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卿本贤妻-第65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三老爷晃着脑袋说:“肯定的了,早就安排好了,专门拍了个小厮伺候着,就是我刚觉得他好像不太舒服,有点咳嗽,要不太太让女大夫过去给瞧瞧?都在咱府里,也不用外面去找大夫了,这女大夫看个小毛病还是没问题的,就是怕先生忌讳让个女大夫去诊脉”
  苏氏道:“那有啥,在大夫眼里病人不分男女老少,都是病患,在病人跟前,也应该是大夫不分男女,又不是大毛病,上回老爷受凉还不是女大夫来了个方子,喝了药两天就好了,管他男的女的,能看好病就是好大夫”
  三老爷点头,苏氏就叫了春草进来,吩咐她带女大夫去给罗先生去珍个脉,有病吃药,没病预防下。
  然后苏氏又笑眯眯的把昨天写好的条例拿出来说道:“刚好,今儿咱三房的人都在,老爷就把这给儿子们公布一下了,再把写好的店名给二儿,让他去做那门匾,老爷再和蔡先生合计下,这木雕店的开业吉日,这可是旻字招牌头一个店,老爷可要好好选个良辰吉日的,要不找表弟合计合计?”
  苏氏暗道:重要的环节我上,出头露面长脸的你来,搭架子给你,上去了将来就不好下来了。
  三老爷招牌动作手一摆头晃达,嗤笑道:“表弟懂个啥,再说这是我谢家三房的事,三房的事我做主,就连大哥我都不用去商量的”
  苏氏暗乐,哎,要的就是你这句话。


第277章 家规
  等二爷五爷六爷和九郎都去了书房,苏氏特意交代二爷别拖儿带女的来,所以二爷自己一个人来了,来了还说道:“母亲不让栏姐儿,她还闹着要跟着来哪”
  苏氏是抱着旻山来的,再小也是儿子,得到场,苏氏对二爷斥道:“说正经事就别带着孩子来了,哪会不能带孩子呀”
  二爷看了看母亲抱着的十一弟,想张嘴说你怎么带着弟弟来了的,见母亲瞪眼就没出声了。
  三老爷坐在主位上,满意的看着自己的五个儿子,想想自己五个儿子俩闺女,将来还真是儿孙满堂呀,就是太太再生个小娘子就更好了,嫡子不嫌多,可嫡女还没一个的。
  苏氏抱着旻山和三老爷并排坐着,三个嫡子包括庶子都站在前面,三老爷喝了口茶,故作深沉,学着堂舅的做派,嗯嗯两声,说了开场白。
  “侯府分家后,为父也想了很久,我们三房算是独立一支延续谢家血脉,这以后就要靠我们自己守住家业,还要光大我谢家三房的门庭,首先,规矩是第一,做人要有规矩,做事更加要有规矩,守着规矩,才能好好做人做事。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为父自认是做到的”
  儿子们一头雾水的听着父亲的说话,不知父亲要说什么,六爷听到父亲说吾日三省吾身,就红了脸,想起自己院子的门匾上的三省居,还以为过了那么久,父亲怎么想起来当着家人面要教训自己了,太丢人了,有木有?
