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弃妇扶摇录-第41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永恩伯想起去年年底替张家处理的一桩事,便皱起眉头,道:“张家还有钱下注?”
谢君行有些含糊道:“不知道……从前是听说张家掏空了老本,不知道哪里又弄来的银子。”
这还用说?必然是借了印子钱指望着翻本呗!
永恩伯十分不悦,张家出了事,他们若乖乖拿银子出来,他可以看在亲戚一场的份上,帮些忙,以后若是想借银子,或是直接上门打秋风,他是绝对不许的。
他问谢君行:“他们买的谁?也是汪郎君?”
谢君行道:“反正儿子说家里会买汪郎君,他听不听我就不知道了。”
永恩伯道:“买汪郎君就没错了。贫寒士子,如何跟阁老之子相比。这些年出的状元探花榜眼,少有贫家子,哪个不是书香门第之家?家族底蕴精气,他们这种人,是不会明白的。”
谢君行知道,永恩伯指的是顾家,顾家纵是有钱,那也是商贾之家,充满铜臭,这样的人家,怎么可能出会元?何况顾淮还不是顾家人,他只是乡间长大的田舍郎而已。
谢君行顺口又问道:“若汪郎君中了,父亲是不是想让妹妹与汪家做亲?”
永恩伯府原先有意与舒家结亲,他们家不过去探个口风,舒家人便谨慎地婉拒。
京中家世显赫、学识又好的郎君,就那么一些。二三十来岁的早就娶了妻,谢君娴绝无可能去做妾侍。剩下一些年纪小的,不知道多少人盯着,京城里又不仅仅只永恩伯府一个勋贵之家,而且不碰巧的是,今年不知道怎么回事,好些家姑娘都及笄了,女多男少,良婿难择。
永恩伯就一个嫡女,金贵的很,他自然轻易不会把女儿随便嫁出去,汪郎君的事他早让夫人去打听过了,便道:“汪郎君虽然原配去世了,但是继室已经定下了,他家就别想了。”
谢君行道:“父亲是想在探花、榜眼里挑一个?”
永恩伯点点头,若是陈兴荣和顾淮能中一甲前三,他便将女儿下嫁给其中的一个,他私心里偏向陈兴荣,毕竟陈家在江南是富庶之家,但顾淮没有依靠,与顾家后来才有来往,永恩伯爵府将女儿下嫁给他,他不得感恩戴德?这样的人好掌控,将来也要为永恩伯府所用,只是……还是可惜了他金尊玉贵的姑娘,嫁一个贫家子。
谢君行则更喜欢陈兴荣,因为顾淮是顾家人,顾家人,他瞧着就恶心。
会试终于揭了榜,唱榜的人,倒着念的名次,汪阁老之子第三,陈兴荣第二,顾淮第一。
各家报榜的人纷纷回家去报信,永恩伯得知顾淮中了会元,饶是再城府深,也没忍住在书房里大喝一声,质问看榜的管事道:“顾淮?!你可没瞧错?”
管事汗涔涔道:“没错,报榜的人念的就是顾淮的名字,家住之处与姓名都没错。”
谢君行已经懵了,他的一千五百两,还有他妻妾的银子……
张家。
张轩德虽未参加考试,因他私下了注,也与钱氏一般焦虑,一家三口一道坐在厅里,就等下人报榜了。
小厮回来后,将前三名的名字依次念给了他们听。
钱氏听到第一个名字的时候,就要昏过去了,她听了永恩伯夫人的话,以为有内情,信誓旦旦去借了娘家的钱,说好了是汪阁老之子必中,怎么会试顾淮中了!!!
张轩德也心有余悸地擦了擦汗,他原先听钱氏说会元内定了汪郎君,本想投顾淮,结果临时改了主意,跑去买汪郎君,可他一想到素日顾淮教课的时候,讲试题无一不切中要害,精准破题,到底有些犹疑,正好他那日喝过酒,便随手买了小几十两的顾淮。
幸亏他当时买了顾淮,不然这次真要血本无归。
钱氏哭得捶胸顿足,当着小厮和儿子的面,辱骂顾淮以及顾家父母。
张大人听不下去了,挥退小厮,推了钱氏一把,道:“叫你别买那么多你不听,现在哭有何用?”
