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锦绣归-第116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对于自家王爷认定元二姑娘做外孙媳妇儿这件事情,常盛一开始还有些理解不了。
元二姑娘是好,可世间好姑娘也不止她一个。
可随着同接触元二姑娘的次数多了,常盛算是真的明白了福王的想法。
他从**岁上就伺候在福王身边,至今也有近三十年了。
先王妃走后王爷一直孤身一人,连他看了都觉得太过冷清。
这些年唯有公主殿下和小王爷在他身边的时候,王爷那双孤寂的眸子中才能看到亮光。
尤其是小王爷,虽然同王爷在一起没少斗嘴斗气,但吹胡子瞪眼的王爷让人看了就觉得生气勃勃。
可惜小王爷身上有不可推卸的责任,注定不能常年留在辽东,所以王爷的眸子一年也亮不了几回。
自从认识了元二姑娘,一切都不同了。
王爷平日里哪怕只是言谈间提及她,接连几日情绪都会变得很好,一双眸子也熠熠生辉。
就算是为了这个,他也认定了元二姑娘这个小王妃。
福王住进公主府的第四日,永福公主终于回府了。
她一回府就见到了正蹲在影壁处与门房老头儿下棋的福王。
一张略带风尘的俏脸上忍不住就挂上了笑容。
下棋也就罢了,反正她活了三十多年,就没见过父王真的把身份当回事儿。
好笑的是,公主府的门房老头儿棋下得非常好,福王又是个臭棋篓子。
他下不过人家又不肯轻易认输,竟耍起赖来。
门房老头儿也是个倔的,又熟知福王的脾气,哪里肯相让。
两个年过半百的老头子就这么吵了起来。
“父王,您不是说要在京城陪皇祖母至少两年么?怎的刚过半年就回来了?”永福公主走到福王身边,刚好挡住了照到棋盘上的阳光。
方才还和福王吵得厉害的老头儿赶紧向公主殿下行礼。
福王抬头一看是自家闺女回来了,把手里的棋子一扔,气呼呼道:“曦儿,你来评评理,本王分明是手抖没拿稳棋子,陈老头儿偏不让我重下。”
永福公主嘴角微抽,父王真是越活越小了。
她摆摆手示意陈老头儿退下,亲自挽着福王的胳膊把他扶进了屋里。
“父王,我先去梳洗换衣裳,有事待会儿再说。”永福公主边说边又走出了屋子。
福王不乐意了,既然知道自己要梳洗换衣裳,干嘛要打扰他下棋?
常盛怕他不高兴,赶紧吩咐丫鬟给他上了热茶和点心。
永福公主很快便回来了,坐到福王身边拈起一块点心直接塞进了嘴里。
这个动作实在太眼熟,让福王心里一阵阵酸涩。
纵然已经三十多岁,女儿在他眼里还是当年那个小小的姑娘。
“父王,您还没回答我方才的问题呢?”永福公主见他情绪有些波动,忙出声打断他的思绪。
福王长叹一声:“唉……京城有什么好待的,无非就是皇宫、王府,总是那么四四方方的一片天,哪儿有我辽东的白山黑水自在。”
永福公主笑道:“父王哪儿来那么多的感概,皇祖母她老人家好么?还有昭皇兄……哦,是陛下,他一切可还顺利?”
福王道:“好,他们都好得很,就是你父王我心里不舒服。”
永福公主疑惑道:“您这是怎么了?”
福王巴巴儿地看着女儿:“丫头呐,你打小儿就聪明懂事,学什么像什么,比旁人家的男孩子都强,唯有一点,看人的眼光不怎么样。”
永福公主笑不出来了,每次一见面父王总要提起当年她不顾他的反对应下皇伯父赐婚的事情。
事情都过去这么多年了,说什么都没有意义。
何况,就算时光能重回那一刻,她也会做出同样的抉择。
福王叹了一口气道:“父王说的不是你的事情,彻儿都那么大了,再说这些有什么意思。”
永福公主那双和霍骁一模一样的长眉微微一动:“那您方才又说我眼光不行。”
福王道:“我说的是裴家那丫头。”
永福公主差不多十年没有回过京城,印象中的裴锦歆还是两三岁时候的样子。
虽然长得不像阿夕那般娇丽,但也是个活泼可爱的女孩子,总不至于十年不见面就长歪了吧?
