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寻花问柳-第19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我听后心中一震,虽然知道皇祖父这样做还是未免有些不妥,只是也不敢说什么,便自站起了身来。

“启奏皇上,臣以为皇上在殿上为长洛王子加座,此于礼不合,请皇上收回成命吧!”就在那太监还未来得及转身去搬椅子,宋濂就已经出班说话儿了。

皇祖父眉头一皱,带些气恼道:“宋卿家,莫非朕让自己的孙儿坐在身边,都不可以么?”

宋濂对皇祖父的话儿仿若未见,又说道:“皇上,长洛王子是皇上的孙儿,皇上疼爱他自然无可厚非,只是这是庙堂之上,切不可轻启为王子看座之风,不然只怕日后会使得朝纲混乱,法礼无存。”

皇祖父大概是想不到宋濂竟然敢当众顶撞他,脸色一变,当即怒道:“朝纲混乱?法礼无存?朕就不信只给自己的孙儿赐个座,就能让朝纲混乱了,法礼无存了。”

我闻言心知不妙,冲着宋濂的这个“不识时务”,皇祖父就算现下不对他“动手”,只怕日后也要对他不利的,因此连忙又跪了下来,对皇祖父劝说道:“皇祖父,宋太傅一向为国忠心耿耿,这赐座的事儿只怕真的是于礼不合,您老人家就莫要生气了,长洛在您身边站着就成,也不需坐了。”说话儿的时候,我一脸诚恳的看着皇祖父,只盼他能够收回成命。

皇祖父见我这么说,不禁愕了一愕,一把从地上把我拉起来,说道:“你不用多说了,皇祖父今日不论如何都要你坐着,而且就坐在朕的身边。”说罢,他转头对那太监又喝了一声,道:“还不快去给朕搬张椅子来?”

“皇上,万万不可啊,请皇上收回成命。”宋濂整个儿跪在的地上,他好像一点也不知道皇祖父已经着恼了,仍然大声进谏。

“你……你……”皇祖父大约为宋濂的倔拗感到气愤非常,他脸色变得一片青黑,“你”了好几声后硬是说不出话儿来。

眼见这“上”和“下”之争一触即发,突然就看见常遇春站起了身来,然后慢慢跪下地来,大声道:“皇上,这为王子设座实在是于朝廷的礼制不合,皇上要是真的想为长洛王子设座,老臣倒有个法子。”

“哦?”皇祖父本来听见常遇春前面半句话儿,大概还以为他也是想要来进谏的,可是等到听完他后面那半句的时候,脸色顿时就和缓了下来,问道:“常王弟,你倒说来让朕听听,究竟是怎么样的法子。”

“也不知道他在弄什么玄虚?”我一直就听说常遇春乃是足智多谋的人,当年跟随皇祖父横扫天下的时候,就曾以智勇双全闻名一时,这种时候听他在大殿之上出来作“架梁”,我真的很好奇他到底想到了什么样的法子。

“皇上,按着当初定下的规矩,入朝能够看座的,除了老臣几个得到了皇上的恩典外,就只有每年进京来朝的各地藩王,若是长洛王子换了个身份,成了一个王爷,那这看座一事儿岂不是轻而易举的就解决了?”常遇春面带微笑的把话儿说出,显然一点也不紧张。

常遇春的话儿虽然说得轻松,只是里面的意思却是事关重大。要知道从前皇祖父分封诸位王伯王叔出去的时候,听说他也不知道思想了多久时候,而且和朝廷的臣工们商讨了许久,这才作出的决定。这时候看常遇春话儿里面的意思,竟然是想让皇祖父轻轻松松的金口一开,立即就给我封个王爷,实在是有些异想天开得紧了。

“他为什么要这样帮我?”怎么看、怎么想常遇春都是要帮我讨个王爷的封赐,我不禁心中思疑起了他的目的。说起来,除了我父王这一辈,我们这些皇孙一辈的朱姓子弟中,似乎还没有一个是能够封王的,要是我当真能够被封为王,实在算得上是同辈中的第一人了。

我心中的疑虑大概皇祖父也想到了,他看了我一眼,又转过头去紧紧的盯着常遇春,好一会儿都没有说话。

就在这时候,大大的出乎我的意料之外的滁阳王徐达和云黔王沐英突然也跪下地来,他们几乎是异口同声的说道:“开平王所言甚是,请皇上为长洛王子封赐一个王爷的身份吧!”