钱氏气的快要蹦起来,道:“你什么时候叫我别买了?我去娘家借钱的时候,你屁都不敢放一个!现在赌输了就来责怪我!”
张大人黑着脸,他怎么没劝,可钱氏是听劝的人吗?他是脾气软,不爱和钱氏争吵,可不代表他一点男人的气性都没有,钱氏当着孩子的面数落他,他再大肚量也忍不了,拂袖便离开了。
钱氏还在骂骂嚷嚷,张轩德拧眉哆嗦着唇问她:“娘,您借了多少?”
钱氏闭着眼,捏着眉心,道:“一千两……”
张轩德险些呕血,一千两,家里哪里还得起一千两银子?!难不成还要变卖家具抵债?
钱氏擦了擦眼泪,道:“不怕,你父亲现在手上有实权,我给他吹吹枕边风,家里就能富裕起来。”
张轩德总算放了心,外边人精得猴儿似的,他因家里银子短缺,许久未曾出门,甚至有人上门打探消息,他屡屡不应,已叫人笑话过了,再这样继续下去,他都没脸面在京城露面了。
会试放完了榜,顾会元的名字,如阪上走丸一下子传遍京师,几乎是家喻户晓,随即又有人将他从前中俯试的事儿翻了出来,众人一算,顾淮这是连中五首了啊!
三元天下且有,六首世间并无!
沈家和顾淮算是沾上些关系,整个沈家也都在讨论顾淮中会元的事,其中最高兴的,当属罗妈妈,谁让沈清月赚得盆满钵满呢!
罗妈妈的儿子一等会试揭了榜,便去兑了银票回来,交给罗妈妈。
罗妈妈不敢拿银票回沈家,存钱庄里换了厚厚的钱票,才回了沈家,满面喜色地找沈清月报喜。
沈清月早知道此事,到没有太大惊喜,罗妈妈分外欢喜,还悄悄道:“早知道姑娘神机妙算,我该也跟着姑娘买一些的!”
沈清月道:“还不迟,您在买他中状元,肯定也能赚一些。”
罗妈妈哈哈大笑,打趣道:“姑娘倒是很信得过顾解元,呸,顾会元郎!”
沈清月笑而不语,她不是信任,她预先知道了。
罗妈妈喜意过后,便赞许地看着沈清月,道:“姑娘这样宠辱不惊也好,容易意动的人,也容易得病,姑娘这样就很好。”
沈清月缓缓地点了点头,她抬眸往外望了一眼,春暖花开的时候,去年搭的黄瓜藤重新打理起来,如今也绿意盎然……他寒窗苦读十几年,中了会元,该是何等高兴,只怕他心中还有遗憾的罢,子欲养而亲不待,他的父母看不到这些了。
第111章
顾淮中了会元。
贡院龙门外,金榜填名。
顾淮在家中,报录的人连续去了好几拨,二报去的人着官服,以红绫为旗,金书立竿以扬之,上书会元二字。排场阔气,整个福顺胡同,锣鼓喧天,鞭炮震耳,还有人替他放了烟火。
顾家的门口,被堵得水泄不通。与顾家不相熟的陌生人,为了沾喜气讨喜钱,也跑去报录。
眼下顾家外宅有顾三郎帮忙接待,内宅有得脸的妈妈,一切井井有条,顾家的人出手也大方,给的赏钱全是银子,不见铜板,风光无限。
从今以后,这福顺胡同,沈家再不是第一大家,最有脸面排场的,当属顾会元家!
沈家人得到喜报后,各房都想去送礼,与顾淮结下私交——伯爵之府他们攀附不起,顾淮怎么说也在沈家当过教书先生,这不就是情谊嘛!中了会元翻脸不认人,真可不行!
