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重生之一品农家妻-第21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说到底这老太太就是个看人下菜碟儿的,不然也不会因为儿子一个在城里一个在乡下就这么区别对待,不就是因为大房出息能留在城里,让她也能跟着做城里人。
“禹儿真是好福气,娶了这么好个媳妇,家世好不说,人又长得这么俊俏水灵。”韩老太太居然一改以往对二房众人的态度,笑呵呵的夸赞起苏文月来,一副慈祥长辈的样子,这样的转变真是让人很吃惊意外,想一想却也明白其中的道理,归根结底还是老四媳妇的家世好,让老太太另眼相看了。
“奶奶过讲了,孙媳妇哪里有您说的那么好,时间不早了,孙媳妇还得去厨房帮忙,改日再陪奶奶聊。”苏文月也笑眯眯的说道,
“去什么厨房,家里又不是没人做事了,哪里用得着你,你就过来陪奶奶说说话。”
☆、93。第93章 不在话下
韩老太太能表现的这么亲热,一来是看苏文月的身世,二来苏文月只是孙媳妇,隔着一辈,矛盾就少了很多,不像杨氏,老太太是怎么都不会看上眼的,婆媳之间就是天敌。
对于老太太释放出来的善意,苏文月并不为所动,她是二房的人,怎么可能叛变站到老太太那边去,又不是傻了,何况那老太太目光里闪烁的分明某种欲望和贪婪的东西,不是真心的喜欢。
“不用了奶奶,婆婆都去厨房做事了,没道理我这个做儿媳妇的却去歇着,所以奶奶的心意我只能心领了。”
杨氏本来听到老太太一反常态和颜悦色的对待老四媳妇,还担心老四媳妇看不清楚老太太的真面目,被她笼络了去,听到老四媳妇这么说心里松了一口气,也越发觉得老四这个媳妇是娶对了,聪明孝顺不说,关键的时候能拎得清,不像大房的大侄媳妇,巴结的老太太,整日里和继母多对,没一日安生。
韩老太太虽然目的不纯,可对苏文月的态度实在算得上很好了,没想到这个孙媳妇一点都不领情,当着儿媳妇的面一点都不给她面子,脸色立刻就不好看了。
“噗嗤!”这时候不知道谁忍不住的笑出声来,二房的人互相看了看都不是对方,原来是韩王氏,本来是去厨房的,不知怎么停了下来,大约是见二房的人没有跟上来,结果看到自己婆婆巴结孙媳妇,还被人拒绝了,可不就笑出来了。
韩王氏仗着自己生了两个儿子,在韩家的地位稳固,并不怎么惧怕自己的婆婆,不过这老太婆实在太让人讨厌,帮着前妻的儿子和她唱反调不说,经常动不动就拿孝道压她,让她也吃了不少亏,这会子见老太婆吃瘪,韩王氏可不就乐了。
“哎哟,真是笑死人,我说有些人这脸可丢大了,不就是看上了人家的身家,想要占便宜呢,眼巴巴的去巴结人家,结果人家根本不领情,哎!”
