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娇娘赋-第99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这正好是个阶梯,陆夫人便顺着往上爬:“实不相瞒,我此次前来除了拜访之外还是为了我家亦阳的婚事”
赵氏故作不知,王老夫人看向她的时候,她一副毫不知情的模样。
可一想二房又不可能,若是陆家早看上王祁莹何须在乔氏上门提亲的时候拒绝呢?
想到这里,王老夫人看向胡姨娘。
胡姨娘是个机灵鬼,打从陆家人进门就知道其来意,也知道人家是冲着三娘来的。所以王老夫人盯着她看的时候,她也做出一副毫不知情的模样。
如此,王老夫人心里打起鼓来,犹豫了一阵问陆夫人:“敢问夫人瞧上的是哪位姑娘?”
陆夫人故意朝赵氏那边看了看,随后才道:“正是大夫人膝下的姑娘,从河洝来的王五小姐。”
“谁?”王老夫人以为自己听错了,陆家这样的家世居然求娶五小姐?
陆夫人便又一字一句的回答:“就是王大老爷收的那位义女,王祁瑶。”
王老夫人整张脸都变了颜色,看了看赵氏。
赵氏也毫不回避的望着她,一点儿都不怯。
陆夫人如此精明的人自然知道王老夫人跟赵氏不对付,便直接问赵氏:“不知王夫人意下如何?”
本来婚姻大事父母之命,赵氏怎么说也是三娘的挂名娘亲,按道理来说问她也是对的。
赵氏记着要试探陆亦阳的事情,半开玩笑道:“祁瑶可是我的心肝宝贝,要嫁可不是不可以,不过我得先问陆少公子两个问题。”
陆亦阳上前朝赵氏躬身作揖:“夫人但问无妨”
赵氏先观察了陆亦阳的仪容,以及他行礼的姿势,面上的神情是否谦卑。
这些都观察好了,她才问:“陆少公子在御林军中任职,可谓是年少有为。但小家不平难平大家,敢问少公子对陆府家中事宜知多少?”
这是在考陆亦阳理不理家,虽说男主外女主内,但偌大一个家丢给女人始终有些累,就看这个人不会不会管。
陆亦阳答:“陆府每月入账约六七百两,开支百两,其中衣食住行占三分之二,剩下的乃家中奴才的开支。另有良田数亩,别苑一座。”
他专门挑重要的说,笼统的把陆家的运行总结了一下。
男人对内宅的事情知道这些就足够了,所以这个答案赵氏满意。
“第二问,若是你的妻子与你母亲不睦,你要如何应对?”
☆、第四百三十四章 满城风雨
这可真是个千古大难题,三娘都佩服赵氏能当着陆夫人的面问出来。
陆亦阳仔细想了想:“屋里从妻,屋外从母。”
赵氏对这个答案似乎不太满意,就问:“即便如此这两人的矛盾始终是存在的,现在不爆发,往后可说不准。”
陆亦阳笑了笑:“那就多生几个孙儿丢给老母亲,让她没工夫折腾。”
此话一出,满屋子的人都笑出了声,这陆亦阳还真挺聪明的。老人家都爱孙子,多生几个她自然高兴,忙着养孙儿也顾不得别的。
陆夫人亦是合不拢嘴,面上却嗔怪他胡说八道。
赵氏两个问题也问完了,笑也笑过了,陆亦阳又躬身一礼:“不知夫人对晚辈的作答可还满意?”
“满意!”赵氏笑着点头,这事情便算是定下来了。
胡姨娘是事不关己高高挂起,只是她奇怪陆家怎么突然就上门提亲了,还想着三娘明明相中的是苏钦玉,会不会同意跟陆家结亲。
而王老夫人则一脸假笑,暗地里咬牙切齿,恨长房手段高。
可是王老夫人没有立场去阻拦这桩婚事,人家双方都同意了,她去掺和算什么?
