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娇娘赋-第1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书名:娇娘赋
作者:红塵多败笔
三娘只想有怨报怨,有仇报仇,奈何却惹上个难缠的主。
都道那人是烟花巷里的祖宗,风月场上的班头。
可惜。。。。。。遇上她,那小子还嫩了些!
新书《大师且慢》起航啦,小宝贝们不妨收藏一波,什么推荐票啊都砸给它,别客气!
==================
☆、第一章 往生
河A县令傅衡傅老爷为人和善,却是个色胚,据说前些年接了位青楼花娘子入府还为他生了个姑娘。那花娘子生下孩子就被冷落在一旁,没几年便做了地府亡魂。
那姑娘名叫傅瑶生,瑶生瑶生窑子里生,左右不是什么好的。
瑶生在傅家排行第三,故叫三娘,大伙儿嫌瑶生这名儿叫着别扭便都叫她三娘了。
三娘这回顺着往生门回到了十岁那年,那会儿她顶着大雨玩闹,生了场大病。
秋姨娘坐在床边看着三娘,一坐便是两日,她生怕三娘突然醒了她不在,又或者三娘醒不来了……
这么看着看着竟发现三娘动了下眼皮子,秋姨娘兴奋异常:“三娘,三娘?”她小声唤道。
三娘费力撑开眼,见到的是个貌美的妇人。那妇人穿着件泛旧了的蝶穿花云锦袄子,面上薄施粉黛,眼圈微红不怎么显见。
“姨娘……?”
她以为自己在做梦,前一刻还在阴曹地府里,转眼就见到了秋姨娘。
“三娘,你还有没有哪里不舒服的?”秋姨娘紧张又关切的询问她,还不忘伸手探一探她的额头。
秋姨娘触及她额头上的温度那么真实,她才知道一切都不是梦。
三娘摇头,眼里泛起了薄雾,她极力克制着不让秋姨娘发觉。
秋姨娘瞬时眉开眼笑:“饿不饿?想吃什么姨娘去给你做……”
在她的记忆里,秋姨娘的容颜早已模糊,此时又有了具体的映像。
三娘现在浑身无力只能回以一笑:“想喝粥……”
“好,姨娘这就去……”说罢,秋姨娘便匆匆出门煮粥去了。
傅家人从不待她们好,能怎么苛刻就怎么苛刻,她们住的院里连个可差使的丫鬟都没有,日常的活计都是秋姨娘经手。
秋姨娘不是三娘的生母,三娘的生母**娘,秋姨娘从前是她的婢女。春娘死后,秋姨娘自己来了傅府,一边伺候着色胚傅老爷,一边照顾着三娘。傅老爷也不小气,给了秋姨娘一个妾室的名分。
三娘坐起身仔细看着屋里每一处,既熟悉又陌生。如今有秋姨娘在,她也还好好的活着,三娘觉得这样真好。
“秋姨娘……”外头有人喊道。
秋姨娘应了声:“欸……”
“给你们院里送秋衣和褥子,你出来取一下。”那人的声音尖里尖气,三娘知道她是谁。
“马上,马上……”秋姨娘从厨房里出来,往衣襟上抹了抹水渍。
“慢着!”三娘不知何时到了屋门前,迈着蹒跚的步子往院门前去。
秋姨娘见了,忙去阻拦道:“哎哟!你快休息去,免得又着了凉。”
三娘却不听劝,径直朝院门前那人走去:“赵嬷嬷,别的院里送衣裳褥子都是下人抬起进去放好,你是个什么东西!竟敢让姨娘做你下人做的活计。”
赵嬷嬷长了副奸像,专管傅府上下的内需外用,可是个名副其实的肥差。
“哟,我当是谁呢,原是窑姐儿生下的溅种。怎么?老娘不给你顺进去你能奈我何?”赵嬷嬷阴阳怪气的说了一通,又斜眼瞅了三娘几眼:“自个儿抬!”
好脾气的秋姨娘听了这话可忍不了:“赵嬷嬷何处此言?再是窑子里出来的又如何?端比你这下等奴才高一个阶儿!”
