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丹阳县主-第2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她那时候也不过比朱询长半岁,像带弟弟一样带着他。朱询开蒙得完,她还亲自教他《论语》和《诗经》。朱询一字一句跟着她背,总是要紧紧地偎依着她。
但后来呢。
他还不是为了权势背叛了她,成为了太子。甚至因此害死了她生命中最重要的两个人。
人长大了都是会变的。
元瑾一想到这里,便对自己当初的好心非常痛恨。现在在同样的情景里,她甚至不想做同样的选择。
“去叫宋嬷嬷来,带他回外院歇息了吧。”元瑾吩咐柳儿。
柳儿得了命,便立刻出门去找宋嬷嬷了。
她又跟薛闻玉说:“你先坐着,宋嬷嬷一会儿就来带你走了。”
闻玉看了看她,自己坐到炕床上,抱着自己坐成一个球的样子,似乎这样很好玩。
夜深人静,旁边又坐着一个什么动静都没有的闷葫芦。元瑾等得有些无聊了,便将桌上放的两个棋盒子打开,叫杏儿将棋盘拿出来。
成了四娘子之后,元瑾平日的生活便百无聊赖,除了学女红外没别的事做。当年在宫里的时候,她对围棋十分痴迷,太后还曾请国子监侍读学士教她下棋,她在棋艺上极有天分,少有对手。所以现在无聊的时候,她便和自己下棋。
她自己落一白子之后,又换个棋盅下黑棋。
薛闻玉的目光又放在了元瑾身上。
她站在桌边凝视棋局,姣好玉白的侧颜,面颊带着淡粉色,更显得少女如花娇嫩。未绾的发束滑到胸前,油灯下有种如丝绸一般的光泽。
他看着她下棋很久,似乎很好奇她在干什么。
元瑾正要下黑子的时候,突然有两个细长的指头按住了她的手,元瑾抬起头,就看到闻玉的脸。随后他从棋盅里夹起了黑子,放在了棋盘上。
他居然会下棋?
元瑾一怔,先看了眼棋局。
薛闻玉并没有学过围棋,他不是会下棋,落下的子是一个死棋。那他是想干什么?
元瑾试探地又落了一个白子,看到薛闻玉又从黑色棋盅中拿出一粒,落在离她不远的地方,然后抬头看着她,似乎是示意她也赶紧下。
难道是见她一个人下棋,所以陪她下棋?元瑾又觉得自己想多了,这可是你叫他十句都不会回一句的人,或者是他觉得下棋很有意思?
“这是一处死棋。”元瑾将他刚下的那枚子拿了起来,告诉他,“你要放在能让棋活,气息连通的地方。比如这里。”
细手夹白玉子落子,轻轻一声,珠玉轻响。
这声轻响,仿佛触动了某个微妙的地方。
元瑾又把黑子递给他,轻声说:“你觉得该下在哪里?”
元瑾发现闻玉竟然还挺喜欢下棋的,非常专注,虽然中途经常需要她指正,但他几乎开始越下越好。直到柳儿带着宋嬷嬷走进来,宋嬷嬷笑着说:“四娘子,奴婢要把四少爷带回去休息了。”
正好元瑾也有点累了,便让宋嬷嬷带薛闻玉回去。
宋嬷嬷走过来喊薛闻玉回去,他却是继续下棋,纹丝未动,似乎根本没有听到宋嬷嬷喊他。其实他这样的做法,只是表示他并不想离开。
宋嬷嬷有些不知该怎么办,过来想拉他走,闻玉却更不高兴的样子,将她的手甩开。
还是元瑾最后摸了摸他的头,跟他说:“你先回去歇息,咱们明日再下吧,好不好?”
