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掌娇-第115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不过,乾武帝自己觉得自己颇大肚的,原谅了皇后的无礼,也未再使人去非要了皇后过来,既然她困了,就让她睡吧。
魏芳凝在东宫里,帮着皇后带孩子。新安公主正是闲不下的时候,先前睡觉是因为晚上没睡好,到了下午,睡醒就,就要到处跑。
东宫里虽然说安全,但就怕有那贼心不死的,派了死士什么的,从墙头上摸进来。
就像昨天晚上一般,再将新安公主给抢走,可就不美了。
所以,魏芳凝让红药几个哄着新安公主,力求不让她吵着往外跑。
梁慧心已经被太子着人拿了,送回金娇园里。被送进去的,还有梁慧玉、梁慧如,并周昭几个。金娇园外圈上,本就有人把守着,她们六个在里面,倒也不会太寂寞了。
太子不知道怎么的,听说魏芳凝在看着新安公主,可就不高兴起来。连忙将欧阳询派了回来,给魏芳凝传话。让她可别让新安公主近身,小孩子没轻没重,万一踢了或是碰了怎么办?
魏芳凝现在可比不得从前,这一胎费了多少心思?若在这上出了意外,太子想,他肯定会杀人。
欧阳询说起话来,一点儿也不像个杀手,倒有几分书卷气。
魏芳凝瞄了眼站自己边上的轻风,心里想着,等事情完了,就给他们俩个办喜事。不过这时候,魏芳凝更关心太子,也不敢久留欧阳询,急忙的将他打发走了。
到了快晚上的时候,太子从神医哪儿,也得到了准确消息,乾武帝的解药,研究不出来。
太子大急,急忙骑马回宫。才进到宫门口,二月便就将上午时,安太妃来寻乾武帝所为何事,告诉给了太子。
“太后娘娘当时就晕过去了。”二月倒是颇有些幸灾乐祸,最后还添了句这个。
太子见到乾武帝的时候,乾武帝已经能下地走,气色看起来也还不错。
乾武帝正与陈忠说着内宫的事,见太子无召入宫,奇怪地问:“可是出了什么事?”
太子拱手,说:“儿臣有要事要与陛下商量。”
乾武帝让陈忠出去,问:“什么事?”
太子迟疑了下,仍是将解药不能研制出来的事说了。
神医说得很明白,他是医者,不是毒者。对于毒虽然也颇有研究,但毒这一行,千奇百怪,就是一样的几种毒,放的份量有变,或是熬制时前后次序变了,出来的东西,都不尽相同。
更有甚者,会出来截然相反的东西。
所以解毒之事,还是要找下毒的人要解药,才是万全之策。
尤其乾武帝乃万尊之体,神医也不敢胡乱配药,拿乾武帝试药。
太子原样递出那装着三枚解药的瓷瓶,说:“要不,还是去皇祖母哪儿吧。”
本已经恢复得差不多的乾武帝,立时脸色一白,抚着心口,颓废地坐到了床上。
太子忙上前扶住了,问:“父皇可是哪儿不舒服?儿臣这就去传太医来。”
乾武帝摆了摆手,制止太子,心里却是懊悔非常。早知道这样,他就不急忙忙的打发了安太妃去与梁太后摊牌,拿着逸亲王的命,或可以换回解药也说不定。
而现在,他是拿谁的命去?琏亲王?不说琏亲王不会认梁太后,这从没养在身边,突然说这个是她儿子,能有多少的感情?
逸亲王?先不提他已经答应安太妃,不会要了逸亲王的命。只怕现在梁太后,也恨不得杀了逸亲王解恨吧。
太子见乾武帝也不出声,语带关切地连声问:“父皇、父皇到底怎么了?”
