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宋家丁香-第22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宋志远哈哈笑道:“可不是呢,二妮说了,这手套围巾的估计能做好几年,还有开春就要晒大酱,秋油,辣椒酱。家里又有那么多白菜地辣椒地需要照顾。这冬小麦种完了若是平日里就准备着猫冬了,但是还得挖藕,做辣白菜,酸菜。还有那个酱豆腐也该闷上了。到了明年挖藕塘,种藕,侍弄果园。也就冬日里最冷的那俩月能稍微休息一下,可是还要照顾羊毛作坊……爹您想想,真这么连轴下去,谁能不累呢?”
  这里面,粮食其实是最不赚钱的了,但是人又不能没有粮食吃,而且每年的租子也要从粮食里出。为了赚银子,家里的地怎么着也得佃出去。不过宋兴义决定不都佃了,他得留两亩地专门种花生瓜子啥的,等收了给辛苦了一年的孩子们炒了吃,能吃上足足一冬呢。还有那些荒地,再种上一年荞麦也该种些粮食和菜了,再养一年过了三年免税期还得交税,如果侍弄不好就亏了。
  到了冬天家里还有二十多头猪呢,这些猪平日里都是自家杀了卖,等天一冷卖猪肉的人也多了,老二绝对会忙的脚不沾地。
  他靠在车里晃晃悠悠的想,以前感觉一年也忙忙乱乱的,但是进的银子真不多。尤其是他们老两口,大多数银子都存了下来给老三读书了。幸亏老大老二家都是懂事儿的人,平日里也没有什么磕碰抱怨。
  如今丁香开了窍,想了那老些赚钱的法子,老二家每日的银子流水一样的进来。但是他们家也没有忘了老大家,照样一一的照顾帮衬。老大家也没有眼红,每日天不亮就起来忙乎做饭喂猪,那干活的劲头比以前都强了不少。
  要说这村里谁家过得舒心,还不得是自家吗?
  宋兴义想到这里,忍不住满脸是笑。
  因为要收拾出新的院子做羊毛作坊,宋志远不得不把自己跟闺女的小秘密转移地方。几个大缸空着运进来还能满这人,可是装满了想要挪地方就瞒不住人了。
  方氏围着那缸转了好几圈,没好气的给自家男人闺女一人一个白眼儿。
  宋志远陪笑道:“这不是怕糟蹋了东西让你心疼吗?所以就想弄出来再告诉你。”
  “去去去,不就是嫌我唠叨?我哪次唠叨完不也帮你们了?走开,看见你就心烦。”方氏是真的有些生气。
  宋丁香连忙描补道:“娘,这次是我跟爹错了,我和爹其实想给你个惊喜的。”只是没想到计划没有变化快,计划也是她计划的,这变化也是她造成的,后果却让老爹承担了,实在过意不去。
  “啥惊喜?你娘我还需要啥惊喜?看着你成天活蹦乱跳我就很惊喜了。你就跟你爹亲吧!”方氏恨恨的戳了宋丁香的脑袋瓜一下,去别的地方忙乎了。
  宋丁香对着宋志远吐了吐舌头,宋志远苦笑道:“完了,你娘晚上又得唠叨我了。”
  “嘻嘻,”宋丁香道:“反正爹也习惯了,赶紧的,把这个缸都搬去后院吧。”
  作坊都收拾出来,方氏,张氏加上六奶奶一起帮着招工。宋志远则带着宋志成还有儿子侄子们去藕塘挖藕了。
  藕塘地势较低,想要放水不是很容易。不过秋天天气干燥,水线也下去了不少。宋兴义干脆在藕塘旁边找人又挖了个坑用来存水,反正明年也是要再挖藕塘的,如今趁着没上冻,村里劳力多,先挖一部分用着。
  放完了水,藕塘里一片泥泞,还搁浅了不少鱼。小鱼都捡起来丢进旁边水坑里,大鱼现场卖掉,不少邻村的也跑来看热闹,顺便买两条“沾了秀才的光”的鱼回去炖汤喝。
  挖藕是个力气活儿,这时候虽然没上冻,但是泥水冰冷刺骨,又没有那种隔水的水裤可以穿,所以十分辛苦。宋丁香怕自家人累坏了,再冻个老寒腿,于是让多招几个工轮流下水挖藕,下水前先喝上一大碗烧刀子,从水里出来又是一大碗姜汤灌下去,到也不觉得那么冷了。