闻玉僵持了片刻,看了看元瑾,最后还是放开了手指,任元瑾拿去了他的棋子。被宋嬷嬷带着离开了。
元瑾才叫丫头端水来洗脸洗脚。今天太累,她几乎是倒头就睡着了。
第二天卯时,精神抖擞的崔氏带着丫头走进西厢房,将她从炕床上揪起来:“你几个堂姐寅正就起床梳洗打扮了,你倒睡得天都亮了还不醒,怎的这么疲懒!”一边说,一边指挥婆子给她穿上昨天新制的衣裳。
元瑾睡眼惺忪地任由崔氏折腾她,直到她被人推到妆台前,看着铜镜中的自己彻底清醒了过来。
崔氏拿了压箱底的嵌红宝石金簪给她戴,还给她戴了一朵新制的粉色绢花,与身上茜红色的海棠花杭绸褙子相映衬。整个人花团锦簇。
崔氏却很满意地看着女儿姣好如明月的面容,叹道:“得亏你长得像你爹,生得好看,压得住这身衣裳。”
元瑾看着镜中的自己,沉默后问道:“娘,您觉得这好看?”
她年纪小,应该穿些嫩黄粉红的才能新嫩好看,崔氏却偏偏把她打扮得异常富贵。
“自然。”崔氏很满意,催促女儿快些走了,“马车都已经套上了,你还是别耽搁了。”
但她穿成这样根本走不出去!
在元瑾的坚决反对之下,崔氏很是不满地勉强同意她换了另一件粉色璎珞纹褙子,取了金簪绢花,来不及再试别的,便这样不戴发饰出门了。
影壁已经停着好几辆马车了。几位少女正百无聊赖地坐在车上等着。一看她这打扮,其中一位粉衣少女先笑了一声:“四妹平日打扮得花团锦簇,怎的今日如此素净!”
另一位少女也捂唇笑。“四姐这打扮太素,如何能吸引得到如意郎君的目光!”
这两个是二房的嫡女,大的是薛元珊,小的是薛元钰。
元瑾一脸漠然,跟着崔氏上了最末一辆青帷马车,相比别的四辆马车,只是显得更简朴了些。薛家一共有四房,她虽然说是嫡出,但却是唯一一个庶房的嫡女,爹又没有出息,故整个四房在家里都不受重视。
那粉衣少女却继续笑:“四妹妹好生无礼,都不理会姐姐的话。”
“行了。”前头一个轿子传来个威严的声音,只见是个华发老妇人坐在里面,头戴眉勒,穿檀香色团云纹褙子。“胡乱说什么,都给我闭嘴。”
这位便是薛老太太了。
两个姑娘被老太太一训斥,才奄奄地缩回了头去,放下了车帘。
薛老太太朝元瑾的方向看了一眼,没有说话,闭上了眼。
进了轿子的崔氏也非常哀怨,欲言又止好几次才说:“你要是听娘的,穿成刚才那样多好!”
崔氏一路抱怨,直到元瑾终于忍不住了:“您别说话了。”
崔氏根本就不懂,在这种场合之下,出身好的,才情好的不知道有多少,穿得太过张扬,却只是个庶房的小嫡女,只怕更惹人非议。更何况这个年纪的少女,长得又美,根本不需要珠宝绸缎来映衬,清纯稚嫩就极好了。
反正不管如何,总比刚才那样好!
