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虞家小姐(楚秋)-第106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姑娘家还是要多些嫁妆傍身才好,欣丫头跟在我身边这些几年,也是孝顺尽心,二太太就给她收着吧。”罗老太太说着,又看向罗二太太道:“来前就是欣丫头的及笄礼了,跟亲家商量商量,及笄礼完就把婚事办了吧。”
“是。”罗二太太含泪说着。
随后周婆子又拿拿出来五个匣子,从罗慕白开始一直到罗六爷是每个一个,这是罗老太太给孙子们的,一处庄田和八千银子。除了这些之外,另外还有一份是给罗延旭,是两处田庄,一万银子,作为长房长孙,额外有一份是常有的事。
“我也就这些东西。”罗老太太有几分感叹的说着,道:“等我百年之后,屋里剩下的不管多少全是慕远的。但凡侍候过我的下人,全部不要身价银子放出去,辛苦这些年了,也得个赏赐。”
“是,老太太放心。”罗大太太答应着。
财产分配完毕,罗老太太便让众人退下去,罗欣虽然罗老太太,此时因为待嫁的关系也搬到旁边小跨院里。罗欣倒是想留下来陪着罗老太太,罗老太太也挥手让她出去了,她想一个人静一静,人生已经要走到最后了,她也要想一想,这一辈子做了什么。
“都走了,都走了……”罗老太太有几分感叹的说着,想想人生一世,其实最后剩下的也就是自己,也或者是她与罗老太爷不对盘了一对辈子,夫妻恩爱,郎情妾意那是她没体会过的一种感情。说不上遗憾还是不遗憾,想想罗老太爷一辈子爱妾不断,她还是别自寻烦恼了。
周婆子轻声说着:“儿孙们能如此孝顺和睦,也是老太太的大福气了。”
“是啊,又能求多少呢。”罗老太太说着,或者人生来就是受苦的,女人就更要苦上加苦,操了十二万分的心,所有的智慧心力全用上,恨不得把心操碎了,才能得到多少。
九月底罗慕远动身走,轻车简从,罗慕远简单一个包袱,贺大爷一个箱笼,贺氏也是简单一个包。走的时候罗大太太很想增加点负担,想给罗慕白捎点东西,结果贺氏拒绝了。罗慕白在沿海是打仗的,不管是穿衣打扮还是吃喝都不可能讲究,侯府的东西根本就用不上,倒是药材可以带上些,但也要不了许多。
“衣服只带了换洗,缺了什么记得叫小厮们给你买,银票我也放好了。”虞秋荻叮嘱着,只是送亲的话,九月底走,最迟十一月肯定能回来。只是沿边战事局势不定,罗慕远过去了肯定不能马上回来,再耽搁几下,只怕就要年后了。
“我晓的,家里事多,你也要保重自己才是,现在三奶奶和四奶奶料理家务,你也松口气好好歇一歇。”罗慕远说着。
虞秋荻不禁笑了起来,道:“我晓的,一句话翻来覆去说了几遍,你就放心吧。”现在跟前两年还不一样,那时候每月要算着钱花,现在每月都是够用的,只要按老规矩来就好了。
罗慕远带着贺氏上了路,接下来就是罗欣的成人礼,罗欣属于庶出的庶出,只是跟在罗老太太身边沾了些光,罗二太太操办的,办的不小不大,只是请了亲友过来,也算是热热闹闹的过了一天。朱家太太也来了,送了两根金簪子,罗欣接过来郑重道谢。
倒让朱家太太挺不好意思,看罗欣的穿打扮也晓的,她送的簪子,比罗家下人都不如。但两家既然已经定了亲,她这个大伯娘也不能没表示,想的是意思一下也就完了。
成人礼完罗朱两家的婚事就提上日程,朱大爷都二十岁了,更想着能早点娶亲。罗二太太跟朱家太太商量好几回,最终把婚期订到来年开春三月里,今年年底实在太紧了,朱家没装备,罗家也没准备好。
再者罗老太太的身体看着还很好,虽然主持了分家分财产,那也是担心她万一躺在床上不能理事,到时候反而不能随自己心意来,现在趁着清醒把身后事全部料理了,万一哪天真倒头起不来了,也不至于遗憾。
