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历史]徐贤妃唐宫日常-第31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太宗这人向来护短,自己数落自家儿子可以,可是就是不爱听旁人说。他摆了摆手,露出不耐烦的表情来,“回头再说吧,先缓一缓,这事儿还不急。这件事朕只告诉了你,得空的时候,多观察着些。等承乾的事情定了,朕再找你们商量。”
    长孙无忌只好暂且答应下来。其实自打魏王用徐慧的事情威胁他后,长孙无忌就想方设法地搜集魏王当面一套背后一套的证据。可惜魏王太过狡猾,让他抓不到小尾巴。
    长孙无忌思来想去,决定等到万不得已的时候,就把魏王毒害徐慧的事情说出来。不管他有没有证据,以太宗对徐充容的宠爱,肯定都会在他心上留下一根刺。
    与此同时深恨魏王的,除了长孙无忌,还有与魏王素来不和的太子李承乾。
    魏征死后,太子悲痛之余,冷静下来仔细想了想之前的事情。称心的存在,还有称心死后他在东宫的所作所为,按理说不该那么快就被传到太宗耳中才对。太子毕竟是打小在深宫中长大的,稍加思索后他便推测出,这其中定然有人在捣鬼。
    有人在太宗面前告了密。
    理所当然地,太子第一个怀疑的人,就是他的同胞弟弟,魏王李泰。
    太子在一个月的时间内,将东宫的人来了一次大清洗。可李泰办事干净利落,没有留下一丝痕迹。将东宫人马大换血之后,太子还是没能揪出魏王安插的内奸。
    没有证据,他就没有办法拿魏王如何。太子一想到是魏王间接害死了称心,就觉得心如刀割。万般无奈之下,太子决定私下豢养刺客纥干承基及壮士一百多人,预谋杀死魏王。
    正坐着太子梦的魏王还不知道,此时此刻,已经有三波人马盯上了他。除了前朝的长孙无忌,东宫的太子,还有后宫的徐慧。
    当初听了长孙无忌的那一番后,徐慧并没有立即动作,是因为她向来不会打无准备的仗。在没有证据的状况下,就算太宗再信任她,口说无凭,也不好让他随意处置了自己最宠爱的儿子。
    若她拿不出证据,就逼着太宗发落了魏王,那肯定是要给人话柄,遭人诟病的。她倒是可以不在乎那些风言风语,可贸然行事,打草惊蛇,并非明智之举。


☆、第93话 
    追查魏王下毒一事,自然是要从雪团儿开始。
    老实说,徐慧觉得问题不该出在雪团儿身上。一只猫而已,魏王能在上面做什么手脚?
    雪团儿跟了徐慧这么久,毛都不是当初的毛了,浑身上下还有哪里能够用来害人?
    为了给雪团儿做一个彻底的检查,杜掌膳忍痛给雪团儿喂了些不适合猫儿吃的食物,然后叫来太医,为雪团儿侦察。
    太医院里的太医,那都是太医世家的传人,或者经过千挑万选才进宫的,为的是给天之骄子、达官贵人治病。他们可怎么都没有想到,有朝一日他们会沦落到给猫儿“诊脉”的地步。
    不过雪团儿身为徐慧的猫,不仅每日被徐慧抱在怀中,还日日“面圣”,说起来可比大多数妃嫔还要为太宗所熟悉。太医们自然不敢轻视,认认真真地按照清宁宫的要求把雪团儿的浑身上下都检查了一遍,除了吃坏了东西之外,愣是一点不对劲都没发现。
    徐慧就明白魏王的用意了。的确如她所料,无论魏王究竟有没有对她下手,问题都不在雪团儿身上。他这是故意吓唬长孙无忌,想把长孙无忌拉拢到自己的阵营里呢。
    而检验长孙无忌是否忠诚的最好方法,就是看徐慧如何处置这只猫。如果在他和长孙无忌暗示之后没多久,徐慧就把雪团儿处置了的话,那么就说明长孙无忌彻彻底底地背叛了魏王,从来都没有过要帮魏王的打算。
    得知真相的徐慧,暗暗庆幸自己当初没有轻举妄动。只要魏王并不知她已知情,她就可以和长孙无忌联手,共同对付魏王。
    王掌史听说了徐慧的打算,有些担忧地说:“充容,过去您和长孙大人可不对付,咱们能轻易相信他吗?毕竟魏王是他的亲外甥啊!”
