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娇娘赋-第44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小厮将王老夫人禁锢在一旁许久,她闹了大半晌也闹够了,见王老太爷丝毫不为所动,她干脆道:“文廖他们要是走,我也跟他们一块儿走!”
赵氏就在她身旁,见她说这样的话,赶紧劝:“您千万别冲动,万事好”
“滚开!”王老夫人一把将赵氏推开:“你少在这里假情假意,你们不叫文廖一家好过,我也不让你们好过!你们就在心里头笑吧,我倒要看看谁笑到最后!”
赵氏险些站不稳,三娘赶忙上去扶:“当心”
她回头看了三娘一眼,点头嗯了一声,又要上前去劝王老夫人。
王二爷哪想王老夫人会说出这样的话,心中有所感触,到底还是亲娘好,那爹就跟不是亲生的一般。
“母亲您别冲动,父亲是赶咱们走,又不是赶您走。您都这把岁数了,千万别跟自个儿过不去。”
王老夫人想要朝王二爷那边去,奈何小厮们还锢着她,她怒吼一声:“放开!”
小厮面面相觑,也不知道该不该放手。
王老太爷道:“放开她,她要走让她走便是,这府里头还更清静些。”
有了老太爷这句话,小厮们才敢将手收回去。
王老夫人从束缚中解脱出来,先不忘怒瞪了那小厮几眼。
几人都将脑袋埋着,不敢看她:“老夫人,咱们也是不得已……”
王老夫人轻哼一声,便不再理会他们,而是径直到了王二爷跟前。
她抓着王二爷的手:“走!咱们一块儿离开,往后要是老三回来了,也不进王家的门,就任他们呼风唤雨去!咱们给自己争口气,拿出点儿本事来,有他们求咱们的时候。”
王二爷重重点头,像是下了决心一般:“儿子都听母亲的,绝不让您失望。”
说罢,王老夫人就要跟着王二爷他们揍。
王文胥想着老太爷是说气话,怎么能让老夫人上外头去住呢?且不说王老夫人吃不吃得住苦,这要是让外头那些人知道了,还指不定怎么说王家呢。
“父亲,您快劝一劝,母亲她……”
“劝什么劝,那是她自个儿作的,让她去便是!”老太爷就撂下这么一句话,衣袖一甩,走了。
王文胥左右为难,奈何王老夫人也劝不动。
乔氏先前死活不走,现在王老夫人也要去,她倒不坚持了,跟在后头,屁颠儿屁颠儿的出了府门。
她的心思太好猜,王老夫人跟着去了,王家人哪里会不管?说不定僵持两天,王家就会派人接她回去,他们再闹一闹,跟着王老夫人一块儿回去,万事大吉。
赵氏看着他们都走了,想要去当和事老,一路追倒府门外。
“母亲,母亲……”她小跑着跟上王老夫人:“你别固执,随我回去,您相信我老爷他不会置文廖他们于不顾的……”
三娘与王祁莲两人都跟上赵氏,后头还有忙着献殷勤的流苏。
她近些日子常伴赵氏左右,闲暇时间又去讨好王祁莲,左右逢源的,全然一副好儿媳的模样。
三娘到了赵氏身旁顿住,偏头看了流苏一眼。
流苏察觉到三娘的注视,微微埋着脑袋,放慢了步子,行至赵氏另一边。
王文胥去劝王老太爷去了,没跟着来。王祁贤忙着秋闱,两耳不闻窗外事。
老夫人连看都不看赵氏一眼,只顾着跟王二爷他们离去。
赵氏不死心,上去拉住王老夫人的衣袖:“母亲,您就听我一句劝……”
“滚!”王老夫人一把扯回衣袖,冲她不客气道:“滚回去享你的清福,别以为我不知道你心里头想得什么!你现在肯定高兴得很,终于能摆脱我个死老太婆了,对么?”
“不是,母亲您快别这么说,儿媳从来就没这么想过。”
王老夫人不再理她,转而上了马车。
赵氏还想跟上去,却被乔氏拦下:“滚回去吧!别在这里假惺惺的了!”