而且,从前也没见父王反对过彻儿和裴家的婚事,怎的突然之间态度变得这样坚决。
这里面肯定有事。
她看着福王的眼睛道:“父王,莫不是歆儿做了什么让您不高兴的事儿了?”
福王道:“我一个老头子,她一个小姑娘,一共见过两三次面,能做出什么让我不高兴的事情,是这个女孩子本身就不行。不是本王自大,彻儿是宗室勋贵中最出色的男孩子,裴家那丫头配不上。”
永福公主笑道:“父王莫不是嫌歆儿长得不够漂亮,觉得委屈了彻儿?”
福王一张脸拉得老长:“你父王是那种肤浅的人么?何况裴家丫头长得也不差,只是不像一般的女孩子那般娇美罢了。我说的是她的性子,骄纵蛮横有没有头脑,如果婚事真成了,将来她根本帮不了彻儿,能不添乱就算好的。
何况,陛下的意思你也得好好考虑清楚,父王觉得外孙媳妇儿真不需要家世有多高,关键是得彻儿喜欢,人又聪明能干的。”
永福公主之前只以为福王是在开玩笑,直到此时才开始重视起他的话。
她本就是个绝顶聪明的人,慢慢品出了福王话里的意思,正色道:“父王,听您话里的意思,彻儿莫不是喜欢上什么小姑娘了?”
自己的儿子有多出众她当然清楚,再加上尊贵的身份,有小姑娘喜欢他一点都不奇怪。
但她也同样清楚儿子有多冷情,他竟然会喜欢一个女孩子到了不惜把母亲订好的婚约毁掉的地步?
永福公主有些不相信。
而且,父王是怎么知道这事儿的?他这次回京根本没有见到彻儿。
看来那小姑娘倒是颇有几分本事。
家世不高是肯定的,父王方才的话里已经说得很清楚。
容貌绝色也是肯定的,她不愿意把儿子想成好色之徒,但爱美之心人皆有之,这并不奇怪。
至于手段和本事就更不用提了,连父王都被哄得服服帖帖,岂会是一般的人物?(未完待续。)
第一百零六章 耳听为虚
福王在女儿和外孙面前向来都是个大大咧咧,十分好说话的长辈。
可谁要是把他当作一个头脑简单,很容易上当受骗的老头子那就大错特错了。
皇宫里出生,看着各种阴谋诡计长大。
朝堂争斗经历过,战场厮杀也经历过,心思深沉如海。
女人们的那些小计谋更是别想在他面前玩。
身为一名位高权重的亲王,当年想要诱惑他,在他身上使过手段的女子不知道有多少。
也正是如此,永福公主心里顿时警惕起来。
彻儿才刚满十六,他喜欢的女孩子充其量也就十四五岁。
这么年轻的女孩子,居然能让自己的父王卸下心防,看那模样都想上门提亲去了!
那得是多高明的手段,她想想都觉得不可思议。
她脸上的笑意渐渐淡了下来。
福王道:“丫头呐,就算你信不过父王的眼光,总得相信你那个人精一样的儿子吧?要不是女孩子真的好,他岂会那样没脸没皮地缠着人家。”
永福公主的脸色更不好看了,父王这话说的彻儿跟没见过女孩子,这辈子娶不到媳妇儿的人一样。
福王就是故意想让她知道霍骁的决心才故意这样说的。
见女儿脸色不好看他伸手拍了拍她的肩膀,把霍骁和豆豆之间的事情讲了一遍。
“……你是没见到小丫头那个聪明机灵的劲儿,偏偏心地又善良得很,父王是真喜欢,彻儿要是娶了她,这辈子都会过得好。”
永福公主抿了抿唇道:“父王,女儿当然希望彻儿能得到幸福,可他的处境有多艰难您比我更清楚,娶妻这样的大事岂能随心?我们毕竟是长辈,陪不了他一辈子……”
福王有些失望地看着女儿:“丫头,你就对咱们的彻儿这般没有信心?霍老头儿当年十二岁就能上战场,十五六岁就能挑起霍家的责任,彻儿难道就会输给他?”