沈世兴想着往日顾淮对他很友好,也要送贺礼去略表心意,三房没有女主人,他一时想不到送什么东西既能显示出他的心意,又正中顾淮下怀,便去找沈清月商议。
沈清月出人意料地道:“父亲送一套文房四宝,再添些解酒的东西,方便泡的就好。”
沈世兴皱眉道:“他家里又不是没有仆人,送这个……会不会太小家子气了?”
沈清月道:“顾家现在热闹成什么样了,估摸着人手都不够用,仆人总有不周到的时候。顾先生这几日少不得四处拜谢吃酒,他回家的时辰肯定没个准,伺候的仆人尽心尽力还好,他吩咐一声就成,若躲懒了,等下人煮好解酒的东西,他许是都睡着了。父亲送些一泡上就能喝的解酒茶,他若能用上最好,若用不上,到底也显出您的关心。怎么会小家子气?”
沈世兴点着头,道:“可是……一泡就能酒的茶,我这临时上哪儿找去?”
沈清月道:“女儿这里备着几副年里没有吃完的,若父亲要,且拿去。”
沈世兴大喜道:“如此甚好。”
沈清月扭头示意春叶去拿,春叶在柜子里找出散着的醒酒茶,重新用纸包好了,以红丝带系着。
夏藤拿了笔来,沈清月让沈世兴写了服用的分量,吹干了纸,塞到醒酒茶里。
沈世兴准备好这些,便着小厮去顾家恭贺。
于是顾淮就收到了四份沈家的贺礼,连四房一贯小气的赵氏,都送了一支上好的羊毫笔,但他在乎的只有三房送的东西。
顾淮忙的不可开交,只能匆匆看过三房送来的东西,一套笔墨纸砚,他并未放在心上,但见一包散发着淡淡草药香的纸包,便细细瞧了瞧,随即嘴角弯了弯。沈世兴怎么可能这么细心,必然是沈清月的主意。有些可惜……字儿不是她写的,若是她写的,便再好不过。
他叫人将东西收到他房里去,顺便问了伺候的丫鬟,院子里有没有醒酒茶。
丫鬟说没有。
顾淮一只手横在小腹前,大步往外院走去。
内宅里,还是得有一位女主人才好。
会试放榜过后,顾淮根本没工夫再读书,四处拜会座师、房师,另有其他推脱不掉的应酬不说,幸好有沈清月的解酒茶,否则日日难受,睡也睡不好,直到考试前一天,他才闲了下来。
沈家打听到顾淮今日无约,沈世昌亲自出面,让沈正章一定把顾淮请到家中一叙。
顾淮自然不会推脱,早上换了件束腰长袍,就去了沈家。
沈家的爷们儿早在书房里等着了。
整个上午,两方相谈甚欢,中午沈世昌就近邀了顾淮在花厅里用饭,其他女眷,各有心思,都要去花厅的暖阁里用饭。
顾淮中了会元,身价倍涨,大太太家里有妹妹,大房两个庶出哥儿外祖家也有待嫁的妹妹,沈清妍如今境地不好,多想靠着个人一飞冲天,早已蠢蠢欲动,沈清慧倒是一贯怕顾先生这样的人,愣是被她母亲赵氏给推过去的。
沈清舟是顾淮的学生,过去道喜也是应该。
一家子人去了大半,沈世昌发话叫家里人都去热闹热闹,沈世兴便让沈清月也去。
花厅里热闹极了,沈清月去的时候,瞧见顾淮被人团团围住,小辈的爷们儿多说吹捧之语,几位老爷也是极尽夸耀之词。
沈清月可以猜到,顾淮在外面又是何等的风光气派,十年寒窗,换来今朝,也值得了。
她走进去同家里长辈行了礼,几位老爷、小爷、太太,还有四夫人赵氏,态度都很淡,气氛很有些怪异。
顾淮没由来地说了一句:“多谢沈二姑娘。”他声音难得柔和,倒是让气氛都和缓下来。
沈清月眉头微动,脸颊浮着淡红,他又猜到了……她都故意让沈世兴去写的字儿,他怎么就又猜到了!
沈大笑问顾淮:“你平白谢我妹妹什么?”
