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虞家小姐(楚秋)-第75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女,罗家家风有亏,人家以前能看上,现在未必看的上了。
  吴婆子也跟着叹气,道:“国孝满了,林二姑娘也要嫁入齐家了。”本以为这样亲上加亲,若是能相处好了,会让虞秋荻跟齐家的关系更进一层,谁想到会结下这样的大仇,这回是彻底没娘家了。
  虞秋荻倒不算太失望,从一开始她不指望齐二老爷这个舅舅会为她做什么,现在只是更加彻底一点。以后大家全部按礼来,四节八礼不少了就好,就是联络了感情,以后照样是指望不上。
  几日之后罗大太太就把虞秋荻叫了过去,还不止她一个,罗慕清,罗慕周,罗慕均三位在家的爷们也一并叫过来,非常简短的通知他们,罗氏既将与贺子章和离了,这几天就要办手续,让大家有个心理准备。
  虞秋荻还好,己经料到了,罗家三位小爷就真惊讶了,虽然罗氏是姑姑长辈,当下辈的不得私议,但和离可不是小事。
  至少罗慕清是当场就问了出来:“母亲,所谓何事啊?”
  罗大太太脸色不太好看,真实原由肯定不能说,只是道:“自成亲以来,二姑奶奶一直成病在家,既不能料理家事,也不能教育孩儿,再加上他们夫妻一直不和,贺侯爷便提出和离。”
  “母亲……”罗慕均最小,脑子一时间还没转过来,疑惑的道:“婚姻乃结两姓之好,二姑姑嫁到贺家并不无错,只是因为这样就要和离,是不是……”若是贺子章真因此和离,罗家该为罗氏出头才对。
  罗慕周却是悄悄拉拉他,罗慕均也不再问。
  罗大太太便看向罗慕周,道:“三日后二姑奶奶就要归家,嫁妆也要拉回来。慕周,你向来细心,到时候你跟你父亲一起过去,帮着清点。”
  “是。”罗慕周答应着。
  简单吩咐几句,罗大太太就让众人散去。虞秋荻稍稍犹豫一下,决还是走了,此时罗大太太估计是心神俱疲,劝慰只会给她添烦。相信罗氏与贺子章和离的真相很凶残,单是贺子章会答应和离,相信罗家就要付出不小的代价。
  三日后,罗大老爷和罗慕周去安远侯府接人拉嫁妆,此时两家和离的消息己经在京城传开。京城顿时哗然,像林罗两家己经结下那样的恩怨,两家也没提和离之事,突然间贺子章与罗氏和离,其中原由就让人费解了。
  民野乡间,和离休妻还没什么,高门大户里,休妻和离就是极为少见的。两家都要顾各自的体面,除非像罗家和林家那样,直接结下大仇了,只是小夫妻之间的矛盾,绝对不可能和离。
  罗氏在家当姑娘时,就没什么好名声,不过众人说起她来,也不过是嫌她太过于清高孤傲,明明是庶女却摆嫡女的谱,真要说品行上有什么大问题,还真说不上。至于贺子章,开始时是低调,后来有了拥立之功后,行事虽然说不上夸张,但也是京城一号人物,私生活方面听说是精彩了点,但男人嘛,这都是小问题。
  两家没有突发矛盾上,朝堂上也是平静如水,突然间两个人和离了,各种猜测也就来了。尤其是罗家对于和离之事没有任何看法,没有任何怨恨的言语,那基本上可以肯定,肯定是罗氏有错,不然罗家不会这个态度。
  林大太太恨罗家是恨到骨头里,如何会放过这个机会,先是对外放话说,肯定是罗氏偷人了。结果这话就说了一天,次日贺子章就找林老太爷谈话了,他内心无所谓这个绿帽子,但被人议论说戴了绿帽子,那就太没面子。