  一开始挖藕都没有什么经验,弄断了好几根长长的藕。因为藕中间是空心,断了就容易进泥水不好洗,所以断藕都卖不上价。等熟练了,那一根根长长的,白白胖胖的藕带着新鲜的泥土被丢上岸,看的人心中都无比喜悦。
  镇上有人提前得到了消息,赶着车过来买藕。小贩们更是挑着担子在旁边等着,还顺便能帮个忙。一个藕塘挖了一天,足足收了上千斤的藕,大部分当场就卖掉了。
  王家人也提前过来,王全赶着马车在旁边等着,一口气买了一百斤。
  看着宋家人一边卖鱼一边卖藕,左手出货右手收钱的样子,真的令人眼红不已。尤其是周家的胖媳妇儿,盯着人群里张罗的宋丁香,嘴里不停的念叨:白眼狼,娶个媳妇儿也是白眼狼。若我是她婆婆,那老些银子就应该让我拿着。
  旁边有人听了也只是不屑一笑,周一诺走了好几年了生死不明,当初为什么闹着分家闹得村长对周家都有意见的这件事还历历在目,这老太太竟然还一口一个白眼狼,看着别人家媳妇儿生气呢。
  最后剩下的两三百斤的藕都被收进了地窖。荷塘里还剩下很多小的藕根,这些都不需要动,明年自会长出许多的藕来。在从水洼子里引水进来,冬天上面冻了结实的冰,那些娇嫩的藕根就可以好好的过个冬了。
  新鲜的藕洗掉外面厚厚的泥巴,露出洁白的藕段儿。削了皮直接喀嚓咬上一口,真的是又脆又甜。晚上,宋丁香亲自下厨,做了莲藕炖排骨,糖醋藕丁,酸辣凉拌藕跟红烧鱼,吃的一家子都心满意足。
  第二天又有人上门买藕,宋丁香卖掉了两百来斤,剩下的说什么都不肯卖了。他们家这么多人,那一百来斤的藕除了自己吃还要留出送礼的来,实在是不够卖。不过这也让她知道了藕塘的产出以及人们对藕的诉求,琢磨着明年要再挖多少藕塘呢。
  羊毛作坊招了十来个媳妇子帮忙,挑拣羊毛,煮羊毛去蜡和油脂,分拣羊毛,纺线,硝制皮子。找的都是那些手脚干净利索的。都弄好了又要教人如何编织手套,裁剪皮子。只有学的最快织的最好的才能把活儿带回家去做,避免浪费了上好的羊绒羊毛。
  就这样,眼尖的张氏和五奶奶还抓到两个偷藏羊绒毛线的媳妇儿,二话不说直接开了,任凭如何哀求都不同意让他们回来。
  “这些羊毛都是从北地大老远送来的,织了手套也是给那些士兵们御寒的,你们怎么好意思偷拿?感情你们家没人服兵役,不需要这些御寒之物是吗?”五奶奶是比方氏张氏以及六奶奶都利索的人,她虽然寡居,但是也因为性子爽利不敢有人去招惹。这次也专门找了五奶奶来坐镇,不但能赚点儿钱,还能帮忙盯着那群女人干活。
  宋老大宋老二家老太太毕竟年纪大了,也做不了这些精细活儿就没来掺和,只让媳妇儿们来试试,通过了的就留下来干个活挣几个铜板。宋老三媳妇宋高氏倒是想来,可惜方氏死活没松口,只是收了他们家两个手脚最勤快的媳妇儿,连娇杏都没让进来。
  方氏毕竟一想起他们家做的事就一肚子气,如今肯让他们家儿媳妇来干活已经是法外开恩了。
  宋丁香家里又把后院原本宋钧立两口子住的东厢房打扫出来,找了自己几个手脚麻利的小伙伴加上宋紫堇来做辣白菜。霜降之后他们家收了山一样高的大白菜,宋丁香跟宋紫堇调配了大盆大盆的作料,然后其他人往烫好的白菜里均匀的涂抹酱料。因为怕伤了手,宋丁香专门找人做了比较平的木勺子,用木勺子涂抹酱料。虽然没有手快,但是却也不错了。
  涂抹好的辣白菜放进大缸里腌制,半个月后就可以贩卖了。
  除了辣白菜,还跟豆腐坊定了不少的豆腐,拿回来切成小块放稻草里闷着,发了漂亮的长毛之后腌制起来,就成了绵软鲜香的酱豆腐。
