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虞家小姐(楚秋)-第67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日子,看看虞家大房现在这样就知道了。虞老爷去世了,家中最大就是虞秋元,难道虞秋元不打算管她吗?
  虞秋元看看她,道:“丧事完了之后我就回直隶,安姨娘是你亲娘,你们母女一起生活,岂不是更好。”
  虞秋芸真傻了,她本来是跪在虞老爷灵前的,此时跪着向前几步,上前就要抱住虞秋元的腿,失声痛哭起来,道:“大哥,我们总是一父所出,你不能不管我。当年祖母在世的时候,你还答应过祖母,要给我寻户家,把我嫁出去的。”
  “是,我是答应过祖母,但是祖母孝期未满,你就怂着老爷把安姨娘接过来,这就是祖母疼你一场,你给她的回报吗?”虞秋元看着虞秋芸说着。
  “我……”
  “我晓的你的用意,那时候春姨娘刚走,老爷身边离不了人,你害怕老爷再纳新宠,又继续无视你。所以你迫不及待的让老爷把安姨娘接回来,她总是你亲娘,若是她得宠了,老爷又会像以前那样疼你。”虞秋元打断虞秋芸的话,神情淡然中带着一份伤感。
  当年虞秋芸在虞老太太身边侍候时,虞老太太知道她别有用心,心中仍然十分高兴。作为一个老人,孙子孙女身边尽孝,总是件值得高兴的事。
  虞秋芸哭的泣不成声,喊着道:“我也想孝顺祖母,好好给她守孝,就像大哥说的,我也是不得已,不然要怎么办啊!”
  她也想等孝满之后,再想办法接回安姨娘。但当时那种情况下,她又能怎么办。好不容易春姨娘走了,若是虞老爷再纳了新人,以他的糊涂劲,不知道会怎么对她。只有把安姨娘接回来了,亲娘在身边,她才能更安心些。
  “后来你连大姐的嫁妆都想抢,你现在叫我大哥,说我们一父所出,那你有没有为大姐想过。她一个再嫁的寡妇,手里就那么一丁点钱。若是抢了去,你让她怎么活!!”虞秋元怒声说着,虞秋翎成亲后离京去海口,路过直隶去看他时说了此事。不止虞秋领寒心到底,虞秋元也是对虞老爷和虞秋芸彻底绝望。
  “我劝过父亲和姨娘的,但是他们不听我的,我能怎么办。”虞秋芸失声痛哭着。
  “你还敢在我面前这么说,不听你的,你就彻底不露面,你既然有此心,当时闹起来为什么不见你出来劝劝。”虞秋元想起此事就是一肚子火,指着虞秋芸道:“我知道你们的心思,你们是看大姐嫁的不好,觉得宁寒飞就是个街头小混混,又要娶荒亲办喜事,根本就看不起她。想着抢了就抢了,欺负的了她,反正也不能拿你们怎么样。”
  所以后来宁寒飞请裴霜出面,虞老爷屁都不敢放了,马上写了婚书,虞秋翎这才成了亲。亏得是宁寒飞不是一般小混混,若真是个平常人,虞秋翎想成亲,虞老爷至少要贪她一大半嫁妆。就是再嫁随自身,父亲还在,不写婚书,这门亲事就成不了。
  虞秋芸听得直摇头,泪如雨水,张口想说什么,却是一个字说不出来,身子晃了晃,直接倒在地上。前天被拐出去之后就是滴水未沾,又是惊又是吓,回屋梳洗倒是说了些东西,但哪能马上补过来,再加上又与虞秋元说了这么多,实在支撑不住,直接倒了下去。
  两个婆子上前又是掐又是捏,虞秋芸终于转醒了,虞秋元挥手道:“扶四姑娘下去,请个大夫来看看。”
  虞秋芸还想再说,只是她这样的身体也真说不下去。
  次日中午小陶氏到了,在直隶这两年,小陶氏又添一子,二房总共是二子一女,再加上大房的一个,一共四个孩子。这回就带来大房长子文哥儿,二房的长子怡哥儿,另外两个并没有带过来,实在怕照顾不完。