顾淮道:“难道沈二姑娘不是给我道喜来的?如此我先谢过她。”
沈清月抿着浅笑,连忙福身道:“恭贺先生,蟾宫折桂,再登鼎甲。”
顾淮道:“借你吉言。”
沈清月点一点头,退去了暖阁里。
厅里爷们儿要喝酒,又要吟诗作赋,一吃就是一个多时辰。暖阁里女眷们也吃酒、击鼓传花,不过闹的没有厅里的大,提前就散了。
沈清月酒后德行不好,没有吃酒,但沈清舟吃了,并且有些走不稳路,她便和丫鬟一起扶着沈清舟回了同心堂。
沈清月从同心堂出来,便在甬道上瞧见了顾淮,他身边竟没有人跟着!而且顾淮像是瞧见了她,步子跨的更大了。
沈家今日热闹,人都去了花厅,这条甬道上都没有旁人,沈清月思索片刻,便略等了等他。
顾淮来后,沈清月为着避嫌,后退了两步,福身子行礼。
顾淮喝过酒,面色微红,同她道:“你二哥在后面,很快就过来。”
沈清月这才稍稍放心。
顾淮走近两步,声音很低道:“我有几句话对你说。”
沈清月闻到了他身上的酒气,沈家招待他的都是好酒,他似乎酒量不错,因是他身上的味道淡淡的,带着清香。
沈清月示意丫鬟后退几步。
顾淮便小声道:“你又连累我了?”他声音里,似乎带着浅浅的笑意。
沈清月愣愣抬头,视线从他的脖子,移到他的脸上,他的确是知道的!可他竟然没有一丝丝责怪的意思,更像是打趣她。不过他说的“又”,是指哪两次?
她偏过头去,有些羞赧道:“顾先生,我……对不起。”
顾淮截断了她的话,声音沉哑温和地道:“我知道,你日子过的艰难。”
沈清月心中一暖,屈膝道:“多谢您的宽宏大量和仗义相助。”
顾淮脸上挂着笑,他难得面有薄红之色,观之可亲,眉眼间甚至有些许醉后的迷离之态,道:“我不过是举手之劳。”
沈清月笑着再致谢。
顾淮勾着唇角,眯了眯眼,小声地道:“月姑娘,我告诉你一个挣钱的法子,你叫你身边的妈妈去替你办。”
沈清月挑眉瞧着他,睁着灵动俏丽的双眼,好奇地问道:“什么法子?”
顾淮很认真地道:“买我中状元。我连中五首,他们都不信世间有连中六首之人,你去买,保准能赚。”
沈清月失笑,她早买了他中会元,赚了好几倍了!
可她知道顾淮会中状元,顾淮自己怎么会知道!她忍住笑,问他:“先生怎么知道自己会中状元?”
顾淮脸上一丝笑意都没有,一本正经道:“因为我比他们长的都好看。”
沈清月噗嗤笑出声来,他是长的好看,可也没有人自己夸自己的啊!
她停了笑,忽然又意识过来,顾淮不是在开玩笑。前几年的状元,都生得五官端正,十分俊秀。如今取状元和不单看才学。入了天子的眼,相貌也很重要,才学相等时,便挑容貌出众的人做状元。
顾淮更肃然地道:“你放心买,所有的进士,我都认过了一遍,错不了的。”
进士里,长的好看的人少,或有好看的郎君,却长的没他高,长的有他高的,驼背溜肩,气度没他好。
总之,他相貌最好。
沈清月颔首,莞尔道:“好,我记着了。”
顾淮不放心,怕沈清月不会买,又说了好几家赌坊,全是顾家名下的,他说罢便问她:“可记住了?”
