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卿本贤妻-第61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美姨娘坐到苏氏斜对面,苏氏看她就是坐下那动作都那么美态,还真是个尤物,举手投足间都是一种欣赏。
美姨娘说道:“三太太,我一直都想和你说说话,就想问你些事情,又怕上门去唐突了,但也很少见你来国公府,我也不想让我问的事让国公爷知道了,今儿老远看你在园子里,我就过来了”
苏氏面上点头,心里卧槽,可别有什么隐私,我可不是个想八卦别人的人,让我知道了对于我也是麻烦,再说,问我什么事情?谁不知谢府三太太不爱出门的,问哪个都比我知道的多呀。
美姨娘看苏氏脸上神色,抿嘴笑了下,说道:“太太放心,问完我就不会提起了,那也是我心里唯一的一个念想,怎么也放不下,天慈庵见了你后,我就日日挂念,不然我怎么也无法定下心来”
苏氏更奇怪了,啥事这么重要,还非得来问我,我可啥也不知道的呀。
就听美姨娘问了一句,苏氏没听明白,开口问道:“谁?”
美姨娘又道“梨园老生孟晓东,号称东皇的?”
苏氏想起她说的谁,吓得都不会动了。美姨娘问道:“东皇孟晓东三太太应该听说过吧,她如今如何了?”问完那眼里还满是迫切。
苏氏心里卧槽卧槽的,原来就怀疑过这美姨娘是个穿的,但想如果是个穿的,又这么美貌,怎么也不可能心甘情愿的守着个白发老人过活呀,那还不施展她的美貌,在这里来个风头出尽的?
美姨娘看苏氏眼睛转来转去的,但神色不像是不知道孟晓东,就说道:“三太太就告诉她如何了就好,其他的我不会过问,关于三太太我也不会在外多说,没有万分把握,我也不会直接问三太太的。那我先说说我自己吧”
苏氏点点头,这一刻惊愕的都不会说话。
美姨娘不安的揉捏着自己的大拇指,说道:“三太太就当听了个戏本子好了,我自小被我师傅买去学戏,后来结识了孟晓东姐姐,她年少就展露头角,人是个有个性的,因为我老家是苏北,被人卖到安徽,我师傅也没什么名气,只是在戏班子混饭吃,是孟姐姐见我是老乡,嗓子扮相还不错,就介绍我去跟别人学戏,还让我认了师傅做养父让我养他老,后来我们也都跟着去了北平,在那里,孟姐姐更红了,每天都是忙,但还是时不时的照看我”
苏氏懵逼了,那是个什么时代,她还是知道的,自己怎么觉得时光乱了的感觉。
美姨娘继续说道:“我们当戏子的,虽然每天演戏,说是看尽天下情情爱爱,但内心更渴望一份真情意。孟姐姐当时和梅大家情投意合,深陷其中,可我却不看好,梅家是个大家族,有着太多规矩,还有谁都知道梅太太为了时时看着丈夫而做了绝育手术后来导致两个孩子都没了,自己没得生了才纳了富氏,富氏也是戏子出生,但人家是旗人,嫁进去就是二房,也和梅大家恩爱,可我们算什么?真正的下九流,可是孟姐姐执意相信真情难得,我那时还劝她给梅家做小,还不如给杜大哥做小,那时杜大哥也中意她。后来有个军阀看上了我,纳了我当姨太太,没过一年,军阀去打仗,大太太就说我和人私通,打了我半死,还是军阀留下的一个护卫救了我,和丫鬟小青护着我逃了出来,我本想去找军阀给我做主,可是却莫名其妙的和小青到了这里,遇见了随国公,被他带回来,刚开始我迷迷瞪瞪的,都忘记全部事,随国公给我看病,又带我去了天慈庵,觉能法师说随国公是那护卫的前世,我回来就是报恩,报完了恩,后世才会有个圆满结局。所以我才踏实的留下来陪着国公爷。但这些我从来没给国公爷说过,除了小青,我是第一次对人说出来,也是想知道孟姐姐如何了”
苏氏这才算听明白了,美姨娘是个穿的,还是个民国身穿来的,对于东皇,她也知道一点点,还是网上发民国美女图时,见了那个照相始终不笑的孟晓东,很是好奇就百度了下她的资料,知道了她和两个著名人士有过瓜葛,一个是梅大家,一个是杜老板。
苏氏实在不忍心拒绝告诉美姨娘,她的眼里都是急切,看来和东皇是真的姐妹情深。
“东皇后来是离开了梅大家,梅大家和富氏一生恩爱生了九个孩子”苏氏看到美姨娘眼里的鄙视,“东皇还是跟了杜老板,还生了个女儿,两人去香江前结了婚,后来是去了台岛,她活到快八十吧”
美姨娘惊愕了,问道:“那三太太?”