  接下来就听父亲说道:“有句话说的不错,蹈规循矩没是非,前不久侯府闹得沸沸扬扬的分家之事,你们也都清楚了,这就是不按照规矩来的后果,一家之主要守家族的规矩,妇人要守妇人的规矩,这样家里才不会乱套,我们三房目前也就你们五个儿子,父生子子生孙,将来就是各房都是子孙满堂的,没个规矩立在哪如何能行?常言道:家有家规,国有国法,今天,为父就把咱三房的家规给立起来,以后儿孙们都必须遵守家规”
  说完就拿出了事先和苏氏商议好的众多家规一条条的给念了,其中就有宠妾灭妻的怎么处理,不是媳妇身体问题有庶长子出生的就在产业上剥夺一半继承,等等,反正苏氏针对古人妻妾方面把能想到的,又能让古人接受的,都列了出来,就这三老爷还改了又改,苏氏也不能和整个礼教作对,按照自己的本心,都想取缔通房这个职业的,并立个三十无子才能纳妾,但是,在这绝不可能做到的,能做到的人不是遵守家规,而是本人本心愿意,不愿意的,写了又能怎么样?不让纳妾,就找通房呗,一样都是美人,还可以随时换,姨娘总不能隔几年就换一批吧,但通房可以呀,给点陪嫁打发了,又可以进新美人进来。
  这也是苏氏前不久给七娘子物色女婿时知道的,本看中一家家规上就是三十无子才能纳妾,在古代,女人三十算是步入中年了,能生早就生了,到了三十没得生总不能让夫家断后吧。这个苏氏到是能理解,可是后来一打听,那家妾到是没几个,除了正室不能生的才有一两个妾室,可是通房是轮流换人呀,让那家的一个子弟还在外面说,家规好呀,谁愿意几十年对着几个老姨娘过活,有了家规,高兴要谁就要谁,过几年就换新人,还不用养妾废银子,多舒坦。
  那无耻的话听的苏氏直磨牙,所以,人品在那,有没有家规让不让纳妾,都会尊重自身也尊重家庭,没品之人,家规算什么,国|人特色,上有政策下有对策,只有你想不到的,没他办不到的。所以苏氏也就列几个重要的,如,想要庶长子出生,那就没了一半产业,就当你花钱买来的庶长子,以后更要用心对待,多好。
  等三老爷念完家规,还厉声呵斥道:“都听明白了吗?”
  儿子们赶紧躬身答道:“父亲,听明白了”
  三老爷满意的说道:“一会回去都给我抄十遍家规,一个月内都要会背,明白吗?”
  儿子们又躬身应了。
  三老爷这才拿出产业表说道:“分家给我们三房的产业都在这,为父借鉴之前侯府的例子,就把所有产业都给你们公布下,让人人都清楚三房公中产业有哪些,以后每年年终算完账,也给大家公布,都看看有哪些支出,哪些收入的,因为你们哥几个都还不能独立,弟弟也太小,不然我就跟大房似得,一股脑现在都给你们分了,为父还省事,这就等于为父给你们都保管着,等你们弟弟长大后,我就分给你们,也不给你们受这累,所以,以后都要管好自身管好自己一房,再有哪个不遵守家规的,我就把属于你们的家产捐了盘云寺去”
  最后一句是厉声说出来的,吓得几个儿子连忙保证,都知父亲的个性,可不是说着吓唬你的,没准他还能真干出这事来。
  苏氏白了他一眼,啰嗦那么多,重点还不继续的?
  三老爷就把事先写好的几份让二爷给弟弟们看看,然后又说道:“这都是公中的产业目录,那个庄子堂舅是单独给你们十一弟的,不在这上面,你们也别惦记,惦记也没有,那是你弟弟的,如今修整庄子那些费用都是你们母亲的嫁妆银子,和公中无关,以后这旻庄就和你们没关系,哦对了,那庄子我就起名叫旻庄了,还有,挨着书院的那个铺子是这次分家给三房的,如今改了做木雕铺子,就叫旻雕,每月给公中铺租伍佰两,到时年终都会算在公中出息里面,以后你们哪个想用公中的产业做营生,也和旻雕店一样,给公中交银子,亏盈自负,别指望亏了算到公中里,老二,听到没?以后别问公中白拿银子,亏了就自己想办法去”
  五爷被父亲的大声吓得一个哆嗦,心想这不都是算母亲的了吗,看母亲向他眨眼,也不明白什么状况,就顺着父亲应道:“是,父亲”


第278章 分头出门
  看着儿子们都乖乖应了,三老爷才点头,让二爷收回物产单子,说道:“都明白了吧,以后我这里就按照这个办,将来三房分家后,你们的事我就不干涉,爱咋办咋办,但在我这就按照我的规矩来,以后你们做事的就要好好做事,读书的就好好读书,其他的不用你们操心”
  三老爷头一次在儿子们面前摆谱,得意之余,又啰嗦了一阵子,不是旻山不耐烦了开始哼唧,他还想继续背段论语哪。
  等打发了几个儿子出门,三老爷忙叫了后面的六爷,九郎也跟着站住,三老爷道:”没你事,你先回去,多找找罗先生念书去”
  六爷转身回来,三老爷按照太太事先的吩咐,给了六爷二百两银子,说道:“这是你母亲让我给你的银子,一是在学院,怕你月例不够,你也要在学院照顾好自己,多和同窗来往些,也要应酬银子,还有就是你媳妇有了孩子,你也要多照顾,这些银子就拿去用吧,好好待媳妇,把日子过好,你姨娘在庄子上有人照顾,你放心,等你生了两个嫡子后,你姨娘身子也养的差不多了,也可以回来了,但这之前,你要是内宅不宁的,那就先修自身吧,让我看如果那样处事书都不用念了,你明白吗?”