三娘可不与她说那些无用的谩骂之辞,一边翻看着她送来的那些褥子,一边说道:“赵嬷嬷,你若是觉得委屈,那便带着你送来的这些褥子同我到祖母那里走一趟可好?”
赵嬷嬷没好气道:“你让我去我便去?什么玩意儿……”
三娘可不生气:“无妨,这车我们推,你只管跟着去便是。”三娘说罢,做出一副真要推走的模样。
“等等!”赵嬷嬷忙把三娘拦住:“小姐何必去劳烦老太太呢,老奴给您抬进去便是。”她边说着边接过三娘手上的推柄。
“那好,有劳嬷嬷了。”说着,三娘拉起秋姨娘回屋里去了。
赵嬷嬷顺了口气,可不敢叫着小妖精给她带到老太太跟前,她给流芳苑送的可都是最次的东西。老太太同傅夫人不同,老太太虽不喜她们,可为人还算公正,真要败露了她也捞不到好。
秋姨娘扶着她又回塌上坐着,拿被褥子把她裹得严严实实的。
“你这丫头真是,人还病着,出来逞什么能。”秋姨娘似乎有那么点气。
“我就是见不来她欺负您,姨娘不会生我气了吧?”
秋姨娘瞅了她一眼,继而叹息道:“你甭管我气不气,倒是你,病好了怎么跟变了个人似的?一个小姑娘怎么能伸手一摸便知道那褥子不好?”
三娘嬉笑道:“猜的”
见她笑起来那德行分明还是个孩子,秋姨娘松了口气:“咱们在傅府谋生还是低调些,得罪了那帮奴才咱们也落不了好。”
秋姨娘不是个软弱的人,前世她也给三娘争了个好前程,她只是觉得在傅府没必要罢了。
“管他呢,咱们不惹他们,他们还不是照样骑到咱们头上。”
要说从前三娘在傅府的时候实在怯弱,这样的话她是绝对不会说的。
秋姨娘总觉得哪里不对:“三娘,你这是怎么了?”
“没什么”三娘含糊道。
“怪姨娘不好,没能照顾好你。”秋姨娘自责。
三娘宽慰她:“鸟儿大了都得飞出林子自力更生,更何况是人?姨娘能护我一时,护不了我一世。与其这么小心翼翼的护着,还不如教我如何自力更生。”
秋姨娘见三娘这般很是欣慰:“你自来都懂事”
赵嬷嬷这会儿将东西搬了进来:“这褥子要放哪里?”
“放那里吧。”秋姨娘指了指里屋那支大箱子,对她说道。
赵嬷嬷欸了一声便朝里屋走去,屋里箱子多也不知道哪个空着,她就都打开看了一下,没一会儿就听见她鬼喊:“哎哟!这些箱子都有股味儿了,怎么不换个新的,或者弄个柜子啥的。”
秋姨娘听了没好气道:“你以为我不想要个大柜子,还不是你们刻薄的。”
赵嬷嬷讪讪闭了嘴,寻了个空箱子将衣裳褥子放好,便离开了流芳苑。
夜里秋姨娘非要跟三娘宿在一块儿,终归是不放心她。
秋姨娘呼吸渐渐均匀起来,三娘却双目对着天花板,怎么也困不着。
困不着她也不勉强,索性神游起来,回想着前世那些往事,那些因果……
☆、第二章 傅家
次日,三娘一觉睡到日上三竿,秋姨娘已经给她备好了餐点。从前也是这般,三娘只管吃了玩,玩累了睡。秋姨娘一定会在餐点做好饭,夜里捂热床。
三娘从塌上爬起来,坐到梳妆台前,她已经忘了儿时的自己长得什么模样。
镜里的人儿还很稚嫩,她与母亲生的长得极为相似,不过她更媚些。思及前世她沦落为娼,也曾名极一时。
“姑娘们慢些,当心脚下的路……”这时,院外传来一阵阵孩童的嬉闹声,还有嬷嬷的劝阻声。
三娘拢好衣衫出门去看,那是傅府的两位小姐傅静娴和傅静初,她俩身后则是一群侍候的下人。