苏氏说道:“暂时我只能告诉你这些,你说过不问的,其他的等我想想,如果有缘分,到时再说吧”
苏氏起身走了,也没给美姨娘打招呼,这太让人吃惊了,苏氏自己脑子都一团乱,比嫁进府知道三姑奶奶是个穿都让她惊愕。
春草看太太急匆匆的走出来,又看太太脸色有点苍白,不知美姨娘和太太说了些什么,就抱着十一郎和秋藤跟着太太往外走去。
苏氏找人告诉三老爷自己先回去了,就匆忙的坐马车回府了,这架势跟自己被人看穿了似得。
回到熟悉的自己的屋子,苏氏躺下才放松的舒了口气,慢慢安抚胸口,这心还砰砰跳哪,心里嘲笑自己,还真是胆小,被个美姨娘的话给吓成这样。
又想难怪美姨娘能那么安心的陪伴在随国公身边十几年的,还爱戏曲,那唱腔和平时的姿态就是专业出身呀。民国时期,那戏子也是下九流,供达官贵人玩乐的,就是东皇寻求真爱不得,还不是跟了杜老板,好在杜老板虽然妻妾不少,但始终没有辜负她,她还算有个善终,像美姨娘这样的,长得是貌美。但多少都成了军阀老板们的玩物,不是将来被抛弃就是被大婆害死的。
苏氏是越想越觉得自己真是幸运,还没穿成那么个背景里去,就是女大夫空有一手医术,没个好娘家,没嫁个好男人,靠自己,还是一样的太艰难。坐诊谁要个女大夫?凭貌美给别人当妾,估计女大夫也不会低那个头,再说她还没美貌成美姨娘那样。
苏氏决定要好好珍惜如今的日子,也珍惜珍惜身边的所有人,包括那个三老爷。
第261章 迟来的告白
等晚上三老爷回来问太太今儿怎么那么早回来了,是不是不舒服?不加掩饰的关心还是让苏氏心里一暖,眼里有点湿润的说道:“是旻山闹了,怕影响别人的喜事,我就抱着他就先回来了”
三老爷见不是太太身子不适也就放了心,说道:“儿子就是不爱老呆在屋里,明天就不带他去了,到时散了酒席我和太太一起回来”
苏氏懒懒的唔了声,说累了想睡会,三老爷就出去了。其实苏氏根本没睡意,就是想自己呆着想想事。
想那楳大家和蒙东皇之间,楳大家大家和富氏之间,也是存在与适合不适合的问题上。
蒙晓东当时只有十八岁,和天下所有的女孩一样,十几岁时候,青春懵懂,最容易被爱情冲昏了头,为了和心爱的人在一起,不顾所有人反对,放弃尊严、放弃梦想,甚至放弃自我,激情给了她们飞蛾扑火的勇气。典型的例子就是四小姐,十六岁认识有妇之夫大少爷,私奔跪求原配不要名分也要爱情陪伴,怎么样的爱才能让个受过良好教育家境富裕的女孩子低贱到如此地步,那就是年少无知不懂情,以为有了爱情就有了一切。后来她又说过:如果不是某某事变,我们早完了,你这乱七八糟的事情,我也接受不了。
人其实过了几十年后,才会明白爱情不是自己一生最重要的,就是有了爱情,几十年夫妻不互相珍惜也是破灭,而往往说夫妻情深,是指感情,相处久了的相容以沫的感情。
蒙晓东就是这样飞蛾扑火的的女子,相信了男人口头承诺,娶的不是妾,是妻,更何况这承诺是有无数见证人的,却不知道男人给女人爱的表现最好的却是婚姻。
而楳大家和富氏,是楳大家高高在上,富氏操持家族生儿育女,反观楳大家和蒙晓东,蒙晓东心高气傲,性格决然,就算是富氏同意蒙晓东进门,楳大家和蒙晓东不见得长久,就像给他们两人撮合的封大都说,富氏是服伺人的,而蒙晓东是人服伺她的。苏氏当时看了几人的情感纠葛,也觉得楳大家更是需要别人来服伺他的,他看中别人敬仰他崇敬他,后来他选谁不用言说了,也所以楳大家后半辈子和富氏恩爱一生并生了九个子女。
