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农女福妃别太甜-第26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如缎黑发整整齐齐束在紫金冠内,修眉微扬,凤眸狭长,面若冠玉。
    气质温润清冷,周身气势强势又不会过于尖锐。
    这个少年,身上的一切都展现得恰到好处。
    与他的行事手段大相径庭。
    但能斩尽杀绝,他绝不会收手给人留下活路。
    宏元帝看着越走越近的少年,眼底恍惚,不自禁想起他刚回宫时的那一次见面。
    彼时,他已得知魏青在杏花村被迫自裁谢罪。
    他询问的时候,少年没有作任何解释,只道了一句,“我对他心软,谁又对我心软。”
    是啊,没人会对他心软。所以婉容才死得那么委屈,那么惨烈。
    他们生活的世界,本就人吃人,一旦有了妇人之仁,就只有被人吃掉的份。
    恍神间,少年已经走入殿内。
    老太监跪地的身子略偏了偏,“奴才见过王爷。”
    帝王回神,朝少年笑道,“你来了。”
    视线,落在那张还有着稚嫩棱角的脸上,右脸原本盘横错落的疤痕已经平复消失,丰朗俊俏,三分似婉容,七分更像他。
    “我来只是想知道一个答案。”少年站定殿中央,远远看着挨靠龙床的帝王,“你的宠爱,让我娘亲万劫不复,让我屡屡陷入绝地。父皇,有时候我甚至怀疑,你并非爱我,而是用你的爱,把我推上风口浪尖,吸引明刀暗箭,去保护你真正想保护的人。我猜的对吗?”
    帝王凝噎,看着不肯靠近的少年,没有立即回答,而是唤了老太监喂药。
    良久,才开口。
    “朕为君,处在这个位置,做的每一个决定都会出现极端的两面性。
    朕宠爱你,你即是天之骄子,但背后会有无数人想置你于死地。
    朕不宠爱你,你便是地底烂泥,就连宫中最低等的丫鬟,都能明着欺负你,践踏你。
    所以朕宁愿你带着光环站在高处,面对冷刀。至少你还有优势能抗衡一二,而不是我为鱼俎任人宰割。
    生在帝王家,你的命运就已经注定,没得选择,要么踩着他人的尸骨往上爬,要么,被他人踩着你的尸骨往上爬。
    朕护不了你一辈子。想要在这个地方活下去,你唯有自己成长,靠自己的本事。若你能爬上最高那个位置,这天下,还有什么你做不得。”
    “所以我小时候被那些人囚禁了整整两年,你明知道,却无动于衷?”
    帝王没有说话。依旧伏跪在地上的老太监嘴唇动了动,欲言又止。
    “我那时候还是个孩子!”
    “你是帝王家的孩子。”这声低语,让整个大殿陷入沉寂。
    晚风荡起殿内垂挂的帘幔,清清冷冷,宏元帝缓缓从龙床上坐起,老太监忙爬起来扶着他走到置在室内的小餐桌旁就坐。
    “陪朕吃一顿团圆饭吧,以后,或许再没有这个机会。你纵是恨我,也只忍耐这一次。”
    少年移目小桌。
    却见桌上,没有大鱼大肉,没有琳琅满目的各式菜色,摆着的竟是几碟家常菜,很寻常很简单。偏生是这几个简单的菜色,让这冷寂宫殿染上了几丝温暖的烟火气息。
    让他神情微滞。
    中秋佳节,宫中本应大摆宴席,后宫嫔妃与天子同乐。因帝王龙体欠安,才免了宴席。
    看着那简简单单的饭菜,少年眸光隐隐波动,复杂晦暗。
    这个中秋,只有他跟他两个人一起过。他是真的爱他,还是在演戏。
    不管是哪一种,这一夜过后,他都会再次被推上风口浪尖。
    “在想什么?”