乔氏心中怨恨王文胥,连带着赵氏也恨,故而说话的拦着赵氏的时候用了大劲儿,险些将赵氏推到地上去。
幸好三娘她们都紧紧跟着,能及时搭把手。
流苏劝赵氏道:“夫人别跟上去了,大伙儿都在气头上,劝不出什么结果来的。等过几日,兴许老夫人就想通了。”
赵氏也知道劝不下,只能唉声叹气:“这都什么事儿?好好的一个家闹得不成样子……”她说这话的时候,将三娘看了一眼。
三娘就跟触了电一般,将搀扶着赵氏的手慢慢缩了回来。
说不伤心是假的,她重活一世,在与赵氏相处上花了不少功夫,做了许多她从前不会去做的事。
流苏抬眼将三娘看了看,与赵氏道:“兴许不是闹呢?老太爷做事有他的分寸,都分开静一静说不准还是好事。”
赵氏没说话,只是看着二房一行人上了马车,再看着马车陆陆续续的离开这条街道……
二房连带着王老夫人这一走,王府还真清静不少,也冷清不少。
老太爷自他们走了之后,就日日歇在府里了。
本以为他气过了会让人去接老夫人回府,谁知他铁了心,愣是不让人去,二房跟王府就这么僵着了。
☆、第一百九十章 为难边南军(一更)
王府里没了二房与王老夫人,三娘还真觉得不习惯。
他们一走,府里的吓人也跟着走了好一些,其中就有张成。
三娘虽然不清楚王老太爷打的什么算盘,却知道他不可能真的将二房撵走,张成也还会回来的。
让他跟随二房去也好,也算是与二房的同甘共苦,更能博得乔氏的信任。
赵氏对三娘还是不冷不热的,三娘也有自知之明,除了晨起请安之外,尽量不在她跟前晃悠。
王文胥这些日子往宫里跑得勤快,几乎都是不着家,好在二房被赶了出去,他等于是给淑妃表了态,人家也没再给他闭门羹吃。
府里没了老夫人,还有老太爷,三娘也会到老太爷那里去请安。不过老太爷是个闲散人,没那么多规矩,时常早早出门去了,三娘也就省了这规矩。
如今王府的人是少了,但都能时时见上一面,唯独王祁贤,三娘已经半月不曾见着他了。倒是流苏,依旧会在赵氏跟前晃悠。
如今正值二伏的天儿,是最热的时候,京城也属北方,因着许久未沾雨水,建安河都快见底了。
商贩都看出商机,米粮价钱已经涨了好几番,米、面已经是普通老百姓吃不起的东西了,玉米面就成了他们的首选。
就这样,京城之中的老百姓还都勉强能过下去。
先前城外聚集的难民,因为拦截粮车的缘故,被守卫军驱赶到了城外一里处的村落中。
那些难民多是京城周边的村镇来的,家中没了存粮,地里又种不了东西,便到京城来求天子庇佑。
起先还好一些,来的人不过寥寥数人,圣上为了尽显天恩,也都给他们安排落脚处,每日粗茶淡饭供应着。
如此一来,人人都知道先前来的那一拨人得了好处,就都挤破头皮到京城里来。
如今七月,再过些时候便入秋了,到那时恐怕还会有更多的人往京城挤。
现在是没办法像起先那样给他们安排住处,每日两顿养着。不过圣上仁慈,命人每日午时到村子里施粥,每日一碗还算浓稠,强强能吊着他们的命。
望春楼三娘已经许久没过去了,不过玉梅将这月的账本子递了来,应该是没出什么乱子。
这都不是三娘最关心的,她最关心的是凌云寺中驻扎的边南军。
先前她给王文胥提了一提,结果没等王文胥去查探,就被京城涌进的难民和南下征粮拖住了脚。如今再去跟王文胥提这事情,就显得太过积极,会让王文胥对她起疑。
三娘思来想去,有个法子倒是两全其美。
还记得在溢南遇上陆亦阳,她思忖了很久,觉得陆亦阳南下也应该是为了粮食。他这么聪明的一个人,怎么会想不到北方大旱对粮食的影响?