我闻言心中一跳,如果要说常遇春之前见过我,对我非常的欣赏,因此想要帮我一把,倒也能够马马虎虎的说得过去,可是滁阳王徐达和云黔王沐英和我素未谋面,这个时候突然为我出头,那就真是让我感到有些莫名奇妙了。

皇祖父似是未曾想到这三位在朝廷中德高望重的外姓王爷会一起为我求封,沉吟了好一会儿后,终于像是下定了什么决心,哈哈一笑道:“常王弟,你这主意果然是两全其美之策……嗯,好,今日朕就封长洛为XX(注1)王。”

皇祖父这么金口一开,我顿时就从王子摇身一变成了王爷,一众朝臣闻言,也没有人敢阻挠,都纷纷跪下口呼“万岁圣德”,而且又向我大呼了三遍“王爷千岁千岁,千千岁”。

常遇春得意洋洋的从地上站起身来,又略带些讶然的看了一眼身旁徐达和沐英,想了一想后,突然问道:“皇上,虽然皇上是给了XX王的封号,可却还没有封赐下封地,还请皇上一并赐下吧!”

皇祖父似乎也未想到常遇春会打蛇随棍上,顿时微微一窒,这一时之间要让他为我找个合适的封地出来,实在也是太过强人所难了。

皇祖父还未说话,倒是一旁听见皇祖父为我封王的太子朱标脸色一变,他虽然一直没有说话儿,可是这时候眼中精光闪烁,突然对皇祖父出声道:“父皇,既然要给长洛王侄封地,那川蜀不是正好……”

听到朱标的话儿,顿时就轮到我的脸色一变,心中只是将他恨得直咬牙:“四川如今正自匪乱之中,他要将我推去,便是想让我焦头烂额罢了!”

我转瞬间能想得到的,其他的人只要不是蠢笨之辈,稍加思索也能想得出来,朱标这样的话儿虽然对我不利,但是他那司马昭之心,也算是路人皆知了。

皇祖父若有所思的朝朱标看了一眼,我站在皇祖父的身侧,隐隐感觉到皇祖父的眼中带着些伤感和失望,不过他很快又转过头来,望着殿下的众人,好久也没有说出个实话儿来。

我知道,皇祖父是希望子孙和睦的,他这一点心情只怕和世间上任何一个老人都没有什么两样,朱标这么摆明车马的想把我往火坑里推,这就让皇祖父陷入了两难的境地之中。一则朱标是皇祖父的长子,也是当今天下的太子监国,他竟然发话儿了,皇祖父也要为他顾忌颜面,以防日后在朝臣面前威信尽失;二则皇祖父大概心中极是疼爱我,并不舍得让我这个爱孙到川蜀之地去受苦,因此他老人家一时间对朱标的话儿就只能不置可否了。

我体会到皇祖父的心情,转眼又望了一下大殿下面的众人,心想这件事儿里面关系到皇家内里的争斗,他们这些个臣工们也不好发话儿,就连那三位外姓王爷大约也不能不顾忌日后会登基成为天子的朱标,而公然多嘴什么。

我实在不愿意皇祖父在这种年纪还为我们这些子孙忧心些什么,于是我大步的走到了皇祖父的身前,一声不响的跪了下去,磕了三个头后,朗声道:“皇祖父,孙儿谢过您给的赏赐,只要能为国、为家、为了您老人家好,孙儿愿意接收您的封赐。”微微一顿,我突然提高自己的声音,抑扬顿挫的大呼道:“臣谢主龙恩,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

注1:其实我还没有想好该给17个什么王的称号,又想既然是给大家看了爽的文,你们喜欢才是王道,所以就请大家给个意见吧!半天的时间,11月7日结束那一刻为止,把你们想到的“XX王”封号发到书评区吧!