说来也怪,傅老爷在外头风流,可又不见外头的下蛋。里头的倒是能下蛋,可惜蛋里只出雌的。
傅老爷只有四个女儿,除去三娘,长女傅静秋是妾室所生早已嫁了人,二女傅静娴乃是傅夫人何氏所出,含着金汤匙出生受尽宠爱。四女傅静初也是妾室所出,喜欢粘着傅静娴也跟着沾了些光。
“咦,那是谁?”傅静娴眼尖,瞧见流芳苑院门前的站着的三娘,便朝身边的丫鬟问道。
那丫鬟不知该如何开口,若说是小姐的妹妹还不被夫人打死,要照夫人所说是下三滥生的剑种她又说不出口。
没待那丫鬟开口,一旁的沈嬷嬷便说道:“也是府里的小姐。”
“我怎么没见过她?”傅静娴又问。
不待沈嬷嬷开口,一旁的傅静初便道:“我知道,我知道她,姨娘说她是窑子里带出来不知爹的野种,不能跟咱们一块儿。”
沈嬷嬷连忙呵斥:“四小姐闭嘴!你那上不得台面的姨娘教的东西就别拿出来说了,有辱斯文。”
傅静初撅着嘴,不说话了。
沈嬷嬷是傅老太太身边的侍婢,据说是上一R县令家的人,后来傅老爷上任,老太太瞧她机灵就留在了身边。
对于傅静初的口无遮拦,三娘倒是不介怀,一个娃娃懂什么?她在窑子里待那会儿,比这难听的多了去了。
被沈嬷嬷呵斥了,两个娃娃都不敢再嬉闹,生怕又哪句不对被训。三娘顿时觉得她们无趣,扭头回了屋。
秋姨娘站着院里瞅,似乎听见了方才傅静初那丫头的话。
“现在这些后辈都没个教养,就知道胡说八道,三娘你别往心里去。”
三娘自然知道秋姨娘是怕她听了难过:“她们说什么了?”
听三娘这么说,秋姨娘有些愣:“没什么,没什么……”
秋姨娘瞅着外头有些冷,回屋又给三娘拢了件外衣:“三娘,你想不想同大姐、四姐一起念书?”
“想~”三娘不假思索道。
傅家人虽在衣食住行上苛待她,在教养上可没忽略她,反正何氏是料定了三娘不中用,学不好那些之乎者也的东西。
其实三娘很聪慧,学东西快,肚里也有些墨水。只可惜被“出生贫溅”这四个字给埋没了。
“明儿姨娘便送你过去,你可得用心。”秋姨娘嘱咐道。
三娘乖巧的点头。
府学就设在流芳苑后头,往常三娘总能听见那里咿咿呀呀的念书。
第二日,秋姨娘早早把三娘叫起来,穿衣洗漱罢了就领到府学里去。
到了门前秋姨娘又停下为三娘整理衣襟,大概是想让三娘看起来讨喜些。
秋姨娘又叮嘱道:“见了先生记得问好,要有礼貌。”
三娘复点头:“嗯,姨娘,我知道了。”
说罢,她迈着小腿儿进去了。
傅府的女教姓吴,傅家姑娘们称她为吴先生。三娘从前听说这吴先生还有些来头,说是哪个书院院士之妻,反正有些真才实学。
傅家那两丫头早就来了,这会儿在座上坐得好好的。
吴先生立与桌案边,见了三娘不咸不淡道:“找个位置坐好……”
三娘乖巧的应是。
吴先生在傅府教书快两年了,对府里这些关系也理得清。三娘是窑姐儿生的,对于吴先生这样的典型文人而言自然是瞧不上的。
三娘不在意那些,她自有办法叫她瞧得上。
待她刚坐下,傅静娴同傅静初便在吴先生的引导下书声朗朗起来。
三娘面前放了本《三字经》,反正这架势是想叫她自学成才了。
她倒是无所谓,顺手翻看了几页便跟着她们一同朗诵起来。
吴先生见她跟着念得起劲,一时来了疑惑,这丫头第一回入府学,是怎么识的字?