京中的边南军有多少,三娘不知道,但她知道这些人需要吃饱喝足,否则拿什么来跟敌人拼?
齐王要顾着他们,自然不能短他们的吃食,所以陆亦阳应该是为了这个去的。
可惜去得不是时候,偏偏撞上那帮南蛮子,结果一无所获还险些搭上命。
京中的存粮有限,朝中征收的粮食也不可能供边南军享用,他们要想存活下去,只能花大把银子买京城商贩手里的粮食。
三娘不知道前世边南军是怎么存活下来的,总之现在她不会让他们存活下去。
思及此处,她赶忙修书一封,让张临送到望春楼去。
她要让玉梅继续收粮食,把京中那些商贩手里的粮食买掉一些,就这个价倒腾给北街这些世家。
还得造些谣,就说粮食短缺,再不屯粮就没粮食了。
到时候粮食遭到哄抢,丝毫没有陆家转圜的余地。
当然了,她是针对边南军的,不会不给京中百姓留活路。她屯的那些粮食会卖出去,碧瓦红墙的富贵人家能宰就宰,至于平头百姓,只要不亏损,也会卖给他们。
不过这事得找亲信的人,到时候还得去跟望春楼那边交待一下,让玉梅遣人去办。
这些都妥当了,还有一处便是苏钦玉那边。
他应该也屯了不少,别到时候卖给了陆家或者是齐王,让她的计划落空。
三娘看了看院里那鸽子窝,想起苏钦玉同她说的话,这鸽子识得去苏府的路……
她没多想,回屋再书信一封,卷到信筒子里,准备让那信鸽跑一趟。
三娘许久没去管它了,将那鸽子逮出来竟发现胖了一圈,沈嬷嬷还是上心。
抬手掂了掂,三娘感叹道:“再肥一些,便能宰了煮汤喝……”
它咕咕的叫唤两声,三娘反倒笑了起来,苏钦玉先前还说别养肥了炖汤喝,她要真这么做了,也不知会不会跟她急。
将信筒子绑好,三娘便将鸽子放飞了出去。她倒不指望苏钦玉会回她的信,只要让他知道有这么个事情便成了。
府里清静了一段日子之后,乔氏回来了,打着回府拿东西的幌子,实则是跑到赵氏跟前去诉苦。
一说王二爷出了王府如何如何不待见她,如何如何宠妾灭妻;二又说外头日子何其难熬,人都瘦了一圈……
赵氏就是个中间人,两边都管不着,只能安慰乔氏,让她别倔,好好跟王二爷淡淡。
乔氏回来根本不是为了听她这些风凉话的,见赵氏不开窍,便说道:“嫂嫂,咱们在外头过得凄苦,母亲也跟着受罪,要不……你帮咱们去劝一劝父亲……”
赵氏连王文胥的主都做不了,更别说王老太爷了,恐怕刚开口就被骂回去。
“这……”赵氏很为难:“弟妹,你听我说,不是嫂嫂不肯帮你,而是我实在无能为力。你也知道的,这么些年,我哪有过问过府里的事……”
乔氏头一回觉得赵氏的柔弱有多么恼人,垮下脸来:“那成,你不帮我劝父亲,就借我些银钱。我们实在揭不开锅了,出去到现在,连碗燕窝都吃不上。”
赵氏虽也出生名门,却没有京城这些贵族讲究,什么燕窝鱼翅的,吃是吃过,却没有到日日离不得的地步。故而,她听了乔氏这句话,没觉得有多惨。
☆、第一百九十一章 救急(二更)
“弟妹这话说得不对,燕窝鱼翅什么的倒不重要,能吃饱喝足便好。我这些日子总听老爷说起城外那帮流民,仔细想想,咱们比他们已经好太多了。”
乔氏瘪嘴道:“好什么好?燕窝吃了是养颜的,我可不想往后成个满脸黄斑的老太婆……”
“这话也不对,人总是会老的嘛……”
乔氏来了气,这不对,那不对,归根结底是赵氏没去试试他们如今过的日子:“嫂嫂净知道说风凉话,你就是不愿去给咱们说情,又不愿借我银钱,亏我喊了你这么多年的嫂嫂……”
赵氏见她变脸了,便道:“你别急,我又没说不借你,你且说你要多少。”
乔氏见她问,立马又换了一副笑颜:“不多,就五百两。”
“五百两!”赵氏一愣,五百两哪里是小数字,这个数她还得跟王文胥商量商量:“这么多?你要是不急,我去问问老爷……”
乔氏一听她这么说,赶忙道:“不就五百两么?这么点小事也做不了主?”