另,说明一点,偶没有精华了,有心支持就来。

当然要满足两个条件的封号偶才选:

1、一到两个字的封号,而且是最多人想到的(这个条件最重要)。

2、偶喜欢的(总不能你们拿个烂名字来唬烂我,我也要吧?)。

第二十五章 争婿(2)

我的声音在整个大殿之上回荡,所有人都因为听到这个声音而望向了我……

我弯身跪在地上,也不知道其他人究竟会有些怎么样的反应,会对我怎么想,但是我却发现皇祖父的身子突然微微的颤抖了起来。皇祖父窒了一阵后,伸手把我扶了起来,说道:“乖,好……”

我和皇祖父面面相向,我看见他眼中已经带着些湿气,他拉着我的手,一起面向大殿上面的文武百官,说道:“众卿家都听清楚了,朕今日不但要把川蜀之地尽数封给长洛,而且还要赐一条打皇鞭给他,世袭罔替。日后只要朕的这个孙子手持着打皇鞭,就如同朕的亲临,上可打昏君,下能打奸妄,任何人都不得有违。”

我一听到皇祖父的这番话儿,顿时深深的吸了一口冷气,因为有他赐给我这一条打皇鞭,我无疑就等于拿到了一道免死金牌,而且还可以上打昏君,下打奸妄,哼哼……我心中思想的时候,不由自主的转头望了望太子朱标,只怕他也得开始忌惮我手上的打皇鞭三分了。

皇祖父话儿里面的意思,朱标自然明白,他听完后脸色明显的变了一变,不论怎么说,就算他日后登基坐了天下,这世上也并非没有人能够管他的,而这个人恰恰就是拿着打皇鞭的我。

我得到这么大的好处,连忙又跪下地来,对皇祖父道:“孙儿谢过皇祖父的恩典。”

皇祖父朝我点了点头,又让太监把椅子搬上来给我这个新王爷名正言顺的坐上去,然后这才欣然的又点了这一届的榜眼和探花,就要退朝而去。

“皇上啊,老臣有本要奏,您可要为老臣作主啊!”事情还算完美的了结,正当所有官员要高呼万岁退朝的时候,常遇春突然又跪下地上,大声呼叫起来。

皇祖父刚刚离开了龙椅的屁股又自坐下,有些奇怪的问道:“常王弟,先平身吧,你究竟还有什么事情要和朕说?”

常遇春闻言也不起身,整个身子像是作出故意赖在地上样子,又道:“皇上啊,您要为老臣作主啊,有件难事儿就只有皇上才能帮得到老臣解决了。”

“哦?是什么事儿?”皇祖父大概是对常遇春的话儿生出了些兴趣,不禁微微一笑后,问道。

“皇上,是这样的,前些日子有个后生到老臣的府里向老臣的孙女儿提亲,那后生当其时还答应了老臣要过些日子就来下聘,可是如今那后生好像忘记了这一回事儿,老臣特來向皇上讨个说法,请皇上为老臣作主。”

我一听常遇春这话儿,虽然他的言语中不尽不实,可是我还是忍不住就是心头一阵狂跳,“麻烦来了”这四个字开始不断在我的脑海之中回荡起来。

“嘿,敢情你是向朕找女婿来了?”皇祖父听完常遇春的话儿,当即就失声笑了,微微一顿,皇祖父似乎想起了些什么,又问:“常王弟,看来这后生要是寻常人家的子弟,你也不用来找朕了……嗯,不知道那是哪家的后生啊,竟然你紧张成了这副模样?”

常遇春缓缓从地上抬起头来瞄了瞄皇祖父的笑脸,讨好道:“皇上圣明,那后生果然就不是寻常人家的子弟。”

“那你倒说来给朕听听,那后生究竟是哪家的子弟啊?”皇祖父这时候心情正好,又补充了一句道:“不用怕,不管是哪家的子弟,朕自会给你作主。”

我闻言心知要遭,正要发话儿,常遇春就已经敏捷无比的从地上爬起身来,说道:“皇上,这后生其实就是当朝的皇亲。”

“当朝的皇亲?”皇祖父有些惊讶了,忙问:“叫做什么名字?”

