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蒋四小姐-第34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蒋宏生深邃犀利的看了眼神色狼狈的蒋欣珊,强压怒火道:“我会打得他找不到北。”
蒋欣瑶轻轻的叹息一声。脸上尽是哀色,道:“女儿于是出手,打了三姐姐,并威胁她说。如果相安无事,我称呼她一声三姐姐,倘未再口出恶言,我定会让她后悔。三姐姐这才跌落在地上。”
蒋欣瑶脸上哀色尽现,一双美目轻沾盈光。
“父亲,祖父曾教我:香九龄,能温席,孝于亲,所当执。连三岁的娃娃都知道孝敬父母,女儿怎么容得下有人污我母亲如此?倘若这样。我还能无动于衷,顾及姐妹情深,我怎么对得起怀胎十月,九死一生把我生下,含辛茹苦抚我长大的母亲?我还有何脸面侍奉在母亲左右?做弟弟们的表率?
我蒋欣瑶虽是闺中女子。却也懂得羊羔跪乳,乌鸦反哺。当今天子以孝治天下。三姐姐,虽然你不是母亲所生,但母亲可曾亏待你一分一毫?你这样出言污辱嫡母,眼中可有仁义孝道?可有礼仪廉耻?别说这次,但凡我听到,看到你再如此行径。我蒋欣瑶便是拼了性命,也得为我母亲讨回一个公道!”
顾氏早就听得泪如泉涌,捂着帕子呜咽着说不出话来。
蒋欣瑶锐利有神的看着老太太,扑通跪下,强忍着泪道:“祖母,父兮生我。母兮鞠我,拊我蓄我,长我育我,顾我得我,出入腹我。欲报之德。昊天罔极。祖母,孙女不孝,德行有失,是打是骂,全凭老太太作主,孙女绝无二话。”
沈氏心中赞道:四妹妹果真厉害,这番话说的,有理有据,情真意切,感人肺腑。老太太便是有心想帮,怕是也心有余而力不从啊。堂弟端的是好眼光啊!
陈氏被感动得眼泪直流,边用绣帕掖着眼角,边叹息道:“真真是个孝顺的孩子,这话,就该让府里的几个爷们都听听。”
老太太一言不发,面色灰白,余光瞥见脸色铁青的蒋宏生,心中哀怨。
珊儿啊珊儿,天大地大,大不过一个孝字。今儿个你可是昏了头了。这被骂之人不仅是你的嫡母,还是你父亲最爱的女人,我好不容易为你争取过来的一切,就这样被你几句话,打回原形,众目睽睽下,让我如何保你?
蒋宏生心下大失所望,脸黑如底锅,显然已是动了真怒。
前些日子,你祖母跟我说,三丫头一日大似一日,总不能让她顶着个庶出的名头说亲吧,让我把你记在二太太名下。二太太知晓此事后,哼都没哼一声,只说是好事一桩,早该这么办。
日前,你祖母又跟我说既然沈府求娶的是四小姐,不能因为她的原故,坏了这桩姻缘。你祖母怕委屈了你,提出需得再为你找一户好人家,并多置一份嫁妆,我想着,都是我的女儿,不能厚此薄彼,便同意了。
那个被你称之为贱人的女子,她跟我说,哪有姐姐还没说亲,就先尽着妹妹的理?这桩婚事,若应下了,姐妹之间,以后如何相处?都是二老爷骨肉,低头不见抬头见的,三丫头怎能心甘?不能因为四丫头婚事,把府里闹得个鸡犬不宁。因此,让我跟老太太商量,拒了沈家。
我原本还想着,二太太言之太过,哪里就到了鸡犬不宁这般地步?日后再为你寻门好亲,私底下贴补几个银子,你也不是不讲理之人,这事也就过去了。如今,倒是我看错了你。”
蒋宏生怒然起身,目光直逼蒋欣珊。
“婚姻大事,向来父母之命,媒妁之言。你一个闺中女子,不知礼仪廉耻,孝悌忠信,见了个男人,就忘了父母,忘了姐妹,忘了书礼。这为一宗罪。