新一季的冬装换上来,虞秋荻的肚子也慢慢大了起来。管家理事交际应酬统统不理会,只在家里安胎,也因为时间空闲多了,罗慕远又不在,罗大太太便叫辰姐儿过来跟着虞秋荻同住,一是让他们母子亲近,再则也是怕虞秋荻寂寞。
辰姐儿这几年虽然跟着祖母,但每日早晚过来请安,再加上罗大太太教养,肯定不会让她们母女生份,虞秋荻每日早晚看着女儿,两个儿子也是定时过来请安,倒也觉得十分欣慰。
临近新年,因为事务太多,罗大太太带着唐氏和萧云灵操办。虞秋荻本欲帮忙,不让罗大太太劳累,罗大太太却是体谅她怀孕不易,只让她好好养胎。虞秋荻这才安心在房中养胎,也不知道是不是以前过的操劳过度,二十几岁身体竟然有几分虚了。
虞秋荻自己的田租,照例交给罗慕清代收,罗慕远早有书信过来,年前肯定回不去,看年后什么时候吧。家中大哥二哥不在,自然是罗慕清顶起,照料家中一应事务。
罗慕清先收了家里田租,然后又代收虞秋荻的田租,收租时罗慕清很有心,把罗延旭叫了去。以罗延旭的年龄虽然不能直接主事,但可以围观学习了。一应东西入了账本,唐氏便带上银票帐本,罗延旭跟着一起给虞秋荻汇报一下成果。
唐氏也不说话,只让罗延旭给母亲报帐,虞秋荻听得十分高兴,再过几年儿子就能立起来,这些事情也就能交给他做了。
虞秋荻收下银票,田庄上的东西,虞秋荻则让罗延旭给各房都送些,剩下的一些柴火之类的则是交与公中。她每年的收益十分可观,庄头早就说过,柴火之类的东西也可以换成银子,虞秋荻却说没必要,正值过年,花费正多的时候,还不如送到公中以显她的心意。
罗延旭领命去了,虞秋荻留唐氏坐下喝茶,辰姐儿也在旁边坐着。说了几句闲话唐氏却是打发辰姐儿出去玩。
等辰姐儿出了门,唐氏这才笑着道:“大嫂这些天在屋里不晓得,顾家因为分家闹起来了。”
“分家闹了起来??”虞秋荻愣了一下,却是立时反应过来,顾大老爷的孝虽然未满三年,但他只有一个独生子,没什么家好分的。倒是顾家一直以来都是三房人同居,顾老太太在世,倒是不用分家。只是以前是顾大老爷在世,他当兄长的领着下头的弟弟们过,现在他去了,顾惜风成了族长,再领着叔叔们过,只怕是矛盾就来了。
顾老太太虽然很可亲,但论起来她并不是管家理事的人才,就是以前有才能,都到这个年龄了,再加上顾大老爷的去世对她打击太大。虽然没有传出大病的消息,但据说已经卧床不起。
到这个到步,确实可以谈一谈分家的事,尤其是顾老太太到底还在世,她若是活着主持分家,其实是最妥当的。就像罗老太太,觉得身体不好了,就自己主持分家,其实也是省得以后扯皮,万一闹起来大家难看。现在长辈主持,小辈不好不从。
“可不是,大概一年前顾老太太就说要分家,下头顾二老爷和顾三老爷不愿意,说大哥去了,母亲在世,他们兄弟要侍奉母亲,如何能是分家出去。”唐氏说着。
顾二老爷和顾三老爷的话是没啥问题,道理是这样的也不错。但是这种话当做客套话说说也就算了,就比如罗老太太说分家的时候,罗二老爷也可以这么说说,我要侍候母亲云云,但分还是要分的,因为接下来的形势是必须要分家。
顾家的形势比罗家还有不同,罗老太太就是没主持分家也没什么,罗大老爷作为兄长还可以主持。但到顾家,那就是顾惜风主持跟叔叔们分家,就是顾惜风占了侯爷和族长的位置,但说到底他是晚辈。顾家最好的就是顾老太太主持分家,有个大长辈在,像罗家这样,提前分了,等到顾老太太去世之后再执行都行。
结果顾二老爷和顾三老爷说不分家,这不是推托的话,是真不想分。那就不得不让人想想了,顾二老爷和顾三老爷想干嘛,必须要分家的时候说不分,莫不是打算等顾老太太去了,好多从侄子那里弄些钱来?