韩王氏这话说的真直白,直白程度和刘氏有的一拼,不过刘氏只剩了两个女人,底气不足,还是不敢在自己婆婆面前嚣张的,韩王氏就不痛了,一点也不给自己的婆婆留脸面,反正就算得到了好处她也沾不着,还不如给自己婆婆心里添点堵。
韩家果然是什么极品都有,二房的几个媳妇眼睛里都闪烁着笑意,杨氏更是觉得这么些年来总算狠狠的出了一口气。
“哼,不知好歹的东西,一个个都是不省心的,还在这站着做什么!赶紧去厨房帮忙去,等着吃闲饭呢!”老太太大约是知道在苏文月这占不到什么便宜,自然收起了之前的好脸色,至于里面二房的人里多出的杨菊香母女,老太太根本当时没看到,看那穿着打扮就是对穷酸货,还不配她关注。
杨菊香母女脸色同样不好,她们本来是抱着蹭吃蹭喝的想法来的,今天是韩家老太太的寿辰,肯定有不少好吃的,别的不说,就是大姐他们家做的寿包就不错,没想到会被韩家大房的人当成下人一样对待,让她们去厨房帮忙,真是过分。
杨菊香母女不是没听说韩家大房的人不好相与,非要跟着来是想着怎么说她们也是客人,就算韩家大房的人不待见,最多也就不给好脸色,哪里承想韩家大房的人会这么不顾脸面。
二房的人,几个媳妇进了厨房帮忙,孩子们则跟着几个男人在后院劈柴,说起来大房的人怕是故意等着他们今天来干活的,院子里堆了半院子的柴火,劈了怕是能用上几个月,只是柴火虽然便宜,买这么半院子也费了不少银钱,老太太心疼之下想着要是能让二房的人把柴火打好送来就能省了这银子,只不过大房和二房到底分了家还得找个合适的理由才行。
二房父子几个,除了韩林之外都不是那种小肚鸡肠的,而且身强体壮,不过是多费点子力气的事情,与其被老太太数落念叨,还不如多干点活,挣得耳根子清净,反正每年也不过这么一两回,二话不说拎起胳膊干起活来。几个孩子也懂事,在一旁帮着打下手对柴火,都是农家的孩子,从小干惯了农活,这些寻常的活计不在话下。
苏文月随着婆婆嫂子们到了厨房,大房的几个媳妇也都在。要说大房的关系还有些复杂,韩金彪一共有三个儿子一个女儿,前头的一儿一女是前妻生的,后面的两个儿子是继室韩王氏生的,除了最小的儿子其他的两子一女都成了婚。
厨房里做事的除了韩王氏和她两个儿媳妇,还有老太太的一个出嫁的女儿,老太太其实有两个女儿,只不过两人嫁的人家不同,一个是嫁在县城,一个嫁在别的村子里,以老太太的品性可想而知待遇是不一样的。
大房的婆媳几个见苏文月他们进来了,也就韩王氏打了声招呼,其他人对二房的人都是视而不见,倒是老太太的大女儿韩英热情的叫了杨氏一句弟妹,又和几个侄媳妇打了招呼,换来大房不屑的哼声,韩英才收起笑容低头干活。
“二叔,你们干了这么久的活累了吧,我给你们倒了水来,喝了水再干吧。”韩芳因为她大哥的缘故,在大房的待遇倒是可以,而且她嫁的也还算不错,回来了老太太也没让她干活,这姑娘倒是个心善的,和大房的人很不相同,一直不赞同大房对二房的态度,见二房几个男人都在卖力干活,也帮不到什么,端了茶水送过去。
“芳儿,谢谢你,真是个懂事的。”韩老头父子几个接过水,心里都有些感叹,这丫头是大房难得没长歪的一个。
“四表哥,你和表嫂成亲我也没工夫去,心里挺过意不去的,这是我的一点心意,希望表哥和表嫂以后能够过的美满。”韩芳将一个小布包递给韩禹,其实她当时不是没功夫去,只是碍着大房的人不方便去,不然继母又有的念叨了。
☆、94。第94章 豁得出去
