种出来的米做饼,味道肯定香,”老婆子笑叹,“米饼,也就这两年日子好过了才敢想,换做以前,米饭都吃不上,谁能那么奢侈,拿大米来做小零嘴。”
    “娘,咱做多少斤米?回头我给您提上磨坊去。”陈秀兰跟杜鹃一并凑到老婆子跟前。
    刚才还愁云惨淡的氛围,瞬间消失个精光,这种氛围的转变,傅玉筝一时反应不过来。
    前一刻还在怒骂柳太妃缺德,下一瞬怎的就说到做米饼了?
    柳玉笙拍拍她肩膀,以过来人的口气,“这才哪到哪,以后你就知道了,咱家最大的特点,是心大。”
    一大家子里,也只剩下柳大一个人在苦苦挣扎,因为他的关注点完全不一样。
    “爹,娘,你们听清楚刚才囡囡念的纸条了?你们知不知道那臭小子叫咱什么?他居然敢叫爹娘!谁是他爹娘了!咱囡囡还没嫁人呢,他这不是占便宜么……”
    “吵吵嚷嚷干什么?真以为猫冬了就没事干了?去地窖挑米去!”老婆子呼喝,“爷奶都叫上了,现在叫声爹娘有什么稀奇?本来也是咱自家孩子!”
    这能一样吗?他还没答应呢,人连爹娘都叫上了,不等于强买强卖?
    最可恨的是人还不在跟前,连拒绝的机会都没有!
    最阴险的哪里是柳太妃?分明是风青柏!
    臭小子!
    叫的还真顺口……
    这笔账他且先记着,回头再好好算账。
    柳大抓起柳二,一并下地窖挑好的大米去了,做米饼,大米得要好的,做出来才又香又酥。
    看着自家男人轻松的背影,陈秀兰摇头暗笑,嘴上嫌弃得慌,心里不知道多乐呵。
    要论起对阿修那孩子的信任,家里人人都一样。
    只要阿修说出口了,他们都相信,他必定会做得到。
    而柳玉笙,在家里人不注意的时候,悄悄将那张纸签收了起来。
    唯有傅玉筝留意到了,纸签的背面,还有字。
    只是那些字,恐怕不方便读出来,是王爷单独写给柳玉笙的。
    否则,少女怎会耳朵红红。
    ——娃娃亲提议虽好,不取。
    ——他日求娶,必要八方来贺!
    御书房里,批阅完一张奏折,偏头看向窗外,清逸俊美的男子嘴角爬上一缕笑意。
    柔化了他眼底的疏冷,也柔化了他周身流露的强势。
    这个时辰,笙笙应看到密信了。
    他欲求娶,不知她可应?
    “皇叔,你一早上发了好几次呆了,你在想什么?”小少年眨巴着眼睛,似好奇似揶揄。
    能让皇叔发怔失神的,除了柳姨还能有谁。
    风青柏收回视线,淡淡扫过少年,“柳家又托着柳太妃从宫里请了两个教习嬷嬷,如此势在必得,你先掂量着自己如何守得住,我的事用不着你操心。”
    风墨晗撇嘴,整个人趴在长案上,“柳家惯会做门面功夫,教习再好又如何,皇后的位置,不是宫规礼仪表现得完美就能爬得上。”
    “然宫规礼仪有瑕疵者,势必爬不上。皇后,不只是你一个人挑中了便成。”
    一国之母,需众望所归。
    风墨晗虽为天子,在朝却尚处于弱势。
    想要无所忌惮做自己想做的事,除非有一天,他能完完全全掌控朝堂,做到但凡有令,无人敢悖的地步。
    “但若我不应,也没人能越过我,私自为我立后!”风墨晗冷声道。
    柳太妃打的什么主意,他知道,不就是想在朝堂上借由左相跟秦啸施压,后宫再弄个柳家女子怀上龙嗣,两相交迫,逼得他立后么?
    想得美!
    妄想柳氏女怀上龙嗣,那也要看他允不允!
    再者说,远远还没到那时候。
    离他束冠成年,至少还有两年的时间。
    两年之后是什么光景,谁又知道呢?
    他既为天子,不会永远都呆在这个憋屈的位置!
第三百三十二章 狗急跳墙,狗咬狗
    此时的清宁宫里,也不平静。
    氛围极是低迷压抑。
    柳淮一早直奔清宁宫,纹路深刻的脸上表情龟裂,焦躁又恼怒,还有无法掩饰的气急败坏。
    “你在这边也赶紧想想办法,柳家这次要是跌下去了,以后也别再想有大量银钱支撑你的计划!”
    柳太妃同样怒气上脸,“我一直在想办法,但是眼下能想出什么好办法来?特供茶叶摆在柳家库房里,什么时候着了别人道你都不知道,是你作为当家的失职!你现在跑到我面前来吵吵闹闹,你还真是能耐!”
    “你要是早点把柳玉笙弄掉,钱家能有现在的光景?”
    “我要是知道一早有柳玉笙这个人存在,我会不动手?风青柏把人护得密不透风,现在才暴露出来!我同样措手不及!再者说生意场上柳家跟钱家一直在相互斗,果酒药酒都在京城风靡多少年了?你要是有点危机感现在用得着到我跟前来撒气?”