王老夫人盘算着,看来只能另想法子了。
依着礼数,老夫人留陆亦阳他们在府里用膳,期间也其乐融融。
这下她总算可以跟邺淑交代了,希望她现在赶去劝阻晋北王还为时不晚。
府里的消息传得快,沈嬷嬷很快便知道了这件事情。
本以为她要叽里呱啦的说不少,结果她却什么都没多说,就是提了两句,然后问了三娘的意思。
这样也好,她不问,三娘也不必绞尽脑汁的去编。
沈嬷嬷不喜欢苏钦玉,所以提他免不了要被说。
到晋北王府去找邺淑的时候,看门的奴仆跟三娘说:“我家大小姐已经前往边关,临走时让我跟你说她已经知晓了,让你等着她大胜归来的消息。”
三娘的心中五味杂坛,有高兴,也有无奈。
只有到了这种时候,她才会羡慕邺淑这样的女子,巾帼不让须眉,能与苏钦玉并肩而战。
他大概需要的就算这样的女人,不论是头脑和武力,邺淑都不逊色。
浑浑噩噩的回到王府,又浑浑噩噩的爬到榻上去,一瞬间就没了力气。
总算能好好睡个觉了
从酉时到次日辰时,三娘睡着就没醒过。
次日醒来还是被王祁莲的敲门声喊醒的,砰砰的响,还伴随这王祁莲的呼喊声:“瑶生,瑶生!快开门!”
睁开眼看到窗外的光,三娘不由的皱眉,缓了很久才能适应。
“怎么了?”三娘从榻上起来便问道。
王祁莲没说什么事,依旧敲门:“你先开门,这事情不太好说。”
三娘便起身去给她开门。
王祁莲一副焦躁模样,进来之后就拉着三娘说:“事情闹大了,祖父懂了怒”
她这一句没头没脑的话愣叫三娘反应了好一阵:“母亲的事情?”
“嗯”王祁莲点头:“一大早就闹得满城皆知,然后祖父就知道了。”
三娘一阵心烦,一波未平一波又起,这又是谁在作妖?
“结果不都出来了么?怎么还揪着不放?难道没人跟祖父说起过?”
王祁莲愁眉苦脸的:“这么大的事情祖父能不知道么?可问题是现在京城里闹开了,人人都说母亲被人玷污王家不管不问,笑父亲戴了绿帽子还从容自若。”
“都是些混账话,父亲尚在昏迷之中,这些事情能知道么?”
王祁莲表示赞同:“可问题是外头这么说,大伙儿就都这么说。即便王家知道真相也不能挨个挨个的解释清楚把?再说那些人就是唯恐天下不乱,你说了他们还不一定相信。”
这倒是句大实话,唯恐天下不乱者太多,他们口中的真相还真不会被相信。
三娘思忖片刻:“那知不知道流言是从哪里来的?”
王祁莲摇头:“我要是有这本事还用来找你么?就是不知道流言的出处,所以拉你进来一块儿想主意。”
流言倒是好办,不好办的是王家的家规和王老太爷的铁面无私。
事关王家的脸面,这么多人传,如果王家再不给点回应,只怕会让人笑掉大牙,所以王老太爷才玩了这么一出。
“那祖父有没有说要如何处置?”
“就是撵出王府去,从此再也不是父亲的妻子。”王祁莲唉声叹气,无奈道:“也不知为何如此突然,流言说来就来了,怎的前几日不见人说。”
前几日没人说?
三娘就王祁莲这句话陷入沉思,前几日不说,为何现在又说了?难不成赵氏名誉扫地对其有好处?
目标先锁定胡姨娘,她跟王文胥早年有怨,若是她的话也有合理的动机。
可奇怪就奇怪在她为何不选在事情刚发生的时候传,而是选择现在?
因为不管她在什么时候传扬出去,对赵氏的影响都是一样的。
换一个想,如果不是胡姨娘,那么就有可能是乔氏
乔氏!
三娘心下有了计较,多半就是乔氏搞的鬼,动机就是陆家上门提亲。如果不是乔氏,那就是王祁芸,一定是!