  林老太爷根本就不知道此事,先给贺子章赔了不是,回家之后就把林大老爷和林大太太叫过来骂了一通,林大太太这话其实也就是几个非常相熟的妇人说的,她也不是站大街上嚷嚷的,贺子章竟然知道了,实在是让人惊悚。
  “以后这种话断不可再说。”林老太爷说着,满朝文武最惹不得的就是贺子章,没事去议论他的事非,这不是吃撑了吗。
  林大太太也怕了,她只是跟几个女眷说闲话时说的,哪里想到会传到贺子章耳朵里。
  “罗氏与贺侯爷和离,与我家也是好事,现在罗家的名声最低时,不如趁着现在,跟罗家说和离之事,谅罗家说不出什么话来。”林大老爷说着。
  林氏己经被发配到别院去,除了搬弄事非外,又添了不孝之罪,这全部都是因为罗家的算计。按这样的发生下去,谁知道罗家的女人们又出什么新招。不如趁着现在,早点和离了,把林氏接回家里,趁着她还年轻,也好改嫁。
  林老太爷显得有些犹豫,想了想也点点头,道:“也好,趁着现在罗家理亏之时和离了,免得耽搁了大丫头的青春。”正好他也看好了一门亲事,和离之后半年,就可以再嫁了。
  林大太太最爱听这个话,得知女儿被算计到别院,她都想扎小人了。此时林老太爷点头,她恨不得巴飞到罗家去,道:“那我下午就过去。”
  “不用你去。”林老太爷说着,林大太太去明显是送把柄的,他和林大老爷去,直接去找罗家的男人,先把事情敲定了。把孙女接出来了,再慢慢与罗家算帐。
  先写了拜贴送过去,次日早上林老太爷和林大老爷就过去了,罗老太爷和罗大老爷招呼的,连客套都没客套,林大老爷就直接道:“罗家的门风,我们是不敢高攀,此次过来,是谈和离之事,我知道二爷不在家,想必罗家是能做这个主的。”
  林大老爷那一句不敢高攀,让罗老太爷羞红了脸,若不是他宠爱幼女,宠的她不知道天高地厚,也不至于让一家老小都蒙羞。
  “林家女儿搬弄事非,支使弟弟打夫婿,丈夫走后又不愿意侍侯公婆,这样的媳妇,罗家也是不敢要,和离就和离,这个主我替慕白做了。”罗大老爷马上反唇相讥,罗家现在是门风有亏,但并不表示林氏就能摘干净,林家想现在和离也好,早点把林氏送出去,家里也能清静些。
  林老太爷对罗家也是满心怨恨,却不像林大老爷那样,怕吵起来耽搁了正事,便道:“既使如此,那我们现在就把文书办了,下午过来接人。”
  “也好,早日请了搅家精出门,家里也清静了。”罗大老爷说着。
  罗大老爷马上让管事的准备,林大老爷是有备而来,手续管事都是带齐的,两家管事去衙门办理。没一会功夫,所有手续就齐全了,林老太爷看过和离手续,确实没问题了,便起身道:“林家下午派人去接人拉嫁妆。”
  “好,罗家也会派人过去。”罗老太爷说着。

☆、143

  送走了林老太爷和林大老爷;后院里众人也接到了消息;现在天气暖和;罗老太太闲来无事;便叫了众人一起到花园赏花,罗大太太,虞秋荻;奶妈抱着旭哥儿;还有罗氏都在一处坐着。管家媳妇过来回报时,罗老太太正逗着旭哥儿,孩子还小,早晚不好出门;正中午这回倒是可以见见太阳。
  “林家要和离?也是;现在的罗家……不趁现在还要等到什么时候去。”罗老太太多少有几分叹息。虽然与林家和离是好事,但赶在这个时候,旁人说起来,只怕也多会说罗家不好。想想此事,她也有责任,嫡母有教导庶女的责任,罗氏这样,罗老太爷有绝对责任,她也有附带责任。
