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宋家丁香-第6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那是你的房?那是娘家的房,能一直住吗?别人不得说闲话啊?”方氏白了她一眼,“是你男人卖老虎的钱,你爹把起房子添置家具的钱都留下来了,剩下的等过些日子再给你家添几亩地……”
  宋丁香听的心里甜滋滋的,心想虽然那孩子岁数小,但是这挺会疼人呢。不过她考虑了一会儿还是拒绝起房子这件事儿。
  “娘,要不先别起房子了,这个钱拿着不如在镇上或者县城里添置个铺面,租出去每个月还有个钱进账,回头咱家也能想着去做个小生意啥的。”
  方氏眉头一拧,道:“铺面?那点儿钱要是去县城,顶多就弄个小铺面,值不了几个钱,镇上倒是可以弄个大点儿的……不是,你想着做啥生意啊?就你脑子灵活?”
  “大伯娘,你看我娘,说没两句话急了!”宋丁香刮完鱼鳞,又拿了剪刀破鱼肚子,还不忘了给她娘告一状。
  张氏只是笑,不接这母女俩的话。毕竟那是人家周一诺弄来的银子,跟他们这大伯一家没啥关系。
  “那都跟人家约好了起房子了!”方氏还是着急。
  宋丁香道:“那一笔银子怕是能起个大院子了吧?我一个人住的下?再说了等过了十五他就要去当兵了,我不还得回来住?挺新的房子撂那儿没人住,还不得破败了?”
  方氏寻思了一下,觉得是这个理儿,“可是都跟人约好了……”
  宋丁香道:“这事儿也不着急,实在不行就先起三间房把地方占下。三间土砖房有花不了几个钱,估摸着五六天就都弄好了。等我爹回来,叫上柱子哥咱们好好商量一下,看看剩下的钱是置备铺子还是咋的。”
  方氏想了想,觉得闺女说的也没错,于是点点头道:“行了,就你心眼子多,赶紧收拾鱼吧。”
  鱼收拾了三四条,大伯娘把鱼洗干净剁成块加了葱姜蒜,一勺子酒把鱼腌上了。这个放酒去腥还是跟宋兴义学的,他炖肉炖鱼都拿手,媳妇儿做饭首先教的就是用酒去肉的腥味。
  等鱼全部收拾出来,腌制的鱼块也入了味儿。然后撒上土豆淀粉和几勺子白面,又磕了俩鸡蛋,和匀了就下锅,哗啦啦的炸出来老大一盆子。
  鱼头鱼尾都自家留了下来,鱼块用大碗装了,招呼大伯娘的大儿子宋钧立去给各家送鱼。这时候锅底下还剩下不少油,正好够煎自家的鱼的。大鱼煎的两面金黄,到了水和秋油进去咕嘟咕嘟的炖。炖鱼的时候方氏和了一盆子棒子面,等差不多了就打开锅盖贴了一圈金黄的大饼子。
  光是这些饼子其实并不够一家子人吃,所以另一个锅擦了棒子面粘粥,放了足足的红薯,又贴了一圈饼子。
  贴完饼子,方氏有在厨房的酱菜缸里捞出一大块酱菜疙瘩,擦擦的切成片又切成丝,撒了把葱花,用勺子挖了点儿猪油在火上烧热哗啦啦浇下去一拌,顿时香味就出来了。
  周一诺劈了一大堆柴火,出了一身的汗。他又烧了个劈柴把水烧温,趁着媳妇儿不在家脱光了哗啦啦的擦洗了一遍,换上干净里衣,套上棉袄去丈母娘家吃炖鱼。
  仍旧是男人一桌女人一桌,不过宋志远和宋钧山不在,男人这一桌只有爷爷宋兴义,大伯宋志成,大伯家俩大儿子宋钧立和宋钧水,还有他两个亲小舅子,十一岁的宋钧耀与八岁的宋钧随。不过这俩小家伙都被人叫小名,一个虎头一个虎子,都虎头虎脑的长得很是好看。
  女人那一桌则是奶奶宋李氏,大伯娘张氏,丈母娘方氏,大伯娘俩儿媳妇儿,一个石氏一个金氏,还有大伯娘的老闺女,十三岁的宋紫堇以及宋丁香的亲嫂子乔氏。还有就是更小一辈的几个孩子了,他们还不太会吐刺,所以只能让自己娘盯着吃饭。
  满桌子就三个菜,中间一大盆子炖鱼,还有一碟子猪油拌酱菜疙瘩丝儿,一碗大酱和切好的一盘子大葱。然后就是一簸箩金黄的大饼子,每人一大碗粘稠的棒子面红薯粥。
  宋丁香喜欢吃鱼头,炖入味的鱼头十分鲜美,周围的肉也没有刺。尤其是鱼脑,用力一吸就滑到口中,滋味别提多好了。
  方氏啧了声,道:“人家都吃肉,就你啃脑袋,那鱼头有这么香?”