    “在想你这样做的目的。”
    帝王脸色有一瞬间的黯淡,继而又淡淡笑起来,“在这个地方存活,确实应该时时刻刻心存警惕,你做得很好。那么,希望以你之聪慧,能够想得通。”
    一顿饭,吃得寂静无声。
    席间,皇帝频频用干净筷箸为少年布菜,自己从头到尾,没有吃上一口。
    偶尔抬眸凝着少年的时候,视线透过他,怀念另一个故人。
    饭毕,少年即起身告退。
    待少年走后,老太监轻语,“皇上,为何不告诉王爷,当年您正值发病,诸事被隐瞒,您并非故意……”
    “那不是借口,在他看来,都是朕两年时间对他不闻不问。否则……”否则她又怎会拼尽一切带孩子逃离,最后阴阳两隔。
    “咳咳咳!”一阵剧烈咳嗽,捂着嘴的丝帕上,染满血色红梅。
    “皇上!”老太监大惊失色,“太医早交代那类药不能多吃,虽能暂时压制病态,一旦药效过了,反噬起来会更厉害……”
    就为了跟王爷顺畅说上几句话,拿自己的身体开玩笑,值得么!
    老太监扯了袖子抹泪。
    “别大呼小叫的,让太医院加紧研制新药,至少,让朕再撑上一年。”短短一句话,皇帝喘得脸色发青。
    “是,老奴这就去!”
    老太监着急忙慌的跑了出去,在殿门口拐角的地方,看到了站在那里的少年。
    出了殿门之后,他竟然一直没走,也不知道刚才殿内的对话,他听到了多少?
    “王爷。”太监讷讷。
    少年身上的气势并不凌厉,可是一旦与他面对面,就能清晰感觉到一股让人不敢迎视的压迫。
    “他的病情,已经很严重了?”少年问。
    “皇上这一病已经病了六年。初初发病的时候就是急症,那段时间,皇上几乎都是在半昏半醒中度过的,没有全然清醒的时候,连床都下不了。”老太监轻声回答,借此解释为何当初王爷被囚禁的时候,皇上没能及时把他解救出来。
    其实皇上那两年发病间中是醒过的,当时就下令让人把王爷给救出来。
    奈何有人阳奉阴违,把事情给瞒了过去。也导致了后来薛医女带着王爷逃出皇宫的后果。
    “太医院怎么说?”少年又问。
    老太监面露犹豫,皇上是不想让王爷知道他具体病情。
    照理来说,身为皇上身边最忠心的内侍,他应该帮着皇上一道隐瞒王爷,可是,他又见不得王爷始终误会皇上。
    父子之间,如同陌生人一般。
第一百一十一章 想看我们笑话
    每每夜深人静,他常常能听到皇上的轻叹,无奈又悲凉。
    咬了咬牙,老太监道,“太医说,皇上的身体已经千疮百孔,破烂得跟个筛子一样。破洞的地方基本上已经难以补回来,照这个情况下去,恐怕…恐怕时日无多!”
    说完这句话,他便偷偷观察少年的脸色,然少年面上始终淡淡的,无波无澜,竟让他看不透他心里究竟在想什么。
    “王爷…”老太监还要再说什么,却见少年已经拾步往前走,只留下一句淡淡的话语,“生死有命。”
    他的淡漠,让人发寒。
    从皇宫出来的一路,少年没有骑上马车,沿着宽阔的大道一直走到京城大街。沿路处处挂满橙黄色的灯笼。
    整个京城亮如白昼。
    街上车水马龙人来人往,热闹繁华处处喧嚣。
    戏曲,杂耍,猜灯谜,每个摊位前都挤满了人群,喝彩声阵阵。
    少年独身一人,穿梭其中。明明置身在热闹的街景,却一身清冷,与周围格格不入。
    在热闹喧嚣的映衬下,反而显得更加孤独。
    在一个摊位前,买了一盏造型简单的花灯。
    走到京城护城河处,将花灯放入其中,看着它流向远方,少年抬头望天上冷月。
    月光柔和而朦胧,笼罩整座京城。
    这么美的月光,是不是也同样笼罩在杏花村上空,笼罩着柳家小院。
    那个小院里,此时,一定份外热闹吧。
    少年记挂的小院,此时笑声阵阵。
    中秋有沐休,柳知夏柳知秋兄弟俩也回了家过节。久未归家,兄弟俩显得特别兴奋。
    从进门开始,嘴巴就没停过,叽叽喳喳说着学院的趣事,说着得了先生的表扬,说着课业有明显提升,说先生准备让他们试水明年春闱,下场考一考童生试。
    便是吃晚饭的时候,整个饭桌上,也都是他们两个耍宝的表演。逗得一大家子嘴巴笑得合不拢。
    “先生既然让你们下场考试,就是认可了你们现在的能力。到时候好好考,别丢了咱杏花村的脸。”酒足饭饱,老爷子捧着宝贝孙女端上来的消食茶,一边喝一边告诫,脸上尽是满足的神情。
    听到这话,柳知夏用力点点头,反观柳知秋,则苦巴了一张脸,缩头缩脑的看向自家老爹。
    “要是考砸了怎么办?爹,到时候你可别打我啊,我快十三岁了,要脸的。”
    柳二气乐了,一巴掌拍上自家小子的脑袋,“你什么德行我还不知道!送你去读书,就没求着你以后做大官有多大出息。你用心学了,尽力考了,问心无愧就行。你考不出个状元来,你老子我还能不认你不成,臭小子!”