常遇春意有所指的朝我瞟了一眼,又吞了口口水后,一字一顿道:“那后生姓朱,名叫十七。”

“朱十七?”皇祖父一下子惊得站起了身来,他先是看了一阵常遇春那带着微笑的脸,然后又转过头来看着我,脸上的神色要多古怪,就有多古怪。

好一会儿,皇祖父似乎是终于想通了什么,他慢慢的坐回到了龙椅上,眯着眼睛问常遇春:“常王弟啊,你说的朱十七,就是朕的孙儿长洛么?”

常遇春真是人老成精,他鬼马的笑了一笑,点头道:“回皇上的话儿,老臣说的那个后生就是坐在皇上身边的睿王,那……那个君无戏言,还请皇上为老臣作主啊!”

皇祖父咧嘴一笑,看了我一眼后,说道:“常王弟啊,怪不得我先前还说你怎么今日会突然上朝来看殿试,嘿,原来是为了这个呀,啧啧,你好,你好啊,还让朕给长洛封了王……唔,慢着慢着,徐王弟,英儿,你们两个今日上朝来,难道就是为了看殿试这么简单?”

听见皇祖父的话儿,滁阳王徐达和云黔王沐英都一起跪下地来,两人相视了一眼后,徐达先行说道了:“皇上圣明,其实老臣今日除了来看殿试之外,也有一事想要求皇上为老臣作主的。”

“你也有事儿让朕为你作主?”皇祖父一捋胡须,嘿然笑道:“那你倒说说,有什么事儿要朕为你作主?”微微一顿,他又道:“难不成又是找女婿来的?”

皇祖父的后面一句原本也不过是说笑罢了,可是想不到徐达听完,当下就正色道:“皇上圣明,老臣正是想要皇上为老臣的孙女儿做媒的。”

“什么?”皇祖父哑然失笑了,想了一想后,奇道:“你堂堂滁阳王府的小郡主还怕嫁不出去?不知道你是想要把孙女儿嫁给那一家的子弟?”

滁阳王徐达显然生性方正,并不似是常遇春那般“滑头”,听到皇祖父的问话儿后,他在包括我在内的所有人的注视之下,朝着我就是一指,说道:“皇上,老臣的孙女儿要嫁的不是旁人,正是皇上的孙儿,当今的睿王。”

“什么?”我和皇祖父一起不约而同惊呼了出来,同时我的屁股也离开了原本安安稳稳贴着的椅子,站起了身来。

我这种时候也顾不得皇祖父和大殿上下所有人对我投来的古怪目光,我只知道若说常遇春来求皇祖父“作主”,这还正常着些,毕竟我那日的确到过开平王府去,也和王俞较量过三场来争这一门亲事。可是对于滁阳王的“找碴儿”,我就实在有些莫名其妙了,我虽然也有撩拨徐元春,但是怎么说都没有到谈婚论嫁的地步,这种突如其来的变化,就让我真的有些手足无措了。

皇祖父收回投在我身上的眼光,他想了一想后,大概也很为我这个孙子能惹来这两位老王爷来争感到欣喜不已,他笑了一笑后,又转过头去对云黔王沐英道:“英儿啊,你该是没有孙女儿的……怎么,你又是为的什么事儿啊?”

沐英曾是皇祖父的义子,他见到皇祖父询问,也不客气,当即说道:“回皇上的话儿,臣虽然没有孙女儿,可是臣有一名女儿,名叫沐慧。臣望皇上能够答应,让臣的女儿嫁给睿王作王妃。”

“原来你也是为了长洛的亲事来的?”经历过常遇春和徐达之后,皇祖父听到沐英的话儿后,已经没有那么讶然了,只是仍然有些奇怪的问了一句。

“集万千宠爱于一身!”到了这时候我空空的脑海只能想到这样一句无稽的话儿来,“想不到他们全是为了要把女儿嫁给我才来这儿的。”我怔怔的回想了一下常怀玉、徐元春、沐慧三女的容貌,心中突然冒出了一个惊人的念头:“要是他们都陪着在床榻之上,那究竟该是怎样的一片风光。”才这么想时,连忙又摇了摇头驱除掉心中的这种“非分之想”,转念想着的是:“也不知道皇祖父该怎样应付这等尴尬的场面。”

皇祖父为我高兴过后,显然也陷入了苦恼之中,他沉吟了一下,缓声说道:“三位爱卿啊,你们三家各有一个女儿、孙女儿,可是朕就只有这么一个长洛,你们说这可如何是好啊?”

