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大唐天下风云-第17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第四十二章 魏征进谏
…………………………………………………………………………………………………………………………………………
唐太宗在御书房翻阅了《隋文帝集》,唐太宗说:“魏征啊,你认为隋文帝是个什么样的人?”魏征说:“臣以为隋文帝还算是一个开明的君主,隋文帝为隋朝打下很好的基业,开皇年间,隋文帝广施仁政,大力提倡与民休养生息,还任用贤臣,该颁布了《开皇律》等等,隋开皇年间政治清明,百姓和乐。毕竟,人无完人。隋文帝到了晚年就不行了,特别是他废立了太子杨勇,立杨广为太子。这事,为隋朝的覆灭,埋下了伏笔。杨广极为后,就滥施暴政,横征暴敛,穷奢极恶。导致了隋朝覆灭。若隋文帝要是不废立太子,那隋朝可能就不会覆灭了。”唐太宗说:“说的好啊!”魏征说:“陛下,隋文帝废立太子一事值得借鉴。”唐太宗说:“人最好的老师其实就是历史。”
唐太宗高兴地回到了寝宫,唐太宗说:“尚书右丞魏征还真是个人才,朕今日问他隋文帝是个什么样的人,他口若悬河,滔滔不绝,令朕佩服啊!”长孙皇后说:“皇上你要广纳直言,不要听信谗言。当年诸葛亮在《出师表》曰:亲贤臣,远小人,此先汉所以兴隆也;亲小人,远贤臣,此后汉所以倾颓也。”唐太宗说:“说的很好!”
一日,唐太宗处理完朝政后,唐太宗问魏征:“爱卿,要做一个贤明的君主,除了勤政爱民,还具备什么?”魏征说:“要听取各方面的意见,前提,不要听取小人谗言。兼听则明,偏信则暗。”唐太宗说:“恩,那讲下去吧。”魏征说:“兼听则明,偏信则暗。臣就从上古时期的尧舜说起吧,尧明晰的向百姓了解情况,所以对那些作奸犯科的人的情况了如指掌,舜耳听四面,眼观八方,故共、鲧、?都不能蒙蔽他。秦二世过于宠信赵高,结果导致赵高杀了秦二世。而隋炀帝偏信虞世基和宇文化及,结果在江都被宇文化及发动兵变杀死。为君者,当广泛听取忠言,万不可听取小人谗言!听取小人谗言,就是秦二世,隋炀帝那个下场!”唐太宗说:“说的很好!”
这一年,全国粮食大丰收。
朝上,房玄龄上奏:“陛下,如今天下粮食丰收,臣建议,在长安和洛州附近兴建大型粮仓,把粮食收集起来,以防不测。”唐太宗说:“诸位爱卿,你们以为如何?”魏征说:“启奏陛下,臣以为不可。陛下你还记得当年隋文帝兴建粮仓吧?”唐太宗说:“当然,隋文帝兴建了很多粮仓,贮存了几十年的粮仓。”魏征说:“隋文帝把粮食赈济给老百姓了吗?”唐太宗说:“没有,隋开皇十四年,天下大旱。隋文帝不许用粮仓的粮食赈济百姓,而让百姓到关东去寻找食物。”魏征说:“隋文帝这么做是自私的表现,到了开皇末年,全国储备了五十年的粮食。隋炀帝依着富足的粮食骄奢淫逸。臣以为仓库里的粮食能应付灾年就足够了,何必造这么多粮仓?”唐太宗说:“好,朕就不造粮仓。”
贞观六年,天下已经很太平了,全国被判死刑的囚犯只有二十人,百姓安居乐业。唐太宗人人为封禅的时机成熟了。于是就召集群臣来商议封禅。
