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华冠路-第93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桂妈妈不愧是跟在沈金玉身旁,上一辈子作威作福的人。她一出手,楚先生便算是完了。深爱楚先生的沈金玉,不知道听到楚先生身败名裂的消息,会不会气得再次吐血?
    对于沈金玉会如何,华恬很是期待。
    一旁丁香帮华恬捏着肩膀,见华恬不再问了,忍不住好奇的问道,“小姐,你与洛云去了孙家别院。那孙家别院如何?”
    孙家别院的存在,丁香也是从小好奇到大的,此次华恬前去,她心中一直好奇。
    洛云刚好端着酸梅汤进来,闻言说道,“可真是气派,不愧是世家的别院。里头景致新奇,各种奇珍都有。听小姐说,吃的那香梨,我们可都未曾见过呢。”
    听到这里,丁香眼里闪过向往,又问道,“那世家生活如何?”
    “极会享乐。”华恬用四个字作答。
    这是她真正的看法。所谓的世家做派,不过是吃喝玩乐的及至而已。
    世家在穿衣、吃饭、熏香、插花等,衣食住行各方面,都十分精通。
    这些,简单概括,不就是会享乐,会享受么?华恬想起上一辈子的见识,坐了起来,着丁香笔墨侍候。
    以后,想必还要与不同的世家见面,总不能在如这次这般,让人蹬到脸上去罢?与人交往,讲究有来有往,旁人来到自己家里,必定也让他们看一看,华家可不是什么暴发户。
    想到这里,华恬又决意成立一支自己的商旅队,直接到西北一带往来。如此这般,西北的葡萄、哈密瓜、香梨等,还不是可随意吃?
    想到这里,她低着头,用心地写起自己的计划来。
    要成为一个会享受的人,其实并不难。
    抱着这个信念,华恬写起来倍有精神,如何置办物品,物品如何摆放,如何吃食,如何穿着,如何培养丫鬟。林林种种的小事,华恬全部都写在了上面。
    写着写着,伸伸懒腰之际,华恬便笑起来。她忍不住想起上一辈子,一部叫做《格调》的书。
    《格调》写了等级的存在,上流社会的等级与格调,便体现在衣食住行等各方面,是一系列细微事物的组合。这些事务很难说清,但是这些细微的品质,便是确立了一个人在世界上的位置。
    如今,她似乎要写一本说得清的《格调》呢。穿衣吃饭如何,平日里说话如何,府中丫鬟如何,待人接物如何,态度如何,品味如何……这些真要写出来,只怕要花费不少功夫。
    不过,华氏一族,祖上的世家传承,已经全部没了。若她不努力写,只怕将来华恒、华恪出头,会遭到世家的刁难。
    想到这里,华恬继续写了起来。
    接下来的三天中,有蓝妈妈、丁香、洛云等督促所带物件,华恬根本不用插手。她因此便一直埋头写大周朝版的《格调》。
    而山阳镇上,楚先生的笔迹被鉴定了出来,他如华恬所料一般声名扫地,灰溜溜带着妻儿离开山阳镇。
    大牢里的沈金玉听闻如此消息,又吐了一回血,身体越发羸弱。
    对此,华恬三人仿佛不知,到了第三日一早,便做了马车,往东出城而去。
    他们出城不久,展博先生那里,传出让华恒、华恪、华恬三兄妹北上拜祭亡父的消息。