永福公主说不出话了,在她心里儿子当然是最出色的,绝不会输给霍大将军。
可她也是一个母亲,总希望孩子的人生能够顺遂平安,少吃些苦才好。
福王叹了一口气道:“曦儿,你母妃走得早,父王一个人过了三十年,虽说心里装着她也不觉得有多寂寞,可冷清是不争的事实,孤孤单单的日子不好过。”
永福公主心里一紧:“父王——”
福王摆摆手,接着道:“你也一样,有丈夫等于没丈夫,三十出头一个人过了十几年,父王知道你看不上他,一个人过日子比同他待在一起更自在,可你问问自己,你不觉得孤单么?”
永福公主有些懊恼:“父王,我——”
福王依旧不让她说话,又道:“我们父女俩已经这样了,难道你希望彻儿也过这样的日子吗?”
永福公主十分笃定道:“彻儿绝不会像我们一样。”
福王嗤笑道:“这也未必,如果你真逼着他娶裴家丫头,他要么就是抗争到底,和长辈们撕破脸皮;要么就是像霍老头儿一样……难道你不觉得霍老头儿比本王还孤单么?”
永福公主说不出话了。
霍大将军是什么人她还不清楚?
看似膝下儿孙满堂,满府的莺莺燕燕,其实有谁真的能靠近他那颗冰凉冷硬的心。
一想到儿子将来有可能变成那样的人,她的心里就堵得慌。
福王语重心长道:“丫头,咱们父女为大周朝牺牲得够多了,不要让彻儿再走我们的老路,陛下也绝对不会容忍霍家继续做大,是时候把手里的权利放一放了。
彻儿要是真喜欢大将军的位置,咱们就鼎力扶持,要是不喜欢也随他去吧,我只希望他能过得好,将来多给我生几个小重孙玩玩就行了。”
永福公主有些哭笑不得,父王从来都是这样,再严肃的话题他都能把它带歪掉。
福王见女儿不点头也不摇头,心里开始有些着急。
他都使出浑身解数了,曦儿怎的还是不松口?
自己可是在臭小子那里放了大话的,要是不能说服女儿接受小丫头,他这张老脸往哪儿搁?
他闭上眼睛重重哼了一声道:“反正老子的外孙媳妇儿只认小丫头一个,连聘礼都给她准备好了,你和霍老头儿要是敢去寻旁的女孩子,别想从老子口袋里踅摸到一文钱,从此以后你们也别来老子眼前晃悠。”
看着他这副傲娇的模样永福公主无语了,他们父女俩到底谁大谁小?
她扶着额头道:“父王,您讲点道理好不好,我这不是也没回绝你吗,老话说得好,耳听为虚眼见为实,您总得让我去见一见小姑娘,一切到时候再说。”
见好就收的道理福王清楚得很,女儿今日已经让了一大步,他要是再继续嘚瑟,坏了臭小子的事儿可就不好了。
他把眼睛撕开一条缝,嘟囔道:“说来说去还是不相信老子,随你的便!”
方才他并没有把小丫头长得和顾夕一模一样的事情和女儿说,以女儿和顾夕的交情,见到小丫头的模样不喜欢才怪!
永福公主哪里知道福王在打什么小算盘,心里暗暗盘算了一下道:“现下我手头事情太多,接着又是冬天下大雪不便出行,怎么着也得开春我才能腾出空儿去大西北。”
福王道:“本王这不是还闲着么?你有事只管去做。”
永福公主才不上当,白了他一眼道:“这件事儿是你们祖孙两个着急,本公主偏要磨一磨彻儿的性子,要是连几个月都等不了,媳妇儿也甭娶了。”
福王好笑道:“你个当娘的都不急,本王就更不急了,小丫头才十三,等得起!”
