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娇娘赋-第73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见此,刘誉才往边上挪了些,躬身作揖:“请先生过”
  吴先生点了点头,将车帘放了下去,让车夫继续赶路。
  沉默了片刻,吴先生问道:“你觉得那永安侯家的世子如何?他今日这般行为又是为何?”
  三娘心知吴先生这般聪慧细致之人早已洞察,直言道:“永安侯世子什么为人满京城都晓得,至于他今日此举,完全是登徒子行为,欠收拾。”
  如今日永安侯世子那般,三娘早已见怪不怪。早些年就听闻京中一些纨绔子弟爱在车马聚集之地搞怪,假意撞上旁人的马车,硬要让车里的人露面。若车里是女子便诸多纠缠,若是男子便致歉放行。
  好在那永安侯世子认得吴先生,不然今日恐怕要纠缠一番。
  吴先生笑了起来:“你这孩子,依旧那么聪慧,我倒是不必担心你在京中受罪了。”
  “不,瑶生尚有愚钝之时,还需先生耳提面命。”
  “不见得,你在王家生活了那么久,把王家主母哄得好,何须我耳提面命?”说道此处,吴先生顿了顿:“话说,你也不小了,什么时候才寻人嫁了?我先前听说你父亲与左家念叨这事情,怎么现在又没影了?”
  “快别提了,那左家公子根本无意娶我,与其强求,还不如推了。”
  “推了?”吴先生不明所以:“这事情还是你推了的?”
  三娘摇摇头:“不算是我推的,也是父亲的意思。”
  “这就好,女子可不能做这般举止,若是旁人拿去说道,还让人以为你心高气傲。”
  为了不让吴先生在这个话题上延伸,三娘道:“好不容易跟先生见一面,先生就不能说些别的么?什么家长里短,坊间趣事,学生都愿意奉陪。”
  谁料吴先生根本不吃这一套:“少来,婚姻乃大事,我这不是关心你么?我看那左家的公子人挺不错的,你怎么就看不上人家呢?”
  看来吴先生并不知道那段时间发生的事情,鸿渊书院还真是个远离世事好地方。
  三娘将那些事情同吴先生说了,有理有据的。
  吴先生听了觉得不可思议:“这左老爷真不如他父亲会处事,既然他瞧不上你,那咱们也不待见他。”
  总算是把吴先生说通了,三娘笑着点头。
  本以为到这里就算完了,结果吴先生穷追不舍:“那你究竟喜欢什么样的?趁着我还在,便帮你引荐几位。”
  “哎哟,我的先生欸,您就甭操这些闲心了。万事不都是水到渠成?您强行把水引来,我这渠还未通,能装得下么?”
  吴先生一听,明白了三娘的意思:“你啊,老大不小了,该想一想这些事情了。现在王夫人待你还不错,你就该善加利用,免得往后有什么变动,你没别的路可走。”
  “学生知道了”
  吴先生也是姑娘时候过来的,她当初心高气傲的也如三娘这般推拒不从,想来也是水到渠成这个理,便没再说了。
  片刻,她们到了鸿渊书院门前。
  忽闻一阵说笑声,三娘便透过车帘的缝隙看了看。
  吴先生知道她好奇,便解释道:“那都是前两日赶考的学子,多是外地来的,冲着鸿渊诗会的名头多留了几日,准备一睹盛况。”
  三娘望着外头那一团团的人:“还真是不少呢,看来明日会很热闹。”
  “可不是么?所以我今日去王家接你还是为了你着想,若是明日再来,那恐怕得耗上许久。”
  确实是这个理,京城道鸿渊书院的路,有那么一节较窄,马车得一个个的拍着走。
  吴先生一家住在鸿渊书院最高处,那本来没人居住的,但吴先生喜静,便在那里置了屋子。
  沿途路过那片桃林,三娘便干脆拉开帘子细细观赏起来。
  桃林中亦有三两个人聚集,三娘仔细看了看,竟发现有些眼熟。
  “先生,京中也有公子来鸿渊书院小住么?”