  罗大太太心情虽然也有些纠结,却是笑着道:“能早些和离也是好事,我们也好早点给慕白物色亲事,不然白拖着,就是有好亲事也错过去了。”
  虞秋荻对此事不敢发表意见,只是跟着罗大太太一起笑着点头。其实让她说,罗慕白不合适这时候再谈亲事,完全可以拖两年。他想建功立业,那不如让他去闯去干,等事业有小成了,年龄大了,性格也更成熟了,那时说亲也不迟。至于林氏,则是青春有限耽搁不起,最多一年,林氏肯定要再嫁。
  旁边罗氏就有点坐不住了,也不坐了,低着头站在旁边。出事之后在贺家的大半个月,贺家婆子们对她没有丝毫客气,虽然没有直接打她,但虐待是肯定的。语言冷暴力,不给饭吃,再加上罗素的话,她本以为自己死定了,与戏子私会,贺子章就是杀了她,罗家都不会为她出头。
  罗氏虽然被宠坏了,从来以高门大户千金自居,但本身也很惜命,更加在意名声。与戏子私会之事,虽然她自己也莫名其妙,但她确实与鱼郎私会,床单都滚了无数回,无论如何也抵赖不掉。就是贺子章给她下套之类的,若是她自己知道羞耻,怎么会做出如此这等下贱之事,不管婆家处死她,还是娘家处死她都理所当然。
  本以为是死定了,没想到最后被罗大老爷接了回来,到家之后,亲娘因为她被罗老太爷打发到庄子上,理由是教坏姑娘,挑唆着姑娘学坏。罗老太爷对她更是没有丝毫怜爱,回家之后先是一通骂,然后就是打板子,结果罗老太太上前来拦。
  罗老太爷仍然显得不够,又骂罗大老爷和罗素心软,家里养出这样的女儿来,就该任由她死在婆家保全两家脸面。现在接回家里了,也该打死。
  家里狠闹了一通后,罗老太太就让她住在自己院里厢房里,好生安慰了她几句,也没怎么骂她,只是每日早晚让她到屋里抄手女戒和女则,又另外请了京城出名的教席,早晚教导她。
  从小到大罗老太太没有对她很好过,也没有对她很坏过。但罗老太爷都恨不得要打死她了,罗老太太能如此对她,也就显得罗老太太的好了,对罗老太太的教导也能听进去了。
  平常有些家庭活动,就像现在赏花观鱼之类的,罗老太太也会叫上她一起。连罗大太太对她,虽然没有特别好,但对比一下,罗大太太待她算是很不错了。平常说话时,也会常与她说为妇之道,并没有十分责骂之意。
  “林家下午就要去接人拉嫁妆,那吃了饭我也过去看看吧。”罗大太太说着,和离不是小事,幸好林氏的嫁妆早就清点完毕封在别院里,不然只是清点只怕也要花上一天时间。
  罗老太太却是道:“你就是过去了,难道林大太太就能说你好了。算了,何必过去跟个蠢人生气,让你身边的人过去就好,只要嫁妆不差了林家的也就是了。”
  “果然是婆婆心疼我,那我让平姨娘带着婆子们过去。”罗大太太笑说着,以林大太太的脾气,肯定是她打头阵,到时候肯定有得闹。反正两家都和离了,她何必去生这个气。
  说话间也到了吃饭时间,因为外头天好,罗老太太便吩咐一处吃饭。虞秋荻连忙起身去张罗,又让奶妈抱着旭哥儿回屋,已经玩了一会了,孩子还小,不能太吹风了。
  媳妇们抬了食盒过来,虞秋荻带着丫头们忙活,罗大太太偏爱什么,罗老太太有什么忌讳,她早就熟记与心。一碗一碟的端上来,布菜侍候,直到两个婆婆和罗氏吃完移步了,虞秋荻才坐下吃饭。