常遇春、徐达、沐英三人大概也没有想到其他两人都是为了我来的,听见皇祖父的问话儿,顿时就怔了一怔,也不知道该怎么回话儿。好一会儿,还是那常遇春够“机灵”,他一个抢先跪到地上,大声说道:“皇上啊,凡事可都有个先后,这亲事儿是老臣先提出的,而且睿王又来过老臣的府中提亲,这可不论如何也不能够抵赖的!皇上一定要为老臣作主啊!”

听见常遇春这么说,徐达也一个踏步走上前来跪下,朗声道:“皇上,老臣也不怕家丑传开直说了,老臣那孙女儿和睿王逛过了一回烟花之地,这清白的名声可是……唉……皇上为老臣作主啊!”

“皇上……义父啊,就当臣求您了,您瞧在昔日的情分上,就让儿臣的女儿嫁给睿王作王妃吧!儿臣那女儿性子极拗,向来说一是一,前两日儿臣为她选了一门亲事儿,她险些就要为此自刎了,直到最近儿臣才知道她心中原来……原来……唉,求义父您为臣作主啊!”

第二十五章 争婿(3)

三位外姓王爷一起跪在了大殿下面,他们求恳的都是希望皇祖父答应让我娶了他们孙女儿或女儿,这种情形大约所有的臣工也没有见过,因此他们不时瞧瞧殿下的三位王爷,不时又转眼望望殿上的皇祖父和我,摆明了一副看热闹的架势。

皇祖父迟疑了一阵,说道:“三位爱卿,你们都说得如此……如此……唉,朕总不能把这个孙子分开三份给你们吧?这个主啊,只怕朕还真是作不了了。”

皇祖父这么一说,殿下的三王顿时都愣住了,他们相互对望了几眼后,常遇春突然抬起头来,说道:“皇上,臣有一个法子,倒也可以勉强解决这件事儿。”

“什么法子?”皇祖父微微一笑,并不显得惊讶的问道,他的语气中甚至带着些期待。

正自我被皇祖父的这个神情弄得有些奇怪的时候,常遇春已经侃侃说道了:“其实这法子爷简单得很,只要皇上把我们三家的女儿都封作睿王的正妃,那就成了。”

“这……”皇祖父眼光突地一亮,又转眼望向了一旁的徐达和沐英,瞧那样子该是在询问这两位王爷的意思。

默不作声的看了许久,突然之间,我终于明白到了皇祖父的意思:大概他心中早就想到了让我一人娶三妻的主意,只是因为顾忌常遇春、徐达和沐英三王的脸面,这才没有说出来而已。先前皇祖父露出的苦恼模样儿,其实应该就是佯装出来的,为的是逼常遇春三人主动提出这个主意来,那我一人娶三妻的事情就变得水到渠成了。说起来,皇祖父的心计之深,还真是令常遇春三人有些“孙猴子逃不出五指山”的味儿。

果然,徐达和沐英想了一想后,大概是看出“独占佳婿”的结果是得不到,终于是点头答应了下来,同意让我一人同娶这三位掌上明珠。

皇祖父得意洋洋的哈哈一笑,正要再说什么,突然就看见宋濂又一次越众而出,跪下说道:“皇上,还情您收回成名!”

宋濂先前已经顶撞了一次皇祖父,现下又在这种时候出来阻挠,皇祖父顿时就露出一副恼怒的模样,道:“宋濂,先前朕给自己的孙儿赐座你不答应,莫非现在朕要给自己的孙儿讨媳妇你也要来管上一管不成?”

跪在地上的宋濂摇了摇头,大声道:“皇上,臣并不是想管皇上为睿王娶王妃,只是皇上可不能忘了对臣许过的诺言。”

“诺言?”皇祖父的脸色稍霁,奇道:“朕对你许过什么诺言了?”