第4章
马车行了半个时辰,就到了一处巷子,停在一扇黑漆铜环门前。
崔氏咳嗽了一声,似乎有些紧张,整理了三回衣襟,又给元瑾拉了两次裙子,免得一会儿见了定国公府的人失了礼数。也没有人敢挑开帘子往外看,生怕是露出一副乡巴佬的样子叫人瞧不起。
“一会儿跟着你几个堂姐,她们做什么你就做什么,知道吗?”崔氏还是不放心地再次叮嘱。
马车停了下来,只听外头有个声音:“请各家太太娘子下来吧。”
崔氏才带着元瑾下去,薛家女眷个个都有些紧张。就是薛老太太也一脸郑重,叫大太太周氏扶着,带着自己的儿媳孙女,朝着定国公府气派的二门进去。
二门进去是个大花园,草木葳蕤,假山叠石。两侧的走道各站在许多丫头,一个年长的嬷嬷在前面引路,又进了一扇月门,才看到两个丫头挑起竹帘,里面飘出些礼佛的檀香味道。
薛府众人此刻皆小心谨慎,生怕自己行差踏错。还是薛老太太最为镇定,带着众女眷走进去,只见里头是博古架隔断,琳琅满目的翡翠摆件,五蝠献寿漳绒毯,踩上去悄无声息。那架黑漆紫檀罗汉床上,正坐着一个头发花白的老妇人,由丫头服侍着喝茶。
老妇人一看是薛老太太,便红了眼眶,似乎有些激动,叫她来身边坐下。两个人讲了许多话。
元瑾在旁听着,才知道这位老妇人秦氏原来是住在并州,前几日才搬到了太原。似乎秦氏和薛老太太在没出嫁之前,是家里最要好的一对堂姐妹,虽然都是嫁到姓薛的家中,一个却是定国公府,一个却是毫无名头的旁系,想来是很多年没有见过了。
薛老太太与秦氏契阔了一番,才介绍起自己的儿媳孙女们。
她最先介绍的自然是大房周氏,也是她最为喜欢的儿媳。“这是我大儿媳周氏,这是她所生之女元珍。”
周氏与薛元珍上前行礼。薛元珍也是个妙龄少女,温婉娇柔地道:“给堂祖母请安。”
周氏出身是所有媳妇中最好的,是太原府知府之女,所以她在薛家的地位也最高。薛元珍是其独女,自然也是薛府中最为娇贵的,有良好的大家闺秀的教养。
秦氏只是微笑着点头。
薛老太太见秦氏此,笑容一淡,又介绍起了二房的太太沈氏和两位娘子,便是刚才笑话了元瑾的薛元珊和薛元珏,两人规规矩矩地给秦氏行了礼。
三房的太太姜氏,却是个八面玲珑的人精,还没等薛老太太介绍,便先带着女儿向前一步,笑着给秦氏行礼:“免得娘费口舌,我先自己说了。我便是三房的媳妇,这是小女薛元珠。”
薛元珠是几个姐妹中最小的。
秦氏的目光最后落在了元瑾身上,笑了笑说:“这便是你家庶房的那位娘子吧?”
她注意到元瑾也是因为,方才一起进来的薛府众人里面,不论是薛元珍或是周氏,甚至是薛老太太本人,都难以掩饰对定国公府奢华的惊讶。唯这个小姑娘,她进来的时候环顾四周,表情是平静的,那种司空见惯、宠辱不惊的平静。
这样的小姐,只有那些真正的权贵家才教养得出来。
但怎么会是薛家一个庶房的小娘子。
“正是呢!”崔氏连忙扬起笑容,连忙在背后轻推了元瑾一把,示意她上前请安。
元瑾也上前,屈身行了礼问安,既不谦卑也不谄媚。毕竟她之前所见之人皆人中龙凤,对定国公老夫人自然没觉得有什么特别的。秦氏又多看了她两眼,笑道:“这娘子倒是大气,像你亲生教养的嫡亲孙女了。”
这话一出,大太太周氏和二太太沈氏脸色微变,三太太姜氏却仍然保持微笑。
随后秦氏似乎有话要单独和薛老太太说,便叫嬷嬷先带她们去赏莲,只留下了薛老太太在屋中。
走出来的人难免好奇。
沈氏出身书香门第,因此和大太太周氏比较要好,小声地问周氏:“娘和定国公老夫人要商量什么呢,神神秘秘的!”
周氏淡淡道:“两人多年未见,左不过是说些体己话吧。”她走在了前面,似乎不想多说了。而崔氏落在后面,对元瑾小声说:“嫡亲的姐儿都没夸,独独夸了你一个,今儿真是给娘长脸了!”
元瑾可没有把秦氏的夸奖当一回事。秦氏就算夸她,对她来说有什么好处吗?