  剩下的就是每年都要做的八宝菜榨菜各种酱黄瓜酱茄子,这些腌菜都是在镇上最受欢迎的,通常都会被人几斤几斤的买回去,隔三差五就要去镇上补一次货。
  别人到了冬天都在猫冬,只有他们家,一年四季都忙的脚不沾地,入冬了仍旧热火朝天。
  而且也因为宋丁香家干活不吃独食,而是招呼着村里人帮忙,只要是能帮上忙的心里都十分感激他们家。宋兴义最喜欢这个时候出去串门唠嗑了,听着村里人满口夸赞,心里跟喝了蜜一样甜。
  因为有人帮忙,刚降下初雪的时候,又一批手套被送往北地,然后没多久,又有五车的羊毛被送了过来。
  来送羊毛的商人他们都认识了,那人笑呵呵道:“这是今年最后一趟了,毕竟北地在打仗,羊毛也不好收。不过明年开春应该还能收到一批,到时候还得麻烦宋娘子。”
  “这有什么麻烦的?一想到他们都能戴上手套不怕冻手,我心里就宽慰了。只是……”宋丁香面露担忧,“周一诺还没有消息吗?”
  商人呵呵一笑道:“老将军没说,就应该是还没消息。宋娘子且放心,我听老将军夸赞周小将军是个能干的人,应该不会有事。”
  宋丁香惊讶道:“周小将军?他……已经是将军了?”
  商人道:“暂且没有,只是大家都这么称呼,可见你男人在那里混得不错。不过我也就是个商人,能知道的也只有这么多了。”
  宋丁香留了他吃饭,又给他带了不少罐头辣白菜和藕做回礼。把人送走之后,方氏忙不迭的问,“咋,还没有柱子的消息?”
  已经半年没收到家书了,家里人人都在担心。
  宋丁香摇了摇头道:“说老将军那边没有给什么信儿,只是让放心,说柱子哥在做任务不能经常跟外面通信。详细的什么他也不知道,送手套的时候我也给老将军写了信,应该还没收到呢。”
  “哎哟,我这个心里呐,扑腾扑腾的,总觉得不安。最近也不知道咋回事,晚上总是惊醒……”方氏拍了拍胸口顺了顺气,道:“这也没个消息,是死是活的……呸呸呸,咱家人有老天护着呢,绝对不会出事!只是这眼看眼的就要过年了,我这心里不知道咋回事,总觉得有点儿不安啊。”
  “娘,您是想的太多了。”宋丁香只好宽慰道:“如今家里事事顺遂,哪里就有什么不安的了?可能是这几天累着了,好好睡一觉就好了。”
  宋志远的猪肉铺子这些日子正是忙乎的时候,方氏干脆把孩子交给宋李氏看着,自己跟大嫂去看铺子。只要猪都宰杀好了,她们两个女人就能切肉卖肉,只是不再帮人剁臊子,因为实在忙不过来。
  年前不少人家都开始杀猪,宋志远经常在外面呆好几天不能回家,方氏可能是最近自己一个人睡的不安稳,宋丁香晚上也只好来陪着。
  半夜里,方氏突然惊醒,把宋丁香也弄醒了,“二妮儿,我梦见你大姐了,你大姐总是跟我哭,问啥也不说,只是哭。”她一头冷汗,脸色都不太好看了。
  宋丁香连忙去外屋取了温水给她擦脸,柔声道:“娘就是心思太重了,既然想大姐,明日我们去看看就好。”
  方氏摇摇头道:“这不年不节的过去干啥?没得让她婆家烦呢。再过大半个月就过年了吧?到时候她就过来了。”她擦了脸,又喝了两口水,重新躺了回去,“你大姐家孩子也有四岁来的了,去年你大姐回来的时候说等大宝五六岁的时候就给他开蒙,让他也去读书。不过她婆婆那个抠门劲儿,怕是这读书的银子还得她自己掏。若是你大姐就跟家门口就好了,每天抬头不见低头见的,走动也方便。”
  虽然说就嫁到隔壁村子,但是这里的村子与村子之间也隔的不近,来回要走上一个时辰,平时过来一趟也不是容易的事。
  宋丁香也觉得是方氏最近可能是累着了,再加上她爹不在家才睡得不好。却没想到还没等过年呢,就接到她姐宋玉兰出事的消息!                        
