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寻花问柳-第32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赵元山沉吟了片刻,说道:“其实对于殿下的忧虑,草民倒有一个法子,就不知道殿下愿不愿意?”

“哦?先生有什么良策就尽管说出来,让本王听听。”

“如果殿下愿意,可以颁令让百姓推举当地仁者达人来就任各府各州的官员,这样一能顺民意,二能如王爷之愿开府建制,岂不是两全其美?”

对赵元山的这个法子,其实我早就已经想过了,而且还是我想得最多的一个法子。由百姓推举,这个方法敢情是好,可是凡事有利有弊,如今各处百姓外逃,剩下的人并不多,而且还多有从前参加了匪乱的乱民参杂在其中,所以推举出来的官员未免就会良莠不齐了。

自从之前偷听到了这一次祸乱其实是由镜花宗的人在背地里暗暗操纵的真相之后,我就更是放心不下了,因为各府各州的官员虽然权力不大,但是终究是掌管一方水土一方人的官员,之前的乱事还没有全然了结,这个时候要是让当地的土豪恶霸之类或者是镜花宗的人混入其中,那只怕还真的会引起重新燎原的星星之类,因此如果想要由百姓来选举官员,那还真要在我的掌握之中才行。

“元山先生,其实你的法子也并不是不好,只是本王心中还有担心。”说时,我就坦然的将心中的担忧说了出来,其中自然就没有提及的镜花宗的事儿。

赵元山并不是蠢笨的人,先前他为我提出这一个方法的时候,只是有欠深思罢了,可是这时候一经我的讲解,立即就明白到了这其中的关键,因此沉吟了半晌都说不出话儿来。

我看着他的模样,其实我也并不是没有解决的方法,只是我的方法却需要借助他们整个四大家族在四川的势力。要知道他们四大家族在整个四川的势力网极其巨大,而且他们的人都是各乡各村的族长乡老之流,与其让百姓推举,那倒不如让他们四大家族来推举。我只需牢牢的控制住军马大权,借他们蜀人来治蜀,等到日后大事笃定再作必要的调整,这四川还愁不能回复原状?这其中,尤其以那巩家和蓝家最为重要,因为他们是羌人和彝人,四川这些蛮族人极多,只有安定下他们,四川才算得上是真真正正的安定下来。

按着之前计划好的,我终于开口道:“元山先生,其实也并不是没有解决的法子,可是本王却需要元山先生的帮忙。”说时,我就将心中所想都说了出来。

赵元山听完,他大概是终于明白为什么我今日会亲自来拜访,而且还如此倚重于他,想了好一会儿,突然对我问道:“殿下,并非草民不相信您,只是我们赵家世代居于四川,这时候若要按着殿下所说,为殿下做事儿,日后若殿下一个反覆,那我们赵家既惹得百姓怨恨,又会得罪殿下,只怕就落入万劫不复的境地了。”

看起来赵元山虽然并没有完全信任于我,但到底还是肯对我说这种抵心的话儿,也不怕得罪我。他的话儿说的是实情,让他无条件的为我出力,又拿整个赵家来作赌注,如果赢了,或许他们赵家的家势能够蒸蒸日上,但是如果输了,却真的会让赵家在四川受到重创,因为多年的民望会就此毁于一旦。

“元山先生,本王心中亦能体谅你的苦衷,只是本王真的一心为了川蜀的百姓,一主想要让四川恢复从前的繁盛,还望你能助本王一臂之力。”说话的时候,我一脸真诚的看着赵元山,他也看着我,两人这么对望间,那不断传递着的意味可谓深长无比。

“不知王爷成亲了么?”赵元山沉思了好一会儿,突然对我问道。

我心中一动,点了点头道:“本王已经有五位正妃了,是皇上下旨赐的婚。”

“哦,原来殿下已经有五位正妃娘娘了!”赵元山闻言略带些失望之色,含糊其词道:“我们蜀人向来有以联姻来联结两家关系的风俗,草民的两位妹妹就分别嫁到了钱家和巩家。唔……正好草民膝下有一女,也正是到了婚娶的年纪,这个女儿可真让草民操尽了心。”