  最后一个问语是大声呵斥的,估计是习惯了之前几个明白了吗都是如此,所以就又呵斥出来,吓得六爷只哆嗦,躬着身垂手而立,低头应声,都不敢抬头的。
  苏氏只白眼,都和老爷说了,要温和,别银子给了,儿子也不领你情,当时三老爷还道我还让个儿子领我请?我想咋说他必须听着。
  三老爷见六爷如此,也无趣,说道:“拿了银子就下去吧,回头多看看我给你的那册子”还惦记自己写的那好夫善夫的文章哪。
  对于六奶奶,苏氏也是不知道要怎么做,她实在没经验呀,前世只养过一个儿子,还是亲生的,对六爷她都不知该怎么对待,十几年也就随他了。六爷不是个奸人,只不过那心让黄姨娘给教歪了,矫正是不可能的,只能强压,不让他做错事。
  今儿这一出也是苏氏交代三老爷的,不然,指望老爷,嫡子他都没关心过的,还关心个庶子?也是苏氏想出个让六爷生两个嫡子后再让黄姨娘回来,一是给六爷一个念头,不然总是逼迫六奶奶来想办法求情,二是,对着六奶奶多发骚吧,为了自己姨娘还不赶紧让嫡妻生俩嫡子的?如果只顾着自己快活忙着生庶子庶女,就别怪别人阻隔他对生母的孝顺了。
  六奶奶哪,命不好是真的,可苏氏也看不上那股自爱自怜的劲,日子要自己过,不要指望别人,自己不缺吃不缺喝的,还有人伺候着,比在娘家日子不要舒服太多,不知足总想那不好的事,自己伤心怨谁?我还看不上老爷哪,不也过了二十年了?也没像她似得,搞得像祥林嫂似得,除了没到处诉说外。原本看着脑子还算清灵,最近不知怎么的,就像霜打的似得,这怀了身子也没见有个笑模样。也不知哪里出了问题,看来要问问云娘了。
  等回到正院,苏氏对三老爷说道:“老爷今儿把给宋表弟的干股契约送过去,让表弟也高兴高兴,看我们老爷多照顾他呀,有好事总不会让他白忙乎,这庄子亏得表弟跟着操心,不然老爷那那么悠闲的在府里照看儿子的,还有就是顺便去找下蔡先生,看看准备的咋样,选个黄道吉日,让旻雕店铺正式开张,也让表弟带人去捧个场”
  说到宋表弟,那三老爷是高兴,就把儿子交给太太,说道:“我换了衫就去,刚好也去看看庄子收拾的咋样,我还想收拾的差不多,到时儿子的周岁就在那办的哪”
  苏氏一想也是呀,六月初三,也就一个来月了,那就要抓紧时间把烧烤的物件也都准备上了,这个要去问下侄媳丁氏了,她是从西昌府来的,烤肉什么的,西昌府的胡人是比中原人精通的。
  这么一想,苏氏就说道:“老爷去宋表弟那,我就今儿回趟娘家,正好要找侄媳让她帮我点忙的,中午就在大嫂那吃饭了,老爷也和宋表弟在外吃吧”
  三老爷边套外衫边问道:“那儿子哪?”