永福公主不想再搭理自家父王,吩咐丫鬟们摆饭。
霍骁处理了一整夜的公文信函,直到黎明时分才爬上床。
天刚蒙蒙亮,大帐外就传来了一阵吵闹声。
“姓霍的,你把沅儿弄哪儿去了?”
“程小飞,小王爷正在休息,有事待会儿再说。”
“我不管,姓霍的——”
霍骁烦得不行,这程小飞抽风了吧,自己这里还没顾上找他算账,他倒是先闹上了。
他翻了个身准备再睡一会儿,帐外又传来另外几道男声。
“属下失职,请小王爷责罚。”
霍骁怒了,这些人在闹什么!
还让不让人睡觉了!(未完待续。)
第一百零七章 抠门暗卫
程小飞在帐外闹腾霍骁根本不想搭理。
那几个“失职”的家伙却2o让他再也没有办法安睡。
胖麦穗儿吩咐他们四名暗卫跟着去保护那颗扁豆,意思就是让他们事情了了之后就把小扁豆安全带回凉州城。
可他们一大早就在自己帐外让自己责罚是什么意思?
要是小扁豆出了意外,他们也就不敢回来了。
口口声声让自己责罚,八成是把小扁豆跟丢了。
四名武功高强的大男人,居然对付不了一颗扁豆!
霍骁越想越生气,一把掀开被子下了床,披上外裳趿着鞋就走出了大帐。
先睨了一眼被侍卫们拉住的程小飞,见他一脸的忿忿不平霍骁冷嗤了一声。
“程小飞,爷记得你当兵刚一个月,不好好待在新兵营,跑到这里来瞎折腾什么?军规没学过?”
明知道自己昨日才刚解毒还说这样的话!
程小飞气鼓鼓道:“姓霍的,你……呜呜……”
侍卫们都是很有眼色的人,分得清事情的轻重缓急,伸手捂住了程小飞的嘴巴。
霍骁这才把视线转向了跪在地上的四名暗卫。
“你们四个又是怎么回事儿?”声音冷得像是结了冰。
其中一名暗卫硬着头皮把一路跟随豆豆弃车乘船,公孙墨中迷药,他们又是如何被人点了穴塞进马车里的事情讲了一遍。
霍骁嗤笑道:“意思就是说你们不仅仅把姑娘跟丢了,连公孙墨也没有抓回来,甚至连对方的模样都没有看清楚就被点了穴?”
暗卫道:“除了暗卫营的统领,属下从未见过谁有那么好的身手。”
霍骁微微抿了抿唇,如果昨日之前听到这个消息他可能会有些吃惊,可看了二老爷子的信之后一切都有了答案。
他老人家肯定是派了人暗中保护小扁豆。
这四名暗卫的身手虽然不能同惊风相比,但也是皇家暗卫营训练出来的人,居然这么不堪一击?
看来二老爷子的实力比他想象的还要强大。
有武功这般了得的人在身边保护,难怪那颗扁豆胆子越大,什么事情都敢做。
他只觉得脑仁儿一阵抽痛,小媳妇儿不听话,二老爷子还一味纵容,可以想见他将来的日子过得会有多么精彩。
生气归生气,心里的不安却渐渐散去,不管小扁豆有多能折腾,只要知道她一切安好比什么都强。
他沉声道:“你们四个的确该罚,但在责罚之前你们去替我做一件事。”
暗卫们齐声道:“请小王爷吩咐。”
霍骁道:“你们带着我的手令前往临洮府,去公孙府把公孙无殇唤来,如果他不在就把说得上话的人带一个到凉州来。”
父债子偿,反过来也一样,儿子惹了祸老子也别想跑掉。
既然敢动他霍小王爷的人,就要做好被他报复的准备。
暗卫们离开后,霍骁一个眼神,侍卫松开了程小飞。
霍骁慢慢踱到程小飞面前道:“方才的话听明白了?”