唐太宗说:“众爱卿,如今天下四海升平,百姓和乐,是时候该封禅了,诸位爱卿有何异议?”李元非说:“陛下的功绩远远超过了秦始皇和汉武帝,是该封禅了。”魏征说:“启奏陛下,臣有本奏。”唐太宗说:“有什么奏啊?”魏征说:“陛下,臣以为,现在还不到封禅的时机。”唐太宗说:“为什么?如今天下太平,难道朕不应该去封禅吗?从前秦始皇去泰山行封禅大礼,朕不去,难道朕不如秦始皇吗?”魏征说:“不是!”唐太宗说:“秦始皇灭了六国统一了天下,是有很大的功劳,但是,秦始皇统一天下后,干了些什么?不是大兴土木就是滥施暴政,有人曾称赞他为千古一帝,朕看他是千古第一暴君!朕可以开创大唐盛世,那秦始皇会吗?”魏征说:“陛下肯定高过秦始皇。”唐太宗说:“朕问你,大唐天下还不够安定吗?四方的戎狄还没来臣服吗?”魏征说:“大唐天下够安定了,四方的戎狄都来臣服了。”唐太宗说:“朕再问你,天下的粮食年成没有丰收吗?”魏征说:“丰收了。”唐太宗说:“那为什么不可以行封禅大礼?”魏征说:“虽然陛下说的有理,但是,大唐是兴起与隋朝灭亡之后,户口并未恢复,府库还不够富有,陛下御驾动去泰山封禅,肯定要耗费大量的人力,物力。必然舟车劳顿,耗资巨大。百姓难以承受。再说,行封禅礼时,四方戎狄的头子肯定会来。这样那些戎狄头子就会摸清中原的地理情况,这样做,对百姓没有丝毫的好处。”唐太宗说:“原来爱卿担心的是这些。那好,封禅大礼暂不进行!”
这段时间,魏征经常向唐太宗进谏,经常搞得唐太宗下不了台。
有一次朝政,魏征当着众臣的面大骂唐太宗的不是,唐太宗气急败坏,就立即宣布散草,而后,唐太宗怒气冲冲的回到寝宫。〖TXT小说下载:。。〗
唐太宗回到寝宫,大骂:“这个不知天高地厚的土火,朕总有一天会杀了你的!”长孙皇后说:“是谁把皇上惹到了?干吗发这么大的火啊?”唐太宗说:“还不是那个魏征!刚刚在议政辱骂朕!”长孙皇后说:“皇上能不能把详细经过给臣妾说下。”唐太宗把议政时的情况给长孙皇后说了。长孙皇后说:“臣妾要恭喜皇上了!”唐太宗说:“恭喜什么?”长孙皇后说:“恭喜皇上有一名治国贤臣了!”唐太宗说:“谁啊?”长孙皇后说:“当然是魏征啊,魏征之所以敢直言进谏,是因为皇上开明啊!魏征说的每一句话都是为了国家,皇上得到这样一个贤臣,臣妾为什么不恭喜一下?”唐太宗说:“也是啊!”
之后,李元非,李靖,尉迟恭,房玄龄等人来觐见,他们齐说:“臣等恭贺陛下得到了一个治国奇才!”唐太宗说:“魏征为了天下,不惜触怒朕,像魏征这样正直的人,朕一定会重用他的!”
第二日,早朝,唐太宗说:“尚书右丞魏征敢于直言进谏,朕佩服他!从即日起,朕特意提拔魏征为门下省检校侍中,辅助朕处理日常政事。魏征值得学习,从今往后,朕就把魏征当作镜子,来鉴明朕的得失。因此,朕还赠言给众爱卿:夫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史为镜,可以知兴亡。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众爱卿,你们一定要领会朕说的话!”群臣说:“臣等谨记陛下教诲。”魏征说:“臣,谢陛下厚爱!”