三娘好好读她的书,佯装瞧不见吴先生诧异的表情。吴先生虽诧异却不会表露,依旧教她的书。
这一上午除了念着三字经,再没别的了。待傅静娴,傅静初都欢跳着出了门,三娘到了吴先生跟前。
“先生,今天学三字经明天学什么啊?”
吴先生不太高兴,觉得这孩子不踏实,走还没学会就想学飞。
“这三字经别看着简单,里头要学的可多。你要是想学别的,就把三字经背下来给我听听。”
她话音刚落,三娘就背了起来:“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习相远。苟不教,性乃迁,教之道,贵以专……”
吴先生竖着耳朵听完,惊叹道:“你这小丫头,还有过目不忘之能?”
三娘摇头:“三娘一直想跟着姐妹们念书,可是从前姨娘说我去不得,所以三娘经常到院门后面听先生授课。”
反正三娘是胡诌,吴先生教书的时候又不往外头走,哪里知道真假。
“嗯,出生不是你能左右的,难能可贵的是你还有颗赤子之心。”吴先生说着从屋里的书架子上取来本书:“你拿回去自个儿读,不懂的要问。”
三娘将那书翻开看了看,吴先生倒是与旁人不同,她这身子还是个十岁女童,竟让她去读《山海经》,那可不是什么正该学的东西。
不过这倒合三娘的意,总归是比那些个孩童的读物有趣些。
回了流芳苑,三娘便抱着书啃,秋姨娘看着心里高兴,做了好些精贵的吃食。
三娘边吃着又想起了些事情,便同秋姨娘道:“姨娘,你要是有银子便存起来,莫要花在不该花的地方。”
秋姨娘却笑,以为三娘是瞧着这些吃食劝她省钱:“花在你身上那是该花的,民以食为天嘛。”
她会错了意,三娘就变个方同她说:“先生今天说了天有不测风云,要知道居安思危。”
☆、第三章 密事
秋姨娘哪里知道吴先生府学上讲了什么,瞧三娘一副人小鬼大的样子觉得好笑,不过细想也觉得有道理。
“知道了知道了……”
三娘现在还小,太过问怕会吓到秋姨娘,只能先这么说说。
第二日去府学上课,吴先生却临时有事没能来,课程被推到后头。
得了消息,三娘准备打道回府却被傅静娴喊住:“三妹妹……”
“长姊”三娘也顺应的喊道。
傅静娴似乎对此感到高兴,上前来拉着三娘的小手:“太好了,你陪我去玩吧?”
三娘瞧了瞧她身后跟着的傅静初:“四妹妹也来么?”
傅静初上回因说了三娘几句而被训,心里对三娘怎么也生不出好感:“我去不去不要你管。”
三娘见此也就不去自讨没趣,反朝着傅静娴道:“那走吧”
其实她并不是闲来无事陪这两丫头折腾,只是三娘记得傅静娴在这天生了场大病,病好了之后就变得沉默寡言。
三娘想知道那天到底发了什么……
傅静娴似乎对傅静初这个长期跟班不怎么有好感,拉着三娘一路小跑,想把傅静初甩掉。
傅静初迈着小短腿跟,怎么也跟不上,渐渐的就没了身影。
“总算甩掉了。”傅静娴边喘气边冲三娘笑道。
瞧她那副天真的模样,三娘也陪她笑。
“我带你去个秘密的地方。”傅静娴又拉着三娘小跑。
她左拐右绕的把三娘带到了傅家后院的小竹林里。
“来这里做什么?”三娘问道
傅静娴笑嘻嘻:“我背着嬷嬷养了只小老鼠,我来看看它还在不在。”说着她又从怀里掏出几块儿糕点:“顺道给喂些食。”
说着,她俩又往竹林里蹿,越往里头走就听见一些稀稀疏疏的声音。
三娘同傅静娴面面相觑,默契的又往里走了一截儿,声音就更为清晰了。
“冤家……你就不能轻点儿……折煞我也……”