  苏氏扑哧笑了,还真是咋都忘记不了他宝贝儿子,苏氏道:“我带着去,你是谈正事去的,就别带儿子望风景了,再说我带着儿子回娘家,还可以带着奶娘一道去,你个大男人带着个奶娘到处跑,我又没跟着的,也不怕别人笑话”
  三老爷点点头,说道:“那也行,就是看好了儿子,别摔了碰了的”
  苏氏一白眼道:“我是后娘呀”
  三老爷呵呵的乐。苏氏看他出去后,就交代春草准备回娘家的东西,自己也换了衣衫。
  苏氏几个人刚出内宅,还没走出二门,看见二房四奶奶带着儿子正往外走,身边跟着几个人,有个年轻妇人妆扮的,相貌普通,苏氏估计就是那叫降香的姨娘了,苏氏和春草对望了下,得到肯定的暗示,就细打量了她。
  四奶奶行了礼,笑着说道:“三婶娘这是出门?”
  苏氏微笑点头,说道:“我回趟娘家,四奶奶也出门?”
  四奶奶回道:“侄媳去大奶奶那坐坐”
  苏氏道:“那你忙,婶子先走了”
  四奶奶笑着点头,目送苏氏一行人走远了,才回头对降香说道:“我觉得三婶娘越来越年轻了,这会也比十一郎满月那会瘦了,怪不得都说是三婶娘每日磕长头磕的,看来我以后也要磕磕了”
  降香微微一笑,道:“那奴婢就服伺奶奶去佛堂里去磕吧”
  四奶奶摇摇头说道:“就在自己屋里磕吧,免得婆婆又该说什么了”
  降香只是笑了下没出声,就听四奶奶又说道:“哪天咱俩去天慈庵烧烧香去,你都跟了爷快一年了,我这生了大郎后就没动静了,没准是生那会伤了身子,可你这也没怀上,就是茯苓也没给四爷添个,哪怕是个小娘子哪?话梅也跟了爷快俩月了,也没个动静,我想还是去烧烧香,保佑你们都给大郎添个弟弟”
  降香讥笑,见四奶奶转头看过来,又是那副平和的笑容。


第279章 丁氏有孕
  苏氏上了马车后,对春草说道:“这个降香也太普通了,没看出来有什么特别的呀,长的也不貌美,和我差不多的,怎么二太太就把她给了自己的儿子?让来拴住儿子也不像呀?”降香有些像没整容的韩国人,就是扁平的蒙古人种特色。
  春草看太太如此贬自己也是无语了,最近太太就像闸拉开了似得,想怎么说就怎么说了,有时和老爷说话也是如此,好在老爷听听也就过去了,没和太太较真。
  春草说道:“那是二太太想放个心腹在四奶奶身边,没靠降香来拉拢四爷,这不,前两个月又给了四爷一个叫话梅的,之前四奶奶的陪嫁两个给了四爷,其中一个得病死了,还有一个长得也是貌美,不过,好像四爷对这并不热衷,秋叶说,四爷时常独自睡书房的”
  苏氏挑了眉,还真没想到,府里还有这么个爱惜自己身子的,和当初的五爷有的一比,可五爷那时是痴迷木雕,四爷痴迷什么的?把个娇妻美妾都抛下,独自睡书房?有意思。
  春草看太太好奇的眼神,接着说道:“秋叶说四爷就是睡在内宅夜里也很少要水的,有点清心寡欲的味道,最近也时不时的买些经书回来看,底下人议论,四爷是不是要当和尚去”
  苏氏是对古代这点很难接受,虽然是有人伺候了,但是因为屋里更衣室没下水道,所以夜里要是同房了,就得要水,要水就得烧水,厨房烧水的知道了,值夜的丫鬟知道了,然后就是整个下人都知道了,男主人和正室同房了,男主和哪个妾同房了,一夜要了几次水,多久要了一次水等等,虽然没当着人面,但也好像敞开屋子让人观看似得,太别扭了。哪像现代,有的主卧都带洗手间,哪怕你睡洗手间都没人知。
