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卿本贤妻-第89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三姑奶奶是嚎啕大哭,直喊爹呀,你怎么就走了,不和女儿说说话的?女儿想你呀,没个心疼女儿的人了,爹呀,我好命苦呀。
  除了苏氏,几人都是一脸的雾水,都不知这娘俩又闹什么了,后面二老爷和二太太也赶过来,悄悄的站在三老爷身后。
  侯夫人和苏氏都上前拉着三姑奶奶,三姑奶奶秃噜到地上不起来,苏氏就问那刘婆子怎么回事,刘婆子一脸惊吓的说道:“老侯爷刚来了”
  侯爷哥几个都是一愣,古代是有过世的人给人托梦的事,侯爷问太夫人道:“母亲梦到我爹了?”
  太夫人这才清醒过来,拉着侯爷的手道:“大儿,你爹来了,你爹说阎王爷恼了你舅舅,说要派黑白无常带他走,是你爹来给我报信,你爹说用你爹的功德给阎王求了情,让你舅舅在寺里给菩萨磕头念经,必须每天磕满一千个头,念一千个阿弥陀佛才能饶了他,大儿,赶紧送我去寺里,我要给你舅舅说去,去晚了就来不及了”
  侯爷道:“是不是母亲做的梦呀”
  那头三姑奶奶还在大哭爹呀,怎么就走了的,怎么不等等我说话的。
  太夫人指着三姑奶奶,又指了指刘婆子她们,急道:“你问三妮子,你问问她们,都看见了的,老侯爷呀,还是你向着我兄弟呀,还来给我报个信,我知道你的好,这以后我吃斋念佛,我要给老侯爷日日磕头”
  侯爷哥几个都懵了,三老爷联想到太太说昨儿夜里也梦见老侯爷,晚上自己还怀念了爹半晚上,今夜爹就来了,三老爷信了,也嚎啕大哭道:“爹呀,你咋就不来看看我的?我可想爹呀”
  侯爷听三弟这么一嚎,也泪流满面的哭道:爹呀,爹呀。
  二老爷这时也想起了往日老侯爷对自己的好,总偷着给他银两,在太夫人刁难自己时,也总是护着的,想到这,二老爷也哭起来喊道:爹呀爹的。


第379章 如花
  气氛感染,侯夫人想起好脾气的老侯爷就捂嘴哭了,苏氏泪眼朦胧的,看了三姑奶奶一眼,她还给自己眨巴一下眼睛,然后继续哭道:“爹呀,你咋就扔下女儿就走了,女儿可怜呀,没人管呀,亲娘也不向着我,爹呀,你等等,女儿这就找你去”
  她这话一哭出,慌得侯夫人和苏氏赶紧去拉,侯夫人道:“小妹,你放心,以后有大嫂,有事你来找大嫂,大嫂觉得不会不管你”
  三姑奶奶又拉着苏氏巴巴的望着,苏氏也只好说道:“小妹放心,有事三嫂绝不撂开手”
  三姑奶奶又对着空气喊道:“爹你听到了吗?大嫂二嫂都会管我帮我,爹,你就放心,女儿去寺里给你点长明灯,爹在下面要保佑谢家儿孙平安呀”
  苏氏听了她这一出,就不知三姑奶奶又有什么事要娘家帮忙了,刚好借着这个机会让大家当着老侯爷的幽灵答应她,这个有时会有小聪明的三姑奶奶。
  大嫂和苏氏把哭的满脸花的三姑奶奶拉起,扶到椅子上坐下,太夫人紧着催促侯爷去盘云寺,就怕晚了,宋家舅舅被无常勾走了,嘴里还一个劲的说道:“我说上次去看你舅舅,他就说身子总不好,不是这出问题就是那,那就是阎王不高兴了,是我耽误了他,要是我早让他多磕头多念经,也不会这样了,大儿,快预备马车,跟我去寺里”
  侯爷也哭完了,三老爷哭嚎了几句,也慌得要跟着去,这会谁也不说是太夫人闹腾了,都惊吓住了,没一个人怀疑的,就是太夫人跟前伺候的都胆战心惊的。
  苏氏和侯夫人给太夫人换了衣衫,刘婆子跟着,侯爷哥三都跟着去了盘云寺,还抬去了府里当时太夫人病时预备的俩人抬,叫了几个身强力壮的下人跟着去了。
  侯夫人安慰了三姑奶奶几句,三姑奶奶,慌着要给苏氏学她的丰功伟绩,就借口头疼让大嫂先回去,又说要给三嫂说说话,留了苏氏在缘草堂。
  等人都散了,三姑奶奶洗了脸,打发下人都下去,关好门窗,笑道:“咋样,我演的还行吧,想当初,姐可是学校里义演队的,专演主角,演过小姑娘,演过老太太,呵呵,我还唱过样板戏哪,你听好”
  三姑奶奶还亮了个造型,开口唱道:“我家的表叔数不清……”
  苏氏赶紧打断,说道:“停,你再唱,下人听到,还以为三姑奶奶被老侯爷吓疯了”
  三姑奶奶坐下抱着肚子笑,道:“你看把我几个哥给镇的,没人怀疑吧?”