我一听赵元山的话儿,立即闻歌知雅意的明白了他的言中之意,他的意思大概是想说让女儿嫁给我为妻,这样就能联结与我的关系,从而他们赵家为我出力的事儿,也就好说得多了。

能娶四川第一美女为妻,这当然就是任何男子梦寐以求的事儿,但是我带着“宫中”的诸女才到成都,立即就又娶一位女子,这……这心中实在有些愧疚,因此想了好一会儿,也没有作下决定来。

赵元山见我没有发话儿,又道:“草民虽然今日只是第一次见王爷,只和王爷说过这一席话儿,但是也看得出来,王爷是雄才大略之人。就算这开府之事帮不了王爷,可是其余的事儿王爷只需开口,草民一定尽力为王爷出力。”

“其他的事儿?”我苦苦一笑,“如今就这政令能否通行的事儿才是最要紧的!”想时,我一咬牙,站起身来说道:“元山先生,如果先生愿意,本王这就上折给皇上,请旨为本王和小姐赐婚,并且封赵家为国亲,不知道元山先生意下如何?”

赵元山显然就是等着我的这一句话儿,他闻言哈哈一笑后,当即就站起身来,说道:“难得殿下看得起我赵家,草民又哪会不愿意?草民这就代小女谢过王爷了!”

第四十二章 笼络(2)

答应了赵元山“提出”的联姻一事,我看着他脸上的笑容,突然感觉这原本应该掌控在我手中的事情,似乎出现了一些“意外”,而这个“意外”让我清楚的知道,我在笼络他们四大家族成为“爪牙”的同时,他们也需要我对他们作出“承诺”,更多的“承诺”。或许应该说,这是一种双方相互利用的关系,他们希望我成为他们的利益支持者,使他们在四川的地位能够更加牢固,也愿意因为这个理由奉我为川蜀之主。

“何乐而不为?”我暗自对自己说了一句,显而易见的,我与他们四大家族并没有什么利益冲突,四川的重新繁盛才能使我和他们分别获得更大的利益,正是在这种共同利益驱使下,我可以很放的和他们结合成一个上下合一的整体,从而进行对四川的治理。

心中想明白了这一点,我对该如何对四大家族进行驾驭又有了更深的体悟,因此当即又向赵元山提出想约见一次钱、蓝、巩三家的当主,和他们深深一次眼前的事儿。赵元山听了我要求后,很爽快答应道:“睿王殿下尽管放下心来,那钱、巩两家的当家主是我的妹夫,而那蓝家的当家主又是我的把兄弟,这事儿我定然会为殿下妥善安排好的。”言语间,赵元山已经开始去掉了先前“草民”的自称,显然对我亲近了许多。

赵家是川帮的首领。算得上是整个四大家族的头首,这也是我先来见赵元山的原因,如今能在他这里得到这样的好结果,对我来说收获已经算是极大的了。又说了一会子的话儿,赵元山早就让下人准备好了丰盛的酒席来招待我,便领着我走进了幽静的后厅去了。

因为这一闪我说明了是“微服私访”,因此赵元山也并没有张扬,席间除了我和他之外还有一人,那自然就是之前和我已经有过一面之缘的赵家大少爷赵智杰了。

赵智杰一看到我的时候,眼中明显的露出大吃了一惊的神色。可以还算他的涵养功夫到家,并没有立即就出口对我问将出来,可是当他听了赵元山说出了我的身份。让他给我磕头的时候,他终于是忍不住惊道:“他就是睿王朱长……”

“住口!还不快点跪下给睿王殿下磕头?”看起来要不是有他父亲的喝阻,赵智杰还差点就想当着我的面直呼我的名字,“殿下莫要见怪了,犬子生长于山野之间,不懂得礼数,失礼,失礼……”

听着赵元山对我的连连告罪。我又怎么好对这位“大舅子”见怪?因此微微一笑后,便道:“赵公子生得仪表堂堂,果然是不可多得的人才啊!”