想让赵氏名誉扫地,故而影响到三娘与陆亦阳的婚约,目的显而易见。
三娘本就是个没什么权势的女人,陆家肯容下她也有诸多的原因,而现在闹出这件事情,有心者将这两件事连在一块儿说,保不齐陆家对这门婚事就不了了之了。
即便对三娘来说这门婚事可有可无,但拖赵氏下水绝对不是她的本意,故而这件事情她必须要管。
“长姊先去前院看着,我先简单洗漱一番就过来,切记不要轻举妄动。”
王祁莲点头答应,之后便匆匆往前院去了。
三娘关上门换衣服梳妆之际,外头又有人敲门,却是丽姝。
给她开了门,丽姝气喘吁吁的,一脑门儿的汗:“小姐,东恒院那边,那边”
她这喘得连句完整的话都说不清楚,三娘看着都觉得着急:“东恒院到底怎么了?你先别急,喘口气慢慢的说。”
☆、第四百三十五章 救妻
丽姝努力平息下来,咽了口唾沫道:“大老爷醒了!”
“你说什么?”三娘愣愣的不敢相信,王文胥居然说醒就醒了。
“我说大老爷醒了,今儿一大早大夫人被带走之后沈嬷嬷便让我留在东恒院看着,跟大夫一块儿照料大老爷,结果刚给他上完药他就醒了。”
三娘一时激动:“咱们去东恒院看看!”
丽姝连连点头,忙跟着三娘一道往东恒院里去。
两人穿过院子直接进了正屋,老大夫正在榻边坐着给王文胥诊脉。
三娘忙看了王文胥一眼,他虚弱的睁着眼,看见三娘眼珠子转了转:“祁瑶”
万幸,王文胥神志清楚,没什么别的问题。
“大夫,我父亲的病是不是大好了?”
听闻三娘的问话,老大夫点点头:“算是吧,不过要完全妥当还得修养个把月,千万不能感风寒。”
三娘道是:“谨遵大夫的意思,咱们一定注意”
老大夫点点头,然后起身收拾他的药箱:“当初答应小姐等令尊醒来便离去,如今我已照约定办妥,此时能否离去?”
人家尽心尽职的照料了王文胥这么久,理应早早放人家回去跟家里人团聚,三娘便吩咐丽姝:“你领着大夫去夜阑居取些银子,然后让张临送他去备好干粮马车,务必办妥。”
丽姝应下:“是,我这就去办。”说着丽姝朝老大夫行了个礼:“大夫请随我来。”
他也没推辞,抱手冲三娘作揖:“告辞”
三娘福身回了一礼。
待他们离去,三娘才急急坐到榻边问王文胥的情况:“父亲感觉如何?有没有哪里不舒服的?”
王文胥摇摇头,显得很是无力:“没哪里不舒服,就是有点口渴。”
三娘二话不说就去给他倒了杯水来,将他扶起,伺候他喝下。
他是真的渴了,一杯水一口倒下去还不解渴又要了一杯。
喝足了,他整个人也就精神了不少,与三娘道:“你母亲呢?人去了哪里?”
三娘愣了愣,王文胥不是才醒么?怎么就知道了赵氏回来的事情?
“母亲在承德堂里,您先歇着,她应该要不了多久就回来了”
“还要瞒着我?”王文胥盯着三娘,异常严肃道:“你以为瞒着我就不知道了?我是昏迷着,可不代表我一点儿意识都没有,辰时醒过一次听见一些风声,你就把事情原委跟我交待一遍。”
看样子是瞒不过的,三娘叹了声气,然后把这件事情原原本本的跟王文胥说了。知无不言,言无不尽。
王文胥听完了忍不住咳起来,似是动怒。
三娘连忙给他顺气:“您消消火,这件事情本就不在意料之中,何况是林姨娘存心要坑害母亲,防不胜防。”
“林柔那贱妇在哪里?”王文胥还很虚弱,这句话说出来是怒不可遏,听起来却有些无力。
“人已经被送走了,流放漠北。”
“是官府的判决?”