你身为蒋家女子,上不敬嫡母,下不友爱兄妹,堂堂大家小姐,为了一已私利,如同泼妇般恶言恶行,哪里有一点点女子该有的德行?这为二宗罪。
蒋欣珊何时听过这般声色厉疾的话,哭着匍匐在蒋宏生的脚下,泣道:“父亲,父亲,我错了,我知道错了……我只是一时糊涂,鬼迷了心窍,求父亲饶了我吧。”
周姨娘匆匆跪倒在女儿旁边,道:“二老爷,求二老爷开恩,三小姐年少不懂事,冲撞了四小姐,求二老爷责罚我吧。”
蒋宏生仰天长叹道:“本来内院的事,我不应插手,奈何子不教,父之过。从今儿起,三小姐禁足半年,抄女诫一千遍,罚月例半年。其生母周姨娘,禁足三个月。
三小姐身边的丫头,除了刚才那个,统统打发出去,重新换人,那个叫珍珠的以及老太太院里的丫头,远远发卖。老太太,儿孙不孝,让您受累,儿子愧对列祖列宗。请母亲保重身体,儿子告退。”说罢,肃着脸,甩袖而出。
老太太见大势所去,心中哀叹,扶着钱嬷嬷的手慢慢起身,冷冷道:“一切都以二老爷的意思办,都散了吧。二太太,打开库房,给四小姐选几件像样的物什摆在屋里,少了什么,只管请人采买,一切费用从公中出。”
说罢,也不理众人,缓缓而出。
大房二人见老太太走了,上前安抚了顾氏母女几句,各自散去。
顾氏见女儿房里连个下脚的地方都没有,想着夜幕将临,朝蒋欣瑶点点头,擦了擦泪,带着人便往库房去。
蒋欣珊扶起周姨娘,冷冷的看着蒋欣瑶,恨道:“四妹妹,好本事,倒是我小瞧了你,今日一切,改日姐姐我一定奉还。”
蒋欣瑶毫不示弱迎上去,笑道:“三姐姐,妹妹我一定等着。”
两人视线在半空中交汇,谁也不肯移开半步。
周姨娘尖声道:“珊儿,咱们走。”
“周姨娘,三姐姐,请慢走,妹妹我不送了!”
丫头们悄无声息的清扫房屋,打扫战场。蒋欣瑶歪倒在外间的塌上,闭目养神。
李妈妈进屋,见小姐左脸一片红肿,五个指印赫然在目,心痛得不知如何是好,忙拿来湿毛巾,捂在小姐脸上,眼泪滴落下来。
蒋欣瑶笑道:“妈妈,别哭,一点都不疼。
李妈妈泣道:“小姐,你长这么大,哪里受过这个?别说二太太,就是二老爷也舍不得动小姐一根手指。她倒好,不分清红皂白,上来就打,哪里有一点大家小姐的样子?”
蒋欣瑶心下极为畅快,伸出两根手指头,在李妈妈眼前晃了晃,“妈妈,你没看见我狠狠打回去了吗。她的脸,怕是三天都不得见人。”
“打得好,活该被打!”李妈妈眼得咬牙切齿
“妈妈,莺归伤得可重?”
“还好不是才烧开的茶水,放在那边冷了有些时间,就是这样,后背红了一大片,好在没有起泡,已经请大夫来看过了,擦了药,正趴着呢。这个丫头,小姐没有看走眼,果真是忠心的。”
“难为她了,呆会我瞧瞧去。”
“小姐,这回二老爷,是动了真怒,那些个话说出来,哪个姑娘家的不羞死,臊死,一头撞了墙也不为过。本来妈妈还想着,沈家的亲事,小姐怎么说拒就拒了?如今看来,还是小姐想得深,想得远。”李妈妈后怕连连。
欣瑶叹道:“若我真嫁了沈家,母亲只怕为了我,一辈子看老太太和那对母女的脸色,哪里还能挺得起腰板来?嗟来之食最是要不得。老太太面上看着同意了,只怕还有后招,倒不如一了百了。”
李妈妈轻声道:“小姐,你说的后招是什么?”
ps:
今日江南高温,为亲们奉上三更,权当降温,防暑了。
☆、第九十八回 拒婚
上回书说到李妈妈问欣瑶老太太的后招是什么?