第二日,唐太宗散朝后准备御驾去秦岭打猎,唐太宗所有的东西都准备好了,魏征一来,唐太宗有决定不去了。
魏征问:“陛下不是今日御驾去秦岭打猎吗,为什么又不去了?”唐太宗说:“听说你要直言进谏,朕只好打消这个念头了。”而后,魏征开始滔滔不绝的进谏。魏征走后,有人向唐太宗送来一只鹦鹉,唐太宗很是喜欢,就玩起鹦鹉来,这时魏征又来了,唐太宗急忙把鹦鹉藏在衣服里,然后微笑的与魏征谈论国家大事,魏征走后,唐太宗把鹦鹉拿出来了,发现鹦鹉已经闷死了。唐太宗郁闷到极点。
之后,唐太宗设计了《秦王破阵乐》舞图,还增加了许多新内容,唐太宗把平定王世充,窦建德,刘黑闼的经过编入了《秦王破阵乐》,命令太常丞吕才编新的音乐,还让令李百药、虞世南、褚亮,魏征拟定歌词,《秦王破阵乐》演奏的规模空前扩大。
《秦王破阵乐》改编完毕,唐太宗命令大唐乐队在两仪殿演奏。唐太宗请功臣前来观看。
任城王李道宗坐在尉迟恭的上面,尉迟恭很不服气,于是就楸住李道宗骂道:“你算什么东西?敢坐在我的上面了!”李道宗说:“你给我放了!”尉迟恭说:“除非你给我滚下来!”李道宗说:“我乃大唐亲王,凭什么听你的!”尉迟恭一闷锤打在李道宗脸上,这一拳,把李道宗打成独眼龙了。唐太宗看见尉迟恭打伤了李道宗,勃然大怒:“放肆!尉迟敬德!你好大胆!竟敢在朝堂上出手伤人!岂有此理!”尉迟恭说:“陛下,李道宗算什么东西,凭什么坐在我头上!他的功劳有我大吗?”唐太宗说:“尉迟敬德!你知不知道你打的是什么人吗?是朕的堂侄!大唐的任城王李道宗!”尉迟恭说:“陛下恕罪!臣刚才一时冲动,打伤了李道宗!”唐太宗说:“完了你给朕留下!来人,把李道总送往医务处救治。”
《秦王破阵乐》演奏完毕后,唐太宗留下尉迟恭,唐太宗说:“尉迟敬德,朕给你说过多少次了!不要冲动!你刚才一冲动,把李道宗打成什么模样了?”尉迟恭说:“臣,知罪。请陛下责罚!”唐太宗说:“朕不想像汉高祖刘邦那样过分的杀害功臣,从今以后,你给朕收敛一点!你若冲动脾气不改,所有的后果由你来承担!听到了吗?”尉迟恭说:“臣谨记陛下教诲!”唐太宗说:“下去后,你要向李道宗负荆请罪,明白吗?”尉迟恭说:“臣,遵旨!”
赵王府,李靖说:“随着我们兄弟俩的官越做越大,肯定有人会弹劾我们,说我们的坏话的!”李元非说:“你想怎么办?”李靖说:“不如我们组建一个情报网。”李元非说:“情报网?难道你要培养间谍所?”李靖说:“知己知彼,百战不殆。我们给陛下提议,在赵王府成立特情处,这个特情部,用处还真不小啊!战时,我们可以派遣间谍打入敌人内部,和平时,就派间谍打入那些反对派高官的内部,好时时刻刻掌握着他们的情况。”李元非说:“这。。。不好说吧?让我想想再说吧。”李靖说:“虽然我历史不怎么样,但是直觉告诉我,贞观七年以后,会有大浪来临。”李元非想了一会,说:“大浪?对,我想起来了!贞观十年,大唐会灭吐谷浑,而后就是太子李承乾一党和魏王李泰的斗争。”李靖说:“说的很好,到那时,特情部就起了相当大的作用。
第四十三章 情报网
…………………………………………………………………………………………………………………………………………
李元非说:“说的对,知己知彼,百战不殆。咱们现在就去面见陛下,请求他批准。”李靖说:“好啊!”李元非说:“你知不知道怎么说?”李靖说:“那当然了,咱们走。”