老太太爱显摆,虽然不是整寿,却摆了六桌,往年也是如此,人来人往的倒是好不热闹,请的都是街坊邻居,还有老太太一些相交的老姐们。反正有好吃的不来白不来,也不是整寿,随便随点礼就行,到底还是赚了。
都说物以类聚人以群分,老太太这样的人,和她交往在一起的也都是和老太太品性差不多的,才能处得来,所以每年老太太过寿,大房其实都是贴了钱在里头的,不过大房的银钱都在老太太手里管着,其他人也管不到。
饭菜都摆上了桌,就等着开席了,老太太旁特地摆了一张空出来的大桌子,上面摆着的都是各家送的礼,接下来就是老太太的这些儿孙们送寿礼了。
苏文月心里嘀咕,这场面弄得还真够正式,像模像样的,老太太不是一般的爱显摆。
规矩都是长幼有序,大房的把寿礼献上,本该二房献寿礼的,只是老太太和大房素来看不起二房,觉得二房的寿礼拿不上台面,所以历来都是二房排在最后,今年也不例外,等大房和出嫁的姑奶奶都把寿礼送上了,才轮到二房。
不过因为孙子娶了个家世好的媳妇,韩老太太还是带着点期待的,面上虽然装作不甚在意的样子,目光却盯着二儿子。
“娘,儿子一家祝您福如东海寿比南山。”韩金财说着也把寿礼送上,是一套精美的绸缎衣裳
老太太看到这套衣裳眼睛一亮,面上倒是多了几分笑意,不过随即想起什么,拿起衣裳翻了翻,果然没看到其他,面色又沉了下来。
往年的寿礼,二房还会加上一两银子,这也是多少年不成文的老规矩了,当然不是所有人都如此,是专门针对二房的,老太太就是算准了二儿子好说话,不敢不听她的,所以闹了一出,后来就定下了这规矩。
其实要说其他人送的寿礼也很少超过一两银子,二房以前就是太实在,一个不起眼的寿字包也没人注意,老太太银子得了,还数落二房,在旁人眼里也觉得二房太过小气。
今年的寿礼是苏文月的意思,故意这么着的,这衣裳是在娘家翻出来的压在仓库里的东西,旁人送给安氏的,只不过安氏穿衣打扮都很讲究,衣服只穿自家绣房里或者是在长安的大绣房里请专门的绣娘定做的,从来不穿人家送来的,而且在安氏身份看来,这衣裳用料一般,款式老旧,即便不是压在仓库里,也是赏给家里的下人了,苏文月这也算是废物利用。
不过虽然说是废物利用,可对于韩家这层次来说绝对是好东西,要说这身衣裳去成衣铺子买的话确实得好几两银子,但是衣裳这东西买进来值钱,卖出去就不值钱了,苏文月也是防着老太太或者大房的人把东西买了换钱。
“老二啊,你是不是还少拿了什么东西?”韩家老太太心里不满,直接隐晦的问了出来,倒真的是豁得出去。
“娘,你说什么呢,我怎么听不懂?”韩金财不知道是真没听懂自己老娘的意思还是假没听懂,一脸迷惑的问道,把老太太怄的不行
“老二你别给我装傻,我还以为你是个老实的,是不是又被你媳妇挑唆了,一个个的都是娶了媳妇忘了娘,横竖我这老不死的碍了你们的眼。”老太太从来不知道要给自己的二儿子留面子,说骂就骂。
“娘,儿子是真没听懂您是什么意思,您老有话直接说就是了,您也知道儿子脑子笨,所以从来不得娘您的欢喜,气着自己就不划算了。”韩金财面上毫不掩饰的焦急和恳切。
苏文月到现在才觉得自己的公爹也是个人才,她还怕公爹关键的时候不顶用要做孝顺儿子,现在看到公爹这演技,她公爹平时里绝对是个拎得清的,脑子也不糊涂,她绝对不相信公爹没有听懂老太太的意思。
“二叔,奶的意思很明白,你就别揣着明白装糊涂了,这大好的日子,闹的大家都不高兴。”出声的是韩金彪的大儿媳妇韩周氏,韩家老太太也是个偏心的,偏的就是大孙子这边,老太太的的好处,多半都落在这两口子身上了,也难怪韩周氏会沉不住气。