    得了定心针,柳知秋顿时咧了嘴,也不觉得后脑勺痛了,“所以我说爹您就是明事理。听您这么一说,我现在是半点压力都没有,等下了场,肯定下笔如有神助,半点不带怯场的。”
    “我看你去学院这些年,别的没学到,光学着怎么磨嘴皮子去了。”柳二笑骂。
    柳老婆子跟两个媳妇乐呵呵的听着,边整理堆满了堂屋的礼物。
    有钱万金托人送过来的贵重礼品,也有村民们送上来的一些家常东西及土特产。
    要是不整理出来,堂屋都没地方放脚步了。
    “这些东西着实太多了,光是我们家吃用,一两个月都用不完。”柳老婆子看着琳琅满目的礼品,想了想,“秀兰,杜鹃,把这些东西分出两份来,赶明儿你们带回娘家去。东西不算多好,就是个意思。回去了,多住几天,陪陪爹娘,赶在农忙前回来就行。”
    陈秀兰跟杜鹃相视一眼,笑道,“诶,我们听娘的。”
    哪有女儿不想家的,只不过她们已经嫁做人妇,不可能再像当初做少女时候一般整天往家跑。好在婆婆开明,时常叮嘱她们回家看看,只这一点,她们就对婆婆异常感激。
    一家子两个小圈,各自忙活,各自闲聊,却又紧密相连,欢乐温馨。
    柳玉笙坐在老爷子旁边,安静听着家里人闲聊调侃,说笑逗趣,享受此刻的氛围。
    李老婆子带着大儿子李平于笑声中,走进柳家小院。
    “柳老哥,老嫂子,我来送喜糖来了。”人未进屋语先至,透着爽朗的精气神,一改从前愁苦。
    “老妹子,阿平,快进屋来坐。这个时候送喜糖有什么喜事啊。”
    “我们家阿平相看了个姑娘,事情已经定下来了,准备明年六月摆酒。这个事情刚谈好,我就赶着过来给你们送喜糖来了。”
    “哟,阿平准备娶媳妇啦。”柳老婆子惊讶,“是哪家姑娘?人怎么样?”
    “隔壁村子里姓何的一位姑娘。这回我特地打听清楚了,人家里虽然穷了些,但是一家子都是老实人,姑娘也勤快孝顺,长相也还算端正,人品不错,我就把人家给定下来了。”
    听到特地二字,李平的脸有些胀红。
    家里是被他以前那门亲事弄怕了。
    当初那姑娘是他先看对了眼,让家里人上门提亲的,结果谁承想,他家境况不好的时候,对方就开始嫌弃他家穷,最后给悔了婚。为这事,还让爹娘受了气,他到现在心里都还内疚。
    “打听清楚了,心里有底就好。”柳老婆子点点头,又问,“那阿平的意思怎么样?是不是也看中人家姑娘了?小两口子成婚最主要看年轻人的意思。他们各自喜欢,是第一前提。”
    李老婆子满脸堆笑,调侃,“他呀,第一眼就相中人家姑娘了。刚见面的时候,看到人姑娘眼睛都忘了眨。”
    “娘!”李平不好意思的轻咳,听到旁边两个半大少年窃笑声的时候,脸胀得更红,“现在笑话我,以后轮到你们,有你们受的。”
    “哎哟,我们才十三岁不到呢,离要娶媳妇早着,想看我们笑话呀,平哥你还要等好几年,到时候你孩子都能打酱油了。”说到娶媳妇的事情,柳知秋丝毫不害臊,反口就怼。
    屋子里又是一片哄笑。
第一百一十二章 都怪那小子!