  宋李氏道:“你说你,孩子回来一次你数落一次,鱼头咋了?鱼头补脑子知道不?喜欢吃就多吃,这鱼头还不管够?”
  方氏哼了声,还是给自家闺女夹了大一块鱼腩肉,“大小儿就不会吐刺儿,还不如你侄子呢,吃吧,这里的肉没刺。”
  宋丁香眼圈发热,又想哭了……                        
  这个文就是慢热,细水长流,如果总想看打脸啊,各种金手指啊,特别爽的啊,怕是要等很久……
路要一步一步走,饭得一口一口吃嘛。
………………………………………………………

  第14章 

  吃完饭,方氏张罗着洗碗,突然在厨房看见一只不属于自家的大海碗。她把这只碗拿起来看了看,碗边儿有个小裂痕,裂痕后掉了指甲大小的一块陶片儿。
  就算是宋家有点儿家底,但是仍旧对东西十分爱护,洗碗的时候也都会很小心。若是不小心把碗磕破了就基本上只用来放东西不会拿出来日常使用,否则被破边儿割破手或者嘴巴就得不偿失了。
  所以,这个碗是谁家的?谁放这里的?
  宋丁香也在帮忙忙乎,见方氏在端详一只碗,便问道:“娘,那碗咋了?”
  方氏冷哼一声,把碗放在桌子上,道:“我猜出这只碗是谁家的了,以前还觉得那家人就是太老实了导致穷,平日里也想着帮衬一把。如今一看……真是活该,他们家就该受穷,一家子人都奸,老实个屁!”
  以前方氏真没觉出来宋老三家是个怎么样的人,毕竟都分了家了,平日里接触的也少,送礼的时候也因为他们家穷,其他几家都会适当的多送点儿算是补贴了。可是发生了宋桃红欺负宋丁香,抢自家闺女婚事这一茬,方氏在看宋老三家,就处处看着不顺眼了。
  宋丁香看了看那个碗,心里也有了底,笑道:“娘,反正以后少来往就是。这个碗我拿给奶奶看一眼,咱家人心里都有个底。”
  正房那边男人们还都在炕上唠嗑,宋丁香把这只碗拿去给宋李氏看。宋李氏看了看,道:“这没啥,眼看眼的不就过年了吗?回头咱再把这只碗给他们送回去,就当损失个碗了。让你娘也别这么小家子气,再把自己气着了。”
  所以说姜还是老的辣,宋丁香笑嘻嘻道:“我娘是真的生气了,说万一没瞅见上了桌,把自家人嘴巴划破了可咋整。”
  大伯娘张氏也看见了那只碗,道:“都怪我家老大粗心,好端端给他们送去炸鱼却换来这么个破碗,埋汰谁呢?”
  宋李氏慢悠悠的拆着破衣裳,道:“男人嘛,有几个细心的?反正他们家啥样咱自己清楚就好,也没必要嚷嚷的谁都知道。一笔写不出两个宋字,闹去给外人看反而笑话咱们一大家子。”
  宋丁香也同意这个理儿,她点点头道:“那我去给我娘说,我娘那个脾气万一出去挤兑几句就真让人看笑话了。”
  宋李氏呵呵一笑,道:“你可小看你娘了,你娘就是窝里横,出去可精明着呢。你也得跟你娘学学,别看我总是说她,那是因为她性子直,太大咧咧的让人看着不像话。”
  宋丁香笑嘻嘻的拿着碗走了。
  张氏道:“回头我得跟老大说两句,拿回个碗也不好好看看,往厨房一撂,要不是二叔家的看见了,咱都不知道还有这么一茬。”说完又看向自己的儿媳妇和小闺女,道:“以后少跟那一家子说话,别被人坑了去,知道吗?”