若是秦氏都不夸就罢了,偏生夸她个庶房出来的,几个嫡房的向来心高气傲,现在觉得庶房的压了自己嫡出女儿的风头,自然会不高兴了。
但她什么也没说什么,只是跟着众人往前走。
嬷嬷领着她们到了一片荷花池,曲折的回廊落于荷花池上,有几家小姐已经坐在亭子里了。微澜荡漾的湖面上盛开着紫色、黄色的睡莲。这季节荷苞才露头,睡莲却已经缤纷绽开,铺满了大半的湖面。亭边又有细柳垂下,倒真是极美。
薛府众人又是感叹,平日里虽然见荷花池不少,却没见过这么大的,这样花开成一片才叫真的好看。
“今儿便是宴请了各家太太和娘子在此处开游园会,还请各位娘子先入座,”定国公府的嬷嬷有礼地微笑,“太太们若是坐不住,还可以去花厅先打会儿叶子牌,等咱们老夫人与薛老夫人说完了话,再去正厅开席。”
由此几个太太就和姑娘们分开了,元瑾则跟着进了亭子坐下。
此时凉爽的清风拂面,初夏的天气叫人十分舒服。
薛元珍坐在了另一头,两个二房的立刻跟着坐下。叫丫头泡了茶上来。
薛元珊笑着说:“方才倒是四妹在定国公老夫人面前露脸了呢。”
“露面又有何用,庶房出的就是庶房出的。”薛元珏轻声说,“爹也只是个养马的罢了。”
薛元珍只是笑着听,倒没有说一句话。
对她而言,薛元瑾父亲官位太低,母亲家世上不得台面,与她一个天一个地,她根本不想把自己和薛元瑾相提并论。
她们说话也并没有避及元瑾,所以元瑾听得清清楚楚。薛元珏之所以说她父亲是养马的,那是因为她这父亲是地方苑马寺寺丞,管的就是并州的军马供养。元瑾对这种小女孩般的斗嘴并不感兴趣,所以并不搭腔。
倒是旁薛元珠哼了声:“五姐这话说的,要不是有四叔这个养马的,二叔如今这官位还得不来,你还能坐在这里喝茶么!”
薛元珏瞪了瞪眼,无话可说地转过身。
薛元珠说的这事,元瑾也知道。
听说当初,是二叔偷偷拿了自己父亲的文章,得了当时任山西布政使的许大人的赏识,因此平步青云,如今在外做知州。后来大家知道这事,却也没什么说的了,人的命途难测,这也是各自的命罢了。但二房却的确因此对不起四房。
“多谢六妹了。”元瑾低声对旁边的薛元珠说。
薛元珠却把头扭到一边说:“我就是和她不对付,跟你没关系!”
元瑾一笑:“那我也要谢你啊!”说着揉了揉元珠的包包头。元珠还梳着丫髻。
元珠因此红了脸,有些结巴:“你做什么摸我的头发!”说着还不解气,“你这人真是的!”
元瑾一笑不说话。
元珠却坐到了她的身边来,过了好久才说:“我这次就勉为其难,不怪你了。”
“好啊。”元瑾答应了她,元珠这性格还挺可爱的。
几人说完话不久,来的石子路那边就传来了喧哗声,隐隐是少年说话的声音。
凉亭中的各家娘子们自然窃窃私语,不知道这是谁在定国公府的院子里,也不知道该不该避。但看她们微红的面颊,就知道是根本不想避开,只张望着等着看是谁来了。
嬷嬷也笑了笑:“娘子们不必避开,进国公府的都是亲眷,与在座娘子也算是亲戚了。继续吃茶吧。”
自然是娘子们的几声笑声。随后那些人越来越近,大家都张望起来,看向石子路的方向。
几个少年结伴而来,为首的是个面如冠玉,清秀的少年,穿一身蓝色衣袍。见着此人,有个娘子说:“这不是卫三公子卫衡么!”
卫家听说也跟定国公府是亲戚关系,而且比薛家更近。这卫三公子是家中年轻后生的佼佼者,身份非常尊贵。见着是她,小娘子们更是好奇,眼睛水亮,脸颊微红。毕竟这卫三公子也是个难得的美男子。
“原是咱们四妹妹喜欢的卫三公子么!”薛元珊笑着看向元瑾,“四妹妹,你要不要去打个招呼?”
元瑾则是一头雾水。薛元珊……说什么?