程小飞虽然没有说话,可依旧不打算给霍骁好脸色。
霍骁被气笑了:“你的沅儿妹妹可是为了替你解毒才离开的,要恨就恨你自己没本事,你瞪着爷作甚?”
程小飞冷声道:“你别想糊弄我,我只不过是个小人物,人家干嘛要对我下毒?明明是你自己风流花心四处招惹烂桃花,人家为了对付沅儿才使出这样的毒计。”
霍骁长眉一挑道:“你的意思是让爷从今以后离你的沅儿妹妹远一点,否则你就要对爷不客气?”
程小飞道:“我知道自己势单力薄,但只要有人敢做对不起沅儿的事情,我就是拼了这条命也不会让他好过!”
霍骁挑了挑大拇指:“果然有志气,沅儿有你这样的朋友是她的福气。但一个人要想保护自己在乎的一切,就先得具备强大的实力。
所以程小飞,你现在要做的是回到新兵营刻苦训练,在我这里折腾毫无意义。”
程小飞知道他的话才是正理,咬了咬牙一跺脚:“我走了。”
霍骁笑道:“慢走不送。”
“小爷,奴才觉得程小飞中毒这件事情有蹊跷。”看着程小飞离去的背影,书墨忍不住对霍骁说出了心里的想法。
霍骁道:“的确是有些蹊跷,知道程小飞在扁豆心里地位不一般的人一共也没有几个,马家的人何以做事这般快准狠?必须仔细查清楚。”
书墨知道他是什么意思,应道:“小爷放心,奴才已经开始着手调查了。”
霍骁微微颔,紧了紧身上的外裳走回了大帐。
豆豆把湿衣裳晾干了之后才现事情不妙。
她在公孙墨来见她之前就做好了离开凉州的准备。
本以为一切妥当万无一失,没想到她只顾着收拾迷药,竟忘了向胖麦穗儿要些银两。
其实也不能说是忘了,要是她直接开口讨要大面额的银票,胖麦穗儿肯定会觉察出她要离开的意图。
而散碎的银子胖丫头都装在贴身的小荷包里,她竟忘了顺手牵羊把它弄到手。
现下她身上只有之前花剩下的二十几两银子,而此地距离顺庆府还有很远的距离。
吃饭、买衣裳、买鞋子……最重要的是,她总不能靠一双脚走路去找师傅,不管马也好驴也罢,都得花钱。
真是追悔莫及……
她“悲愤”地仰躺在树干上,对着空无一人的旷野喊道:“奔雷兄,你身上有银子么?”
黑色的身影迅出现在她面前。
依旧是木然无波的声音:“属下是暗卫,不需要花钱。”
这厮可真是小气吧啦的,自己又没有说要和他借钱,至于一次性就把话说绝了么?
豆豆翻了个白眼儿:“暗卫也是人,也要穿衣吃饭!”
奔雷道:“暗卫是人,但不需要见人。”
嗬,还是这么简单明了,豆豆算是服了。
暗卫不需要见人,所以就不需要买衣裳?
暗卫不需要见人,所以吃饭可以不花钱?
她撇着嘴道:“意思就是你身上一文钱也没有喽?”
奔雷道:“有。”
“多少?”豆豆倒是好奇了。
奔雷难得多说了几句:“属下一年的俸禄是六十两银子,但此次出行身上只带了十两,可以全部借给姑娘。”
这厮跟了自己七个月,竟然一文钱没花,真是抠门儿!
