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卿本贤妻-第74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脑补完的苏氏也就放开了,自得的开始放松的吃起了早饭,时不时的附和三老爷的说话,自己也吃差不多了,就抱过旻山,让三老爷好好吃饭,不然光为母子服务了,他自己没吃几口,昨晚那身板可是一点肥肉都没,想到这,苏氏心里呸了自己一口,都想啥哪。
  三老爷几下快速的就吃了饭,抱过旻山,给他脱了吃饭时套上的外罩,不套外罩,他会弄的满身都是,三老爷是对儿子是他怎么都行,苏氏是就没制止过,有什么好制止的,大不了洗衣服呗,哪个孩子是乖乖的不动的,是有个,苏氏前世的一个街坊,总说她家儿子可好带了,一个铜圈他就可以坐那玩一天,在自己拇指上套来套去的玩一天,大个几岁就发现是智障。
  丫鬟们进来收拾了饭桌,秋藤也进来给太太梳了发髻,苏氏换了衣服,也就出去了,好让春草带人收拾屋子,给屋子透透气散散饭味什么的,每天都是这个时候屋子大扫除,更衣室更是要收拾,开窗透气,午时阳光足的时候还要多晒晒,怕经常沐浴里面太潮,房间苏氏很少点香,但这里是白天都要点香的。
  出去后,看见三老爷在门口抱着儿子等着自己哪,苏氏抿嘴一笑,一家三口就往园子里去了。
  过了几日蔡大郎把做好的摇椅什么的给送来,三老爷叫下人在园子里摆放好,自己还坐上去摇了摇,那个有个底座竖着一个长杆,又吊着个大个的小儿摇篮,把旻山放进去,三老爷在旁边摇着还说道:“要是早点做这个,那会就不用贴那夜哭郎了吧”
  苏氏半躺在鱼型躺椅里,说道:“那时也没想起来呀,老爷看,这个躺着好,还可以边看书边晒晒腿”这个是固定的,不可以摇动。
  三老爷就抱起儿子走过来说道:“锦娘抱会儿子,我试试”
  苏氏起身,换了三老爷躺着,这本就是做的是半趟的,一个弯起的鱼,鱼头向上,身子弯着的,三老爷躺着也觉得不错,心里琢磨再做一个,俩个放一块,嘿嘿,夫妻俩一起晒晒太阳,那才是美哪。
  三老爷遐想了下,就下来说道:“太太看看,还有什么要改进的,蔡家大郎还候着哪,好给他说说”
  苏氏说道:“没什么了,就是那造型样式的让他们自己再增加些,不见得非得都是一模一样的,多点变化吗,就是不要太复杂,费银子的事不能乱增加,还有那吊篮的多做两个,还有八娘子虎妞哪,要是都凑一起了,让哪个坐不让哪个坐的?”
  三老爷点头道知道了就去了外院,他早就发现太太是个会过日子的,哪个都是没必要费银子的就不费银子,让太太的话就是在有限的银子里创造出更多的银子。
  苏氏就把旻山放进吊篮里,摇晃了几下,就抱起来,对跟着的春草说道:“你找上次给做垫子的婆子,按照这些尺寸都坐上垫子,这个吊篮要做软和的,像被子一样,小儿坐着才舒服。
  交代完了,就想起自那次教训过栏姐儿后,还没见到她哪,苏氏就抱着儿子去了明德堂,栏姐儿正在院子里跑着,二奶奶抱着虎妞一边看着笑,见了苏氏进来,二奶奶赶紧上前问候,栏姐儿没有像往常那样扑过来,停了下来,就是二奶奶也都拘谨了些,苏氏就装没注意,喊道:“栏姐儿,不认识祖母和小叔了?”
  二奶奶忙说道:“栏姐儿还不给祖母请安”
  栏姐儿这才慢腾腾的走过来,还福了福身,叫道:“祖母安好”
  苏氏一手抱着旻山,一手摸了摸栏姐儿的头,说道:“栏姐儿都没来找祖母玩呀,没没来看你小叔,祖母一直惦记我们栏姐儿哪,今儿祖母就做了几个好玩的给栏姐儿玩的,栏姐儿要不要去和祖母一起去玩呀”
  栏姐儿仰着头,两个眼睛亮晶晶的,这才高兴的问道:“真的吗祖母,还是放在园子里的吗?”