    徐慧闻言浅浅一笑,摇了摇头,“我相信的不是长孙无忌,而是共同的利益。事到如今,长孙无忌已经完全容不得魏王了。”
    魏王对长孙无忌从来都只有利用之心,从来就没把他当成过亲人。对他来说,过早认识到魏王真面目的长孙无忌,迟早都要死在他的手下。当然,是在他的太子之位稳固之后。
    近几年来,所有人都习惯了太宗对徐慧的信任。所以在太宗午睡时,徐充容和长孙大人说几句客套话,下一盘棋,根本就没人在意。左右在甘露殿里,徐慧身后又有王掌史等人,不至于出了什么岔子。
    长孙无忌:“充容找到证据了?”
    徐慧摇头道:“什么都没有。”
    长孙无忌皱眉道:“那充容的身子可有大碍?”
    “也没有。”徐慧道:“王掌史很早就请诸位太医替我诊脉,太医们所言一致,都说我的身子并无损伤,没有不能怀孕一说。”
    长孙无忌费解地说:“难道魏王是骗我的?”
    徐慧沉吟道:“应该不会……如果我的身体当真没有问题的话,早就该有孩子了。”
    两个曾经势如水火的人聚在一起讨论这种私密的话题,当真有几分奇怪。可是他们交谈起来,却好像认识多年的老朋友一般,十分自然。
    长孙无忌沉思道:“会不会是太医那边出了问题?他们被魏王收买了?”
    徐慧不赞同地说:“可魏王有能力收买一个两个太医,不可能把整个太医院掌握在手中吧……”
    长孙无忌一想也是。不过为了保险,他决定安排一个大夫为徐慧诊脉。徐慧答应过后,长孙无忌便下去准备了。
    可是等长孙无忌向太宗提出他在民间寻得一个千金圣手,可以替徐慧调养身体之后,太宗几乎是想都不想就拒绝了。
    他用一种“你别当朕是傻逼”的眼神看向长孙无忌,威严道:“慧儿的事情就不用你操心了。”
    长孙无忌真是哭笑不得,太宗的意思太明显了,就是他怕找人加害徐慧嘛!
    他解释道:“陛下误会了,臣只是想帮帮您和徐充容而已……”
    “朕要是信你就有鬼了。”太宗一脸的不信任,“你和慧儿向来关系不好,怎么会这样好心?”
    长孙无忌无奈道:“这样吧陛下,您回头问问徐充容如何?”
    太宗一想也好,长孙无忌毕竟是凌烟阁二十四功臣之首,就算两人是老哥俩了,他也不好太拂了他的面子。于是答应下来,等下午让徐慧来拒绝。谁知徐慧听说之后,却是点头答应了。
    答应了!
    太宗惊诧地望向她,好像徐慧吃错了药似的。
    “慧儿,没关系吗?”
    徐慧摇头浅笑,“陛下,您不要多虑了。不过是诊脉而已,又不是毒害,有什么大不了的呢。”
    太宗见她这样大度,把她抱在怀里,笑吟吟道:“我们慧儿最是胸襟宽广了。”
    褚遂良:“咳咳。”
    太宗:“咦?褚爱卿身子不适吗?那等着也让那神医帮他瞧瞧罢。”
    褚遂良流着冷汗,推辞道:“多谢陛下厚爱,不过既然长孙大人说那位大夫是专治妇科的……臣还是不必了吧。”
    长孙无忌办事效率很高,得到皇帝的首肯后,两日后就把人带进宫来。这名大夫是专门为长孙府的夫人姑娘们诊脉的,长孙无忌对他向来信任有加,不然也不会放心把自己的妻女交托给他。
    可诊脉之后的结果,虽是安好无虞,却叫长孙无忌和徐慧都有几分郁闷。
    既然她的身体并没有问题,那么久久不孕,究竟是因为什么呢?难道魏王只是在吓唬长孙无忌,拿没有影子的事情来诓骗他?