李元非和李靖来到两仪殿,唐太宗说:“两位爱卿,有什么事吗?”李元非说:“陛下,有事。”李靖说:“陛下,臣建议足见一个军事情报机构。”唐太宗说:“情报机构?什么意思?”李靖说:“就是专门管理和指挥密探的一个间谍机构。”唐太宗说:“你为什么要组建这个密探机构?”李靖说:“当然是战时要用,因为知己知彼,百战不殆,当年陛下征战天下时,也派了不少密探打入敌人内部,让我军出奇制胜,攻其不备。虽然现在天下很安定了,但是,四方的戎狄活动依然猖獗啊,我们组建了这个情报机构,就派密探打入敌军内部,时时刻刻掌握着敌军的情况,一到开战时,我们就可以出奇制胜。反正这个机构是为大唐服务的情报网。”唐太宗说:“好啊,这计策妙啊!这件事,朕就全权交与你们去办,还有,此事,要高度保密,选举这机构的主要负责人时,要慎之又慎。”李元非说:“是!保证完成任务。”
之后,李元非说:“靖弟弟,你去神天军里挑选三百名资历深的老地下工作者,然后把他们带到赵王府里。”李靖说:“恩,好的。”李元非说:“还有,此事要高度保密,得知情况只有你我,陛下知道。”李靖说:“为何不让嫂嫂和我夫人知道?”李元非说:“那事以后我在亲自对她们说,你先做了再说吧。”
李靖去了神天军,亲自挑选了三百名资历深的老地下工作者,李靖把他们带到赵王府后院,然后,李靖去见李元非。
李靖说:“非哥,人我已经选好了。你还有什么指示吗?”李元非说:“好!请他们进来吧,我有话对他们说。”然后,李靖把那些人带进来。
李元非说:“各位,你们都是身经百战的老地下工作者了。”众人句的惊奇,问:“大帅,什么是地下工作者?”李靖说:“非哥,地下工作者是现代名称啊!”李元非说:“说错了,你们都是身经百战的情报密探了,你们曾经打入敌军内部,获取敌军情报,现在,我宣布成立大唐特情工作部,你们就是特情部的间谍了。你们加入特情部,那你们的身上要肩负着重大的使命,你们要打入敌军的内部,获取敌军情报,你们随时也会面临着生与死的考验,你们明白吗?”“明白!属下们一定会赴汤蹈火,在所不辞!”众人说。李元非铿锵地说:“还有,假如某个间谍暴露了或被捕了,千万不能出卖战友!无论敌人对你怎样严刑拷打,都不要说出!假如特情部出了叛徒,我一定会将那个叛徒碎尸万段,满门抄斩的!你们明白吗!”“明白!”众人说。李元非铿锵有力地说:“还有,你们要绝对服从上级的指令!不可违抗上级的命令!你们明白吗!”“明白!大王!”
之后,李元非将特情部成立的情况写入奏折,然后上奏给唐太宗。
唐太宗阅过李元非的奏折,立即传李元非和李靖来太极殿觐见。
李元非和李靖来到太极殿,再次把情报网和特情部的情况详细地告诉了唐太宗,唐太宗说:“恩,你们说的言之有理,组建一个大型的情报网,需要很长时间啊。”李靖说:“恩,无论多常时间,我们都愿意去做。”唐太宗说:“朕看,特情部尚书,让韩彻来担任,虽然你们与韩彻有是多年没见面了,你们还不知道,韩彻这十几年在干什么吗?”李元非说:“我只知道他任洛州都督。”唐太宗说:“在他担任洛州都督前,他一直是密探,他几次打入王世充,窦建德,刘黑闼,突厥的内部,他为我军提供许多有价值的情报,还有,至于他为什么销声匿迹,是因为朕一直保密他的行踪,所以知道韩彻的人,没几个。”李靖说:“怪不得我十几年没他的消息,原来他去做地下工作去了!”唐太宗说:“元霸,此次,特武卫大军,朕决定招募五万人,至于怎么他们成为细作,密探,斥候,你们自己去训练吧,还有,今后你们需要什么帮助,尽管开口就是了!”