  苏氏道:“这事你可要嘴紧了,怎么都不能漏出来,这神鬼的可不是说笑的,要是别人知道你拿自己亲爹来开玩笑,那可就是罪过大了”
  三姑奶奶坐直说道:“放心,就这么一次,把我娘压住了,以后不再为舅家闹腾了,我也没那个闲工夫来演戏,我这一顿哭,看看,眼睛脸都肿了,唉,我这貌美如花的脸呀”
  苏氏扑哧一声笑了,道:“你干脆就叫如花好了”
  三姑奶奶得意的说道:“叫啥我都这么美,就是叫我石榴姐,我还是这么迷人”
  苏氏看她高挑的眉里春色荡漾,暗道不好,这死妮子在发春。
  三姑奶那看到苏氏诧异的神情,说道:“这事以后再说,我得赶紧走了,那戏子演完我爹又扮回婆子了,我得趁我哥不在,把他带回去交给宋八”
  苏氏点头道:“那你得赶紧走吧,别留在府里让人看见破绽了”
  三姑奶奶起身道:“我先回去了,有空下次回娘家再说了”起来又笑道:“肯定要找你说说的,我还等三嫂帮帮我哪”
  苏氏笑了跟着出去送她,心里直突突,这家伙,估计又要有大事了吧。
  等苏氏回到燕旻堂,下人们也传遍了老侯爷显灵的事,交头接耳的看见太太回来忙散开,苏氏进了正屋,叫了春草来,说道:“让秋枝约束三房的人,不要对今晚的事议论传闲话,发现的就打出去,干好自己分内的伙计,主家的事还用的着她们来操心吗”
  春草见太太神色严肃,就紧忙出去安排去了。
  苏氏是想到,自己家的事自己解决,本来侯府这两年因为自己就神叨叨的,再来个老侯爷显灵,那就更惹人注目了,闲话往往就是下人中传播的快,没准明天其他府里就有了宣平候府里半夜闹鬼的闲话了。
  苏氏这么一想,就又让春草去大房二房找大嫂二嫂说下,就说是太太的意思,约束好下人。
  这么一折腾,苏氏也没了睡意,也不知侯爷太夫人这么晚去寺里路上顺利吗,太还黑着,苏氏突然饿了,就让小厨房去看看有什么吃的,说有鸡汤和面条,现吃现擀很快好。
  苏氏就等着面条上来,吃了一大碗,揉着涨着的肚子,在屋里来回转圈。
  天快亮了了,苏氏困了,但也不好去睡,家里的爷们陪着太夫人半夜出去,你个媳妇呼呼大睡的总是不像话,呆在屋里还闷,苏氏就在院子里慢慢走着,看到几个灯笼玩燕旻堂过来。
  近了一看是侯夫人带了俩丫鬟进来,侯夫人见苏氏也没睡,说道:“弟妹,我想你就还没睡,我这心呀,一直突突的,根本睡不着,就想来找弟妹说说话,也好等太夫人他们回来。
  苏氏拉过大嫂的手道:“屋里太热,大嫂跟我去园子里说话去,让她们盯好了,大哥他们回来就赶紧告诉我们一声”
  侯夫人点头道:“也好,咱去那说说话”
  天才蒙蒙有点亮,苏氏还是让下人点了灯笼过去,挂在摇椅旁的树上,好照个亮。
  侯夫人坐下后,小风吹着,说道:“还是弟妹会享受,这园子大,坐在这摇椅上吹着风才舒服,三弟给大房院里也放了个摇椅,但院子里没这里透风”
  苏氏是呀是呀的应道,想起三老爷也好笑,给儿子们院子里都给安了摇椅,还给二爷五爷院子里铺了石子路,说让儿子们每天走走,回头也给侯爷院里安了个摇椅,没铺路,等苏氏开玩笑的问三老爷说为什么不给大哥也谱个石子路哪?