    长长的沉默后,长孙无忌突然道:“是不是陛下不行了?”
    徐慧无语,大家怎么都这么想?宫人们不了解陛下,这样想也就罢了,怎么连他的好兄弟都这么认为啊……
    王掌史同她亲近,说起房中的事情来没那么大的障碍,可是长孙无忌就不一样了。与身体状况不同,房事可谓女子最最隐秘的私事。徐慧从没想过有朝一日,她竟会与长孙无忌讨论起这种限制级的话题。
    她只能含糊不清地说:“陛下很好。”
    长孙无忌还是摇头道:“徐充容年纪轻不明白,男人到了我们这个岁数,看起来或许没什么问题,可出精的情况已经不能和年轻的时候比了……”
    他话音刚落,徐慧已是满脸通红,忙道:“大人快别再说了……”
    长孙无忌难道看她这副模样,不由感到好笑。他还以为徐慧一直是那副不食人间烟火的样子呢!他还奇怪陛下怎么会百般宠爱一个古板无趣的小姑娘,却不想她除了外人所见的端庄温雅,还有这般娇俏可爱的一面。
    他轻咳一声,转移了话题,“其实要证明是不是陛下的问题,非常简单,只怕充容不乐意。”
    “愿闻其详。”
    “只要让陛下宠幸旁人,看看会不会有妃子怀孕……”说到这里,长孙无忌停了下来,看向徐慧。
    徐慧又是无奈又是幸福地说:“陛下不许我劝他到别人那里去的。”
    长孙无忌咧了咧嘴,被他的老兄弟酸得牙疼。他只好道:“好吧,就当陛下没问题。魏王肯定还是做了手脚的,应当就在清宁宫里。”
    徐慧颔首道:“我这一边,我自会查,不劳大人分心。”
    夜里,徐慧依偎在太宗怀里,两人各怀心思,一时都没有说话。原本的看书时间也被略了过去,他们都没心情读书,只怕糟蹋了好书,索性就都收了起来。
    前两年刚“开荤”时,他缠她缠得紧,恨不得将她生吞下肚一般。最近太宗却是因为前朝接踵而来的烦心事,闹得一点情绪都没有了,大多数时候都只是抱着她入睡,仅此而已。
    徐慧之前一直都觉得他是因为没有心情,所以才不做的。可想起长孙无忌的话,就连她也突然有几分怀疑……陛下不会是真的……有些力不从心了吧?
    这个念头刚一冒出,徐慧就强行把它压了下去。不行不行,陛下被宫人怀疑,被挚友怀疑,就已经非常非常可怜了,怎么能还被她这个枕边人怀疑呢?……
    太宗当然不知道,他正思考着人生大事的时候,他怀中的小妃子正在思考他“行不行”这个重大问题呢。
    他沉思了半天,突然对徐慧道:“慧儿,你说朕是不是很失败啊。”
    她愣了一下,身为解语花的徐慧,一时之间竟误解了太宗的意思,以为他指的是房事。
    徐慧忙道:“没有没有,陛下还是很……很厉害的。”
    “是吗?”他低低地说着,语气怅然。
    徐慧狐疑地看他一眼。难道陛下现在是真的……不成?
    不至于吧?
    她冷静冷静,拉住他的手,安抚道:“陛下,不管以后如何,过去还是挺好的。起码徐慧……徐慧……”她的声音越来越小,“徐慧觉得还挺好的。”
    太 宗看着俏脸微红,如同娇艳苹果的徐慧,一头雾水地说:“慧儿,你在说什么呢?朕是在和你说齐王的事情啊。齐王你知道吧?就是齐州都督李佑,朕的第七子,阴 德妃所出。说起这个孩子啊,可真是不省心喜好畋猎不说,还亲近小人……你说说朕的这些个儿子,怎么就这么不争气呢?”
    太宗抱怨了一通之后,突然后知后觉地发现哪里不对,脸色不大好地问她:“慧儿,你刚才是在……说什么好不好的?”