沈清月点点头,乌黑的鬓发上朱钗微动,她抿唇笑道:“记住了……告辞。”
不远处,沈正章也赶上来了。
顾淮略一点头,目送她离开……料想她也没有几个现银,反正顾家家大业大,叫她赚一些钱,平日里做开销也好。
作者有话要说: 顾淮:说自己好看我认真的。'看我认真脸。jpg'
第112章 (一更)
顾淮让沈清月买他中状元。
沈清月原本就有这个打算,她回了雁归轩,就交代了罗妈妈,去顾淮说的几个赌坊里下注。
罗妈妈前些时劝沈清月少买些,没料到姑娘料的这般准,顾会元说中就中,她还心亏着让月姐儿少赚了,当下便出去买了顾淮中状元。
顾淮因中了会元,一时风头无两,买他的人也就多了,可等罗妈妈的儿子去的时候,买他的人却少了,汪郎君又压了他一头,期初只是略压一些,随后便压了一大头,将顾淮远远地甩在后面。
罗妈妈听儿子说了这状况,有些担忧,便回去找沈清月商量,还要别下几千两的注,少下一些,下个五百两差不多了,反正之前赚的也够多了。
沈清月则问罗妈妈:“为何买顾淮的人会少了?”
罗妈妈眼见屋子只有她和沈清月,犹然压着声音道:“说是……顾会元这是给汪郎君开路呢!”
沈清月眉头微皱,道:“这是什么说法?”
罗妈妈道:“前些时不就有传言说汪郎君早内定了状元么?因流言传得太盛,阁老怕真叫人捏住做了把柄,便故意在会试的考卷里,取了顾先生的卷子避嫌。可这不过是障目法,等殿试的时候,他必然想法子让自己的儿子做状元,听说天子眷顾汪阁老,也有这个意思呢!”
沈清月不信,若真是这个缘故,前世怎么着都轮不到顾淮做状元,她问道:“这消息哪里得来的?”
罗妈妈道:“四处都在说,我儿子说赌坊里都几乎人人都是这个论调,汪郎君才生生压过了顾会元。”她又道:“我觉着这个消息还是可信的。会元哪里有状元光宗耀祖?汪阁老不因小失大,倒是好魄力。顾先生……有会元风头,委屈些倒也还好。”
沈清月笑了,问道:“外边人都这么说吗?”
罗妈妈道:“也不是,也有人说天子为了显示治下清明,一定要造个连中六首的奇才出来,还会继续取顾先生做状元。不过天子并不是好大喜功之人,汪阁老又正得势。相比汪郎君的传言,顾先生这个到底薄弱了些,信得人少。”
沈清月道:“您放心去买,还买顾先生。”
罗妈妈慌忙问:“姑娘有何见解吗?”
沈清月含笑摇头,道:“没有,就是觉得他会中。”
毕竟顾淮说了,进士里,他长的最好看,天子不取他取谁?
罗妈妈想劝,但是不知道怎么劝,上次就是她劝,沈清月才少赚了一大笔银子,可惜现在舒阁老根本脱不开身,连胡掌柜也联络不上他,否则她便派人去问个清楚,也省得沈清月亏损。
沈清月见罗妈妈有些犹疑,便笑道:“您放心去。他能中的。”
罗妈妈始觉察出来,沈清月在逗她,便拉着她的手笑道:“好姑娘,你可是有主意的!快说给我听!”
沈清月笑得肩膀直颤,罗妈妈更确定了,这丫头心里藏着主意呢!
罗妈妈笑着道:“姑娘快说!”
沈清月止住了笑,道:“顾先生连中五首,可见是有真才实学的,傻子也知道肯定买他中状元,若人人都买他中,赌坊还有什么银子可赚?自然要放出风声来,说他中不了,瞧瞧,这不就买他的人少了么,到时候他中了,赌坊不知道赚多少倍。”
前世沈清月虽是在罗妈妈的帮助下,用自己的嫁妆维持住了张家生计,实则店铺经营主意,全是她自己想出来的法子,她学琴棋书画不行,算术经营却是一把好手,好似天生就会,赌坊用的这法子,和她从前用的大同小异,若懂经商之道,便不难看出其中真意。
罗妈妈经沈清月一点,也立刻明白过来,她抬了抬眉,道:“哎呀……还真是!这一涉及朝堂之事,我没个消息门道,自然就信以为真,没脑子的就随波逐流信了,有脑子的,聪明反被聪明误。难怪说无商不奸!还是姑娘看得清楚。”
沈清月摆了摆头,不敢承认自己聪明,她若未知前事,也不敢轻易下结论,赌坊的障眼法,使得太好了。
罗妈妈这回信足了沈清月,按照沈清月原先定下的数量,只买个五千两便足以,再多了,便是分得再开,也容易招人眼。
且说永恩伯府,永恩伯父子俩也得了这个消息,谢君行气得要死,当着他父亲的面,抱怨道:“汪阁老怎么来这么一出,儿子真是亏死了,早知道直接买汪郎君的状元,多省事儿!”