“上次在家宴上一见,四妹便对人家一见倾心。”薛元珊道,“还几次偷偷想见人家,却是一片痴心,只是可惜人家未曾理会四妹。”
元瑾嘴唇微抿,颇有些无言。
她之前,喜欢过卫衡么。怎么这四房一家子都净做些……蠢事。
卫衡那边,旁边的少年正好捅了捅他的手肘:“卫三你看,那不就是之前喜欢你的女子吗!”
卫衡本来没注意的,朝这边一看,这才看到了正在吃茶的薛元瑾。
他差点没认出来,是因为之前见到她的时候,她总是穿得大红大紫。今儿只穿了件粉色褙子,更是半点发饰也没有,只留青丝垂在肩头。显出少女姣美明净的一张脸,雪白中带着一丝稚气。气质似乎……也有些不一样。
原她虽长得好看,却不知怎的并不让人惊艳。如今配上这样冷淡的神情,玉白的脸,莫名让人有容色摄人之感。
“你上次不是说,是个样貌普通的姑娘吗。”旁边少年又说,“这也叫普通,卫三你是不是要求太高了?”
“该不会是听到你来,所以也来参加游园会吧?”有人打趣他,“可惜没有这样貌美的姑娘喜欢我,卫三你好福气啊。”
卫衡皱了皱眉,轻声道:“别胡说了!”
他迈开步,向亭子这边走了过来。他们本来就是准备在亭子里吟诗作对的。
只是他们要去的亭子,会经过元瑾所在的亭子。
元瑾看到他们朝这边走来,便有些头疼,她根本不想面对这样的事。
而旁边薛元珏已经露出了兴致盎然的表情。
第5章
元瑾也并不想跟这个人有什么应对。便别过头看旁边,只当自己根本不认识卫衡。
卫衡走到她面前的时候,竟稍微地停了一下。
他本也想假装没看到薛元瑾的,谁知道旁边有个姑娘却捂唇笑道:“四姐姐今日怎么了,换做往日,不已经巴巴的凑上去了吗。”
元瑾喝了口茶道:“五妹妹再这般口无遮拦,祖母听了可是要罚的,我对卫三公子没别的意思。”
这关乎女子名声的事情,哪里能乱说。
她看也不看卫衡,反倒惹得卫衡身边的人又笑了起来:“卫三,这美人为何不理你了。可是你长久的不回应,人家恼了你?”
卫衡清俊白皙的脸微微一红。他之前是觉得薛四姑娘的身份配不上他。可不知道为何,他总觉得今日的薛四姑娘,比往日的要好看许多。若一开始便是这个人喜欢的他,他未必能拒绝得了。
但她突然又这样似乎对自己不屑一顾,他却也不舒服。之前不是喜欢他喜欢的不得了吗,为何今天又这幅样子!
卫衡便走到了她面前,顿了顿说:“薛四姑娘。”
他为何突然叫她。元瑾抬起头看。
卫衡继续轻声道:“不管你是因何种目的来到这里,又说了什么话。我只是想告诉你,你我并不相配,往日的那些事便算了,从今起切莫纠缠我。”
元瑾听到这里便笑了笑。
她的笑容有些奇异,既轻缓又美丽,似乎带着几分嘲讽。
这卫三公子倒也算优秀,但元瑾是什么人。这些年权贵们在她眼里就犹如过眼烟云,别说是个小小卫三,就算把侯爷太子的送到她面前来,她也看都不想看一眼。
小元瑾怎么看上这么个人!
即便小元瑾当真喜欢他,难道他就能如此当众羞辱人不成?今天在这儿的是她,倘若是旁的姑娘,该如何自处?