“不是,我得跟老爷说一说,好让他知道银子去了何处,免得他又说我不会持家。”
“嫂嫂,你就甭问了,过两天就给你还过来还不成么?我等着急用呢。”
赵氏问她:“做什么这么急?”
乔氏同她道:“二爷他在外头认识了个商人,说是让老爷跟他一块儿做生意,赚得的银子五五分。这不是一大家子张口吃饭么?我想着投进去权当赚点补贴家用……”
“什么生意?光投点钱就能分红?”
乔氏一副自豪模样:“就是走商的,从外头花低价钱买边界国家的稀罕玩意儿,再弄到这边高价买给王孙贵族。嫂嫂应该知道的啊,父亲那会儿不就从走商商贩手里买了一件琉璃器皿,就是产自西域。”
赵氏仔细回想了一下:“你这么说,我道想起来了,那东西可是值钱得很,就半只胳膊长,要了好几百两呢。”
乔氏笑着道:“可不是么?干了这档子营生,想必很来财。”
赵氏点了点头,想到什么又道:“这么来财的营生,怎么就只要你们五百两?赚的银子还五五分。”
“当然不止五百两了,统共给三千两,这不还差点儿么?所以二爷就让我来问问嫂嫂,看看能不能借点儿……”
“二爷让你来问的?”赵氏听她说王二爷让她来问的,又道:“如果是二爷的意思,我倒是可以帮一帮。”
乔氏从王文胥口中知道了王老太爷的打算,虽然她不觉得老太爷做错了,可她还是觉得二房有些可怜。
如果真是王二爷求他们的,赵氏还愿意帮一帮,毕竟二房好过,王老夫人也能好过些。
“当然是二爷的意思了,嫂嫂就行行还好吧要不了多久咱们回本了,我就把银子给你送过来。”
她的这么说了,赵氏便信了她,让洛云去取来五百两银票,递到乔氏手中。
“拿去吧,你们只要是为了生计,能帮的我和老爷都会帮。”
乔氏拿着银票笑得高兴:“嫂嫂你就放心吧,今时不同往日,咱们晓得努力。”
赵氏笑了笑:“如此便好……”
两人难得像今日这般和睦,赵氏与乔氏多聊了几句,直到午时过来吃罢饭,乔氏才匆匆离去。
两日后,三娘放出去的鸽子终于飞回来了,脚上带着信。
三娘拆开看了看,苏钦玉那懒鬼,就在纸上写了个“好”字。
她将那张纸对折,轻轻放到一边沈嬷嬷就来了。
“小姐,大公子明儿就要上贡院赶考了,您看要不要给包些粽子送去?”
