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红楼之风华绝黛-第89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胤禟点点头,道:“多谢二嫂。”
看着胤禟来了又去,瓜尔佳氏摇摇头笑道:“如今看起来九弟倒是成熟了不少。不再是那个跟在八弟身后胡闹的九爷了呢。”
黛玉点头道:“可不是么。如今这么多兄弟倒是九弟走得最远。”此去,何止万里。从此便是异国他乡,胤禟也不再是那个在京城横行无忌的财神九爷了。他要靠自己的本事在遥远的异国开创自己的事业。
15。弘曜离家
胤禟走了,走得毫无牵挂。临走时胤禛十分大方送了这个从小就爱和自己做对;如今却即将远行的弟弟一份大礼。进封胤禟为和硕愉亲王,令其以大清特使的身份出访西洋诸国。另晋宜太妃为贵太妃。胤禟接到胤禛的旨意的时候;也不由得愣了一下,他原本以为这位皇帝四哥;恨不得自己这一去就永远也也不要再回来了,却没想到他竟然会封自己为亲王,还任命为大清特使。毕竟就算自己在有钱,到了万里之外的西洋诸国,出了什么事也是鞭长莫及。有了大清特使和亲王的身份,别人想对他怎么样也要掂量一番了。
“九弟,一路保重。咱们都盼你早日归来。”胤禛牵着黛玉站在码头边上对胤禟道。不远处的水面上停泊着一艘船,胤禟就要从这里下江南然后转道广州再乘船出海。
胤禟神色复杂的看着胤禛和黛玉,好一会儿才道:“已前是弟弟不懂事。多谢四哥四嫂不怪罪臣弟。以后额娘还有府中上下有劳四嫂照拂一二。”
胤禛点点头,抬手拍拍他的肩膀道:“都是自家兄弟,还说这些做什么。”
康熙站一边看着这个从小就没怎么注意过的儿子,眼里多了一丝欣慰。胤禟出身尊贵,从小就文不成武不就,性子也是乖僻。康熙看在宜妃的面子上对他多有放纵,但是在深心里并没将这个儿子看的有多重。这些年胤禟的所作所为,也确实让他有些失望,却不想如今这个儿子竟然有了这么大的志向。虽然担心胤禟的安全,但是作为一个父亲还是十分骄傲和欣慰的。心里对胤禛的做法也更加满意了。到底是自己看中的儿子,即使登基为帝也不会做那些落井下石的事情的。
“皇阿玛。”胤禟有些忐忑的看着康熙,他也没想到皇阿玛会亲自前来送自己。胤禟从小打大从没觉得自己有这一刻这么让皇阿玛满意的。
康熙拍拍胤禟的肩膀道:“你总算是出息了,自己路上小心一些。你四哥跟你说的话好好记牢了,到了那边有什么难处也好有人帮忙。”胤禟忍不住眼眶微红,点头道:“儿臣记住了,让皇阿玛为儿臣挂心,儿臣真是不孝。”说着就想要下跪,康熙一把拉住他道:“朕是你阿玛,你要远行朕怎么能不担心?你若是还记得朕和你额娘担心你,就一路小心早日平安归来就是了。”胤禟点头道:“儿臣谨遵皇阿玛教诲。”
若是往常,康熙如此看重胤禟宜太妃必定是要得意非凡的。但是此时宜太妃却只能眼泪涟涟的望着即将远去的儿子。千言万语也嘱咐不完心中的担忧,儿子想要做的大事她不明白,但是当儿子用那样激动和满是雄心壮志的眼神向她述说时,宜太妃发现自己不能阻止儿子的脚步。如今她只有日夜在佛前祈祷,只求儿子能够平安归来。
目送胤禟上船离去,宜太妃终于忍不住哭了起来。康熙看着这个陪着自己几十年素来要强骄傲的女人哭的如泪人一般,不由心软的安慰道:“老九有这样的志向,朕也为他骄傲。你生了个好儿子。”宜太妃只是默默垂泪,儿子都已经走了,太上皇的几句夸奖在宜太妃心里早已不在重要了。