“大堂嫂,你说什么呢,什么叫揣着明白装糊涂,有你这么说自己的长辈的吗?你们大房就欺负我公爹是老实人吧!我们这一大早就往县城赶来给奶奶贺寿,忙活到现在连口水都没喝。”
“大嫂,你没听明白我可是听明白了,大堂嫂是嫌我们给奶奶的寿礼少了。”苏文月这时候适时地开了句口
韩家婆媳几个出门的时候都约好了,苏文月一开口刘氏就明白是什么意思,更是扯着嗓子加大了声音,大房死要面子,她可不怕丢脸,闹的越大越好,让大家都看看老太太和大房这些人的嘴脸,也算是给他们二房出了一口气。
“什么!嫌少了,还嫌少了?这怎么可能!就咱们家的条件,一家子都是地里刨食儿的,一年下来也不见得能挣几两银子,为了给奶奶贺寿,咱们可是把家底都掏出来了,想着以往奶奶不满咱们送的寿礼,今年在成衣铺里买的那身衣裳就是大几两银子,还有这么多寿包,别说用了多少白面,就光是做就废了一天功夫,这都还嫌少了,当咱们家是地主呢!”刘氏话里话外都是不满和气愤,本来这也是事实,
大家听到刘氏这话私底下都聊开了,她们就算眼力一般,也能看出那套衣裳是绸缎的,做工又精美,最少也得大几两银子才能买的下来,还有桌上白胖胖的寿包,原来是韩家二房做了送过来的,难怪用料这么实在,这么好看的包子也只有大酒楼里才能做出来,都是实诚人啊,怎么老太太还不满足,看看大房送的东西也就一两多的银子,老太太都乐呵呵的收了,怎么到了二房这儿就闹出这许多幺蛾子,老太太真是有够偏心的。
☆、95。第95章 脸丢尽了
“大家大概还不知道,不说今年,就是往年的寿包都是我们二房做了送来的,我们二房虽然穷,可为着老太太的寿辰当真是尽心竭力了,偏偏半点好处都落不着,我都怀疑公爹是不是老太太亲生的!”这样的话只有刘氏说出来不显得刻意,也只有刘氏才说的出来。
刘氏虽然因为没生儿子在韩家底气不足,不过韩家已经分家了,她怕的也只有她婆婆,老太太是跟着大房的,管不到他们二房,她才不怕呢,而且老太太这么偏心欺负二房,不知道从二房榨了多少好处去,她早就看惯了,现在有老四媳妇撑腰,她不闹一场都对不起自己。现在的刘氏已经把苏文月当成偶像般的存在了,觉得有老四媳妇在什么都不怕了。
不过来之前苏文月确实隐晦的给韩家几个媳妇灌输了这个概念,倒不是虚张声势,所谓不打无准备之仗,得知要去大房给老太太贺寿,又知道韩老太太和大房的难缠,她就已经派了人去打听,把大房的事情查了个底朝天。苏文月确实攥住了大房的命脉,有这个在就算闹的再大她也能收场,至于韩老太太和大房的名声就不在她的考虑范围之内了。
刘氏这话嚷嚷出来,不光来吃席的客人私底下议论,老太太和大房的人脸色都不大好看,以往二房做的寿包和一些大家不知道的,都被老太太用来给在商行做事的大孙子做脸的让人都知道她有个本领大的孙子,现在被刘氏嚷嚷出来,不光丢了老太太的脸,韩平的脸也被丢尽了。
大房也就韩王氏和她两个儿子没有不高兴,他们的立场和继子相反,倒在心里有几分幸灾乐祸,不过碍着老太太,也怕韩金彪不高兴才忍着。
“原来这年年的寿包都是韩家二房送来的,这么多寿包别说做了,就是面粉也得花费不少,怎么那老太太还把功劳算到大房头上,偏心到这个程度上也是不多见了,就咱们这些外人看着都觉得不公平。”
“谁说不是呢,以前我还真以为是二房太小气,现在看来不是那么回事嘛!”