欣瑶眼中忧色微现,却答非所问,含糊道:“妈妈,你只要知道老太太是蒋府的掌舵人就行,你看看二姐姐的婚事就明白了。”
李妈妈道:“这也怪不得老太太,但凡府里爷们出息些……呸,小姐恕罪,都怪妈妈我口无遮拦,这些个话哪里是我一个奴婢说得的。”
欣瑶点头道:“这些个话,的确不是妈妈能说得,便是我,也说不得。各人有各人的活法,出息不出息,也不是非要高官厚禄。我看着大伯,大哥哥就很好。”
李妈妈重新绞来帕子,捂了会,见红肿稍稍退一些,方才安心。
这时,大管家带着丫头,婆子们给四小姐送房里里物什来。蒋欣瑶懒得起身,便让李妈妈去应付。
今日这仗蒋欣瑶赢得痛快淋漓。从那日蒋欣珊故意摔碎花瓶,抬脚把梅花捻在脚底那时起,她就想把巴掌抽到蒋欣珊那张高傲的脸上去。如今得偿所愿,蒋欣瑶只后悔没再抽得重些。
不多会,大太太身边的丫头,给四小姐送了消肿去淤的膏药。紧接着,明玉又送来了大奶奶陪嫁的十六扇美人屏风。老太太着人送来了两盆吐蕊幽香的水仙。
蒋欣瑶烦不胜烦,推说身子不适,只让李妈妈出面。
掌灯时分,蒋元晨板了张小脸进门,对着欣瑶的脸左看右看,心中难受,却也没有多说什么,交待姐姐好生休息。自此后,蒋元晨在书房里的时候更多了。
……
一场风波就此平息,蒋府恢复宁静。顾氏几天后亲自登门拜访了沈府的大奶奶。
张氏客客气气的把顾氏送走,便往老太爷处回话。
沈老太爷细细的问了蒋府的事,再想到小孙子这两天异常的举动。只叹道:“果真是个伶俐人,可惜了。”
沈力自打被蒋欣瑶婉拒,本来少言寡语的他,越发的话少。
他时常回忆起那日两人的对话。诵吟起《子夜歌》里那句‘欢行白日心,朝东暮还西’,只觉得自己十七年的人生空白如纸。得知二太太亲自上门拒亲,沈力更是心如死灰。
几日后,沈力向沈老太爷提出想再出去游山玩水。
老爷子沉思许久,只淡淡道:“人生有三重境界:一是看山是看,看水是水;二是看山不是山,看水不是水;三是看山还是山,看水还是水。阿力,凡事何必刻意?”
沈力回忆道:“祖父。她说‘万事万物,讲究个缘字,水到才会渠成。’一个十三岁的闺中小姐,怎能说出这样顿悟的话来?祖父,你不知道。她看向我的眼神是虚无飘渺的,是忧伤的,似在看我,又似不在看我,我琢磨不透她。”
“阿力,祖父从小把你带在身边是好事,也是坏事。到底是经历的少些。”
沈老太爷轻轻一叹。
“那丫头,从小在那样的环境长大,又聪慧的紧,小小年纪掌舵瑾珏阁,能说这样的话来,不足为奇。她与你之间。隔着十万八千里。你是刚刚看山是山,她却早已经看水还是水。即便这亲事能成,日后也未见得夫妻和睦。你已然动了情,乱了心,她却始终未把你放在心上。”
“祖父!”