    李老婆子感叹,“当初家里穷的时候,为了孩子娶媳妇的事情,我跟家里老头子差点没愁白了头发。幸亏有你们家帮衬,后来又让我们帮着酒坊烧酒坛子,家里才有如今这般光景。不然,都不知道到什么时候才能翻得了身。”
    头几年确实是太难了。磁窑生意每况愈下,到后来赚不了钱不说,还欠下了一些外债。
    阿平以前定下那姑娘为此悔婚,还出言羞辱老两口,将她气得差点病倒。谁能想到三四年后,自己家会再次成为村子里的富户,过上如今这般的好日子。
    柳老婆子拍拍她的手背,“你们一家子都是勤快人,如今可好,苦尽甘来。更好的日子还在后头呢。以前的事情过去就过去了,别再放心上。等阿平阿安都娶上媳妇生了娃,就是你们夫妻俩享清福的时候了。”
    “什么享清福呀,我们这些老家伙就是劳碌命,一辈子都得为孩子们操心。”说到这里李老婆子神情一变,颇有些吐气扬眉的意味,“这回去街上采买喜糖,你们猜猜我看到谁了?”
    典型准备说八卦的语气,柳老婆子婆媳仨立即停下手里活儿凑过去,一脸好奇兴奋劲头。
    柳玉笙捂嘴暗笑,只要是女人,甭管什么性子,私底下都有一颗爱八卦的心。
    今天她才发现,连自家老太太,老娘跟二婶也不能免俗。
    李老婆子对她们的关注太满意了,一拍大腿,“我啊遇到以前跟我家退亲那姑娘了!听说后来嫁到镇上一户家境颇为殷实的人家,但是过得并不好。男人整天往赌坊花巷跑,喝醉了酒还打人。那家里公婆也是厉害的,特会磋磨人!这不嫁过去刚两年多,现在已经被折磨的不成人形了!见到我的时候,你们猜她咋滴?”
    “咋滴呀?”
    “嘿那婆娘!居然扑过来跟我说她错了,还想跟我家阿平一起过,让老娘拿银子赎她!”
    “然后呢?”
    “然后我抱着东西就跑了!”
    ……
    一群老娘们聊得是热火朝天,金句频出。
    李平在旁听着,如坐针毡,老娘把这事情当八卦说也就算了,毕竟当初为了他的事,老俩口没少受委屈,可你说就说吧,能不能别总在最后吐槽一句“我家阿平当初眼睛就是被屎糊了!”
    偏生柳家俩小子还跑来他跟前挤眉弄眼,“平哥,你这眼睛可厉害了,以前吧被屎糊了,后来吧,看人不会眨眼了,咋整的,教教咱?”
    他,“……”脸快冒烟了都。
    说了一轮八卦,李老婆子走的时候神清气爽,“对了,差点忘了说,家里小子要成亲,我想把房子给翻修重建一下,整新房。老哥,嫂子,你们家要不要跟着一块?我看知夏知秋也大了,家里房间快住不开了吧?干脆跟着我们一道得了,正好农忙之后村子里人没事儿还能帮帮忙。”
    “这事情我跟老头子合计合计,回头找你商量。”柳老婆子有些意动。
    俩小子快十三岁了,再过两年也到说亲的年纪,家里房子确实小了些。
    “行,那我等你消息。想好了告诉我一声,我再去找施工队。”
    “诶,得咧!”
    热闹了一晚上的小院,月上中天才平静下来。
    俩哥哥回来了,一直门户紧闭的西厢房点上了油灯,灯光从窗户暖暖透射出来,里面不时传出哥俩咋咋呼呼的声音。
    柳玉笙回房的时候,在西厢房门口站了片刻。
    抬头,天上月亮又大又圆,月光柔和朦胧,甚是明亮。
    这月光,可也照着那个少年?