  苏氏笑着说道:“是呀,这不刚放好,祖母就来告诉栏姐儿了,祖母知道栏姐儿定是喜欢”
  栏姐儿蠢蠢欲动,但又小心的问道:“这会可以去玩吗?还没到午睡玩的时候”
  苏氏看了二奶奶一眼,笑道:“这会是给栏姐儿去看看和试试的,要是栏姐儿觉得好,祖母就留下来了,栏姐儿要是觉得不好玩,祖母就另外换个,以后玩还得午睡后来玩,栏姐儿记得吗?”
  栏姐儿使劲点头说道:“祖母祖母,栏姐儿都是中午睡了觉起来后才去玩的,每天都是的,祖母不信问我娘”又回头对着二奶奶说道:“娘亲快给祖母说栏姐儿可听话了”
  二奶奶也笑道:“母亲,是呀,栏姐儿最听话的,没有犯过一次错哪”
  栏姐儿听母亲这么说得意的转过身,对祖母说道:“祖母,一会可以让栏姐儿多玩一会吗?”
  苏氏道:“栏姐儿这么乖,祖母就让你多玩一会”
  栏姐儿跳跃的大声笑,二奶奶赶紧喝住她,苏氏也没吭声只是笑,不是什么大问题,婆婆最好不要越过媳妇来教孙辈,这可是婆媳之间的大忌。苏氏又对二奶奶说道:“你派个人,叫老五家的老六家也去园子里坐坐”
  分家后苏氏为了方便儿子儿媳带孩子去园子里玩,就把园子那头靠外又开了个角门,就不用每次来还经过苏氏的正房了,谁想去就去,不过媳妇也知趣,去前都让人打听公婆是否在园子里,要是在也都不出现的,要不就是二爷带着栏姐儿去玩。


第316章 两根胡萝卜
  到了园子,栏姐儿一看那几个新鲜玩意,就高兴的奔上去,挨个的试试,不明白的还问苏氏,苏氏就一一解说下,再自己示范了,栏姐儿就让人抱着坐吊篮里,自己晃动着,笑的咯咯的,对苏氏说道:“祖母,都留下都留下,栏姐儿都喜欢,祖母不要换了好不好”
  苏氏道:“都听栏姐儿的,祖母都留下,就是栏姐儿要记得,不能自己偷偷跑来玩,不然祖母就全都搬走,一个都不留下”
  栏姐儿忙保证道:“祖母,栏姐儿听话,祖母就不要搬走了好不好”
  二奶奶也在旁边说道:“栏姐儿要是不听话,娘亲就告诉祖母去,栏姐儿听话了,娘亲就告诉祖母栏姐儿最乖,祖母就不会搬走了”
  苏氏也道:“是呀,就看栏姐儿自己的了”
  栏姐儿急道:“栏姐儿听话,栏姐儿最乖”
  苏氏道:“那就好,祖母就不搬,以后都不搬”
  栏姐儿这才放心的嘻嘻哈哈的玩乐,又让奶娘抱她下来,去鱼躺椅那躺下,咯咯的笑,说道:“祖母,娘亲,看,这是鱼”
  苏氏抱着旻山坐到那双人晃椅那含笑看着二奶奶弯身对栏姐儿说话。
  五奶奶也进了园子,身后的奶娘抱着谢保文,五奶奶走进了,笑着说道:“母亲,刚说是母亲和大嫂都来了园子,媳妇就想定是又有什么大玩具了,一来见,可不是,多了好几个的”
  汗!都把那滑梯什么的叫大玩具,就是三老爷也有时那么的叫。
  苏氏坐在摇椅上没动,旻山看来了个小儿,就在苏氏怀里跳跳的,阿依呦喂的太空话打招呼。谢保文快半岁了,只睁着眼睛来回的看,也不理旻山的招呼,旻山就更急的蹦,苏氏就起来,让俩个也坐那摇椅上试试。