赵智杰在我的话语声后。大概也定下了心神,依父言给我跪下磕下个头,恭敬道:“赵智杰见过殿下,殿下千岁千岁,千千岁!”

“公子不用多礼!”在成都地这几日以来,不知道是不是因为已经开始主事一方,每日向我行礼跪拜的人多不胜数,我也开始在不知不觉中学会了一些王爷应有的风度。这时候一手扶起赵智杰,又谈笑自如地让他免礼了。

“日前智杰对殿下多有冒犯的地儿,还请殿下莫要见怪了。”

除开那日在丽香院的鲁莽举动不说。就冲着赵智杰眼前这识时务主动对我请罪,他倒也算的上是个人才。我其实并没有将那日在丽香院的事儿放在心上,便摆了摆手道:“所谓不知者不罪,公子不必将事儿放在心上了。”

赵元山听到我们两人的对答,大概也听出了我和赵智杰已经见了面,而且还发生了些许冲突,便看了看赵智杰,又朝我瞧来,眼中带着了些歉疚和感激之意,大概冲着的就是我的大量吧!

酒席之中,我知道赵智杰将会是赵家日后的当家,赵家的事儿日后不消说大部分也要经过他的手,因此便着意和他多说了些话儿,赵智杰在我的话语之中渐渐放下了对我的戒备,慢慢的也能与我谈笑风生起来,酒席顿时变得气氛融洽无比。

正聊得起劲儿的时候,我心中突然醒起了一事,便故作不知的对赵智杰问道:“那日在成都与赵公子初次相见的时候,我记得还有一位公子称呼你为哥哥,那不知道是……”话语间,我也并没有把赵智灰逛妓院的事儿点明,只是问起了他身边那位“弟弟”。

赵智杰脸上微微一红,又感激的朝我看来一眼,大概也因为我没有把事儿点破,便道:“不瞒殿下,那人并不是男子,而是智杰的亲生妹妹。”

“哦?”我假作吃了一惊,然后才笑着说道:“原来如此,原来那假书生竟然就是赵小姐啊!”

“胡闹!”赵元山到了这个时候才知道我之前与赵智杰见过的时候,竟然还有女儿在一旁女扮男装,不禁当下就责骂道:“你怎么这般胡闹?妹妹不懂事儿,你那么大的人了,怎么能带着妹妹到外面去抛头露面?”这样的骂了两句,赵元山连忙又转过头对我靠罪道:“殿下莫要见怪,我的这对儿女都不懂事儿,这……这可真是让我无颜来见殿下了。”

听着赵元山的话儿,我只是略一思量,立即就知道他说的是没有管好女儿,让她到外面抛头露面,倒是对不住我这个刚刚定下亲事的未来女婿了。不过我已经心有准备,而且我也并不把这些小事儿放在心上,因此便道:“元山先生不需要太过自责,这些小事儿本王并不放在心上,与日俱更何况赵公子和小姐也并没有作出什么不好的事儿。”

我的“宽宏大量”立即换得了赵家两父子的一丝感激,他们分别朝我赔了罪,赵元山想了想后,当即对着在外头伺侯的家人说道:“去把小姐请来,我要让她给睿王殿下赔罪。”那家人应声去后,我留意了一下赵元山的神色,感觉他大概让女儿来给我赔罪是假,反而是想让我们这一对未来夫妻见上一面才是真的。

正这么说着的时候,我突然有些想去如厕,便告了声罪,由赵家另外一名家人领着出了后厅。一路上走到后厅外的一个小庭园中,赵家果然不愧是四川的豪富之家,那庭院之内修饰精致,花草怡人,看得出是花费了不少功夫修建的。从茅房中原路返回,又自经过那个小庭园走回内厅的时候,我突然看见从三岔路的另一边行来了两名女子,其中一人是丫鬟打扮,而另一人则是看起来让我感觉眼熟之极的绝色美女。

那女子穿着一身鹅黄颜色的衣裙,极显身材高佻。她的容貌匀称娇美,随目所至,脸上五官无一处不能让人品出与众不同的味道来,仿佛每一处都是一份美丽。

我只是简简单单的朝她看了一眼,就已经认出她就是当日在丽香院见过的假相公,也就是赵家的小姐,不过这一回她却是作回了女儿家的打扮罢了。

“噫?”她也看到了我,皱了皱眉头后,问道:“你怎么会在这儿?”

