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戾王嗜妻如命-第115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晚膳都在正院,那女席分开。
用完之后,倒也没有急着散了,移到旁边的厅里,下人备了茶水。
骆老夫人先问了问小王氏跟孩子,在王氏表示要不要将孩子抱过来与她瞧瞧时,骆老夫人表示她明儿去瞧瞧,孩子还小,抱来抱去,容易惊着。又随意的问了问家里的其他事儿,王氏主持中馈好些年,这些方面自然不会出什么纰漏。
不过骆老夫人问的不多,王氏还是各方面都大致的说了。
中秋的一应东西也都准备妥当了。
骆老夫人点点头,“婉婉的及笄礼就在中秋之后办,老大媳妇你再劳心劳心。”
王氏倒是很爽快的应了,表示会办妥的,并笑言,“到时候这正宾必然是大长公主的。”
大长公主是靖婉义母,身份也是再尊贵不过的。
第216章:相邀,迎中秋
大长公主是靖婉义母,身份也是再尊贵不过的,且才得兼备,自然就是为靖婉加笄的不二人选,如果跳过她而选择别的人,大长公主本身大概都会不高兴,所以半点不用担心对方会不同意。
骆老夫人点头表示认同,侧头看向坐在身边的靖婉,“记得去与大长公主请安。”
靖婉笑着点点头,“待选定了日子,我就去给义母请安。”虽然在及笄礼前三日会正式的送去请辞,但是提前通通气也是必须的。
“这有司跟赞者婉婉自己择定即可。”
靖婉对于及笄礼的议程很清楚,在齐安府的时候见过不少,也作为赞者参与过,“祖母,有司择定一人还是三人?”
骆老夫人失笑,“婉婉怎么也会问出这种傻问题。”
靖婉默默的闭嘴,的确是傻了,有些事情,身份地位不够的,做了是摆谱,身份地位到了,做是理所当然的,不做,别人反而会觉得你是小家子,上不得台面,被瞧轻了。靖婉现在就属于那种“节俭不得”的状态。
不过这选人还挺难,不是人少,恰恰相反,目前,在京城中的诸多闺秀中,靖婉绝对是头一份,能作为主要人员参与她的及笄礼,会有很多人趋之若鹜,毕竟,到时候在场的重要宾客众多,能露露脸,被更多的贵人们认知,那都是有着极大的好处。
启元的公主还是比较愁嫁的,她们的夫君,基本上都隐形人,自己受宠些还好,自己不受宠,成婚后,大概就要泯灭在某个犄角旮旯了,有个后台强大的好友就不一样了啊,即便是嫁了人,也能跟着时不时的刷刷存在感,别的不说,能得大长公主一句话,肯定就会好过许多,因此,靖婉若是想要奢侈点,弄个公主团都不在话下。
当然,靖婉不会干出那种事,她跟那些公主们又不熟悉。
赞者一般是姐妹或好友,通常未婚,这人选,靖婉心里已经有数,周应霜与袁巧巧择其一;至于有司,别的地方靖婉不知道,在启元却通常选择成婚不久的少妇,实际上,这应该是靖婉她娘张氏来选定的,再不然骆老夫人选也行。