“哬……再忍……再忍忍……”
三娘自然懂得那是在作甚。
“估计是府里的下人在干活呢,咱们还是走吧。”她伸手去拉傅静娴,毕竟还是小姑娘,不好让她看到这些。
谁料傅静娴却皱眉甩开,非要走近了去看。
三娘连忙跟上去,却见……却见是傅家主母何氏同一陌生男子在此苟合。
何氏衣襟塌搭在腰际,青丝散蔓,那一脸的意乱情迷,哪里还有当家主母的风范。
那男子将脑袋埋在何氏胸'前,哼哼唧唧的,好不风流……
傅静娴是何氏所生,自己娘亲的声音她自然比谁都清楚。
三娘叹了声气,瞧了瞧站在那里发愣的傅静娴,手上的糕点都落了一地。
“咱们还是走吧……”三娘劝道。
傅静娴却不为所动,三娘见此也不管不顾了,拉着傅静娴走出了竹林,待走远了才停下。
“呜哇……”这下傅静娴大声哭出了声,全然当三娘是空气。
小娃娃虽然不懂,但多少有些启蒙,至少明白这件事是坏事。
三娘将她搂在怀里,却又不说安慰的话,左右那些话说了也不顶用。
傅静娴哭了一会儿便止住了,她抽抽搭搭道:“我要回去了……”
三娘点点头:“嗯,回去吧。”
看她转身走了几步,又折回头朝三娘道:“你不准说出去。”
三娘还是点头:“好,我不会说出去。”
傅静娴见三娘一本正经的回答,放了心,这才走了。
三娘还在回想方才的事,何氏可够浪的。光天化日之下,在自个儿家里都能干出这事儿,纵使三娘红尘里打过滚也自叹不如。
次日,傅静娴未到府学来,说是病得厉害。
吴先生今儿让三娘同傅静初两人练字,因为三个人少了一个,怕学得参差不齐。
三娘正有模有样的写着字,却有人吵吵嚷嚷的进了学堂的门。
“昨儿你俩带静娴去了哪里?”傅夫人怒气冲冲的进来,指了指三娘,又指了指傅静初。
何氏今儿穿了身素锦花缎袄子,脸上妆容得体,丝毫不能将她同昨日偷欢那人相提并论,李嬷嬷则跟在她身后。
傅静初见何氏那架势,明显被吓到,连忙指着三娘道:“昨儿姐姐是拉着她去的,我跑得慢没跟上……”
她倒是反应快,不过人家也没撒谎。
何氏顺着傅静初所指看到了三娘,顿时火冒三丈:“溅蹄子,今儿定要叫你好好涨点记性。”说着,她冲李嬷嬷使了使眼色,意思是让李嬷嬷动手。
三娘不禁有些后悔昨儿跟了去,若是她不去,这事要是照着前世的路走,再怎么倒霉也轮不上她。
李嬷嬷领了主子的令,一步步的朝三娘而来。
说实在的,三娘还真有点儿虚。
前世三娘有没有跟着傅静娴去竹林,受罪的是傅静初。三娘亲眼看傅静初被打,那模样甚是凄惨。最后傅静娴躺了多久,傅静初就躺了多久,也算不枉她跟班的名头。
“慢着!”这时,吴先生过来将三娘护在身后。
李嬷嬷见此也就没了动作。
何氏对吴先生倒是给了张笑脸:“倒是叫您见外了,可这毕竟是傅府的家事,您还是莫要管的好。”
其实她说的也在理,可是吴先生却不为所动:“话虽如此,想必夫人也是读过《女戒》、《女训》的。当家主母待庶出子女应多几分容让,如此才能显得您大度。若这般动不动就施暴,与那市井泼妇有何区别?”
何氏颇为不屑:“我是看在林院士与我夫君有些交情才好言相劝,您可别不识礼数。”
吴先生却笑道:“夫人教训得是,想我那夫君时常问我傅大人为人如何,从前我总说傅大人才德兼备又能体谅民心。如今嘛……我看得换个说辞了……”
何氏闻言皱了眉:“罢了罢了,就罚流芳院一月的月钱。”说着,她便领着李嬷嬷又怒气冲冲的走了。
三娘没想到何氏脸变得这么快,那林院士当真如此德高望重?