我微微一笑,反问道:“我怎么就不能在这儿了?”

赵小姐似乎没想到我会这样对她说话儿,有些气恼的说道:“这里是赵府,你怎么进来的?”

“莫非赵府是龙潭虎穴么?我怎么不能进来?”我这时候有意逗她,便又继续笑着说了。

赵小姐闻言紧瞪着我,似乎我的话儿已经惹怒了她,正在这时候,我身边的那名家人就赶紧解说道:“小姐,这一位就是老爷今日招待的客人,睿王殿下!”

“什么?”赵小姐一脸难以置信的望着我,那副神情分明就是在问:“你是那个睿王?”

我微微一笑,也不再多说什么,径自就先行走进后厅去了。我回到席中刚坐下没多久,那后头的赵小姐也跟着走进了厅子,赵元山一见女儿来了,立即笑着招手道:“月蓉啊,快些过来见过睿王殿下,给殿下行礼。”

因为有了之前在外头的相遇,赵月蓉大概已经有了准备,她闻言轻为从容的行了一礼,就再不作声的在我的对面坐了下来。欣然受了对方的这个礼,我留意到她的眼中似乎带着一丝不服气的神色,坐下后一双眼睛不时朝我上下打量两眼,也不知道究竟在想些什么。

赵元山见我和赵月蓉眉来眼去,大概还以为我和她这是相互有好感的表现,因此呵呵一笑,神情显得非常的满意,继续又和我说起了这四川的事儿。

我慢慢的恢回心神,也就心中一些不明白的事儿向赵元山请教了起来,让赵元山通过四川的实际情况为我解说,经过席间的这一番详谈,我还真是所获所得良多。

酒席过后,我也心满意足的向赵家父子告辞而去,临行时虽然没有说什么话儿,但也朝着赵月蓉行了一个辞别的礼,不过赵月蓉侧身让过用只有我能够听得见的声音娇哼了一声,大概心中对我还有着一丝气恼,这不禁让我哭笑不得起来。

第四十三章 才女(1)

回到成都不久,我马上就写折子给皇祖父,请求他为我和赵月蓉赐婚,并且下旨封赵家为国亲。虽然折子递到皇祖父的手里还需要一段时间,但是抓紧时间办好这一件事情,实在是当务之急。然后在接连的几天里,我又陪着身为钦差大臣的李孝儒到成都附近的乡野行走,让他可以看看各处的景象,也好日后回到应天能够给皇祖父作一个大慨的描述。

在这视察的期间,我尽可能的让手下的官员把李教儒带往最穷而且遭受匪乱最严重的地儿去看,毕竟李孝儒看了之后是要上达天听的,而如果他把四川的境况描绘得越差一些,皇祖父自然就会腾出更多的接济物资过来,这对我和对四川的百姓就越有好处了。

因为是微服出访,我和李孝儒穿了便服,也只带了几名得力的侍从随行,当然这其中李子如、赵云极也一路陪着我们,说是要增长见识。说起来,沿途我们看见的景象还真是只能用惨不忍睹来形容,不但许多村庄都变得残破不堪,没有几个活人留在庄子里面,而且由于农田的荒芜,活下来留下来的人也没有粮食度日,仅靠着刮树皮,吃观音土来勉强果腹,真是到了闻者伤心,见者流泪的地步。

这种情景之下,我也就罢了,好似李孝儒父子和赵云极这种读书人向来都有着“以一己之身而救百姓于水火”地迂劲儿。一路之上他们就难免泪眼纵横,连叹“百姓凄凉”来。几日下来,李孝儒将所见所闻的一记下,不断对我说待他回到应天之后,一定要把四川的景象如实的禀报“圣上”,听到他这样说,我就感觉自己连日来的安排没有白费了。

