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娇娘赋-第77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三娘好觉得稀奇,张成怎么说都是王家的人,为何不能入府来呢?
带着疑问,三娘跟着张临一道出去,在拐角处见到了张成。
张成穿一身玄色锦袍,头上束金冠,让人都快想不起他原来的模样。
“张成,你”三娘指了指他那身装扮,惊问道。
他也看了看自己这身衣裳,笑着道:“装模作样的行头罢了”
张临恭恭敬敬的朝着张成微微屈身:“你们俩先聊,我在后门处把风,免得出什么意外。”
“嗯,你去吧。”张成点头道。
待张临离去,三才问他:“你这些日子都去哪里了?二房的回来也不见你人。”
他道:“说来话长,总之短时间是不能回王府来了。”
“怎么的?难不成二爷不让你回来?”
张成笑着摇头:“倒不是这个,二爷对我很信任,只是有些事情耽搁,我暂时在旧宅子里呆着。”
三娘一听,心中生出个想法:“你知不知道鸿渊书院的事情?”
张成听罢,不自觉的环顾了四周,这才悄声道:“我此番前来正是为了此事,事发突然,这事情我原本是不知情的。但后来听二爷的人说起,我才急忙赶来看望您,顺道给您说一些事情。”
这么说来,书院那事情还真是王二爷搞得鬼。
“照你的意思,是二爷有意刁难?那动机在哪里?”
他正色道:“小姐是不是认得陆家的公子?”
三娘愣了愣:“认得是认得,但并不熟识。”
张成似乎送了口气,接着道:“事情的源头就在此处,您应该知道二小姐对那陆公子的心思,死活要嫁到陆家。本来二爷对陆家也不是非结这门亲不可,但二夫人和二小姐插手进来,把这事情越搅越混。何大人不是认了二小姐为义女么,二夫人借亲上加亲的名义,硬让四小姐配给何大人家中的独子为妾。何大人便也做顺水人情,到陆家去说了二小姐的亲事,结果也是被回绝。”
乔氏还真是缺德,王祁若半大的孩子,竟然就这么许给了何家。她也不想想,何家那公子病恹恹的,往后的日子要怎么过。
难怪这次回来萧姨娘消停了不少,大抵是对二房是生了怨,又一心挂念自己的女儿。
“陆家拒绝他们也不是一次了,怎么牵扯上我了?”
三娘问出这话,突然就想明白了,二房的是知道了陆夫人的心思吧?陆夫人上次来王府赴宴之时就有所表现,二房的大概是知道了她的心思。
张成见她瞥眉沉思,问了一句:“小姐是不是已经知道陆家的心思了?”
她没打算瞒张成,点了点头:“猜得出个大概,只是先前没当回事。”
“那关于这件事情,小姐是怎么想的?”张成小心翼翼的问她,似是很想知道。
三娘避而不谈:“这是其次,且捡了重要的说吧。”
张成见她这般,不好继续问,便只能继续往下说:“二爷想与陆家结亲,一是为了陆家的势力,二是因为何大人需要。二爷是何大人的人,这是众所周知的,何大人也乐见陆家与二房的结亲,如此他们便能牢牢绑在一块儿。”
这何裕仁有意思,新帝才登基不久,他便想着拉帮结派,还真是“忠心耿耿”。
“所以呢?二房的知道陆家人有意与我,便想着在书院来那一出,让我身败名裂,好叫陆家人歇了那份心思?”
张成点头:“大致是这般,不过二爷的意思是,不留活口”
三娘神色一暗,这王二爷被撵出去之后心倒是越来越硬,起先想要王文胥的命,现在又不想留三娘的活口,真把人命当草菅了。
见三娘这副神色又不说话,张临再道:“怪我没有早些察觉这事,险些让小姐陷入水深火热之中”
张成哪能面面俱到?即便三娘真中了招,那也怪不得张成。
只是三娘现在还有一件好奇的事情:“你在外头帮二爷忙什么呢?”