乾武帝示意太子坐下,有气无力的,将上午的事,大略地学与了太子听,并微叹说:“只怕此时,太后是不肯再交出解药的了。”
太子早在听二月说时,那差点儿破口而出的,便就是“愚蠢”二字。
人未到最后,又怎么敢开怀一笑?就是现在整个京城,都在太子手中,太子也未敢稍做松懈。还不就是怕有那一、二个漏网之鱼,再将这天给翻过来。
太子装着惊讶得说不出话来的样子,过了会儿才说:“好在还有三丸药,满打满算,还能有四个月的时间可运作。应该……应该还能想出办法来。”
逸亲王不能用了,乾武帝将宝压到了梁家身上,问:“梁家搜得如何了?”
太子却了无笑意,即使皇后表现平平,但那也还是她的娘家。顿了下,太子才说:“够诛九族的了。”
正文 476 不是
梁家与人来往的书信,勾通南衙的信笺,还有那成箱子的珠宝,无论是哪一件,都够梁家吃不了兜着走的了。
说完,太子却摇了摇头,说:“皇后出自梁家,若是对梁家太狠,于天下臣民没法交行。除非父皇废后,若不然梁礼一脉总还是得留下的。”
太子没有说的则是,梁太后现在,只恨已经气疯了,哪里还会管梁家?就是饶梁家人不死,没入罪奴充军边境是免不了的了。
要真那样,还不如死了干净。等到京城收拾好,三司会审大臣也是会争论不休,等定案下来,正好上冬。别人不说,就从梁礼、梁祖到之下的几个公子,可都不是能受得了这个苦的。
能活到边关上的,只怕没有几个。
乾武帝猛地站起身来,在屋内来回踱步,口内喃喃自语:“还能怎么办?”
太子连忙起身,扶住乾武帝,劝说:“父皇安心,咱们还有时间呢。”
乾武帝却等不得,皇权才握到手里,多年心愿总算是了了。他直接跃过了那三丸药,就好似今天拿不到解药,他就会死似的,说:“去见太后。”
太子见劝不了,只得让人备了行辇,太子在边上陪着,去了永慈宫。
太后早被太医求醒了,然而自梁太后醒了之后,便就一直骂人,骂景元帝没良心,女人延伸式骂人,自然就将整个皇家全数骂了进去。
乾武帝进去,梁太后正骂得欢,瞅着乾武帝,也并不停嘴,反倒是伸出手指着乾武帝的鼻子骂:
“你们施家,就没一个是有种的,若没我们梁家,你们父子能有今天的?没良心的东西,忘恩负义,忘恩负义……”
“依孙儿所见,只怕皇祖母是弄错了一件事情。”太子突然出声,打断了梁太后的话,说:
“这天下,是施家的天下,皇位如何轮替,也轮不到梁家人做。幼帝登基,臣子当尽力辅佐,方是人臣之道。当年皇祖父登基之时,安沈两家已然在边送上经营日久,守境保民,难道功勋就不够大?”
梁太后大怒,说:“他们哪能与梁家相比?若不是有梁家……”
太子冷冷地再一次打断了梁太后的话,说:
“皇祖母这话说得有些怪,皇祖父虽然幼年登基,但也是皇曾祖亲定的继位人选。皇祖父登基,与梁家有何关系?还是说,依着皇祖母的意思,梁家想要易了皇祖父的皇位?”