  听了春草的话,苏氏也是意外,二房最近是分了产业后,二老爷二太太跟打了鸡血似得每天都忙碌着,二老爷是对自己分到的产业挨个巡查,每个都详细查账,让庄头和管事的叫苦连天,还有人托人求到苏氏的庄头那,希望投奔三房来。二太太是自己把为数不多的几个铺子也挨个的查看一遍,听说还要改动几个,改卖别的。所以在府里是几乎看不到那两夫妻。
  就是有次大嫂来抱怨说,苏氏提出以后和大房账目分开,不能住在府里,分家了还让大房负担三房的所有开支,就叫了二太太来,二太太抱怨二房分的少,一下接手家业,前期投入的费用也要多,就想还继续蹭大房的,这会大嫂可不愿再做好人了,直接把二老爷叫来,说了三房的意见,就直接问二老爷,你们二房的意见哪,那二老爷一个大老爷们还能张口说我们二房继续吃用大房的并让大房给发所有人月钱?也只好说和三房一样。
  现在的苏氏是对于自个三房都忙不过来,府里的是是非非也都是大嫂来串门时说些她就知道些,那她也是听了笑下了事,不关自己事,何苦知道了还烦,自己想知道什么叫来秋叶一问就知道的。
  苏氏听了春草说的二房是非也就搁一边去了,俩人聊聊苏府的一些家事,春草娘家人还都在苏府,所以每次回娘家,苏氏总带上她,也好让她也回娘家去看看。
  到了苏府,大嫂陶氏对苏氏没打招呼就来了,很是意外,以为出了什么事,苏氏忙解释说想来找三侄媳丁氏问点事,刚好也好久没回娘家了,就自己来了,陶氏听了才放下心,让人去叫丁氏,然后笑眯眯的接过旻山抱在怀里。
  苏氏问了问娘家最近有啥事没,又问了大侄媳的表弟最近如何的,不是挂心,是来了才想到那个想攀高枝的郝举人,陶氏说道:“郝举人还在府里住着,他到是提出想另租个宅子搬出去,可是总不能因为那事就让个还没成亲的儿郎独自在外住的,我让你侄媳劝住了他,要搬也要等他家里长辈来了再说,听他说估计他父亲母亲会过来,郝知府因为不能擅自离开,就不过来了,来后可定要在京里买个宅子,不能要和县主定亲,连个宅子都没,让郡王府把聘礼往哪送?”
  苏氏点头道也是,陶氏接着说道:“那以后的事苏府也管不着了,顶多成亲时送份礼就行了,尽到姻亲的礼节就好”
  旻山在陶氏怀里哼唧着,苏氏忙接过来说道:“大嫂,我让奶娘抱着外面转会去,不然咱俩就没法说说话的”
  陶氏笑道:“看来十一郎还是真让妹夫给惯坏了”
  苏氏把旻山交给奶娘,叮嘱她就在正院外的院子里转会,回头也笑着对大嫂说道:“可不是,我家老爷现在是离了儿子不能活,今天去宋府还想背着去哪,我没让,他自己带着出去,奶娘跟着的也不方便”
  陶氏看着如今有了神采的小姑子也心里满是欣慰,不像之前,笑是笑着,总觉得笑容里有一丝说不上来的寂寥。
  正说着话,丁氏进来了,今儿个,没有那么穿着的艳丽,素色的襦裙,就是头上也没多少头饰,看着是另一种风味,怪不得三侄子对她是一往情深,眼里就看不到别的女子。
  丁氏笑道:“听到是姑母来了,我就知是姑母给我带来了好信,我还没给母亲说哪,这几天有些不舒服,就找了大夫来号下脉,原来是有喜了”
  陶氏大喜,苏氏也赶紧的上前拉着丁氏坐下,说道:“那还过来,找个人说声,我过你院里去还不是一样”
  丁氏道:“都第三个了,没那么娇贵,在我们西昌府,有的妇人就是怀了几个月了照样出门游园子的,就是那胡人,还挺着肚子骑马的哪”