胤禛和黛玉回到宫中,就有启祥宫的总管太监送来了一封弘曜的书信。黛玉和胤禛都有些诧异的望了对方一眼。胤禛接过被火漆封的严实的信打开来看,脸色瞬间变得漆黑,碰的一声将信拍到了桌上。黛玉心知不好,连忙上前取过桌上的信来观看,顿时也是气极。胤禛脸色阴沉的盯着启祥宫总管太监问道:“大阿哥何时将信给你的?”那总管也是遭了这番无妄之灾,根本不知道到底发生了什么事只得战战兢兢的答道:“回皇上,就在今晨。大阿哥吩咐等皇上和皇后娘娘送完愉亲王回宫之后再将信呈给皇上和皇后娘娘。”黛玉看了他下的发白的脸一眼,淡淡道:“你先退下吧。”那总管如获大赦,连忙退了出去。
“胡闹!”胤禛脸色依然难看得很。黛玉神色也有些凝重,低下头来重新阅读那封信。
皇阿玛皇额娘钧鉴:儿弘曜承双亲教诲十年有余,素闻天下之广袤,非我华夏可比。今适逢九王叔出使西洋,儿愿随行左右……儿弘曜上。一封信系的洒洒扬扬,引经据典,显然并不是一时兴起。黛玉既是无奈又是担忧,望向胤禛道:“四哥,是不是派人去将弘曜追回来?”胤禛沉着脸,显然是在压制着自己的怒气,好半天才道:“算了。他要去就由他去吧。”自己儿子是什么性格胤禛还是清楚的,打定了主意要做的事情就算你把他腿打断了他爬也要爬去做。黛玉面露忧愁,道:“多出去走走也没什么不好。只是曜儿年纪还小…”这个儿子黛玉心中一直有些愧疚,小小年纪就跟着四哥去了江南,如今刚回来不久又要跑到大清以外万里之遥的西洋去,怎么能不让她担忧。
胤禛想了想道:“弘曜的英吉利语和西班牙语都学得不错。老九带去的人里也有不少人才,咱们再派人照顾着一些应当没什么大事。”
既然胤禛都同意了,黛玉自然也不反对,低头沉思了片刻道:“让暗部派几个去过的人跟着弘曜一起去吧。环儿如今还在江南,让他跟着跑一趟吧。”
胤禛略想了一下,点了点头。黛玉立刻让人取了笔墨给林如海写信。
南行的船上,胤禟独自一人坐在船仓里闭目养神。早上告别的宜太妃的神色和眼泪让他十分愧疚。古语有云父母在子不远游,如今自己却抛下父母妻儿远赴西洋,确实是不孝之极。
“九爷。”门外的侍卫低声叫道。胤禟心情有些阴郁,冷冷道:“不是吩咐过别来打扰爷?”侍卫为难的道:{“九爷恕罪,奴才有大事禀告。”胤禟皱了皱眉,道:“进来吧。”
进来的侍卫神色有些惶然,道:“九爷…大阿哥…“
胤禟皱眉道:“大阿哥?哪个大阿哥,大阿哥怎么了?”
侍卫咬牙道:“睿郡王在船上!”
胤禟猛的起身道:“弘曜在船上?!人呢?”
门口一个满是笑容的脑袋探了进来,对着胤禟笑容可掬的道:“九叔。”胤禟盯着他道:“你怎么会在船上?去江南探望林大人还是皇上给你派了什么差事?”弘曜摇头晃脑的晃进来,对着胤禟笑的十分真诚道:“都不是。九叔,侄儿想跟你一起去西洋。”胤禟整了半天,对着他阴测测的一笑道:”想跟我去西洋?你是想要你九叔的命吧?“皇帝四哥知道他拐走了他的宝贝儿子,还不把他的皮给拔了?只怕就连皇阿玛也不会放过自己。想到此处,胤禟差点跳了起来,冲着门口的侍卫叫道:“停船!立刻将大阿哥送回去!”弘曜提醒道:“九叔,我们都走了快一天了。”胤禟哼了一声道:“就算已经到广州了爷也要把你送回去!”