    收到消息的孙十二小姐,愣在了当场。(未完待续)
    ps:瓶子开了小黑屋,才放出来。。。所以迟啦,妹子们多多包涵~~

  ☆、283 进入帝都

南方阳春三月,居北的帝都还是春寒料峭。太阳未出之前,干枯的草地上,结了薄薄的一层寒霜。
    太阳渐升,那股子寒意渐渐消了,变成了一股暖和之意。众人身上的衣衫,到了日上中天,便都薄了下来。
    到了申时,邻近进入帝都的村民渐渐的开始散了,正当此时,城门外,却连续来了数辆马车。
    马车套的俱是白色的高头大马,马车的帷幔,看着色泽低调,但稍有眼色的人都可以看出,这帷幔,可不是普通的布料。
    马车在城门接受了简单的盘查,便进入城中,又悄无声息地驶向了富人区。
    最为华贵的马车内,一个俏丽丫鬟低笑道,“小姐,我们到了帝都呢。”
    “小姐,可是累了,再歇一歇,很快便到府中了。”另一边,一个美丽的丫鬟柔弱无骨的手,伸到当中闭目养神的小姐身上,慢慢捏了起来。
    只见那小姐一张鹅蛋脸,脸蛋极为丰腴,肤色雪白,秀挺的翘鼻,微微嘟起的红润小嘴,说不出的少女气息扑面而来。
    不过,此刻小姐闭着眼睛,看不出明眸如何,不过柳眉弯弯,睫毛又长又翘,显然是个美人胚子。
    听了丫头的话,那小姐缓缓睁开了一双点漆似的杏眼,她黑眼仁极大,看着人时,有一种未经红尘玷污的天真无邪之感。
    “可是进了城?”那小姐缓缓开口,声音清脆悦耳,带着一股子淡然,说不出的文雅。一双明眸看向俏丽丫鬟,眸色深深。只有真正能洞察人心的人。与她面对面对视,方能看得出她双眸表现得并非天真无邪。
    “进了进了,快到家啦。”俏丽丫鬟笑嘻嘻说道。
    小姐看了一眼俏丽丫头,缓缓一笑,两边嘴角露出了小巧的梨涡,“丁香,你这性子。可还是改不了。”
    原来。这俏丽丫鬟,便是丁香。
    而那小姐,正是青州山阳镇华氏一族的华六小姐。华恬了。
    当年华恬、华恒、华恪几人北上祭父,然后顺道在大周朝各个州郡游历,一直游历了两年,这才回到山阳镇参加乡试。
    自此。自乡试到县试,华恒、华恪一路往上考。次次告捷。
    去年是三年一次的大考,华恒、华恪拜别华恬,带领华家书院的许多学子进京赶考。因为两人武学有成,身边又带着高手。已经不用担心安全问题了。
    科举考试自提出到去年,已经逐渐成熟了。
    华恒、华恪参加科举考试,两人竟然同时命中前三甲!
    后两人又一同进入殿试。华恒被当今圣人点为状元,华恪为榜眼。余下一个英俊的世家子弟为探花。
    华氏一门,兄弟两人均进入三甲,参加殿试,最终一人状元,一人榜眼!
    这个消息传出,天下士林尽皆震惊!
    但凡有井水处,都有人传说华家大郎、二郎的事迹。
    一门两学士,震惊了多少世家。
    青州山阳镇的华家书院,更是名震天下。
    因为,除去最大光环的华恒、华恪两兄弟,本次进京赶考的华家书院学子,并取得功名的,共有二十三人。
    一个书院,共有二十五人进士及第,其中两人位列状元榜眼!
    这等成绩,如何不让天下人的目光均聚焦在山阳镇华家书院上?
    前几年华家书院无人人参加科举考试,因此不知道成绩。如今一去参加,命中率竟如此之高!