  苏氏说道:“没事来这里坐坐晒晒太阳,也可以看着小儿玩耍,对了,我那里还铺了石子路,多来走走,对身子有好处,以后生个健康的儿郎,就得有个好身体,你们看哪家都是当娘的身子弱,生的孩子就多病,所以,你们还都年轻,可得要注意,也趁着年轻好调整,看我,生了你们十一弟,就明显的体力和之前差多了,出门一趟就累的不行”
  二奶奶就试了下,忙起身笑道:“母亲看着越来越年轻了,媳妇时时想,媳妇要是到了母亲这个年纪能像母亲这样就知足了”
  五奶奶在二奶奶起身时也跟着起来,不能婆婆站着,媳妇却坐着,她没有二奶奶那么巧嘴,只是跟着附和。苏氏乐着听媳妇的恭维话。
  正说着话,六奶奶也来了,云娘扶着她,如今她也五个多月了,肚子很显怀,苏氏有次听云娘来说,六奶奶不知听了哪个下人说什么显怀的多是小娘子,就又开始发愁了,苏氏把她叫来闲聊,说自己当初生九郎那时,个个都说显怀是个小娘子,可生下来还是个儿郎,六奶奶这才不那么发愁了。
  对个庶子媳妇,苏氏可不能说什么儿郎小娘子自己都喜欢,这不是让原本就负面消极的六奶奶更发愁了?干脆就说你肚里的是个儿郎,好让她怀孕期间安心,等生了是个啥,她也不能掐死。
  那次她奶娘的事,苏氏都打听好了后,和六奶奶躲在屏风外,让奶娘来签身契,奶娘很痛快的准备签,春草突然说道:“你光自己签,你儿子媳妇一家子哪?”那奶娘吃了一惊,忙说自己儿子媳妇早死了。
  等府里的婆子把她儿媳带进来,小孙女哭着扑上去喊娘,奶娘才傻眼,跪下说都是知府夫人出的主意,说侯府三房太太是个心善心软的,会收留她,还说等签了身契后,过阵子就去告侯府逼良为贱,要把三房名声搞臭。苏氏看了一眼气的发抖的六奶奶,转身出去了。瞎行好心也不打听好了,真是被她继母给关傻了的。
  云娘是见到太太就笑,六奶奶大着肚子没法福身,只是口头请了安。云娘笑着说道:“太太,那什么新菜,可吃的奴婢眼泪都出来了,秋桃说只有太太能吃,别人谁都吃不了,那个冲呀,奴婢那么好吃都吃不了”
  苏氏抱旻山交给赶过来的奶娘抱着,对云娘说道:“我可告诉你,那东西每天吃点可是可以瘦身子的,还不容易得中风,多吃几次就能接受了,不冲还没味哪”
  云娘道:“太太说的真的?那奴婢以后要练练,还真是头一次知道要吃东西还要练练的”
  二奶奶和五奶奶都给六奶奶让坐那摇椅,可苏氏在,六奶奶也不敢独自坐下,苏氏只好先说说了新摆放的物件的作用。
  苏氏又想媳妇不好天天来这里晒太阳,就说给她们每人院里都安个摇椅,日后自己可以在院里晒晒太阳,又交代六奶奶说多晒太阳,肚子里的儿郎才健壮,六奶奶连连点头,三个媳妇听闻自己院里也会安个,也都给婆母道谢。
  苏氏就让她们三个在园子里逛会,自己先回去了。
  进了屋,三老爷正拿本书看哪,见太太回来就问道:“儿子哪?”