“卫三公子是不是误会什么了。”她的语气淡淡的,“我在这里看花,既没有扰旁人,也未曾扰公子。什么喜不喜欢的,却不知卫三公子从何而来。”
“你……”他哪知这薛四姑娘竟然嘴巴还如此厉害,脸色未免一红。
她现在的神情,似乎真的和以前天壤之别。
正在这时,石子路上小跑来一个小厮,叫着卫衡“三少爷”,跑过来气喘吁吁地在他耳边说了什么。
卫衡听完之后脸色一变,也来不及跟薛元瑾说什么了,匆匆几步走出亭子。
本来看着好戏的薛家几姑娘面面相觑,不知道发生了什么事。
那小厮也跑到管事嬷嬷旁边说了话,管事嬷嬷也郑重了起来,招了亭子中的娘子们:“有贵客路经此处,请娘子们先随我去花厅。”
见管事嬷嬷催得急,众娘子也赶紧起身,纷纷走出凉亭。却只见那石子路上走来了一群人,数十个护卫在前开道。簇拥着一个头戴银冠,身着飞鱼服的人。他嘴唇微抿,眉眼间有些阴郁,却是一种阴郁的俊秀。
元瑾一看到他,几乎是控制不住地脸色微变。
卫衡却已经走上前,对他行了礼:“舅舅要来,怎的不提前告诉我一声。我也好去接您!”
“只是有私事罢了。”这人声音也十分冷清。
在座的小娘子们已经猜出了他的身份,好奇地盯着他看,话也不敢大声说,只能小声地讨论。
“此人是谁?排场竟然这样大。”
裴子清。
元瑾的手慢慢地握紧。
她第一次见到裴子清的时候,他不过是个失意的青年罢了。虽然出身世家,却只是个没有人重视的卑微庶子。那时候他饱尝世人冷眼,什么苦没有吃过。哪里有什么排场,不过是个沉默低调的人罢了。
后来是她赏识他的才华,把他扶持起来,又推荐给了太后。元瑾对他不薄,他倒也颇有才华,竟一路做到了锦衣卫副指挥使的位置。她对他极好,从来都是当成心腹看待。
没想到他最后却背叛了她和太后。
现在他是锦衣卫指挥使了,越发的权势在手了。
朱询背叛她是为了太子之位,她也一直知道。太后并不喜欢朱询,从未想过要将朱询议储,一直想立的是六皇子。朱询倘若从小就是个心机深沉的人,怎么会没有存异心。
但是裴子清背叛她是为了什么呢?
她一直想不通,她一直以为自己对他是有知遇之恩的。一直以为,就算谁都会背叛她,但是他不会。
现实却给了她重重一击。
裴子清淡淡地问他:“你混在这脂粉堆中做什么?”
卫衡答道:“不过是小事而已。”
裴子清看了一眼后面站着的那些小娘子们,小娘子们都被他看得脸色微白,心中忐忑,卫衡再怎么长得好看毕竟也只是一个后生。但裴子清可就不一样了,他可是位比定国公的锦衣卫指挥使,正二品的大员。
“你到了成亲的年纪了,若是有喜欢的,便带回来给你娘看看,免得你娘为你操心。”裴子清说,“方才似乎听到你在和姑娘说话,是哪家姑娘?”
听到这里,元瑾心一紧,表情却仍然漠然。
卫衡一时不知道该不该回答。薛府的几个在这种时候自然也不会开口,但总有刚才看到了,又好事的娘子,将元瑾指了出来:“便是这个,薛府家的四娘子!”
裴子清的目光落到了她身上。
薛元瑾也没有抬头。他只看到她眉眼姣美,清嫩秀雅,素得几乎只剩一对丁香耳钉,柔软的发丝垂在雪白的面颊两侧。
别的娘子都面露好奇或是惧怕,却唯有她表情平静,甚至有几分冷淡。
嬷嬷见裴大人没有说话,便赶紧让娘子们先跟着她去花厅。元瑾也跟着走在后面,但没想元瑾刚走了几步,就听到后面传来一个陌生的声音说:“方才那姑娘,我们裴大人让你等等。”
元瑾只当自己没有听到,越发快走了几步。但后面很快走上来两个护卫,将她拦住。“姑娘留步,裴大人叫你稍等。”
元瑾不能再躲,只能停下了脚步转过身。她感觉非常复杂,既仇恨又冷漠。
他叫住她干什么,难道还能看出她是谁了不成?那又能如何,是找出来再把她斩草除根吗?送给皇帝处死,换取更高的地位?
他又将她看了很久,才低声问:“她是谁?”