    一时之间,许多人均动了心思要来华家书院进学读书。
    而华恬,作为华家最后一位未出嫁的小姐,更是成为众多人家求娶的对象。
    华恒、华恪两人虽出自青州华氏一族,但华氏已经没落太久。此次科考,竟站在天下士子头上,让得许多世家心里均不是滋味。不过因为两人的先生乃天下名士展博先生,京中也没有人敢多为难。
    却说圣人见这一次三甲均是翩翩少年郎,长得英俊无双,很是高兴。当即大笔一挥,要赏宅子。
    因华恒、华恪为兄弟,后圣人便将宅子合二为一,干脆赐了一座大宅子。
    凭借自己考取功名,并得当今圣人赏赐,华恒、华恪十分开心。他们稍微稳定下来,便去信请华恬进京。
    华恬即将及笄,若她进京来,将来说亲,也能说得一门好亲事。这是兄弟两人不约而同想到的问题。
    去年冬,华恬接到华恒、华恪自京中传来的书信,甫一开春,便动身入京了。
    只是路途遥远,又辎重甚多,路上耽搁不少时日,以至于今日才进入京城。
    正说话间,马车突地停了下来,而对面,似乎有马车驶来。
    “快,快,据闻双城先生的《高山飞瀑》在西市出现了,快些过去,一定要买到!”马车外,传来男子急切的声音,马跑动、车子响动的声音,更加大了。
    “驾——”
    马车声渐远,华恬所在的马车这才又重新动起来。
    这时洛云才将探出去的脑袋扳回来,低声说道,“户部尚书家的三少爷,传闻中爱画成痴。此刻,想要去西市买双城先生的《高山飞瀑》呢。”
    说着,冲华恬眨了眨眼睛。
    华恬微微一笑,并不答话。
    这时,马车又听了下来,对面传来急促的奔马声。
    马蹄声远去,华恬一行这才继续前进。
    接着,短短的一小段路段,停了数次,每次均是为了避让匆匆赶去西市的权贵子弟。
    终于,到了一个较为阔大雄伟的宅院门前。
    门前早等着许多仆人了,眼见得马车队前来,门口等着的仆人忙大开正门,接着,许多仆妇出来,整整有条地绕到后头搬带来的物件。
    两个身形修长的少年自门内走出,脸上满是欣喜的笑容。
    两人生得很是相像,但是气质并不一样。稍高一点的看着温文尔雅,脸上带着淡淡的笑容,令人一见便容易生出好感。另一个感觉要凌厉一些,仿佛一把未曾出鞘的宝剑。
    两人正是华恒、华恪,他们身后跟着四个丫鬟。
    华恬下了车,身后跟着四个各有风貌的丫鬟,她走近华恒、华恪,欣喜道,“大哥、二哥——”
    “妹妹——”华恒、华恪上前来,喜不自胜地上下打量着华恬。
    “妹妹长高了。”华恪高兴道。
    “二哥可没有大哥高呢。”华恬笑道。
    华恪闻言,摸摸鼻子,笑了笑,说道,“很快,我会比大哥高的。”说到这里,他睨了华恒一眼,甩了甩宽袖。
    华恒在旁笑道,“好了,妹妹远路而来,先进府再说。”
    这时,两人身后的四个丫鬟,上前来恭敬对华恬行礼,“小姐,您可来了。”
    说着,其中两人上前来,一左一右扶着华恬,一路走进去。
    另外两个对华恬身后的丁香、洛云等人说道,“你们可来了,我们可比你们快了大半个月呢。”
    “你们快马加鞭,我们可一路慢行呢。”丁香笑道。
    从华恒、华恪身后出来的四个丫鬟,也是华恬的贴身丫鬟。只是她们先行进京料理一切,华恬带着另外四个丫鬟慢慢而行。
    如今,几人见面,都禁不住地喜悦。
    “先进去歇息罢。”华恒在一旁又催道。
    若不是因为彼此已经长大,他甚至恨不得上前去牵着华恬的手,拉着她进去。
    华恬点点头,笑道,“好,大哥、二哥与妹妹一道进去。”
    说着,一行人便都进了门。
    剩下的仆人眼见华恬几人走远了,面上的笑意仍未消散。
    “小姐可来了,大少爷、二少爷一直担心不已呢。”
    “是啊,这些日子着人出来守着,可算来啦。”
    “打自大少爷高中状元之后,这还是第一次如此高兴呢。”
    “可不是么,”一个管家模样的人走出来,笑眯眯地看了众仆人一眼,“尔等可还要在这里说多久?”