他房里人也亏了,这几日吵得他不得安宁。
永恩伯自己还苦恼呢,若这消息是真的,他可真是心有不甘,仅差一步之遥,就要翻本儿了,若是假的……他又何处求证去!他虽是文官,顶着个武官的爵位,还没能力打听到这么细致的消息,除非汪阁老当他面承认还差不多。
谢君行催问永恩伯:“父亲,咱们家还赌吗?”
永恩伯紧咬牙关,目光锐利如鹰隼,道:“赌!去取五千两银子。”
五千两……永恩伯府大半年的开销了。
永恩伯承袭爵位的时候,家中还富裕,他又有些能力,很是铺张浪费了几年,随后他又娶了个好原配,日子就更好了,后来原配病逝,娶了表妹做继室,继室娘家虽不富裕,伯府家大业大,支撑到现在,表面倒也风光,只是他们自家人清楚,家里没人会经营,若不削减开支,迟早入不敷出。
由俭入奢易由奢入俭难,纵使永恩伯知道要节省,偏偏他自己都做不到,断不了那些个烧钱的爱好,也就只好另想法子。若这次赌赢了,至少今年开支不愁。
永恩伯非赌赢不可,他又特地嘱咐谢君行道:“去顾家的赌坊下注。”
谢君行有些不乐意,道:“父亲……”
永恩伯一抬头,冷冷地瞧着谢君行,道:“单我们一家就有五千两银子,京城有几家赌坊赔得起?不去顾家去哪里?还有,不要去明面上的,明面上赔率太低了。”
谢君行想着银子,暂时放下了对顾家的结缔,便去了。他坐了马车出门,路过张家,便叫人给张轩德递了个话,毕竟上次害得他家也亏了,怪对不住他们的。
张轩德得了这个消息,如淋了及时雨,慌忙跑去同父母亲说。
张大人是没有赌性的,他觉得输就输了,且先放下儿子娶妇的事,一千两银子慢慢还个几年,总能还出来,若再错下去,张家这个坑真不知道什么时候能填上!
钱氏早赌红了眼,永恩伯府的消息有理有据的,她心里蚂蚁爬似的,痒得厉害,只好假装答应丈夫不赌,扭头就去借印子钱。
张轩德上次赢了不少,这回也被谢君行的理由说服了,一股脑全买了汪郎君。
三月十五殿试,三月十六批卷。
毫无疑问,顾淮中了状元,他殿试的卷子一改锦绣风格,走简朴直白,朴实有言的路子,一下子便入了天子的耳朵,且他的文章一不媚上,二不守旧,在理学的基础上,引圣人之言,推陈出新,有理可依。
他还有一篇文章带着“君权神授”的观点,他听从天意,是以忠君爱国,这是自古以来的道义,他遵守天道,理所应当,且文章里只寥寥提了两句,倒也算不得媚上。但天子听读卷官读完,便知道此子是忠君之人,焉能不喜?