这是河洝的习俗,家中有男人赶考就给他包粽子吃,吃了保准高中。
三娘点了点头:“包几个送去吧……”
沈嬷嬷应了声好,便去忙活了。
待她弄好,三娘便与她一块去了王祁贤如今的居所。
自王祁贤纳了流苏之后,王家把后院空着的屋子打扫了出来,又添砖家瓦围出一个小院子,让他住在里头,流苏则住在侧边那屋子。
他还没娶正妻,等娶了妻,还得好好理料一番。
她们进去的时候,流苏正在王祁贤身旁奉茶,低眉顺眼的,很是乖巧。
沈嬷嬷是不太喜欢流苏的,也没问流苏的安,只同王祁贤行礼问安。
流苏又不瞎,怎么会看不出沈嬷嬷的意思,她不计较,转而与三娘道:“小姐有心,还拿了粽子来。”
王祁贤放下手里的笔,看了三娘一眼,又看了看沈嬷嬷放到桌案上的粽子:“多谢……”
三娘笑着回道:“兄长莫要客气,你我都是一家人。”
王祁贤听了这话,手不住颤了颤:“是,五妹妹说得对……”
流苏将王祁贤一言一行统统看在眼里,也看出他眼神中的慌乱,她敛了眸,不想再去看。
三娘走到他身旁,看了一眼他的桌案。
上头铺开的宣纸上写着密密麻麻的字,应该是闲暇练笔。
“兄长最近都研读了哪些文章?”
王祁贤随意说了几篇,皆是儒学经典。
三娘听了点点头:“不错,都是圣人佳作,那兄长没有看看兵书史书?那里头的东西比较有趣。”
王祁贤皱了皱眉:“五妹妹不懂,应试考的大多是儒学理论,兵书史书有趣是有趣,却派不上用场。”
三娘也不反驳他,还是道:“兄长不妨看看,指不定还能派上用场。”
王祁贤见她如此,没再辩驳:“待有空了再看吧。”
三娘笑着点头:“那成,兄长今儿早些休息,应试还得累两天……”
王祁贤也点头:“多谢五妹妹挂怀。”
如此,三娘便同沈嬷嬷准备回去:“粽子送到,我们便回去了。”
王祁贤倒没说什么,流苏赶忙道:“那我送送您……”
三娘没回绝,朝王祁贤福深行了个礼,便与沈嬷嬷一块儿出了门。
流苏跟了上来:“小姐且慢……”
三娘回头看了看她,问道:“怎么了?”
她没直说,顾忌沈嬷嬷在这儿。
沈嬷嬷活了大半辈子了,流苏那点心思根本逃不过她的法眼:“成,老奴先回去,你们聊……”
☆、第一百九十二章 去个地方(一更)
流苏看着沈嬷嬷走远了,才与三娘道:“小姐这几日可还好?”
三娘与她笑了笑:“一些都好”
流苏听了点头:“小姐好便好”
三娘可不信流苏叫住她就是为了问一句安,直言道:“有什么话便直说吧,你侍奉我也有些时候,该知道我这个人不爱扭扭捏捏的。”
她抬眼看了看三娘,叹息一声,才说:“小姐往后能不能别来这儿?我”
“你什么?这么快就要跟我宣誓主权了?”
流苏赶忙摇头:“不是,小姐别误会,我是怕您常来他便死不了那个心。公子他的心思您也都知道,也看见了,他同您说话的时候,还有些慌张”
三娘倒不怪她,就算不是为了她自己,她会这么说也能理解。谁愿意自己的男人对别的女人有念想呢?能做到的,只能说对自己的男人没感情。
“不用你提醒我也知道分寸,来只是为了送点儿粽子,图个吉利。”
流苏敛眸,问她:“小姐不会气我说这些话吧?”
气倒不至于,有点儿不爽是真的,想她活了两辈子了,哪用得着流苏这个小丫头来说她的事情。
不过面子上要过得去:“没有,你别多想”
流苏嗯了一声,又道:“小姐那天说的话都是谁告诉你的?”