    归家后,他的中秋可也这般热闹?
    他,可还好?
    女娃儿回了房,房门轻轻关上,发出细微响声。
    隔壁房间,耳朵贴在门上的柳知秋这才踮着脚尖跑回床上,“哥,要不明儿咱叫上大宝他们,带囡囡出去玩去?”
    “囡囡心思重,出去玩也不见得会开心。”柳知夏轻道。
    柳知秋坐了会,把枕头狠狠一摔,“都怪阿修那小子!他要回家谁拦着他了?你好歹说一声让人心里有个数,不辞而别算怎么回事!整得囡囡都不爱笑了!以后要是让我见了他,我非揍他一顿不可!”
    柳知夏没说话,只是嘴唇抿得紧紧的。
    他们早发现囡囡的变化了,以前什么时候都爱说爱笑爱闹的小娃儿,骤然之间变得安静了很多。
    兄弟俩耍了半天宝,也没见娃儿笑上几回。便是笑,眼睛里也藏着一抹化不开的忧郁。
    阿修,该揍!
    一大早起身,柳玉笙刚打开房门,就对上了蹲在房门口的两张笑脸。
    “大哥二哥,你们蹲在这里做什么呀?”还笑得老夸张了。
    柳知秋蹦起来,一把拉住柳玉笙的手,“囡囡,今儿我娘带我回外祖家,你跟二哥一起去吧?到时候我带你去溪里捉虾,上山摘果,可好玩了!”
    话刚说完就被柳知夏白了一眼,“囡囡,你二哥不着调的,别跟他玩,娘今儿也要回去看看外公外婆,咱跟着一起去。大舅家的长东表哥你还记得吧?跟我们在一个书院,时常念叨你,说外公外婆老想你了。”
    说着便伸手要把小娃儿拉过来,被柳知秋一挡,“什么叫我不着调!大哥你给我说清楚了啊!不说清楚小心我不敬长!”
    “还能耐了你?”柳知夏嗤之以鼻。
    “这跟能耐没关系,就算你是大哥,你也不能昧着良心说假话,你不能因为我比你会玩你就诋毁我!”
    “我怎么昧良心说话了?怎么诋毁你了?多大人了还整日惦记着怎么怎么玩!”
    “惦记玩就是不着调了?你怎么不说读了几年书你读成榆木脑袋了快,说那些话攻击我不就怕囡囡跟我走么你!”
    “我是囡囡亲哥!她本来就该跟我玩!”
    “我还是囡囡二哥呢!她跟我玩不行?!”
    “你是不是找打!”
    “打就打!”
    “石头剪刀布!”
    “来!谁输了谁闭嘴!”
    下一瞬,传来柳知秋不甘嗷叫的声音。
    看着莫名其妙吵起来的哥俩,柳玉笙怔愣了片刻,然后浅浅笑开来,伸手一一将两人抱住。
    “哥,谢谢。”
第一百一十三章 她会错意了?
    兄弟俩顿了下,脸上闪过不自在,“谢什么?”
    “吵的这一场,你们练习很多遍了吧?”女娃儿笑眯眯抬头,眼睛亮晶晶的。
    “……”柳知秋挠挠头,抱怨,“我就说囡囡肯定会看出来,你还非不信!”
    柳知夏哼笑,“那是因为你演得太浮夸。”
    “我怎么浮夸了,明明是你表情语气不到位!”
    “不信你再演一遍让大家评论评论?”
    “演就演!怕你啊……”话脱口而出,柳知秋才后知后觉不对劲,扭头往后看。
    被院子中央端着小马扎啃着白馒头看戏的观众吓了个懵。
    真悠闲,自家俩孩子吵得脸红脖子粗眼看就要打起来的架势,他们还能淡定啃馒头,看得津津有味。
    “爷奶爹娘,大伯大伯娘!你们就在旁边干看啊?”
    “不看着你想我们帮忙咋滴?”他老爹笑得很贱。
    “不帮忙至少劝个架吧?”
    “劝什么,不是没打起来么。”这是他亲娘。
    没好戏看了,啃完馒头,观众们自动散席。
    “……”柳知秋突然觉得很忧伤。
    紧跟着后脑勺就被拍了下,“笨蛋。”
    “大哥!”