“顾二老爷和顾三老爷若是有什么想头,也未免太……”虞秋荻没再说下去,顾惜风的娘是大长公主,皇帝的姑姑,妹妹顾惜颜是郑王妃。反观顾家二房和三房,顾二老爷和顾三老爷属于不是败家子,但也不是有才干之人,在顾惜风之前,顾家根本就没有人出仕。顾家全凭着嫡公主撑着,再加上顾大老爷善与经营,家业才慢慢积累变多,有现在的富裕。
这样的家务官司,顾家二房和三房拿什么去跟顾惜风争。虞秋荻想了想便道:“顾家二房和三房只怕想的不是分家,是想被侯府养着,顾大爷又……”
顾惜风又是克妻殇子的命格,一直到现在只有一女在身边,当然顾惜风现在还年轻,还不到立嗣的时候。若是顾惜风一直无子,为了爵位传承肯定是要立嗣,天熙皇帝也不会让自家亲姑姑无后。按照血缘从近至远原则,那很有可能从二房或者三房抱孩子。
唐氏笑着道:“嫂子果然聪明,可不就是这样。听说顾二老爷和顾三老爷求了顾老太太许久,说二房和三房若是分出去,生活难以周全,只望老太太能心疼儿子。”
远的不说,就看罗二老爷分出去,罗老太太和罗大老爷算是很厚待的了,做到兄弟平分,罗二老爷得那么多的东西。但算算年收入,一年也不过万把两银子,就是田庄收益好的时候也不过一万五千两银子。不过罗二老爷和罗六爷都有官职,每年薪俸冰碳又是一大笔,分出去之后虽然不能有侯府的排场,但家中也能有百来口下人。
顾家则是多了一房人,分的产业少了一层不说,二房和三房也没有人出仕,自己不能挣钱,只花祖产老本。生活不继还不至于,但跟侯府比就是天差地别了。
虞秋荻不禁轻轻叹口气,说一千道一万,老子有钱,大哥有钱,不如自己有钱。像罗二老爷这种,自己和儿子都有本事挣钱,分家的时候也不磨叽。又问:“那顾家又怎么闹起来了?”
“是顾老太太执意要分,顾二老爷和顾三老爷领着房中老小跪到顾老太太床前,这才传出来的,据说现在还不可开胶呢。”唐氏说着,眼睛却是看向虞秋荻,她说这些并不只闲聊说八卦。
顾家的文姐儿是许给罗延旭的,文姐儿的情况还很特殊,她是独生女,以后会不会有兄弟姐妹真的不很不好说。若是只有文姐儿一个,那以后顾家不管是过继,还是财产分配上,只怕是一大盆狗血。罗慕远夫妻不是会图儿媳妇嫁妆的,但姻亲关系在这里摆着,若是闹大了,也不可能装不知道的。
“我听大爷说过,顾大爷是个果断的人,这事……只怕闹不了多久……”虞秋荻说着,她跟顾惜风不熟,但罗慕远跟顾惜风就很熟了。镇远侯府也好,公主府也好一直都是顾大老爷一个人打理,现在顾大老爷去世,顾惜风夫妻一直住公主府,肯定兼顾不了侯府。连向来心软的顾老太太都说要分家,只怕二房和三房趁机捞了不少,弄得连顾老太太都看不下去。
顾惜风并不是包子脾气,他在朝堂上官职不低,母亲和妹妹又都有身份。只要他说要分,顾家二房和三房不能怎么样。至于顾惜风无嗣的问题,这是顾家的事,文姐儿再过几年就要嫁过来,那时候顾惜风和年氏都在,再以后如何,未来有太多的不确定,顾惜风还不到三十岁,谁敢说他一定生不出儿子来。