老太爷摆摆手。“也罢,祖父今日给你两个选择,一是回京城,二是到军中呆几年,历练历练。”
沈力肃道:“祖父,我愿意去军中,孙儿不怕吃苦。”
老爷子眼前一亮,赞道:“好男儿,自当金戈铁马,保家卫国。咱们沈家,向来重文轻武,这么多儿孙中,我独独看好你。祖父在苏州府也住腻味了,咱们爷俩回京去,趁我还走得动,到西北再玩两年。”
沈力苦笑道:“祖父,你就别添乱了,在京里养养花,溜溜鸟,颐养天年,等孙儿我回来。”
老爷子抚须笑骂道:“臭小子,你不是让我养老,你是让我等死。走,跟你二叔说去。”
……
话说蒋欣珊院里的丫鬟,除了玲珑仍然留在三小姐身边,珍珠被卖,其它被二太太分配到各房各院里做粗使丫头。这些人往日里跟着三小姐,依仗着老太太宠爱,吃穿用度都是府里下人中最好的,便是赏赐也比旁人多,府里众人均高看几分。
这些个心高气傲的主,突然分配到各房各院,受人嘲讽,看人脸色不说,干的都是最苦最累的活,个个叫苦不迭,有的直接交了赎身银子离了蒋府。
二太太挑了十个容貌出众的丫鬟,给老太太过目后,分配到三小姐院里当差。
蒋府下人见二老爷这次连老太太院里的丫头都卖了去,哪个还敢私底下多言一句?都老老实实的干着自个份内的活。
蒋欣珊那日被父亲痛斥后,因见院里使用惯了的丫鬟们换成了陌生脸孔,更是将蒋欣瑶母女恨之入骨,一时又无计可施,躲在房里哭了几天,茶饭不思,没几日,小脸便瘦了下去。
老太太得知后,暗地里派钱嬷嬷瞧了几次,送了些上好的补品,吃食,蒋欣珊见老太太关心依旧,才稍稍解了心思。
再说周姨娘,前一刻刚刚解了禁,没等松快两天,又困守在院里,大喜大悲之后便病倒了。
顾氏得知后,回了老太太,赶紧派人请来大夫,从库房里选了两根上好的人参,半斤燕窝亲自送到青山院。
府里众人见了,心下无不称赞二太太心善,便是老太太也不得不对钱嬷嬷说:“这个顾氏,真真是会做人,秀月这辈子,怎会是她的对手?”
钱嬷嬷笑道:“老太太这回怎么尽着二老爷折腾?”
老太太叹道:“我还能活几年?将来珊儿还不得靠着她老子,兄弟才能在婆家过得好。这一回,珊儿为了那个沈家少爷,得罪了二太太,四小姐不说,在她父亲那儿也失了宠。我再强压着不让二老爷把这口气发出来,只怕他心里不痛快,日后更不待见她。”
“老太太只怕还有更深一层用意!”
“到底是跟了我几十年,就数你知道我的心。嬷嬷啊,这么难听的话,不是一个闺阁姑娘该说出口的,也是过了头。这性子,要好好磨磨。在蒋家还有我照看着,委屈不了她。出了门子,再这般行事,受苦的还是她自个。如今拘着些也好。”
钱嬷嬷道:“三小姐,到底是年轻,没经过事。磨磨就好了。”
老太太叹道:“哎,一个个都不省心那。”
……
那蒋元航得知姨娘,妹妹都禁了足,在老太太跟前闹了几回,被蒋宏生知道后,第二日便把二爷叫到书房,父子俩谈笑风生,闲聊了半天。
管家趁机奉二老爷之命把最得二爷宠的通房发卖了。蒋元航回到房里,暖床的宝贝寻不着了,气得大哭一场,偏又不敢找父亲理论,只得拿着昔日要好时,那女子赠送的一缕香发长吁短叹了半宿。
次日,蒋宏生故计重施,又把儿子叫到书房,和言悦色一番。
蒋元航惶惶不安坐了一上午,待回房,又一个通房被卖。
蒋元航心如刀割后顿时领悟过来,扑通跪倒在父亲跟前,磕头认错。
蒋宏生没有心软,恁是让他跪足了两个时辰,才放他回去。
自此后,蒋元航见到父亲,如同耗子见了猫一样,心存畏惧。老太太知晓此事后,偷偷拨了两个年轻貌美的丫头过去给孙子使。
……
归京之期定下来后,沈力跟着老爷子忙于出席亲朋好友间的送行宴。推杯换盏过后,沈力越发思念那个近在咫尺的女子,借着酒劲,乘着夜色,飞身爬上了听风轩的屋顶。
月华如水,沈力坐在屋顶片刻,醒了会酒,便悄悄回了府。一连几夜,夜夜如此。
蒋元晨得知沈大哥即将回京,在德月楼摆下宴席,为他送行。
蒋元晨自是知道蒋沈两家说亲的事。起先想到姐姐要嫁给沈大哥,心中怅然若失,那几日见到沈力,如同见到仇人一样,恨得牙痒痒。