    徐慧头皮发麻,不敢说话了。
    作者有话要说:徐慧:突然有一种长孙大人是好闺蜜的感觉怎么破=_;=


☆、第94话 
    黑暗里,徐慧摸了摸自己的脸,企图让那温度赶紧降下来。她装作什么都没发生的样子,平静地道:“没什么。嗯……齐王?”
    太宗点了点头。好在他沉浸在自己的思绪里,并没有执着于徐慧方才的不对劲,“佑儿私下招募勇士,不知意欲何为。长史权万纪多次进谏,佑儿却不听从,似乎还有意杀害权万纪。权万纪惊慌之下,这才上奏朝廷。”
    徐慧:“陛下打算怎么办?”
    “当然是给权万纪撑腰,让他约束佑儿了。”说到这里,太宗有几分疲倦地叹道:“这短短几个月间,承乾和佑儿相继惹出事端,真是让朕失望至极……”
    徐慧心道,最让陛下失望的,恐怕还不是这二位呢。
    她很想把自己的怀疑说出口,可又怕自己被长孙无忌欺骗。一旦冲动行事,就很有可能成为魏王或者长孙无忌利用的对象。
    这种不上不下的感觉并不好受。
    太宗见她不说话,低头去看她的表情。见徐慧面带愁容,还以为她是在为自己所说的事情发愁,连忙将她搂紧了些,柔声哄道:“慧儿,是朕多言了,你不必为了这些事情发愁。你放心,无论朝堂上发生什么事情,朕都会把你保护得好好的。”
    徐慧点点头,迟疑了一下,轻声问了句,“如果……有人对我不利,陛下会怎么做呢?”
    太宗不假思索地道:“朕当然不会轻饶了他!”
    “那若对方是陛下亲近之人呢?”
    太宗一怔,敏感地捕捉到了什么,“慧儿,有人欺负你了?”
    徐慧小声道:“陛下只说会怎么做吧……”
    他摸摸她的脸,坚定地道:“无论是谁,只要敢伤害你,朕绝不原谅。”
    听到他的承诺,徐慧的心里踏实了许多。她闭上眼睛,在他温暖的怀抱里安然入睡。
    可自这天之后,太宗却好多日都没能睡一个好觉。
    太宗下令让权万纪代替他整治齐王之后,齐王竟然抗旨不尊,占据齐州违抗圣命,杀死权万纪和反对他的校尉韦文振。
    不仅如此,齐王还私自任命上柱国、开府等官,开府库行赏,设置拓东王、拓西王等官,将百姓赶入城中,俨然已有自立为王,造反的念头了!
    眼见着势头不好,贞观十七年三月,太宗命兵部尚书李世勣发兵讨伐齐王。
    就在所有人以为一场骨肉相残的恶战即将上演之时,齐王竟被部下活捉了。这个时候,李世勣甚至还没有到达齐州。
    就这样,齐王被带到京师,等待发落。
    抗旨不尊、谋逆犯上,条条都是不可饶恕的大罪。几乎是毫无悬念的,齐王被废为庶人,赐死于内侍省。同时被诛杀的,还有他的同党四十余人。
    要说一个皇子想要造反,手底下肯定不止四十余人。可太宗近日正在着手准备废太子一事,不想再将事情闹大,所以并没有继续追查下去。处置了主要党羽,这一茬就算揭了过去。
    自 打听说齐王造反的消息后,阴德妃便开始以泪洗面,惶惶不可终日。她的父亲因为效忠隋朝,被李氏皇族所杀,她家人又挖了李家的祖坟,可以说是和李家有世仇 的。原本阴德妃在宫中便生活的小心翼翼,本以为抱紧了韦贵妃的大腿,就可以安安稳稳的度过余生,却不想她儿子作死,闹出这么一出来。
    齐王被押到长安后,阴德妃没有一日不在努力奔走,找人说情,企图让太宗看在父子情分上,留齐王一条性命。
    老实说,太宗的确犹豫过。毕竟齐王还年轻。他们父子虽然相隔两地,相处的时间不多,但到底是血脉相连。太宗的年纪渐渐大了,不想像年轻时那样为了守住皇位,沾上亲人的血。
    可是在与众臣们商议过后,太宗最后还是不得不狠下心来,处置了谋逆的齐王。
    徐慧听说这个结果的时候,可以说并不意外。可她的心头,还是轻轻的一跳。
    齐王生于皇家,可谓天之骄子,可还是落得这般结局。她突然有几分惶恐,觉得自己没有子嗣,未尝不是一件好事。
    这种情绪在阴德妃哭着来求她时就有了。按理说阴德妃位列正一品四妃之一,不应该来求徐慧一个二品的充容才对。可这后宫上下谁不知道,徐充容是陛下心尖子上的人?儿子在生死边缘上徘徊,阴德妃也顾不上什么里子面子了,直接梨花带雨地跪在徐慧面前,哭得泣不成声。
    徐慧虽然没有做过母亲,但身为女子,难免有几分心软。可她在阴德妃面前,还是没有松口答应下来。这件事情太大了,不是她能够做主的。
    晚上,当太宗拖着疲惫的身躯回到清宁宫时,徐慧当真是怎么都问不出口了。太宗一直没有说话,直到临睡前才含糊地问她,“今天德妃来过了?”