弘曜顿时垮下了脸来,可怜巴巴的道:“不要这样啊,九叔。你就可怜可怜侄儿吧。”
胤禟闷哼,我可怜你谁来可怜我?而且他一点也不觉得眼前这小鬼需要人可怜,“弘曜啊,你知不知道你阿玛我四哥是当今皇上。你可是皇上的嫡长子,年方十岁就封了郡王啊。将来你皇阿玛那什么…你明白的吧?”想起这小鬼的人生,可以预见的一帆风顺的让胤禟羡慕嫉妒恨。皇帝的嫡长子太上皇的爱孙,大清第一对几乎视为祥瑞的龙凤胎。小小年纪就加封郡王,更不用说宫里根本没有与他竞争的对手,只要不出意外,将来这大清的江山十之八九就是这小鬼的。这让他们这些在康熙手底下拼死拼活几十年,直到新皇即位才混了给郡王的阿哥情何以堪啊?弘曜眉头皱的紧紧地,“不明白,九叔你就不能理解侄儿的心情么?侄儿不想一辈子关在京城,关在紫禁城里啊。侄儿想去看看外面的世界有多大,外面的世界是什么样的?九叔你明白么?”
争了半辈子皇位的胤禟完全不能理解弘曜向往自由的心情,只将他这行为理解为生在福中不知福。爷们兄弟要是有你这么好的命,做梦都要笑醒了啊臭小子!
“总之,你就是说出花儿来,也要给我乖乖回京去!你不回也成,一到江南我就让林大人扣了你,有本事从你外公手里逃出来爷带你走。”胤禟挑了挑眉,坚定的道。弘曜被死不松口的九叔郁闷到了,不过他也没指望自己能够神不知鬼不觉的从江南溜到广州去不被发现。毕竟无论自己从那条路走,阿玛和额娘的人都只会比自己快。就连自己悄无声息的摸到了广州,上不上得了船还是两说。弘曜觉得自己至少有五成的把握可以说服外公。只要外公同意了阿玛和额娘那里应该会比较容易松口吧?
“那弘曜先跟九叔去江南见郭罗玛法。”
“你可别捣鬼。”胤禟有些怀疑的看着他。弘曜撇了撇嘴不语,多疑是病,得治。
“那么小的年纪你就要他坐船好几个月去那全是西洋蛮人的地方?要是他住不惯怎么办?吃不惯怎么办?生病了怎么办?遇到危险怎么办?还有他的身份,他是我大清的嫡长子你到底知不知道?朕命令你!现在立刻给林如海去信,拦下弘曜和胤禟!简直是混账!”
胤禛无奈,是他让弘曜去西洋的么?
“皇阿玛,弘曜是男孩子多历练一些也没什么不好。”看着怒气冲冲的康熙,胤禛只能开口劝慰。
“我大清幅员辽阔,不够弘曜历练?那些洋鬼子能有什么好学得?”康熙的怒火半点也没有减少。想到自己寄予厚望的乖孙小小年纪就跑到那些茹毛饮血的洋人的地盘去了,康熙就止不住十分担忧。无论怎么样,弘曜的身份这样只跑到别的国家地盘上去就是万分不妥的,“要是那些国家知道了弘曜的身份,抓了他怎么办?”胤禛皱眉道:“咱们大清和西洋诸国消息并不灵通。即使是咱们现在对西洋各国的皇室成员也不尽了解。西洋人对咱们大清只怕也知之甚少。九弟他们自然知道分寸,不会泄露弘曜的身份的。”
“就算如此,危险总是不可预知的。在海上航行几个月,弘曜受得了么?”