  一行人先换了孝服,小陶氏先带着孩子过去上香,又张着灵前的事。忙碌了好一阵,李管家把这几天发生的事全说了,还有虞秋芸的部分。虞秋芸昨天晕倒之后,就没能再起来,倒是没什么大病,只是事情太多压在一起了。
  “唉。”小陶氏叹了口气,她虽然早知道虞老爷和安姨娘不靠谱,但怎么也想不到,他们能不靠谱到连自己亲闺女都坑成这样,道:“我去看看她。”


☆、130
  短短几天时间;虞秋芸憔悴了,本来一朵鲜花,此时已经干枯的不成样子。先是被卖进勾栏里,刚回来那一会,虞秋芸都顾不上去想这件事对她造成了什么后果。父亲去世;母亲被抓;自己又去勾栏走了一圈;兄长明确说不会管她;任由她和安姨娘死活。
  看不到以后的出路;虞秋芸如何不伤心憔悴。虞家此时又忙乱不堪;别说虞秋元不会照顾她的情绪,就是虞家现在的下人,也不会多理会她。没人侍候;也没人管她,虞秋芸只能在床上躺着,她屋里所有值钱的东西被下人搬空,只剩下大件家具,铺盖都不齐全,衣服更是没有了,身上穿的刚回来那会,婆子拿她的一件旧衣服。
  “姑娘睡了吗?”小陶氏进到屋里。
  虞秋芸正在床上抹着眼泪,看到小陶氏进屋,心中顿时冒出希望的曙光。只是她身体虚弱,挣扎着起身,却是没坐着,而是在床上给小陶氏跪下了,绝望哭泣的道:“嫂子,好嫂子,你救我,救救我啊。”
  小陶氏叹了口气,道:“我以前与姑娘说过那些话,你是一句不听,现在这样了,你让我救你?我如何救你。人这一辈子不能靠人救,救一回,救两回,三回四回,但不能救一辈子,姑娘为什么不懂这个道理。”
  “嫂子,好嫂子,我以后全部听你与大哥,绝对不会有丝毫违逆。大哥是我亲兄长,他不能不管我啊。”虞秋芸失声痛哭着,按虞秋元说的,把还剩下的嫁妆交给她之后,就把她和安姨娘赶出去,她们母女如何能生活。
  小陶氏摇头道:“那你想大爷怎么样对你?当是你亲妹妹,当安姨娘是父妾好生照顾?姑娘,你醒醒吧。”
  “我不敢如此想,但是我要怎么办,我要怎么办……”虞秋芸哭的声音更大,连虞老爷都安不了家,更何况她们母女两个。
  “我此时过来就是与姑娘说这件事,我就直接说了吧,姑娘现在眼前有两条路,一是像大爷说的那样,丧事完了,清算家产之后,姑娘拿了剩余的嫁妆和安姨娘走,以后是死是活都与大爷以及二房无关。二是现在我长官媒给姑娘说门亲事,估摸着也就是个小商户,有间小铺子,请不起伙计还要自己经营。等老爷出殡后,就按娶荒亲,姑娘拿了嫁妆出嫁。”小陶氏直入正题。
  同样都是庶出,虞秋芸沦落至此,小陶氏同情多少还是有的。但现在面对着虞秋芸也有种无话可说的感觉,不是所有人都听劝听教的。要是旁人劝劝教教,人就能变了,世界上的蠢人坏人得少多少。
  虞秋芸听到小陶氏说要给她寻亲事时,哭声顿时止住了,但听到小商户以及娶荒亲字眼时,她整个人傻住了。嫁入商户还没什么,但还得自己经营铺子的小商户,那得穷成什么样。至于娶荒亲,别说风风光光了,连花轿,喜服什么的都没有,基本上就是人过去完事。不由得道:“好嫂子,我也知道自己嫁不了多好,但是这样也……”
  虞秋翎嫁宁寒飞虽然是娶荒亲,但她是二嫁,嫁衣花轿她都穿过坐过。但她可是黄花闺女,女人这辈子,若是一辈子连嫁衣都没穿过,那也太……
  “姑娘今年都十八了,孝满就二十一岁了,虽然可以嫁去做填房,但这三年要如何过,大爷不可能让你跟我们回直隶。而且三年后……不是我说安姨娘,就是姑娘手里还剩下些嫁妆,只怕用不了多久也要被人骗光了,姑娘都去勾栏里走一回了,难道还不明白吗?”小陶氏说着,不是她把社会想像的太黑暗,而是女子立足本来就不容易,虞老爷在世时,他再无用,也是个男人,歹人多少不会太明目张胆。