这个时候,张氏心里其实很伤心,女儿这么重要的日子,自己却什么事儿都没有,她也知道自己没啥能力,一个不好就可能出岔子,但是,这事儿自己之前没得到半点消息,原本她该是第一时间知道的,可是,自己让女儿伤心,不能给她帮助就算了,反而还要她处处维护自己,如此,便是略过自己,也不能责备她什么,一切错处都在自己。张氏感觉眼角处有些不对,忙以扶鬓角的动作为掩饰,摁了摁,端起笑意,这个时候可万万哭不得,给不了帮助就算了,万不能还给她丢脸招黑扯后腿。
及笄,对于一个女子而言确实非常的重要,其他人也凑趣,气氛相当热闹。
倒是顾家的几个人,眼中闪烁着异彩,算计着什么的时候,又止不住的心中害怕。
虽然来了骆家有几日,也打听了一些事情,但不知道这三姑娘竟如此的了不得,被骆家的两位大家长宠着疼着就算了,竟然还有一个大长公主的义母,更是未来的亲王妃,如此的荣耀,如此的显赫,她们简直想都不敢想,明明在进京之前,能接触到的最大官太太也不过是从夫的四品而已。
那时候,顾张氏借着妹妹公爹是一品大员,没少炫耀显摆,也因为这样,她挤进了原本进不去的圈子,别人还捧着她,而如果她自己的公爹是一品大员……实际还比原先更加的权柄赫赫。呼吸有一瞬间的停滞,心脏像被千虫万蚁啃食一样……
不知道是有意还是无意,对上了靖婉看过来的目光,对了,她自己也说过,堂堂侯府的姑娘,也只是……惹上她,大概真的没什么好下场。
心脏又止不住的狂跳,幸好,幸好还有亲戚这一层关系在里面。
不过这么惑人的身份,只要她稍微的从手指缝里流出点东西,就足以……
如此大概半个多时辰,这才各自的散去,至于另外一边,话说,骆尚书离开两个多月,自然有很多话要与子孙们“交谈”,原本十六以下的都没他们什么事儿,不过这一次是凡是开蒙的统统留下,可见,骆尚书当真是再无半点放任的意思。
两日后,笄礼,筮日。
靖婉都不知道只是选定及笄礼的日期而已,都如此的郑重。
不过一切忙碌都是为她着相,靖婉感激在心。
须知,多少不受宠的闺阁姑娘,成年大礼草草了事,甚至与那么些人,根本就没有这么一个庄重的礼程。对于当下的女孩而言,及笄礼,起着激励和鼓舞作用,非常的重要,所以,家人在意否,郑重否,都会起着不可估量的影响。
最终择定的日期是九月初六,诸事皆宜。
第二日,靖婉就拜访了大长公主府,第一时间告知她,也是对大长公主的敬重。
大长公主府对靖婉而言,什么时候都能上门,无虚拜帖。
靖婉每次去,最开心的莫过于羽瑶了,相处的时间长了,靖婉对这小丫头越发喜欢。
“今儿上门是有什么事儿?”大长公主喝着靖婉送过来的花茶,笑问。
“瞧义母这话说的,难不成没事就不能来了?”
“我还不知道,在离开承德避暑行宫之前一两日才见过,若是无事,你可不会这么快登门。”大长公主倒不是埋怨什么,更不是指责靖婉。
大长公主府不沾朝堂事,骆沛山却是实权在握,靖婉即便是大长公主义女,因着这层关系,也不能经常上门,不然,肯定会引来别人的猜疑,对两家都不好。
“是这样,家里准备在九月初六那日为我行笄礼,想请义母担主宾,不知义母……”
靖婉话没说完,大长公主就挥手打断她,“你及笄,自然是我为主宾,难不成你还想请别人?”那眼神,似乎是靖婉这有这想法就将她扫地出门。
“当然第一时间就想到义母啦,这不昨儿定了日期,今日就来了么?”