“这”张成显得有些难以启齿,想了许久才肯说出来:“这件事情也是我自己求的,最初的想法只是在二爷面前建功,谁知道二爷贪心不足”
张成这话就说半句,更让三娘好奇起来:“到底是什么事情?”
他又环顾了四周,见无人才凑到三娘耳边说:“去年到现在一直缺粮食,京城周边一些大点儿的州县都缺得紧,许多富商有银子没地儿买吃的。当时二房的还在外头,虽说时日过得不如刚出来那会儿紧巴,但也不怎么富裕。我便向二爷提议,让二爷利用官职便利从粮仓里弄些粮食出来倒卖”
三娘诧异的望着张成:“这法子是你想的?胆子倒是够大。”
他却笑了起来:“不瞒小姐说,我这么做也有我的私心。倒卖京城国库里的粮食是死罪,证据在我手里,就不怕二房的往后跟咱们斗。”
她竟不知张临何时有了这些计较,全然已经不是当初跟着三娘一道来京城的那个小子了。
“如今你倒是比我更有注意了”
张成听了她这话,脸色一变:“我小姐是不是觉得我现在心思太多,开始讨厌我了?”
这倒不是,世上的人就不可能一成不变,张成变成这个样子也不见得就是坏事,至少他往后能自力更生了。
“怎么会呢?你跟我是一条心的,咱们之间不会有隔阂。”
张成很高兴能从三娘嘴里听到这样的话,从当初三娘待他入京伊始,他便决定好好跟着她。若是现在因为这点小事而对他有了偏见,那他真要伤心了。
“有小姐这句话就够了,此来就是为了说这些,小姐千万保重。”他抬头看了看天上明晃晃的太阳,之后朝三娘行了个礼:“时候不早,那边还有事情要我打理,小姐恕我先行告退。”
三娘冲他点点头:“去吧”
☆、第三百三十六章 圣旨到(二更)
张成走后,三娘回去便让沈嬷嬷把早先准备好的衣裳头面给徐嘉柔那边送去。
徐嘉柔与她而言是个有利的工具,必要的时候能发挥大作用。
听闻当晚胡姨娘同王三爷吵了一架,两人夜里索性就分开睡了,总之动静不小。
只要不是王家长房的事情,三娘一概不过问,他们要怎么闹随便。
次日,胡姨娘同王三爷闹的事情就传遍了整个王府。
原来,王三爷根本就不知道胡姨娘让徐嘉柔顶替王祁莹进宫选秀的事情,故而两个人吵了起来。
在王三爷看来,徐嘉柔是友人遗孤,他代为照看自然要替人家铺好前路。可让胡姨娘这么一搅和,人家姑娘的大好青春就葬送在那密不透风的宫墙里了。
而在胡姨娘看来,王祁莹是她和王三爷的宝贝女儿,她不愿意把自己的宝贝送到宫里去,所以觉得王三爷不讲情面,只顾着别人。
胡姨娘到底是一介妇人,根本不怎么通朝堂之事。
为什么齐王要在三品及以上大员中选女子入宫呢?原因很简单,那就是因为皇后一家子,也就是镇南王的势力。
自齐王登基一来,因助他登基有功,镇南王可谓是春风得意,在南面猖狂得很。
帝王哪有不同权衡之术的?齐王自然也懂。
镇南王如今是国丈,其女在宫中为后,若是诞下皇嗣,那便是后患无穷。
但齐王又不能左右生育之事,便只能在宫里多找几个有权有势家中的女子,大家斗成一窝,他就可以从里头挑事情出来整顿。
那善妒的皇后岂会不招惹事情?齐王正好拿来开刀,说不准没几年中宫之位便要易主。
在三娘的记忆里,也就是两三年的事情。
不过徐嘉柔是没那福气的,她的出生注定掌不了权,但她在却占了一个特殊的位置。
虽然三娘也不知道为什么徐嘉柔又这样的福气,但她一定在齐王心中有一席之地。
转而言之,如今王三爷风生水起,齐王似乎很看重他。王祁莹只要入宫,齐王定然会纳入怀中。
因为王祁莹不同别家的庶女,她是王三爷唯一的女儿,又一直看重。
看重比什么都重要,正因为这个,王三爷才会更加关照王祁莹,齐王也能将王三爷牢牢抓稳。
但胡姨娘不愿意,那就等于错失良机。
事已至此,王三爷也没办法左右。
宫里来采录入选秀女之时,胡姨娘已经把徐嘉柔的名字报上去了,若是再改,便成了欺君。
胡姨娘是个聪明又有手段的女人,跟王三爷冷战了不到一天,晚上又将王三爷哄到了她房里。
这一同房,自然什么恩恩怨怨都抛到一边去了。
可怜那徐嘉柔,一心把王三爷当做自己的救命恩人,却也不想想,在三房一家子和她之间王三爷永远都不会选她。
她本来就只是个外人,怎能期盼得到王三爷同等的照料呢?