唐氏听虞秋荻如此说,也跟着笑了起来,道:“还是大嫂看得明白,我也是外头听说来的,便过来说一声,唠唠叨叨的说了大半天,倒是扰了大嫂休息。”
“看你说的,我一个人闲着也无事,正好与我说说话才好。”虞秋荻笑着说。唐氏也是好心,怕万一顾家的事情要闹大,罗慕远不在京城,她也一直在家里安胎,事情到跟前了,还两眼一抹黑。
☆、210 ;
腊月二十七顾家大分家的消息传出来了;消息传出来的时候;京城许多人家震惊。马上就要过年了,再急也不急这么一会,总要一起过了年,出了正月里再谈分家之事,哪里能在年前几天就要分家。
虽然让人震惊;倒没人因此说什么;因为是顾老太太主持;顾二老爷和顾三老爷都是她亲生的;不存在继母或者嫡母偏袒的情况。长平大长公主旁听;出嫁女顾惜颜也回家了,开宗族分家产,具体家产如何分的;外人不得而知,但消息已经传出来,出了正月顾家二房和三房就要从侯府搬出去,顾惜风则是带着长平大公主以及年氏,女儿回侯府住。
各家各户都有准备备过年事宜,都没空去八卦,等到新年过去,各家各户都忙着请年酒,交流八卦的时间也就有了。顾家二房和三房还没搬走,顾二太太和顾三太太仍然以侯府媳妇的身份对外行走,消息也就跟着散了出来。
顾家两房都觉得很委屈,说当年顾大老爷治下来的许多产业都记在公主府名下了,二房和三房最后只分到几处庄田,三万两银子,然后还被勒令正月之后就要搬走。虽然分家时两房各得了一处房舍,但多年不住人,年久失修,翻修收拾还不知道要多久,正月里那么多事务,哪里能搬走的走。
然后又说顾惜风这个大侄子,已经坐拥金山了,多少也该顾看叔叔们一些。顾家二房和三房都有要议亲的儿女,借借侯府的光,把亲事订下来也耽误不了多少时候,现在把儿女婚事都耽搁了。
二房和三房对外如此抱怨,年氏此时还守着公爹的孝,不能出门应酬,顾惜风更是绝口不提此事,对二房和三房的态度就是,分家也分完了,你们年前搬走就好。
京城对此事的舆论,是各有说辞,宗族大家相互照应是常有的事,顾惜风这个侄子过的好,帮衬叔叔点也是应该的,反正顾老太太还在,再晚几年分家也是常理。不过要是细论起来,顾大老爷只是兄长,不是爹,当年顾大老爷承爵时顾家是什么模样,京城许多人家还都记得。
风云飘摇的顾家,经过顾大老爷的手打理成这样,照顾下头弟弟这么多年,现在他撒手走了,顾老太太也卧床不起,是要为将来以后打算。至于顾惜风的财产多,那是来自母亲,嫡公主的待遇等同亲王,只要长平大长公主活着,顾惜风就有使用不尽的钱。羡慕这个是羡慕不来的,这是投胎技术活。
吵吵嚷嚷中一个正月过去,顾家二房和三房如期搬迁,但从二月一直搬到三月还没搬完,期间的各种事非不断,给京城人士的茶余饭后添了许多佐料。虞秋荻一直安心养胎,偶尔听听也是左耳朵进右耳朵出,这么一大家子哪里没点事呢。
罗家不能说闲也不能说忙,罗欣的婚事就在眼前,罗二太太忙的脚不沾地,虽然是庶出的庶出,但罗老太太也话了,罗家这辈就这么一个女儿,风风光光打发她出门好看。