大长公主给了她一个“算你识相”的眼神。倒是没追问她怎么提前及笄。
靖婉又在大长公主府上消磨了大半日,走的时候与羽瑶翁主约定中秋夜一起拜月。
在下午,靖婉又转道去了袁家,两个多月没见,袁巧巧像疯丫头一样直接扑上去,直接抱住靖婉,真的是半点仪态都没有,不过在自己家,也都无所谓啦,没人会说她。不过这也足以说明她的腿脚完全好了,半点后遗症都没有。
靖婉也是无奈,让她先放开,去给姑母以及袁家的老夫人请安。
不管出于哪方面的原因,这位老夫人对靖婉都是和蔼可亲,表现得很喜爱。
随后又去了袁巧巧的院子,在得知靖婉要及笄,需要赞者,直接摆手,让给周应霜,“为了跟外祖父搭上点关系,我家门槛可都被踩破了,想娶我的人多了去了,照我娘跟祖母她们的说法,好些人家是以前咱家不敢想的,现在都等着我们家挑呢,我也就不用那点风头锦上添花了。”便是说到自己的亲事,也是大咧咧的。“应霜虽然已经定了亲,但是再给她点底气还是不错的,你可是未来亲王妃,让她夫家看到你与她交好,日后这腰板,肯定直直的。”
那什么,有一日自己也能为别人撑腰,这感觉还是非常不错的,虽然本质上是借助别人。
“你是不是还要去应霜那里?走走走,现在就去,我也趁这机会出门,我娘把我拘得可紧了,寻常都不让我出门,有你的话,她肯定会同意。”
袁巧巧的性子相对而言本来就跳脱一些,关在家里肯定难受。
征询了一下姑母的意思,骆荣慧毫不犹疑的同意。
出了门,袁巧巧就与靖婉“抱怨”,“你才是我娘亲闺女吧,我求她半天,不及你一句话管用。”
“不好意思,齐安府与京相隔甚远,即便我是我娘从别人抱来的,也不会是你家。”靖婉笑盈盈的说道。
袁巧巧直接给了靖婉一个白眼。
到了周家,依旧是畅通无阻,然后发现周应霜正在绣嫁妆。
“这是婚期已经定了?年前?”靖婉问道。
周应霜倒是一脸羞涩又甜蜜的点了点头,“十月初十。”
这速度好像有点快啊,靖婉以为,怎么都得等到明年。
等到明白了靖婉的来意,又知道袁巧巧毫不犹豫的让给她,感激在心,自然爽快的答应了。于是又再周家消磨了半日。
又两日,八月十五,中秋佳节。
乐成帝又放了大假,除了必须坚守在各自位置上的人,其余的统统回家,并表示,今夜宫中只设家宴,臣子们就麻溜的各回各家自个团圆去。
这团圆宴设在庭院中,离天黑还有一个多时辰的时候,形形色色的灯笼就已经挂了起来,用绳系于竹竿上,高竖于瓦檐或露台上,或用小灯砌成字形或种种形状,而庭院中的树上,假山上亦没放过。
点亮之后,该是何等的喜庆漂亮。
第207章:月饮团圆
点亮之后,该是何等的喜庆漂亮。
而骆家小一些的孩子,这会儿正拎着灯笼在庭院中追逐嬉戏,这个时候没人会去跟他们说什么规矩体统,事实上,骆家的孩子也没拘得那么严实。
而骆家的其他主子们,这会儿也分散在庭院的各处,慢条斯理的吃着小零嘴,闲聊着,难得的一大家子能如此的清闲。
靖婉身子微微的倾斜,手肘支在桌上托着腮侧,神情淡然而闲适,目光在弟弟妹妹们手上的灯笼上掠过,且不说那些形形色色异常漂亮的纸竹扎各式花灯,还有很朴素的柚子灯、南瓜灯、西瓜灯、桔子灯、苹果灯等等,所谓柚子灯,是将柚子掏空,外皮去去掉内层的白瓤,只剩下薄薄的一层,再在上面刻出了各种栩栩如生的精美图案,穿上绳子,内点蜡烛即成,光芒淡雅,其他的灯也基本上是差不多的做法。
这些瓜灯国灯,多是没钱买花灯的寻常人家做出来给自己孩子的,不知道什么时候在富贵人家也流行起来,只是制作更加的精美,只是去了内心,在外壳上雕刻,还是最寻常,有那么些手巧的,利用这些,能作出堪比花灯的灯笼。
不过,骆家此次的这些灯倒是都没改变原本的样子,单纯的在表皮上下功夫。之前靖婉仔细的看过,对制作这些灯笼的人表示佩服,换成是前世,这些人都是大师级的,但是在当下,这种手艺人实在太寻常,各家的下人中基本都有。
咦,靖婉看到了一个超大号的冬瓜灯,外形是最常见的长圆柱形,只是那个头实在是太大了点,长度超过一米,而有多粗呢,大概一个成年人都抱不过来。靖婉有点吃惊,即便是前世,应该也很难见到这么大的冬瓜吧?
