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福孕娇妻-第19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百里倾摇了摇手中折扇,“非也,燕王殿下此言差矣,燕王殿下远道而来,百里作为主人怎么也要好生招待,瞧着更深夜静的,燕王殿下不若先在府中住下?”
百里倾虽说这征求意见的话,话里却处处透露出不容反驳的威严。
燕王殿下见百里倾目光中势在必得,忽然轻笑了一声说道:“百里丞相盛情招待,本王本不应该拒绝,奈何太后娘娘与大魏皇帝陛下早已在驿馆中等候本王,本王实在不该留在丞相府,置太后娘娘与皇帝陛下不顾。”
燕殊话音才落,陶杳便看到百里倾的脸色沉了下来,他看着燕殊不知道他的话是真是假。
恰在这个时候,一个是为打扮的人,忽然从外头急匆匆的走进来,陶杳其实看他在百里倾耳边说了一句话,百里倾的脸色突然大变。
燕殊敢孤身前来百里倾府上,自然是做了十足的把握,能够从百里倾面前全身而退。
有大魏太后和皇帝作为要挟,百里倾定然束手束脚。
燕殊只是百里倾,完全不畏他冰冷的视线。
百里倾是权臣也是佞臣,大魏那个小皇帝燕殊可调查的清清楚楚,他并非大魏先皇之子,而是百里倾和大魏太后的私生子。
天下人一直不解,百里倾明明可以自己取皇位而代之,却为什么非要扶持个四五岁的小娃娃当皇帝,原由在这儿。
“百里丞相以为如何?若是不介意的话,或许可以与本王一道去了驿站,想来太后娘娘与皇帝陛下也很乐意见到丞相大人。”
百里倾有了辖制便会束手束脚,他没有说话,而是盯着燕殊看了许久。
燕殊可没空跟他在这里浪费时间,抬头看了一眼天空,院子的墙头上忽然响起了一阵清脆的哨声,突兀又急切。
陶杳只觉得身子一轻,燕殊已经带着他轻而易举跃上了墙头,与此同时,被燕殊留在暗处的暗卫尽数现身,护着两人。
百里倾狡猾至极用手段狠辣,燕殊怎么也不可能真的一个人来,也不知道百里倾是不是投鼠忌器,一直到一行人走出了老远,他的人都没追来。
燕殊口中说的驿站自然不是真的驿站,他耍了手段把大魏太后和皇帝从皇宫里弄出来,怎么可能真把他们放到驿站。
陶杳被燕殊抱着来到一处小院,只是稍作休整便坐上马车一路朝城门而去。
陶杳累的厉害身边又有燕殊,便是坐在颠簸的马车上,也缓缓睡去,等她醒来的时候早已经出了大魏都城,她还坐在马车上靠在燕殊怀里。
燕殊不知道是睡过睡醒了还是一夜没睡,此刻正抬着手和她肚子里的小家伙捉迷藏,轻缓的一下又一下摸着那鼓起来的小包。
燕殊注意到陶杳醒来,低头吻了吻她眉心,“醒了?是不是睡得不太舒服?这几日辛苦些,等我们出了大魏,再好好歇息。”
陶杳点点头,这次若不是她太不小心,也不会有现在这么一趟。
也许是百里倾真的投鼠忌器,又或许是燕殊早在后面又做了妥当的安排,一直到回到大夏,一行人都没再遇到麻烦。
第50章 宫变
陶杳一路从大魏回大夏,消息闭塞的她总算是知道在她被绑架这段时间里发生的事。
原来燕殊早就预料到有人会从她那里下手,只是没有想到跟桃夭公主合作绑架桃夭的人竟然不是赫连靳而是百里倾,让他早先做的准备全都派不上用场。