顾淮的卷子,得了八个圈,两个尖,被取做状元,无一人反驳。
殿下汪阁老很是松了口气,也心服口服,顾淮的文章,他的儿子的确比不了。
三月十七放了榜。
顾淮之名,载入史册,京城发邸报到各个州府。
十年寒窗苦,现如今,天下谁人不识君。
第113章
顾淮中了状元,整个京城的人都知道,沈家一扫前段时间的阴霾,喜气满盈,仿佛是自己家里的孩子中了状元。
沈清月也替顾淮高兴,但她心里还记挂着沈清舟的事,会试和殿试都过了,也不知道方氏查没查到赵郎君有关的事。
她到底放心不下,便去了一趟同心堂。
正巧方氏在院子里给繁哥儿做薄一些的护膝。
沈清月走进去坐下,直接就问方氏沈清舟的婚事。自她上次分析得条理清晰,方氏更不避讳她说舟姐儿的亲事,便蹙眉摇头道:“你二哥说没有消息,赵家郎君老实的很,不是读书就是回家,或是买一些用具、料理些许家中之事,并无可疑之处。”
方氏又安抚道:“月姐儿,你不要着急,实在不行……只能叫你二伯父做个恶人了,我们肯定不会将舟姐儿推去火坑里。”
永恩伯府做的都是什么事,连杀人的事儿也敢私下遮盖下来,背地里还不知道做了什见不得人的脏事,近墨者者黑,方氏怎么敢将女儿托付过去。
沈清月虽点了头,离开之后,心里很是不安,她去了沈世兴房里拿一份京城的舆图。
沈世兴在修德院里换了衣裳准备出门,沈清月问他去做什么,他高兴得笑道:“今儿顾淮御街夸官,我出去看看。”
沈清月瞧沈世兴的样子,倒像去看自己的儿子似的。
沈世兴这回是真高兴了,就道:“一会子状元郎要回福顺胡同附近,你兄弟姐妹们也要去,不如你也跟着去看看,凑一凑热闹,替你没出世的弟弟们沾一沾状元的喜气。”
沈清月心思一动,道:“女儿先回去换件衣裳。”
沈世兴抬手挥道:“去去。”
沈清月转身出去,顺便看了两个姨娘,她们俩怀了两个多月的身孕,还没到显怀的时候,但瞧着气色就不一样了,心情十分好的样子。
两个姨娘有了孩子很开心,见到沈清月也很乖顺。
沈清月笑着打过招呼就回了院子。
她料想今日万人空巷,街上肯定堵得要死,顾淮一时半会儿回不来,便没急着换衣服,在院子里看京城舆图,尽量回忆,赵家郎君外室和孩子,到底是锦衣卫从哪个坊揪出来的。
沈清月看了半天,实在想不起来,瞧着像澄清坊,又像思诚坊,她看来看去,定下了东边的三个坊,除了方才的两个,还有一个仁寿坊,便着罗妈妈派人去国子监里跟踪赵郎君。
罗妈妈给沈清月找好了要换的衣裳,便出去了。
沈清月才换上衣裳。沈清舟就来了,她打帘子进来问道:“二姐什么时候好?”
沈清月道:“我这就好了。”
姊妹两个携手出去,沈正章在同心堂门口等着,领了她们俩一道出二门。
沈清月笑问沈正章:“二哥怎么等我们,没去顾家门口守着么!”
好友金榜题名,沈正章身为顾淮挚友,亦是满面喜色,他脸上带着笑道:“罢了,今日顾家门前不少我一个,过两日胡同里吃得上他的喜酒。今儿还是看顾好你们两个。”
灯节夜里的事,沈正章可没忘,怎么敢放任两个妹妹不在他眼皮子底下出去。
一行人出了二门,坐上马车,也没走远,就在福顺胡同口等着。
状元郎终于来了。
顾淮身前有吏部和礼部官员捧着圣旨鸣锣开道,他骑着高头骏马,身着绯罗袍,腰间垂以药玉佩一副,光素银带一条。乌纱帽两侧所簪之花,枝叶皆银,饰以翠羽,其牌用银抹金,华彩照人,双眸熠熠生辉。
街上的人都疯了,沈清月躲马车里都听到了一阵阵尖叫声,其中不乏女子之音。
状元游街,官府鸣锣开道,多么气派!今时今日,够京城人谈论整整一年!
沈清月听到锣声近了,挑了帘子去看,便瞧见远处顾淮的马慢了下来,他幽幽转头,看向她这边。
两个人正好对上视线,顾淮竟朝她一笑,锣鼓喧天,四处都是炮仗和欢呼声,他身着华服,如此风光时刻的这一笑,仿佛仙人从月下落凡尘。
沈清月都看怔住了,难怪顾淮那日说他好看呢,他是真的好看,冷峻不失儒雅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