即便灯的造型是横着的,可是看那冬瓜外形一点没变,足见留的瓜肉应该还挺厚,十岁的小子拎着,还吭哧吭哧的很费力。
吸引的,可不仅仅是靖婉的目光,其他的豆丁都围了上去。
便是大人们,都对着那冬瓜灯侃上两句。
小孩子对奇特的东西都很好奇,这一好奇,自然就想要占为己有,年纪大一些的大概也就眼巴巴的看着,小一些的,可就不知道克制为何物了,直接就伸手要抢。
于是呢,就毫不意外的发生了一场冬瓜灯争夺大战。
一群小豆丁打起来了,不过,大一些的倒也知道分寸,加上有下人在一旁看着,当真动真火了,会第一时间拉开,然后,其他人就乐颠颠的看戏。
靖婉有那么一瞬间的无语,看到他们各自的爹娘都兴致勃勃的,话说,在齐安府的时候,没出现过这种情况啊,难不成这是比较流行的相亲相爱新方式?
最终的结果以冬瓜灯阵亡告终,它成为灯之后,还没点呢,然后就是一片哇哇哇的震天哭声,还有因为冬瓜坏了弄出来的汁水,使得小豆丁都弄得脏兮兮的,还有在打架过程中乱了头发,散了衣服,凄惨兮兮。
似乎是看够了,大家长骆沛山一挥手,好么,各房的孩子各自拎走,回去洗漱更衣。
别以为你从头到尾似乎都是老神在在,就没人发现你恶劣的本质,老不修。
孙宜嘉在原本的吃惊之后,也不由得捂嘴笑起来,整个人显得很放松,很愉悦,这种事,在定国公府可是绝对不会发生的,当真是小孩子打起来,他们背后的大人,能闹翻天,最恶心人的事,未必是出于对自己孩子的真心维护,孩子的伤,孩子的哭泣,都是勾心斗角的筹码,甚至还可能故意将筹码放大。
等到小豆丁们一一的返回,干净了,脸上也重新挂起了天真的笑颜。
而下人已经陆陆续续的将各种吃食水酒呈上来。
而夜幕也开始降临,位于庭院各处的灯笼被一一的点上,那从四面八方,一盏灯接一盏的亮起来,靖婉觉得,那种感觉有点奇妙,而所有的灯都点亮之后,真的如同预想中那般,异常的漂亮。
再看天空,虽然还没有黑透,但那一轮圆月已经悬于空中,而星辰也零零散散的洒落开来,天上不见丝毫阴云,可以想见,今晚将会是一个非常好的赏月之夜。
等到天色完全的暗下来,庭院中摆设了大香案,案桌上摆放着瓜果点心一应祭品,其中月饼和西瓜是绝对不能少的,而这西瓜还要切成莲花状。
香案上的月饼,乃是乐成帝赏赐下来的,御赐的东西用来祭月,自然是再好不过,当然,另外还有一个特意制作的团圆月饼,这个头还不小。
月光下,将月亮神像放在月亮所在的方向,红烛高燃,由骆老夫人开头,全家的女眷依次的祭拜。没错,只有女眷参与,这性别为男的人,从老到小,乖乖的在一边看着。
所谓“男不拜月,女不祭灶”。
月亮属于太阴,月神嫦娥是女性,所以只能由女眷拜月。若一个男子谦恭地叩拜,是心怀不轨的表现。而相对应的,民间传说,灶神是炎帝或祝融等神话人物化身的男性神,在“男女授受不亲”的朝代,因此女性去祭祀他,有违礼教。
这都什么跟什么鬼,靖婉对这些也只能是在心里呵呵了。
祭拜完了月亮,由骆老夫人开刀切开团圆月饼,骆沛山这一脉有多少人,就要切多上份儿,包括大房的长孙,说起来骆沛山这一家子全都在京城,换做往年,由王氏主刀,也要将在齐安府的算上,而靖婉他们在齐安府就要将京城的人算上。