  若是只剩下安姨娘和虞秋芸,虞秋芸的结果很可能是再次被拐卖。就是运气十分好,没有拐子看上她,两个女子生活,心里没个盘算,不用不久手里的钱就被人骗光了。两人又没有生存本领,弄不好虞秋芸会为了生计沦为□之类。
  虞秋芸顿时害怕起来,虞老爷刚倒头,她马上就被偷走了,若是只有她和安姨娘那后果不可想像。但让她就这样出嫁,嫁个小商户,她实在难甘心。
  就像虞秋荻的丫头墨晴,放出去之后嫁的都不算是小商户,家里有房子有地,出门也是车马代步,在家也是丫头侍候。嫁到小商户之家,家中可能就一两个丫头婆子,许多事情都要亲力亲为,她从小到大,都是锦衣玉食,仆妇成群,都无法想像生活会是怎么样的。
  “好嫂子,我也知道我不好,但是,但是……”虞秋芸忍不住说着。
  小陶氏直言道:“虞家的名声就不说了,姑娘在勾栏里走一圈的事瞒不住,稍微要点脸面的人家都不会娶你。大爷虽然还没有把大房的帐算出来,但姑娘的嫁妆应该不剩下什么了。若是姑娘还有嫁妆,看到银子的分上,也许还有商户人家愿望娶你,结果你现在连嫁妆都没有。我说句实话,能寻到小商户,那也是运气好的,再差一等的,就是那些娶不到媳妇的汉子了。”
  就比如大户人家嫁通房歌伎,有的是人去娶,因为娶媳妇很花钱。有的是娶不上媳妇的汉子,能免费得到一个媳妇,媳妇还有一笔嫁妆,这是天上掉馅饼的好事。现在嫁虞秋芸差不多就是同理的,娶荒亲男方基本上不花什么钱,虞秋芸的嫁妆就所剩不多,几百两总是有的,小商户贪这个便宜,也许就把虞秋芸娶了。
  虞秋芸本来止住的眼泪,顿时又流了下来,这回却不是大哭,而是无声的抽搐着,小陶氏说的她都明白,也就因为明白,她才更伤心。娘家已经这样,本以为长官媒说亲事,好歹还能嫁了,只要嫁出去了,怎么也比现在强,没想到唯一的希望也破灭了。嘴里有几分自言自语地道:“我的命为什么这么苦……”
  “我多嘴说姑娘一句,姑娘今年都十八岁了,仍然没有出嫁,也是姑娘与安姨娘心气太高了。”小陶氏有几分感叹的说着,所谓命苦不能怨政府,点背不能怪社会。虞秋芸聪明是有,但跟错老师,跟安姨娘学了个十成十不说,连基本的品性都像她,这真怪不得谁了。
  “我何尝不想嫁人,只是老爷和姨娘……”虞秋芸抬起头来,哭泣辩解着。
  小陶氏摇摇头,道:“姑娘别凡事推到老爷和安姨娘身上,你自己也是心气高,老是想嫁的更好些。最初与年家的婚事,那是老太太看上的,难道亲祖母会坑你吗?后来你又怂着老爷把安姨娘接回来,为了自己不错,却不止是自保。老爷就是有了新宠,他疼了你这么多年,你孝期满了之后,你好好跟他说,让官媒给你寻个门当户对的婚事,带着嫁妆嫁出去,他未必不依你。就是他不理你,或者新姨娘怎么你了,你与大爷写信,大爷念着老太太份上,也会给你寻门亲事。你偏偏怂着老爷把安姨娘接回来,以为亲娘就是依靠,能帮你谋划嫁妆,大房的产业,还大姐姐的嫁妆,若全部能成为你的嫁妆,你手里资本就多了,也就能嫁的更好。”
  “我……”
  小陶氏看虞秋芸的神情有几分怜悯,又有几分感叹,道:“虽然我说了姑娘也未必会听,但我把嫂子的本份尽完。我现在就可以断言,你若是此时不嫁,到以后你就是出家都没地方。”一个没有背景,手里无钱的年轻漂亮女子出家,弄不好最后会成为暗娼,尼姑庵并没有那么干净。
  虞秋芸眼泪却流越多,在犹豫一会之后终于道:“我嫁……”
  小陶氏听得点点头,道:“那姑娘好生休息,我会帮姑娘张罗。”