这话可谓诛心了,梁太后被太子的话问得哑口无言,瞪向太子的眼里喷了火,冷笑着连连说了几个“好”,说:
“哀家早就看出你是个有本事的,这嘴上功夫,却也十分了得。”
太子礼貌地一笑,说:“以理说之,自然话之不竭。尽人臣之分,反倒以恩挟之君王,皇祖母,容孙儿无礼,梁家本来就错了。”
梁太后大概是骂够了,又开是被太子说得无话可对,抬眼瞅了下乾武帝,撂下眼皮子,不再说话。
太子借机说:“无论如何,父皇总还是皇祖母的儿子,将来父皇家能好好孝顺皇祖母的。”
梁太后突然之间大笑起来,就好像谁也她说了个好笑的笑话一般,好一会儿,才冷冷地说:
“太子,到如今了,又何苦说这种话来?别说哀家生不出这种东西来,就是哀家说了,皇上真是哀家生的,太子觉得这话谁信?你会信?只怕天下人眼睛都没瞎。”
此时的梁太后感觉,他已经没有什么可害怕的了。说完这话,看着乾武帝脸色难看,竟又开心地笑了起来。本来就一脸的皱纹,这样大笑,就更像一个风干了的老妖怪。
笑够了,梁太后又说:“皇上死了心吧,我说的是实话,那药本就没有解药,知道哀家为什么会带着那三丸药吗?因为再吃三丸之后,便就不用了。”
乾武帝本是想要解药,却没想到得到这们一个消息。冷着脸,终于发话说:“皇太后近日思念先皇尤甚,即刻迁往宫内宁心宫,为先皇祈福。”
陈忠带了几个嬷嬷进来,也不问梁太后穿鞋,便就从床上那么架了出去。
乾武帝吩咐说:“将永慈宫挖地三尺,朕就不信挖不出想要的东西来。”
太子劝说:“这里有陈忠看着,父皇还是回寝宫休息,保重龙体要紧,终于倾全国之力,总还会想到办法的。”
事已到此,乾武帝也感觉到无能为力。大概是从梁太后这儿死了心,乾武帝回去后,倒是比之前好了许多,似是看开了。
宫里宫外乱成一团,魏芳凝虽然心里惦记着沈太夫人与父母,但到底没派了人出去,只是问了问太子。
直到三天后,京城城门正常开启,乾武帝也正常上朝,最起码宫里的官兵都退了出去,宫里四处行走的,又开始都是太监、宫女嬷嬷了。
魏芳凝才派轻风去承平伯府上,结果沈太夫人却派了跟前一个婆子过来,细问了宫里的情况。
尤其是梁太后与乾武帝的事,问得尤为详细。这让魏芳凝纳罕不已,乾武帝中毒的事,太子大概与魏芳凝说了,这也算不得什么秘密,该知道的差不多都知道了。
魏芳凝也就没有瞒着,与来人说了。
当然,魏芳凝也问了问宫外的事情。虽然说这几天,太子也会回东宫里来,但一来当初太子就缺了觉,每日睁开眼睛就出去,整个人都瘦了一圈。
好容易回来,魏芳凝哪儿还舍得多与他说话。都是急着让人备了吃了,就让太子上床上去补觉。
太子也是累狠了,想与魏芳凝多说几句话都不成,往往是躺到床上,才刚说几个字,便就已经睡着了。
那嬷嬷叹息着说:“现在虽然开了宫门,但街上巡待的官兵特别多,跟着梁家、逸亲王家之前有联系的,有好几家已经被抄了家,也有平时看着,与那两家没什么联系的,竟然这回也出了事。”
说到这儿,那嬷嬷突然笑了,说:“娘娘是不知道,老伯爷这一回,竟都吓坏了,终于舍得从他那院子里出来,非要住十二殿来。”
正文 477 见面
魏芳凝像是听见了什么奇谈一般,问:“为什么?”
以她的记忆里,她祖父可是死也不出蓬莱仙境,舍不得他那些只能看不能用的美人。
那嬷嬷无奈地摇了摇头,说:“大概是伯爷这期间与谁接触了吧。不过太夫人的脾气娘娘是知道的,立时就使人要将伯爷给扔出去。伯爷怕了,灰头灰脸的回蓬莱仙境去了。”
魏芳凝倒也没多过心,承平伯就是与谁联系了,也没那个本事。所以即使受到连累,问题也不会太大。要真让他吃几天牢饭,倒也不错。
沈太夫人在承平伯当年违约纳妾之后,便就与他决裂了的。
后来抵不过想要个世子,才又与承平伯在一起,但生下的是儿子之后,便就再不准承平伯碰她一下。现在都已经这样老了,又如何会留承平伯?