    “哈哈,林管事,我们这便关门,这便关门。”
    正在说笑的几个仆人马上上前关上大门。
    府中,华恬让两个丫鬟不用扶着她,她自己走。一路走着,一路与华恒、华恪两人说话。
    如今这府邸颇大,华恬还是第一次来。可她一路走来,并不四处看。
    这府邸一被赐给华恒,两人便兴奋得马上写信告知华恬,将府中上上下下,哪里有什么,俱都说得一清二楚。
    府邸下来,必定得有仆人。华恬在京中恰好有个服侍司,专门培养丫鬟、小厮的。知道华恒获赐府邸,华恬当即便让人将丫鬟小厮带过来。
    因为是专门培养的,因此这些人对华家忠心不已,绝对不会嚼舌根。
    也幸得如此,即便华恒在京城崭露头角,根基不稳,府中仍旧十分稳定、坚固。府中的管事更是待人接物的一把好手,很快便与四处的权贵邻居打好关系。
    “妹妹,你一路远来,可是饿了?若饿了,便先用膳。若累了,好生歇一歇再说话。”华恒走在游廊上,问华恬。
    华恬笑道,“半年不见,妹妹想大哥、二哥了。先一处说说话罢。”
    闻言,华恒便对一旁跟着的一个管事模样说道,“你带人去将小姐的衣物搬到小姐园中。”
    说着,便引华恬直走,进了厅中。(未完待续)

  ☆、284 醉话婚事

坐下来吃着茶,华恬这才问道,“大哥、二哥到帝都也有些日子了,可曾见过叶师父?”
    当年叶师父得知派人来杀华恒、华恪的人,有可能与他的大弟子李贤有关系,便从此坐镇帝都。如今八年过去了,他也真的守住了李贤,华恒、华恪一直没有受到致命的截杀。
    叶师父不单是华恒、华恪两人的师父,也是他们的大恩人。华恒、华恪来到帝都,于情于理都该去见叶师父。
    “见过啦,师父愿意迟些日子来府上小住。我们如今考取了功名,武功也不曾落下,师父可高兴了。”华恪笑道。
    华恬点点头,沉吟半晌,还是忍不住问道,“大哥、二哥可曾见过李贤?”
    八年过去了,当年的李贤为中书舍人,如今仍是中书舍人,不得不说,是一出悲剧。李贤家世显赫,本人又极为有能力,八年不曾升迁,正是因为派系斗争。
    华恬不在帝都,这些消息都是沉香发回来的。
    经过这些年,沉香已经成为风月戏班的台柱,彻底融入了帝都的名利圈。因为舞技与歌技都异常出色,风月戏班子在帝都风生水起,无数人拿着重金来请去。
    华恒听了华恬的话,脸上的笑容微微收起来,说道,“见过,他面对我们,似乎没有什么敌意,甚至表现出深交的意向。”
    “大哥、二哥可知这是为何?”华恬不解地问道。
    若说李贤为了拉拢华恒、华恪,那大可不必,因为如今的华恒、华恪根本帮不上忙。
    虽然她远在青州山阳镇,但是托每个月从帝都传回来的消息,她对帝都权力圈子很是了解。
    华恒摇摇头。眸色复杂起来,“我们都摸不透他在想什么。琼林宴上,许多进士及第的学子向他敬酒,没差把他灌醉,我那时探问过,他似乎对我没有多大仇恨。面对我,神色很是平静。”
    一旁华恪在旁点头。“若不是师父为我们守在帝都八年。我们根本不敢相信,他真的想对我们下手。”
    这可真是奇怪了,若李贤没有杀心。为何三番四次派人来下手?
    “大哥、二哥确定那时李贤将醉么?”华恬问道。
    “确定。练武之人,能感受得到体内经脉、真气流转的。”华恒答道。
    华恪见华恬眉头都皱了起来,便说道,“此事容后再议罢。如今我们来到帝都,他们想对我们出手。只怕不易了。妹妹初来,我们说些家里的话,莫要说外头的。”
    三人很快转了话题,说了一些自己近来的心路历程。
    不过。华恒、华恪显然很忙,只是陪了华恬一两日,便又忙去了。
    府上的下人都是知道六小姐的。华恬也就没有了要融入府里,收拾奴才的烦恼。不过。府上有什么,该如何拾掇,她还是要过一过目的。
    华恒、华恪作为最新鲜出炉的状元和榜眼,虽未曾被当今圣人委派官职,但是仍被很多人拉去应酬。
    这日天气暖和起来,春风和煦,众人约了在小柳庄吃酒赋诗。
    酒酣之后,众人各自坐了说话。
    其中户部尚书的大公子问起,“华大,据闻你妹妹早前入京都了?”