可转念又一想,姐姐总要嫁人,好歹沈大哥知根知底,比外人总强些,心里对这门亲事,有了几分期盼。谁知最后又没成,蒋元晨这心里便多了几分惋惜。
兄弟俩一个有心弥补,一个爱屋及乌,颇有几分酒逢知已千杯少的味道。
蒋元晨生平第一回喝了个铭钉大醉,拉着沈力絮絮叨叨的说着蒋欣瑶被蒋欣珊抽耳光的事情。
沈力从蒋元晨口齿不清的醉话中,听明白了事情的大概,似有些明白了蒋欣瑶为何一口拒绝了沈府的婚事。
酒入口中,苦涩辛辣,杯盏空了又满,满了又空。同桌的人已然醉倒,趴在桌上喃喃说着酒话。
沈力饮尽最后一杯,长臂一伸,把蒋元晨背负肩头,送至蒋府门口。
那晚沈力照常躺在屋顶上,微醺着仰望星空,只有这样安静的夜,微凉的风,身下粗糙的瓦砾,沈力觉着自己的心是满的。
那双漆黑幽深的眼睛,如同满天的繁星般深不见底,让他沉溺。那浅浅的笑,疏离的神色,如同悬在半空中寒月,让他迷恋。
两个时辰后,沈力悄然而去。第二日一早,便随着沈老太爷登船回京。
☆、第九十九回 升官(二更)
蒋欣瑶自然没有查觉到这几日屋顶上夜夜躺着一个人。此时她正为莺归后背的烫伤而忧心。
莺归的烫伤原本不重,用的药又是极好的,按理说歇个几天,也就好了。奈何天热,伤口轻微发炎,硬是在床上趴了十几天才痊愈。即是这样,蒋欣瑶还硬逼着莺归多躺了三天。
……
这日,蒋宏生在等了三个月后,终于接到了朝廷的委任,太仆寺少卿,正四品的官位,主要负责京畿、北直隶、河南、山东地区的马政事务,一个月内上任。
老太太听蒋宏生说完,脸上并未有喜色,闭着眼睛沉思了许久。
蒋宏生这个官虽说是个正四品,却是个没有实权的,比起扬州知府这样的肥缺,实在是不可同日而语。
扬州知府这个官位,就好比荔枝,外头看着不怎样,里头的果实着实香甜。而太仆寺少卿,那就是属于打了蜡的橙子,外头光鲜亮丽,实则酸涩不堪。花了几万两银子,等了三个月,只算得上不惊不喜。
蒋宏生心下虽有些失落,脸上却不显,安抚周氏道:“老太太,细细想来,儿子倒觉着太仆寺少卿眼下正适合。听说那位身子一年比一年差,太子之位悬而未定,咱们蒋府向来忠君,从不结党营私,不如安安稳稳先过了这几年再说。只要儿子兢兢业业为官,不愁日后不会高升。”
老太太虽身处内宅,对朝庭之事却知之甚至多。
她感慨万分道:“我儿言之有理,现下也只能如此。当年你外祖父舍不得我远嫁,为我备下丰厚的嫁妆。其中之一就是一座五进的大宅,离侯府不远,这些年一直由母亲的陪房打理着。前些日子我让管家去看了看,重新修缮一番,添了些物件,就为着我儿日后进京有个落脚的地方。”
蒋宏生真心实意叹道:“儿子近不惑之年。还要母亲为之操心,真真是不孝。”
老太太摆摆手道:“你就是六十了,也是我儿子。咱们母子之间,哪里需要说这个?”
蒋宏生心下一暖。想着母亲这些年明里暗里对他这个小儿子的私心,心里着实不是滋味。
老太太轻拨佛珠,身子往后靠了靠。
“二老爷是打算一个人起程还是带着妻小?”
蒋宏生略思片刻,道:“儿子但听母亲安排。”
老太太早就心中有谱,笑道:“你大舅舅一直盼着我回京住些时日,来信催了几回,奈何路途遥远,我这身子时好时坏的,也懒得动弹。如今我儿任了京官,今年年底。我打算回京城过年。二老爷不防先行一步。”
老太太的意思,蒋宏生听得很明白。周氏,三小姐都在禁足之中,此时解了禁,随着他上京。于情于理显然不合适。让顾氏跟着去,老太太心下又不大愿意。这才有了前头的安排。
蒋宏生转了几个心思,恭敬道:“母亲所言极是,既如此,儿子便先前一步。顾氏理着家,一时半会也走不开,就让她跟着母亲年底一起进京吧。”
老太太心满意足的点了点了点头。
“母亲。算下来时间也不宽裕,有些事情得尽早安排。”蒋宏生一语双关。
“你大哥一房我打算就让他们留在苏州府。我在蒋府几十年, 除了你外祖父给的,也挣下不少家什,一向由你大哥,侄儿打理。都在南边,哪里能离得了人?”