三娘摇摇头:“不是,是我的主意。那林柔死不足惜,只是皇城脚下不得不顾及,所以便把他们一家子送去漠北,由他们自生自灭。”
王文胥恨得咬牙切齿:“倒是便宜他们了!那其他人呢?那个大汉。”
三娘如实回答:“那大汉受了一百大板,半条命都没了,如今又忙着赶着离开京城,想必也不好过。”
对于这个处决,王文胥并不满意:“这样的人渣滓不应该蹲大牢么?”
“我也希望他蹲大牢,可他有个精明的妻子,这事情闹上衙门都是她带着孩子跳河的功劳。百姓传得满城风雨,顺天衙门不能不办,还不能过于严苛,所以就得了这个处决。”
王文胥跟找死过了这么多年,对赵氏颇为了解:“她一定难过极了”
不得不说,王文胥对赵氏的情谊也是赤诚可见,若是换了旁的,第一件想到的是自己的声誉,以及怎么处置,而他想的却是赵氏难不难过。
有夫如此,赵氏也算是幸运的人了。
一想到这里,三娘才猛然想起赵氏正在崇德堂被问罪,连忙跟王文胥说:“只是现在情况不容乐观,不知是哪个好事者把这间事情传扬出去了,现在祖父为了王家的名誉打算处置母亲。待会儿我找人让丽姝过来伺候,我现在必须去承德堂一趟。”
说着,三娘便要往门外跑。
“等等!”王文胥将她喊住,居然撑着虚弱的身体要起榻。
三娘忙去阻拦:“父亲不可,您才大病初愈,正是将养的时候,可不能落下病根子。”
王文胥不依,指着里屋道:“去帮我去见外披,大夫说了不着凉就行。崇德堂我是一定要去的,否则以父亲的脾气不可能放她一马,所以我必须要去求他。”
他说得对,王老太爷是个说一不二的性子,他要处置赵氏,还真没几个人能拦得住的。
思来想去,王文胥去了也好,他说话总比长房的其他人说话顶用。
于是三娘便去取了外披给王文胥穿上,然后搀着他往崇德堂去。
许久不下榻的王文胥走起路更加费劲,三娘艰难的扶着他出了正屋的门,然后交了个丫头来搭手才将王文胥扶到崇德堂。
老太爷坐阵就是不一样,崇德堂从里到外就没有一个敢围观的奴才,故而三娘与王文胥才能畅通无阻。
王文胥被扶进去的时候,堂上众人纷纷侧目。
老夫人本就是个唯恐天下不乱的,更何况还是长房的事情,所以她也在场。
还有胡姨娘,王三爷,独独少了王二爷。
王老太爷见王文胥进来,惊讶不已:“文胥,你这是”
大病初愈,王文胥还没有给王老太爷行礼的力气,故而道:“儿子有病在身不便行礼,还望父亲见谅。”
王老太爷倒是真的疼王文胥,见他这副样子便冲跟三娘一块儿扶王文胥进来的那个小丫头道:“赶紧把大老爷扶回去!要是有个三长两短为你是问!”
小丫头身子一抖,怯怯道是。
王文胥却不肯:“父亲,您要处罚儿子的糟糠之妻,我岂能置之不理?您就算把我丢出去,我还是会爬进来。”
☆、第四百三十六章 清净日子
老太爷听了生气:“你一个大男人为了此等不洁妇人,居然能说出这样的话?”
王文胥小声道:“当初娶她的时候,喜婆说夫妻同舟共济,恩爱白首。我既然与她在皇天大地面前发了誓言,那就得负责到底,这件事情我岂能不管?”