  罗老太太带着众人转到花厅里,又对罗氏语重心长的道:“这些天你在身边,看看你侄妇是怎么侍奉婆婆的。早晚请安,顿顿侍候,这都是媳妇的本份,你一定要记牢了。你还年轻,虽然曾经犯下大错,只要你能下决心改了,以后好好嫁出去,照样过成一家人。但你若是不能改,不但把我们的心都辜负了,也把自己给坑害了。”
  罗氏听得低下了头,想到在贺家生不如死的日子,以及犯下的大错,羞愧的说着:“我都记下了,请老太太放心,我不会再给罗家丢脸。”
  罗老太太听得点点头。
  平姨娘接到罗大太太的命令,吃完饭就带着婆子过去了,没一会林大太太气势汹汹的来了。本以为会见到罗大太太,没想到罗大太太就派了个姨娘过来,这更让林大太太怒不可谒,这么大的事只派个姨娘过来,罗家实在太张狂了。但不管张狂还是不张狂,罗大太太没来,林大太太也不能杀到罗家去骂人。
  实在无人可出气,林大太太就对着平姨娘开始了。平姨娘更加淡定,不管林大太太说什么,她都是恭敬的听着,既不回嘴也不强辩,任由林大太太说,反正再怎么林大太太不可能冲上来打她。
  林大太太说了个口干舌燥,结果发现对象就是个块木头,心里火气更大,却也更无可奈何。平姨娘当着林大太太的面,把嫁妆清单核对完毕,林家的下人搬运上车,至于林氏则是已经换了鲜艳衣服,除了嫁妆之外,平常日用之物全部没带,按林大太太说的,不稀罕罗家的东西,一丝一毫都不会带走。
  “二奶奶……现在要改口叫林姑奶奶了,您慢走。”平姨娘恭敬的说着,心里却是有几分叹息,按她想的,若是缓一缓再和离,林氏在别院里好好反省一下,可能对她更有利一些。
  有句俗话说得好,大难不死必有后福,其实这个所谓的后福,更多的是因为人在苦难中得到了经验教训,给以后人生带来了启发。比较鲜明的例子就是罗氏,虽然不知道在贺家发生了什么事,但很明显被收拾的很惨。
  回家之后,又被罗老太爷一通收拾,只有罗老太太肯定给她好脸,肯给她指条活路,她自然也就听话了。好死不如赖活着,能活着谁都不想去死。就目前来说,虽然智商没有办法了,又经此一吓,胆子小了许多,但至少看着像那回事了,以后再嫁至少能过成了。
  林氏此回也是经了一劫,但她这一劫去得太快,她本人并没有受到什么苦难。再看看林大太太那样,看样子也知道是绝对不会反思的。林氏本来耳根子就有点软,若是林大太太再一直跟她说,你是对的,你一点错没有,全部都是罗家的错,只怕林氏更不会反思自己,只会更加怨恨罗家。
  林氏如此年轻肯定要是再嫁的,女子再嫁多半不如初嫁时,再嫁打个对折都不止。心性比原来更高了,嫁的却是更不好了,本来日子是不是如意全凭自己,林氏这样的心态,只怕想如意太难了。
  林氏却是看平姨娘一眼,心情则显得有些复杂,平姨娘与她说了不少话,她初时听到心里虽然不太舒服,但这些天想想似乎也有道理。想开口说些什么,林大太太就道:“你是什么身份,与一个婢妾有什么好说的,我们走。”
  “嗯。”林氏听得应了一声,也是,跟一个婢妾有什么好说的,一个婢妾又有什么见识。
  送走林家的车驾,平姨娘心里叹了口气,又指挥婆子管事把东西该收的收起来。短时间内这里不会有主子过来,该卦起来的院落封起来,只留下看房子的下人,原本侍候林氏的全部带回罗家,再另行分派。