陶延帮着桃夭公主绑架自己的女儿,更是让燕殊错愕,为了让陶杳到陶府去,陶延先后被桃夭公主和陶赦下毒,他明知道自己身体不适是中毒所致,却闭口不言。
在短时间的接触之中,陶延表现出的完全是一个爱护女儿的好父亲模样,燕殊防备了陶赦,却漏掉了陶延,疏漏之下让人钻了空子。
陶赦也的确像燕殊预料的那样,在陶杳前往陶府的时候,准备了人手,燕殊防备着他自然没让人得手,不过燕殊却从中得到了一件令人震惊的事。
原来真正的陶赦早已经死在了战场上,现在的这个陶赦是赫连靳的人,他伪装成陶赦已经有整整五年,赫连靳十五日破大昭国门,陶赦可谓是功不可没。
可圆满完成了赫连靳给予的任务的陶赦却没有揭破自己的身份留在赫连靳身边等候加官进爵,而是利用自己的身份,把被桃夭公主装成自己的陶杳偷偷带出了皇宫并且一路逃亡大夏,又偷偷藏在边城里。
没想到他费尽心机带出来的人根本不是桃夭公主,而是陶杳。
陶赦一门心思认为陶杳才是真正的桃夭公主,而住进陶府的那个是冒牌货,被戳破了身份之后,便逃得无影无踪。
一直守在陶杳身边的影发现事情不对劲之后,立刻将计就计,把原本百里倾派来接陶杳的人绑了,自己装成她的模样跟着上船。
得知一路上对她照顾有加的飘飘就是影的时候,陶杳瞠目结舌,“影是个女人?!”
不管是电视剧还是小说里暗卫头头一般都是男人,陶杳也理所当然的认为燕殊放到她身边的影也是男人。
没想到燕殊摇了摇头,“影是男子,只是他擅长易容,而且会缩骨功,装成女子并不难。”
男人装成女人又岂是会易容和会缩骨功那么简单,陶杳脑中浮现出飘飘那张脸,对影的敬佩之情如滔滔江水源源不绝。
燕殊看她脸上的表情就知道她在想什么,不由轻笑一声,他可不觉的影因为这是受到敬佩会开心。
陶杳又问起了许多其他事。
原来燕殊到前线不久,立刻从整了战线,而他后来带去的精锐已经悄悄潜进了赫连靳后方,用了不到一个月的时间就把赫连靳驱逐出大夏边境。
与此同时,百里倾要和他当同盟的消息递了过来。
燕殊将计就计让百里倾以为他束手就擒,两人各怀鬼胎,命令手底下的军队向赫连靳进军。
燕殊让替身替他坐镇军中,自己则悄悄前进了大魏京城,先是悄无声息的趁着今日大魏太后出宫,把人绑了,再安排替身回宫把小皇帝给弄了出来。
陶杳听到燕殊所有的安排的时候,注意力全放在了大魏太后和小皇帝身上。
女人爱八卦是天性,陶杳扶着肚子小声问道:“大魏太后和百里倾你好像比传闻中的还要更亲切些。”
如果只是情人关系,大魏太后根本就不会特意出宫还跑到她面前来找存在感。
陶杳忽然之间对两人的关系产生了极大的兴趣。
燕殊转念便想到她这小脑袋瓜子里想的什么,不由扶了扶额,无奈的说道:“杳杳可莫要把这爱胡思乱想的性子传给腹中孩儿。”
燕殊现在还记得怀中人儿翘着鞋接着一脚踹在恶徒脸上的模样,还有新婚前夜对那避火图评头论足的模样,如今这八卦十足的样子,哪有一点儿燕王妃的端庄?
燕王殿下深刻觉得日后孩儿出生决不能交给这不着调的母亲照顾,否则定是个上房揭瓦的。
陶杳听他这么说,忍不住撅了撅嘴巴,矫情的揪住燕殊的袖子说道:“宝宝还没出生你就嫌弃我了,等他生出来,谨之就只顾着他,我就不值钱了。”
燕殊揪了下陶杳的脸颊,“瞎说什么?这么大人了还跟个孩子争宠,也不怕人听见。”
“有什么好怕的,有什么好怕的?”她搂着燕殊的脖子,不断甩动脑袋赖皮。
燕殊能拿她如何?