  儿媳妇跟闺女都点了头,乔氏也跟着点了点头。她现在跟金巧儿都有了身孕,但是日子比较浅,方氏生怕她有点儿啥闪失,重活都不让她下手,就让她跟金巧儿呆炕上一起缝缝补补的。
  宋李氏叹了口气道:“大芬也是因为膈应宋桃红和徐家那件事儿,心里堵着一口气呢。再加上你三叔那一家子实在是扶不起来……也不能怪别人。你也别跟大立说这件事儿,没啥必要,还招惹的孩子心里不舒服。”
  张氏想了想,应了下来。
  又等了两天,大半夜的宋志远带着儿子宋钧山风尘仆仆的回来了。方氏一看高兴的不行,跟儿媳妇乔氏又是去烧热水又是给拿干净衣服,让这爷俩好好的洗漱一番。
  宋志远从怀里掏出个鼓鼓囊囊的荷包往炕上一扔,发出沉甸甸的动静。他笑道:“明天镇上有集,我们爷俩紧赶慢赶的回来……拿去拿去,该买的就赶紧买。”
  方氏把荷包解开,哗啦啦倒出一堆的铜钱儿和碎银子。她挑了一块塞到乔氏手里,道:“柳儿,明儿赶集给你跟你男人你娃添点儿东西,小件的我可就不张罗了,我得跟你大伯娘置办年货。”
  乔氏早就习惯了婆婆的大方,刚嫁过来的时候婆婆给她手里塞钱,差点儿把她吓出毛病来。后来才发现宋家就是这样,当家婆婆就只攥着大头,小头都给几个孩子分了,人人都有,想买啥买啥。后来方氏再给钱就接的坦然了。
  其实她手里也攒了不少,琢磨着若是以后小叔子们都长大了分了家,自家孩子置办东西总不能在跟公婆伸手,尤其是她儿子如今也两岁多快三岁了,再过两年打算送去学堂开蒙。这个钱虽然婆婆说给掏,可是她也真的不能自己一点儿都不拿。
  其实她心里门清,这是婆婆给她这个小家攒私房钱的机会呢。
  剩下的钱方氏慢慢的打理,银子和银子放一堆儿,铜钱儿用红绳子串起来,一百个一串整整齐齐的摆在盒子里,然后拿出记账本,歪歪扭扭的把这笔钱记上。
  方氏原本是不识字的,后来嫁到宋家,发现宋家这几个都好歹认识点儿字,就连宋李氏都认识几个字,平日里还会记账。她这个记账的习惯,还是被婆婆教导出来的呢,如今也开始耳濡目染的教导自己儿媳妇了。
  宋志远洗漱完了,往炕上一坐,道:“这几天真真是累死了,怀里还揣着这么大一笔钱,晚上我跟大山睡觉都不踏实,总惦记这回来。这几天家里没啥事儿吧?”
  因为天气冷了,上房的炕烧的最暖和,为了节约劈柴,所以几个孩子们都去跟爷爷奶奶挤去了。方氏这边也在炕中间拉了个帘子,炕头睡她和宋志远,炕尾睡宋钧山和乔氏。很多庄户人家都是这么做的,一个是因为冬天要节省劈柴,第二个是挤着睡也暖和。有的人家就睡觉前烧个劈柴一觉到天亮,但是宋兴义家偶尔半夜起床,趁着还有余火会再烧个劈柴,这样屋里就能一直暖和,小孩子或者老人起夜也不容易冻着。
  说白了,这都是因为家里人勤快,一年四季没少攒柴火。若是那种家里人懒的,一冬过去都能冻个半死。
  “家里都挺好的……”方氏想了想,还是把宋老三家回了个破碗,以及二妮打算用起房子的那笔钱置办个铺面的事儿说了。
  宋志远先叹了两口气,他毕竟是晚辈,不好说宋三叔的坏话,但是把宋老八一顿臭骂,“以后再也不可怜他们家了,这是办的啥事儿啊,一桩一件的,真让人头大。”
  顿了顿又说铺面的事儿,“这个毕竟是柱子赚来的银子,究竟是盖房还是置办铺面,好歹得问问柱子的意思。”
  方氏道:“柱子能有啥意见?我看出来了,咱家二妮成亲之后能撑的起来,那柱子现在可听二妮儿的话了,人也勤快,每天咱家后院一开门他第一个进来打水,没一会儿家里烟囱就冒烟儿了。大冬天的还想着去捡柴火,生怕咱二妮冻着。”
  她都看见好几次了,而且自家闺女天一上冻就懒得起床,里里外外的都是人家周铁柱操持,也怪不容易的。
  “那也得问问,多少也得问问。”宋志远打了个呵欠,道:“不说了,赶紧睡吧,明儿还得早起。挑两头猪去镇上杀了卖,卖过这一次再去镇上就得等明年了。睡吧……”