  吴先生想了想:“没有啊,不过今日辰时苏家公子前来拜访过,也不知他会不会留宿。”
  苏钦玉这个人无事不早起,更不会白白浪费时间,想来不会留宿。

  ☆、第三百一十八章 饮花茶(二更)

  两人说话间,马车已经到了院门前。
  车夫道:“夫人,王小姐,咱们到了”
  吴先生应了一声,转而与三娘道:“来,咱们进屋里去聊。”
  三娘点点头,便跟着吴先生一道下了马车。
  “这是师公的手笔吧?”三娘瞅着这院门,清清寥寥,左侧一颗桃树傲立风中。
  “还是你眼光独到,似这般毫无风趣的布局,自然是出自他的手。”
  确实是毫无风趣可言,这棵桃树兴许是用来讨好吴先生的,可山顶风大,本该花满枝头的桃树,被风折腾得没了该有的样子。
  吴先生见她看着那颗桃树发愣,颇为不好意思的笑了笑:“得了,甭看了,随我进屋去吧。”
  三娘亦回之一笑,跟着吴先生一道进了屋里。
  从院外看不出这院子又多大,进去之后却是别有洞天。
  整个宅子不似寻常宅院一般庄重,更多了几分随意,摆设也不多。简简单单的,确实有几分文人居所的感觉。
  吴先生忙拉着三娘进去,绕过正堂到了侧便的小屋里。
  那屋子光线极好,有一扇偌大的窗,清风拂面,别有风情。
  “你快坐”吴先生将她带到窗边,席地而坐:“我前两日鼓捣了几蛊桃花茶,掺了蜜水喝,味道不错。”
  三娘也不推辞:“那我便尝尝”
  吴先生便忙去取茶,捡了一本书册让她打发时日。
  只可惜三娘现在静不下新来看书,索性凑到窗边吹会儿凉风。
  窗边挂着的纱帘被风带了起来,与她散着的发丝一齐跟随清风起舞。
  鸿渊书院是在依山而建,后头也也都是重山叠嶂,透过这窗便能瞧得仔仔细细的。
  正看得出神,三娘根本没注意身旁多了个人。
  “看什么看得如此认真?”
  三娘被吓了一跳,偏头一看,不是苏钦玉是谁?
  她又赶忙朝这屋里望了望,并没看见林院士的影子:“你不是同林院士在桃林里么?什么时候过来的?”
  他笑眯了眼:“我听院士说你要来,便想着来看看,没想到你都已经来了。”
  三娘跟他许久未见了,说话都觉得莫名别扭:“林院士去了哪里?”
  “他还要授课,我独自一人过来的。”
  “人家主人同意没?你就过来了,真是没点儿礼数。”
  他凑近了些:“自然的同意了的,我脸皮厚,求着林院士让我小住两日,人家答应了。”
  三娘一愣,“不要脸”这三字都挂到嘴边了却又改成:“随你便”
  苏钦玉微微瞥眉,仔仔细细的将她打量了一番:“我怎么觉得这回见你怪怪的,就像个思春的小丫头”
  “你”三娘气急败坏,真恨不得抬手给他两下。
  只是这厮习武多年,她这点儿力道打上去跟挠痒痒似的,她反倒费力气,索性就不动手了。
  三娘一扭头,回到座上坐着,随手捡起一本书看,不想理会他。
  苏钦玉脸皮还真是够厚的,见她坐下,他也寻了个位置坐下,眼神就没离开过三娘。
  “你看我做什么?我脸上有花么?”
  他摇摇头:“没有,只是你看到这书不大对”
  “哪里不对?”