魏芳凝只觉得,她这个祖父一辈子脑子不好,老了越发糊涂起来。
真说起来,入宫的没得好,沈太夫人也未能得了幸福。但沈太夫人比起她们来,大概多的,便就是恣意了吧。
若当年梁太后能够像沈太夫人这样,当断即断,不在景元帝身上放情,也许就不会出现现在这样的结果。
魏芳凝不由得想,假以时日,若是太子变心的话,现在有了孩子,她是离不开宫了。但也会像沈太夫人一样,绝不能像梁太后那样,让自己疯狂。
沈太夫人听了那嬷嬷的回话之后,却是惊得手里的捻珠都掉了。
然后急急忙忙地打发了人去找太子,沈太夫人要进宫,去见梁太后。
虽然说现在乾武帝将大部分的事,都交由太子处理,没有言明,但太子监国的意思也差不多。但太子聪明,自一开始便就找正了自己的位置,万事不专。
无论是什么事,他都会报与乾武帝,由着乾武帝定夺。
太子听着乾武帝每次都会骂他,什么“这点子小事都难以决策,还要来问朕,将来何以担天下?”、“朕在养病,事事都来问朕,还要你这个太子做什么?”。
可是,乾武帝那越来越松懈的神情,还有那抑不住的笑,都让太子每每垂头听训的同时,压下了心里对自己父皇心口不一的腹诽之语。
因此上,沈太夫人托人给太子带话,说要见梁太后,太子同样不敢自专,进宫与乾武帝商量。
乾武帝一面收拾着梁家,也知他此次中毒,皇后虽然没直接下毒,但却也是明知道有问题,没有提醒他。毕竟之前,他可是与皇后同吃同住。他出事,皇后却是好好的。
可这些日子,却仍是一直住在皇后的寝宫里养病,也仍是让皇后管着后宫。
太子可舍不得让魏芳凝进宫,趟这浑水。
乾武帝并没醒悟,但皇后却看得清清楚楚,觉得魏芳凝怀孕这事,只怕太子也是算计着来的。
此时宫里一团糟乱,除了怀孕,还能有什么理由,能让太子妃不入宫来,协助皇后,整顿宫务呢?更何况,这样做对太子也是有好处的。
可太子却宁可不要,也不让魏芳凝进宫来受累。看透了的皇后,对魏芳凝自然是羡慕的。
太子与乾武帝说:“沈太夫人会不会是想劝皇祖母,交出父皇的解药来?”
乾武帝也是这般想的,于是打发了人去与梁太后说,准备见沈太夫人。现在的梁太后,哪儿还有权拒绝见什么人?告诉她一声,已经是对她的尊重了。
梁太后从最初对景元帝,对施家的咒骂中清醒过来之后,口口声声要见琏亲王。
可琏亲王又如何见她?虽然说不知者不怪,但这么些年中,梁太后对琏亲王做过太多决绝之事。琏亲王这么些年来,一直是盼着梁太后死的。
现在却说,他恨死的其实是他的生母。恨不得,却也爱不得,也正是因此,琏亲王才会突然知道真相时吐血。
倒是逸亲王最近感觉十分幸福,之前梁太后得势的时候,他以着梁太后亲子身份,享尽荣宠。现在做了这样大的事,正惶恐不安时,却又有人跑来告诉他说,他是安太妃的儿子。
想到了安家,想到了安沈大军,逸亲王便就一点儿也不再担心的。虽然仍是被关在宫里,却是吃得香,睡得着,比只猪还好养。
梁太后听闻沈太夫人要见她时,只当沈太夫人这是要落井下石。
可梁太后却也是一肚子的委屈要找人说,活来活去,活到如今天,梁太后才发现,原来能与她说上话的,大概也就是让她恨了一辈子,却也嫉妒了一辈子的沈太夫人了。
想了又想,梁太后提出,想她见沈太夫人也行,她要在十一殿见沈太夫人。
太子自是不敢决定,便就去问乾武帝。乾武帝也是有求于梁太后,便也就同意了。这次以着肯定的语气放话,让太子便宜行事,不用再来问他。
乾武帝现在是不求别的,只求梁太后肯将解药交出来就好。
十一殿曾经是梁太后最恨的地方,当年景元帝正是在十一殿的感心殿里宾天的。而这,也正代表着景元帝到死,也不曾忘了沈太夫人。