  等平姨娘全部收拾回府,已经是掌灯时分,先去罗大太太屋里汇报了情况。罗大太太也不急着问,平姨娘跟她这些年了,办事就没有不妥的,只是先让她去吃饭。等到晚间平姨娘上来侍候时,平姨娘才把下午的事全部说了。
  “林大太太还是那样气盛啊,我倒是有点好奇,她能把女儿再嫁到什么人家去。”罗大太太说着,女人再嫁就没有嫁多好的,一般高门大户里就是娶填房,也情愿要家世差点的黄花大闺女。别说林氏本来就有错,就是没有错,她也不会嫁多好。
  平姨娘叹气道:“说起来林姑奶奶的性格也不算坏,就是林大太太再想,只怕她也只能下嫁。”若是下嫁的话,林氏只要能把心态摆正了,不要想着我为什么会嫁这么差,婆家人想着她的家世,应该能过的很不错。
  夏天过去,秋天转来,一年国孝终于满了。京城的高门大户忍耐了一年,此时孝满,几乎都有点迫不及待了,像罗家齐家那样,早就给儿子订下了亲事,就等国孝满成亲。罗慕清与唐氏的婚期就订在九月底,罗大太太张着亲事,虞秋荻跟着打下手,她是头一次经这种大事,不敢有丝毫大意。
  就在京城众家都在忙着张罗自家事时,一个重型炮弹来了,齐瞬庭早就与林二姑娘定亲,婚期就在九月中,比罗慕清的婚期早半个月。婚期将近,齐家也要下聘了,齐家非常大手笔,五万银子下聘。
  全京城人士震惊了,其实一般侯府世子成亲,聘礼也就是二万到三万两那样,齐家出五万银子的聘礼,虽然超标了许多,本还没有到让人震惊的地步。众人只是想到罗家,虽然林氏和离,但林氏当初也是聘一陪二,虞秋荻更是如此,很多都说一陪三都不止。
  现在齐家五万银子下聘,难道林二姑娘要陪嫁十万两不成?若真是如此,虽然未必压的过虞秋荻,但也是大手笔的嫁妆了。
  “林家果然是凡事不愿输人。”罗大太太说着,以林家的家底,大姑娘已经陪嫁了五万两,若是二姑娘陪了十万两,只怕要把林家掏空了,最有可能的就是,五万聘礼五万嫁妆,一比一打比。
  想当初罗家给嫡长子娶妻,是下了四万聘礼的,林二姑娘的嫁妆不可能超越虞秋荻,现在只能在聘礼上力压罗家的了。
  虞秋荻旁边听着只是笑笑,这样的对比与她无所谓,不过齐二老爷花五万银子娶林二姑娘,不知道他以后会不会后悔。道:“刚才唐家的婆子带了媒婆来了,唐家的嫁妆单子已经拟了出来,先请太太过目。”
  罗唐两家的婚事,唐家直接挑明了,聘礼嫁妆大家商议着来。唐家先递单子,然后罗家出聘礼。唐家没什么根基,只有唐老爷一个庶吉士值钱些,家境跟罗家,林家这种大户比差太多了,万一罗家也大手笔下聘,唐家可要怎么陪嫁。
  “送来了吗?”罗大太太说着接过来,翻开细细看着,心里合计着,大概五千银子那样。以唐家的家底,这个数目的嫁妆不算少了。虽然是递的头张单子,会有变动,但也不会差不多,罗家最多准备六千银子聘礼也就足够使了。又道:“这样也好,没得比就不用比了。”
  两家婚期如近,说起嫁妆聘礼来,肯定有的说。世人都是这样,若是相差了一点半点,齐家出五万,罗家出两万肯定会被说,现在相差十倍了,也就无所谓说不说了。
  到了林二姑娘抬妆那天,京城多么八卦人士围观着,连御史也留心了,林家若是真出十万银子嫁妆,就可以考虑写折子弹劾林老太爷和林大老爷贪污了。大珠的官员薪俸是挺高的,但也不可能让林家过的如此潇洒,随便十万两陪嫁女儿。