  三老爷顺嘴一说道:“大哥要是走多了去找美妾了,大嫂可不得埋怨我呀”
  说完也知说漏嘴,找个借口赶紧跑,苏氏就那时明白三老爷把踩石子路当春药了。


第380章 太夫人的主动
  侯夫人和苏氏在摇椅上说着刚才的吓人事,侯夫人道:“弟妹说这也奇了怪了,老侯爷早不来晚不来的,专等三姑奶奶在娘家时回来就来了,我看老侯爷还是最心疼三姑奶奶,和在世时一样,别看老侯爷看中你大哥,其实一直最心疼三姑奶奶,不然也不会把三姑奶奶宠成这样性子”
  苏氏抿嘴笑了下,隐晦的说道:“也就三姑奶奶能治住太夫人,大嫂也别和侯爷嘀咕这话,免得侯爷疑心了,这会咱可都要向着三姑奶奶说话,好歹她是帮了娘家大忙了”
  原本苏氏是不想给大嫂说的,但看她那说法,没准还要和大哥去嘀咕去,老年妇女存不住事,就喜欢瞎琢磨。
  侯夫人吃惊的睁大眼睛,半天说不出话来,喃喃的道:“这也太胆大了吧,真没想到呀”
  苏氏道:“三姑奶奶可不会认的,她说是真就是真,反正对咱没坏处,也就当它是真,我是要等老爷回来给老爷说,到时去给侯爷到寺里添香油钱,我也要多谢三姑奶奶,不是老侯爷最心疼她,咋会选择她在娘家时来一趟的?前不久太夫人还催着侯爷去接宋舅舅的,这可好,太夫人自己主动要求舅舅在庙里呆三年,这样大家都可以清静三年,我们当媳妇的不是更好?这都是三姑奶奶的功劳,不是老侯爷最心疼她,怎么会回来交代太夫人的?”
  侯夫人听弟妹这么一说还有啥不明白的,没了担忧害怕的心,也捂嘴笑了,小声说道:“弟妹放心,我也感激三姑奶奶,也得让侯爷去给老侯爷添香油钱,既然老侯爷最挂念三姑奶奶,就多给三姑奶奶些东西,不能亏了这个守寡妹子,我回去后,看看库房还有什么是三姑奶奶可以用的着的,再让侯爷给添点,给三姑奶奶送去,总比给了庶子强”
  苏氏也说道:“我也让我家老爷给三姑奶奶点,总之,这事就是老侯爷不放心,回来提醒一下,唉,老侯爷就是个忠厚的人呀,对个那么个妻弟还回来跑一趟的,你看这宋家舅舅不是折腾人,又折腾……”
  本来想说鬼的,但又觉得对老侯爷不敬,就收住了,不然又秃噜嘴了。
  侯夫人笑道:“是呀,老侯爷就是心善”
  俩人明白人说那糊涂话,来人说侯爷他们回来了,这时天已经大亮了,侯夫人和苏氏匆匆去了缘草堂。
  太夫人是折腾了一夜,几乎没怎么合眼,这会是满脸疲倦,看见两个媳妇进来,倒也和气的说道:“你们都先回去休息吧,娘也要睡会”
  侯夫人交代了下人要服伺好,几人就离开了。
  回去后苏氏让下人倒好了洗脸水,三老爷洗把脸,换了衫,也躺下了,黑夜爬上去盘云寺,也把他累够呛。
  苏氏本来不想这时问他去寺里的情况,让他睡会起来再说的,可三老爷心里装不住事,躺着就说道:“去了寺里还都是天黑的,敲开寺门,大哥又去住持那说了情况,叫来了舅舅,咱娘是抱着舅舅一顿大哭,前阵子天又热,舅舅央求咱娘给他偷着带了肉,吃了肉就闹肚子,整个人都快拉变形了,咱娘就更心疼了,怪自己给舅舅肉吃,惹怒了菩萨,然后咱娘就给舅舅说了让他在寺里呆三年的话,舅舅一听还要呆三年,每天要磕一千个头,就不干了,说就是活一天也要回去,哪怕死在外头,也不在这寺里呆”
  老是吃素的人猛地吃肉可不是要闹肚子的?这太夫人心疼兄弟,还心疼出毛病了,也是该!