    华恒一愣,点点头。他喝了不少酒,一张俊逸的脸颇有些红晕。
    “华大、华二才华横溢,又师从展博先生,想必上华家提亲的人,踏破了门槛罢。华六小姐如今……不知有谁能与你们结亲家。”
    原本说这话是极为不妥的,但是在座大部分人均喝得有些醉醺醺的,倒不曾觉得说话说过了。
    华恒、华恪两人虽已经有些醉了,但是爱妹心切,闻言都很是不快。
    其中华恪站起身来,扬声说道,“要求娶我妹妹,必得合家和睦,声誉极佳。且我妹妹自小没有父母爱护,我们作为兄长,必得留她到十八。”
    此话说出来,在座瞬间静默。不过毕竟有机灵之人,很快又重新起了话头。
    此事便过了,各人又重新喝酒,聊了旁的事。
    不过宴后,华恪的话,还是在帝都中流传了出去。
    其中很多人俱是不以为然,冷笑不已。
    不过两个没落的世家子,如今一朝得道,就得意忘形起来了。
    即便世家小姐,也不敢说出这些话来,由着心情挑选亲家,并留到十八岁。
    华恬在府中,收到这些消息,颇有些哭笑不得。
    华恒、华恪酒醒过后,闻知传言,心中懊悔不已。
    华恬见了,笑起来,“我很喜欢二哥说出的条件啊。我也希望在家中多留几年,过了十八再嫁。况且,合家和睦,声誉极佳的家庭,也无甚不妥。”
    “这,虽如此,但是于妹妹声誉也不好听了。”华恪懊恼地低着头说道。
    “且如今女子十五及笄,十八出嫁,有些迟了……”华恒也说道。
    当初两人喝醉了,才会将心里话说出来。心里话之所以为心里话,就是潜意识里,不受理智控制的。
    两人对于华恬,那是疼爱到心里头去的。父母过世时,华恬只五岁。回到山阳镇,进入华府,一直受到沈金玉的欺凌。
    当初年少,知道妹妹过得艰难,也只是有这么一个意识而已,并不切实落到心里去,不知是何种艰难。如今长大了,见识得多了,才知道年仅五岁的妹妹当年过得艰难,是何种艰难。
    他们也知道了,当年妹妹曾经用自己稚嫩的身躯,帮他们挡去了很多折辱与为难,为他们顶起一片天。
    进入林举人的书院,归根到底,也是有华恬的帮助的。建立华家书院,更是华恬的主意,也是她,将展博先生从千瀑山请出,入主华家书院。
    正因为有华恬,才有他们的今日,才有华家的今日。
    所以,在他们心中,是恨不得将世界上最好的东西都给了华恬的。
    如今,华恬即将及笄,而他们,虽有功名,但是并没有取得多大的成就。就凭他们如今的成绩,华恬要说亲,是无法说到多好的人家去的。
    为此,他们很是烦恼,很焦急,整日里想着,该如何,能让自己快速成长,成为妹妹华恬的后盾,让她身份上去,说与身份相当的亲家。
    那日喝得多了,华恪才忍不住道出心中盘算。
    是的,他们有信心,在华恬十八岁那年,能够闯出一片天,成为华恬的靠山。让她身份更加尊贵,与更好的人家结亲。
    华恬不知道兄弟两人心中这些弯弯道道,但是却是知道两人心里疼爱自己的,因此说道,“大哥、二哥道妹妹如何?”