  “你手里拿了本无字天书”
  “”
  三娘这才动手翻了翻,发现果然是一本没有字的空白册子。
  吴先生也正是粗心,说给她拿书看,怎么还夹带了一本没字的。
  正尴尬,吴先生总算是过来救场了。
  三娘见了吴先生,忙从座上起来,帮她抬摆茶具。
  吴先生见苏钦玉也在,问道:“世侄什么时候回来的?方才还不见你人呢。”
  苏钦玉彬彬有礼,起身朝着吴先生作揖:“晚辈适才刚到,才坐下便见您过来了。”
  吴先生喜笑颜开:“世侄有口福了,我正说给瑶生沏一壶花茶,你来得正好。”
  苏钦玉挑了挑眉,做出一副很是感兴趣的模样:“那我可真得好好尝尝了”
  听他这么说,吴先生更加高兴起来,二话不说,开始动手。
  有了吴先生在,三娘好歹能缓一缓方才的尴尬,她也不敢抬眼看苏钦玉,便盯着吴先生手里的茶壶看。
  谁想这苏钦玉不消停,与吴先生道:“先生动作得再快一些,您瞧您这学生,眼睛珠子都快掉您茶壶里去了。”
  他这是调侃了三娘,又把吴先生的马屁给拍了,真是高明。
  吴先生笑了起来,看了看三娘:“别急,马上就好了”
  三娘也只能装出一副确实很期待的模样,奉承吴先生。
  花茶的香味慢慢飘散了出来,三娘觉得稀奇,便认认真真的看这吴先生动手:“怎么这么香?”
  吴先生解答:“掺了几味药材,还有其他的几种花,味道便成了这样。”
  苏钦玉不吝夸赞:“先生高明,喝茶养生两不误,倒是一种新境界。”
  吴先生谦虚的推辞了两句,之后便将花茶端到他二人面前:“快尝尝”
  三娘闻言,端了起来,将茶杯凑到鼻尖闻了闻,确实香气四溢。再放到唇边抿了一口,酸酸甜甜的,怪好喝。
  “这味道我喜欢,又酸又甜。”
  吴先生自己端了一杯尝了尝:“我找了好些人来尝,发现这茶还是夫人、小姐们更喜爱一些。”
  苏钦玉这才将茶杯放下,认认真真的做了一番点评:“香气浓郁,味道酸甜,至于这舒经活络的功效,确实更适合女子饮用。”
  吴先生满脸惊讶,问道:“你怎么知道有舒经活络的功效?”
  苏钦玉指了指茶杯中剩下的那点儿茶水:“喝出来的,早年我同师傅一起生活,衣食住行皆是自己动手,也常跟着师傅上山采药,对医理略知一二。”
  闻言,吴先生对他更加赞赏起来:“真是英才出少年,你年纪轻轻的,懂得还不少,真是位难得的好孩子。”
  说到这里,吴先生猛地一惊,莫名其妙的朝着三娘看了看。

  ☆、第三百一十九章 添火做饭(一更)

  三娘一看吴先生那眼神儿,便知道她在想什么,索性偏过头去,佯装看不见。
  院外似乎进来了人,门吱呀响了一声。
  吴先生正要去看,谁知却是林院士回来了。
  “哟,这丫头已经来了。”
  吴先生忙替林院士褪下裘披,让他到苏钦玉旁边坐下:“都来了快半个时辰了”
  三娘与苏钦玉纷纷起身,向林院士行礼。
  林院士将他二人扶起:“来者是客,无需多礼。”
  两人便起身,回到方才的位置坐下。
  林院士自己给自己倒了一杯花茶,喝下之后才道:“我方才同书院中的几位先生商量晚间办点儿有意义的事情,毕竟书院中这么多的人,聚在一起更有意思。”
  吴先生进屋去放好林院士的裘披,出来便听见林院士的这番话:“几个老家伙整日不踏实,总爱搞些名堂。”
  林院士对吴先生的话并不介怀,反而笑着与她道:“咱们弄个灯会,猜谜,吟诗,我出彩头。”
  吴先生一听,垮下脸来:“你出?那你干脆把这院子给人家得了。”
  林院士改不了这毛病,听吴先生这般说他,颇为不好意思的笑了笑。
  苏钦玉却道:“无需院士出彩头,让晚辈代劳便是。”
  三娘抬头瞅了他一眼,到底是有钱人,不缺这点儿彩头。
  “那怎么行?你是客,咱们是主,哪能让你破费呢?”吴先生不答应,又与林院士道:“你前些日子不是画了一副雪景图么?拿出来做彩头再合适不过了。”
  林院士一想:“也成,与其拿来放着,还不如赠予有志之士。”
  敲定了注意,林院士便去取画。
  苏钦玉方才说要出彩头,一言既出驷马难追:“画是其一,我这里还有好东西。”他说着,扯下腰间那块坠子:“此玉产自西域,成色上佳,也算一件珍品。”
  吴先忙推拒:“不成不成,我可不能拿你这么贵重的东西……”
  苏钦玉却道:“此物并非赠予先生的,而是拿来做彩头,算我出一份力。”
  他将玉追往吴先生手里塞,根本不给她返还的余地。
  三娘将吴先生拉了过来:“人家说了是尽一份力,您便给他这个面子,他既然拿得出来,便是不缺这点东西。”
  “话怎么能这么说呢?”