赵氏初见王文胥进来的时候根本不敢抬头,满心的愧疚与亏欠,已经做好被抛弃的准备。
谁料王文胥不走寻常路,为了维护她居然跟王老太爷说出这样的话来。
可王文胥越是如此,赵氏便越是觉得亏欠,心里这道坎就越是迈不出去。
若是换了以前,王老太爷一定会指着王文胥的鼻子痛骂,说不好还会动手。如今王文胥病恹恹的,王老太爷心里虽然气愤,却始终憋着不发作。
“你放心,咱们不会对她怎么样,你快回去歇息,别为这事情操心。”
王文胥执拗得不行,无论王老太爷怎么劝,就是不肯点头:“父亲恕孩儿不孝,此事我不能看着不管。”
老太爷被气着了,重话蹦出来两句:“你能耐了是吧?翅膀硬了就不把我这个父亲放在眼里!”
王老夫人在一旁煽风点火:“老爷子快别气了,文胥他不也是出于对大儿媳妇的情谊么?”
越说这个,老太爷越发生气:“不争气的东西,你也不看看赵氏是怎么对你的!你重伤在身,她却在外与人发生不正当关系。这也就不说了,我听说你离京之前她就在外头住着,跟你耍性子,这也的女人要不成。依我看就休弃了吧,为父再给你找一个贤淑的。”
一直不说话的王三爷这回也站在了老太爷那边:“兄长,我倒觉得父亲说的可行。如今这事情传得人尽皆知,若是你再留着她,王家就要被人耻笑万年了。”
“万年?”王文胥冷笑一声:“那也得他们活得到那个时候,你们就甭劝了,说什么我都不答应。就算你们写好休书,我也不会盖手印儿。”
“你!”王老太爷气急,指着王文胥就开骂:“不争气的东西,你不嫌丢人我还嫌呢!你还要不要做官了,祁贤还要不要入仕了?有这么个污点,你当真不怕人耻笑?不怕被人轻看了去?”
王文胥却道:“在官场看的是能力与权势,不是看谁家中妻室是否有污点。就算旁人拿这事情来说,我也不怕,左右官场我也混腻了,正好乐得清闲。”
此话一出,王老太爷怒火冲天,茶杯砰的一下便砸了过来:“你这是要造反!行,我成全你,给你两个选择。一是,你回去别管这事情,咱们把赵氏撵出去万事大吉;二是,你管到底,从今往后王家主位也不再是你的。”
三娘心中一跳,这不就正中下怀么?
她跟王文胥盘算了很久跟王家脱离干系,即便两人的出发点不一样,但是要的结果是一样的。
一听说要王文胥把主位让出来,老夫人便两眼放光,只可惜今天二爷不在,听不到这个好消息。
那胡姨娘听闻王老太爷这句话之后,淡漠的脸上总算起了一丝涟漪,看了看老太爷,又看了看王文胥。
三娘捏了一把王文胥的手,眼神深邃的与他对视,悄声道:“此时不走更待何时?”
王文胥听明白了三娘的意思,再看了看跪在地上一直没什么表示的赵氏,沉思起来。
还不待王文胥开口,却听闻赵氏先道:“老太爷、老夫人,我愿意离开王家,发誓从此之后再不跟王家来往,只是老爷做了王家主位这么多年,费心费力。敢请老太爷成全,千万不要夺去老爷的主位的身份。”
有赵氏开药,王老太爷好办多了,与王文胥道:“你看,她自己都已经接受了,你何不放她走?说不定她回了娘家还能寻个好人家再嫁,你这么吊着也不是个办法。”
王文胥看着赵氏的背影思忖,她不回头看他一眼,看样子是已经做好了离去的准备。
可夫妻这么多年,王文胥实在不能想象没有赵氏的日子是什么样的,所以还不肯放手。
他双膝一屈打算跪下,三娘在一旁侍奉着变得他摔着。
跪下之后,王文胥先朝着上座的王老太爷和王老夫人行礼,随后才道:“孩儿不孝,这王家主位我让出来便是,但我不会休弃赵氏,更不会撵她走。”
此话一出,王家众人都惊楞住,赵氏连忙转身与王文胥道:“老爷,您不能让出来,别做傻事好么?我不过是一介妇人,不值得让老爷如此牺牲。”
赵氏从来没想过王文胥会这么护着她,甚至到了不惜丢弃王家主位的地步。
王老太爷是最生气的那个,脸涨红,指着王文胥居然不知道该骂什么了,估计是找不到什么词措来形容他的怒火。
王三爷劝王文胥:“兄长不可鲁莽,王家主位那不是说丢弃就丢弃的,你肩上担着的是王家的兴衰。”
谁料王老太爷却怒吼一声:“随他去!他不要我还求着他不成?从今儿起他就不再是是王家当家的,文远,这位置你来担!”