可是此时,却也正是梁太后告诉沈太夫人,她是如何委屈的地方。
到了十一殿,两老太太坐到一起,沈太夫人瞅着这殿宇,只是一笑,神色淡然地说:
“一切都是自己选的,怪不得别人。就如同当年我选了我家那老不死的,他毁约,我就一辈子只顾我自己,不也挺好?你最大的毛病就是看不清,事情总是往美好了方向想,不照着自己设定的方向走,便就怨恨别人。”
梁太后那满肚子的委屈,就这样被沈太夫人活活噎在了喉咙处,吐吐不出来,而要就那么咽回去,却又不甘心。
憋了半天,梁太后不冷不热地问:“你找哀家,就为说这个?”
沈太夫人不错眼地瞅着梁太后,好半晌才语带怜悯地说:“经历了琏王与逸王的事,太后娘娘仍是没醒悟过来,当年虽然说太后娘娘是皇后,但那宫殿却先是景元帝的,才是太后娘娘的。”
正文 478 因果
梁太后终于听出沈太夫人这话里有话来,瞪着眼睛说:
“老妖妇,你与哀家做了一辈子的对,进得宫来有什么话就快说,哀家可没那个好性听你说些个废话。”
本来梁太后是想跟着沈太夫人抱怨,但被沈太夫人拿话堵了,此时就想将沈太夫人赶走,多一会儿都不想看沈太夫人。
沈太夫人见着她将话说到这份上,还是不悟,也真是没谁了,只得将话挑明了,说:
“先帝既然能换了逸王和琏王,太后娘娘就不觉得,先帝也能换了皇上跟无上长公主?”
“你个老妖妇,休得胡说!”梁太后终于听懂了沈太夫人的话,就像是怕了什么似的,梁太后大叫着,不想让沈太夫人再往下说。
沈太夫人却不怕她,眼带怜悯地看向梁太后,也只有今天,梁太后这样骂沈太夫人,沈太夫人不回些。只是语带和缓地说:
“你以为月才人是太后娘娘跟前的宫女,便就会万事听娘娘的?却忘了,是人都会有私心,而且为母则强之句话,从来不是白说的。哪个做母亲的,不为自己孩子的将来打算?更何况月才人那样了解娘娘。”
景元帝十五岁登基,少年天子,自然是需要朝中能臣大族支持。梁家便就是遗命大臣之一,其余三家,是安家、沈家和景元帝的母族。
安沈两家志在边关,并且不贪权,京城只梁家的外戚两族争权。
景元八年,景元帝二十岁时,梁家获胜。景元帝迫于梁家在京势力,只得娶了时年十二岁的梁太后为皇后。又立侍妾数人。
然而强按牛低头,景元帝到底还是个有些硬气的皇帝,开始说是自己的皇后小。梁家也有心眼,就将手伸到了那数名无名位的侍妾身上,想着让景元皇后先生出孩子来。
但等到景元皇后十五了,也不见景元帝去皇后哪儿,当年的梁太后自己也就急了。
年青皇帝,正是风采最好的时候,当年的梁太后是喜欢景元帝的,而且年纪小,正是心情不稳,随别人挑拨几句,就要嫉恨的。
当年的梁太后跟着梁家,继续往景元帝的妾上伸手,便就是很自然的事了。
所以到了景元帝三十岁,后宫竟然一无所出。景元帝终于醒悟过来,后宫无子,只怕是梁家人、梁太后所为了。
最终还是景元帝让步,但当时的梁家与梁太后都深深的不安,因着与沈敏帝的那一出,再加上安贵妃的进宫,都刺激着梁家与梁太后急需一个儿子,来巩固他们的地位。
就为了能一举得男,多一层把握,梁太后将自己身边一个无依无辈的丫头月娘一起,送上了景元帝的龙床。
于是,景元十五年的三月二十二日,梁太后与月娘同时诊出孕脉。
盼了多年,宫里终于有了动静,还是同时的,景元帝很开心,虽没大赦天下,但整个皇宫的人,都得到了封赏。
然而个人有个人的算盘,就在梁太后以为万事在她的掌握之中时,月娘却也在担心着。
她怕自己万一生的是女儿怎么办?又或是同时生的全都是儿子怎么办?