  苏氏说道:“奶娘那哪”
  三老爷起身说道:“蔡大郎说睡床和推车都做好了,不如今儿咱去拿了给舅兄家送去,也正好在外吃个午食,花岗楼上次表弟在,太太都没吃好,今儿就咱俩去,太太好好尝尝”
  反正也没什么事,苏氏就应了,三老爷就笑嘻嘻的要给太太换外衣,苏氏一激灵,他不会再来个两根葱两根胡萝卜的出门吧,上回苏氏也看到了蔡先生眼里的诧异和笑意,只是自己装的若无其事的样子。
  果然,三老爷拿出了一个橘红色的襦裙,他自己还穿了个绯红色的长衫,吃饭时还没穿这件哪,那绯红色的是苏氏有次取笑他说没个鲜亮衣衫,总是青灰灰的,像个道士,他自己去外面铺子买了几种有颜色的回来,让针线房给做了几身,当时看三老爷抱着自己去买回来的布匹进屋,苏氏眼睛挣的大大的,太吃惊了,这货还真是个反常人,哪有个爷们自己去布料店挑布料去的?再一次洗刷了苏氏对他无下限的印象。


第317章 孟二奶奶
  苏氏见三老爷又想弄个情侣装出门,还是两根胡萝卜,说什么都不肯穿三老爷挑出来的襦裙,胡诌个理由穿了个藕荷色的复襦,苏氏改良版的,上身是收了腰型的短襦,下身长裙。
  这种三姑奶奶早就穿过,她当年还不是寡妇的时候,那可是可劲的改良襦裙,穿出来是好看,不过苏氏那时没心情没心思的,她也没三姑奶奶那长相,也没穿什么都好看的身材,现在她是来精神了,也就借着说跟三姑奶奶学的,恐怕也没人感觉意外。
  三老爷遗憾的看着太太另外换了衣衫,不过穿出来,还是眼前眼睛一亮,襦裙紧贴身上,显出鼓鼓的胸部,好看是好看,就是自己可以看,出去让外男看了可不成,所以三老爷就又问道:“有外罩吗?出门披个外罩好些”
  苏氏无语,这么热的天,披个外罩,捂虱子呀,低头看了看自己,也是,这么出门是有点不合适,就又进去换了另一件常规的中规中矩的长襦,这出门还是低调些吧。
  三老爷见了太太换了衫出来,点头道:“那件留在屋时穿,出门就穿这种好”
  苏氏懒得接话,不就是怕别人看你媳妇的玲珑曲线了吗?封建,哪天我做身阿拉伯衣服穿给你看看好了。
  俩人一道出去了,苏氏边走边腹议:非得做个吊带衫在屋里穿穿,看看那牛眼能瞪多大。
  春草看着三老爷还体贴的扶着太太往外走,如今这心才踏实了,她是太太身边最贴身的,别看老爷夜夜宿在正房,俩人还是同床异梦,春草天天给收拾被褥的,晚上啥情况她还不知?那次老爷太太同房,她可是担心了半宿,就怕太太犯倔劲了,再把老爷给轰出去,还好,一夜没事。之后她就装着没事的样子,还和之前一样的和太太说笑,根本不提那茬,就是怕太太难为情,跟了太太那么多年,春草还是算知道太太要是执拗起来,也是个顽固的性子。
  如今老爷回头了,太太接纳了,春草才算放下了为太太担忧了几十年的那个老心呀。
  三老爷和苏氏坐马车到了旻雕,每回来,三老爷都要在门口看会门匾上他题的字,真是越看越美。
  苏氏陪他看会,万福乐颠颠的就出门迎上来,躬身笑道:“老爷太太来了”
  三老爷这才收起那幅自得的神情,严肃的走进去,苏氏给万福点下头,也跟进去,人还没抬头,就听熟悉的声音“伯娘,好久没见了”
  苏氏一看是宋十三娘子,如今是孟宋氏孟二奶奶,苏氏也笑道:“梓娘呀,还真是巧,这里遇见”宋表弟的嫡女他给起名宋子昂,所以小名叫梓娘。
  孟二奶奶上前拉着苏氏的手说道:“侄女相公说这家铺子不错,来后才知是伯娘家的店子,这开业也不给侄女个帖子,好让相公来捧个场”
  苏氏就拉着她去了屏风那坐下,店里,孟探花给三老爷请安,苏氏坐下后说道:“又不是什么多大的铺子,给你五表哥弄着玩的,那天你爹到是来了,还带了好些人过来,你爹可是帮了大忙的,伯娘那庄子你也听说了吧,都是你爹在忙,到时开业,你可要来的,初步定在六月初三”
  孟二奶奶喜道:“不是小表弟的生辰吗?在庄子里办周岁宴?”