  吴先生欲再说,却让苏钦玉打断:“王小姐说得在理,我既然拿得出手,便是不缺。”
  见此,吴先生才强强收下:“你可千万别学了我家老爷的坏脾气,到底是贵重物件儿,往后别乱给。”
  苏钦玉连连道是:“晚辈知晓,定然不会那般。”
  吴先生不知怎么的,突然又看了看三娘,转而苏钦玉道:“你也成家立业了,不知苏丞相给你寻的哪家姑娘。”
  三娘一听这话,便知道吴先生是在探苏钦玉话,佯装毫不在意。
  其实,三娘还有那么一点儿好奇,苏丞相到底有没有给苏钦玉寻妻室,或者是看好哪家姑娘。
  苏钦玉沉默片刻,摇摇头:“尚未定下,但晚辈已有意中人,想来我父亲不会阻挠。”
  三娘一颤,心中不免有些异样,即高兴,也担忧。
  高兴是因为苏钦玉口中的这个意中人兴许是她,担忧是因为他口中这个意中人说不好不是她。
  吴先生对苏丞相的脾性也颇有耳闻,当年苏丞相便是摒弃了门第之见,娶了意中人。既然如此,苏丞相自然不会为难苏钦玉。
  只是吴先生觉得可惜了,这么好的后生,与三娘似乎没什么缘分。
  “敢问是哪家的姑娘,竟能得了你的青睐?”
  三娘竖起耳朵听,生怕他说了一个她并不熟识的名字。
  可苏钦玉并未直言,回避道:“这话不好说,万一事不成,岂不是坏了人家的声誉。”
  吴先生觉得他言之有理:“也罢,我也就是好奇,别见怪。”
  苏钦玉摇摇头:“先生严重,好奇也是人之常情,我岂会因为这点事情计较?”
  林院士取了书画出来,掸掸衣袖:“这东西放多了,就是不好寻”
  现在书画有了,玉坠也有了,林院士便打算去跟书院里的先生说一说,让人去告知鸿渊书院聚集的那帮学子。
  吴先生同三娘都还没用用过饭,吴先生便说要上灶做一些吃的。
  三娘将她拉住:“先生且坐下,学生给您做一顿。”
  吴先生颇为惊讶:“你还会这个?”
  “只能说懂一些,做出来的东西能吃。”
  其实三娘厨艺还可以,那会儿被望春楼的人冷落在一旁,她自己也会动手做吃的。仔细想来,也是给逼出来的。
  吴先生来了兴致:“那成,你来做,我尝尝你的手艺。”
  这院子里连个侍奉的人都没有,吴先生便要帮着三娘搭把手,生火添柴。
  三娘忙着洗菜淘米,却不知苏钦玉将吴先生拉到一旁去了。
  他与吴先生耳语了几句,只见吴先生满脸惊讶。
  三娘回头准备问吴先生火点着了没,却看见他们两人在一旁窃窃私语。
  “先生?”三娘出言提醒。
  吴先生这才回过头来看了看三娘,略显慌张:“哦,我方才想起你师公出门的时候未带裘披,想给他送去,咱们这个年纪最不能受寒。”
  京城的春日确实不那么温暖,寒气未散尽。
  三娘不曾多想,点了点头:“那成,我自己来便是,先生记得早些回来,免得饭菜凉了。”
  吴先生道:“成,让这苏公子给你搭把手,一个人兴许忙不过来。”
  苏钦玉微微颔首,三娘则应下:“好”
  见此,吴先生便匆匆忙忙的出去了。
  见吴先生走远,苏钦玉撩起衣袖便准备生火。
  三娘将手里的活放下:“你方才同先生说了些什么?”