    “妹妹是世上最好的女子。”华恒、华恪想也不想,异口同声答道。
    华恬忍不住又笑起来,道,“既如此,那世间定有人慧眼识珠,愿意等着妹妹到十八的。且如今圣人仍未给大哥、二哥官职,一切仍未可知。”
    “妹妹的意思是?”华恒双目幽深起来。
    华恪也是目光闪动,沉吟道,“梁丞相……”
    “从科举取士可以看出,当今圣人有意大刀阔斧改革,压制世家,减少世家的利益。梁丞相自然便是圣人手中,最为锐利的刀刃。大哥、二哥出身青州华氏,严格说起来也是世家,如今一朝科考,竟双双位列三甲。圣人不会没有想法的。”
    “不错,按如此说,也许,我们会进入梁丞相下面做事。”华恒沉吟道。
    华恬摇摇头,提醒道,“大哥、二哥切莫如此说,如今大哥、二哥参加科举考试,脱颖而出,是为天子门生,改为当今天子做事,而不是丞相。”
    华恒、华恪听了,俱都恍然地点头,面上升起一些羞愧之色。
    不过,两人如今毕竟也是见识非凡的,很快便回过神来。
    华恪想了想,说道,“我们初入朝堂,背后虽有展博先生,但观如今形势,最适合便是忠于圣人,不受其余家族拉拢。”
    既然当今圣人是贬世家,抬寒门庶族,他们决不能与圣人对着干的。
    华恒皱起眉头,“天下有一流的十大世家,资源丰富,不说帝都中,大多世家子弟在朝把持,便说在野,亦多数是世家子弟。若是世家反扑,只怕……”
    毕竟,世家手上的实力实在太强大了,若是他们联合起来反抗,只怕皇族是扛不住的。谁叫如今的皇族,并非是世家出身,没有流传数百年的底蕴呢。
    “世家各有心思,要联手不大可能。但看当今圣人,手段了得,天威甚重,且年富力壮,治理天下二十年不在话下……”
    华恪说到这里,适当地住了嘴。
    华恬、华恒都是聪明人,自然知道华恪的意思。
    当今圣人雄才大略,成功推行科举,将来,肯定能够进一步巩固科举,并颁布更多政策,二十年后,世家还会不会是如今这般势大,谁也说不准。
    华恬看了看华恒,说道,“妹妹听说,当今太子行事颇似圣人。”
    这话一出,华恒心中又是一突。
    太子与当今圣人行事相似,即便二十年后,圣人退位,太子上位,如今的政策也会推行下去。那么,世家经过数十年政策打压,还能如现今这般么?
    明显不可能!(未完待续)

  ☆、285 交上好友

以为前两日华恪醉酒的话传得到处都是,很快,华恬便接到了一起出去踏春的邀请。
    若华恒、华恪多懂一些,便会在华恬未进京之前,便与同僚商定,请其家中姐妹过来与华恬相熟,将华恬带进帝都圈子。
    可是华恒、华恪如今满腹经纶,于人情世故上也了解颇深,终究不了解这些。
    这才导致华恬如此被动,名声传出去之后,才接到了邀请。
    不过,对于华恬来说,当初初回山阳镇那种境地她都经历过了,何况是如今?
    当初无所依仗,她还是赢了。如今华恒、华恪位列进士前三甲,或有飞黄腾达的机会,而她自己,也是展博先生的门生,有如此背景,她心中淡定得紧。
    入春之后,一天暖似一天。华恬赴约这日,天气和暖,已无当初春寒料峭之感。
    华恒、华恪早上出门前,对赶马车的老楚头再三叮嘱,又对华恬身边的洛云与丁香再三叮嘱,这才让华恬出门。
    华恬里头穿了一身翠绿衫子,外头罩了一件驼毛织就的斗篷,丁香与沉香,倒是穿了一身粉色。
    马车一路往城外西郊而去,据闻西郊碧桃山的桃花开得正好,此次踏春的目的地便是碧桃山。
    出了城,洛云悄悄掀帘子打量,突道,“咦,那桃林大着呢,远远看着,便能看到满山粉色。”
    丁香将手炉递到华恬手中,这才道,“这里踏春,总美不过咱们华家园林罢。”
    因为穿了斗篷,华恬并不冷。握着手炉,手心便微微出了汗。她坐着听两人说话,嘴角含笑,并不答言。
    一路上,不时听到外头马车的响声,或有人超过了华恬所坐的车子,或是华恬所坐车子超过了旁的车子。
    马车在路上驶了不多久。突然放缓了车速。最后听了下来。
    华恬抬眼看向帘子,难不成到了?