  林二姑娘五万银子的嫁妆抬出来,让八卦的情绪多少有点失落,罗家大奶奶是因为因缘巧合才有这么多的嫁妆,若是林二姑娘也有超过虞秋荻的数,那将是多大的八卦。
  紧接着没几天,罗家也给唐家下聘,八卦人士再次兴奋起来。就是不比林家,看看罗家前头两个媳妇,那是什么样的手笔,现在娶三儿媳妇了,只是比着前头两个也足够看了。然后众人再次失望了,罗家五千银子的聘礼,想想唐家的家境,实在没啥好说的。
  当然还是免不了被八卦议论一番,罗老太太和罗大太太都是一副不为所动的表情,别人也不好说什么。
  九月中齐瞬庭娶亲,虽然与林家闹成那样,但罗家与齐家都是正经姻亲,尤其是虞秋荻,齐家是她的娘家。罗老太太自是不用去,罗大太太带上虞秋荻去贺喜,贺礼都是双份的,笑着向齐二太太道喜。
  尤其是虞秋荻还得向齐二太太告罪,娘家兄弟娶亲,就是出嫁的姑娘也该多来看看帮帮忙。虞秋荻直到婚礼才来了,虽然有些失礼,但也有情有可原,婆家小叔子也要娶亲,她是长嫂,肯定得先忙夫家的。
  “姑奶奶家里忙,自然该先顾着夫家。”齐二太太客套的说着。林家与罗家是彻底翻脸,齐二老爷已经明确跟她说,齐家是走中间路线,若是两家真斗起来,齐家是两不相帮。其实也是想帮没得帮,齐二老爷仍然起复无望,天天家里闲逛着。
  虞秋荻又不是亲生女儿,也已经嫁出去。林二姑娘则是媳妇,以后就要天天相处了,为了后宅和谐,与虞秋荻保持点距离比较好。平常过年过节,就按礼法来,不要太亲热了。这话正合齐二太太之意,她本来就跟虞秋荻不熟。
  虞秋荻也是巴不得如此,客套几句就跟着罗大太太入席坐下,一般都是太太们一席,奶奶们一席,姑娘们一席,众位太太们都在家里憋了一年多,此时相见自然有一番热络话说。再加上罗氏之事,也有不少人上来打听的。
  虞秋荻先给众位太太们见了礼,当年罗家给罗慕远聘娶虞秋荻,让多少京城人士惊讶。现在人家儿子都生了,就是想说什么也没得说了。现在罗氏是焦点问题,就连罗慕远打人事件都算是过气八卦了。
  好话坏话听了一通,虞秋荻全部微笑己对。齐家婆子引着虞秋荻奶奶辈的席面坐下来,刚坐下,前头顾惜颜就向她挥挥手,笑着道:“一直说要去看你,结果一直抽不出时间来。”她是真有事,虞秋荻怀孕没多久,年氏也怀孕了,这一胎顾家上下是千小心万小心,总算是母子平安生下来,虽然是个女儿,但对于顾家来说,也是普天同庆的好消息。
  “我还没恭喜你呢,当姑姑了。”虞秋荻笑着说,又问顾家什么时候摆满月酒。
  “就几天了。”顾惜颜笑着说,又道:“不过祖母说了,不大办,就请几家亲友。”
  倒不是因为女儿不想大办,而是怕大办了折福。这是长平长公主请的大师说的,小孩子怕折福,贱养了才好。洗三都没请人,满月也只请相近的亲友。
  “嗯,到时候我肯定去。”虞秋荻说着,顾惜风克妻殇子,也连累着年氏,现在终于生下一女,总是好事一件。
  吃席吃到一半,顾惜颜要去洗脸,虞秋荻也跟着一起去。上了厕所,洗完脸,因无旁人在顾惜颜小声道:“前几天我听母亲说的,你以前的那位妯娌林氏,只怕要再嫁了。”
  “嫁谁?”虞秋荻警觉起来,林氏再嫁不奇怪,奇怪的是长平长公主如何会知道?顾家与林家又无姻亲关系。
  顾惜颜低声道:“是成亲王。”
  “成亲王??”虞秋荻傻了,随即道:“成亲王不是有王妃吗?”