  他捡起一块木条,往灶里塞:“不就是林院士未穿裘披就走了么?提醒她一下。”
  苏钦玉这个人奸诈狡猾,撒起慌来眼睛都不会眨一下,三娘根本判断不出他说的是真是假。
  “你快不快动手,免得一会儿吴先生回来了和西北风。”
  三娘嗯了一声,继续手上的活。

  ☆、第三百二十章 许愿(二更)

  苏钦玉手脚娴熟的点燃灶里的木条,时不时的往里头添柴,火候掌握得挺不错。
  三娘不吝夸赞:“看不出来,你还会做这些事情。”
  他抬起头来,冲三娘温润而笑:“这有什么稀奇,生火做饭都是最基础的事,若是连这些都做不来,那算是白活了。”
  这些言语若是说给京城那些纨绔子弟听,怕苏钦玉要被人笑上许久。
  可三娘却觉得他说得非常在理,不由对他高看几分。
  “你这段时日都在做什么?”三娘问他。
  他不迟疑,直言道:“越笙不是回京了么?有许多事情堆积未处理,这段时间都在忙。”
  “都在忙什么?”
  苏钦玉避而不谈:“你总喜欢管这些事情,对你很重要么?”
  当然重要了,知道什么时候有危机,她才好逃离。
  见她不说话,苏钦玉便站起身来:“想什么?”
  三娘一愣:“没什么”说罢,她继续忙活。
  苏钦玉就站在她身边,看着她做事:“你前几天去凌云寺了?”
  “你怎么知道?”三娘一想,苏夫人也跟着去了,自然就是苏夫人说了的:“苏夫人跟你说的吧?”
  他点了点头:“还不止,她还给了我一样东西,你猜猜是什么?”
  三娘想起苏夫人半道上说要去观音娘娘面前娶贡品,便道:“从寺里带回的贡品?”
  他摇着脑袋,从袖里拿出一只红色锦囊:“这个是你的么?”
  三娘本是随意一瞥,待看清之后满脸惊讶。
  “这是苏夫人给你的?”她说着便要去抢。
  苏钦玉早料到她会有此一举,轻轻踮起脚,避开她的手:“你跟我说说,这是不是你的?还有,里头都写了些什么?”
  三娘经他这么一问,不由皱起眉来,这里头写的可不是什么说得出口的话。
  原来苏夫人是专门坑她的,竟偷偷取了这只锦囊给苏钦玉。
  “我凭什么要说?你快将锦囊还给我,那是我的东西。”
  他不肯给,却赖皮道:“你都不说这锦囊里写的是什么,我怎么知道是不是你的?既然不能确定是你的,那我为何还要还给你?”
  三娘气得咬牙切齿,先不管他,等把吴先生的饭菜做好了,再好好收拾这厮。
  吴先生灶屋里没多少菜,三娘只能随便做点儿,将外头的桌子收拾好,再把饭菜摆上。
  苏钦玉倒是一点儿不客气,顺手就夹了一筷子,边吃边做评价:“将就能吃。”
  三娘瞪了他一眼:“那是给先生准备的,你怎么这般无礼?”