在陪着李孝儒四处游走的同时,我并没有放下我的政务,短短的数天里面,我接连颁下严谨百姓私下打斗和贩卖人口的严令。并且宣称如有人不敢不尊行,一经发现就杀无赦,我这样做正是应了那句“乱世用重典”的话儿。因为四川如今实在经历不起任何的风吹草动了。

忙碌之中,赵元山给我带来了让我感到欣慰地消息,他已经联系了其余三家的当家主,让他们一起到成都来见我,讨论之前我对赵元山说过的开府建制地事儿。

其实要真的说起来,我开府建制取用他们四大家庭的人,实在是给了他们一个扩张势力的机会,大概除了担心我日后是否会弓藏狗烹之外。他们应该没有什么理由会拒绝我的“善意”。而我早已经想好了说服他们的方法,并且全面的想过了应该对他们许什么样子的承诺,好安下他们的心。从而令他们忠心的为我做事。一切,算得上已经在我的掌握之中。

就在其余三大家族的当家日夜兼程感到成都来的时候,我正在自家的院子中一边闲逛,一边思索着招会百姓后,如何能够让他们尽快恢复耕作来。要知道经过这一场大难,百姓们手中一无种子,二缺农具,就算回到了原籍。这重新耕种一事也有着巧妇难为无米之炊的难处,而我身为他们的王,这种烦恼事儿也就向着我接踵而来了。

“蹴罢秋千。起来慷整纤纤手。露浓花瘦,薄汗轻衣透……”悦耳好听的声音突然传来,不期然打断了我的思绪。

只听得一句,我立即记起这是前朝女词人李清照的《点绛唇》一词,其中描述地是少女萌动情思情景,那前一句写了少女荡耍秋千的情景:罗衣轻扬,像燕子一样在空中飞来飞去,荡累之后,慵懒的不愿意动弹,身上已然是“薄汗轻衣透”。

心中想见这词中地情景,我忍不住就抬头,朝着那声音传出的方向望去,只见透过那房间宽敞的窗台,楚楚动人的宋宜萱正手执一本书看着,想来先前的诵词声就是她卖到了入神时发出的。

她的神情是那么的专注,如同刀削的香肩、那轮廓较美的侧面,真是将她满带书卷气儿的气质尽展无遗,这一刻,她是多么的美丽。

我知道这一阙《点绛唇》的后半句就是说的是,正当荡完秋千的少女坐在秋千上休憩的时候,却突然有陌生人闯了进来,那少女见状来不及整理衣衫,连忙“和羞走”,可是心中腼腆、羞涩之余,却又料想来人该是翩翩少年郎。那少女怕见又想见,想见又不敢大胆见,最后终于利用“嗅青梅”的举动来偷偷看上几眼的心情,真是让李清照在字里行描绘了个入木三分。

此情此境之下,我心中蓦然一动,忍不住就吟和道:“见客人来,袜划金钗溜,和羞走。倚门回首,却把青梅嗅。”

宋宜萱正看得入神,大概也沉浸在了词中的意境之中,听到了我的声音,一惊之下手中的书竟然“啪”跌落了下来。待她转过头来看清是我,该是又想到了我念出那下半句的意思,正是和词中的意境暗合,小脸蛋儿上当即就是红了一红,真是娇美动人之极。

“殿……殿下,您来了!”等我走进房间,弯身为还定在原地的宋宜萱拾起书本,她终于醒悟了过来,朝着我的招呼了一声。

我把书递回到她的手中,微笑道:“宜宣,无人时,你也如她们一般叫我朱大哥就是,不需要殿下殿下的叫了。”宋宜萱闻言又是一窘,这才涩生生的低低的唤了一声“朱大哥”。

走到近前,我才看见她白皙的额头上正覆着一层细汗,想来是先前看书时闷的,情不自禁就从案上拿起了她的手帕,伸过去要为她试抹。宋宜萱显然先是一惊,身子微微一缩后,然后很快又醒悟到了什么,复又把身子前移了一些,让我很轻易就能够触碰到她的额头。我一边轻轻的为她试着汗,同时也留意到她的脸上已经是红晕泛然,而且心跳声音也蓦然大了起来。