    有个玻璃心的弟弟,柳大哥很无奈,“我是你哥,我还能真欺负你?”
    柳小弟脸红了一下,扑到他哥背上,“哥,你都不说欺负我了,平时你再多让让我?偶尔给我欺负下嘚瑟嘚瑟?”
    “滚你丫的!”
    “不滚!”
    “柳知秋你给我下来!”
    “不下,刚说不欺负我,转头就吼我了!”
    ……被落在后面的柳玉笙,神情有点呆滞。
    她以为俩哥哥一大早耍宝是为了逗她开心。
    难道,是她会错意了?
    用过早膳后,柳大夫妇带着一双儿女,柳二一家三口也背上一堆礼品,准备出门。
    柳老爷子抱着柳玉笙直把人送出门口还不想放。
    “囡囡,去那边玩会就回来啊。
    “知道了爷爷,我住两天就回来。”
    “要住两天啊……”老爷子暗自嘀咕,觉得两天好久。
    “爷爷奶奶,这两天就你们两个在家,要照顾好自己,我在灶房橱柜里放的养生茶你们要记得喝。家里重活别干,留着等我爹跟二叔回来了再干。要是有什么事情就去找村长爷爷,别怕欠人情,人情我回来了会还……”
    听着小孙女跟个小大人似的念叨叮嘱他们,老爷子跟老婆子心里越发不舍。
    每年孙女回外家的时候他们就觉得日子最难熬。
    “囡囡,要不在外家住一天算了?爷爷明天拉牛车去接你,让你爹你娘他们多住几天就行。”
    柳大夫妇在旁哭笑不得。
    “爹,咱两天就回来了,你就甭折腾了,要你真自个拉车去接囡囡,囡囡还得穷担心。”狠心把女儿抱过来,柳大拉着媳妇、儿子逃似的飞奔,“行了别送了,我们自己去搭车!”
    被冷落在一旁的柳二有点不甘心,凑到老爹面前,“爹,我跟杜鹃、知秋也走了,您跟娘有没有什么要交代我的?”
    “没有,赶紧走,脑袋长那么大,碍眼!”老头子气哼哼背着手回屋。
    “赶紧走赶紧走,真是,临走还要气你爹一回。”柳老婆子也返身走了。
    柳二磨牙,“媳妇,回头咱也生个囡囡!”
    “你说你这臭德行,儿子就跟你学的不着调!”杜鹃憋着笑,把手上大包小包全挂在自家男人身上,“瞧爹娘被你气的,我这算是给爹娘出口气。”
    “……”
    柳知秋在旁,则直接给自家老爹翻了个白眼,“爹,您就别折腾了,一大把年纪了才来生娃,早干什么去了?将来娃生出来,您给带出去,人家还以为你们是祖孙呢。”
    柳二沉默了下,脱了鞋子就追着不省心的儿子打。
    “孩他爹,慢点,慢点,小心包裹掉了!”杜鹃在后头,扶额直叫。
    一路鸡飞狗跳。
    坐李大家的牛车到达镇上,再从镇上转搭牛车近一个时辰到达凉水村。这里,就是陈秀兰娘家,柳玉笙外公外婆所在的村子。
    山清水秀,鸟鸣花香,长河环绕。村庄很漂亮。
    牛车刚进村口,就已经有人认出陈秀兰,纷纷扯着嗓门打招呼。
    “哟,秀兰这是回来看你爹娘来了?”