  苏氏点头说道:“是,你谢伯父说开业和周岁宴就一块办了,不然庄子现在都可以开业的,就是等那天一起办”
  孟二奶奶道:“那我可得给小表弟准备周岁礼了”说完还遗憾的说道:“就是表妹没法来庄子,我出嫁前还去看了她,就是这嫁人后,就不那么方便出门了,今儿还是相公带我出来的,不然我自个可不敢出门”
  苏氏也没办法,七娘子总不能穿着素袍带着法帽来参加弟弟的周岁宴吧,看着孟二奶奶的失落神情,苏氏就想这里也就是当小娘子时还可以出门,约上要好的,办个花会什么的,一旦做了媳妇,头几年就别想出门,就是回娘家的次数都少,只有等生了一两个孩子后,才能自己代表自己去参加下至亲好友的酒宴什么的,没生孩子之前只有跟着婆婆去参加宴会,整个宴会还要服伺婆婆为主,小娘子欢声笑语,可新媳妇都是站在婆婆身后等着服伺。要不有些心疼女儿的母亲,都会在女儿出嫁前娇惯着,就是到了婆家再没那么自由了。
  苏氏道:“七娘子她姨娘经常去看她的,伯娘要带旻山,但也总交代身边的时不时去看她,侄女放心”
  孟二奶奶展颜笑道:“侄女怎么能不放心伯娘的?每次去看七娘子,七娘子都说都是自己连累了伯娘的,她在庵里都是天天念经保佑伯娘和小表弟的,伯娘,明年表妹就可以出来了吧?”
  苏氏点头道:“十一郎两岁半的时候,七娘子就该出来了,不过到那时,估计,梓娘要抱着儿郎来见她了吧”
  孟二奶奶红了脸,道:“看伯娘说的”苏氏对新婚妇人提到生孩子都脸红很纳闷,婚后有孩子不很正常吗,个个都一副羞样。
  苏氏打趣道:“没准现在肚子里已经有个小儿郎了”孟二奶奶脸更红了,羞涩道:“哪有这么快”苏氏乐道:“谁说的,就有一成亲没两月就有了的,伯娘就看梓娘就是个有福的,也是孟家儿郎有福气娶了你”
  孟二奶奶被苏氏夸的扭捏起来,不过心里是真高兴,哪个不想婚后就能早点怀孕?这样才能早点在婆家站住脚,相公再体贴,要是自己几年也怀不上,也没法在夫家立足了,有几个像苏伯娘这么明理和蔼的婆婆,五表嫂当年两年多没怀上,苏伯娘都没为难表嫂的。
  苏氏笑道:“也别害臊,月月看下大夫,有什么要补的也好早点补上,有个好身子也好早点怀上,怀上了肚里的孩子也健康”
  这是能对成亲的梓娘讲的,要是成亲前,那是万万不能说,没哪个小娘子会坐下听这话的,羞也羞死了,除非在成婚前自己娘才能说些。
  孟二奶奶两眼放光的听的直点头,抿嘴笑,也不害臊了,还道:“侄女就借伯娘吉言了,要是有了,肯定给伯娘一个大封包”
  苏氏乐道:“你个小辈给我什么大封包”
  孟二奶奶就嘻嘻笑道:“那侄女就给小表弟一个大封包,伯娘想要多少呀”
  苏氏道:“行,给十一郎什么伯娘都收下,多了不嫌少,少了伯娘可不愿意”
  也是彼此太熟,苏氏和她也不外道,打趣她也很自然。以前梓娘来府里,苏氏也经常和她说说笑笑的,那时的宋十三娘子也不拘谨,总也会逗得苏氏开怀大笑的。


第318章 男人的想法
  屏风里苏氏和孟二奶奶笑语风声的,外间三老爷和孟探花听着蔡先生介绍一个盆景底座的一个木雕。一个老树根,蔡先生根据这个老树根原有的状态雕了个老翁闲坐钓鱼景,老翁手放桌子上支着下巴快睡着,桌子只雕了半边,可供放个盆景,老翁脚踏个石座,也可放个盆景,造型自然流畅。
  孟探花原本是来看看,有合适的就给父母亲买个,见这木雕也是心喜,打算买了孝敬父亲,还看中了个憨态可掬的胖娃,送给母亲,本来是想送媳妇的,但怕母亲见了不喜,就干脆送给母亲好了。自己大哥只有个嫡女,母亲盼孙子都盼眼红了,还是把胖娃送给母亲,讨母亲欢心,媳妇以后再送个别的。