胤禛低头沉思了片刻,才道:“皇阿玛,弘曜将来肯定是要继承皇位的。让他多去外面看看总比坐在家里坐井观天妄自尊大的好些。”康熙气乐了,斜了胤禛一眼道:“你这是在说朕?”胤禛无奈的望天,对着越老越不讲理的太皇后十分无奈。
“玉丫头,这做爹的狠心,你这个做娘的也不心疼?”见胤禛说不通,康熙改看向黛玉。
黛玉无奈的道:“皇阿玛,就算我们让爹爹拦下了弘曜,以那孩子的性子只怕是不达目的誓不罢休。与其让他将来不知道什么时候自己悄悄地跑出去让我们担心,还不如现在有九弟跟着安全一些。我已经写信给爹爹让他多挑选一些人跟着弘曜一起去,那些人都是从西洋诸国回来的,对那边也熟悉,应该不会有什么事的。”
康熙哼了一声,埋怨道:“朕就没见过你们这么放任的额娘和阿玛。要是朕的乖孙出了什么事,你们两个给朕仔细着点!”胤禛和黛玉对视一眼,心里松了口气。康熙这话的意思是放行了,胤禛脸上神色平淡,心里却早已经确定等到弘曜那个混账回来之后一定要好好收拾他一顿。
黛玉淡淡微笑,心理面盘算着要让哪些人跟弘曜随行。保护安全的护卫自然是不能少的,还有照顾日常生活的,学习方面的人也不能少了。虽然说弘曜本来就是去出游学习的,但是属于大清的东西一样不能丢,黛玉可不希望自己的儿子几年后回来变成了一个半中不洋的人。
第十七章 西藏乱起
江南,杭州码头
经过长时间的航行终于到达了杭州,早在船上呆厌烦了的弘曜;迫不及待的冲出了舱房身姿矫健的掠过水面落在了码头上。胤糖悠然的从船上下来,笑道:“这才不过几丢就受不了?去西洋可要好几个月,你确定你受得了?”弘曜稳稳地站定,回头看着胤禟哼了哼傲然道:“九叔你少瞧不起人了。我就受给你看看。”胤禟轻哼一声道:“还是等你说服了林大人再说吧。”弘曜道:“郭罗玛法一定会同意的。”
“什么一定会同意?”林如梅的声音从不远处传来。两人侧首一看连忙迎了上去。胤禟道:“有劳林大人亲自前来相迎了。”因为胤禛和胤祀的关系,胤禟与林如梅这个康熙信任有加的重臣一直有那么一点不对付。不过如今既然已经跟胤禛说开了,倒也不必再故意端着架子了。林如梅同样笑容和蔼友善,恭敬地道:“愉亲王即将出使西洋,扬我国威。微臣自然该前来相迎。”
等到林如梅和胤禟寒喧过了,弘曜才有些面前的挤出个笑窖叫道:“弘曜见过郭罗玛法。”
林如梅瞥了弘曜一眼,淡淡道:“睿郡王,不敢。”
弘曜立刻挎下了脸,可怜巴巴的望着林如梅。一听林如梅的口气弘曜就知道郭罗玛法这是生气了。如吊要问素来天不怕地不怕的弘曜阿哥最怕的人,林如梅绝对可以名列前三。呜呜皇阿玛的人消息传得真快。虽然如此,但是在这里没有看到自家阿玛派来的人,弘曜心里还是有些暗喜的,这是不是表示皇阿玛其实默许了他的行动?
此处倒也没有外人,林如梅也不客气冷眼看着弘曜道:“你倒是胆子大了,敢私自出京。身为皇子无诏离京是个什么罪名你不知道?”弘曜自知理亏,只能努力的赔笑脸,“郭罗玛法,曜儿曜儿想跟九叔去西洋看看。”虽然早就接到了胤禛和黛玉的信,也知道了她们的意思。听了弘曜的话林如梅还是不自得眉梢跳了跳。看着眼前稚气未脱的少年半响不语。直到弘曜脸上的表情变得有些忐忑才道:“你就不想想你小小年纪逃到外面去,你阿玛额娘在家里何等的忧心?父母在不远游,你不知道么?”弘曜抹了抹鼻子,陪笑道:“不是还有句话读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么?阿玛和额娘正当春秋鼎盛,曜儿最多三五年定然会回来的。到时候自然在阿玛额娘跟前尽孝。”