豆豆冲他吐了吐舌头:“才不稀罕借你的,你留着娶媳妇儿用吧!”(未完待续。)
第一百零八章 不服不行
豆豆又买驴了,算是延续了几个月来她同毛驴的缘分。
说来都是2o银子闹的。
劣等马二十两,买不起。
上等驴十五两,依旧买不起。
最后选择了一头呲毛的小毛驴,八两。
之所以八两,不是因为它老,也不是因为它瘦。
纯粹是因为这驴天生脾气不好,整日呲着毛,动不动就要尥蹶子。
只要便宜,脾气坏点儿对豆豆来说根本不是个事儿。
没过多久她就把小毛驴哄得十分乖顺。
她买了几个烧饼一个皮水囊,乐颠颠儿地骑着驴上路了。
至于抠门儿的奔雷兄,豆豆可没打算去管他,人家可是七个月都不花一文钱的人,真不需要她操心。
去往顺庆府本可以直接南下从松潘卫直行,可豆豆却骑着小毛驴一路往东南,先是去了一趟兰州府,之后是巩昌府、凤翔府,一路朝汉中府而去。
遇到客栈不打尖儿,逛集市的时候除了馒头烧饼,从不买其他东西,最喜欢的就是逛粮行,要不就是在人家的田间地头瞎转悠。
只见她一路风尘仆仆,整个人又黑瘦了不少,看起来越像个小子。
暗中保护她的奔雷完全不清楚她的用意。
姑娘一辈子锦衣玉食是注定的,就算将来要主持中馈,管理小王爷名下的田庄店铺,也不需要她事事亲力亲为。
这样风吹日晒的整天往田地里跑是什么意思?
奔雷按下心头的疑惑,继续耐下性子跟着豆豆。
这一日,两人来到了汉中府。
豆豆去集市上买了吃食后,直接朝最大的粮行走去。
今年风调雨顺,西北各州府粮食都是大丰收。
豆豆一路行来其实就是在看各地的粮食收成以及粮行收粮食的价格。
粮食丰收本是好事,尤其西北地广人稀环境恶劣,已经很多年没有见过这样的好年成了。
事实上,以种粮食为生的百姓们却一点儿都高兴不起来。
大周朝的税赋同前朝相比算不上十分繁重。
像今年这样的好收成,农民们交完税和租子,留够下一年的粮种和自家食用的粮食之后,还有很大一部分的节余可以卖到各家粮行,换取生活所需的银两。
可也正是因为今年收成太好,粮食的价格根本就上不去。
非但上不去,随着秋收的进行,价格还在不断下跌。
各家粮行的掌柜不紧不慢,而农民们着急得头顶都要冒烟了。
豆豆牵着小毛驴,随着许多推着小车卖粮食的农民来到了粮行门口。
这家粮行规模很大,招牌上“梅记”两个大字十分醒目,而一路行来豆豆对这个招牌早已经不再陌生了。
不仅是粮行,“梅记”这两个字还出现在许多商行的招牌上,有绸缎庄、酒楼、胭脂铺子、银楼等等。
就算是不了解当地民生的人也能看出来这“梅记”的东家生意做得很大。
豆豆年纪不大去过的地方不少,不管是江南、山东还是京城,像这样的大商行,大商户也见过不少。
让她奇怪的是,最近所有州府的梅记粮行全都关门歇业。
明明是秋收的季节,粮行却不开门营业是什么意思?
在凤翔府的时候豆豆就打听过了,据说汉中府的梅记粮行算是这家粮行的总号,所以她一到汉中府就直奔这里来了。
带着这份好奇心,豆豆用了点力气挤进人堆里。
粮行的大门倒是开着,可也不像是正常营业的样子。
掌柜在和一个头戴斗笠的灰衣人说着什么,其他的伙计也在和准备卖粮食的百姓做着各种解释。
人声鼎沸十分嘈杂,豆豆完全听不清他们在说什么。
想来也都是关于粮食收购价格的。
豆豆正想找两个人打听一下,只觉得手上的缰绳突然一紧。
呲毛的驴最近一直很乖顺,豆豆还以为驴脾气被她捋顺了。
没想到今日被人群一挤,这厮炸毛了。
很快就有人挨了驴蹄子,本就拥挤不堪的粮行门口顿时混乱起来。
豆豆一个头两个大,哪里还顾得上打听什么消息,又是作揖又是道歉,用了九牛二虎之力才把小毛驴拉出人群。
闯了祸的小毛驴出了人群后很快恢复了乖顺,把豆豆气得一张小脸全黑了。
恨不能把这厮拉去宰了吃驴肉。
她哪里还有心情去管什么粮行的事情,翻身上了驴背。
刚准备离开,她的一角就被人揪住了。
只听得一阵稚嫩的声音喊道:“姐姐,是你吗?”