左不过进宫之后王三爷开个后门照顾照顾她,其余的恐怕是不会多管了。
选秀这一日,恰逢阴雨天。
雨势不小,三娘便窝在褥子里不肯出来,自然也没能送一送徐嘉柔。
宫里选的日子是今天,哪怕是阴雨天那也得照常办。
沈嬷嬷一大早打着伞去凑热闹,回来之后袖管都湿了半边:“不得了,宫里的太监一家一家的来接人,身后跟了二三十架马车,那阵仗都快赶上当年长公主殿下出嫁了”
三娘正在榻上研习女红,因为上次给苏钦玉绣的那只香囊实在有些不堪入目,可他又时时戴着,总让三娘觉得惭愧。
听到沈嬷嬷说这句话的时候,她还没反应过来,结果一回味,觉得哪里不对:“长公主殿下?”
沈嬷嬷一僵,见三娘那审视的眼神,微微皱眉:“老奴是听府里的厨娘说的,说当年她们见过最奢侈的婚队便是长公主当年出嫁之时。她们说得绘声绘色,老奴便在心里想象了那场景,今日见秀女们的车队觉得与老奴心中所想的很像,所以有此一言。”
三娘对沈嬷嬷还是了解的,她平时可不会因为说错话跟她解释这么多:“你到底是怎么了?有什么事情瞒着我?”
沈嬷嬷连忙摇头,辩解道:“小姐想哪里去了?老奴一直在河洝呆着,往上追溯都有好几十年了,怎么可能见过京城长公主出嫁是什么模样?”
她说的倒是,沈嬷嬷在河洝呆了几十年,那是傅家都知道的事情。
三娘想起苏钦玉那晚跟他说的话,问沈嬷嬷:“那两只鸽子怎么最近不见影子?拿到哪里去了?”
沈嬷嬷在窗边的桌案前给她收拾桌子,边收捡了几只狼毫,一边道:“好着呢,只是它们近来都有些躁动,老奴怕吵着您,所以就拿到厨房那边去养着了。厨娘们偶尔会有些捡剩下的菜叶子什么的,便都喂它们吃,我还省心。”
三娘在锦布上又绣了两针:“嗯,改天抽空还是拿回来吧,我有用。”
“欸,老奴知道了”
徐嘉柔进宫,谁也没把这当回事,所以在圣旨下来的时候,王家上下都震惊不已。
因着是圣旨,王家人顾不得惊讶,便先将旨意接下,把宣读圣旨的公公送走,然后才再把一家人聚拢来说这件事情。
当时王三爷不在府里
她说的倒是,沈嬷嬷在河洝呆了几十年,那是傅家都知道的事情。
三娘想起苏钦玉那晚跟他说的话,问沈嬷嬷:“那两只鸽子怎么最近不见影子?拿到哪里去了?”
沈嬷嬷在窗边的桌案前给她收拾桌子,边收捡了几只狼毫,一边道:“好着呢,只是它们近来都有些躁动,老奴怕吵着您,所以就拿到厨房那边去养着了。厨娘们偶尔会有些捡剩下的菜叶子什么的,便都喂它们吃,我还省心。”
三娘在锦布上又绣了两针:“嗯,改天抽空还是拿回来吧,我有用。”
“欸,老奴知道了”
她说的倒是,沈嬷嬷在河洝呆了几十年,那是傅家都知道的事情。
三娘想起苏钦玉那晚跟他说的话,问沈嬷嬷:“那两只鸽子怎么最近不见影子?拿到哪里去了?”