“好好好,肚子里的孩子出来当然是跟我一起宠着杳杳。”
燕殊将陶杳带出大魏之后,当然不可能再让他一个人回进城,赫连靳已经被他驱逐出境,大周军队节节败退,至少短时间之内不敢再进放大夏。
燕殊在出了大魏之后,便把大魏太后和大魏小皇帝放了回去,和百里倾的同门之约却还留着。
陶杳肚子大的厉害,眼看就要生了,燕殊不敢在这时候带她回京城。
就在这个时候,京城忽然传来了一个令人震惊的消息。
已经被皇帝贬为庶民的四皇子,竟然伙同皇后逼宫,想让皇帝写下退位诏书,皇帝不写,四皇子竟然一剑把他送去见阎王爷。
没想到在四皇子杀了皇帝之后,从来都一声不响的五皇子突然冒了出来,杀了四皇子和皇后,声称为皇帝报仇。
而四皇子在起事之前,早把他那些兄弟杀了个干净,皇帝唯一的儿子竟然只剩下五皇子。
太后被□□在慈宁宫,等五皇子把她放出来的时候,她才听说皇帝和一众皇子都死了个干净,太后当场便昏了过去,随后中风,从今往后都只能躺在床上由人照顾。
陶杳分娩就在这两天,燕殊没把这事告诉她免得他分心。
京城乱作一团,燕殊恰巧出门在外避过了这阵风头。
等宫变的消息传出去之后,朝中不少朝臣都要拥立五皇子为帝,五皇子的野心也算是彻底暴露出来。
五皇子推拒了数次,最后还是在部分朝城的劝谏之下,决定在一个月之后登基为帝。
恰巧在这时候京城里突然传出一条流言,流言中说发动宫变的根本就不是四皇子和皇后,一切都是五皇子在背后推波助澜。
流言愈演愈烈,陶杳的肚子也总算有了动静。
第51章 为帝
也不知道是不是孕中多灾多难,陶杳从阵痛到生产用了不到一个时辰的时间就把孩子生了下来,快得让给她接生的场婆直呼幸运。
陶杳对此没有经验,只觉得一个时辰也十分漫长,毕竟怀孕生子的痛足以让人刻骨铭心。
燕殊在陶杳生完孩子之后连孩子都来不及看一眼,便不管不顾的冲进产房,见到陶杳还醒着,而且精神还不错,才松了口气。
阿角阿翘也早来了边境,这会儿正帮着接生的产婆给刚出生的孩子量体重清理身体。
等孩子用襁褓包好了报到陶杳身边的时候,初为人父人母的夫妻俩这才想起来问孩子的性别。
是个男孩。
一屋子人脸上都充满了喜悦,陶杳看着被抱到她身边的孩子,明明红彤彤的像个小猴子一点都不可爱,心头却软的厉害,总觉得看着他便拥有了整个世界。
燕殊也看着被放在陶杳身边一撮一撮挪动嘴巴的小家伙,他下意识的伸手想要去摸一摸小家伙的脸,却又再把手伸到他的脸颊边的时候停了下来。
陶杳见他脸上是少有的胆怯,轻笑一声,说道:“谨之,你轻轻的,轻轻的摸它一下。”
说完,她好像在给燕殊做示范一般,轻轻地把自己的食指贴在小家伙的侧脸上,用指腹在他的小脸上滑动了一下。
小家伙似乎感受到了母亲的抚摸,闭着眼睛无意识的朝陶杳的手的方向偏过头。
这可爱的小模样顿时让陶杳笑得出来,她用眼神鼓励燕殊,而在战场上不畏百万雄师的燕王殿下如今却是露了怯,犹豫了好一会儿都没敢把自己的手放在小家伙的脸上,生怕一不小心力道过了头伤到他。
无奈之下,陶杳只好自己抓过他的手,轻轻地把他的手指贴在小家伙的侧脸上,小家伙果然又动了动。
软软嫩嫩的感觉让燕殊觉得奇妙极了,他好像掌握了点窍门,移动着手指轻轻摩挲了一下小家伙的脸颊。