  孟探花问了价就要付银子,蔡先生说道:“孟探花是宋家姻亲,就给孟探花打个九折”孟探花对三老爷拱手道谢,屏风里的苏氏见他们谈完了,也和孟二奶奶出来了。
  苏氏说道:“既然遇见梓娘了,伯娘就送你两个物件,没准一年后你就用的上了”说完让伙计水至把睡床和推车拿了出来。
  孟二奶奶看着这两个物件,问了是干嘛用的后,喜眉喜眼的贴着苏氏说道:“伯娘就是对侄女好,我以后要和表妹抢伯娘了”
  孟探花看着妻子和贤淑夫人那么亲热,心底希望自己母亲也能和妻子这样相处。
  三老爷从不干涉太太的所作所为,再说能让那么节省的太太送东西的都不是一般人,不是交好的就是自家亲戚,三老爷也乐得见太太如此,别看太太对自己节省,对至亲好友可从来不小气。
  送走了孟探花和孟二奶奶,苏氏笑道:“蔡先生,这睡床和推车可不能只做一套,不然我送娘家侄媳的老是没得送了”
  蔡先生也乐,说道:“是做了两套,原本是夫人拿走一套,店里放一套样板的,刚好还有一套夫人可以拿去”
  苏氏道:“也别只放一套样板,多做几套,后院放着,有人买了就做,有生意干嘛不做,反正将来也会拿到旻福去,多做几套也不怕”
  三老爷在旁呵呵的笑道:“这是雕品铺子,可不是喜饰铺子,卖这个怕对旻雕不好”
  苏氏道:“没啥不好的,都是旻字,我让蔡先生把店里所有的物件都掉了旻字,蔡先生的雕品出外”苏氏知道蔡先生的雕品是底部雕了蔡字的,估计他也想给家族挣个脸面。
  这些琐碎三老爷也不往往心里去,反正太太说什么,他只管点头。
  苏氏问道:“我家老二哪?我咋来两次都没见着他”
  蔡先生说道:“他如今在琢磨一个雕件,是个才物色的一个瘿木,挺难得的”
  苏氏道:“那也不能老呆在后院不出来,找灵感有时是要放开那个物件,去看看别的,又不是木匠,成天对着木头灵感就来了?先生要多多提醒他出去走走才行,我就怕他呆傻了,更琢磨不出东西来”
  蔡先生说以后会注意这方面,三老爷叫了葛松进来把睡床和推车送到苏府。
  苏氏看五爷雕的胖娃一系列卖的还不错,价格也不高,来的客人都会买一两个回去,苏氏想让五爷雕上十二个凑够一打,放在喜饰铺子里卖,哪家给小娘子陪嫁都会中意这有吉祥寓意的胖娃的。
  苏氏把这想法给蔡先生说了,蔡先生也点头,说主意不错,苏氏说放喜饰铺子价格还可以提高,做个底座,上面一溜各种形态的胖娃十二个,随意雕,不一定要同样的。
  蔡先生边听边点头,心里一直奇怪,听说东家夫人娘家是读书人家,夫家是勋贵,但是每次说到生意方面,就像个商家妇人的时时冒出巧心思,都不知夫人哪来的想法,曾问过徒弟,徒弟说他母亲常年不出府的,也真是奇了怪了,或许是有的人天生这方面就灵透。
  事情办完,三老爷就和蔡先生告辞,带着太太去了花岗楼。
  现在的三老爷几乎知道太太喜欢什么口味的菜,就点了近十道菜品,不是怕太太说她浪费,他还想点满一桌子哪。
  就这苏氏都说点多了,应该每次来点几个,换着点,还真是前世被经济给逼的骨子里看到浪费都觉得可惜,那时孩子上学,为了省出补课的钱,苏氏是尽量不下馆子,一家人下馆子她也是点菜先看右边,对照左边挑了又挑的才点几个,剩点还要打包,剩菜父子两不吃,她下顿煮点面条就着打包带回来的剩菜就够一顿的了,前世很多她这样类似的妇女。
  如今有这条件了的苏氏放开肚子吃这家里做不出来的一些菜品,三老爷时不时站起来把远处的菜换到前面来,苏氏咽下一口菜,说道:“老爷,别管我,你也赶紧的吃些,要不这菜都凉了,这菜就得趁热吃,我是不爱吃凉了的菜,除非是凉拌菜”
  三老爷这菜给自己夹了菜,还说道:“我说锦娘不爱从酒楼稍些菜回来的,有些妇人不方便出门,就让下人来定几个菜回去吃的,怪不得锦娘从不去酒楼订菜”