  与虞秋芸说通了,次日早上夫妻一起吃饭时,小陶氏就与虞秋元说了。虞秋元听完眉头就皱了起来,道:“她若是个知好歹的,早就嫁到年家去了,弄不好孩子都一堆了。你还去管她,随她去死好了。”
  小陶氏把声音放软了,道:“我知道大爷气四姑娘心太贪,但若是放任不管,以安姨娘的本事,四姑娘能当个姨娘都是好的,多半要沦落娼门。大爷这几年一直用心读书,想着要考科举争前程,若是四姑娘真沦落至此,大爷脸上过不过的去不说,外人翻起来又是一番事非。四姑娘年龄大了,中间又被拐卖过,嫁的不好也是理所当然。但不管怎么说,我们把她嫁出去了,就是别人家的人。”
  虞秋元没吭声,脸上虽然不似刚才,但仍然是气不平的模样。虞秋芸就没把她当成兄长过,他又何必认她为妹妹,原先分给她的嫁妆,任她带走,以后死活也随她去。就是安姨娘真把她卖到勾栏里,亲娘坑她,怪不了别人。
  小陶氏看看虞秋元,叹气道:“她就是千错万错,我们都是她的哥嫂,血缘总是消不去的,总不能眼睁睁的看着她……我们也养儿养女,就当积阴德。”
  虞秋元听小陶氏如此说,也不再说其他,道:“既然如何,你做主张罗吧。”
  饭完夫妻俩带着儿子们去灵前守孝,虞秋芸吃饭过后也老实过去守孝,此时她是彻底明白她能依靠谁。虞秋元并不理会她,她也不敢说话,倒也是相安无事。
  除了虞家原先放出去的下人外,根本就没人过来吊唁。虞秋元早跟李管家说好,停灵五天就出殡,虞秋元抚灵柩回直隶安葬,留小陶氏和李管家在虞家照看,等虞老爷入了土,虞秋元再回来把大房事务处理完。
  “罗大爷过来吊唁……”外头小厮突然一声喊。
  虞秋元并不意外,虞秋荻嫁到罗家的事,他早就知道,虞秋翎给他的信中提了。他虽然有些意外,心里却是为虞秋荻高兴,女子嫁的好不好很重要,虽然失去齐家的婚事,现在嫁入罗家,他心里也能安心些。
  罗慕远上香,虞秋元孝子还礼,罗慕远一路走来,虽然冷清但收拾的很整齐,样样东西齐全。进了灵堂又看到旁边跪着的虞秋芸,以前见过的,应该是她,虽然有些意外竟然真找回来了,心里却是十分高兴。回去告诉虞秋荻,她也能安心了。
  “内人有孕在身,这几日身体也不太好,说要忌三房,今天并没有过来,还望恕罪。”罗慕远拱手说着,今天这种场合,他到不到无所谓,虞秋荻是得到的,死的是她亲大伯。
  虞秋元回礼道:“罗大爷太客气了,当日之事虞家对不起罗大奶奶,罗大爷能来就十分难得了。罗大奶奶怀孕了,更要好生安胎才是。”
  进门的时候已经随了礼,又说几句罗慕远就要回去,虞秋元是孝子不能相送,李管家送罗慕远出门。虞秋元觉得舒服了许多,看得出来罗慕远对虞秋荻是挺好的,嫁了个好人家,丈夫又好,现在又怀了孕,再没什么可担心的。
  停灵五天,虞秋元请来道士做了一场法事,然后抚灵回直隶。小陶氏在京城也不得闲,先去请了官媒婆来,头一趟过去请时,根本就没人来。这两年虞老爷不是没找过官媒婆,只是虞老爷和安姨娘的条件开的比天大,官媒婆又不是神仙,如何能满足,白跑几趟之后根本就没人来。
  小陶氏只得又派人去叫,直接塞了一锭银子,官媒婆这才过来。小陶氏把大概要求说了,官媒婆这才来了劲,笑着道:“还是奶奶明白事理,这样才是说亲事,不是我说,以前那位太太就跟做梦似的。”
  小陶氏笑笑也不多说,只让媒婆动作快些,又封了个大红包,却是让媒婆比较符合条件的人选列出来,女儿家出嫁总是要挑一挑选一选的。官媒婆看有银子动作就快了,积极性十分高,几天功夫,就是一个名单出来,上头有十几户符合小陶氏要求的人家。至于对方会不会同意,官媒婆估摸着差不多,不用花钱,一个漂亮媳妇,小媳妇可能还有点嫁妆。更重要的是,虞秋芸虽然去勾栏里逛了一圈,但还是完璧之身,这点很重要。