  昨天出去大采购,累了一天,回来原本想躺一下就码字,谁知道一睁眼就到了第二天了= =
现在一更,晚上还有一更,用来补昨天落下的更新!!
爱你们!!!
………………………………
感谢为我投出霸王票或灌溉营养液的小天使哦~
感谢投出'地雷'的小天使:沐绾歌 1个;
感谢灌溉'营养液'的小天使:
饕餮饿了 10瓶;
非常感谢大家对我的支持,我会继续努力的!

  第44章 

  天气越来越冷; 大雪一层叠一层。距离年三十还有五六天的时候作坊就都放假了; 宋丁香给他们结算了工钱; 拿着大捧的铜板可以过一个富足的欢喜年,是谁都会开心的事。
  年礼宋李氏早就都计划好了,辣白菜酱菜酱豆腐都不能少,今年还能每家加两根藕; 加两副碎皮子拼起来的鞋面子。别小看这鞋面子是碎皮子拼的,对于很多人来说这种鞋面他们都买不到,雪化在棉靴面上就得用火烤才能继续穿,若是没烤干,对脚趾头真的是个极大的考验。
  但是有了这个鞋面,只要在原本的棉靴面上缝一圈,就能不再怕在积雪上行走了。而且皮子毕竟是皮子; 保暖功能比普通的棉布要好很多,这鞋面也绝对算得上是不错的年礼了。
  而且今年宋老三家也放出话来; 要给他们送一份不错的年礼。因为宋家跟着徐强出去的那两个后生回来了,带了大包小裹的东西; 把宋高氏笑的合不拢嘴。
  就在方氏盘算着年前最后一个集要买些什么年货的时候,徐家那边的上河沟子村跑来个半大孩子,进门看见方氏就道:“奶,你快去看看婶子吧; 婶子小月好几天了。”
  方氏脑袋嗡的一声,整个人差点儿没站稳,被身边的张氏急忙搀扶着。
  “咋?我闺女好好的咋小月了呢?不是; 她啥时候有的?”方氏回过神来,脸色青白青白的。
  “别跟当院儿说,去屋里说。那孩子来,奶给你拿果子吃,你好好说说是咋回事。”张氏拽着方氏,对那孩子打招呼。
  宋李氏和丁香他们也听到了动静从炕上下来往外走,“咋回事?快进来!”
  那小后生进屋躲了躲棉靴上的雪,喝了口宋丁香兑来的热乎糖水,才又道:“说是跟大山叔打架被推到了,俺家不是住对门吗?今天大宝过来玩,突然就哭着说娘起不来炕了。我娘觉得不对劲儿,就让俺偷摸的来跟奶和太奶说一声。”
  “我的闺女啊!”方氏爆哭出声,转身就要往外跑。
  “先别让你娘出去!”宋李氏当机立断让宋丁香和张氏按住了方氏,方氏腿都站不稳滑坐在地上,眼泪哗啦啦的流。
  大冬天的小产对女人来说真的是个鬼门关,万一一个不小心着了风就麻烦了,方氏简直六神无主,浑身都哆嗦起来。
  宋李氏对那孩子问道:“你娘咋就觉得不好了呢?”
  小后生挠了挠脑袋,道:“俺娘跟俺爹说了两句,说什么这大冬月的闹腾成这样,也没见他们往娘家去,估计是不太好了不敢去说。然后就叫俺偷着来的,没让徐家人知道。俺娘还说回去的时候也别让人看见,抄小路回去。”
  宋李氏对宋紫堇道:“去,把你爹你叔都叫回来,再把牛车……不行,牛车太慢,套那个骡子车,咱们准备准备去一趟徐家。”她说完,从炕桌上抓了一把糖块给小后生塞兜里,又问道:“好端端的咋就打架了呢?”