☆、第三百三十七章 祁莲回府(一更)
王老夫人睨了三娘一眼,倒是没说三娘什么不好,至于词措间多有不削:“两者是不能相提并论的,毕竟那丫头进了宫,也算是飞上枝头。”
乔氏在一旁搭话:“可不是么?这两人怎可相提并论呢?一个是金子,一个”
“咳咳”赵氏突然出声将乔氏的话打断,继而与王老夫人道:“既然那丫头有出息,那就干脆入了王家族谱,还能光宗耀祖呢。”
她本来是这么一说,根本没想过王老夫人会应允。
结果,老夫人连连点头:“这注意倒是不错!细细算来,咱们王家女中出妃嫔还是上好几辈的事情了,如今添上这一笔正好。”
不光赵氏愣住,胡姨娘更觉得不可思议。
“老夫人不是认真的吧?这丫头虽说是三爷友人之女,但跟王家非亲非故,直接入族谱恐怕不妥。”
乔氏亦觉得王老夫人此举过了些,劝道:“这确实不妥,王家怎能随随便便的让外人如族谱?这可是大事,老太爷也不一定会应允。”
王祁莹也帮胡姨娘的腔:“祖母恕孙女妄言一句,嘉柔入宫为妃固然是幸事,但说不定也是祸事。孙女熟读史书,关于宫中女子命运多厄感慨不已,嘉柔她如今也身在其中,是福是祸还真不好说。”
一句话说到王老夫人心坎里去了,确实不是件稳妥的事情。
胡姨娘也不愿意徐嘉柔如此招王家人待见,便附和道:“可不是么?这世事难料,咱们岂能将希望寄托在一个外人身上?万一那徐嘉柔存了私心或者意图不轨,那咱们岂不是跟着倒霉?依我看,什么名头都不必给,咱们看着便是。”
似乎人人都不支持王老夫人,她也只能作罢:“那就不提了”
虽说最后也没给徐嘉柔什么好,但胡姨娘却觉得危机将至。她从前那样对徐嘉柔,如今风水轮流转,她怕徐嘉柔记恨她。
可现在徐嘉柔还只是入了初选,胡姨娘想见徐嘉柔还不是时候。
接下来这几日便再没有了徐嘉柔的消息,王家人焦急等待之际,王老太爷回来了。
老太爷如以往那样,回来也不见家中的人,自顾自的将外头带回来的东西顺好,接着又出去会他那些旧识友人。
王祁莲是跟着王老太爷一块儿出门的,此番自然也跟着老太爷回来了。
她回来之后头一件事情是去给赵氏请安,本来想去看看王文胥,可是没见着。
赵氏心疼自己的宝贝女儿,虽然心中气她不吭一声就走了,但心里却一直惦念着。
在赵氏那里呆了一个时辰,王祁莲可算是回了夜阑居。
三娘她们在王祁莲进府的那一刻便知道她回来了,早就在院子里候着。特别是柳儿,站也不是坐也不是,激动得很。
所以在王祁莲进门的那一刻,柳儿冲在最前头:“小姐!”
王祁莲穿着很随意,跟她从前在王府里的时候大相径庭。
她冲柳儿笑了笑:“看把你激动的,不就是出了半个月的远门儿,至于么?”
“当然至于了!”柳儿嘴一撅,开始抱怨起来:“您就这么走了,我都不知道要怎么办,若不是五小姐帮着奴婢去跟夫人求情,那小姐回来估计是见不到我了。”
闻言,王祁莲看了看三娘,亦对着三娘笑了笑:“别来无恙”
相较于当时王祁莲出府之前,她的态度已经是大转变,但三娘却觉得两人的距离越来越远了。
三娘回以一笑:“长姊在外头可还过得好?”