    徐慧知道瞒不过他,轻声道:“德妃娘娘哭得很伤心。”
    太宗握住她的小手,叹息道:“别怪朕心狠,朕也是没有办法。”
    徐慧知道,处置齐王的做法是对的。只是在感情上,难免有几分难以接受。
    身为皇帝,狠得下心似乎是一种必要条件。想要成为旷古绝今的圣明天子,似乎都要踩着亲人的尸体才能做到。
    有朝一日,若她或者她的孩子威胁到了他的江山社稷,想来他也会以江山为重吧。
    不过,那样也好。她喜欢的,不就是那个英明神武的大唐天子吗?她只要放正姿态,若有子嗣,悉心教导,避免出现齐王母子的悲剧便是了。身正不怕影子斜,又有什么好担心的呢。
    太宗原本想到徐慧年纪小,见到的事情少,可能会有几分害怕,还特意准备了好多说辞来劝慰她。
    却不想徐慧竟道:“我怎么会怪您呢?陛下心里,一定比谁都不好受。”
    这句话说得,太宗的鼻子一下子就开始发酸了。他眨了眨眼睛,把涌出的泪意逼了回去,咬牙道:“慧儿……朕真的……”
    他说不下去,可徐慧奇异地发现,他的情绪,她竟都能体会。
    向来都是他搂着她,可这一次,徐慧坐起身,将他抱在怀里,轻声细语,温柔抚慰。
    齐王被处死后,阴德妃也受到连累,被贬为阴嫔。
    多年来不曾变更过的四妃之位一下子空出了一个,妃嫔们或同情或笑话阴德妃之余,处于九嫔之位的妃子,都不免有几分蠢蠢欲动。
    可是一想到还有一个徐慧徐充容,她们就不敢肖想德妃之位了。
    要知道充容虽然列于九嫔之末,可陛下对徐充容的宠爱,那是有目共睹的。就算要从九嫔上提出一个妃位来,也轮不到她们。
    只是德妃之位位于贤妃之上,若是把资历尚浅又无子嗣的徐慧晋为德妃,只怕会引起燕贤妃的不满。
    果然,阴德妃被贬之后,太宗并没有抬徐慧的位分,只是上德妃之位暂且空置。
    前朝尚未安定,太宗实在是顾不上后宫的事情。好在尽管没有皇后,韦贵妃和杨淑妃却都是打理后宫的一把好手。德妃被贬后,后宫里也不曾出过什么乱子。
    可朝堂上却出了大事。由于齐王的突然谋反,太子刺杀魏王、逼宫上位的计划被全盘打乱了。原本他精心培养的刺客纥干承基,于贞观十七年四月因齐王佑造反受连累下狱。
    这纥干承基也是个没骨气的,在天牢里头胡乱说话,竟把与齐王造反不相干的太子也咬了下来,竟然上告太子预谋造反。
    太宗听说这个消息的时候,其实并不惊讶。从魏征病危时起,他多多少少已经有了心理准备。再加上近日朝廷的异动,太子有不臣之心,根本瞒不过太宗的眼睛。
    只不过……他也有自欺欺人的时候,太子那边不动,他就不想主动出击罢了。
    人的十个手指头还不一般长呢,说句实话,太宗就是偏心。比起太子,他或许更喜欢魏王。可同很少见面的齐王相比,太子就是太宗的心头肉了。若不是到了万不得已的地步,太宗并不想伤害太子。
    但事情既然已经被捅破了窗户纸,摆到台面上来,太宗也不能再睁一只眼闭一只眼了。他当即下令,命长孙无忌、房玄龄、萧瑀、李世勣等人彻察此事。
    结果毫无疑问,查验属实。太子还来不及让侯君集调兵遣将,一干党羽就悉数被太宗控制住。
    大将军侯君集及其婿东宫千牛贺兰楚石,还有太宗的弟弟汉王都承认,他们曾多次劝太子造反。这个结果不知是实情,还是太宗想得到的。总之太子看起来造反的心并不是那么强烈,而是被人“教唆”的。
    或许就是因为这一点,太宗下诏废太子李承乾为庶人,关在右领军府,却并没有立即杀他。