“莫非皇上不记得了,那日皇上在宫中听到睿王失足跌落钱塘江的时候,就曾对臣说,早知道就让睿王娶了臣的女儿,也好为睿王留个后啊!”宋濂一丝不苟的说着,他的声音并没有因为皇祖父的责问而有丝毫的变化。

“这……”皇祖父闻言就是一窒,显然他是记起了这件事儿,同时所有人都看出宋濂的话儿是所言非虚了。

“皇祖父啊皇祖父,莫非您真要拿我的婚事也玩上一票么?”我看见这种情形,心中实在有些暗暗叫苦,皇祖父之前已经为我定下了一门胡梅馨的婚事儿,这时候又闹出个宋小姐来……“慢着慢着,那胡惟用这时该不会……”

我心中猛地一动,连忙朝那文臣之中站在第一位那人望去的时候,那人已经走了出来,大声说道:“皇上啊,臣的女儿和睿王的婚事是皇上和皇后娘娘早就定下来的,如今……如今……还请皇上为臣作主啊!”

“皇祖父啊……”我心中真是有了些无力之感,这种几乎是“六国大封相”的热闹场面,还真不知道皇祖父会怎么处理呢!

就在事情即将解决的时候,皇祖父突然遇上两个“拦路虎”,他的眉头顿时大力的一皱,过得一阵后,终于一扬眉,露出一副霸道无比的气势,不耐烦道:“你们都不用争了,朕的孙儿不是寻常,一次都娶了你们家的女儿也没什么了不起,好,朕就一次都把她们封作睿王妃了。”说时,他朝着内阁那边的一名书记员道:“你都给朕入册了,今日朕的孙儿长洛,把他们这五家的女儿都娶了。”

这一番气吞山河的话儿说出来,顿时震得满朝上下都没了动静,众人呆呆的看着在大殿正中“喜怒难测”的皇祖父,哪还有人敢在这时候再说什么话儿。

身为娶妻的我,更是被皇祖父的快刀斩乱麻……噢,不,是被皇祖父的威势镇住,同时也突然有些莫名其妙的感觉,因为只是皇祖父的这么一句话儿,我已经无端多出了五名正妃,数量之多,尤在素有好色之称的父王之上。

“退朝,退朝,退朝!”皇祖父见众人都没有了言语,当即就摆了摆手,不耐烦的说道。

“皇上,皇上……”太监在一旁招呼了。

“什么事儿?”

“今届的状元、榜眼、探花还要游街呢,睿王爷他……他……”

“哦,那就让长洛一并去吧!”

……

这一天,是我这个皇孙连中三元的日子,也是我受封为睿王的日子,更是我一次过定下五门亲事的日子。

游街的队伍敲锣打鼓,我缓缓的骑在马背上,接受着大街两旁百姓们的彩声和掌声,这个时候我只能用“志得意满”这个词儿来形容自己的心情。大登科后小登科,我不但连中三元,而且还娶得五位妃子,在古往今来所有读书人的心中,大概已经再没有别的事儿比这更能让人高兴和风光的了。

重新回到了皇城,我立即就被皇祖父和皇祖母召到了他们寝宫之中,皇祖母能够再次见到我,自然少不得又和我经历了一番泪流满面、抱头恸哭的场面。等到皇祖母重新回复原来的模样,我便又细细的把我流落在民间的情形仔细的给她说了一遍。

皇祖母听完我的话儿,心疼无比的拉着我的手道:“看看,看看,可要让皇祖母好好看看,可怜我的乖孙儿啊,无端到外头吃了这一顿苦头,以后皇祖母可不准你离开我的身边了。”

“长洛能出去历练历练,倒也是好事儿,不然怎会有今天的这般好的结果?今个儿连我这个作爷爷的,也因为他脸上增光不少。”

皇祖母听见皇祖父的这番话儿,顿时眼睛一瞪,啐了一口道:“皇上倒是得意了,可是皇上知不知道臣妾险些就没了这个乖孙儿了?”微微一顿,皇祖母又转过头来对我道:“那位叫做林大娇的女子倒是个好心肠的人,我们可不能亏待了人家……唔,还有李孝儒一家,虽然这一次他们认了你作干儿子,算是犯上之罪,可是正所谓不知者不罪,况且他们李家上下帮了你极大的忙,因此不但没罪,反而有功,我们总要对他们好好的赏赐一番才行。”

我听见皇祖母的话儿,正中下怀,连忙谢恩道:“孙儿谢过皇祖母了!”说话时我的脑瓜子一动,又不露痕迹的捧了皇祖母一句:“怪不得我在外头的时候,外头的人都说皇祖母是天下间少有贤惠皇后呢!”