  苏氏好奇的问道:“太夫人顺着舅舅了?”
  三老爷讥笑道:“有关咱娘亲兄弟的身家性命了,咱娘还能顺着他?娘给了他俩嘴巴,说不好好的活着怎么对得起外祖母?又哭着求舅舅呆在寺里,舅舅躺地上打滚耍赖,咱娘都没点头带他回来,可见是真怕了”
  苏氏心里呵呵的笑,难怪三姑奶奶能想出这个法子,还是亲闺女了解亲娘呀。
  三老爷又道:“锦娘说,我爹怎么就能这时候回来的?闹分家那时也没回来,生旻山那时也没回来,就这节骨眼上回来的?”
  苏氏心道:哟,难得棒槌会思索问题了,但这事不能思索下去呀,多思索两回就露馅了。
  苏氏说道:“这有啥奇怪,老侯爷也恼了太夫人把谢家产业都贴给宋家去,但老侯爷总是忠厚心善的,担心太夫人原本就是个病人,再失去唯一的弟弟,就赶紧来说下,还有三姑奶奶也回来了,老侯爷在世就最心疼三姑奶奶,昨晚来一趟就都见着了,难不成老侯爷还跑去武陵侯府见三姑奶去呀,那武陵侯府祠堂里的老祖宗们也不干呀”
  三老爷点点头道:“也是,这是咱谢府,我爹还可以回来看看,跑别人府里看女儿算怎么回事?小妹就是我爹给惯坏的,就这还不放心的回来看看”
  苏氏道:“我看小妹昨晚哭的那样就心疼,自小娘家得宠,嫁了个相公也满意,就是命不好,早早当了寡妇,又没个儿子,将来的日子怎么过?咱当哥嫂的,多多体谅小妹吧,老侯爷也是想到这才回来,一是舅舅的事,二就是不放心小妹,让当哥嫂的以后多照顾小妹,我和大嫂说好了,都收拾点物件补品的给小妹送去,老爷说哪?”
  媳妇给自己妹子送东西,当哥的还有啥说头,三老爷微笑点头,心道:我太太就是心善的贤惠人呀。
  三老爷说道:“行,锦娘看着办,要不再给小妹一千俩银子?”
  苏氏道:“老爷想的周到,咱娘家人没忘了姑奶奶,婆家人也能对小妹多照顾,那就再添一千两”
  苏氏有时舍不得归舍不得,但在明白事上,她不会扣扣索索的,赚钱就是为了花的,让大嫂的话来说,给三姑奶奶总比给庶子强,给三姑奶奶是高兴,要是给庶子那是憋气。
  三老爷见太太眼都不眨的就点头,更是满意极了,就想,回头一定记得给大嫂买个物件,不是大嫂,自己哪娶来这么好的太太呀。


第381章 宅子
  过了两天,侯夫人和苏氏各收拾了一堆东西给三姑奶奶送去,搞得武陵侯府直纳闷,就是松柏夫人都没想明白这宣平候府这是闹哪一出,这兄弟分家给了给外嫁的守寡妹子添嫁妆,这两个嫂子又送来一堆物件,不懂这亲家府上的做事风格。
  忙完了太夫人安排宋家舅舅的事,太夫人就闭门不出的在屋里念起了佛,每天三次磕长头,也不让儿子媳妇们来请安了,初一十五的大伙就在门外磕个头。
  三姑奶奶来了几回,陪太夫人坐会就去苏氏那瞎扯半天,但没提什么事,苏氏也不问,有事她自然会说,她和三老爷一样,心里存不住事,所以苏氏也就没当回事。