不过,每每这个时候,骆沛山总要提上一句,总是带上他二弟的一份,那位二十年有名的大儒且桃李满天下的骆二老爷。
要说切月饼可是一个技术活,每份都要一样大小。不过,这对骆老夫人而言似乎不是什么难事,速度虽然慢了些,最后的成果却是喜人的。在场的每人都拿了一块,剩余的都摆在香案上。
一家人吃得开心,不过也有那心中酸楚的,比如说个各房的姨娘,她们今儿也准许出来聚在一起了,但是,不管是祭拜还是月饼,都没他们的份儿。
然后,还有人尴尬,那就是顾家一家子,这月饼,骆老夫人没预备他们的份儿,似乎也说得过去,但是那待遇就跟骆家的姨娘一样,可不就……
吃完了那一块不大的月饼,众人这才落座,开始晚膳,这当然不会是简单的晚上。
游戏,赏月,晚宴,那是三为一体的。
游戏当然也只是一些比较文艺的,例如字谜,对联,接龙。
对了没奖励,没对活着没接上,就要罚酒啦。
桂花酒……
中秋之夜,仰望着月中丹桂,闻着阵阵桂香,喝一杯桂花蜜酒,欢庆合家甜甜蜜蜜,不啻为一大人生享受。
“今年的桂花酒似乎有些不同,怎么感觉比往年的好喝?”骆尚书细细的回味道。
“父亲有所不知,几年这酒是晋亲王送来的。”骆荣文说道。
要说这中秋的节礼,单反是亲朋都是要准备的,只是晋亲王的手笔着实是大了点,就他送来的,大概抵得上其他所有人的总和了。因为王氏掌家,礼单直接送到王氏手里,恰好被他见着了,想要极力的保持镇定都很难,如此的丰厚,这回礼要如何回?骆老夫人不甚在意,按规矩来。呵,如此一来,骆家可是赚翻了。
“原来如此。”骆沛山点点头,“果然晋亲王手里,什么都是好东西啊。”
其他人都符合的点头,可不是么,所以,跟晋亲王的这门亲事,也并非全然坏事,如故,晋亲王心里,对他们家姑娘真的如同表现出来的那么在意,那是最最好不过了。
小孩子没吃多少就下了桌,又开始去旁边的池中万漂灯,相比较花灯,自然是瓜果灯更加耐玩。
如此这般,差不多就是一个时辰,长辈们继续,小辈就要准备出门玩了。
这在平日肯定不行,今日却是没有宵禁的,可以彻夜的玩耍。
小豆丁们眼巴巴的看着哥哥姐姐们出门,即便是今年骆老夫人放宽的出门的条件,那也卡在十岁,最高兴的大概就属四房嫡出的龙凤胎了,这头一年进京,就刚好赶上。
站在大门外,就看到家家户户门前已经墙头处处的灯火,更远虽然看不到,但灯火似乎连夜空都照亮,不啻琉璃世界。
中秋玩花灯,没有像元宵节那样的大型灯会,但是也有属于它的独到之处。
各家各户差不多都是此时出门,不快不慢的前行。
靖婉对瓦塔灯也开始期待起来。
第218章:万灯楼,祸害
所谓瓦塔灯,便是以砖瓦砌成高高的空心塔,填入柴火烧起火来,在拜月结束后点燃,这一次拜月自然不是家中的拜月不同,场面很盛大,场地设在万灯搂前面的广场。
万灯搂乃是京城中主办大型集会街区的主体楼,有三层高,楼里楼外总共有九千九百九十九盏灯笼,不过,将灯全部点亮,全年也就只有那么两三次而已。
距离万灯楼还有一段距离,众人就纷纷的下车,准备步行过去。