皇祖母被我的话儿哄得微微一笑,道:“我看过不了多久,这外头的人又要传说了,我的乖孙儿是天下间少有的德才兼备的王爷呢!”

皇祖母的话儿顿时惹来皇祖父的一阵大笑,好一会儿,皇祖父又道:“这一次对长洛伸过援手的人我们都要重赏。另外,今日我已经向燕京发出九百里加急了,也让你父王和你娘知道你的消息。唉,听说你娘知道你落入钱塘江的消息,当场就昏死过去两次,这些天来每日都以泪洗面,当真为你伤透心。”

我闻言身子一震,想象起母亲的凄苦,眼中顿时有一股湿热难当的感觉涌了上去。娘她只有我这么一个儿子可以依靠,从小开始她就对我费尽了心思,如今突然听见我落水的消息,只怕当真会伤心欲绝吧……“娘啊,儿子让您担心了!”我突然好想好想见见我娘,那难以抑止的思念之情不断在我的心胸跌宕,泪水随之就忍不住落了下来。

皇祖母见我这等模样,连忙掏出一条手帕儿为我拭了拭脸上的泪水,安慰道:“你娘收到你还活着的消息,定然会大喜过望的……嗯,我还真想见见这一位儿媳,也不知道她究竟是怎样的人,竟然能够为我们朱家养出个这样好儿子来。”

皇祖父拍了拍我的肩膀,道:“长洛啊,皇祖父应允你,但教我还有一口气在,就绝不让你再受旁人欺负了,不论是谁,好不好?”

我闻言抬头看了看皇祖父,虽然不知道他的话儿里面是不是有着其他的意思,但是看着他老人家那坚定的眼光,我的心中顿时就是一暖,这一刻终于再也忍耐不住,搂着两位老人就放声大哭起来,直把心中藏着的所有苦闷和冤屈都一下子发泄了出来。

第二十六章 重聚(1)

辞别出了皇祖父和皇祖母的寝宫,我尽可能快的往自己原先的住处走去,这个时候我的心里面想着的只有一个人,那就是紫箬:“这么多天了,也不知道她怎样了……嗯,她听见我落水的消息,应该也很是伤心吧!”

还没回到我住的那个院子,远远的就看见一个人提着灯笼,正站在院门口处,似乎是因为看见我们这边那领路太监提着的灯笼,那人立即就奔了过来。

我赶紧加急了步子,等到和那人走近,才看见那人果然就是我心里面一直想着的紫箬。紫箬见到我,先是露出了极强烈的喜色,随即眼眶突地一红,顿时就落下了泪来。

“主子,您终于回来了……”

我两步走上前去,一把扶住了紫箬那似乎是因为激动而摇摇欲坠的身子,让她倚在我的怀中后,轻轻拍着她的脊背,和声安慰道:“我的好紫箬,别哭,别哭,我回来了,以后也不会再丢下你了……”

紫箬没听见我的话儿还好,一听见我这么说,更是哭得厉害起来,一张小脸蛋儿不断往着我的怀中猛蹭,那梨花的露水顿时打湿了我胸前的衣襟。

好一会儿,紫箬渐渐止住了哭声,我看见旁边那两名领路太监一直站在一边,心中微微一动,也不想教人传出去说了闲话儿,便拍了拍紫箬说:“紫箬,今天折腾了一天,这站着说话着实有些累,我们还是先回去吧!”

紫箬大概也听说了我今日在殿试上面的事儿,慌忙用手抹了抹脸上的泪水,说道:“主子您看我……可当真是高兴坏了,也忘了这事儿。”说罢,她就伺候着我走回到那边院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