  第二天一大早,周一诺就带着丁香来宋家了。这天他们起的倒是早,也是因为宋志远他们一大早就去猪圈抓猪,愣是把宋丁香吵醒了。宋志远抓完猪,带着儿子和俩侄子架着牛车就直奔镇上去了,方氏张氏带着自家儿媳妇孩子们等牛老六的牛车呢。
  因为是年前最后一个集,去镇上的人还不少。等他们走到村口,牛老六的车已经坐满了人了,要么他们就等下一趟,要么就蹭村长家的车。
  方氏扫了眼车上坐着的三婶儿,道:“行了六叔,你赶紧着走吧,我们去蹭别人家的车。”
  正说着,村长家也赶着大骡子车过来了。
  牛老六家是牛车,比较简陋,车上就一个棚子,车里放着两床破被子盖腿用。一个人就收俩铜板儿,小孩儿不要钱,也算是便宜。但是村长家的车就气派了不少,大黑骡子特别精神,车棚子也严实,但是比牛老六家贵,一个人要四个铜板才成。
  舍不得坐车的基本上都结伴走着去镇上,只不过这几天雪大积在一起都没化呢,这一路走也着实辛苦。
  “七婶儿,十一婶儿。”赶车的是村长的小儿子,很精神的一个小伙子。他大老远就打招呼,道:“我就晓得你们得在这里等我呢,赶紧上车,正好带上你们一车满。”
  车里已经坐着村长家几个媳妇子了,见状连忙招呼方氏张氏他们上车。因为车里铺着棉被,小孩子们没座位干脆就坐地上。车棚子的帘子落下来,车里倒也暖和。
  周一诺把丁香扶上车,跟村长儿子一同坐在前面车辕上。毕竟车里都是女人,他也不好意思往跟前凑。
  这女人们一路说说笑笑八卦不断,不过都有意识的避开了宋老三家那场婚事,只是一个劲儿的夸周一诺和丁香。
  “这小两口瞅着就搭配,咱丁香长得多水灵啊,那铁柱子长得也不错,以后生的娃绝对好看。”
  “诶,别叫人家铁柱子了,宋四爷爷不是带着他去改户籍了吗?人家现在叫周一诺。瞅瞅,不亏是家里有读书人的,这名字起得就是好。”
  “我看人家大芬儿也这么喊呢,是吧大芬儿?”
  方氏笑呵呵道:“当小名儿喊呢,一时改不过口。他爷就死觉得以后他要出去,这一路叫铁柱子的还不定多少呢,改个大名叫着好听。”
  “是好听,我公公也说着名字着实不错。”
  “那丁香打算啥时候要孩子啊?”
  方氏道:“嗨,现在不着急,她才十四呢。等过几年柱子回来再要孩子也来得及。”
  这话说的别人都懂,其实这是给宋丁香留的一条后路。万一周一诺回不来,宋丁香想要改嫁一户好人家,因为没有孩子拖累也没问题。
  “估摸着这一去,三五年的也就回来了,到时候丁香才多大?那时候身子也养熟了,三年抱俩都没问题。”
  骡车跑得快,很快就到了镇上。
  方氏和张氏都掏了钱,村长家儿子也没推让,毕竟人家也想着靠这个赚点儿零花呢。
  宋志远的牛车停在了大车店儿,他们直接在大车店儿借了两张桌子,在门口现杀现卖,生意很是红火。方氏到了的时候,那猪已经卖掉大半了。
  “走,咱们先去逛逛。你们几个别光顾着玩,把自己孩子都看住了。”方氏张罗着,带着一众女子军加上周一诺这个保镖,冲进集市。                        
  中午吃了蒜……
算了算了,不去健身了,避免熏到教练,嘻嘻。
……………………………………………

  第15章 

  因为是年前最后一个市集,所以特别热闹,熙熙攘攘的到处都是人。所有人都拎着篮子背着筐,进行年前最舍得花钱的大采购。
  方氏被宋丁香扶着手,嘴里念叨着:“先去买点儿布,多买点儿,年前布便宜。再去给你们每个人加一对儿银丁香,买几尺好看的布缝个荷包,给你奶买一只戒指。家里的线也该添补添补了,麻线多买几团。然后去买点儿海鱼干,那玩意儿炖肉炖菜还挺好吃的。糖块也得多买几斤,年后走亲戚送礼每家怎么也得半斤糖块吧?”