嘎?豆豆顿时就是一惊。
这个地方居然还能有人认得她?
她如今这副打扮和又黑又瘦的德行,就是爹爹和祖母也未必能一眼认出来,是哪路神仙竟这般厉害!
豆豆立刻把头扭朝身后,只见一个带着斗笠的小孩子拉扯着她的衣角,从她的角度根本看不见他的脸。
汉中府她根本没有熟人,更别提这么大点儿的孩子。
“我说你谁呀?”豆豆有些不耐烦了。
那小孩子像是才反应过来一样,用另一只手把斗笠一掀,露出了一颗圆滚滚的小光头。
他笑眯眯道:“姐姐,是我,悟心呐。”
豆豆愣住了,原来他竟是去年在保定府文殊院见过的那名小和尚悟心。
只是这小家伙儿记性够好,眼睛也够毒,居然还能认得她。
悟心见豆豆不搭理他,有些失望地嘟了嘟嘴道:“原来施主已经记不得贫僧了。”
说着转身就要走。
哎哟我的祖宗,小家伙儿脾气还挺大,姐姐瞬间变施主,悟心马上成贫僧了!
豆豆赶紧跳下驴背,一把拉住了悟心的胳膊。
“嗳,悟心,恕姐姐眼拙,你别生气呐……你师傅玄真大师呢?”
小和尚转过头,再次笑了起来:“姐姐,悟心没生气,故意逗你玩儿呢,我师傅在和粮行的掌柜说话。”
豆豆这次真吃惊了,不过出门云游了一年,小和尚性情大变嘛,都会开玩笑了!
只是这个头儿还是没长高多少,九岁的人看起来还是六七岁的样子。
豆豆伸长脖子朝粮行那边看了看,果然那名戴斗笠的灰衣人身上穿的是僧袍,她方才真是没有注意。
她把悟心拉到一边,笑道:“你们师徒二人来大西北多久了?”
悟心道:“师傅去年带我去五台山清凉寺拜谒,后来就一路朝大西北这边来了。”
豆豆还想问几句,只见玄真大师已经翩然朝他们这边走了过来。
果然是缘分到了,不去京城也能遇到。
真是不服不行呐!
她赶紧双手合十道:“小女子见过大师。”(未完待续。)
第一百零九章 预言灾情
玄真大师已是古稀之年,皱纹堆叠须眉皆白。
再加上苦修几十载21,整个人显得十分清瘦。
宽大的粗布僧袍穿在他身上竟然显得很是飘逸。
如果不是没有头的缘故,豆豆觉得他都有几分仙风道骨。
或者说颇有些魏晋名士的风范。
玄真大师行至豆豆身前,道:“阿弥陀佛,老衲有礼了。”
豆豆见四下里人声太过嘈杂,提议道:“大师,不如我们寻一处安静的所在,小女子有许多问题想向您请教。”
玄真大师道:“南城门外有一废弃的土地庙十分清静,最近几日老衲和悟心就在那里落脚,小施主请。”
大概是从未骑过驴的缘故,悟心眼睛一眨不眨地看着豆豆牵在手里的那头驴,有些跃跃欲试的意思。
豆豆笑了,也不管大师会怎么想,直接把瘦小的悟心送上了驴背。
悟心一张小脸激动得红彤彤,小手死死抓住缰绳不敢动。
本以为玄真大师又要长篇大论说出家人怎么怎么的,没想到他只是笑着看了悟心一眼,并没有多说半个字。
豆豆惊得小嘴都快合不拢了。
这云游果然是件好事儿,不但悟心变得活泼了,连大师仿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