  侯夫人来说愿意和苏氏提的娘家侄女夫家见见,合适就定下七郎的婚事,苏氏就派人给许苏氏捎了信,过几日大嫂过来说已经见了,定了八月就下定,因为七郎也不小了,来年三月成亲。
  七月炎热,又有个鬼日,所以,婚嫁定亲都不会选在七月来举办,京里的人们也都闲下来,避暑的避暑,在自己府里纳凉的纳凉,就是旻庄生意也淡了下来,那么热的天,去蹴鞠那是遭罪,苏氏也不犯愁,做什么都有淡季旺季的,苏氏就让三老爷去了趟庄子,让宋表弟也别老守着庄子了,回家陪陪家人去,也让胡铁没事多教教那两个徒弟。
  旻福喜饰铺子已经规整好,但苏氏想选在八月开张,也让蔡先生的儿子们多做些家具,开张时也有足够的货源。这陪嫁都是选很多种的,没哪个只选一样,有成套的更好。苏氏还找来五爷,让他转告蔡先生,最好弄个画册,把可以成套的取个吉祥的名字,画好图册,供客人们选,可以预定,这样就省事很多,不用先备下那么多货。大多选购嫁妆就得准备好几年的,这样做起来时间也充足,不用那么赶,可以做的精细点。
  府里太夫人也安生了,侯爷也呆在府里看佛经,二老爷不知成天的忙些啥,经常外出的,二太太回归之前的生活,盯着媳妇的肚子,每天打鸡撵狗的蹦跶。
  三房却因为天太热旻山身上长了湿疹而哭闹不休。苏氏想起之前做打蛋器时五爷做的横着的风扇,还在园子里放了个大的,苏氏就叫了五爷过来,量了睡床的尺寸,再做一个可以架在睡床上的横着的风扇,两头有摇把,摇起来就是风扇了。
  吃了药天天还泡了药浴,旻山身上的湿疹好了,可是脾气越来越急躁,一个不满意就上手,手打到哪就是哪,不管是谁,有时都乎到三老爷的脸上,你还没说他,他就开嚎,三老爷舍不得就也不管了,苏氏一看这怎么行,就总沉着脸教训旻山,这丁点大的小人就会看人脸色了,没等苏氏开始教训,他就会躲在三老爷身后,抱紧父亲大腿,把脸藏起来。搞得苏氏哭笑不得,然后三老爷就抱起来哄着出去了。
  恨得苏氏咬牙,霸王就是这么惯出来的。
  旻山起湿疹的时候,苏氏去了娘家,看到大嫂身子还没好透,开始是贪凉闹了肚子,后面是天热又热感,苏氏就没好意思提让素娘回府,也就陪了大嫂半天自己回府了。
  宋四来找三老爷,说有个宅子不错,想让三老爷去看看,三老爷看了后,回来很兴奋,给苏氏比划着,说那宅子真心不错,带花园,地也大,位置也好,苏氏去看过后,也觉得不错,就是价格太高,三房现银太少,目前的营生想赚个快钱那是不可能,三老爷却一门心思的看中,就激动的就想定下来,苏氏就想问娘家借点,三老爷不同意,自己跑去随国公那里借银子去了。
  随国公看着这个面色激动的外甥真是无语,一张口那么大笔银子,你当我是开银庄的呀。随国公也知道如今这个外甥不是之前和自己儿子瞎胡混的那个外甥了,好歹还做点正经事,但这营生没见赚到银子的,就敢这么张口借钱买宅子的?侯府又不急着赶他走,着什么急的?