她想了想:“说不上好,但也不能说不好。比在府里过得艰苦一些,但也比府里自由得多,更能开眼界。”
听到“开眼界”这三个字,三娘是羡慕的。她还在望春楼的时候就想着什么时候能攒下银子,然后在山间找个清净的地方过日子,偶尔也能化作四处云游的出家人,到别的地方去转转。
可惜,最后银子是赚到了,身体也垮了。
“那真是太好了,我做梦也想出去走走。”
王祁莲嗯了一声:“外头确实精彩,若是有空你也应该出去走一走。”
她这会儿还真有了点长女的从容,比之从前判若两人。
三娘很想知道这半个月里发生了什么,竟让王祁莲有了如此大的转变:“长姊此番跟着老太爷云游,见过什么新鲜事情了么?不妨跟咱们说说,也好让咱们开开眼。”
她却婉拒:“都是些微不足道的事情,你若是想听,改日我再说吧。今儿实在累了,我想先歇会儿。”
听王祁莲这般说,柳儿赶忙上去伺候:“那奴婢侍奉小姐歇着吧,屋里我都收拾过了,床絮褥子也都打整过。”
柳儿这明显是邀功,王祁莲自然听得出来:“知道你心细,赶明儿赏你件儿好东西!”
“什么好东西啊?”
王祁莲还卖关子,不肯直接说,而是往她那屋里去了。
柳儿好奇得很,屁颠屁颠的跟在后头,不停的问是什么。
待她两人离去,沈嬷嬷才在一旁嘀咕道:“怪事情,小姐有没有觉得大小姐在跟咱们保持距离,生疏得紧。”
三娘当然察觉到了,若换了从前,王祁莲有什么新鲜事不用三娘说,她自己也会噼里啪啦的讲出来。而现在,就算三娘开口问了,她也找了理由推拒,面色从容,滴水不漏。
“这是好事啊,人都会成长,总不能遏制。再说了,她是王家嫡长女,如从前那般心无城府不见得是好事。”
沈嬷嬷也这么觉得,便没再说什么。
王祁莲此番回来之后,真是从里到外大变样,就连去赵氏那里请安都越发早了。
这一日,三娘辰时一刻出门,跟她撞了个正着。
两人都没什么话,虽是并肩而行,看上去却像根本不认识一般。
三娘先出声打破宁静:“长姊这次回来话变少了,让我十分不习惯。”
她很自然的偏过头来看了看三娘:“我起初也不习惯自己这样子,时间一长就不那么别扭了。”
☆、第三百三十八章 初现端倪(二更)
两人边走边说着话,突然从小道上窜出一婢女,慌慌张张的撞到王祁莲身上。
三娘连忙去拉了王祁莲一把,这才没让她摔到地上去。
那撞上来的丫鬟早已倒在地上直叫唤。
“你这婢子怎地如此无礼?”三娘斥道。
那丫鬟一听,连忙跪在她俩面前,直磕头:“小姐恕罪,奴婢也是心急的,不是有意冒犯两位小姐”
三娘一直在观察着丫鬟,看着很是面生:“怪了,我怎么没在府里见过你?”
那丫鬟抬起头来看了看三娘,又赶忙将头埋了下去:“奴婢是二老爷在牙婆那里买来的,专门伺候林姨娘。”
难怪了,本就不是王府的旧人,再加上是那林姨娘身边伺候的,自然很少见到。
王祁莲赶着去赵氏那里,无意与这丫鬟多做周旋,便道:“得了,小碰小撞不算大事,你且走吧。”
那丫鬟感恩戴德,连忙又磕了两个响头,起身退下。
接下来的一路上,三娘满脑子都是那个小丫鬟的事情。因为她发现了一个小细节,那丫鬟侧脸微红,像是被人打的。
林姨娘在三娘印象中一直是个柔柔弱弱的小女人,断然不会做这般粗暴之事。
而且那巴掌也太宽了一些
三娘想着,伸出自己的手掌看了看,再回想那丫鬟脸上的巴掌印,更像是男人的。
怪了,王二爷这会儿还在外头忙活,谁这么大胆子敢随意掌掴府里的丫鬟?