    狗急跳墙,狗咬狗。
    两人相互指责一通,然后又齐齐沉默。
    他们都犯了同一个毛病,小看对手。
    年前养生茶上市,柳家立即联系周边茶农茶商,想着把人联合起来共同打压钱家茶业。
    作为茶叶新手,在对方刚开始萌芽的时候是最容易把对方根基掐断的,岂料他们刚开始动作,那些茶农茶商就已经转了风向!
    因为钱家对外供应中低等养生茶叶!不是直接散卖给百姓,而是只提供给茶商!
    京中好几个茶肆茶楼因为购进了钱家的中低等养生茶,赶在年前赚了个盆满钵满,而养生茶的热度始终不曾衰减,依旧每日人满为患!
    茶农茶商大多是一体的,做这门生意,谁手里还没一两间茶铺茶肆?依着南陵国内正当风靡的养生热潮,如果他们能从钱家手里拿到养生茶,哪怕是中低等的,都能给他们带来足够丰厚的利润。
    坐生意,看的就是个利字。
    在钱家能让他们获利更多的情况下,他们为什么还要去帮着柳家跟钱家打对台,进而损害自己的利益?更何况柳家自己头上的烂摊子都还没收拾干净!
    这直接导致柳家大开宴席邀请茶商茶农共襄盛举的举动半路夭折。
    宴席开了,没有一个人来。
    这要是以前,便是那些人心底另有打算,碍于柳家背后的势力,他们也不敢不来。
    可是现在的钱家,背后靠山不差柳家半点,人靠山是南陵王!
    谁还怕柳家?
    柳淮当即被气得几近晕倒,才有了一大早清宁宫的吵闹。
    这个时候,当真是逮谁就想咬。
    吵了一场,逐渐冷静下来,柳淮沉声道,“钱家势头若是再不压制,年后皇商竞选柳家就没胜算了。我们得好好合计合计,怎样把对方压下来,至少先拿下皇商的名头。”
    没有皇商的光环,纵然背后有柳太妃作为依仗,柳家也势必要走下坡路,没机会重拾辉煌。
    “钱家能有今日光景,归根究底是因为柳玉笙,没有柳玉笙,他们制不出养生酒养生茶!”柳太妃冷笑,“只要没了柳玉笙,钱家也就不足为患了。”
    两人对视一眼,皆看到对方眼底骤闪的寒光。
    各方势力暗自筹谋的时候,杏花村已经进入过年氛围。
    离新年还有三天时间,酒坊的工人也要开始放年假了,最后一天,酒坊会计算出一年盈利,然后给在酒坊忙活了一年的工人们下发月钱、奖金、分红、以及福利。
    这是一年到头村民们最高兴的日子。
    村子里每家每户都有在酒坊里做工的,辛苦一整年,赶在一年结尾的日子能分到好大一笔钱,最高兴的可不是数银子的时候么?
    一大早,村长柳金福就叫村民把昨日备好的要下发的礼品给搬到了酒坊,整整五大车东西,堆得满满当当的。
    还没开始集合的时候,酒坊工人跟村民们就围着五辆木板车评头论足,个个喜气十足。
    柳玉笙带着傅玉筝一道走进酒坊的时候,里面全是满溢的笑声。
    看到两人进来,在酒坊做工的人迅速聚拢到一处,眼睛全晶儿亮。
    囡囡来了,就是分钱的时候了。
    除了工人们聚拢之外,周围还围着看热闹的村民,挤挤挨挨在周围围成一大圈,分享年终的喜悦,就连柳老爷子跟柳老婆子都挤在人群中,凑上这个热闹。
    “叔伯婶娘们都等急了吧,我也心急,看看在大家共同努力下,今年,咱又赚了多少银子。”少女一句揶揄,逗笑了全场人,“昨天村长爷爷拿了酒坊的账册给我看过,核算过后,咱们今年出产果酒药酒枇杷膏等等的全年销售,扣除运营成本之后,盈利比去年又增长了三成!就是说,今年大家能拿到的分红也会比去年多!”
    “囡囡,那到底是多少银子啊,你就别卖关子了,赶紧告诉我们得了,大家都心急着呢!”
    “对,直接告诉我们能拿多少银子,家里婆娘就在旁边看着,让她也听一听,免得老以为我藏私房钱!”
    哄笑一片。
    柳玉笙笑道,“平时我就是个甩手掌柜,酒坊一应事宜皆是村长爷爷帮着看管监督,亲力亲为,今天我也不抢村长爷爷的风头,由他来跟大家宣布今年所有福利!”
    说罢后退两步,把主场位置让给了站在旁边的柳金福。
    柳金福一张老脸笑得眼睛都要看不见了,囡囡懂得做人,这是让他露脸,给他增加威望呢。他也不推搪,要说对酒坊运作的熟悉了解程度,囡囡还真赶不上他,那丫头懒!
    当然,小丫头之所以敢犯懒,不也正说明了对他,对杏花村乡邻的信任?