  苏氏吃饱了,喝口茶,说道:“我是不爱吃那温乎乎的菜,或者是热菜放凉了的,总觉得原味都没了,这大多数菜都要趁热吃,才是这道菜的原汁原味”
  三老爷点头道:“也对,以后想吃了,我带锦娘来就是了,等儿子大了,咱三一起来,然后把京里有名的酒楼饭庄挨个吃一回”
  苏氏笑眯眯的附和道是,嫁了老爷真是有福,看着三老爷听了的高兴样,苏氏是觉得这次说的就有点真心话,三老爷自有他认为的规矩,但很多方面,他又很开通,比如他可以带太太出门,吃饭也好,游逛也好,但太太不能穿的出格了,最好带上帷帽,这里的大多数男人,都是妇人在内宅呆着好了,出什么门,去酒楼吃什么饭,家里饭不能吃呀,就是宋表弟,也都是这样认为,对苏氏,他是看在三老爷乐意的份上,再就是表嫂给了他鞠场的梦想和股份,他高看表嫂一眼。
  有次苏氏提出让宋江氏也出来大家聚聚,不然每次都是自己这头两夫妻,宋表弟总是一个人,他又不是没媳妇的,可宋表弟说道:“叫她出来干嘛,一个妇人家,呆在府里就好”。当时他一说完,三老爷就对着他瞪眼,宋表弟才发现对面就坐着一个妇人家,马上陪笑道:“表嫂和那些妇人不一样,就这能想出弄鞠场的,能是个普通人吗?咱不和那些人一样的,弟弟可一直都尊敬表嫂的”


第319章 身在福中要知福
  所以在自由这方面,也算是苏氏比别的妇人们有福气。伍胡氏和丁氏虽然相公也会带她们出来,但她们都上有婆大山压着,总没那么敞快的,而苏氏虽然有婆母,但太夫人不怎么管事,自她病后就更不管儿子媳妇,只惦记她的宝贝兄弟,苏氏说走提脚就可以出门,回来也不用给谁通报下的。
  苏氏遐想,人要身在福中要知福,享受生活、享受美好比什么情情爱爱都重要,这一刻拥有快乐,日后怎样也都不会遗憾,就算哪天三房再出来个美人,无非就是自己把握自己的日子不要变质就好。得之我幸失之我命,苏氏也不是靠那情爱过活的人。以后的日子就看个人怎么过了。
  这里苏氏脑补自己还算是个幸运的人,回到孟府的孟二奶奶也感觉自己是个幸福的人,嫁了如意郎君,夫家又是正经读书人家,婆婆是公主的外孙女,虽然有些高傲,但对她也还算和颜悦色,新婚两月,也没故意刁难过,最初的立规矩也是每个新嫁娘都会做的,孟二奶奶出嫁前就已经做好了准备,要顺从尊敬公婆,不要让婆婆因为她的娘家父母而挑出她的毛病来。
  单说孟薛氏,看着这个儿子中意娶回来的儿媳妇,心中没点火气那是不可能,但又看着儿子眼巴巴的哀求之色,总是压住自己的内火,面上不显不说还要对媳妇和气说话,每次等媳妇服伺完走后,她可是一肚子火,气的直拍心口窝,这哪是娶了个儿媳,是娶回来个祖宗,大儿媳出身文人之家,又饱读诗书,还不是一样在她面前规规矩矩的立规矩,我还没把二儿媳怎么着哪,儿子就那眼神,好像我是恶婆婆一样。
  孟薛氏是越想越气闷,这气又没地出,她要是把气出在儿媳身上,别说儿子怎么看她,就是外面怎么笑话自己?把个孟九娘子推了,说心喜宋家小娘子,娶回来没两月就不喜了,没人说儿媳怎么了,只会笑话她孟薛氏反复无常。
  旁边站着的薛嬷嬷看着自家夫人抚着胸口的唉声叹气,忙上前说道:“夫人,老奴觉得还是要夫人想开些,老奴看孟二奶奶还算不错,虽说她爹娘是个糊涂的,可这孟二奶奶就不像他家养出来的,都说这孟二奶奶有老太妃的品格,觉能法师也是对她另眼相看,这嫁进来俩月,各种规矩也是做的让人挑不出个理,也难怪二爷会中意,夫人不看别人,只看二爷,自娶了亲,那就像变了个人,何时都是笑容满面,那以前,多咱见二爷如此过?夫人要想开点,儿孙自有儿孙福,夫人和老爷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