之后,李元非和李靖回到赵王府,这时,李元非的儿子李建业在练武。李建业已经十二岁了。李元非说:“建业啊,我给你布置的功课,做了吗?”李建业说:“父亲,孩儿就明说了吧,我不想读书!我想立志报国!”李元非说:“你不读书,将来没文化,好意思吗?”李建业说:“我只想学习武功,报效大唐,父亲,你和母亲都可以上阵杀敌,为何我就不能?”李元非说:“你这孩子怎么能这样?”李靖说:“非哥,孩子想学就学,不想学就算了,你也别强迫他!这样对孩子也没什么好处!”李元非说:“我希望我孩子能够博学多识,超过我,他怎么也想当一介武夫,那怎么行啊?”李靖说:“别忘了,咱俩是二十一世纪的人,要教育孩子应该用二十一世纪的方法!而不是用那些老土的四书五经,读四书五经有什么好处,到时候你孩子说的竟是八股文!”晴雪出来了,说:“夫君,非哥你们都回来了。我哥哥在正堂等候着呢。”李元非说:“走吧,咱们进去吧。”
李元非和李靖来到正堂,韩彻说:“参见大王,尚书大人。”李靖说:“你就别那么客套了!咱们都是一家人,那来的这么多规矩!”雪鸢进来了,说:“对不起各位,刚才我去教育儿子去了,迟到了。”李靖说:“好了,咱们就开始吧。。。”李元非说:“这次,我们组建了特情部,我先介绍这个部门这,这支大军是专门为军队提供情报的,这个部门肩负着重大的使命,要打入敌军内部,刺探敌人的军事情报,战略部署,兵力多少等等,随时面临着生命危险,还有,特情部的总部就设在与世隔绝的秦始皇陵后山。特情部尚书就是韩彻担任,这可是皇上钦点的哦。”说完,李元非从衣服里拿出了《特情部组织原则》,李元非说:“老韩,这是特情部的纪律,你要让他们速记速背,还有,只要特情部出了叛徒和奸细,你立即将叛徒和奸细杀死,然后,将他们满门抄斩,只要某人暴露,你立即将他召回。这些明白吗?”韩彻说:“明白。”李元非说;“关于情报网,你要将间谍分布在全国各地,在没个州,你要设立大型的情报接头站,在县设立分布,而且把联络时的暗号,接头方式拟订好,这是一项光荣而艰巨的任务,你必须要全力以赴!”韩彻说:“明白!”李元非说;“国内的情报网组建完后,你再派遣间谍秘密打入西突厥,高丽,薛延陀,波斯,阿拉伯国的内部,然后,在刺探那些国家的情况,那事,到时候,我和靖弟弟一起协助你完成。”韩彻说:“恩。”李元非说:“最后一件事,就是派间谍打入朝中里的权贵,反对派的内部,我们时时刻刻要掌握这些大臣的情况,要是有一天,他们发动政变怎么办?这项任务,也十分艰巨,到时候我会指点你。好了,事情我算是讲完了,你快去做自己该做的事吧!这些事属于绝对机密,不得向任何人透露!假如特情部里的某个人泄露机密,你就像处置奸细那样处置他们!”韩彻说:“明白!”
第四十四章 新式武器
…………………………………………………………………………………………………………………………………………
此时,李元非召集神天军高级将领来赵王府开会,李元非准备进行改造神天军的第二期工作,李元非特意邀请宇文拔参加会议。
会议上,李元非说:“现在,我们准备进行改造神天军的第二期工作,具体是什么呢?就是制造新式武器。”众将一听新式武器,眼睛立刻闪闪发光,李元非说:“新式武器是两种,第一是制造火雷,第二是神天霹雳炮。”众将问:“大帅,什么是火雷?”李靖说:“三硝几甲苯手雷是炸弹的一种,就是一种爆炸威力很大的一种雷,霹雳战车就是,装有大口径炮的装甲战车,我们准备制造这两种武器。”李元非说:“宇文拔,此事还需要你帮忙哦。”宇文拔说:“好!等等我们就来商讨!”
……
会议结束之后,李元非,李靖,宇文拔商讨了关于制造炸弹的事。
李靖去军械局要了三百桶火药和一千石硝石,并让人把硝石和火药连夜送往神天军军营。带到后,李靖还命人看守,没有他的命令任何人不得接近。
李元非和宇文拔正在写炸弹的化学方程反应式,李靖来了,说:“非哥,硝石和火药已经带到。”李元非说:“你去取几块硝石和一部分火药,要快!”李靖说:“好!”
李靖飞快的跑到神天军军营,取了几块硝石和几包火药,然后,将它们带到了赵王府。
李元非说:“我们要开始工作了,靖弟弟,把军用背包里的防毒面具,胶手套和军服拿出来。”李靖说:“原来你们还把军用背包背上了啊!”李元非说:“是啊,十几年前,我们被传送到隋朝,军用背包也随着我们一起穿越过来了,可惜,我俩的18式机枪丢了。只要我们有枪,那历史还会改变。”李靖说:“好了,好了,我已经把提炼火药原料的工具准备好了,开始工作吧!”