蒋宏生道:“这样也好,母亲以后就长住京城,让儿子守着您。大哥帮着母亲打理铺子、庄子这些年,极为妥当。又有元青在旁帮衬着,母亲尽可放心。”
老太太伸手抚过鬓角,摇头道:“总不能搁你父亲一个人孤零零的在这边,总是要回来的。我啊,无非就是想在京城等我儿站稳了脚跟,再帮元航、欣珊相看好人家,待他们成了亲,也就了了我一桩心事。日后还是要回南边来的。”
母子俩人就上京一事,详详细细商量半天,直至诸事皆宜。
第二日,陆续有与蒋家交好的亲朋,世家,同僚上门道贺,沉寂已久的蒋家因着二老爷的复起,一时间车水马龙,门庭若市,好不热闹。
蒋宏生迎来送往了几天,就在一个闷热的上午,告别老母兄弟,妻子儿女,孤身一人坐船起航。蒋府众人送至码头。
……
蒋宏生刚走,便有好几家大户人家的太太前来给周老太太请安,话里话外扯到蒋府二爷。
老太太心知肚明,应付了几句,便推说身子不好,扔给了二太太应酬。想当初,二老爷丁忧闲赋在家,那起子势利小人推脱的推脱,拿乔的拿乔,庶出的蒋欣航,何曾入得了她们的眼?
老太太想到此,心犹不甘,摆起了侯府千金的谱,只苦了顾氏四下应酬。
蒋元航的婚事,除了老太太,二老爷外,蒋府无人能做主。顾氏虽为嫡母,也不能越过老太太去。且顾氏哪里会做搬起石头砸自己脚的事情?陪着太太们喝个茶,游个园,偏偏不提那茬。
高门大户的当家太太个个都是人精,早就把蒋家二房之事打听得清清楚楚,借此机会,正好与顾氏攀谈攀谈,一幅其乐融融的的样子,顺便打听打听蒋家嫡子嫡女的婚配情况。
老太太面上不耐烦,背地里却与钱嬷嬷把那些个府里的适婚小姐,好生一番琢磨。
……
转眼入了秋,天气渐凉。
中秋那日,京城侯府,孙府满满送来了两大车节礼。
老太太带着全家祭了祖,便在归云堂偏厅开了宴。
蒋家两房人加起来也不过十来个,又因着二老爷进京,三小姐,周姨娘禁足没有出席。
老太太嫌冷清,便把中间的屏风撤了去。宴毕,大老爷,大爷带着老太太在心湖边看了会月色,吃了几块月饼,便各自散了。
蒋欣瑶每逢中秋,总会想起与祖父在老宅的时光。祖孙两个在桂花树下置上酒席,闻着桂花香,喝着桂花酿,你一言,我一语,何等的惬意自在。
福伯前两天稍信来说从扬州府回了老宅。欣瑶想,有蒋福陪着,喝喝酒,说说闲话,祖父这个节不会冷清。
中秋刚过,蒋全人马便回了庄子。欣瑶得知消息,喜不自禁,便寻思等全爷休整几日后见上一面。
五天后中,顾氏带着女儿,坐着马车便往瑾珏阁去。
……
瑾珏阁内,蒋全,福爷,燕鸣早早在二楼侯着,见着小姐,神情难掩激动。
蒋全与燕鸣自去年十月出发,一路拔山涉水,翻山越岭,其中艰辛不一一累述。
蒋欣瑶见两人又黑又瘦,看着既感慨又心疼,泪止不住的流下来。
美人落泪,愁煞了三个手足无措的男子,真真是哄也不是,不哄也不是。还是福伯打趣道:“小姐,哪有逛个玉器行,就把眼睛哭肿的理?”
蒋欣瑶心下明了,瞪了他一眼,嗔道:“要你管!”