  “听说是要纳她当侧妃。”顾惜颜说着。


☆、144

  大珠朝的原配皇后自然是名门闺秀;后妃则绝大部分来自民间;只要是出身良家就能选美入宫;后宫争宠;全凭自身能力,跟娘家没关系。受宠之后就可以晋升,要是自己本领强;儿子凶猛;后位虽然困难点,皇贵妃肯定没啥问题。高门大户里也极少把女儿送到宫中去打拼,更多的是用于家族联姻,与另外一个大族结盟用。
  也因为这样;大珠朝基本上没有外戚;就是外戚因为家中女儿得宠上位,也因为根基太浅,想坐大不容易。别说后妃,就是太后,大部分也是人在时家族会得到些照抚,人死灯灭,新皇帝当然不会特意去灭掉,只是没人照抚,自然也就消亡了。
  成亲王是先帝幼子,当今皇上的同父弟弟,今年才二十出头,生的是风流潇洒,京城数一数二的美男子。母亲荣太妃的父亲只是一个小秀才,出生在后妃里不算最差也不算最好,全凭美貌和手段夺得先帝宠爱。
  亲王爵位是先皇帝在世时封的,嫡妃也是荣太妃怂着皇帝在自己母族里寻的,想想荣太妃的出身,成王妃的出身就可想而知了。那就不只是差了,是非常差,唯抽样貌,绝对称的上是大美人。
  据说成亲王对于这个妻子十分不满意,夫妻感情十分不好,成亲几年了,庶子满府跑了,成王妃仍然没有生下孩子。要是荣太妃的外甥女之类的,可能看在母亲的面上还好些。偏偏成王妃也不是嫡亲的,是荣太妃远房堂兄的女儿。
  “成亲妃至今无所出,林氏进门就是侧妃,她若是生下儿子……”顾惜颜望着虞秋荻,神情显得十分担忧。
  亲王爵位,入玉碟的除了正妃之外,还有两位侧妃,虽然在正妃面前是妾室,却是属于有品级的皇家成员。出门行走,命妇相见时,还是要依品级行礼。
  成亲王除了正妃之外,侧妃之位一直是空着的,若是成王妃一直无所出,爵位就很有可能轮到侧妃生的儿子。就是成王妃后来生了儿子,继承了亲王爵位。成亲王是皇帝的亲弟弟,如此近的血缘,只要成亲王不造反不惹,林氏作为亲王侧妃,她所生之子,妥妥的是个郡王。以后分府出去,她可以跟着儿子,本来就有位份,母凭子贵,就真尊贵了。
  “林老太爷果然会算计。”虞秋荻有几分自言自语的说着。
  女子二嫁想嫁的很好,根本就不现实。以林氏的条件,若是嫁到一般人家为妻,肯定是下嫁,要么嫁到京外去,要么就是京城非常一般的人家,怎么都不会成为林家的助力。相反的若是罗慕白再娶,只要他能立下功业,照样能娶高门大户的姑娘。
  对比之下,两家和离之后,林氏嫁的更差,罗慕白则娶的不差。以林家不愿意服输的性格,对于这样的结果只怕不会满意。
  林老太爷榜眼出身得以入阁,现在新皇登基,他肯定想着以后仕途更进一步。想上进,家族联姻就是必需的,不管先头林氏的婚事,还是林二姑娘嫁入齐家,都是目的性很强的政治联姻。现在到林氏二嫁了,当正妻不可能为家族服务,没想到林家竟然剑走偏锋,送到王府当侧妃去了。
  若是林氏初嫁就入王府当侧妃,肯定是要被笑话的,侧妃虽然能入玉碟,但总的来说还是妾室。王府侧妃来源一般两种,一是像林氏这种,进门就有位份,高门大户里一般都是送庶女进去。再就是平常良民进府,受宠生子,通过一系列的努力,最后王爷请封,只要身家清白都不会有问题。
  “我听我母亲说过,当初荣太妃之所以让先皇那样指婚,并不只是想提携娘家人。你也晓的,那时候太子……荣太妃是想着朝中形势不明朗,万一娶错……所以才让成亲王娶了自家娘家人,这是以防万一。”顾惜颜小声说着,朝中局势不明朗的情况下,娶个小门小户,至少可以保证安全性,也是说明立场,皇位跟我没关系,亲王我就很满足了。
  现在天下太平了,问题也来了,嫡妃家世不够硬,成亲王缺少得力的姻亲。林老太爷肯把林氏嫁过去,肯定是有这方面的考虑。
  虞秋荻有几分自言自语的接话道:“现在朝中局势再明朗不过,成王爷估摸着也是想借助岳家之势有所作为,正好林氏二嫁,纳了她进门,也算是与林家联姻了。”
  罗贺两家是完了,但罗家还有罗素这个王妃在。林家想与罗家正面对抗,最起码家里也得有位跟皇族有关系的。林氏只要生下儿子,封了郡王,这就是林家的亲外甥了。从血缘上说,郑亲王与皇帝的血缘已经远了,成亲王是皇帝的亲弟弟。
  “若是这门亲事成了……你可千万要小心些。”顾惜颜小声说着,罗林两家的恩怨,归根结底是因为罗慕远把林四爷打惨了,林家上下最恨的当属罗慕远。尤其是林氏,林四爷可是为了给她出头才瘫痪,不管是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