两家婚期订三月底,除公中的嫁妆和罗老太太添妆外,罗二太太自己又添了一千两。罗大太太则是几件玩器和一套头面。下头从虞秋荻起这些嫂子们,要么就是几件首饰,要么就是几件玩器,也就是添妆了。
“舅太太来了……”婆子传话进来。
虞秋荻正在榻上歪着,听婆子说了便让丫头扶着坐起身来,昨天小陶氏就写了贴过来,说今天要过府来看她。因为她大着肚子,快到临盆之期,并不能去迎。刚才就有婆子报信说小陶氏到了,但并不能马上过来看她,亲戚晚辈来了,自然要先去看过罗老太太和罗大太太才能过来。
吴婆子带着辰姐儿去迎小陶氏,进到堂屋里,虞秋荻也从里间出来。回京这么久,小陶氏衣饰也全换了新的,既然已经到了京城,免不了交际应酬,衣饰也就成了行头,怎么也不能让人小瞧了去。
让着坐下来,辰姐儿又过来给小陶氏见礼,小陶氏看辰姐儿懂礼也十分欢喜。闲话了一会家常,虞秋荻看小陶氏似乎有话要说,便让吴婆子先带着辰姐儿出去玩,笑道:“说起来嫂子也要为怡哥儿和吉哥儿操心婚事了,可有看好的人家?”吉哥是小陶氏第二个儿子,眼看着也到了议亲的年龄。
她现在大着肚子,马上要生产,不能劳心劳力的时候,以虞秋元和小陶氏的性格就是真有事也不会这时候来麻烦。最有可能的就是给孩子议亲时,想打听一下姑娘的品行,所以找她八卦了,这不能算是事。
小陶氏笑着道:“姑奶奶聪慧,我就是为此事来的,前几日周家太太来了,给怡哥说了门亲事。我与老爷离京多年,哪里还晓得京城之事,老爷便让我问问姑奶奶。”其实也就是打听一下姑娘品行,顺道八卦一下娘家的事非,虽然娶媳妇只娶媳妇一个,但结亲却是结一家,尤其是岳母娘要是搅事精,不说远的,像林大太太那种的,这门亲事就不能结。
“是哪家姑娘?”虞秋荻问着,问到她门上,那必须是亲友里认识的。
“算起来也是姑奶奶的姻亲,是顾家家二房的孙女,珠姐儿,姑娘里排行老大,虽是庶出,却是一直在养在顾老太太身边。”小陶氏说着。顾惜风虽然是长房长孙,但他婚姻多有磨难,孩子也生的晚,二房和三房早就抱上孙子了。
“啊?”虞秋荻微微有些惊讶,没想到会是顾家的女儿,亲戚行走时她是见过珠姐儿的,顾老太太头一个孙女,亲自教养,虽然是庶出,但行为举止都是极好的。若是顾家没有分家,像珠姐儿这样的条件,至少至少也能像罗欣嫁个举子。
虞秋元是举子,虞庆怡只是个秀才,这中间差大事了。再加上虞家的名声,就是现在罗虞两家恢复关系,不会有人借此事攻击虞秋元。但虞家的名声没那么容易挽回的,儿子还好些,得了功名后娶老婆问题不大,可怜的是虞家女儿,到议亲时不知会有多少人家拿这事说话。
“这门亲事,与虞家算是天上掉下来的,但也就是太突然了,总觉得有几分怪。”小陶氏笑着说。
周太太最初说的时候,小陶氏和虞秋元也是十分惊讶,因为分家的事,顾家二房和三房闹的脸上不太好看,但身份总是在的,顾二老爷和顾三老爷是顾惜风的亲叔叔这点怎么也不会改变。再者二房和三房除了这回之外,在京城也没有坏名声,二房犯不着把长孙女嫁到既没有功名,也没有名声的虞家来。
虞秋荻想了想,却是问小陶氏道:“以嫂子的意思,倒是觉得这门亲事挺好?”