蒋欣瑶难得露出娇羞的小女儿神态,让对面的三个男人心头一震。小姐到底是大了。
四人依次坐下,听蒋全简单说了说这一路的经历,虽不是九死一生,却也是历经艰险。欣瑶哪里能忍住,时不时的用帕子轻拭眼角。
蒋全道:“小姐,这次西南之行,燕鸣居功甚伟,胆大,心细,机智,还能吃苦,日后堪为大用。”
燕鸣红着脸,搓着手,眼睛只看着脚下方寸之地,一句话都不好意思说。
欣瑶赞道:“能得全爷夸奖,也是他的福气。这才两趟,以后的历练多着呢,夸不得。今日咱们能聚在一起,不容易,我就直说了。如今咱们三个铺子,生意稳中有升,全爷一趟天山之行,一趟西南之行,收获颇丰。我寻思着,京城的铺子关门之今,不用着实可惜,我打算今年年底,把瑾珏阁在京城开起来。老太太年前回京,二房肯定同行。”
蒋全道:“小姐,我也正有这个打算。”
欣瑶微笑道:“全爷与我想一块去,那就好办了。照着苏州府瑾珏阁的样,用咱们以前的铺子,重新整置一番。只是铺子得更雅致,东西得更好,天子脚下,富贵人家太多,咱们要震得住才行。”
蒋全笑道:“听蒋福说小姐今年年初在京城买了座五进的宅子,又买了五百亩地的庄子,小姐打算在京城落脚?”
蒋欣瑶嗔道:“全爷的消息就是灵通,蒋家的事你们是清楚的,庄子买来只是为给自己有条退路,也是为了让咱们在京里有个落脚的地方,回头就请你们多照看。”
蒋全心头一凛,到了嘴边的话又咽了下去。
“福伯,你回趟扬州府,跟新选的掌柜交接好,让全爷过过眼,你跟着全爷一起去京城,京城的瑾珏阁,我交给你,你须得给我打理好了。
全爷,如今我们马上要有四家铺子,规模不小,你是东家,自然由你总管。趁这次进京,全爷把金陵府,扬州府的铺子巡视一遍,多从旁人那里打听打听。”
蒋全皱眉,“小姐,蒋福去了京城,老宅怎么办?万一老太太问起?”
☆、第一百回 布局
上回书说到欣瑶想让蒋福去京城当掌柜,蒋全认为此事不妥。
欣瑶若有所思道:“这倒也是个问题,京城不比扬州,几天来回也就够了。福伯虽说早已不是蒋家下人,但是当初咱们一致对老太太及两位老爷说,祖父把老宅留给福伯养老,蒋福这一走,怕不合适。”
蒋全拿起茶碗,拨了拨茶叶,思道:“小姐,不如把钱掌柜调到京城,苏州府让蒋福掌管,离老宅也近,蒋府那里,也说得过去。再说钱掌柜在京城这么些年,总归是熟悉些,行事也方便。”
蒋欣瑶眯了眯眼睛,一针见血道:“这里有两个问题,第一钱掌柜是拿分红的,京城的店刚刚起来,红利肯定没有苏州府多。且钱掌柜在苏州府置了房置了地,愿意不愿意是个问题。第二,苏州府铺子的客人熟悉钱掌柜,福伯接手,客人会不会不习惯,以至于让生意流失。”
蒋全喝了两口茶,就手把茶碗放在一旁,道:“老钱不是个鼠目寸光之人,苏州府与京城哪里能同日而语?这次进京,我与燕鸣先行一步,福伯跟着老钱交接三五个月,熟悉一下,应该没有大问题。”
蒋欣瑶思道:“福伯,你可有什么想法?”
蒋福眯着小姐笑道:“小姐,老奴到哪里都一样,苏州府这边是咱们的老窝,交给旁人我还不放心,日后小姐定会把重心放在京城。全爷是几头跑忙的事情太多,老奴留在苏州府,才是最妥当。”
欣瑶看着蒋福花白的头发,心下有些难过。
“福伯,祖父身前把你交给我。如今倒好,不仅没照看好,反倒让你为我操着心。以前我还说你京城的铺子给你打理呢,这下,又把你一人孤零零的留在这里。福伯。我……”
“小姐!“蒋福连忙出声打断。
“看小姐说的。老奴我替小姐做事,心里舒坦,浑身是劲,这日子才过得有滋味。再说苏州府的铺子做得这样好。老奴我坐享其成,这好处啊,说来说去,还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