苏氏当初看到楳大家的介绍时,最不能理解的是楳大家的原配,以为生了两个儿子就保险了,为了看住丈夫不要迷了其他女戏子,就做了绝育,成天跟着丈夫去戏园子,没想到两个都上十岁的儿子还是夭折了,最后是丈夫成了别人的丈夫,儿子也没了,还不是要看着丈夫纳二房藏外室的。
这就是为何古代要多生孩子,要纳妾生子的,孩子夭折率太高了,别说古代了,看过一个报道,现代一个九十的老太太生了十三个孩子,没一个存活下来的,后来老了还好有个侄女接她过去养老的。
蒙晓东和楳大家在一起时,楳大家是金屋藏娇买个唱片机给你解闷吧。但都老板则给了蒙晓东最大的自由,支持她唱戏,用物质和精神来支持蒙晓东。蒙晓东最后选都老板还真是最适合自己的。她和楳大家都是需要人来宠的,都是需要人服伺的。所以楳大家给别人说和蒙晓东在一起太累,而都老板在晚年却对蒙晓东说遇到你才知喜欢和爱是有区别的。
就算每个人都知的阿照,自从进宫就是才人,才人当了十二年,和她同入宫的许才人后来晋升为贤妃,而她还是才人,直到和之公子在一起时才展露头角,老太爷喜欢自己妻子那种贤淑有才的女子,如同后来的许才人,那时的阿照再有能耐还不够老奸巨猾的老太爷看的哪,后来是之公子恋姐情结,阿照的强势能干,你不行我就上,要是老太爷那会,就是没我不行的,你个雏鸟算老几?
阿照和老太爷并没有通常见的老夫少妻,老的被少的迷花了眼,反而和之公子之间是姐弟恋,相投一辈子。这就是你再能干也要遇对人。
苏氏也想到三老爷,他或许也是经历了这二十年的寻找,觉得太太是适合自己的,自己也是经过了前世,又在这思索观察几十年,如今也觉得三老爷也是适合自己的,如果按照前世自己的心态,也是希望相公是个上进的,不做个尚书吧,最起码也要是个翰林,像三老爷这样吊儿郎当的无所事事的,自己是万分看不上眼的。
苏氏自嘲的笑了,我和三老爷是否要唱首迟来的告白?
苏氏想会,愣会的,也到了下午,就精神起来,有何太在意?谁知明天会发生什么?会不会又穿哪去?要是穿到六奶奶那样环境里,我更后悔这世没有潇洒走一回吧,纠结这些干嘛,快活了今日才是。
于是,三老爷就见了一个精神抖擞的,容光焕发的,满脸是笑的太太出来了,看的三老爷直纳闷,太太莫不是做了个美梦?一下午就从萎靡不振变成神采飞扬了。
苏氏第二天跟着三老爷参加了宋表弟嫁女的喜宴,去时就想,如果遇见美姨娘自己就不会像昨儿那般惊慌失措了,不管怎么说,如今的自己不必怕会有人说她什么了,自己头顶朝廷封的贤淑夫人的帽子,左边是时不时有超能力的相公,右边有八痴弟子的儿子,整个京城自己就是横着走,又如何?更何况美姨娘还是个来历不明的妾。
所以这一趟出门满心斗志,可惜除了应酬围着她打招呼的女眷们,就没遇见美姨娘。也是,一个妾室也不可能出现这种正式场合,昨儿也是自己跑别人地盘上去了。
看着宋十三娘子又是幸福又是不舍的面容,苏氏就想天慈庵里的七娘子,不知将来会有哪个有福气的儿郎娶了她?自己也想七娘子到时也是宋十三娘子同样的神色出嫁,嫁给个自己心仪的男子,就和宋十三娘子一样,当那心里甜蜜的新嫁娘。
三老爷就在回去的马车里听了太太无数个感叹,开始琢磨自己所知道的的哪家儿郎能般配自己的庶女了,回去也要问问大嫂,大嫂当年给自己挑选的太太就很好吗。
进屋后,三老爷给苏氏说了随国公世子的长子的老二要定下郡王府的长英县主,还没下定,但今儿郡王世子也来参加喜宴了。
苏氏好奇的问道:“这俩家怎么会结亲了?谁不知长英县主不是个好伺候的?”