她指的是她上花轿前三娘跟她说的那一句。
“你甭管我怎么知道的,你想做的事情我不拦着,只要你别打长房的主意就成。这个妾室的位置我能让你坐上去,也能拖你下来,你自己也要有分寸。”
流苏低眉顺眼道:“是,流苏谨记小姐的教诲。”
说实话,三娘对流苏这个人还摸不透彻,虽然是知道了她那点儿秘密,可她并不知道流苏求的是什么,所以流苏也算个危险人物。
扶她做王祁贤的妾也是无奈之举,事情都成这样了,便走一步看一步。
三娘看着她恭顺的样子,也不想说她什么:“行了,回去吧,照顾好兄长。”
流苏福了福身:“是”
看着流苏回去,三娘才抬脚走出这院子。
秋闱三场,每场三昼夜,统共九天,也够磨人的。
王文胥不给王祁贤开方便之门,就让他如同寻常考生一样去赶考。带上干粮,带上水,乔氏心疼自己的儿子,给他塞了些糕点带去。
一切妥当,赵氏领着流苏一行送他往贡院去了。
王文胥不在府里,三娘也不便凑这个热闹,看着他们出府之后,独自回到了夜阑居。
“小姐”还没走几步,张临就急急跑了来,左顾右盼一番,见四下无人才又道:“后门有人说找您,小的推辞不过,特来问一问”
三娘问道:“没说是谁么?”
“说了”张临吞吞吐吐道:“说是苏丞相家的长子,阿成哥与我交代过,小姐待字闺中,不便与男子单独见面”
苏钦玉会找到张临,三娘一点都不意外。她能肆意出府,就肯定打通了这层关系,换成是她,她也能猜到。
“张成还与你说这个?”
张临挠着脑袋颇不好意思,他与张成同为男人,张成那点儿心思他是知道的,可三娘不知道啊。
“阿成哥也是为了小姐着想”
他轻声细语的,三娘没把这句话听进去:“走吧,你带我去见他。”
“啊!小姐要去?”
苏钦玉来找她肯定是有事,自然要去的。
张临别扭得很,半天不动身,似乎不想让她去。
“你这是怎么了?走啊。”
张临再怎么向着张成,他也只是个下人,况且有先前的救命之恩,张临只能顺从:“小姐请随我来……”
他领着三娘从后门出去,往右饶了半圈才看到苏家的马车。
赶车的正是少漓,他见了三娘抬手挥了挥,就像特别熟识的故人一般。
“小的要不要在这附近候着?”
这里离王府不远,张临又是常常出门的人,站在附近候着不就是此地无银三百两么?
“不用,你且回去,给我留个门儿就成了。”
“真的不用?”张临经历上回的事情,还有些后怕,不放心她一个人。
三娘道:“不用,那是熟人,不会有事的。”
苏钦玉现在算是熟人,先前就是仇人,要是张临知道先前想要她命的就是这厮,恐怕也不会让她来了。
张临见她不该注意,也没办法,便道:“那小的就在后门守着,有什么事情您喊大声些,小的听见了便会过来。”
三娘无奈,张临也是一番好意:“那成……”
如此,张临才肯离去。
三娘往苏家马车那边走,少漓越笑越开心,贼眉鼠眼的不知朝马车里头说了什么,结果苏钦玉掀开车帘,一扇子敲到少漓头上。
她走到马车跟前的时候,少漓还抱着头埋怨:“公子如此激动做甚?难不成还恼羞成怒?”
苏钦玉见三娘都过来了,懒得跟少漓瞎扯,与她道:“上来,带你去个好地方。”
三娘也没推辞,扶着车沿上去,坐到座上,就跟是自己家的一样。
待他们都坐好了,少漓驾车启程。
“方才少漓跟你说什么了?”