  小后生摇摇头道:“这个俺也不晓得,好像是大山叔想要去什么什么县,婶子不让,就跟当院里吵起来了,吵的挺厉害的。”
  “什么什么镇?”宋丁香灵光一现,道:“不会是徐强当任的那个县吧?徐大山想去?好端端的怎么现在突然想去了呢?”
  宋李氏脸色非常不好看,对宋丁香道:“去,去拎条子肉。”然后又抓了一把铜钱塞给小后生,“你拎着肉抄小道走,别人问起来就说你出来买肉了,知道吧?”
  那小后生点点头,拎着肉捂着铜钱,头也不回的跑了。
  “娘,这可咋办啊?”方氏哭的都不行了。
  宋李氏怒道:“你哭啥?赶紧从地上起来,这像什么样子!等老大老二回来,再带上兄弟几个一起去,让你爹也跟着去。”
  宋志远接了信儿,连忙跟大哥把肉铺子收拾了赶回来,然后一家子套了骡子车往上河沟子村去了,家里就留了宋紫堇和俩大肚子女人紧插了大门看家。
  骡车跑的很快,小半个时辰就到了村口,直奔徐大山家而去。
  徐大山家门插着,对门的门虚掩着,露出小后生半张脸来。张氏下车叫门,拍了半天才把人喊出来。开门的是徐大山的婶子许氏,见了他们笑道:“这不年不节的,怎么亲家跟亲家奶奶来了?”
  张氏沉着脸直接一把把人推开,带着方氏往徐大山那院奔去。
  许氏看着方氏的背影抿了抿嘴,然后看向宋李氏,“亲家奶奶,好不容易来一趟,不去屋里坐坐?”
  宋李氏笑道:“是得去坐坐,我也好久没见过你婆婆了,这不就来看看嘛。”说完带着宋兴义往主屋去了。
  方氏一路哭着进了徐大山家屋门,徐王氏在门口迎了一下,被方氏推开。
  “我的闺女啊!”看见躺在床上脸色惨白的宋玉兰,方氏哭的更大声了,“咋回事啊?好端端的咋还动手了呢?”
  宋玉兰见方氏来了,挣扎着起来扑倒方氏怀中嚎啕大哭,“娘,娘……呜呜,我难受啊……”
  徐王氏在外面大声道:“知道你小月了难受,可别再哭了啊,哭多了伤眼睛。”
  张氏拦着徐王氏不让她进屋,笑着问道:“她亲家,我家闺女咋好端端的小月了呢?这小月了不说也不告诉娘家一下,是不把我们当亲戚吧?哎哟,这大冷天的,大山去哪里了?”
  徐王氏干笑了两声,道:“大过年的出这种事我也不想啊,下雪天路滑,我让玉兰别总干活她不听,结果一下子摔了。你说年轻人摔一下也没啥,可是谁知道她竟然有了……哎,好端端的一个孩子没了,我这个做奶奶的能不心疼吗?”
  “我呸!你心疼个屁,你若是心疼,这屋的炕咋都不烧一下?”方氏在屋里痛骂。
  徐王氏抽了抽嘴角,道:“我家又不跟你家似的财大气粗,这大白天的还烧炕呢。”
  张氏听这话也是在难听,冷声道:“哦,柴火比媳妇儿金贵是吧?大立,把那屋炕烧上,我倒要看看徐家的柴火到底多金贵!”
  宋丁香撩了门帘出来道:“哥,去吧我姐夫找回来。这大冷天的我姐跟这里躺着,一口热水咋都没有呢?我姐夫这是去干吗了?哥你赶紧去把我姐夫找回来。”然后看向徐王氏笑道:“婶子,你家这热乎水有吗?我姐那嘴唇干的都起皮了。”
  宋志远二话不说就出了门。
  徐王氏抿了抿嘴,道:“这屋没有呢,都在老太太那屋里,平日里白天谁屋里烧水啊。”
  宋丁香翻了个白眼,出了屋去找热水了。路过许氏屋门口的时候,那婶子笑着对她打招呼,“哟,丁香啊?这是去干吗?”