依着她对自己主子的了解,定然是容不得自己孩子于世的。
为了自己的孩子,月娘背着梁太后,终是找上了景元帝,将梁太后的打算,与景元帝说了。
梁太后此时想起来了,是月娘先发动的。
景元十六年的正月十五日夜的亥时月娘发动,景元帝入她宫里,难得地陪着她看看宫灯,与梁太后说着闲话,笑说等月娘消息。
梁太后闭了闭眼,想着当年她的心情。却想起了,景元帝期间递给她一块儿桂花糕。
景元帝从没那样对她笑过,那双带笑的眼里,似含着情。
当年的那块儿桂花糕有多甜,此时回想起来,便就有多苦。隔了四十几年的岁月,从她的嗓子眼里,往外冒着的苦涩,比那黄莲还要苦上许多。
梁太后想起来了,在那一个时辰之后,她便也发动。
她记得,她疼了小十二个时辰,几乎是耗尽精力,才将孩子生下来。
强挺着问了皇上去哪儿,宫女嬷嬷说皇上久等不至,便就回宫休息了。
那时她心下安然的同时,却又升起一丝悲凉,她在为他生孩子,而他竟然见她久生不下,便就休息去了。
她记得,紧接着,便就问了,自己生了什么。
接生婆抱着已经洗好的孩子,说是女儿。因为人手全都是梁家人准备的,所以她完全相信。
又急问月娘生的什么,当听说子时末生了个儿子时,放下心来。
当年的梁太后,看都没有看自己的孩子一眼,便就让婆子快快换过来。
景元十六年正月十七,皇帝即刻下旨,梁皇后之子名睱(xià),并立为太子,封月娘之女施柔为孝真公主,月娘由宫人,提为才人。
当时还是皇后的梁太后,连反对的机会都没有。
然后,梁太后养了几天之后,便就将知道她易子之事的所有人,放出宫,之后便就派了人全部诛杀了。
梁太后却是不信,只是喃喃地说:“不可能的,这怎么可能?他不能这么对我。”
沈太夫人将景元帝留下的信,交给梁太后,说:
“你若不信,可以自己看。还有当年梁家安排的那些人,实际上都是先帝事先布置好的人。而且那些人,也并非被杀死了。但过了四十多年,多数老死。但当年经过的小太监、宫女,倒是有几个还活着。”
看着梁太后哆嗦着手,却说什么也没勇气拿那信时,不由得叹息,说:
“你若是想见他们,我也带进宫来,在外面候着呢。其实,如果你不带有成见的话,仔细看皇上,长得与梁家人也是颇有几分相像。与琏王爷,也很像。”
梁太后没有看信,也没有说要见谁,却是突然扑向沈太夫人,说:“你为什么不早说……”
沈太夫人虽然老了,好在身子骨还硬朗,梁太后又在前几天才受了刺激,身子虚,动作慢,沈太夫人勉强躲过去了。
正文 479 希望
梁太后扑倒在地,在外面候着的太子忙进来,将梁太后扶起来。
或许是年纪大了,又或许是逸琏二王的事对梁太后打击太大,除去开始对沈太夫人动手外,倒也没再有太大的情绪波动,只是不停地问沈太夫人:“你为什么不早说……”
沈太夫人站在不远处,居高临下地瞅着梁太后,说:“先帝口喻,梁家不倒,不得将皇帝的身世说出来。”
梁家、梁家,景元帝闹这么一大圈,只为了梁家。而这也足以说明,景元帝有多恨梁家。