韩金财见老太太面色相当不好看,真要惹毛了,他们二房绝对讨不了好,见刘氏还有要继续闹下去的意思,连忙开口呵斥:“刘氏你给我住嘴,还懂不懂规矩了,怎么跟长辈说话的!长辈说什么,你这个做晚辈的听着就是了,就是再委屈也不能当着这么多人的面顶撞,今天大好的日子我就不跟你计较了,还不一边去。”
韩金财这话也说的有水平,虽然话面上是训斥刘氏,可话里的意思却耐人寻味。
韩老太太心里纵使再生气,为着面子还是忍着没有发作,心里想着等宴席散了再找二房一家子算账,别以为她不知道二房今天就是故意来堵她心的。
事情已经发生了,该说的不该说的刘氏都说了,再纠结也无济于事,何况刘氏本来说的就是事实,连辩驳都不能,现在最好的办法就是不再提起蒙混过去,韩金彪连忙宣布开席,然后带着几个儿子招呼客人。
相对于大房的堵心,二房的人这是头一次在老太太的寿辰上吃得这么开心,被大房压着这么多年,总算有了能够翻身的时候,把这么多年心里堵着的那口气吐了出来。
席散了,杨氏婆媳几个照样得帮着,把厨房收拾干净,场面收拾好才能离开。
“奶奶。”大家都忙得热火朝天,韩周氏却趁着人不注意去找了老太太。
“平哥儿媳妇,你不在厨房忙着跑这儿来做什么,这是偷懒的时候么,就王氏那个又懒又好吃的货,还有二房的那些人,今天剩下的大菜都在厨房里放着,没个人看着我也不放心。”老太太心情不好,对平时喜欢的周氏也没什么好口气
“奶奶,你放心呢,今天剩下的寿包和大菜都被我收好锁起来了,再说孙媳是那种喜欢偷懒的人么,嫁到韩家这么久,奶奶你应该也清楚我的为人,孙媳妇是有事情找奶奶商量。”韩周氏心里记恨二房的人,这时候想到了主意能够打击二房,又能从中的好处,迫不及待的就来找韩家老太太。
“噢?是什么事情,是跟二房有关?”
“奶奶,你看老四媳妇身边的那丫鬟怎么样?就是那个叫小喜的丫头。”
老太太乍一听到小喜的名字,先是一愣,然后才反应过来想起小喜是谁,面上透着不屑和厌恶。
“什么怎么样,不就是个牙尖嘴利的丫头,她主子一肚子的坏主意,她也不是什么好货。”
以往二房都是任由她拿捏,今年韩禹媳妇过了门,事情就变得不一样了,二房的人一个个都长脾气了,还敢跟她对着干,显见和韩禹媳妇有关系,老太太虽然没抓着什么把柄,但不妨碍她猜测和想象,而且先前苏文月站在杨氏那边的态度也让老太太记恨了。
周氏听老太太这么说,知道要达成目的可得让老太太把想法改变了才行。
“娘,那你可冤枉小喜了,这是个不错的丫头,我看她在厨房忙活,手脚干净利落,干起活来有模有样的,可比韩禹媳妇要强,而且这丫头长的也不错,说话做事都大气的很,不愧是大户人家出来的额丫鬟,就是一般小户人家里的小姐也比不上,难怪人家说宁娶大家婢不娶小家女,这话不是没有道理。”
“那丫头当真有这么好?让你这么帮着她说话,不知道的还以为小喜是你的丫鬟,这么护着,不过那丫头瞧着是像个爽利的,比韩禹媳妇要强,没那么多心眼子,可惜只是个丫鬟。”
“丫鬟怕什么,只要赎了身就是良籍了,韩禹媳妇肯放人就行。”
“平哥儿媳妇啊,你和我交个实底儿,你这左一句右一句的殷勤的给小喜那丫头说好话是不是有什么目的?”老太太总算还没有完全糊涂
☆、96。第96章 添一把火
“奶奶,我能有什么目的,还不都是为着这个家里着想,三弟不是还没娶媳妇儿吗,相看这么多家都没成,不是三弟看不上人家,就是人家看不上三弟,三弟的年纪也不小了,再拖下去也不是个事,我看小喜就不错,虽然是丫鬟出身,可不论是长相还是别的都很不错,比一般人家的姑娘绝对只有好的。”