而今晚完全就无需下人提灯引路,他们所处的位置,早已是灯火通明,来自四面八方,影子都小小的聚集在脚下。这样的场景,靖婉都觉得惊叹,在齐安府照样过节,但还是达不到这样的盛况,这还只是中秋,不知道元宵的灯会会是何等壮观。
几个年长的兄弟,作为护花使者出行。
说起来长嫂小王氏要明日才出月子,这也万分的庆幸,万一那孩子早一日出生,七月十五中元节,那可真的是要命了,可就是另外一种鬼之子了。
其实在出来的时候,靖婉本想让大堂兄跟自己三哥留在家里陪自己媳妇儿的,奈何长辈们不同意,小王氏如何想,靖婉不知道,倒是孙宜嘉,那纯粹是将骆靖博赶出来的,她好好的在家,一大群人陪着呢,有没有他都无所谓,弟弟妹妹们出门就不一样了,她们人数不算少,岂能没有几个兄长跟随。
而且,顾家的那几个也厚着脸皮的跟着,只是靖婉不搭理他们,那位怜儿姑娘还想着给骆靖博做妾呢,虽然被靖婉毫不客气的堵死了路,不过那姑娘见到骆靖博这表哥的时候,虽不说什么,还是一副泫然欲泣的模样,神色幽幽货厢在看负心汉。骆靖博碰到那么两三次,身上直泛起鸡皮疙瘩,见着都绕道走。这兄妹两都不搭理他们,骆家的其他兄弟姐妹自然也将他们当成透明人。
骆靖博走在靖婉旁边,跟靖婉讲一些京城各种节日的情况,自然也就能牵出不少的各种各样的趣事,靖婉听得挺乐呵。
本来吧,靖婉已经有婚约在身,护花使者应该是某人,须知,今晚可是光明正大约会的好时机,只可惜,皇帝设家宴,便是想要出来赔靖婉,也绝对不是现在,如果乐成帝抽风不放人,要在宫里弄个小型灯会什么的,大概就……出来得更早,依照某人的德性,想用那些无聊的事情困住他,还是洗洗睡吧,梦里来得比较容易。
虽说人多,但因为周围有家丁护院挡着,一路行来也很轻松,绝对不会出现人挤人的情况,而那些平民百姓也不会到这一带来,毕竟是个达官贵人家停车的地方,没事挤进来,指不定就给扣一个不怀好意的帽子,那得多冤枉。
没事的时候,一般不会到这边来,靖婉也是第一次见万灯楼,此时此刻,楼里楼外的灯笼全部都点上了,灯火通明,看着就像一闪闪发光的大宝贝,如果远远的看,那效果估计更加的逼真。
此时此刻,香案已经摆上了,一应贡品也都上了桌。
而周围也已经搭建了数个瓦塔,不仅仅中空,而且,为了符合团圆的意义,塔身也留出了圆形的一个一个的孔,看上去很具有艺术美感,比起搭成方形的孔麻烦不少。
而靖婉在她三哥的解说下才知道,站在这灯搂的中轴线上的某处,看到月亮刚好悬于灯搂顶,拜月就开始了。靖婉站过去看了看,估摸着这时间也差不了多少了。
“也不知道今年主持拜月的是那位夫人?”
“是户部左侍郎的夫人。”
靖婉在一旁听着,她也她三哥口中得知每年都有不同的人主持拜月。而这户部左侍郎乃是苏贵妃的亲兄长,今晚主持拜月的,是她嫂子。
这户部的左右侍郎不对盘,但是,若现在的户部尚书下去了,这位置,十有八九落到这左侍郎头上,而睿亲王等人一直都在谋划,说不定就是这一两年的事儿。
靖婉想了想,貌似自己那个爹,挂名的地方就是在户部。
“姐姐,姐姐……”正当靖婉有些走神的时候,羽瑶从后面扑上来一把抱住她。
靖婉拉着她,转过身,“羽瑶来了?就你一个人?”