    正当此时,外头突然传来一个活泼的声音。“那边可是华家的马车?车中可是华六小姐?”
    丁香听了,忙掀了帘子出去,答道,“正是。不知姐姐是哪家的?”
    “我们是礼部侍郎家的,正要去踏春。正好与华六小姐一道。”那活泼声音又道。
    华恬在车里听得仔细,她想起自己手中关于帝都的资料,默然。
    礼部侍郎属于丞相一派,如今礼部侍郎家的小姐前来交好。难不成是家中收到什么信息,让她与自己交好?
    “既如此,咱们正好同去。”丁香笑着答道。
    “正是。我们叫停你们家的马车,便是要同去。”
    听到这里。华恬循着声音方向,掀开了左侧的帘子一角,微微看出去。
    正当此时,对面也掀起了帘子,车中一双明眸与华恬正好瞧个正着。
    两人俱是一怔,接着便微微笑起来,权当打了招呼。
    因路上遇着人,两方也刻意交好,两辆马车便一前一后往碧桃山而去。
    华恬下了车,礼部侍郎家的小姐已经等在那里了。
    华恬一路走上去,此刻才算是真正看清礼部侍郎家小姐的样貌。
    这位赵小姐长得很是漂亮,明眸皓齿,有一种活泼的美丽,让人见了眼前一亮,愿意与她亲近。
    正打量着,华恬便走到了赵小姐跟前,口中叫着“赵姐姐”便行礼。
    赵小姐眸中闪过异色,也忙回礼,口中笑道,“我闺名为赵秀初,妹妹叫我秀初便成。”
    说着,又解释了是哪个“秀”,哪个“初”。
    华恬知这是要与自己深交的意思,便点点头,“妹妹闺名唤华恬,姐姐要如何称呼都成。”
    “状元与榜眼,是如何称呼六娘的?”赵秀初微微侧着头,笑眯眯地问道。
    华恬笑起来,说道,“秀初莫要如此称呼大哥、二哥啦,天下才华横溢之人大有人在。唔,大哥、二哥均叫我妹妹。”说着露出个狡黠的笑容来。
    赵秀初听了,嫣然一笑,“既如此,我自己找了称呼,就叫你恬儿罢。”
    说着,走上前来,挽了华恬的手,与华恬并排往满山粉色的桃林走去。
    丁香、洛云两人与赵秀初的丫鬟一道,跟在后头。因为两家小姐看着要交好,几个丫鬟很快也相熟起来,跟在后头小声说笑。
    两人上了一个小斜坡,便往左拐而去。
    赵秀初说道,“我们在左边赏花,切莫到右边乱逛,那边来的都是男子。”
    华恬点点头,挽着赵秀初而行。
    春草已经出来了,绿油油的极为抢眼。草地上,有些野花,倒显得草地如同雕了花的绿毯子。又兼且满山均是桃树,桃花开得正好,春风吹来,有桃花瓣委地。整个一看,便有“芳草鲜美,落英缤纷”之感。
    碧桃山虽为山林,但是地势很是平缓,处处有亭台楼阁,看着真是个踏春的好去处。
    赵秀初带着华恬,来到一处平缓草地的一株桃树下坐了。
    她的丫鬟忙将手中拎着的吃食摆到石桌上。丁香与洛云亦是如此,将手中食盒放到桌上。
    华恬伸手打开一个食盒,将里头尚带着热气的虾饺递到赵秀初跟前,笑着说道,“秀初,这是妹妹亲手做的,你尝一尝,看好吃不好吃。”
    听到是华恬亲手所做,赵秀初来了兴趣,目光也移到那虾饺上。
    只见食盒里头,有数个洁白中带着橙色的晶莹半月形饺子,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