陶杳见他如此,便松开了手。
燕殊摸着小家伙没想到小家伙动了动嘴竟哇的一声哭了出来。
燕殊触电似的把手收了回来,还以为是自己手下力道没个轻重伤着了这软趴趴的小东西,坐在床边完全不知道该怎么办才好。
还是陶杳想到有可能是小东西饿了,连忙小声叫了身边早已找好的乳母。
等小家伙被乳母抱走哭声消失,燕殊才像刚刚打完一场大仗似的松了口气。
陶杳见他这模样忍不住不吃,医生笑了出来,谁能想到在战场上战无不克攻无不胜的燕王殿下竟然连个刚出生的小娃娃都搞不定。
燕殊见陶杳嘲笑自己,没有在意,而是摸了摸自己的指腹,好像在感觉小家伙刚刚留在他指腹上的感觉。
陶杳很快便体力不支睡了过去,她睡着了之后,乳母又把已经被喂饱的小家伙抱了过来。
燕殊没敢抱他,只让这小不点儿睡在摇篮里,悄悄地碰碰他的小手,又碰碰他的小脚。
刚出生的小家伙也没多少精力陪他玩儿,没过多久就跟他母亲一样睡着了,燕殊就坐在床边看着睡去的母子俩,心头暖乎乎成一片,哪儿也不想去。
京中局势紧张,很快就有人给燕殊来信,要他回京中主持大局。
这段时间五皇子一家独大,随着京城流言愈演愈烈,原本还装上一双的五皇子,算是彻底不要脸面,处置了不少对他有意见的大臣,找的罪名更是千奇百怪,根本禁不起推敲。
现在京城中人人自危,生怕因为一句话说不好就被五皇子拿来开刀,而这时候众人也想到了燕殊的好,几乎是迫不及待的想要他回京治一治五皇子。
燕殊又哪里舍得刚生了孩子不久的陶杳和才几天大的孩子,没想到在他还犹豫不决的时候,京城里的五皇子竟然先一步发难,仗着自己是未来皇帝,直接下了圣旨召燕殊回京,还是卸甲,一个兵都不许往京城里带。
这分明就是逼燕殊谋反。
五皇子闹得京城人心惶惶,此举正中燕殊下怀,而这时候京城里当初燕王与燕王妃之死竟然传出留言来。
传言是先帝因为忌惮燕王府权势,害死了燕王玉燕王妃。
流言闹得人心惶惶,而这时候当时先帝下的一直密诏被人公布,且被证实诏书由先帝亲笔。
原本还只是留言,如今确凿的证据被公布天下,天下百姓顿时对皇室失去信心,而燕殊也在手底下诸位将领的劝谏之下打着皇室无道的旗号,一路率兵进京。
燕王府在百姓之中有着极高的声望,而皇室前后爆出的各种丑闻连百姓也不齿。
燕殊率兵进京的路上一路畅通无阻,京城中五皇子知道大势已去,在燕殊攻入皇宫的那一日,穿着龙袍在龙椅上自刎而死,自此夏亡。
燕殊在朝臣的劝谏之下登基为帝,改国号为燕,自此几乎完成一次兵不血刃的朝代更替。
陶杳听见自己一不小心就成了皇后,抱着已经十个月大的儿子,在燕王府一众侍卫的保护下启程回京。
燕殊率兵进京的时候,小家伙才快三个月大,眨眼间半年过去,也不知他爹是不是把他们母子俩给忘到脑后去了。
临近京城,陶杳听到了朝臣有意给陛下选妃的消息,当即轻哂一声,阿桃见她不以为然,心头担心的厉害,“王妃,如今可今非昔比,陛下若是——”
“他若是敢选妃,我便带了阿肴离开!”陶杳斩钉截铁说道。
阿桃被她周身气势一震,万万想不到陶杳能说出这么一番话来,偏巧陶杳怀里的小家伙像是附和他娘一样咿呀一声。
燕殊一路骑马疾驰而来,万万想不到还没进门,就听见自家王王妃这么豪放的一句话,当即扶了扶额,连忙撩了袍子进去,“杳杳还想去哪?”