“除了爹娘家里其他人都出来了,我不想跟他们待在一起,然后就直接到这里来了。”羽瑶如此说道。
靖婉看了眼紧随着她的一众丫鬟婆子护院,倒也不担心她会出啥事儿。
羽瑶虽然跟靖婉接触的时间相对较多,但两人的年龄相差较大,在有同龄孩子的时候,羽瑶还是更容易与他们玩到一块儿,让她与自家的两个堂妹认识了,小姑娘很快就叽叽喳喳的说到一块儿去了。
随后没多久,袁巧巧跟周应霜二人相携出现,还有其他的不少认识的人,相互的打了招呼,随着时间推移,聚集的人越来越多。靖婉估摸着,这里以及这个时间段,应该是今晚人最密集的地点根跟时间。
一位中年的美妇人到来,拜月就要正式的开始了。
中间的位置全部空了出来,各家的下人还有性别为男的人全部退出去。
虽然此番拜月全凭自愿,也没规定谁站什么位置,但是,什么地方都存在“潜规则”,出身背景比较低的,总是自觉的往后挪一挪,而那些平民家的女孩儿,更是只能在的外围的外围。靖婉跟倒是直接带着羽瑶往前面去了,这个时候着实没必要谦让。
倒是靖婉姨母的那位小姑子,下意识的就跟着靖婉去了,不过却被人稍稍一挡,“顾姑娘,那不是你该去的地方,你不懂规矩没关系,莫连累骆家被人说没规矩。”
那姑娘一下子就红了眼眶,不过她到底不是另外那对母女的小白花性子,没真哭出来,但是心中的耻辱感却让她五脏六腑都火烧火燎的痛,还总觉得周围的人都在看着她,指指点点,让她又羞又愤,无地自容,根本就不敢抬头。
骆家五六七三个姑娘直瞥了她一眼,最前面的位置,她们都不会想着去呢。
这小插曲,自然没什么人在意。
整个拜月过程与家里面的差不多,用的时间也并不长。
拜完月,众人也就散了,游玩,完灯,赏灯,游戏,都随意,虽说不至于真的玩闹一整晚,但夜半三更是妥妥当当的。
羽瑶跟骆家的两比她稍大的姑娘倒是挺投契,这会儿想着一起相约去玩儿。羽瑶的人够多,而骆家也能分出了些人手,如此,倒也无需担忧她们的安危,只是约了回家的时间地点,也就放行了。
袁巧巧兴冲冲的拉着靖婉跟周应霜要去放水灯玩儿。
穿城而过的河道就在旁边,倒也不用走太原的地方。
河边上就有不少贩卖河灯的,式样倒是挺多,数量最多的依旧还是莲花形的。
袁巧巧一口气买了一大堆,美其名曰,家里面每人一盏。
靖婉跟周应霜都哭笑不得,这河灯又是许愿灯,或者祈愿灯,这人一个愿望或祈福,管这方面的神灵还顾不过来呢,你一个人就想放那么多,估计就更加没办法实现了。不过,这也就是意思意思,表达一下自己祝愿或者写一写不切实际的东西。
靖婉本来还想等着这位巧巧表姐花费一堆的时间来写东西呢,结果她直接拿出自己的荷包,拿出早就准备好的纸条,一个水灯里面放一个,动作非常的麻利。
好么,这压根就不是临时起意。
靖婉只买了一盏,想了想,写下了:家人平安康泰。
“本王呢?”
几乎是贴近耳边的一句话,将靖婉吓得不轻,回过头瞪了一眼突然出现的罪魁祸首,颇有几分咬牙启齿的开口,“王爷,人吓人是会吓死人的。”
李鸿渊勾唇一笑,“是本王的错,下次一定早点提醒你。”
这混蛋笑起来的杀伤力太大,更何况还一脸的温柔,简直就要人命了。
所以说,这人长得好,果然还是果然有好处的,靖婉自认为自己也是一个大俗人。
李鸿渊也拿了一个花灯,快速的写下几个字。
靖婉没去看,因为某人的出现,这周围都变得有那么点不对劲,比如说周应霜跟袁巧巧两人就变得比较拘束,那笑容都僵硬了不少,同时又有人偷偷的往这里张望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