  他丝毫不当回事,又夹了一筷子才作罢。
  一刻钟后,吴先生回来了,见他二人坐在桌边,便笑着走了过来。
  她望着桌上的饭菜,点了点头:“卖相还行,看来你那姨娘把你教得不错。”
  三娘让座给吴先生:“您快坐,再不动筷子,菜就凉了。”
  吴先生拉着他们两一块儿,吃罢了便出了门儿。
  三娘这下才明白过来,为何吴先生喜欢住在这里。
  山的那头,正是日落的方向,夕阳散发的红光笼罩在山顶上,入仙境一般。
  “真是个好地方”
  吴先生看着身旁的三娘,再看了看苏钦玉:“确实是个好地方,我一直不爱热闹,就希望能有这么个地方栖息。辰时看日出,酉时看日落。”
  三娘脑海中想象了一下吴先生所说的场景,竟有些向往:“那便是神仙日子了”
  正说着话,上山那方向传来些许嘈杂之声,有说有笑的。
  吴先生朝那边看了看:“人都来了。”
  上来的只是寥寥数人,见这山顶上的景致便兴起吟诗,瞧着欢乐非常。
  陆陆续续的,从山下上来了不少人,本来宁静的山顶,顿时变得人声鼎沸。
  到人来得差不多的时候,天都暗了。
  书院里的人燃气篝火,点起孔明灯,瞬时这昏暗的天上便仿佛多了几颗星星似的。
  林院士与书院中的先生们领头吟诗,把自己的诗句写在孔明灯上,放之天际。
  一下来了这么多人,吴先生算半个主人,也跟着过去忙活了,角落里就剩下三娘和苏钦玉。
  “我记得你最爱出风头,怎么今日不过去跟那些人一较高下?”
  他得意洋洋的来了一句:“都是些庸才,何须本公子出手?”
  三娘正想讽他一句,他却又道:“何况又佳人伴身侧,我岂能置之不理?”
  “花言巧语”
  也不知那边具体什么情况,此时诸多盏灯齐放与空中,看着蔚为壮观。
  “小时候听说对着孔明灯许愿,灯就会带着你的愿望飘到天神那里,天神会让你如愿。”
  “那你许一个看看,说不准真能实现。”
  三娘只当是句玩笑话,也玩笑似的许了个愿:“那我希望我能长命百岁”
  这是个很实在的愿望,但对她而言却更多的是感慨,因为她前世活得并不长。还没经历衰老,便匆匆消亡。
  “就这个?”苏钦玉对她许的这个愿颇为不解:“小姑娘都不想着与心上人能同届连理,或是遇得如意郎君,你怎么许了个这么俗气的愿望。”
  三娘没好气道:“你说的那些才俗气,我才不是那什么和德公主,自然不会许那种愿。”
  三娘正想讽他一句,他却又道:“何况又佳人伴身侧,我岂能置之不理?”
  “花言巧语”
  也不知那边具体什么情况,此时诸多盏灯齐放与空中,看着蔚为壮观。
  “小时候听说对着孔明灯许愿,灯就会带着你的愿望飘到天神那里,天神会让你如愿。”
  “那你许一个看看,说不准真能实现。”
  三娘只当是句玩笑话,也玩笑似的许了个愿:“那我希望我能长命百岁”
  这是个很实在的愿望,但对她而言却更多的是感慨,因为她前世活得并不长。还没经历衰老,便匆匆消亡。
  “就这个?”苏钦玉对她许的这个愿颇为不解:“小姑娘都不想着与心上人能同届连理,或是遇得如意郎君,你怎么许了个这么俗气的愿望。”
  三娘没好气道:“你说的那些才俗气,我才不是那什么和德公主,自然不会许那种愿。”

  ☆、第三百二十一章 吴先生往事(一更)

  三娘不是个愚人,她对苏钦玉并非不动心,但她还做不到接受他的这份情。
  一来是三娘从前对情爱早已失去渴望,二来苏家太过复杂,他们所行之事更是凶险至极。她此番重活过来,最期盼的是能安安稳稳读过余生,带着王家人,还有秋姨娘。
  她选择沉默,任由苏钦玉牵着她。
  苏钦玉见她不说话,似乎也没有偏要她回答的意思,就跟这么静静的站着,看着篝火前的众人。
  这是个喧嚣的夜,书院里的众人闹到很晚,近二更天才陆陆续续散去。
  苏钦玉是林院士的贵客,便留在那不大不小的院子里,同林院士歇在一间屋子里,而三娘则同吴先生宿在一块儿。
  众人在收拾完残局之后,便都歇下了。
  三娘睡在榻上,辗转反侧睡不着,惊动了身侧的吴先生。
  “怎么还不睡?想什么呢?”