儿子都给他生了,皇后之位也非她莫属,他像是那种因着别的朝臣一两句话,就会不顾她感受的男人吗?
刚刚才说了狂言就被人逮了个正着,陶杳有点儿不好意思,但更多的还是因为燕殊到来的惊喜。
陶杳抱着怀里的小家伙站起来,小家伙好像也感受到了什么一样,咿呀咿呀的叫着,显得格外活泼。
燕殊一眼就看到了陶杳怀里已经跟半年前天差地别的小家伙。
那白白嫩嫩的小团子长大了,有着一双水灵灵的黝黑的大眼睛,他此刻正用他那双和她母亲相了十足的眼睛盯着燕殊。
燕瞧见屋子里的母子俩,心头顿时软的一塌糊涂,因为赶路而升起的那么点疲惫瞬间消失。
燕殊大步走进屋中,将屋里的母子俩抱着个满怀。
小家伙似乎对这个陌生的男人很疑惑,咿咿呀呀说着没人听得懂的婴语,小家伙虽然不认识父亲,但是胆子极大,一边咿咿呀呀一边伸手去摸燕殊的发冠。
可惜他个子手又短,只能勉勉强强摸到他爹的脖子。
燕殊在娘俩额前一人落下一吻,小家伙似乎感受到了他身上的善意,扑腾着双手要他抱。
陶杳干脆把这盒活蹦乱跳的小东西递给燕殊。
当初她可没少教燕殊抱孩子,燕王殿下好不容易学会把这软软的小东西抱在怀里掂量,如今半年过去,小家伙长大了,他那点初学的技能也生疏了,笨手笨脚的把他放在怀里,听他格外兴奋的咿咿呀呀。
陶杳握着小家伙的小手指着燕殊,对他说道:“阿肴,这是爹爹。”
陶杳怕小家伙一点都不认识燕殊,每日都会抱了他在他爹的画像面前教他叫爹,听到爹爹两个字,小家伙的眼睛果然一亮,只是那小脸上的迷蒙充分的表现了他现在的情绪。
平日里看到的爹爹都不会动,今个儿出现了个活生生的,世界观根本不完善的小家伙哪知道还可以这样转变。
不过才十个月大的孩子忘性大,或许也是燕殊能够给他足够的安全感,燕肴自打被他爹抱进怀里就再不肯出来,还伸出热肉乎乎的手指头对着他衣衫上的花样子戳来戳去,可见好奇。
燕王妃回京的消息像一阵风刮过京城,心中有盘算的大臣们刚想着要不要试探试探燕王妃的态度,却没想到第二日一早朝堂之上燕殊当场便命内侍宣读了立后立储的圣旨。
朝堂上的大臣们面面相觑,而燕殊手底下的心腹大臣不等其他人反应已经全部跪下山呼万岁。
皇后与太子的位分就这么定了下来,眼看着皇后没了机会,那些个朝臣们便考虑着让自家女儿混个妃位,哪知道上去的折子全部被燕殊留中不发,英明神武的皇帝陛下就好像不知道朝臣们的心思似的。
一直等到立后大礼的第二天,那些个朝臣们总算是等不及了,用当今陛下膝下无子为由恳请广立妃妾。
哪想到刚刚有朝臣进言,后宫便传出皇后有孕的消息,帝大悦,即刻退潮回后宫,留在朝堂之上的臣子们面面相觑,而当初燕王府的嫡系臣子已经赶快回府让府上夫人准备贺礼。
九月之后,皇后诞下双生子,帝大喜之,封二皇子显亲王,三皇子为荣亲王,寓意显荣顺遂。
至此,大燕盛世伊始。
史有记,燕之开国皇帝,一生唯爱惠顺恭敏皇后,膝下育有四子儿女。
(全文完)
作者有话要说:完结啦,想看番外的评论留言鸭~●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