卫衡不知道舅舅为何要问她,只能说:“她是薛家的四娘子。”
裴子清仔细看她的样貌,这姑娘虽也极美,却和县主的样貌并不相似。但方才那个神态,却又极为相似。
薛家?不过是个没有听过的小家族。
他在想什么,怎么会觉得这姑娘有几分像她。
她怎么会像萧元瑾!
那个人是他心里最特殊的存在。当初她给了他荣耀和权力,给了他隐秘的盼望和温情。但是他由于某种原因,他背叛了她,这么多年,再也没有第二个人能留在他心里,以至于成了他的业障。
大概,没有人真的觉得她已经走了吧。
丹阳县主萧元瑾,没有一个人能真正忘了她。无论是背叛还是别的,更复杂的情绪。
“你方才,在和衡儿说什么?”裴子清问她。
元瑾想了片刻,轻声道:“不过是卫三公子和我说了几句写莲的诗罢了。”
裴子清听着笑了笑,少男少女们,彼此相互有倾慕之意,是再正常不过的。他的语气彻底淡漠了下来:“你走吧。”
把这样的女子认成她,是对她的侮辱。
薛元瑾不置一词,裴子清是她一手选的人,脾性她最了解不过。此人才高八斗,最善于察言观色,在他面前,最好就是少说少做,免得让他猜出心思。她这么一说,他势必觉得她是和卫衡有什么私情,只会看低她几分,更加不屑于理会她罢了。
她行了个礼,就头也不回地走了。
到了傍晚,吃过晚膳。薛府的人才赶着马车回家。
薛元珊几个上了马车,正和太太们将今天发生的事。
“有的人癞蛤蟆想吃天鹅肉,也要看人家看不看得上你。”薛元钰见元瑾走出来,冷笑着说,“凭出身,给人家做妾都勉强。遑论还想做正室,巴巴贴着也没人要!”
元瑾一言不发,径直地上了马车。
这种人,你反驳她她倒更带劲了,再者她现在也没有心情计较。
她只恨自己那时候手里没把剑,仇敌就在她面前,她都没办法报复,最好是一剑捅死他。
不仅不能捅死他,反而自己还要装傻,实在是让她忍得很难受。
薛元钰见元瑾不理自己,果然央央地没了兴趣,缩回了头。
崔氏则难得地看出自己女儿的不痛快,以为她是因为薛元钰的话,就安慰她说:“你二叔家两个闺女说话就是如此,你别在意就是了。”
元瑾看向她,虽然她是不在意薛元钰,却也不喜欢崔氏这话。崔氏这样的人就是如此,色厉内荏,面对子女拿得出款来,你真让她对外面的人使威风,那是半点也不敢的:“那您就不在意吗?”
崔氏就说:“怪只怪咱们是庶房,你爹又没出息。你娘我……也不是正经官家的女儿,不能和人家比。”
元瑾一笑:“二叔当年是冒领了父亲的文章,才拜入了山西布政使名下。若没有这段,他如今怎么能做到知州的位置?现在他两个女儿倒是挟恩报仇,全然忘了。”
崔氏又叹说:“人家如今却是知州,你父亲只是个地方寺丞,又能有什么办法。”
元瑾发现,崔氏其实是个非常认命的人。
那她认命吗?她自然不了,她若是认命,那些害死她的人岂不是做梦都要笑醒了!
她会抓住一切的时机成长,这些对不起她的人,她最终会一个个地报复回去的。
“不会总是这样的。”元瑾淡淡地道。
她挑开车帘,看着外面渐渐消逝的黄昏。
第6章
回到府上时天已黑透,各房本来都准备回去休息了。老太太却把大家都叫到了正堂,还叫上府中的男眷们,说是有事情要嘱咐。
老太太先是喝了口茶,又看了看窗外的夜色,才开口道:“福春,去将正堂的门关起来。”
老太太身边的丫头应喏去关门,这叫正堂中的人越发的疑惑,面面相觑,究竟是什么事情,搞得如此神神秘秘的。
关上门后,薛老太太才面色郑重地一扫屋内的众人说:“把你们留下,是有一件大事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