沈太夫人语重心长地说:“所以,太后娘娘,皇上是娘娘的亲子啊,解药……”
然而还没等沈太夫人说完,梁太后只容说了句“没解药,当初我下药时……”,话到这儿,梁太后一口血吐出来,便就直接倒了下去。
太子的心往下沉,急忙喊人去请太医,将梁太后扶到床上,信则收到了袖子里。
宫女太监一窝蜂地进来,太子恭恭敬敬地将沈太夫人送回府上,并将沈太夫人带来的人,也一并送了回去。
心下却是犹豫着,这事要怎么与乾武帝禀报,既能将事情说出,又能将沈太夫人给摘出去。
回宫之后,太子先去了宁心宫看梁太后。
梁太后的身子还是好,接连受到打击,这一次都吐了血,太子还担心梁太后这次会完了,却没想到,等他送了沈太夫人回来,梁太后竟然被太医又给救醒了。
想着梁太后说无解药的话,太子的心阴沉沉的,也不知道救活了梁太后,对于梁太后来说,是好是坏。
若真是没解药的话,梁太后亲自让人下的毒,毒死了自己的亲儿子。
对于做了一辈子恶的梁太后来说,简直就是最残忍的报复了。太子是见过景元帝的,想着总是不紧不慢,微笑着的皇祖母,太子既能理解,却又不能理解。
太子进了宁心宫,梁太后这一次没有骂人,而是闭目养神。太子与她行礼:“皇祖母还好吧?”
梁太后睁开眼睛看着太子,问:“皇上、皇上如何了?”
太子说:“先服了皇祖母给的一颗解药,现在看着还好,已经正常理事了。”
梁太后大喊:“那解药是毒药,不能吃。”
太子跪到梁太后跟前,哀求着说:“皇祖母,求皇祖母给父皇解药吧。沈太夫人说的,应该是真的。”
梁太后笑了,说:“你皇祖父是恨梁家将他外祖家赶尽杀绝,他自己没有能力报仇,便就从我这儿下手。他是怕皇上出自梁家,而对梁家放手。呵呵……呵呵……”
笑着,眼里流着泪,梁太后赤红着老而浑浊的眼睛,望向了屋内的空旷处,语带绝望地说:
“是真的没有解药,而且那几丸镇毒的药,与皇上体内毒素相互做用,便就成了另一种毒,只要吃够四丸,只要吃够四丸……”
梁太后实在是说不下去,再次晕了过去。
太子喊了太医进来,将梁太后救醒,将人打发出去,此时再顾不得什么礼了,咬着牙问:“毒是谁制出来的。”
梁太后躺在床上,说:“你还是太小了,哀家又如何会容那个人活着?”
这次她是真的将事情做绝了,本以为若是不成功,也要要了乾武帝的命以泄多年之恨。
这一次太子也傻了,不知道该怎么去回乾武帝,而且也怕牵连沈太夫人。乾武帝现在对着解药还报着希望,若是知道真的彻底没了,别说失心疯,便就是急眼了,皇帝迁怒于人,从来不是小事。
乾武帝治沈太夫人个知情不报,也够沈太夫人受的了。
之前是因为沈太夫人能骂梁太后,而梁太后再支手遮天,却也不能随便就将沈太夫人打杀了。可现在梁家、梁太后都倒了,乾武帝正是将反有权力集于一身的时候。
至高无上的权力还没有尝够,乾武帝却就要死。怎么想,乾武帝都不会甘心。若是这时候知道,其实他是梁太后亲生的,而沈太夫人一直知道,并握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