三老爷道:“表弟说好像是世子夫人和郡王妃俩人定的,堂舅对于孙辈的婚事很少过问,只要不是太出格的就行,表弟说他那侄孙根本就不愿意,就是分家那次也曾跟着表弟去要铺子的那个,没事就爱跟着表弟后面混的”
苏氏乐了,爱和宋八凑一起的肯定是一个类型的,这要是结亲了,这俩人以后可有的热闹了。
苏氏想了想,对三老爷说道:“那这以后长英县主可是比七娘子矮了一辈,要叫七娘子表姑的,我看将来郡王府还敢打那主意不?”
三老爷切的一声,讥笑道:“就是平辈,如今也不敢打那主意,他家有多大胆敢纳个皇上师弟的亲姐当个妾?”
苏氏点头,真是什么和皇上扯上关系了就一切通畅。
端和郡王府里世子看着在自己跟前痛哭的妹子也是一脸无奈,郡王妃决定的事那是谁也阻止不了的,就是自己和弟弟的婚事都是母亲给定的,自己也不愿意呀,还不是一样成亲了。
周亦然看着哭闹的妹子也无可奈何的在旁边说道:“母妃说了,你要是不满意宋家,那就嫁回江南舅家去”
长英县主哭着说道:“我才不去江南,舅家表哥也没一个好的,我也不要嫁给宋家去,那个宋家的也不是什么好的,成天跟在宋八后面,像个哈巴狗”
世子爷就问她“那你想要嫁给谁?”
长英县主扭头不出声,世子说道:“我看你不是不想嫁到宋家去,而是不愿叫那孟二郎为姑父吧,你别说你不知道,今天就是孟二郎成亲的日子,你惦记又有何用?难道你还想去做妾?”
长英县主倔犟的不说话,世子头疼的看着这个被宠坏了的妹子,也没什么好主意,母妃和随国公世子妇人私下联系好了,都口头定了,才回来给大家说,世子对宋家那个也没什么好印象。但母妃做的主,就是父王都反驳不了。
这时外人来报,说是有个并州晋阳来的叫郝的举子前来给世子请安。
世子想了下,估计是世子妃家的什么亲戚,世子娶进的世子妃就是姓郝,宗族在并州,本想不见的,让人带到世子妃那去,但又想了想,还是个举子,就见下吧,就对弟妹说道:“我有点事,你们先回去,有时间我找母妃说下”
长英县主丧气的跟着二哥下去了,刚走出去,看见一个青年正在管事的带领下往书房走来。
第262章 郝举人
长英县主看那青年身形愣了下,等和来人错过去,就对二哥说道:“二哥先回去,我去母妃那去趟”
周亦然说道:“你去了别和母妃争吵,有话好好说,母妃的脾气你也知道的,和母妃对着来没什么好处”
长英县主点点头,说了句知道了,就往郡王妃院子方向走去,周亦然摇了摇头就回自己院子去了。
长英县主等二哥走远,又偷偷溜回来,悄悄在书房外一个角落站住,一个世子书房的丫鬟上前来,长英县主打发她下去,自己等着那人出来。
书房里,世子正听来人自我介绍,“学生是并州晋阳知府郝建树嫡孙郝子茂,是今年的举子,本因早该前来拜见郡王和世子,因送老师回了家乡才回来,今儿来给郡王世子请安,刚已见过郡王,这是家祖父的拜帖一封,请笑纳”
世子听了点头,这郝知府并不是世子妃宗族,因为并州那姓郝的颇多,不过这郝知府是个识时务的,也是个能干人,上次自己去了并州,就是他热情招待,最近最得自己心爱的宠妾就是郝知府给送的,说是个良家,却骨如娇柔,怎么摆弄都行,还真是个尤物。
看这郝子茂也是一俊秀儿郎,举止清雅,看着就是文人之士。
下人接过礼单,世子接过来看了看,都是些贵重之物,世子合上礼单,随手搁在桌上,客气几句,又问了郝知府,问了郝子茂现住哪里,到时有什么也好召唤。
郝子茂躬身回道:“学子借住在表姐家中,是苏御史苏府上,苏御史的长媳就是学子表姐”
世子想起好像上次郝知府也说过和苏府连带着什么亲,这大家族的,总有拐弯抹角的亲戚,有些外地来京里,出五服又再拐八道湾的也称什么表哥表侄的,自己听了也就没在意。
世子温和的说了几句,就打发郝子茂走了。
书房外的长英县主看见那青年走后,就赶紧进了书房,见大哥起身要走,忙问道:“大哥,刚那人是谁?”