周氏自然不可能是真的为了自己相公的异母弟弟着想,只不过想着要是这事儿真能成了,小喜不过是韩禹媳妇的丫鬟,直接把人要过来就是,这聘礼就省了,家里的银子省了一笔,好处多半是她相公得的,而且她嘴里虽然这么说,可是对于丫鬟出身的小喜其实心里是看不起的,想着找个身份低的弟媳妇,以后压制起来也比较容易。
老太太乍一听周氏的话,眉头皱的死紧,她不把二房当回事,可对于大房是紧着的,不管是比较看重的大孙子,还是平日里能讨她欢喜的小孙子,都是她嫡嫡亲亲的孙子,怎么能找个丫鬟做媳妇,这周氏的想法也太荒谬了。
不过听周氏说了一通,老太太的想法似乎又有些动摇,大孙媳妇说的话也有些道理,不知道怎么回事,她这个小孙子说亲事格外的不顺利,拖到现在小孙子都已经快二十了,年纪已经偏大了,要是再拖下去,更不好说亲事。
周氏和老太太相处了这么久,对老太太再了解不过了,看老太太这样子就知道是对她的提议心动了,只不过还是顾虑小喜的身份,她得再加一把火火才行。
“奶奶,我知道您顾虑的什么,小喜就算是丫鬟,可也是苏家出来来,而且是跟在小姐身边的大丫鬟,和一般的那些小丫鬟地位是不一样的,而且苏家那可是大户人家,不是一般的富人家比得上,说起来相公的东家也是苏家的主子,只不过相公的工作听起来比较体面,是都是在为苏家的主子做事而已。”
“什么?你说平哥儿的东家也再帮苏家做事!我怎么从来不知道这件事?”老太太还是头一次听说这件事情,不免惊讶也有些不满,从老太太到现在还掌着大房的钱财就可以看出这是个掌控欲比较强的老太太,现在她看重的大孙子的事情她不知道,还是从孙媳妇的嘴里才听说的,心里不舒服是肯定的。
“我也是刚刚听相公说起的,这外边男人的事情,不和咱们这些妇人说也正常,更何况从前咱们也不知道禹哥儿媳妇会是苏家的小姐,哪里会想到这上面去,就算说了苏家咱们也是不清楚的。”
周氏这么说,老太太的面色果然缓和了,不说别的,周氏哄老太太的功夫还是很有一套的,不然也不会和继婆婆斗了这么多年都稳占上风,这其中大半是老太太的功劳,还有便是归功在韩平比其他两个继母生的弟弟要出息,老太太又有意压制韩王氏的位置稳固自己的地位。
“也是相公听说了禹哥儿媳妇是苏家的小姐,这才给我透了一句话,让我来转告奶奶,对禹哥儿媳妇咱们可得客气些,不然要是禹哥儿媳妇一个不高兴到娘家那边去告状,相公的这份活计可就要保不住了。”
周氏说的这些话,有些倒真是韩平的叮嘱,韩平以前虽然听说二房的老四娶了富家小姐,可也以为是乡下人没见识所以讹传的,并没有太放在心上,于他而言二房这种乡下亲戚实在不必费太多的心思,何况奶奶也不喜欢二叔一家,只是没想到韩禹娶的居然真是富家小姐,不仅如此,还是苏家唯一的嫡女。
韩平好歹是在苏家底下做事,虽然只是一个小管事,但是对苏家的事情还是听说过一些的,听说老爷和两位少爷都特别宠爱这位嫡出的小姐,他是万不敢把人得罪了,想起奶奶那性子和对二房的态度,才特地让媳妇去嘱咐几句。
“真有这样严重?咱们平哥儿是靠真本事才能得主子的赏识坐到管事这个位置上,禹哥儿媳妇就算真的是苏家小姐,也不过是个出了嫁的女儿,嫁出去的女儿泼出去的水,苏家的人不见得会多重视,不一定就会为了她辞去咱们平哥儿这样有本事的人,这也是苏家的损失。”
老太太这些年被人捧着,相交接触的又都是层次不高身份比较底下的人,在这些人眼里看来韩平能够坐到管事的位置已经很了不起了,可不得巴结着老太太,什么话都往好了说,老太太被人捧得飘飘然都有些自大了,真觉得自己孙子是个了不起的人物,苏家也得靠着她孙子也能挣钱。