经过一夜的提炼,他们提炼出了硝酸钾、硫磺,然后,李靖小心翼翼地将这粉末倒进铁盒子里,然后,再加进行改造,最后,在将引爆器安装起,一枚简易的炸弹算是制造完毕了。
李靖说:“接下来,我们去试验一下,它的威力。”李元非说:“走。”
李元非,李靖戴着防毒面具,穿着解放军军服来到神天军军营,众将士看见大帅和尚书大人穿成这样,不由得发笑,李元非说:“笑什么笑?这是我自己研制出来的军服!有什么好笑的?”李靖说:“今天,大帅给你们展示新式武器就是火药弹!”李元非说:“众军跟我来荒野,那里是实验的最好场地!”
李元非带着众军将士来到荒野,李元非说:“众军后退一百米!”众军立即后退,李靖拆开了引爆装置,奋力地把炸弹扔向远方,随着轰隆的声响,炸弹成功爆炸。硝烟升起,周围的树木也着起了火。
神天校尉苏定方站出来,说:“大帅!这个东西真的很厉害!”李元非说:“靖弟弟!我们成功了!”李靖说:“我们马上上朝把此事禀告陛下!”
之后,李元非和李靖脱下了军服,换上了一品官服,上殿去觐见唐太宗。
李元非和李靖上殿觐见唐太宗,李元非说:“陛下,臣发明了一件新式武器。”唐太宗说:“是什么?”李元非说:“是火药弹,刚才我们在神天军军营外试爆成功,那武器的杀伤半径很大,在战事时,可以发挥巨大的作用。”唐太宗说:“等朝退了,朕要亲自来看看那武器。”李元非说:“陛下,炸弹爆炸完毕后,会产生巨大的冲击波。请陛下远距离观看。”唐太宗说:“恩,朕明白!”
退朝后,唐太宗亲自来到神天军军营,李元非说:“宇文拔,把另外一颗炸弹拿来,我要引爆,陛下要观看。”宇文拔说:“陛下!请随臣来引爆场地!”
宇文拔带着唐太宗来到荒野,宇文拔拆开了炸弹的引爆器,对着远处用力一扔,炸弹发出了雷鸣般的响声,然后又是硝烟滚滚,周围一片火海,唐太宗称赞道:“好啊!非哥研制的新武器厉害啊!犹如霹雳!比如这武器就叫霹雳神弹如何?”李元非说:“霹雳神弹?恩,好名字啊!”李元非想:穿越时空还是有好处,至少可以制造现代武器。唐太宗说:“非哥,朕令你制造一千枚这样的武器。”李元非说:“陛下,制造火弹程序非常复杂,昨夜我和靖弟弟做了一晚上。要制造一千枚这样的炸弹,那需要很长时间。我们还要培养制造炸弹的技工,程序相当复杂,陛下,要不这样,等我们把一千名制造炸弹的技术人员培养出来就可以制造了。”唐太宗说:“好!朕等你的消息!”
火弹研制成功,李元非开始想研究大口径的火炮,李元非想:当年在部队时,那些榴弹炮,坦克炮,加农炮的口径都是超过200mm的,这次准备研制多少口径的呢?李元非先画起了榴弹炮的构造图。然后,李元非陷入深思之中……雪鸢来到李元非旁边,说:“夫君,你这几天熬夜,我可担心你的身体啊!”李元非说:“雪雪,这几日,我正在研制新式武器,这些武器都是杀伤力巨大的,可以在打仗时,可以发挥巨大威力!”雪鸢说:“夫君,我建议你少熬点夜。”李元非说:“哦。”
李靖来了,问:“非哥,你准备怎么研制霹雳战车?”李元非说:“我本来想把它改造成坦克的,可是古代没有汽油,就算了,我想到,把超大口径榴弹炮装到战车上,岂不是很好吗?”李靖说:“榴弹炮?非哥,你说得倒是轻巧,你知不知道榴弹炮有多重?”