  “娘,得多买几根头绳,我看我几个爷爷家有小姑娘四五岁了,送几根漂亮头绳呗。”宋丁香补充着。
  “娘,那边有卖橘子的,买点儿橘子放着?”乔氏手里拽着三岁的狗蛋儿,也跟着补充。
  “再买几个新碗,新年用新碗,家里那几个破的厉害的就砸了埋了,省的划破手。”方氏继续念叨,“丁香没什么初二回娘家的讲究,毕竟一出门就到了。柳儿你今年回娘家送些啥?还是去年那几样成不?”
  “足够了,”乔氏想了想道:“再买两块鲜亮的尺头,我娘家妹子过年就要嫁人了,好歹裁一身漂亮裙子。”
  “哟,你娘家妹子多大了?也是好几年没见着了,都长成大姑娘啦。”方氏想了想同意了。
  狗蛋儿乖巧的紧跟着乔氏,满眼新奇却不嚷不闹。周一诺走在女人们后面看着,突然拽了宋丁香一把,在她耳边说了几句话。
  宋丁香摸了几个铜板塞过去,周一诺转身去了旁边,没一会儿拎着两只冰糖葫芦回来。
  镇上的市集吃食儿非常多,但是只有这种酸酸甜甜红彤彤的果子最吸引小孩子们的注意。狗蛋盯着每一个卖冰糖葫芦的都看了半天,就是不张嘴要。
  周一诺把一根糖葫芦递给狗蛋,狗蛋不伸手,先抬头看乔氏。
  乔氏笑道:“你姑父给你的,拿着吧,记得道谢。”
  “谢谢姑父,”狗蛋声音软软的,大眼睛里满是开心。他接过糖葫芦先往方氏嘴边儿放,方氏笑呵呵的咬了一小口,“真甜真好吃,谢谢我大孙子。”然后他又递给乔氏。
  乔氏也咬了一口,把狗蛋夸了一顿,狗蛋脸蛋子红红的,然后看向宋丁香。
  宋丁香笑眯眯的举起另一只糖葫芦道:“姑姑有啦,狗蛋的自己吃。”
  狗蛋这才低着头,慢悠悠的啃着糖葫芦。
  方氏见宋丁香手里也举着这么个东西,嗔道:“都成亲了的人了,还在大街上啃东西吃,也不怕人笑话。”
  宋丁香满不在乎,她其实小时候也吃过这个,并不是很稀罕。后来世道乱了,吃饱饭已经很不容易,更别说吃这种甜滋滋的零食了。等国家稳定下来的时候,她也上了岁数,牙齿因为吃粗粮吃坏了,不敢吃这种酸甜的果子。
  但是现在的她健健康康,又年轻,又有着一嘴好牙,再加上这糖葫芦是周一诺给她买的,自然吃的欢实。
  娘几个在保镖周一诺的保护下,在市集里穿梭,各种铺子都钻进去逛一圈,每个摊子都停下来瞅几眼。终于走累了就找个热乎乎的馄饨摊子,一人来了一碗馄饨,喝的浑身都热乎乎的,然后继续穿梭,有一种不把身上带来的钱花光就不回去的架势。
  晌午的时候,市集开始陆陆续续的散了,那些卖吃食儿的摊子却热闹起来。
  方氏被儿媳妇和闺女扶着,一路走一路哎哟,“可累死我了,哎哟,我这脚回去得好好泡泡,可累死我了……”
  等走到大车店儿,一抬眼看见宋家三奶奶正在跟宋志远说话。方氏顿时脚不疼了腿不累了,一脸备战状态走路带风嗖嗖的就走到宋志远跟前儿,原本搬着的脸露出个笑来,“哎哟,三婶儿啊,咋跟这里站着呢?”