    而汉王李元昌自尽,大将军侯君集等人,自然就难逃一死了。
    汉王和太宗的感情并不算好,甚至太宗还有些厌恶这个整日里不学无术,只知道花天酒地的弟弟。可是眼见着同辈的兄弟再次死在自己手下,太宗突然觉得有几分对不起自己死去的老爹。
    至 于侯君集,他的死,其实也让太宗十分不好受。年初的时候,他才让人将侯君集的画像立在凌烟阁,两个月还不到,侯君集便暗中调兵遣将想要反他,这不是打脸啪 啪啪是什么?太宗一方面是对侯君集失望,另一方面又是十分难过。侯君集好歹也是当初帮他一起打天下的,在军营里时也曾好得穿过一条裤子,为什么人可以共患 难,却不能同富贵呢?
    太宗很是郁闷。
    可眼看着太子倒台,党羽被杀,有一人却是高兴得合不拢嘴,那便是太宗最宠爱的儿子,长孙皇后的次子,魏王李泰。
    纥干承基告发太子之后,魏王兑现了他的承诺,帮纥干承基谋得了一个好前程。他因告密有功,被任为佑川府折冲都尉,不仅如此,还赐爵平棘县公。
    经历过如此背叛的太子,这一回是彻底的消沉下去了。
    但太子被废,这一场风波却还没有结束。东宫乃是国家的根本所在,储君之位不可长缺。
    在废掉嫡长子李承乾之后,太宗会选择谁做继任的太子呢?


☆、第95话 
    立太子这样的大事,太宗一人难以决断。他召来长孙无忌、房玄龄、李世勣、褚遂良等人,共同商议此事。
    早就探过太宗口风的长孙无忌第一个站了出来,坚定地道:“臣提议立晋王为太子。”
    “雉奴?”太宗有些意外,他从未听过长孙无忌和李治有过什么交往,怎么毫无预兆的,他就支持起了晋王?
    长孙无忌这是为了先发制人。在这个时候,房玄龄等人其实都还没有主意,不知道该立谁好。他先把晋王抛了出来,再加以说服,想来他们就很容易动摇,然后附议了。
    他颔首道:“晋王为人和善,友爱兄弟,又是文德皇后嫡出,由他继承大统,定会成为一代仁君。”
    他这么一说,大家都觉得有几分道理。旁人在意的是嫡出、仁君这些关键词,太宗想的却是那一句“友爱兄弟”。
    刚刚杀了自己兄弟的太宗觉得,如果让他看到自己的儿子自相残杀,没有什么比这更让他痛苦的了。如果雉奴继位,能够让他的这些儿子和平共处的话,倒不失为一个好的选择。
    只是……
    太宗捋着美髯,沉吟道:“雉奴仁爱有余,英勇不足,处事还像个孩子,不够果断。让他做太子,只怕难以服众。”
    长孙无忌忙道:“陛下年富力强,太子又不是明日便要继位,陛下何须担忧呢?晋王尚且年幼不假,可只要假以时日悉心培养,臣相信晋王一定能成为一代明君。”
    这时候,一直没有说话的褚遂良也站出来道:“臣附议。”
    与长孙无忌相比,褚遂良和晋王的牵扯就更少了。他和魏征关系好,过去也是废太子那边的人。
    现在站出来拥立晋王,一是因为长孙无忌所说的那些原因,更重要的是,他和长孙无忌同样担心,陛下会选择他最宠爱的魏王。
    太子究竟是怎么倒台的,没有人能说的清楚,但褚遂良坚信,这背后一定有人在捣鬼。那个人,很有可能就是魏王。
    一想到有这样一个人存在,褚遂良便觉得如芒刺在背,后脊发寒。
    但若由宽厚随和的晋王继位,那么一切就都不一样了。
    晋王简单、干净,给人的感觉如阳光般温暖。他或许不能像太宗这样杀伐决断,开创帝王伟业,但想要延续盛世,并不算难。
    太宗颔首,又问:“那你们觉得魏王如何?”