感受到这美丽女子的羞涩,我也不点破,为她试完汗,又道:“先前我经过你的房间时,听到你在念诵这首《点绛唇》,一时忍不住便也和了一句,可别要打搅你了。”

宋宜萱渐渐松下了紧崩着的身子,听我这么说,想了一想后摇头道:“没有,我只不过是趁闲读读书儿罢了,哪有什么打搅可言?”

我点了点头,想起这些天来自己一直忙于政事,倒是冷落后宫里面的诸女了,便带着些歉然道:“宜萱,这些日来我也没空来这儿看看你,你……你不会怪我吧?”

宋宜萱闻言先露出了一个“你也知道么”的表情,然后才低声道:“有你这句话儿,便……便足够了。”

听见她的这一句话,我心头当堂就是一热,情难自禁的伸过手去拉过了她的小手儿,和声道:“过两日我得闲了,一定带着你到各处走走……嗯,我们去看看青城究竟是如何天下幽的,也看看那峨媚是如何天下秀的。”

说起来,我这还是头一回和宋宜萱有亲密的举动儿,她的手被我一拉入手,我立即就觉得她的身子似是一下僵住了,眼睛也再不敢向着我望过来,不知道她究竟有没有听到我的话儿。

“你知道么,那都江堰正在青城山下不远……”我自顾自的开始说起了成都附近的山水景致,从前我在书上早看过许多四川的风物志,虽然还未曾来过四川,但是说将起来倒也似模似样,就像亲临其境一般。

起初的时候,宋宜宣大概还为被我抓住一手儿感到羞涩不已,但是渐渐过了一阵,她终于被我的话语所带动,心中顾忌也放了开来,不时朝我问上几句,听得倒是津津有味。

好一会儿,她突然朝我问道:“朱……朱大哥,你说的地儿,你统统都去过么?”

“没有!”我随口便答道,“这些都是从书中看来的。”

宋宜萱怔了一怔,随即“噗哧”一声抿嘴笑了出来,大约是在笑我自己都没有去过的地儿,竟然如此“大言不惭”的对她说了那么久。

我欣赏着她有若春花般的笑脸,嗅闻着那阵阵幽香,心中不禁一荡,禁不住就凑身向前同,在她的脸颊上吻了一下。我的这一吻如蜻蜓点水般一点即离,宋宜宣也没有机会作出任何反应就已经被我吻了,等到她回过神来,她的脸上又一次红得通透起来,然后她把头低低的垂了下去,再也不敢抬起看我。

“宜萱,你真美!”并非我口甜舌滑,对于这位有才女之称的女子,能撩动得她表现出如眼前这个样子的娇羞神情,真是让我有如饴甘露的快意感觉。

“噫!”看起来是面红耳赤的宋宜萱听得这一句情动之言,顿时就发出一声娇吟,身子似是更难以在原地站稳,一手被我牵着,一手则伏在一旁的书案上,苦苦支撑着略显软软的身子,那神情好不可人。

第四十三章 才女(2)

这种情景之下,如果不是因为房间的窗户正自大开,可以让外面路过的人看见里面,只怕我就要对眼前这动人少女上下其手了。勉强压下心底的冲动,我又随手翻了翻宋宜萱摆放在书案上的书,看见其中很有几本是经史书籍,不禁心中一奇,想不到她一个女儿家的也喜欢读史,便问:“宜宣,原来平日里你也喜欢读这些书么?”