  宋三奶奶身后跟着她两个儿媳妇,脸色有些不太好看,见了方氏才略露出个笑脸儿,“没啥,就是想问问侄子的车还有空地儿没,一会儿捎带我们娘几个回去。”
  方氏也没直接拒绝,道:“我买的东西一会儿就送来了,若是车里还有空位,捎带一下三婶儿也没啥。”
  宋丁香想了想他们买的东西,再想想一会儿大伯娘带回来的东西,心说这车怕是没地方了,三奶奶估计等也白等。
  果不其然,当方氏和张氏买的东西陆陆续续被送回来的时候,宋三奶奶的脸色越来越难看。她眼馋的看着堆了一地的筐啊篮子啊布卷之类的,阴阳怪气道:“哟,买这么多东西啊,看来今年不少赚钱。”
  方氏道:“嗨,别人不知道,三婶儿还能不知道?都是辛苦钱啊,他爹他大伯,大山和几个侄子,哪天不是起早贪黑的?就连几个小的每天也都出去打猪草,一年下来累的不成样了,不就是为了今天,多给家里添点儿东西嘛。要是在家里歇着就能来钱,我也不愿意让他们出去忙乎啊。”
  宋三奶奶的嘴角抽搐了几下,道:“谁家不累呢,问题我家累都累不出钱来,哎……”
  方氏也跟着叹气,道:“那我也没招儿啊,当年我男人不是也带着他那几个兄弟去收猪杀猪,结果就只有我家大伯练的差不多了。这成天血糊糊的,一天下来胳膊都抬不起来。忙的时候,我们娘儿几个都得去忙乎,不忙不行啊。”
  宋丁香听着方氏和宋三奶奶你来我往过招,忍笑忍的痛苦,赶紧道:“娘,您先歇着,我去点点那些个东西,可别少了短了的。”
  说完,就拽着周一诺闪人了。
  宋志远也一脸大赦的表情,道:“我去看看牛。”然后拽着儿子侄子也闪人了。
  张氏最笨,干脆就跟儿媳妇戳一边儿看热闹,等着三婶儿赶紧走人,他们好装车回家。这大半天的下来,真的比种一天地还累,不过花钱也花的痛快,心里舒爽的很。
  宋三奶奶见方氏死活不松口的样子,知道自己今天是沾不到便宜了,于是挽着篮子气哼哼的走了。俩儿媳妇儿面面相觑,宋老八家的忍不住哼了声,道:“大芬儿,咱两家一笔写不出俩宋字来。我婆婆好歹是你的长辈,就算你家车不给坐,好歹请你三婶儿喝口热茶啊。”
  方氏一惊,道:“什么?你们俩让我咋说可好。那可是你们婆婆,你们当儿媳妇的不心疼……算了算了,三婶儿,这逛了大半天肚子饿了吧?快进来,我给您点个热汤面吃。”
  宋三奶奶想吃热汤面,又拉不下那个脸。宋老八家的笑道:“娘,大芬儿请您吃面呢,平日里可没这好事儿。”
  方氏一笑,道:“这话说的,前些日子那炸鱼块,吃狗肚子了?”
  宋老八家的一愣,宋三奶奶脸色一下子落了下来,这下也没脸吃面了,扭头就走,喊都喊不回来。
  等他们走远了,方氏一转头对张氏道:“你看看,什么人啊。送吃的还送出仇来了。以前咋不觉得他家是这样的呢,里外里好像咱家的钱大风刮来的似的,就应该给他们占便宜一样。”
  张氏也道:“是啊,若不是那件事,咱还真不知道他们家是这样的人。以前觉得三婶儿见人就笑挺和蔼挺老实的性子,如今一看,这不像啊。”
  方氏冷笑道:“那是以前他们装的好,如今攀附上了个秀才,觉得自己都要当大官家的亲戚了,还没见着银子就飘。”
  乔氏他们几个做儿媳妇的也没的插话,就站一边儿听着。宋丁香见这边儿战争停歇了,也撂下手里的东西,道:“成了娘,这里外里的都是人,咱少说两句,赶紧装车回家。柱子哥,你去把爹和大哥喊回来,这看牛看去哪里了?”