  陶氏接口道:“哪能和胡人比,他们就是妇人也是自小骑马长大的,我们怀个孩子不容易,自然好好好注重的”
  再不缺儿孙,但三儿子只有两个嫡女,还没个儿郎的,陶氏自然喜得满脸笑容,吩咐身边人去拿补品什么的,丁氏忙道:“母亲,我那还有哪,上回给的还都没吃完的,再说我还想问姑母要回女大夫的,有她在,我就放心了”


第280章 借口
  苏氏想府里六奶奶也有身孕,要是自己亲儿媳还好说,可是庶子媳妇就为难了,虽然想向着娘家,但这么做,也太区别对待了。
  苏氏就说了三房六奶奶也有身子了,她身子又不太好,看到姑母为难,丁氏安慰苏氏道:“那就算了,我以为姑母府里没有孕妇的,素娘呆着也是呆着,来我这照顾我也好,既然表弟媳妇有身子,还是照顾她好了”
  苏氏颇为不好意思,女大夫还是娘家给她介绍过去的,虽然她留在府里,但她还是自由身,按道理是娘家需要就应该紧着娘家才对,要是自己嫡媳妇倒好说,就是庶子媳妇才让她不好做。
  苏氏歉意的对大嫂和丁氏说道:“我都没脸了,难得侄媳妇体谅我,什么时候需要,随时让她过来一趟都行”
  陶氏看着小姑子和媳妇都如此谦让懂事,也心里舒服,要是哪个有不高兴的,她都不好偏帮。陶氏说道:“就留在侯府了,三媳妇也是第三个了,身子也好,就等外甥媳妇生后,在来这里也行,刚好三媳妇也差不多该生了”
  丁氏也笑道:“就是,姑母也别为难,你看我生哪个都是顺顺利利,这个有更会是个好生的,你看刚查出来姑母就来了,还不是姑母给我带来的喜信,侄媳可要好好谢谢姑母的,侄媳和相公就盼着哪,悦儿都快两岁了,我这还没动静,正着急哪,姑母就带来了好消息,就是相公刚听说是姑母找我,还说这都是借了姑母的福气的”
  这话说的苏氏也是乐,自个还成送子娘娘了。
  丁氏接着问道:“今儿姑母找我是什么事的?”
  苏氏说道:“本来想让你帮点忙的,如今你这身子,还是多休息吧,我再问问你姑父好了”
  丁氏好奇了,说道:“何事呀?不用我亲自做的,能帮上姑母,姑母就说,再说,相公呆着还没事的,给姑母帮个忙还不容易”
  苏氏想也是,原本也是咨询下丁氏的,又不用她亲自去找,所以就说了旻庄的事情,本来想都弄好了,再给娘家说的,也是怕大哥那个老古板训斥自己。
  丁氏一听就乐了,笑道:“哎呀,等我以后生了孩子后,就有个地方可以去玩了”
  陶氏也笑着斜了她一眼,说道:“你就惦记着玩乐,前不久你爹还训斥了三儿一顿的,就是嫌他没个正事,成天陪着媳妇闺女到处跑”
  苏氏乐道:“那大哥要是看了我家老爷成天背着孩子到处跑,估计那眉头皱的都能夹死蟑螂的”
  陶氏也乐道:“可不是,那天你嫡孙满月,你大哥回来说了无数个成何体统,说锦娘回来得好好说说,让妹夫做那妇人之事,女戒都读到哪里去了”
  一旁的丁氏急道:“姑母还没说让侄媳做什么哪”
  苏氏说道:“我是想找个精通西昌府那边烤肉之类的厨艺的,就想让侄媳妇娘家打听下的,再看看西昌府那边有什么是这里没有的稀罕物种,好增加些特色,投入那么多银两,总的要赚回本钱来吧”然后就笑着说那是十一郎的,自己问老爷借了五万两的,以后亏盈都和三房公中无关。
  丁氏奇道:“还没分家,就算的那么清楚的?”