宋宜宣闻言后想了一想,只是微微的点了点头,也没有答应我的话儿,大概她心中的羞涩还没有散去。

喜欢读经史的人,大概对人对事都有着一定的见地,想想宋宜萱被人称为宋才女,自然在她的心胸之中也有着一番沟壑。我略一思量,便道:“如今我有心颁令招安逃窜在外的百姓回到原籍,可是却偏生担心百姓回到原籍之后,没有足够的农具苗种分发给他们耕种,可不让人烦恼。”微微一顿,我索性双手一起拉过宋宜宣的双手,问道:“宜宣,你给我想想,可有什么好法子没有?”

近日来,所有的事情都是我一个人扛着,虽说是尝尽了独搅大权、说一不二的快意,但是那些政务上的琐碎事儿也着实让我颇花费了一番心力,这时候面对着宋宜萱,我也并不是真的想要在她的身上找到什么样的好法子,不过是想对她倾诉一下闷在我心头的烦恼,即便她只是对我安慰几句,那我也算是得到了一点点的舒缓。

可是想不到听到了我的问话儿后,宋宜萱倒真的收起了脸上羞涩,很认真地为我想了起来。好一会儿后,她重新抬起头来望了望我,说道:“这一时之间我也想不到什么好法子,可是我想啊……嗯。这世上多有抬卖苗种子的商人,想来四川也有,朱……朱大哥若能将他们这些人联合起来,让他们在播种的时候将苗种赊些给百姓,到了日后收获的时候,再适当在百姓地手中收些米粮回去以作抵消。想来也是可以解得这一时之需的。”

我闻言心中一动,眼前似乎有些亮堂了起来。要知道如今虽然已经是大吴的太平天下,但世上的穷苦百姓还是极多,许多务农的百姓一年苦干到头,除了能够混个饿不死之外,就连到播种的时候卖种子地钱都没有,这个时候。一众专门赊卖苗种的商人就出现了。这种商人在播种的时候冒着一定的风险把苗种赊给百姓,然后不管这一年里的有没有天灾人祸,到了收获的时候,就按着一开始定好了成数从百姓的手里收粮。丰收地年头他们自然收的就多,如果遇上水涝天旱的年月,那他们也有可能颗粒无收了,说起来这算是一种看天吃饭的买卖。

如果按着宋宜萱所说地,我大可以把整个四川……不,甚至是邻近各省的这种赊卖苗种的商人招来,然后给他们许以好处,凭首川蜀这一块肥沃得可以两年三熟的宝地的吸引力。那些人还不趋之若鹜?对,我可以向这些商人许诺,如果他们肯在四川对百姓赊借苗种。那日后五年之内就可以在四川进行粮食买卖,而其他人则没有这种特权。嗯……这种情形之下,农具一事大概也可以解决了,因为有哪个赊卖苗种的商人不希望百姓丰收的,他们自然会想着法子为百姓筹来这些物什,我只要让百姓在收获的时候一起付清了这些所费就是了。

当然,在这里面也是有着极大风险地,因为这头一年里可千万不能出现什么会致使歉收的灾害,不然对百姓们的打击就可想而知了。世上没有什么事情是十拿十稳地,俗话所说的谋事在人,成事在天就是这个理儿了,“嗯,就这么干!”我打定了主意,心境一下子开郎了起来,低头看了看身前的宋宜宣,心中对她真是感激万分,正是因为她的一语才惊醒了梦中人。

“宜萱,你真聪明!”对于聪明的人,我向来是不吝赞美的,尤其眼前这一位又是这么美丽的女子,我更是动情的说了。

宋宜萱听了我的赞语,脸蛋儿微红的同时,也露出了一丝欣喜的笑容。她的这种诱人神情看在我的眼里,顿时就令我再也忍耐不住心中想要抱抱她的欲望,因此我一张手就整个儿将她搂进了我的怀里,柔声道:“宜萱,我爱煞你了。”

宋宜萱的身子紧紧的贴在我的身前,她的脑袋倚在了我的肩头,而我可以透过她的胸乳感觉到的心正在“噗噗”的大力跳动着,这似乎正是为了要衬托着她的手足无措一般。

“我……我们不能这样……”她好容易在我的怀里透出这么一句话儿来,不过与其说是“不能”,还不如说是她的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