小陶氏点点头,倒也不隐瞒,她本人觉得这门亲事不错。虞秋元是个有野心有报复的,这些年来用功读书,只为了能一朝得功名挣得一官半职。虞秋元现在已经中了举人,来年春闱肯定要下场考的,若是得中功名,接下来肯定要入仕。官家太太不好当,小陶氏清楚知道自己的出身,各家太太出门应酬时,讲究大发了。
若是能给虞庆怡娶个高门大户的媳妇,她个婆婆就可以退位让贤,儿媳妇当家理事,出门应酬。现在林家就是这样,林大奶奶杠下来一切,林大太太老实在家享福。现在顾家主动提起亲事,虽然是庶出,却是顾老太太教养出来的长女,要是个好的,真是个门极好的亲事。
担心就是,天上没有掉馅饼的好事,不知道有什么隐患在其中。
“嫂子果然思虑长远。”虞秋荻有几分感慨的说着,小陶氏难得通透明白,想来也是虞秋元的造化。若是小陶氏也跟大陶氏那样坑爹,虞秋元只怕会更烦更累。笑着道:“怡哥儿是我侄子,我不操心谁操心,嫂子先等两日,我先着人打听一下这门亲事是谁提起的。”
事情要从源头开始问起,以前她还在虞家时,顾家与虞家还算有几分亲戚情份。后来虞家出了换亲事的事,顾家与齐家都绝交了,跟虞家更没什么亲戚情份。虞家更是离京十来年,突然间顾家提亲了,不免让人觉得莫名其妙。
细算起来,顾大姑娘的婚事,顾二老爷和顾二太太能做主,顾老太太也能做主。能着人提亲,那就是两方都是同意的,但不管是顾老太太还是顾二太太,都不像是能给珠姐儿寻这门亲事的人。
“姑奶奶大着肚子,我不能减你烦恼,倒是给你添事。”小陶氏不禁说着。
虞秋荻却是笑着道:“怡哥儿是我亲侄儿,我当姑姑的不疼他疼谁,再者这算是什么事,只是差人去问问。若是能给怡哥儿寻门好事了,我也算是放心了。”虞秋元是她堂兄,虞庆怡却是她亲侄儿,以后要给自己父母祭拜上香之人,她肯定要多操心。
小陶氏听得笑着道:“怡哥儿有你这个姑姑,也是他的福气。”
又说几句小陶氏就要回去,虞秋荻倒是想留她吃饭,小陶氏看她大着肚子,怕她还要招呼自己,便告辞回去。虞秋荻带着辰姐儿吃了中饭,奶妈带着辰姐去午睡了,虞秋荻想了想却是把吴婆子叫过来商议。
吴婆子也觉得这门亲事有些奇怪,不禁道:“难道顾二太太是想着怡哥儿是姑娘的侄儿,虞家老爷的前程也不错?”婚姻乃是结两姓之好,当然看有看中男方前程的,但虞庆怡一个秀才,前程真不知道在哪里。
虞秋荻也这样想过,顾老太太不像有这份才能的,不然不至于连分个家都搞不定,至于顾二太太,珠姐儿既不是她亲生女儿,也不是从小跟着她的,不管有没有才能,都不会操这个心。至于顾二老爷,连捐官都不去做的人,哪里会想到这么远。
把顾家人想一遍,虞秋荻倒是想起来一个人来,但心中又觉得不太确定。再者顾家大姑娘,到底是好是歹,这个也不太能说的准。只是见过几次,生的不错,然后礼貌周全,但底子里如何还需要经过些事情来验证,就像林家二位嫡女,尤其是林氏,谁能想到能如此坑爹呢。
“不如我去打听打听?”吴婆子说着,她是齐老太太的陪嫁,从小长与顾家,在顾家下人里的亲友也不少,现在顾家因为分家的事正闹腾着,正乱活的时候,打听事就比较容易。
虞秋荻想想道:“也好,妈妈先去问问看,能问出就问,问不出来再想他法。”
吴婆子会意,虞秋获这是提醒她小心,别让顾家的主子们晓得了,道:“姑娘就放心吧。”
“顺道打听打听大姑娘品行。”虞秋荻叮嘱一句,一般来说下人是与主子接触最多的,若是找对了,也许能打听出一些。
“我晓的,姑娘放心。”吴婆子说着,干这些事情的技巧性,她最明白在哪里。
吴婆子领命去了,虞秋荻长长的吁口气,虽然说不上累,却多少有几分费神。趁着天气好,在院子中散了一会步,已经生了三个孩子,她最知道产前运动的重要性,也正好可以清一清思绪。走一会觉得觉得累了,正想去歇着,婆子就一脸欢喜的进门道:“大爷回来了……”