待何氏走远了,吴先生折过来问三娘:“静初那孩子指认你,你怎么不辩解?”
三娘道:“四妹妹说的本就是实话,我若是再辩解,恐怕先生就拦不住嫡母了。”
☆、第四章 问话
吴先生对三娘的回答颇为满意:“为人正直也聪慧,倒是难为你了。”
三娘则弓着小身板朝吴先生作揖,有模有样:“多谢先生今日相助。”
吴先生面上挂着笑:“前日我让你读的书,读到哪儿了?”
三娘答:“学生并没有顺着读,如今只读了《海外北经》中的夸父篇。”
“嗯……”吴先生点着头:“那书也不是要你学些什么,都是些天马行空的故事,不过是叫你认些不易见的字。”
三娘道:“先生行事必然是有道理的,三娘自会遵从。”
吴先生倒是越看三娘越满意,又从桌案上取了本书:“这个也拿回去看看,女子也不一定就要读《女训》、《女戒》,像你主母那般读了也是枉自。”
这话三娘可不敢接,拿过书看了看书面儿。
《竹书纪年》,三娘从前没读过这书,不过却听说过,里头讲的是夏商周至春秋战国的历史。
吴先生瞧她没说话便道:“快回去吧,别让你姨娘等急了。”
三娘别过吴先生,就回了流芳苑。
秋姨娘在门外杵着,见三娘回来就急急凑上来:“方才李嬷嬷来咱们院子,说是你闯了祸要罚咱们月钱。这……这是怎么回事?”
三娘从头到尾同秋姨娘说了一遍,略过小竹林那事。
“哼!这老妖婆,自个儿闺女管不好,病了倒还怪起别人了。”秋姨娘颇为不满的碎嘴了两句,拉了三娘回屋。
一个月的月钱对流芳苑来说算不得什么,秋姨娘这么多年了还是有些积蓄。
“三娘还真灵验,前几日才同我说攒钱,这下就被罚了月钱。”秋姨娘玩笑道。
三娘无语,她可没料到有这么一出,只是往后要花银子的地方多,她才那样说的。
倒是傅静娴,如前世那般大病了一场,一直没见着人。傅静初每天屁颠屁颠儿的来学堂,照这么看,三娘倒还救了她一次。
这日,三娘从府学出来便遇上了沈嬷嬷。三娘认得她,那个可是傅老太太身边的大红人。
“三小姐,老夫人想见见您。”沈嬷嬷说道。
三娘自知傅老太太是瞧不上她的,莫说是承欢膝下了,多看她几眼都未必。
此番,多半是为了她那宝贝孙女傅静娴。
“是……”三娘恭恭敬敬的应着,随她一齐前往。
傅老爷也就是个小县令,说不得家大业大,从头到尾也走不了多久。
“三小姐进去罢。”到了嵩寿堂门前,沈嬷嬷推开屋门说道。瞧她那样子,该是不跟着进去了。
三娘点头,顺应而入。
老太太就傅老爷这一个宝贝儿子,她虽然才五十出头,看起来却显老,兴许是年轻时吃了不少苦。如今儿子有了出息,她的日子也过得舒坦。这会儿,她还仰在藤椅上,任两个小丫鬟在一旁伺候着。
除了傅老太太,屋里还有那穷凶恶极的傅夫人何氏。
何氏瞧三娘那眼神极不友善,恨不得能从她身上看出个窟窿来。
“祖母……”三娘不理会何氏,朝傅老太太轻声喊道。
傅老太太眼眯了条缝,瞟了三娘一眼:“嗯,坐吧”
三娘应了声“是”,在一边的小凳上坐下。
“祖母问你些问题,若是答得好就给你点心吃。”傅老太太慢腾腾的从椅子上坐直了身,对三娘哄道。
三娘心中不免发笑,当她孩子呢,给糖就啥都说。
“好”三娘也就从善如流,做出一脸向往的模样。
傅老太太见此,颇为满意:“吴先生没来府学授课那日,你同静娴去了哪儿?”