  “就这位孙大爷吧。”小陶氏直接拍板,本来也可以问问虞秋芸的意见,后来想想还是算了,她自己做主挑的,可能比虞秋芸挑的要好些。
  媒婆当即笑着道:“奶奶果然有眼光,这位孙大爷今年二十又一,父母连着去世,婚事就耽搁了。才与兄长分了家,自己经营一家布店,最是能干爽快的,人也生的好。家中人口简单,上无公婆,又没有妯娌小姑,姑娘嫁过去就是享福的。”
  小陶氏只是笑笑,并不是多当真,就是官媒婆说亲,也只能保证家世不造假。人长的好不好,估计都没见过。官媒婆可以查户籍档案,知道京城公子小姐,哪个需要婚配,若不是如此官媒婆也不会几天内找出这么些人。
  她会看中这位孙大爷,除了媒婆说的人口简单外,她也是觉得这位孙大爷能当家主事。父亲去世半年后孙家就分家了,一个人操持一家店铺,两年下来并没有赔钱,最起码不是虞老爷那种无能之徒。虞秋芸嫁她之后,饿不着不说,他有主意,也能当家理事。
  小陶氏这边挑中人家,那边媒婆上了孙家的门,媒婆忙碌之时,虞秋元也从直隶回来。小陶氏知道虞秋元不喜虞秋芸便不提孙家的事,只是把这几天清点出来的东西给虞秋元说了。清点工作做起来实在很容易,因为实在没剩下什么东西,值钱就是屋里的家具,因为个头太大,搬走不容易。
  “衙门那边贴出了通缉告示,还没有消息。”小陶氏说着,心里也不抱什么希望,别说大户人家的逃奴,就是身上有印的官奴都有逃的。拿着钱跑远了,一辈子不进京城,改门换姓另外过活,上哪找人去。
  虞秋元早就绝望了,金银上又不写名字,就是衙门能找回来,也不可能退还给虞家,只是道:“祖母分家之时,祖产是说了不能便卖的,房府那边怎么说?还有房契地契,这些都是官府登记的,要怎么说?”
  “李管家去衙门查过,说老爷在世时,除了住的这套宅子外,其他的都便卖了。至于祖产,老爷也动了一部分。”小陶氏说着,有些估计也不是虞老爷便卖的,反正是现在都没有了。就是祖产,虽然有长辈的话,但给文书塞点钱,照样卖的了。律法是死的,人是活的,其中门路太多。就是下人有卖身契在手,还不是一样坑骗主子。
  虞秋元长叹口气,果然是一干二净,小陶氏又把补办的文书和地契拿过来。现在大房剩下的就是这所房子,以及祖产里的四处庄田,放到小户人家也许是笔大数字,但想想以前的大房,分家之时拿了大头,最后就剩下这么多。
  虞秋元接过来看看,心中也是感叹不已,又递给小陶氏,道:“你收好吧。”
  小陶氏贴身收好,这以后都是文哥儿的。
  丫头端来晚饭,夫妻俩个吃了饭,小陶氏看看虞秋元的脸色才道:“大房还剩下的东西,我已经让四姑娘看过。她哭了一场也没说什么,后来又跟我说,她出嫁时想把自己屋里家具拉走,我已经允了她。”
  从某方面说虞秋芸并不笨,还知道要家具,大房剩下这些东西肯定不会给她。其他房里的东西,她也不好要,唯独她自己三间房的东西,倒是可以要走。全都是上等家具,就是便卖也值些银子。
  “随你处置,过些天我们就要走,把她尽快嫁出去。”虞秋元说着。
  “我晓的。”
  与孙家的婚事议的非常顺利,孙大爷得知虞秋芸的情况后,向媒婆多次确认是否是完璧之身,名声之类的还无所谓,但若真娶个残花败柳那就不值当的了,就是省钱也不能这么省。媒婆只差指天为誓,这种大事,官媒婆不敢隐瞒。同时一再向孙大爷说,虞秋芸确实很美貌。