李元非说:“靖弟弟,咱们就制造榴弹炮!你去给陛下说,请陛下给工部下道指令,让工部给我们打造超大口径的榴弹炮,你务必说详细!”李靖说:“一定带到!”
李靖去觐见唐太宗,李靖说:“臣,参见陛下!今日来此,有非常重要的事启奏。”唐太宗说:“李爱卿请直言。”李靖说:“陛下,非哥又想制造一种新式武器,可是不得不需要陛下帮忙。”唐太宗说:“非哥真是个发明家啊!刚刚才研究出炸弹又要研究什么呢?”李靖拿出了榴弹炮草图,说:“陛下!是这个东西,此物是神天霹雳炮。请陛下过目。”唐太宗看后,说:“哇!此物有气吞山河之势啊!你放心,朕一定会让工部打造的。”李靖说:’陛下,神天军需要一千门这样的大炮,还要,制造这大炮务必按着图纸上的来。”唐太宗说:“恩。”
之后,唐太宗召见工部尚书杜楚客,唐太宗说:“杜楚客,朕交与你一件非常重要的任务!”杜楚客说:“陛下请讲,臣一定赴汤蹈火,在所不辞!”唐太宗说:“李丞相最近绘出了一种新式武器的草图,这里,图。”唐太宗把图纸给杜楚客看,唐太宗说:“杜楚客,朕让你按着这图纸上的方法制造一千门神天霹雳炮。”杜楚客说:“臣,遵旨!”
李元非说:“宇文拔,我交给你一件事,你去帮我培养一千名制造炸弹的技术人员,如何?”宇文拔说:“这相当困难,古人对化学了解得太少了,要想把他们培养成制造炸弹的专业技术人员,那用时比较久。”李元非说:“没事,反正你做就是了。”宇文拔说:“好!好!我答应你!”
之后,李元非选拔了一千名神天军士兵,并让宇文拔来给他们进行培养。
杜楚客回到工部后,立即让人抄录了一千份图纸,然后再让几千名工匠来打造这种新式大炮。
神天军军营,李元非和李靖正在研制神天大炮炮弹,经过研制,他们成功的研制出了炮弹,并让弟兄们和他一起,制造炮弹。
一个月后,工部已经造好了一千多门霹雳神天大炮,杜楚客派人将一千门霹雳神天大炮送往神天军军营。
一千霹雳神天大炮被送到神天军军营外,杜楚客进了神天大帐,对李元非说:“丞相大人!我们工部已经将你的大炮制造完毕!现下官已经派人送到神天军军营外。”李元非说:“你们工部辛苦了!走!靖弟弟,出去看看。”
李元非和李靖出了大帐,看见神天军的将士们都簇拥着那一千门霹雳神天大炮,将士们从位见过这种武器,他们充满了好奇心,他们想,这些铁疙瘩的威力肯定不小啊!
李元非一看,说:“哎呀!好像现代榴弹炮的雏形了!工部做的很好啊!”李靖说:“是啊!杜楚客,这次我们一定会向皇上请功。”杜楚客说:“这些都是下官应该做的!”李元非喊道:“弟兄们!这就是本帅的新式武器,叫做霹雳神天炮,它威力巨大,可以轻易摧毁坚固的城墙,接下来,我给你们展示一下这种炮的威力!一小队,把那炮给我推到山野!”
之后,弟兄们把一门霹雳神天大炮推到荒野,李元非又让弟兄们把李元非自行研制的一箱炮弹扛了过来,李元非把炮弹放入膛中,然后把炮对准了远方的一个山头,然后开炮,只听轰隆一声响,这声音让旁边的弟兄们造不住,都争先恐后地捂住耳朵,一些弟兄想,这玩意,打出的声音真响。炮弹落在了指定的山头,又是轰隆一声响,炮弹爆炸了。硝烟滚滚,周围一片火海。这一炸,不得了,似乎天快崩塌了。
杜楚客惊骇不已,说:“丞相!这东西要是破敌,那不知道有多厉害!刚才一爆炸,下官感觉天都快塌下来了!”李元非想:这点算什么,要是在现代,榴弹炮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