  三老爷根本看不到堂舅脸色,只是吹嘘那宅子多好多难得,宋表弟也在旁边起哄,三老爷还热情的非要邀请堂舅去看看,帮他参谋下,三老爷想的是,堂舅去看了也得相中,那就容易给自己借银子了。
  随国公被俩个歪货诓去看宅子了,宅子是好,可是卖主一看随国公就拉了脸,说啥也不卖了,随国公仔细打量了下卖主,有点面熟,但不记得,也气了,不卖就不卖,随国公掉头走人了,孟焦二人傻眼,质问卖主啥个意思?卖主啥也不说,轰了他俩出去,咣当一声关了大门,气的宋表弟连跺大门几脚。
  别人不卖,三老爷也没法,垂头丧气的回府了,等苏氏知道原因,也没所谓,原本就是发愁银子,背债的日子不好过呀,压力太大,离搬离侯府还不知猴年马月的,没必要现在背债买个宅子空在那。买不成更好,将来需要买时,那会银子也宽松了。
  等宋表弟打听了原因,更是哭笑不得,那个卖主的父亲曾和随国公几十年前争夺一个美妾,他父亲骂了随国公几十年,儿子们都听了几十年,对随国公是恨的呀咬牙切齿,到不是替父亲没抢过随国公而气,而是因为随国公,儿子被迫听老父骂人。
  宋表弟学给三老爷听时哈哈的大笑,拍的那椅子扶手都要断了,三老爷是无语望苍天,你听你老父骂人,和卖给我宅子有什么关系?真是脑子里进水了?(又是听太太的口头禅学会了)
  三老爷回去了直叹气,早知道就不带堂舅去看宅子了,卖主是见了堂舅才不卖的,不带堂舅去,自己就会买下来了,苏氏安慰三老爷,说那都是缘分,是咱们和那宅子没缘分,没准买了住进去还不好哪。三老爷想了想也对,自己是有福之人,肯定是那宅子不好才没让我买成,心大的三老爷这么一想也就不可惜那宅子了,又开始乐呵的带儿子了。
  后来那宅子被晋王府买去了,晋王爷要给大儿子一房预备的,等将来分家,世子是要这晋王府的,那么残疾的大儿子就可以搬去那里。


第382章 缺爱
  苏府,陶氏身子一直不见好,大儿媳苏王氏和二儿媳苏叶氏天天守着伺候,三儿媳丁氏由于怀孕,陶氏就没让她过来,怕过了病气。
  苏叶氏正给陶氏擦汗,见自己房里的姜婆子在门口张望,就和婆婆说了声,匆匆离去,和那姜婆子一路回去了。
  陶氏看二儿媳走后,摇摇头,苏王氏拿了帕子继续给婆母擦汗。天太热,而陶氏病着,又不能打扇,又不能放冰块,人一虚,格外爱出汗。不敢洗澡,就一天要抹几次澡,就这样还时不时的擦头上流出的汗。
  苏王氏擦完去洗了帕子交给下人拿出去晾,回来时说道:“弟妹娘家又来人了吧”
  陶氏道:“一准是,我看那个姜婆子就不是个好的,老二家的还对她言听计从的,说了她又不听,好像我这个当婆婆的要害她似的”
  苏王氏坐在床榻边,白天,陶氏嫌床里不透风,就挪到床榻上歪着,也方便媳妇们伺候。
  苏王氏说道:“这哪是对个婆子言听计从,是对她自己心里的魔障言听计从,这话还是小姑母说的,小姑母说弟妹是自小心里缺乏关心,她娘家母亲给她个好脸她就会高兴半天,所以弟妹心里下意识的就无条件满足她娘家母亲的要求以此换个好脸”
  陶氏笑道:“你小姑母竟说些稀奇古怪的话,什么叫缺乏关心?就算她缺关心,老二对她不好吗?我当婆婆的不关心她吗?关心她就使劲问她要东西?为了她娘给她一个好脸就把她那点陪嫁都还给娘家了,我是可以不指望她能把陪嫁留给她自己的亲儿,可也不能拿我苏府的去贴补娘家去?她难道想学宣平候府太夫人?我还没死哪,我看她敢?就是我死之前我也得把一切安排好,让她摸不着任何产业,老二要是管不了,我就死前送她去家庙里去”
  苏王氏道:“弟妹人不错,照顾母亲也一心一意,对二弟也是尽心,和我们大房三房都和和气气的,就不知怎么就在娘家上魔障了,真不知咋想的,妇人总是要依靠夫家依靠相公儿子的,就算娘家不关心你,守着相公儿子过怕个什么,还有她那娘家母亲,那话说的多好听,好像她几个儿女她最偏疼弟妹,谁不知她最不心疼的就是弟妹”
  陶氏摇头叹气道:“我这一生看人,就在她身上看走了眼,当初结亲时,听她一口一个最偏疼这个大女儿,也是你小姑母说,选媳妇嫁女儿,门第是一方面,还要看对方家里是否和睦,母亲对孩子是否疼爱,说家庭不睦的,母亲对孩子不关心的,孩子都会有各种问题,所以你看我挑的你,亲家对你也是真心疼爱的,老三家的娘家离的远,可娘家不说是母亲,就是哥几个对她也是偏疼,我看你姑母说的对,可不就是了,老二家的就出了问题,这不指望夫家的关心,就一门心思的盼望着得到娘家母亲的那点不要钱的嘴上的关心,给了东西就施舍她几句好话,给个好脸,东西给少了,就拉个脸,吓得老二家的手脚都不知往哪里搁,有时我看的她也可怜,但想想就又气”
  苏王氏也摇头,不能理解这个弟妹的心思。
  苏叶氏急匆匆的回到二房,母亲的贴身婆子王婆子在屋里等着,苏叶氏进来还笑着招呼她,王婆子站起福个身,苏叶氏急忙问道:“可是母亲有事?”