  孙大爷慎重期间还来了虞家一趟,虞秋元懒得见,小陶氏招呼的,又叫虞秋芸出来相见。孙大爷样貌不错,说话举止看着也马马虎虎,听其说话也算是可靠,只要虞秋芸好好的,小夫妻应该能过的不错。
  孙大爷看着也十分满意,虞秋芸确实美貌,虞家这样的家世,就是再败落也比孙家强百倍。小陶氏便叫来媒婆,当场议定婚期,媒婆查了黄历,十日之后就是黄道吉日,孙大爷虽然知道急了些,但官媒婆也早与他说过,因为进勾栏的事名声不好,若是把姑娘留在家里怕引人笑话。再加上父亲去世后,与兄长不是一母,就想着早点把她嫁了完事。
  因为是娶荒亲,婚礼没啥准备的。家具拉走,然后雇顶轿子把虞秋芸接走就好了,男方也准备的急。按规矩说。进门之后夫妻也不能马上同房,出嫁女也有九个月的孝。当然小商户家里,不用太讲究,但最好不要马上有孩子,免得说出去不雅。
  商议妥当,孙大爷满心欢喜的回家去,这门婚事相当赚。小陶氏则开始张罗出嫁事宜。因为孝期中,夫妻并不同房,虞秋元现在睡书房。十日后成亲,两日后就要把嫁妆拉走,小陶氏便让虞秋芸先跟她住,不然虞秋芸屋里家具拉光了,也不好住人。
  除此家具之物,床上所有物品是娘家必备的,不管怎么娶亲,新房床物品都是娘家的。买布外包给裁缝赶工,又顺道做了一箱衣服。就是孝中不能穿红,新媳妇也不能连换洗的衣服都没有。小陶氏又拿私房钱给虞秋芸打了几套金首饰,算是她这个嫂子给小姑子添妆了。
  家具装了几大车,又收拾出三个箱笼装细软,小陶氏想了想,还是在箱子里放了五百两银票当做压箱底的钱,虞秋元就是知道了也不会见怪。嫁妆单子写好,一切收拾妥法,只等孙家来接人。

☆、131

  虞秋芸看着榻上的礼服,不自觉得悲从心来。想放声大哭,却又不敢哭出来。孝中成亲,既没有大红花轿也没有凤冠霞帔,一应都是素色的。除了她要的家具之外,三个箱笼,五百压箱底银子,陪嫁更是一个没有,就这样一顶小轿接走。就是一般人家迎妾,也不会如此。
  小陶氏推门进来,身后丫头端着早饭看虞秋芸看着嫁衣一脸垂泪欲滴的模样,也不自觉得叹口气。能风风光光的出嫁是每个女子的梦想,这样的娶荒亲,是太委屈了些。
  “嫂子。”虞秋芸看小陶氏进门,连忙站起身来,把脸上的委屈和伤心也收了起来。
  两个丫头摆桌子,因为是孝中,是然丰盛些,但也全部是素菜。这是姑娘在家最后一顿饭,饭完姑娘就要上妆,然后孙家就要来迎娶了。按理说这顿饭该全家人一起吃,但虞秋元如何会跟虞秋芸一起吃饭,小陶氏便自己过来了。
  姑嫂两个坐下来,饭吃的七七八八了,小陶氏便道:“最后有几句话我与姑娘说了,出嫁之后,姑娘就是别人家的人了。以后的日子,顺心也好,不顺心也好,都不会有人给你出头,望你以后好自为之。”
  虞秋元早就不管虞秋芸死活,小陶氏虽然这回管了,但也不打算圣母似的管一辈子。把虞秋芸嫁出去,是她为虞秋芸做的最后一件事。虞秋芸若是有命,以后发迹了,虞家不会沾她的光。相对的,虞秋芸要是跟孙大爷过得不好,挨打,和离甚至于和离,虞秋芸哪怕去上吊,也没人会管。
  日子都是自己过出来的,她与虞秋芸都是庶女,对比一下虞大太太和陶太太,虞秋芸比她幸福了千百倍,结果虞秋芸就能过成这样,她也是很无语。她这个嫂子能做的都做了,能帮的都帮了,但人生真得靠自己,谁也不能帮谁一辈子。
  虞秋芸稍稍怔了一下,她一直沉浸嫁的如此差,又如此委屈的娶荒亲嫁出去的悲伤中。一个男人就为了省几百银子的娶亲花费,以及她手里几百银子嫁妆就娶了她,可想而知家里能穷成什么样。她自小锦衣玉食,无法想像婚后会是什么样的生活。突然间小陶氏又如此说,让她觉得很诧异,那样一个穷汉子难道还会怎么她不成?