这一切就是如此突然,王三爷跟被惊雷炸了似的目瞪口呆,而王老夫人更是不甘心,王二爷是被她哄出去的,怕的就是王家下人在他面前说漏嘴。结果现在好了,白白错失了一个上位的机会,真是悔不当初。
赵氏跪着上前去求王老太爷收回成命:“老太爷莫要动怒,我自己走便是,您别再说卸去文胥主位的气话了,我这便走”
说着赵氏就从地上起身,朝门那边走。
“等等!”王文胥将赵氏喊住:“要走咱们一道,左右咱们是一家人,谁也不能少。”
“好,好得很!王家没你也罢!”王老太爷干脆背过身去不看他们了,显然是让他们走的意思。
赵氏急得不行,劝王文胥:“老爷这是何苦呢?留得青山在不愁没柴烧,别一时又不是别一世”
王文胥要朝赵氏那边走,三娘便搀扶着他过去。
他握住赵氏的手:“之前是我对不住你,瞒了你这么久。昏迷期间发生的事情也怪我,是我没能保护好你,这些年尽职尽责,我总不能薄情寡义,便随你一道走,过些清净日子。”
☆、第四百三十七章 风水轮流转
听了王文胥这些话,赵氏说不感动是假的。
从前她曾怨过王文胥,怨他总让她委屈求全,根本就没有想过她的苦楚。
可是现在她明白了,其实她的苦楚他都知道,所以才会在这样紧要的关头为她说话,替她着想。
甚至都不管那些流言蜚语,一心只相信她。
王文胥看着赵氏道:“外头的日子可能会难过一些,你愿不愿意与我一道?”
赵氏连连点头,她愿意,太愿意了:“都依老爷的,嫁鸡随鸡嫁狗随狗,你去哪里我都跟着你。”
王老太爷从不曾被王文胥这般忤逆过,所以也半分情面不留,朝府里的下人吩咐:“你们几个,去帮着长房的收拾东西,从今往后我不想再看见他们!”
王文胥颇为无奈的看着老太爷,撇开赵氏和三娘的手,朝着高堂之上一拜:“孩儿不孝,令父亲失望了,这一礼是敬谢父亲养育之恩。”
“呵!”王老太爷冷哼一声:“别谢我,我可没有你这么能耐的儿子。”
王老太爷不知王文胥的良苦用心,他这么做只是为了不让王家被牵扯到皇权之争里去。
若是真到了紧要关头,王文胥也不可能不顾王家的安危。
现在老太爷铁了心要撵他们走,王文胥就将计就计,两件事情一块儿解决,还省心一些。
王三爷心里头有高兴又愧疚,说白了他这官位和前途都是王文胥给的。如今王文胥落魄了,他虽然想坐主位,却有那么些于心不忍。
“父亲息怒,兄长他现在重伤在身还未痊愈,不如就让他们留下吧?如果父亲实在要赶他们走,也得他把伤养好……”
王老太爷心里有些动摇,他看王文胥站都站不稳,生了些许恻隐之心。
可王文胥心里清楚,王三爷这是缓兵之计,为的就是先把王老太爷稳住,然后劝其留下长房一家。
王文胥不允许这样的事情发生,所以拒绝:“三弟莫要再为我求情,我意已决。”
听闻此言,王老太爷更加生气,指着门外道:“那就滚!除了衣物杂物,王家的东西你也分毫别带走!”