周氏听老太太这么说有些无语,老太太也太把韩平当根葱了,虽然韩平是她相公,可她还不至于被人捧得连自知之明都没有了,心里再清楚不过自己相公只是个小小管事,人家要不要还不是一句话的事,辞了你连个找说法的地方都没有,不过虽然心里这么想,话却不能这么说,要是真把老太太吓住了,小喜这事儿就不好办了。
周氏虽然对苏文月的身份有些畏惧,但是对于小喜这个丫鬟却没看在眼里,该打主意的还是打主意,再说一个丫鬟能有个好归宿也不容易了,说不得小喜还得感谢她。
“奶奶,既然相公这样交代了,咱们还是听相公的,不管出没出嫁,禹哥儿媳妇总是苏家的女儿,咱们敬着她些,和她打好关系总不会有错,而且要真是能把小喜说给三弟,说不得咱们和苏家的关系还能更近一步,苏家可不是一般的人家,巴结上了自然有我们的好处。”
“这话怎么说,不过是个丫鬟,要是苏家的小姐还能用来打关系,只可惜那死老头子偏心,把这么好媳妇说给禹哥儿,这丫鬟能顶什么用。”老太太显然度周氏这话不怎么相信,语气颇有几分不以为然。
☆、97。第97章 事情成了
“奶奶,这您就不知道了,小喜虽然是丫鬟,可是在主子身边伺候的大丫鬟,和一般的丫鬟身份不一样,而且她在苏家这么多年,肯定在苏府有不少关系,要是到时候帮着在苏家买通一下关系,说不得相公还能更进一步呢。”
“这,可小喜就算是大丫鬟,身份有些不一样,到底也只是个丫鬟,我就算同意了,王氏也肯定不同意,那个混不吝的到时候闹起来也怪让人头疼的,浩哥儿不知情听了他娘的话,不定以为我这个奶奶有多偏心不看重他,才会让他娶个丫鬟,这说出去也不好听。”老太太还是有些犹豫
周氏见老太太这样,就知道老太太心里是同意了,只不过是面子上过不去,而且担心家里人会一直反对,毕竟成亲这样的大事不比寻常,就算是老太太平时独行独断惯了,也不能胡来,要是遭到家里人一直反对,最后事情没成,老太太以后的权威也会受到影响,不过周氏有信心,只要说服了老太太,这件事情基本就能成,不然她也不会提出来。
“奶奶,要不您把三弟叫来问一问,看他自己中意不中意再说,我其实也是为了三弟和大房着想,要是三弟自己不愿意就算了,本来孙媳妇我也是一片好心,不想被人误会了。”
“你真是这么想的?”老太太怀疑的看了周氏一眼,虽然她平日倚重这个大孙媳妇,可也不是完全糊涂了,知道这大孙媳妇心眼子多得很,她是要压制王氏所以才装作不知道,现在关系着小孙子的婚事,而且周氏的立场和小孙子可是对立的,她虽然偏着大孙子,可也盼着小孙子好,所以听到周氏这样说不得不怀疑。
“当然是这么想的,奶奶这话让孙媳妇我有些伤心了,我虽然平时和二娘他们不对付,争了一时之气,可也只是在些无伤大雅的小事上,在大事上不是那拎不清的人。三弟婚事就是咱们家的头等大事,我哪里敢拿这样的大事开玩笑!说到底三弟和我们都是一家人,即便平日里有些小矛盾,也只是内部的矛盾,三弟好了,咱们大房的人都能沾光不是?”
“这?”老太太听周氏这么说已经信了大半了
“奶奶,就算你不相信我是为了三弟好,这件事情和相公的前程还扯着关系,我拿什么开玩笑也不敢拿相公的事情开玩笑,您就相信我一回。再说这事成不成,还得看三弟自己的意思,我这个做嫂子的就算有心为他好,也得他自己乐意。”
周氏说的这么笃定,敢让韩浩出来说话,也是先前瞥见她那个好三弟看向小喜的眼神有几分不对,她是过来人,哪里看不出韩浩是对那个丫鬟上心了。
韩浩就是个喜好颜色的笨蛋,要说小喜那丫头面皮子确实长得不错,而且干活也着实利落,以后要是嫁了进来,家里的活可以分了大半到小喜身上,她就轻松了许多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