    “你们夫妻看起来没什么变化呀,好像不会老似的,样子还跟前几年都一样。”
    “这是你们知夏跟囡囡吧?知夏又长高了不少,囡囡也越长越俏了。”
    跟着娘亲的介绍,喊了一路的三姑婆表舅公,到得陈家院门外,嘴巴都干起皮了。
    应该是有村子里脚程快的人先一步通知了陈家,柳玉笙他们到的时候,陈家两老已经等在院门外。柳知夏跟柳玉笙,齐齐叫了声外公外婆。
    陈老婆子立即上前把柳玉笙抱了起来,嘴里哎呦哎呦的跟娃亲香,“又快一年没见了,让外婆掂掂,咱囡囡重了没有。”
    “个头都比去年涨了好多,哪能不重呢。”陈秀兰边笑,边拿下车上的包裹,一行人进了门。等院门关上,坐在堂屋,陈老头才瞪起眼睛,“咋又拿那么多东西来呢?都说了现在家里什么都有,大老远的路,带着东西也不嫌折腾。”柳大憨厚一笑,“没事,不折腾,我们一路都是坐车过来的。没走几步路,不费力气。”
    “那也太破费了,没必要买这些东西。”陈老婆嗔道。陈秀连忙解释,“这些礼品大多是人送的,我们就往里添了一点点,东西都拿来了,给你们就留着。来的时候,我婆婆还特地叫我多带一点。一年到头的也回来不了几趟,好容易回来了,总要孝敬孝敬爹娘。”
    “这些东西爹娘留一份,剩下的让大哥跟大姐分一分。”
    陈家三个孩子,陈秀兰上面还有一个哥,一个姐,都已成家。
    大哥陈启明娶的是本村的姑娘,大姐陈秀英就嫁在临近隔壁村,陈秀兰嫁得最远。
    听到是亲家母让带上的礼物,陈老婆子又嗔了陈秀兰一眼,“你说你,都做人媳妇这么多年了,婆婆明理客气,你也不能老那么不懂事。说让你拿你就拿呀。这么些东西折合起来可是一笔不小的银子了。”
第一百一十四章 那些是囡囡该得的!
    带过来的包裹放在堂屋炕上,陈老婆子已经一个一个解开了,里面贵重的东西不少。有几匹一看就价格很贵的细棉布,还有包装精致的点心糖果,有风干的野味,煮熟了的火腿,还有白糖、果脯等等。
    陈老婆子乍舌,“这得花多少银子啊?”
    “都说大都是别人送的…”
    “别人送的,回头你不得回礼呀。这都是人情,欠不得。”
    眼看陈老婆子摆出要训斥爹娘的架势,柳知夏立即给柳玉笙使眼色。
    柳玉笙意会,眼珠子一转,仰头冲陈老婆子甜甜一笑,“外婆,我大舅他们怎么都不在家呀?长东表哥不是也放假了吗?人不在,是不是出去玩去了?”
    陈老婆子注意力立即被拉了过来,“玩什么呀?这都半下午了,早下地去了。”
    说到这里,陈老婆子又哎呦一声,“你们这又是一大早就赶过来的吧?肚子是不是饿坏了?外婆先去给你们下碗面,垫垫肚子,等晚饭给你做好吃的啊。”
    陈秀兰忙卷了袖子准备到灶房帮忙,低声跟柳大道,“我去给娘打下手,你在这陪爹唠嗑唠嗑,别光坐着跟个闷头葫芦似的。”
    “诶知道了,你去吧。”
    女眷一走,堂屋就变的有点冷清下来。陈老爷子是典型的大家长,严肃脸,不爱说话。柳大林又是个憨厚老实的性子,真叫两个人唠嗑,哪里闹磕的起来?
    还是陈老爷子先开口,“村子里有人在镇上听到不少传闻,说是杏花村柳家的小囡囡医术很好,甚至都夸成小神医了,囡囡,他们说的那个小神医是你吧?”
    柳玉笙尴尬的咧咧嘴,“外公,他们说的应该是我,我是懂一点医术。”
    “医术是一门治病救人的手艺,这事马虎不得。你要真懂医术还好,要是半桶水晃荡,可不能随便给人诊治,否则出了什么问题,你要担大责任的。再说你是女娃娃,年纪还小,就安安分分在家里呆着,这赚钱抛头露面的事情,交给你爹你哥去做。”
    “我知道了外公。”柳玉笙点头,也不辩解。
    这里离杏花村山高水远的,在那边有爷爷奶奶宠着,有爹娘宠着,她想做什么自然不会受到拘束。
    所以外公的想法,她就算不赞同,也不用硬着脾气跟他顶嘴,把话题揭过去就是。
    毕竟不是每个人都是爷爷奶奶,这个时代大部分长辈思想还是很封闭的,见不得女孩子抛头露面。
    他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