  宋丁香道:“去给我姐倒点儿热乎水,我姐夫那屋连热乎气儿都没。”
  许氏笑道:“哪儿还用去那边屋呢?我这里就有热水,等我给你兑一壶。”
  宋丁香拎了热水回来找了碗给宋玉兰倒了一碗,端进屋让宋玉兰喝了。
  “姐,你别总是哭,到底咋回事啊?”宋丁香看着哭的不停的宋玉兰直叹气,“娘,你也别哭了,赶紧问问咋回事。”
  宋玉兰喝完水总算缓过一口气,一边儿流眼泪一边道:“娘,这日子真没法儿过了。早知道有今日,当初还不如让他休了我才好。”
  “到底是咋的了?我就说前些日子我睡觉不安稳总是梦见你出事儿了,结果就来了这么一出。”方氏也着急得很。
  宋丁香磕磕绊绊的把事儿都说了。
  原来徐强那边找了借口把宋老三家俩小子都遣回来了,说他们不会办事儿笨手笨脚的,然后说要在徐家带几个人过去,毕竟都姓徐,用着比外姓人顺手。
  然后徐家不少后生都有了想去的意思,只不过狼多肉少,便有不少人往徐强家送礼。
  徐大山消停的过了两年日子,听见这么个事儿就动了心。但是他家没什么钱,大头都在他奶奶那边攥着呢。他奶奶更倾向送其他两个孙子过去,觉得徐大山媳妇儿毕竟是宋老四家的,因为徐强当年成亲的事儿宋老四和宋老四关系就一直不好,就没打算让他去。
  可是徐大山想去啊,他不想总呆在这个小破地方,就想着跟宋玉兰要钱。
  宋玉兰自然是一文银子都不会给他的,俩人因为这件事吵了好几天了,然后前几天不知道怎么了,徐大山突然对宋玉兰动了手,把人按在地上打了一顿。可谁知道宋玉兰有了身子,这一下子就见了血,徐大山立马慌了。
  还是徐王氏把这件事压了下来,不允许别人去报信,想要趁着宋玉兰病着,把她的银子诈出来。
  宋玉兰小月请了郎中来看,郎中开了药方,徐王氏就哭着说没钱抓药。宋玉兰只得自己掏了银子让徐大山去抓药。可是药没吃两次就说银子没了,前前后后拿了十多两,可是那药吃着一直不怎么有用。
  宋丁香一听就知道里面的猫腻,她去找了宋钧立宋钧水兄弟俩,对他们道:“大立哥,你去把这里的郎中喊过来一趟,给我姐好好看看。大水哥,你能不能去一趟镇上,不用请别人,请王家的管家来一趟就成了。”
  兄弟俩答应了,徐王氏还在后面嚷嚷道:“郎中来过了,哎呀怎么还要请一次?大过年的人家不休息啊?”
  张氏按住她,道:“亲家这是说什么呢,我家闺女身子不好难道不得请郎中?你放心,这次请郎中不用你掏钱。”
  徐王氏劲头没有张氏大,被按在凳子上动弹不得,也只能嘀咕两句就心虚的垂下头去。
  宋丁香进屋又跟方氏说了两句,然后自己往主屋去了。
  宋李氏和宋兴义正在主屋和徐家老爷子老太太唠嗑,大宝乖顺的坐在宋兴义腿上,吃着爷爷兜里带来的水果干,圆溜溜的大眼睛看着面前这群人打机锋。
  宋李氏只字不提宋玉兰小月的事儿,只是说什么徐家风水好,养出来个大官儿。什么当初也是看徐家不错,徐大山这个人老实,才把玉兰嫁过来的。又说每年徐家拿去宋家的年礼和宋家回给徐家的年礼,只好不坏,可没有亏待徐家。最后又把徐王氏攥着儿媳妇儿压腰钱和地里产出的银子这事儿给点了。
  “都说娶妻当娶贤,这娶个不省心的能不闹腾吗?当时我是生气,不过毕竟我家闺女嫁过来了,生气也没招不是?就盼着闺女们能过得好,咱们都是有闺女的人,将心比心,对不对?”