  三娘忙道:“没什么,可能是今日玩得太尽兴,劲儿还没下去。”
  吴先生却是一笑,竟起身将桌上的烛火点燃了:“我今儿可没见你去凑热闹,何来尽兴一说?索性我也睡不着,陪我说会儿话吧。”
  三娘见吴先生确实不像有睡意,便点头答应:“陪您说会儿话也好”
  “你想不想知道我跟你师公当年你是怎么认识的?”
  每个人都有一些人生经历,三娘其实并不好奇,但吴先生这么问了,她便附和:“先生说来听听。”
  吴先生重新睡到三娘身侧,望着头顶上的帐幔回想了一下:“说起来,我跟他的认识是因为一锭银子。”
  这倒让三娘起了些兴趣,吴先生同林院士都是满腹经纶的文人,怎么两人相识确实因为一锭银子呢?
  “有意思,先生再往下讲。”
  吴先生看了看三娘,笑着继续道:“当年我待字闺中,也是个不安分的性子,时常背着府里的人跑出去玩。我记得那会儿大街上还没那么多稀罕玩意儿,就是个吹糖人的都觉得非常稀奇。然后我就让那小贩给我吹个兔子,还要最大的那种。”
  那种三娘见过,初见之时也觉得稀罕:“多大的?”
  “就这么大”吴先生回想了一下,双手举起比了比,大致有蹴鞠般大小:“那可算很大的了,结果我那日换了身衣裳,银子都没拿。”
  三娘往下想了想:“该不会是师公给您买了账。”
  吴先生点点头:“是,不过也不是。我当时被小贩拉着让结账,可我根本拿不出来,正好你师公路过,一副吊儿郎当的样子,问那小贩怎么回事。毕竟大街上一男子扯着一位小姑娘,大多数人会认为这人欺凌弱小。”
  这倒是,街上看热闹的大多看到最后都不知道发生了什么,单凭自己的猜想便做定论。
  吴先生接着道:“小贩见许多人凑了上来,便慌忙解释原因,说我吃了糖人不给钱,真是将我好生羞辱了一番。结果你师公二话不说,一锭银子放到小贩手里,让那厮别再计较。若换了旁的女子,见到这般情形大概会认为这个人还不错,见义勇为。可在我看来,那却是羞辱我的意思。”
  三娘不解,问道:“为何?难不成师公说错了什么?”
  吴先生摇头:“话倒是没说错,可他付了银子之后便将我手里的糖人抢走了。”
  “抢走了?”
  “是啊,抢走了。我将他拦住,他却说是他付的银子,自然是他拿走。”
  林院士这榆木脑袋,还真是自来都不开窍,也不知吴先生最后的怎么跟了他的。
  “然后呢?”
  “然后?自然是被我抢走了。但我也因此知道,他并非贵家子弟,而是落魄贵族之家出生,并没有什么钱。”
  这就让三娘奇了怪了:“那一锭银子”
  吴先生笑道:“那一锭银子实际是他一个月的开销钱,就这么给了那小贩,都不找补。”
  “那他怎么过活啊?”
  “我拿着银子去寻他的时候,他竟连着两日未吃饭了,饿得没力气。知道那一锭银子是他全部的钱,我问他为何还要帮我,他说他当时只是出于好心,可银子给了小贩又不好意思开口让人家找补。”
  那便是好面子了,看来林院士这毛病还真不是一日两日养成的。
  吴先生说到这里,便顿了顿,接着道:“也正是因为这个,我才觉得他老实。林家索然落魄,但也不至于沦落到没饭吃的地步,我这才知道林家人根本不待见他。那一锭银子,与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