林如梅见他虽然有些愧疚,言语中却十分坚定,显然并不是一时兴起。这才点了点头道:“如此也罢。只是你万不该私自跑出来。你阿玛额娘也不是不讲理的人。”
弘曜连忙赔笑,“是曜儿做的不对。回头一定向阿玛和额娘赔罪。”
林如梅也没再多说什么,只侧首对胤禟道:“只怕还要请九爷多带几个人一起上路。”
胤禟原本以为林如梅定然会竭力阻止弘曜出海,却不想林如梅只是轻描淡写的问了几句就算了。这意思竟是也赞同弘曜去的,不由得头痛起来。这小子可是皇帝四哥的嫡长子啊,虽然皇阿玛也从来没有把他们这些皇子当宝一样,但是这年头就连嫡长子也这么不值钱了么?弘曜却是大喜,笑眯眯胤禟道:“九叔,君子一言九鼎。郭罗玛法答应了你可不兴反悔。”胤禟哼了哼,看林如梅道:“不知
还有何人同行?”林如梅道:“四名侍卫,两位先生,还有太上皇让找的两个厨子。皇上说丫头就不用带了。”胤禟脸一抽,临走的时候皇阿玛拍了拍他的肩,勉励了两句他就感动的不行了。现在才知道爱新觉罗家儿子确实不值钱,值钱的是孙子,特别是嫡长孙。弘曜惊恐的道:“郭罗玛法上书房的先生跟我们一起出来,他们受得了么?那些老学宄都七老八十了好不好?坐几个月的船还不要了半条命去?说不定就埋骨异乡了,不知道算不算为国捐躯。”林如梅看了他一眼,道:“你放心,皇上选的都是四十岁以下的饱学之士。一位是康熙三十六年的进士,一位是四十二年的甲榜榜眼。且都是闽粤沿梅人士。这几年你的功课若是落下了………” 后面的话林如梅没有说,弘曜脑子里已经自然的想起了自家阿玛的手段和冷脸,不自得打了个寒战。愁眉苦脸的道:“曜儿明自,一定不敢落下了功课。”
十日后,从江南传来弘曜和胤禟已经离开杭州前往广州的消息,随之还附上了弘曜请罪的书信。黛玉看着信不由得泪下,想着儿子如今可能已经上了船远赴万里之外心里就不自得一阵揪疼。胤禛从她手里取过书信放到一边,将人揽入怀中柔声道:“弘曜长大了总是要自己出去走走的。西洋那边也有咱们的人,你如今有了身子,不要太过担心。”黛玉点了点头,虽然明自胤禛的话有道理,但是俗
话说儿行千里母担忧,又岂是道理就能够说得通的。胤禛正待再劝,苏培盛急匆匆的走了进来道:“启禀皇上,八百里加急。”
胤禛神色凝重,八百里加急必然是出了大事。连忙起身从苏培盛手中接过信件展开一看,脸色顿时更加阴沉,沉声吩咐道:“苏培盛,立刻召诸位亲王兵部户部尚书进宫。” 苏培盛也知道出了大事,半点不敢耽搁应了一声匆忙的出去传旨。黛玉蹙眉,有些忧心的道:“四哥,怎么了?”胤禛沉默了片到才道:“准葛尔部策妄阿拉布坦出兵西藏。”
黛玉也跟着起身,神色渐渐凝重起来。胤禛回身扶着她坐了回去,黛玉皱眉道:“策妄阿拉布坦此人是葛尔丹兄长僧格之子,素来野心颇大。”当年趁葛尔丹出兵喀尔喀部,攻占了原准葛尔,断了葛尔丹的归路。这几年又征服了唁萨克汗国,如今更是野心勃勃袭击西藏,只怕所图者未必是西藏一地。虽然准葛尔远离京城,但是因为当年葛尔丹的关系,暗部一向十分关注那边的梢自。黛玉对策妄阿拉布坦此人倒不算陌生。胤禛点头道:“不错。过不了多久西藏汗想必就会上表求援。”黛玉抬头看着胤禛道:“那四哥的意思是?”胤禛眼中掠过一丝冷光道:“原本他若是安分一些朕也没打算和他计较,既然如此不知死活朕不妨成全他 策妄阿拉布坦此人和沙俄人关系十分恶劣,原本他若是安分守己为了牵制沙俄他也必然不会动他。没想到他居然将手往里伸,和葛尔丹一路货色罢了!”