这种时候可不能犹豫,一犹豫就得受苦:“去看老鼠。”三娘如是答道。
“看老鼠?”傅老太太一脸惊奇。
“二姐姐说她在后院里养了只小老鼠,所以所以,要我跟她一块儿去看看。”三娘怯怯道。
“后院?”何氏连忙开了口,似有那么些慌张:“就只去了后院?没去别的地方?”
做贼的人心虚,三娘还是很理解的。
“就只是在院墙角那里看了看,没去别的地方。”
听三娘这么说,何氏稍稍安了心,不再插话。
傅老太太又询问:“那后来呢?你可得如实回答,光看个老鼠静娴哪能生这么大的病。”
“二姐姐生的什么病?”三娘问道。
“说是受了惊吓,又有点儿风寒症状。”老太太不一定耐烦同三娘闲话,可还是同她说了。
三娘听她这般说,立马咋呼道:“我知道了!”
何氏让她惊了一跳,恨恨道:“要说就快说,别大呼小叫的!”
“我们去找那小老鼠,却发现它死了,像是被猫咬死的浑身稀烂。二姐姐这么喜欢那小老鼠,估摸是被吓到了,回来的路上二姐姐还哭了呢。”三娘一本正经的胡说,眼都不眨一下。
瞧三娘一副很认真的模样,又是个不懂事的小娃娃,老太太不疑有他:“那种死了的小动物身上最不干净,想必静娴是碰着了,才落下病。”
何氏见老太太都这么说了,再看三娘那怯生生的模样,料她也不敢撒谎,也就默认了。
“好了,回去吧。”老太太得了结论,便要让她走。
三娘乖巧的应好。
老太太让丫鬟从桌上给她端了盘桂花糕:“祖母说了给你点心吃,就不会食言。”
三娘欣喜的接过,甜甜道:“谢谢祖母。”
何氏瞧她那模样,垮下脸:“还不快走!晦气!”
三娘端着那盘糕点,喜滋滋的走了。
她前脚迈出老太太的房门,何氏就被老太太教育了一番:“好歹你也是傅家的女主人,说点话没个样子。要是叫外头人看到了,还不笑话死。”
“儿媳知道了……”
傅静娴大病初愈后的第一件事就是来找三娘,同三娘说的第一句话就是:“那事,你没说出去吧?”
三娘答:“没有……”
傅静娴安不下心来:“你一定不能说出去”
三娘突然觉得这小丫头可怜,过惯了众星捧月的日子,怕失去还是怎么的?
“你放心吧,我说到做到。”
得了三娘这句,傅静娴面色稍稍好看了些:“谢谢……”
然后两人就杵在那里没话说了,傅静娴绞着手指,不知还能做什么。
三娘就说:“要是没事的话,我先回去了。”
“好”傅静娴连连点头。
两人就各自回去了。
☆、第五章 来客
府里的日子虽过得还算平顺,傅家人会养着她们,左不过是缺点衣少点食。只要傅老太太在,傅夫人也掀不起多大的风浪。
如今,三娘已是十三岁的少女。傅静娴大些,行了及笄礼,该是寻婆家的年纪。
吴先生喜欢好学之人,三娘便投其所好,得到的自然是吴先生的偏宠。现在吴先生的课上也不再只是讲那些诗啊书的,多了些女子德行的教育。
三娘每每听到这些都会不住朝傅静娴瞧瞧,看她是否还介怀。
傅静娴还是郁郁寡欢的过日子,府学里她只管埋头苦读,也不再同三娘说话。
这一日,吴先生还上着课,学堂却来了位不速之客之客,还有三娘那鲜少见面的“爹”。
有一个傅家人都知道的秘密,那就是三娘并非傅老爷所出。
当初有了身孕的春娘,是被户部侍郎王文胥送到傅府的,让傅老爷代为照看。王侍郎官居一品,又与傅老爷曾是同窗,许是有那么些巴结的意思,才会应允。
谁想这一照看便是十来年,王家人又不闻不问,傅老爷渐渐的就不怎么待见三娘了。后来秋姨娘给他做了妾,他才肯给三娘她们一席之地。
傅家人怕外头人闲言碎语,干脆就让三娘喊傅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