  王婆子说道:“夫人交代,说二小姐的陪嫁需要个妆台,打听了是大姑奶奶夫家姑母谢家三房做的,可是那喜饰铺子还没开业,夫人说让大姑奶奶帮忙去订个了,还有几个物件,大姑奶奶就一起订了吧,夫人说,大姑奶奶就这么一个妹子,怎么也得帮妹子一把”
  苏叶氏尴尬了一下,王婆子递上来个单子,姜婆子接过递给苏叶氏,苏叶氏看了看,王婆子笑道:”夫人说了,当初怎么给大姑奶奶陪嫁,如今也是一样的给二小姐陪嫁,就是大姑奶奶是当长姐的,怎么的也得帮补妹子才是”
  苏叶氏看着单子,半天没说话,王婆子也不看苏叶氏,就笑道:“夫人说了,几个儿女夫人最心疼大姑奶奶,这也是给大姑奶奶长脸,对娘家妹子如此,说出去哪个不会夸大姑奶奶的?咱夫人总是替大姑奶奶着想,大姑奶奶可得体谅夫人当母亲的一片心”
  苏叶氏旁边的姜婆子笑着上前拉着王婆子的手道:“王姐姐快坐,我们奶奶也一直感激夫人的疼爱,心里也总记挂着娘家弟妹的,王姐姐回去后告诉夫人,我们奶奶一定不会给夫人丢脸,怎么的也会好好给妹子置办妥当,就让夫人放心”
  王婆子和姜婆子说笑几句,就告辞了。苏叶氏拿着单子头疼,说是几个物件,但要置办这些又是一笔银子,上个月才帮了娘家兄弟出了去学院的费用,如今自己手里就没多少银子了,拿什么置办这些的?”
  姜婆子看二奶奶皱眉,上前说道:“老奴多句嘴,不过给娘家妹子添些妆,没什么大不了的,哪家当姐姐的不给妹子添妆的?就是谢家姑母都回来给了侄女们添了不少的”
  苏叶氏想说添妆的头面已经送过去了,这是置办嫁妆,好像不是当姐姐来操办的吧。姜婆子自管自的说到:“老奴知道奶奶现在紧张了些,但奶奶只有一个嫡亲妹子,怎么的也得让夫人宽心,要是银子不够,上回大朗周岁,六姑太太送大朗的那个玉石像拿去当了,到时手头宽松了再赎回来就是了”
  苏叶氏喃喃的说道:“当了那玉石估计也不够”
  姜婆子道:“奶奶不是还有几件首饰的?再说了,去姑母那定,当姑母的还能多要侄媳妇的银子?没准白送给奶奶哪,老奴看六姑太太在银钱方面是个爽利人,奶奶看看,六姑太太不也是一心向着娘家的?哪个侄子侄女有事她不出面?没花银子?这就是出嫁女要依靠娘家,也要偏帮娘家才是”
  苏叶氏犹犹豫豫的心,被姜婆子一顿拿苏氏来对比,觉得自己应该给母亲出力,就和姜婆子翻柜子找那值钱的东西来,想让姜婆子偷着去当铺给当了。


第383章 简单思维
  苏氏看着上门来的二侄媳派来的婆子,又看了看手中的单子,和婆子奉上的银两,真是无语。
  对这个二侄媳的所作所为她极不赞同,帮娘家不是这么帮的,她和太夫人又不同,太夫人是心甘情愿的,心里真心疼爱宋家舅舅,为此付出毫无怨言,可二侄媳有点是被逼中心甘情愿,只是为了得到娘家母亲的一个赞美就满心付出,付出少了得到了抱怨又伤心,有那样的娘你就是有座金山也不够添满娘的要挟之心。
  还有就是你把我当救济站了?我铺子还没开就来打秋风了?那点银子一半都不够,那婆子话里话外的啥意思?我是敞亮人我就该帮侄媳妇垫了那银子?收了银子就不是亲戚了?
  谁给她的胆子,让她到我这来用道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