    要是换个地儿换个东家你试试?不给你身上刮出一层油来你都得谢天谢地。
    下面已经响起了掌声。
    工人们村民们高声齐齐叫唤,“村长,直奔正题,别整什么感慨什么年终陈词总结了,忒老套,咱就想听跟福利有关的!”
    “你们都差不多一点,没看村长胡子都翘起来了?给点面子,先让村长发表两句感言!就是别说太长啊村长!都心急!”
第三百三十三章 年节乐
    “你们这帮家伙,都滚犊子的!我说话长了还能扣你们银子咋滴?”村长笑骂,到底没把一肚子的草稿给念出来,抖了抖账本,“这账本,昨儿我跟囡囡还有知夏一道合计过,盈利多少呢,我就不说了,说出来怕吓死你们,我就说说你们能拿到手里的分红,每个人,至少能有这个数字。”
    老村长抖着眉毛,贱兮兮伸出一个手指头。
    这副模样让下面等得心急的人咬牙切齿。
    村长这作态,太贱了啊!
    贱得都忘了自己已经一把年纪了吧!
    “村长,不会是十两吧?”
    “不可能!去年咱每人都至少拿了五六十两的分红,刚囡囡都说了,今年盈利比去年还要好,铁定不可能十两,我猜着是一、一百两!”说出一百两的时候,那人声音都打结了。
    “一百两!我猜也是!”
    “肯定是!哎哟喂,那今年我家就能翻新房给大孙子娶媳妇了!”
    全场沸腾。
    议论声浪一阵高过一阵,整个酒坊吵翻了天。
    傅玉筝站在柳玉笙身边,看着这样的情景,心头皆是触动。
    她没见过这样的场面,东家跟工人,整个村子的人,打成一片,似一家人般热热闹闹,高高兴兴。
    这里看不到工人对东家的战战兢兢,奴颜婢膝,看不到人跟人之间隐藏的距离跟隔阂以及防备。
    和谐得让人甚至觉得不真实,像是梦境。
    便是做梦,寻常人也难梦到这样的情景吧?
    这里的人,把杏花村当家,村民皆是家人。酒坊,是他们所有人的事业,是他们亲手创造出来的荣耀,是他们的骄傲。
    怪道,风靡整个南陵的杏花村酒坊,无论外人使出什么手段,都没办法从杏花村打探出酒坊的种种配方。
    谁会出卖自己的东西?谁会出卖自己的荣耀?
    尤其是,她在那一张张真切的笑脸上,在那一双双质朴的眼睛里,寻不到一丝贪婪。
    他们真的很容易满足。
    每月拿上十来两银子的工钱,年底拿到上百两的分红,只要能够让一家人衣食无忧,不缺吃不缺喝,他们似乎就别无所求了。
    而百两银子在京都,不过是权贵们一顿饭钱。
    然后,傅玉筝笑了,视线划过那些真诚淳朴的笑脸,由心而发露出笑容。
    杏花村人不是傻子,而是他们在意的并非金钱带来的满足,他们在意的是人与人之间弥足珍贵的情感。
    所以,他们才活得简单而快乐。
    一如柳玉笙。
    如果她稍微有点野心,以她的能力,必然能名利双收。
    可是她没有,她始终安安静静,保证了自己家人衣食无忧之后,就定下心来做她喜欢做的事情。
    傅玉筝不知道是人影响了这里的环境,还是这里的环境影响了人。
    但是毋庸置疑,她很喜欢这里。
    前方一阵爆发的欢呼打断了她的思绪,抬头,便见村长柳金福已经开始分发分红,第一个人拿着百两银票跟二十多两碎银,抱着一大包年礼跟一大块猪肉,喜滋滋的走进围观人群中,把东西交给自家人。
    村长有条不紊的念着工人们的名字,一个个上前领了属于自己的那份福利,然后走回人群中。
    并没有立即离开,而是留下来继续参与这场年终的热闹。
    直到所有人都拿到自己应得的那份,一大群人才浩浩荡荡的齐齐往村里走。
    青河对面,枯草腐败、凝了冰霜的河岸旁,有人在引颈观望,隔着一条河看这边的热闹。
    这是近几年来每年都会出现的情景。
    杏花村越来越富,过得越来越好,周边村落羡慕嫉妒不在少数。
    尤其跟杏花村只有一河之隔的下坡村,更是妒忌得眼睛都红了。
    却莫可奈何。
    杏花村酒坊是京城富贵人家开的且不说,杏花村福娃娃如今也已经是县主,更是他们得罪不起的存在了。
    他们只能隔河兴叹。
    眼看着对岸红红火火,日子越过越有奔头。
    他们则始终原地踏步,甚至每况愈下,村里人越来越穷。
    倘若当初没有跟杏花村交恶,也许现在能是另一番景象。
    可惜悔之晚矣。
    年关一天天临近,如今的杏花村家家户户手有余钱,出手也越来越大方,已经很难见到几年前过个节扣扣搜搜的情景了。
    尤其是手里刚拿到分红,过年更是往热闹里办。
    贴春联,剪窗花,挂上大红灯笼,备好喜庆的鞭炮,杀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