  一堆东西装了大半车,另一半一群人坐上去歇一会儿下来走一会儿,生怕把牛累着了。吭哧吭哧走了小半个时辰才到家,一进门方氏又开始念叨腿疼脚疼胳膊疼,浑身没有好地方。
  宋李氏翻看着方氏张氏给老两口买的衣服料子,对宋丁香笑道:“瞅瞅你娘,干点儿活就得让人看出来,出三分力得表现的五分,出五分力恨不得表现十分。”
  方氏确实累的够呛,靠在炕柜上道:“娘诶,可别念叨我了,我今天是真的累。大嫂,你也别跟着收拾了,让丁香收拾,就她年纪小,力气大。”说着,硬是拽着张氏也上了炕。
  宋李氏又笑:“得,还把你大伯娘也连累了。”
  宋丁香把买来的东西一样一样给宋李氏看,笑道:“我娘我大伯娘确实都累着了,三个嫂子俩肚子里都揣着娃呢,这一路也累的够呛。就我光瞎玩了,没操心啥。奶奶吃橘子,南方来的大蜜桔,这一筐不少钱呢。对了奶奶,我爷爷呢?”
  宋李氏收拾好那几块尺头,接过橘子攥在手里把玩,道:“说林场那边有块好木头,他约了几个老兄弟去看木头了。”
  宋丁香一愣,道:“这大过年的看什么木头啊?盖房?”
  宋李氏噗的笑出来,道:“盖什么房啊?准备寿材呢,这也该到时候了。”
  宋丁香听的愣了,“奶奶,爷爷这时候干嘛要准备寿材啊?这个……”
  宋李氏道:“咋的?咱这边的规矩啊,趁着身子骨还健朗着就先挑好了寿材,做一副好棺材放着,谁家有一副好寿材那可是个福气。”
  宋丁香猛地才回过神来。
  老时候确实有这种习俗,趁着家里和美,身体健朗,老人们就先把寿衣寿材都准备好了。这样走的时候不急不慌,穿好衣服进了棺材,那就是高高兴兴的喜丧。若是啥也没准备吧唧过去了,手忙脚乱,寿衣寿材都不妥善,那证明这一家子不咋地,日子都过不好,老人走的也不舒服不安生。
  宋李氏说着说着,又念叨谁家准备了寿材,砸了大价钱弄了个红木的,哎哟那叫一个漂亮。谁家寿材上还雕花儿了,瞅着喜庆。然后又说自己寿衣要几身,铺盖要几层,说的那叫一个满面红光。
  宋丁香听的起了一身鸡皮疙瘩,心说怪不得新时代要推行火葬呢,且不说占了农耕地,就这家家户户放个棺材,谁受得了啊……                        
  宋丁香:感谢新中国,糟粕不能要啊!
……………………………………………
感谢为我投出霸王票或灌溉营养液的小天使哦~
感谢灌溉'营养液'的小天使:
澄阀 20瓶;爱看小说的听雨 5瓶;
非常感谢大家对我的支持,我会继续努力的!

  第16章 

  宋家送年礼有个习惯,别人大多都是正月初一出去拜年的时候送礼。他们则是三十那天就把给几家老人的礼都准备好让孩子们送去,初一那天再带着孩子们四处拜年。
  三十那天,方氏和张氏早早的就把准备给宋家其他几支的年礼都准备出来了。因为他们家杀猪,略有些盈余,所以送的年礼是二十九那天杀得猪留下来的板油,以及一条三斤的猪肉,一小篓子二十多个蜜桔和半斤糖块儿。然后再根据每家的情况添置一些其他东西。譬如说有两家的孙女重孙女也不小了,就多送几根头绳。进了新媳妇儿,就多送两张帕子之类。
  这些在这十里八村的村子里能算得上头份儿了。
  当然,送出去的礼也会收到回礼,这些回礼也是早早就准备好了的,只等来送礼的小辈儿们给长辈说了吉祥话就直接把礼回了。
  每一家都要送其他五家,收到五分回礼,再加上单独收到的那一份,基本上收支平衡,可以把这些礼打乱了给其他家送去。过年送礼大多数都是这样,一盒子槽子糕兴许在村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