  徐家老太太也有点儿心虚,这件事说白了就是她偏心闹得。而且她也觉得如果徐大山想去那边去找宋家要钱多好?宋老四家如今风生水起,那银子大把大把的赚,掏个几十两还不是小意思?要真的对女婿好,拿出个一二百两也是应该的。
  可谁知道就因为这件事,徐大山把宋玉兰给打了,还打小产了,还让亲家那边知道了直接堵了过来。哪怕宋李氏现在什么都不说,她心里也绝对都是门清的。
  宋丁香在门口打了个招呼,笑嘻嘻的走了进来,“给徐爷爷徐奶奶拜个早年了,我刚去我姐那边发现也每个热乎水,原本想来这边讨口水喝,不过路过婶子屋里,婶子给了水。奶奶,我让大哥请这边的郎中去了,好好给姐姐看看。姐姐这身子实在是太虚了,之前抓药用了十多两,估摸着这次也少不下几十两。这边的郎中估计跟咱们那边的郎中不一样,看病真的贵啊。”
  徐老太太听她这么说,哪里还能不知道出了什么事?但是她又不能说,只能憋着。
  躲在这屋里取暖的徐秀娟可不乐意了,道:“我们村可是出了大官儿的,郎中看病自然贵。再说了这都快过年了,那郎中能不多要钱吗?”
  宋丁香笑道:“可不是呢,不过毕竟姐姐身子要紧,再贵也得看。我让我哥去镇上找王善人家看看能不能借根参回来给姐姐补补气呢,大冬天的小月,可真是要紧。”
  徐老太太和徐老爷子又心虚了。他们之前只是知道宋老四家跟镇上王善人家说的上话,但是只不过没想到还能去借个参。只希望那王家别借,万一这个参钱落在他们头上,那就麻烦了。
  而且,他们还怕王家会管闲事。
  宋李氏嗤了声,道:“我倒也想看看,什么郎中开了几天药能花十几两银子,莫不是那药里也有人参?二妮儿,你就没问问你姐为啥跟你姐夫打起来了?”
  宋丁香道:“我姐夫跟我姐要银子,我姐不给,就把我姐打了。”
  宋李氏好奇道:“咋跟你姐要银子了?徐家分家了?”然后转头对徐老太太道:“早说你们家分家单过了啊,那我好歹得过来劝劝不是?小两口过日子没有老人帮衬着确实艰难,丁香不敢乱花银子也是有道理的。只是没听说过你们徐家男人还会动手打女人啊?不给银子就挨揍?这是什么道理?”
  徐秀娟又嚷嚷道:“嫁到我们徐家了那就是我们徐家的人,就打了两下有什么啊?”
  “你闭嘴!”徐老太太对徐秀娟喝了声,“别乱说话。”
  宋丁香捂着嘴笑道:“原来你家闺女也这么看的?那嫁出去被人打了可千万别回娘家哭。”
  “你才被人打了,你这个扫把星,自己男人是死是活都不知道呢,还好意思上徐家的门?”徐秀娟不敢怼徐老太太,直接怼到了宋丁香脸上了。
  宋李氏脸色一沉,抬手就给了徐秀娟一巴掌,把小姑娘打的扑倒在炕上。“亲家奶奶就是这么教育孙女的?诅咒别人家男人死?这是什么家风?当初也是我们家瞎了眼把好好的闺女嫁到你们家来!”说完,磕也不唠了,起身就往外走。
  “亲家奶奶,别走别走!”徐老太太连忙拦着,“小丫头家家的不会说话,秀娟,滚去你那屋!”
  徐秀娟哼了声就往炕下去,谁知道刚下了炕,脸上又挨了一大巴掌,整个人都被打蒙了。
  宋丁香甩了甩手,道:“刚才够不着你也就罢了,既然你往上凑,我为了我男人也得揍你。”
  “你!!”徐秀娟气的往宋丁香身上扑,张牙舞爪的要抓她的脸。
  宋丁香往旁边一闪,抓住徐秀娟的胳膊往她腿弯儿一踢,徐秀娟踉跄了几下直接重重的扑倒在地。
  “这可是徐家!”徐老爷子发飙了。
  宋兴义让宋丁香抱着大宝站去一边,然后对徐老爷子道:“徐家怎么了?徐家就能偷摸儿媳妇的钱,诅咒别人家男人死,儿媳妇小月了也不管不顾?你们徐家真是好啊。”
  徐老爷子被噎的脸红脖子粗,只是连声道:“没天理了,真是没天理了!当我们徐家没人了吗?”
  宋兴义道:“那老兄弟是觉得我们宋家没人了?”
  徐老爷子张了张嘴。虽然这个村里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