黛玉担忧的望着他,如今四哥刚刚登基便将起了战事,只怕不是什么好事。
黛玉的担优胤禛何尝不知,只是事情已经发生了担心也没有用。拍拍黛玉的手道:“不要想太多了,你如今可不是一个人。”黛玉无奈的点点头,轻抚着还不太明显的腹部,四哥刚刚登基正是多事之秋,这孩子还真的来的有些不是时候。
不多时,就有苏培盛来禀告众位亲王养心殿外求见。黛玉连忙要起身避到后面去,却叫胤禛拉住了只让她在身边坐下。胤礼等人进来脸上也有些诧异,原本皇上命人急召他们进宫还以为有什么大事,但是皇后还坐在这里也不像是要议事的样子。
“给皇上请安,给皇后娘娘请安。”
胤禛点头道:“平身。大家都坐吧。”
胤祥素来和胤禛亲厚,倒也不拘束爽陕的道:“四哥,急召臣弟们进宫可是又什么事?”胤禛取过桌上的折子道:“你们先看看吧。”
众人将折子传了一遍脸色都难看起来,养心殿里一时间一片寂静。胤禛看着众人道:各位兄弟有什么看法?胤礽扬眉道:“这有什么好说的,自然是耍打西藏既然早己臣服我大清,便是我大清的子民。策妄进犯西藏便是反我大清。”胤祥点头道:“二哥所言甚是,臣弟附议。”胤真点头,看向一脸平静的胤禩道:“八弟有什么看法?”胤禩微微皱眉,道:“皇上恕罪,臣弟认为此时冒然用兵只怕有损皇上圣德。”胤禛挑眉,平静的看着他等待下文。胤禩继续道:“西藏民风彪悍,气候酷寒。与我八旗士兵十分不利。若是出兵伤亡必然惨重。若是胜了还好,万一败了何况,这几年气候并不好,连年赈灾皇上年初又有要治理黄河的意思也是继续大笔银钱。如今国库里只怕也并不宽裕。以臣弟之见,不如先陈兵川陕甘地区,一来可以提防策妄出兵偷袭,二来也可震慑其心。”
胤祥皱眉道:“八哥此言差矣,拉藏汗和硕特氏是我大清属臣,西藏亦是大清疆土岂能窖准葛尔肆意妄为。如此一来我大清威严何在?若是放任不管,岂不汗了蒙古各部的心,若是外蒹各部再起而棱之又该如此?”胤禛没有发言,几个亲王各执己见争论不休,之后兵部户部尚书也赶到了,也加入了争论之中。胤礽和胤祥坚持出兵,胤禩和户部尚书则持反对意见。而胤祉和兵部尚书干脆就和稀泥,既不反对这个也不反对那个。胤祥只被户部尚书的推诿之辞气的脸色发青,起身跪倒在胤禛面前道:“皇上,臣弟愿意亲自领兵前往西藏。若不能取胜愿领失土之罪。”
胤禛上前拉起他斥道:“这种话是可乱说的?”
“四哥!” 胤祥叫道。他是真心想要领兵出征的,身为皇子虽然是文武双全,但是比起朝堂上的翻雨覆云,他更喜欢策马扬鞭纵横沙场。更何况策妄选这个时候进兵西藏,分明是想要打四哥的脸。
胤禛拍了拍他的肩头,示意他稍安匆躁。对其他人道:“你们回去各自写个章程下来,明儿早朝上再议吧。”从头到尾皇帝都没表态,让众人有些摸不着头脑,无奈只得起身领命。命众人退下只留下T胤祥和胤礽说话,胤祥见没有外人说话也随意了一些道:“四哥,这策妄阿拉布坦狼子野心,决计不可姑自。”胤禛点头道:“二哥和十三弟的意思朕知道。”
胤礽挑眉道:“皇上可是有什么顾忌?”
胤稹摇头道:“打自然是要打的。只是八弟所言也非虚,如今国库里确实不太宽裕。”胤礽和胤祥默然,兵马未动,粮草先行。这个道理他们都知道,这粮草可不就是银子么。胤礽歪在椅子里,摸着下巴有些懒意,看了一眼坐在一边的黛玉道:“皇后娘娘怎么看?”黛玉抬眼看了一眼胤礽,有些惊讶。大清宫规最重要的一条便是后宫不得干政,却没想到胤礽会如此光明正大的问自己。胤礽笑道:“连皇阿玛都赞过皇后娘娘慧敏过人,说不定会有不一样的看法呢?”胤禛低头含笑对黛玉点了点头,黛玉有些无奈的摇头道:“我哪儿又什么不一样的看法。只是暂时咱们只怕还出不了兵。”胤祥不解的道:这是为何?大清兵强马壮,总不至于还怕了一个准葛尔,当年皇父能灭了葛尔丹,他们自然也能灭了策妄阿拉布坦。
黛玉垂眸,淡淡道:“下个月便是皇阿玛六十整寿,皇上去年就下令开始筹备了,总不能扫了皇阿玛的兴。过了三月转眼又该到了汛期了……………”
胤祥道:“那岂不是永远都出不了兵?”每年黄河长江汛期集中在六月到九月,进入十月之后西藏的气候也不宜用兵,转过年去岂不是又该到第二年汛期了?