  陶氏经历了那么多岁月,自然明白小姑子为那般,就笑着说道:“你做的对,是十一郎的就该是他的,谁也分不去,和公中掺和到一起,到分家那天就算不清了,锦娘也是,需要银子来我这拿点先用着,不够我再想想办法的”
  还没等苏氏说话,丁氏就急道:“姑母,要不侄媳和你参股吧,你看你侄子也是呆着,还不如帮姑母做事去哪”
  苏氏笑着说道:“我这可是头一次做营生,就拿了十一郎的庄子试试的,自己都没个底,怎么还让侄子跟着受累,万一不成,侄媳的嫁妆银子我都还不起,宋府的宋八表弟也想跟着一起做,我都让老爷回绝了他”
  丁氏这才打消了主意,孟焦都不好使,她就不必凑热闹了,原本是既解了姑母缺银子的难处,再就是给自己相公找个事做,既然姑母不同意那也就罢了。
  陶氏是没拦住媳妇的话,这个直性的,有什么就说出口,就不该那么直接问的,让别人拒绝都要理由。
  陶氏装作没听见刚两人的对话,就问了其他产业的事情,苏氏也把开个木雕铺子的事给大嫂说了,关于五爷学木雕的事,苏氏一直没给娘家人说,就今天她也没说五爷会跟着学,只是说让他打理个铺子,陶氏听了点点头,说道:“二外甥也太少言了,锦娘是不是就是因为这才让他去铺子里锻炼锻炼的?”
  苏氏掩嘴乐,说道:“就是,还是大嫂了解我,我每次看到他啥话也不说的望着我,就发愁,还替儿媳妇发愁,大嫂说每天守着这么个相公,闷都闷死了”
  陶氏和丁氏都乐不可支,陶氏说道:“你还别说,他小时候有次你带他回娘家,我还专门注意了下,来了一天,他就说了几个字,就是不要,嗯,好。”
  苏氏也哈哈大笑,丁氏也跟着乐,苏氏笑完就说道:“就是该让他去当个小二,每天迎客送客的,我应该开个酒楼的,到时就让他在门口,不说话就当门神去吧”
  陶氏笑的直点着苏氏说道:“当娘的没个当娘的样子,还让儿子去当小二的,当个东家都是委屈了外甥的”
  妇人们在一起,往往就是正事没说几句,就不知歪到哪里去了,说笑一阵,苏氏就赶紧拐到正题上,丁氏说道:“这个不难,我娘家哥哥刚好快来了,到时让他回去后给你找个人,需要什么物种的,也都一起带来”
  苏氏又说道:“侄媳,我是看上你那口味的酱菜了,到时你让你跟前的人做了,卖给我,你和个价格,我要多少,你就做多少,多少赚点孩子的尿布钱”
  有钱大家赚吗,吃独食也不是多美的事


第281章 遐想
  听苏氏说到尿布,丁氏就想起那时京里一些人家都给姑母送好多布料的事,就又笑了,说姑母过日子省的连小儿尿布都不舍得买,苏氏就给她说了这旧衣衫,特别是棉布的里衣,做尿布对孩子最好。
  苏氏说道:“你看你姑母像那么会过日子的人吗?再说,给小儿还有不舍得花银子的?又不是没银子,尿布能花几个钱,我是图那旧棉布舒服,小儿的皮肤多娇嫩,日日贴着皮肤的,肯定是越柔软越舒服的越好了,侄媳不信,回去你也挑个旧的,越旧的越好,洗净了,用手试试,看是新的舒服还是旧的?”
  丁氏若有所思的点点头,说道:“那今儿回去我就试试,行的话,就也找些旧衣衫来做尿布的,姑母也没早说,我才给相公换了新衫,那旧的都给下人了”
  苏氏就用给丁氏说了些前世的孕妇观念和知识,反正是古代没注意到的,苏氏把想到的都说了,丁氏连连点头细听,虽然生了两个孩子,姑母说的还真是第一次听。
  后面苏氏就留在娘家吃了饭,见大嫂有些疲倦,这人老了,就是要饭后躺会的,苏氏就忙告辞了。
  回去后三老爷还没回来,苏氏让奶娘抱着睡着的旻山去休息,自己也进屋躺下了。等醒来还没见人回来,就以为三老爷不知和宋表弟表弟去哪浪去了,这俩好基友自从修整庄子,见面的机会都没了,不像之前,美妾都挡不住俩人搁几天就去会会基情去。
  等吃了晚饭旻山都睡了,三老爷才晃荡回来,身上一股酒味,说是和宋表弟还有晋王爷家的浑六在一起吃的饭喝的酒。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