本来就是为了逼王文胥服软的话,结果王文胥来了句:“好,一切都依您。”
连三娘都觉得王老太爷能忍住不发做很是厉害了,若换成是她,估计沉不住气。
养了几十年的儿子跟一个女人跑了,一点儿都不惦记父亲的恩情,换成谁都不能忍。
事已至此,再没有反转的余地。可王三爷似乎不死心,还想再劝。
胡姨娘从身后拉扯他一下,制止住他的冲动:“老太爷在气头上,你就别往刀口上凑了,先依着老太爷的意思,以后想让他们回来也不困难。你看二房的,最后不也回来了么?”
这样一听似乎很有道理,王三爷便作罢。
王祁莲与赵氏将王文胥从地上扶了起来,之后三娘便跟着他们缓缓的朝门外而去。
才走出去几步便瞧见王祁贤与流苏两人朝这边来了。
见了王文胥,连忙上来问安:“父亲感觉如何了?身子可有大好?”
王文胥昏迷期间他日日过来问安,回回都想留下照看,可赵氏总以他应该把心思放在前程上为由赶他离去。
今日从外头就听说了赵氏的事情,他急急忙忙赶来,一路上自责他没有固执的多关心一下父母亲。
王文胥已经筋疲力尽了,才醒来本就很虚弱,还跟王老太爷争论这么久。
“你们也去收拾一下吧,今日咱们就搬出去。”
王祁贤还不知道发生了什么事情,一副不明所以的模样。
王祁莲便把今日的事情跟他简单的说了一遍。
“那成,要走咱们一起走,左右咱们才是一家人!”
赵氏心里心里暖洋洋的,有夫如此,有子如此,她也没什么可求的了。
至于那帮被王老太爷遣来帮忙的下人,与其说帮忙的还不如说是来看热闹的。
王文胥回东恒院赵氏便让他先歇着,等她收拾好了叫他。那些下人倒好,一个个的帮不上忙就算了,也不知照看一下王文胥。
三娘那里没什么可收的,故而跟王祁莲交待一句让丽姝她们收拾,而她则留在东恒院帮赵氏收拾。
赵氏心事重重的,收拾着收拾着总会走神。
“您这是怎么了?”三娘问她。
她叹息一声,把心里的顾虑都跟三娘说了一遍:“咱们手里的银子不多,老太爷又不让带贵重物件儿走,出去之后怕是不好过。”
三娘拍了拍她的手背安慰道:“母亲不必担忧,看得见的贵重物品不能带走,看不见的总能带走吧?诸如您的嫁妆,金银玉石之类的。”
赵氏有顾虑:“能行吗?老太爷自然不会过分为难,可老夫人……”
想想也是,王老夫人恨了长房这么久,现在总算扬眉吐气了,说不定就会落井下石。
三娘思忖片刻,道:“您把特别贵重的东西打包一下给我,我自有办法带出去。”
赵氏便听了三娘的话,将梳妆台上的贵重首饰收了装好交给三娘。
三娘将其交给沈嬷嬷,然后把这些东西给张临,让张临带出去。
麻是麻烦了点,不过总比带不走的强。
再回到东恒院的时候,赵氏已经收拾妥当,见三娘回来便问了一句:“如何了?”
三娘点点头,然后看了看榻上的王文胥:“该叫父亲起来了。”
赵氏嗯了一声,将收拾好的东西交给三娘,也让丫鬟们帮忙拿了一些,她则扶着王文胥出门。
未多时,王祁莲和王祁贤他们也都来了,一家人打算离开王府。
果然如赵氏所料,老夫人守株待兔,正在府门前候着。
她身边跟了两名小厮,还有那助纣为虐惯了的丘若姑姑。
待一行人走近了,老夫人才笑着道:“这风水轮流转,一不留神就转到你们头上了,真是造化弄人。”
王文胥虚弱的瞥了她一眼:“不知母亲可是来送咱们一程的?”
老夫人点点头:“自然是的,不光送送你们,还是来看看你们有没有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