    长孙无忌心中一沉,暗道:“来了”。他轻叹一声,上前道:“臣以为,万万不可立魏王。”
    说出这句话的时候,他的手心冒出了一层冷汗。证据……没有证据,他该怎么向陛下痛斥魏王的阴险狡诈?
    果然,太宗问道:“雉奴是文德皇后嫡出,青雀同样也是。况且论起长幼,青雀排在雉奴之前,为何不立青雀,却择雉奴呢?”
    房玄龄在旁道:“说来魏王文采斐然,又善于招徕人才……倒也的确是个不错的选择。”
    太宗赞同地看了房玄龄一眼,长孙无忌却是一个眼风扫了过去,恨不得将房玄龄削成百八十片。
    好在萧瑀站了出来,提出自己的疑虑,“臣也以为,不可立魏王。先前陛下要臣等调查废太子谋逆一案,结案之后,臣总觉得哪里有蹊跷。”
    太宗惊讶道:“这件事情与青雀也有牵连?”
    萧瑀道:“直接的证据是没有的,但臣一直暗中盯着那个供出废太子的纥干承基。出狱之后,他与魏王走得很近,并且魏王还极力奔走,为他谋路。”
    太宗松了口气,不以为然地道:“朕还以为是什么。这件事情朕是知晓的。承乾培植纥干承基等人,妄图刺杀青雀。青雀得知后,不计前嫌,还在朕面前为纥干承基求情,朕以为,这是宽容大度的表现。”
    长孙无忌和褚遂良听太宗这么说,心一下子就沉了下来。在太宗看来,李泰的虚伪、狡诈,反倒是宽容、大度,这还让他们怎么继续说李泰的不是?
    反正在陛下眼里,他儿子就是好的,别人说什么他都有理由反驳。
    还是要证据……要有铁证才行。
    朝臣们欲立晋王李治,而太宗又十分宠爱魏王李泰。一时之间,太子的人选难以决定,便暂且拖了下来。
    长孙无忌知道时间紧迫,不容再拖,又想办法见了徐慧一次。
    “怎么样,徐充容查到什么了吗?”
    徐慧道:“有了一点思路。前两日家母回京,入宫看我。玉藻等人近身服侍时,家母皱眉,称玉藻身有异香。”
    “哦?怎么回事?”
    “既然我的身体没有问题,那么很有可能不是被药物损害了身体,而仅仅是接触到避孕的东西。之前清宁宫上下翻了个遍,我的吃穿用度上也没查出什么问题。经母亲这么一提才想起来,对方很有可能是在我身边人身上下了功夫。”
    长孙无忌恍然大悟,“那可查出了幕后之人?”
    “宫人们用的东西,都是宫闱局安排派发下来的。”徐慧顿了顿,压低声音道:“管理宫闱局的,是韦贵妃。”
    长孙无忌皱眉道:“这……如果不能直接指向魏王的话,只怕事情就不好办了。”若是单单只涉及到后宫争斗,根本帮不到前朝立太子之事。
    “想要继续查下去,就需要韦贵妃的放行。”徐慧道:“明日我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