胤禛和胤礽对视了一眼,良久,胤礽摸着下巴道:“皇后娘娘言之有理,今年确实不宜出兵。”如果胤禩的反对让胤禛和胤礽不悦的话,黛玉的反对则让两人更多了一丝思考的空间。胤祥看了看胤礽再看看胤禛和黛玉,沉思了片到也想明自其中关键,西藏在和硕特氏手里总不如在咱们自己手里方便。横竖现在出兵时间上也赶不及,匆匆应战也是对八旗将士的性命不负责任。拉藏王虽然在西藏的影响每况愈下,但是也不是豆腐渣一碰就碎的。还不如等他们准备妥当了在出兵也不迟。
胤禛点头道:既然如此,就先让川陕甘总督注意这一些。等到和硕特氏有了消自再说吧。以蒙古人的骄横和私心,也不可能一被攻击就向大清求援。
18章 固山贝子
留胤礽和胤祥用了膳才离去,畅春园里侍候的人便来传康熙的旨意请皇上和皇后往畅春园一趟。胤禛和黛玉明自必是康熙知道了西藏那边的事情想要早他们问话了。虽然胤禛如今已经是一国之君,但是政事上对康熙并没有什么隐瞒,消自一进到便已经着人给畅春园也进了一份过去。横竖康熙在位五十多年,这些事情想要瞒他也必定是瞒不住的。
进了畅春国清溪书屋,却看到一个原本绝不该出现在这里的人。胤禛眼神微沉,面上却没有丝毫变化恭敬地向康熙行礼,“儿臣给皇阿玛请安。”黛玉也跟着行礼,康熙见两人面色如常,心中更是满意点头道:“玉T头你有孕在身,不必理会这些虚礼。”黛玉看了一眼坐在一边的人,对康熙浅浅笑道:“给皇阿玛请安既是宫规也是孝道,岂有虚礼之说。”胤禛扶着黛玉起身,那人已经起身见礼,“胤禵给皇上请安,给皇后娘娘请安。”胤禛垂眸,淡淡道:“平身吧。”
众人各自落座,康熙仔细打量了一下胤禛的神色只是淡淡的和平常并无不同。心中又是放心又是有些苦恼,要说康熙看人的眼光绝对是称的上毒辣的,但是偏偏这个小时候被自己斥为喜怒不定的儿子他始终看不透。这个老四也太矫枉过正了,害的他连他的想法也摸不准。黛玉就坐在胤禛的身边,康熙看不透胤禛的表情却不代表黛玉也看不透。黛玉唇边嗜着淡淡的微笑,动作自然的端过宫女进上来的茶水亲手放到胤禛手里。胤禛抬眼看着她的笑颜,眼中的阴霾悄然的散去了一些。若无其事的喝了一口茶,胤禛方才道:“皇阿玛唤儿臣前来可是有什么吩咐?”康熙拿起桌上的折子皱眉道:“西藏那边的事你打算怎么处理?”胤禛道:“刚刚和二哥以及十三弟已经大概商议过了。明儿早朝再和朝臣们商议一下。皇阿玛可有什么指示?”
康熙见他神色镇定,一派自在并不困突起战事而急躁,心里更加满意。摇头道:“你们心里有数就是了。只是策妄阿拉布坦此人朕也不陌生,不是个容易满足的人,你心里也要有个成算。”胤禛点头称是,黛玉又说起下个月康熙万寿节的事。待说到万寿节是自理亲王亲自负责的时候康熙心里更加高兴了。对于胤礽这个嫡子康熙心里还是很有些感情的,偏偏胤礽和他有心结,自从咸安宫出来以后虽然和胤稹感情比年少时还好些,就连和胤眩参帐盅院停运飧龌拾⒙暌恢钡摹O噬俚募复卫锤约呵氚玻彩俏适裁创鹗裁矗晃示筒凰祷埃每滴跣睦锖苁怯裘屏艘徽笞印?戳丝醋谝槐哂行鋈坏呢范_,再看看一脸淡定的胤禛,康熙心里有些为难。
当初将胤禵过激出去的时候康熙是真的怒急了的,但是就是怒急了到底还是没有将他圈禁。过了这快一年的时间,康熙如今享着清福不再操心朝政,也再没有那些为了争位而惹得他肝火直冒的逆子,每日里儿孙绕膝过的十分安乐不自得就想起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