想着想着竟出了神,连到了东恒院门前都不知道拐弯进去。
王祁莲蹭了她一下:“在想什么呢?”
三娘猛地回过神,忙道:“没什么”
王祁莲也没多问,便率先进了院子。
赵氏已经许久没见王祁莲和三娘一道来请安,见此觉得高兴,便留着两人多坐了一会儿。
东恒院里心添了一个老妈子,说是从前王府里的旧人,因着年迈在前院干些不算重的杂活。赵氏看她勤勤恳恳还踏实,便将她提到东恒院里来伺候了。
这老妈子姓蒋,现在大伙儿都管她叫蒋姑姑。
赵氏吃一堑长一智,现在对着蒋姑姑不算亲近,也不肯让她沾上账目的事情。所以,这蒋姑姑也就是个伺候衣食住行的下人,并没有太大的用处。
三娘她们进来之后,蒋姑姑便忙着倒茶伺候,一点都不敢怠慢。
只是刚进来的时候,她正和赵氏说着什么,她们进来之后就突然不说了。
赵氏同三娘她们说道了几句,似乎又想起先前蒋姑姑所说的事情,便问了一句:“对了,你刚才跟我说二房那边的事情,提了两句就没下文了,现在继续说了吧。”
那蒋姑姑颇为难的看了看三娘个王祁莲,犹犹豫豫的不敢讲。
赵氏皱了眉:“祁瑶和祁莲是自家人,有什么便直接说,吞吞吐吐的不成样子。”
蒋姑姑才伺候赵氏没多久,对赵氏的脾性摸不清楚,以为赵氏不喜欢在子女面前论人是非。
见赵氏这般说,蒋姑姑才大着胆子道:“老奴今儿去厨房打水的时候,听人说林姨娘的小舅到府里来了。那人嚣张得很,看林姨娘屋里的谁不顺眼就直接动手,好几个侍奉的丫鬟都被收拾了。”
三娘一听,联想起先前那个慌慌张张的丫鬟,想来也是其中一个。
赵氏听罢,面色不怠:“什么时候来的?老夫人知道么?”
蒋姑姑摇头:“老夫人今儿一早就跟二夫人一道去凌云寺去了,林姨娘都坏了好几个月了,她们说是去还愿。”
“那就让老夫人回来自行解决吧,免得我插进去又惹得一身臊。”赵氏现在跟从前也大不相同,很多事情是睁一只眼闭一只眼,爱管不管的模样。
三娘知道蒋姑姑跟赵氏说这些的用意,不就是因为赵氏挂着王家主母的名号,想着应该同赵氏说么?
这样看来,这蒋姑姑倒还不错,知道什么都跟赵氏讲,赵氏消息灵通一点也能应变快一些。
只是蒋姑姑看赵氏这爱答不理的模样,不是太理解:“夫人真不去管一管么?他一个外人,大摇大摆的来王府就不说了,还理直气壮的打王府的下人。”
听她这么一说,好像真该管一管似的,赵氏不由的愁眉。
王祁莲现在也学会了察言观色,见此便向赵氏说道:“母亲若是有事便去办,我跟瑶生自行回去便是。”
赵氏看了看王祁莲,又看了看三娘:“也好,你们俩就先回去吧”
如此,三娘跟王祁莲便退下。
说实话,若不是王祁莲自请回去,三娘一定要跟着赵氏去看一看。
因为,三娘的第一直觉告诉她,这里头肯定有问题。
还记得方才撞上王祁莲的那丫鬟,脸是被打了没错,但那慌张的神色让人想不明白。换了旁人被打了,难道不该是一脸惆怅,伤心难过么?怎么那丫鬟脸上根本看不出这些,而只有慌张。
她到底在慌张个什么?