  “姑娘不会以为民野乡间,还会跟高门大户一样吧。凡事都讲究,夫妻最多动动口,就是哪里不好了,吵翻天了,男方也会因为体面不休妻吧。”小陶氏忍不住说着,虞秋芸有这样的想法并不奇怪,她一直生活在高门大户里,对于外头的世界不了解也正常。
  “难道,难道……因为几句口角他都要打我,甚至还敢休了我……”虞秋芸不可思议的说着。
  小陶氏点点头,道:“平常夫妻吵起来动手是平常事,也别说什么七出之条,就是一般的感情不好,和离,休妻也都是常有的。小门小户的,谁还会在意这个面子。”对于高门大户来说,休妻伤体面,而小门小户里,哪里有体面可伤。
  虞秋芸怔住了,她突然间觉得未来的生活,也许不止是穷苦,完全是另外一个世界。
  “姑娘若是想着,这样委屈的嫁过去,已经吃了许多亏,又想着娘家家世比小商户强得多,心里看不上孙大爷,那姑娘被休出之日就不远了。到时候孙大爷把你赶出家门,走投无路就是上吊,也不会有人管你。”小陶氏说着,以虞秋芸所受的教育,也许不敢压丈夫一头,但若是打心里看不起人家,孙大爷看样子也不是傻的,肯定能感觉出来。
  女人强势点想压丈夫一头就是大忌了,若是打心里看不起丈夫,男人也是有自尊心的,这样夫妻过半过不成。反正娶虞秋芸也没花啥钱,过不成大不了就和离,虞秋芸不同意和离那就休妻,对孙大爷来说没啥损失。
  虞秋芸听得心中一阵慌张,看向小陶氏的神情急切起来,道:“那若是孙大爷……只是为了我那几百银子嫁妆,娶了之后就马上休了我,那如何办?”
  小陶氏听得笑了,道:“你只要好好的,他休你做什么,男人总是要娶媳妇的,他休了你,还不是一样要娶。娶亲的花费相当大,他何苦折腾这一回。再者成亲是大事,我看孙大爷不是如此儿戏的人。”
  虞秋芸听得安心之余,却有几分恐惧。小陶氏直接把话说死了,若是孙家以后……那时候她要怎么办。
  “还有一件事,明日我与大爷就要起程回直隶,姑娘的轿子出门后,我就会让李管事去衙门,估摸着安姨娘也就要放出来了。姑娘以后……”小陶氏没有继续说下去,主接下来的话很不好说,安姨娘总是虞秋芸的亲娘,若是给虞秋芸说,别管自己的亲娘,旁人如何能说出口。
  “姨娘她……”虞秋芸动动嘴唇,犹豫一下还是问:“大哥打算怎么安置姨娘?”
  小陶氏道:“就算老爷不是安姨娘有意害死的,安姨娘也脱不了干系,原先扶正的身份要消除,虞家如何会要这样的姨娘,直接消了户,以后与虞家再无半点关系。”
  虞秋芸有些发怔,安姨娘扶正的身份肯定是保不住的,但没想到连姨娘的身份都没有了。有几分喃喃自语的道:“那姨娘要……要怎么办才好……”
  “……”
  “姨娘她……她……好歹侍候了老爷这么多年……”虞秋芸哭了起来,她原本想着,安姨娘再怎么样也是父妾,虞秋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