苏钦玉没想到她一来就问这个,愣了愣不知如何开口。
少漓竖着耳朵听,听见三娘问这个,打着哈哈道:“昨儿公子睡在榻上直哼哼,小的问他梦见哪家俏娘子了。”
三娘看了苏钦玉一眼,见他面色如常知道他并不介怀这个,少漓肯定说了慌。
“你家公子兴许梦见的不是一个,有可能是一堆,无福消受,这才直哼哼……”
“哈哈哈哈哈……”少漓听她这么说,乐得不行:“敢情王小姐才是最知事的,依小的之见,定是如此。”
苏钦玉冷着连:“你要是嫌车上坐着太舒服了,我可以帮忙踹你下去。”
“别别别,公子息怒,您把我踹下去了,谁来赶车?”少漓说罢忙噤声,不敢再调侃了。
☆、第一百九十三章 周氏商铺(二更)
三娘本来想着苏钦玉会带她去什么不得了的地方,告诉她什么不得了的事情,结果是她想多了,他将她带到建安河另一侧的一家茶楼之中。
“我还以为你去逛花楼呢,你要是逛花楼还带上我,我非打死你不可。”
苏钦玉笑了笑:“逛花楼怎么不能带上你,带上你还能少花些银子……”
“噗……”少漓捂着嘴笑,眼睛不住的往他俩身上瞟。
三娘后知后觉,敢情这厮又调戏了她。
“你可以试试,我保证让你断子绝孙。”
苏钦玉做出一副惊恐模样:“啧啧,世上竟有如此恶毒的女子……”
谈话间,他们上了二楼靠窗的隔间之中。
苏钦玉先迈步进去,径直走到窗边往外瞧了瞧。
“过来……”他同三娘招了招手。
三娘便走了过去,顺着他先前看的方向瞅了瞅:“想叫我看什么?”
苏钦玉指了指建安河边搬运重物的那一行人:“看见那些人没?猜猜他们抬的是什么?”
三娘思索道:“该不会也是粮食?”
“小丫头还挺机灵。”
“咱们之间就这么一点儿事情,你专程指给我来看这个,可不就是与那有关么?都用不着动脑子。”
苏钦玉看她那副得意的模样,挑了挑眉:“成,你聪明,咱们坐下说。”
他说着,自己领头找了个座坐下。
三娘也从善如流,就近坐下。
苏钦玉坐下之后总觉得少了点儿什么:“你爱不爱听小曲儿?”
“随意……”
他见三娘这般说,便与少漓道:“你去找上次那人来,小曲儿唱得不错那个……”
她猜想苏钦玉说的是位花娘子,不过这厮也够薄情的,连人家姓甚名谁都不知道。
少漓笑嘻嘻的应承下来:“得嘞,小的这就去!”说罢,他便匆匆去了。
之后茶楼中的伙计来给,他们沏茶,又端了几碟点心:“客官慢用,小的就在楼道上,有什么需要尽管吩咐。”
苏钦玉冲他点了点头:“知道了,退下吧。”
三娘看着这几碟点心:“你一个大男人还爱吃这么甜腻的东西,真是怪哉。”
苏钦玉端着茶杯的手顿了顿:“有什么稀奇?小时候不曾吃过,长大了就补上,总是要圆满的。”
她听了却觉得惊奇,苏家这么大的家业,给这唯一的宝贝儿子买些点心吃,应该不是什么大不了的事情,怎么说不曾吃过?
三娘没有再问,两人喝着茶发愣。
也不知怎么的,两个人待在一块儿总觉得怪怪的,三娘十分不自在。
苏钦玉相较于她悠然不少,三娘见他这么沉静自若,觉得自己这么拘谨有点可笑,便大大方方的吃起点心来。
没多久,少漓便领着一个姑娘来了。
三娘还想看看苏钦玉喜欢的是什么样的,结果却愣住了。
少漓找来的不是别人,正是三娘熟悉得不能再熟悉的丽姝。
“咦,这位姑娘也在……”丽姝见了三娘,也颇为惊奇。
三娘是笑不出来了,难不成丽姝跟苏钦玉之间有什么?
思及此处,三娘忍不住问苏钦玉:“你跟她……”
苏钦玉见她欲言又止,立马明白过来:“瞎想什么呢?就只听听小曲儿,本公子能是那种荒诞yin糜之人吗?”
照坊间传言,他确实是这样的人,不过在三娘看来还真不是。
她不禁松了口气,他要真染指了丽姝,她一定跟他拼命。
丽姝看在眼里,也知道他们在说什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