☆、211
早在年前罗慕远就写信回京;当时说的是出了正月才能回来;结果正月时又收到罗慕远的回信;说军中事务繁多,一时半会只怕回不去。虞秋荻收到信虽然有些失望,但也算是意料之中;罗慕白现在是三军主帅;军中事务再有人帮衬着,也是一个萝卜一个坑,不可能有闲人存在。
贺氏过去陪伴夫婿,新婚小夫妻肯定得团圆几天,罗慕远虽然离开军中有几年;但罗慕白要跟妻子团聚;他身上的事肯定得有人替他顶上,罗慕远这个送亲大哥也就是理所当然第一人选。
出了正月之后虽然有书信寄回家中,却没提回来的事,只怕也是因为归期不定,万一再改期让家空欢喜一场。现在突然下人来报,说罗慕远到家门上了,虞秋荻如何不欢喜。连忙让下人备车,要去罗老太太屋里,罗慕远归家,第一站肯定是罗老太太屋里。
虞秋荻大车上车下车皆要十分小心,等她到罗老太太屋里时,罗大太太己经在了,罗大老爷则是早上带着罗慕周出门,此时还未出来。罗老太太这几天正觉得身体不爽,突然间得知大孙子回来了,顿时全身爽快了,连忙从床上起来。正在待嫁的罗欣,也从小跨院过来了。
“眼看着也要临盆,你还过来了。”罗老太太笑着说,大孙从外头回来,大孙媳妇马上就要添丁,如此多的喜事,她精神如何不好。尤其是虞秋荻这一胎,嬷嬷们说多半是儿子。
虞秋荻笑着道:“嬷嬷们说这胎很好,没什么妨碍,到这个月份,也该走动走动了。”
“你们小夫妻也大半年未见,也是坐不住的。”罗老太太笑着说,看看虞秋荻的肚子,想想前头的三个孩子时怀孕生产,罗慕远多半都是在外头,也实在辛苦的很。
没一会罗慕清带着唐氏,萧云灵自己坐车,罗慕均带着舞阳郡主,罗二太太带着儿子媳妇,瞬间把罗老太太的屋子填满了。得知罗慕远回来,此时都是满心欢喜。
正说着,外头脚步声响起,紧接着丫头就传话进来,罗慕远过来了。小丫头挑起帘子,罗慕远一身风尘的进到屋里,外出半年多,胖瘦黑白倒是没什么变化,只是刚刚回家,胡子头发都没收拾,显得有几分沧桑之感。
“给祖母请安,也给祖母道喜,我过来时二奶奶己有三个月身孕。”罗慕远进门先跪下,紧接着就先把罗老太太和罗大太太最关心的一件事说了。
罗老太太和罗大太太立时欢喜起来,尤其是罗老太太,不自觉得捂住胸口,这在是怕欢喜过去了,直接倒过去。随即又挥手让罗慕远起来坐下。
“好,好,这才是双喜临门。”罗大太太连声赞着,媳妇对与婆婆来说,一件很重要的事就是能生孙子,千孝顺万孝顺不如生下一堆儿女。尤其罗慕白都这个年龄了,终于看到孩子的影了,不管男女这都是大喜事。又想到沿边情况,再加上贺氏过去时又是轻车简从,只怕是逐事不便,便道:“我这就挑几个老道的嬷嬷,还有各样东西,一应都要带过去。”
自言自语的说着,罗大太太又看向罗慕远道:“这么大的事,你也不写信说一声,也让我好准备。”
罗慕远笑着道:“我正要跟母亲说,二奶奶实在个再妥贴不过的,她凡事周全,母亲就不用操这些心了。更何况二奶奶怀着孕,母亲就派人过去,长辈所赐,再与二奶奶有哪里不和,让二奶奶怎么办,做不好事反而生事。二奶奶去沿边是带了几个嬷嬷的,她们如何不会照料。”
罗大太太听儿子如此说,虽然没有反驳,却仍然不放心。倒是罗老太太看的比较开,岔开话题道:“慕白,太妃他们都好吗?”
“都好,老太太就放心吧。”罗慕远笑着说,又道:“姑姑还托我带了许多东西回来送与祖母。”
“唉,我这么一把老骨头了,只要他们都能平平安安的,我也就放心了。”罗老太太说着,却是满心的伤感,她亲生一儿一女,儿子一直好好在跟前,女儿偏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