现在是不能跟着赵氏去了,只能回去之后跟沈嬷嬷说说她心中的疑虑,让沈嬷嬷去探探门道。
二房的事情三娘现在无比上心,从张成那里知道书院那事的原委后,三娘对二房真是恨之入骨。
当时若非苏钦玉及时赶到,她真要功亏一篑。
此仇不报非女子,想让她忍气吞声是不可能的。
因为,三娘的第一直觉告诉她,这里头肯定有问题。
还记得方才撞上王祁莲的那丫鬟,脸是被打了没错,但那慌张的神色让人想不明白。换了旁人被打了,难道不该是一脸惆怅,伤心难过么?怎么那丫鬟脸上根本看不出这些,而只有慌张。
她到底在慌张个什么?
现在是不能跟着赵氏去了,只能回去之后跟沈嬷嬷说说她心中的疑虑,让沈嬷嬷去探探门道。
二房的事情三娘现在无比上心,从张成那里知道书院那事的原委后,三娘对二房真是恨之入骨。
当时若非苏钦玉及时赶到,她真要功亏一篑。
此仇不报非女子,想让她忍气吞声是不可能的。
☆、第三百三十九章 中了!(一更)
次日,王府便热闹了起来。
林家能主事的人都来了,还有那在王府嚣张了一日的林姨娘小舅。
林姨娘的小舅名叫李任,是林母最小的弟弟,如今不过而立之年,看上去很是年轻。
这样的场面不是三娘方便参与的,于是乎三娘只能从沈嬷嬷那里听一些大概。关于林陌的形态、衣着,也都是从沈嬷嬷那里得知的。
据说,那李任乃林母娘家唯一的儿子,李家人又因为临江盘上王府的高枝而让林母多多照拂。
李任也不是游手好闲之人,他自己做了些食材方面的生意,日子不比林家人过得差。只是李任颇有野心,得知林姨娘到王府做贵妇人之后就把目光转向王家来了,想让林姨娘帮着他在王老夫人面前美言几句,他好拿下王府进购食材的生意。
林母向着娘家,起先也跟林姨娘说过这件事情,但林姨娘性子柔柔弱弱,始终不敢在王老夫人跟前去提。
正因为这个,那李任才来王府找林姨娘,想来他大发雷霆也是因为林姨娘不帮他的缘故。
现在理由也有了,事情也能连贯上了,可三娘就是想不明白那个丫鬟。她慌慌张张的,到底是看见了什么?
林姨娘此番胎动,大夫看了也只是说胎像不稳休养一段时间便可,并无大碍。所以,让那丫鬟受惊吓的绝对不是林姨娘腹中胎儿的原因。
沈嬷嬷又道:“那林家人真是难缠,仗着现在林姨娘怀了孩子,竟帮着那李任跟王家要食材供应的生意。老奴这辈子见过不要脸的人多了去了,像他们这么不要脸的还真是少见。”
三娘点头表示赞同:“林姨娘也是个可怜的人,想必从前在林家没少受委屈。像那样的人家,哪个姑娘都受不了?”
“是啊,还是咱们小姐命好,这王府里也就长房能生存了,去了别处怕是连个容生之处都没有。”
也是,当初贤王把她生母托付给王文胥,大概也是觉得王文胥人品不错。
“对了!”三娘想起方才还跟沈嬷嬷说着林姨娘的事情,结果说着说着竟然跑题了,便又将话题带了回去:“最后老夫人是怎么解决这件事情的?”
沈嬷嬷瘪嘴道:“能怎么解决?老夫人固然也是老无赖,可她能无赖得过林家那帮不要脸的人么?老奴听说最后老夫人同意让李任接下王家的生意,事情也就不了了之了。”
这还真是亲生的,林家的女儿这么不值钱,还不如他们一个外戚。
三感慨了一句:“他们步步相逼,老夫人却一味的为了林姨娘肚子里的孩子退让,我倒觉得林姨娘往后的日子不好过。”
“可不是么,拿怀孩子当做筹码来要挟老夫人,以老夫人那个脾气,往后有的林姨娘受的。还有,听说老夫人最后定下这件事情是因为林姨娘开口劝了,帮着林家人,帮着那李任。”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