世子不悦的问道:“你一个小娘子问个外男做什么?”
长英县主说道:“我看那人不错,要是家世还配的上,大哥帮我问下,总比宋家的纨绔要好”
世子更皱眉了,斥道:“一个小娘子还自己问婚事了?母妃都是怎么教导你的?”
长英县主不以为然的说道:“公主不都是自己挑驸马的?民间还有抛绣球结亲的哪,我就是问下又如何?那让我嫁到宋家去,母妃不也是没经过我同意的?反正我不管,大哥不帮我,我就不嫁了”
世子心中一动,想这学子既然能考上举人,还要留在京里明年考进士,可见是个有学问的,刚看举止应答都得体,父亲是知府,京里又有苏府亲戚,如果还没婚配,还真是比那个宋家的强,宋府再如何,那人不行也没用处,长大了也就和宋八一个德性,对自己没任何益处。回头打听下,那郝举人没有婚配的话给自己妹子定了也算不错。自己在并州的事也靠郝知府多照应,以后是姻亲了,那就更方便了。
随即看了这没有女子任何优点的妹子,就是嫁去宋府,就这脾气,也不会给自己带来宋家的助力,没准还把人家随国公府闹腾了,还不是得让自己出面处理的?
这么一想,世子就和颜悦色的对妹子说道:“我回头打听下,如果没有婚配,再和母妃商量下,但是,人家要是已有妻室,你就别想了,郡王府的嫡女还不至于去做填房去”
长英县主这才满脸是笑,给世子连连福身道:“那多谢大哥了,大哥先赶紧和母妃说去,免得母妃和宋家下定了”
这时郡王妃进来说道:“给我说什么?我可给你说,这婚事你找你大哥也没用”
长英县主哼了声,也不和郡王妃打招呼就转身走了,气的郡王妃指着她背影对世子说道:“你瞧瞧,你瞧瞧,这都是你父王给惯的,就这样子嫁哪家,哪家婆婆受得了?还挑三拣四的,这个不想嫁那个不想嫁的,宋家愿意要她,母妃都要去天慈庵烧高香了”
世子给母妃让了坐,又倒了杯茶,对郡王妃说道:“母妃,消消气,她这样又不是一天两天了,以后嫁出去母妃也省心了,以后就抱孙子逗孙女就好了,别操那么多心”
郡王妃喝了口茶,说道:“母妃要是生气,早就被她气死了,生了你们三个,就她最让我操心,还成天说母妃偏心你二弟,我不偏着她的吗?我看她就是那白眼狼”
世子也摇头,但不敢反驳母妃,母妃是最偏温文尔雅的弟弟,还总是说哪个都偏,世子笑着说道:“妹子还小,等嫁了人自己当了母亲就知道母妃的苦处了”
郡王妃这才笑了,说道:“世子不亏是当大哥的,母妃我呀,对你是最放心的,以后府里交给你母妃也放心,以后就等着享儿孙福了”
世子心道怕是指望想弟弟的儿孙福吧,但面子上还是温和的笑着,郡王妃说道:“母妃来是想和你商量下,和宋家的亲事,选哪个当男方媒人的要好?”
世子道:“儿子也正和母妃说这事哪,这宋家既然没下定,母妃再考虑下了”
郡王妃一听这话,立马瞪眼,厉声道:“什么没定下,母妃已经和随国公世子夫人说好了,只是没定下日子罢了,这死丫头又来找你说什么了?她还想嫁谁?”
世子忙说道:“小妹没说什么,只是儿子这有个人选,就是还要打听清楚下,儿子就先和母妃说下,先别定下宋家的,如果这个合适,那可要比宋家强百倍了”
郡王府一听儿子这么说,忙问道:“是哪个府上的?”
世子说道:“去年儿子不是去了并州一趟的,见那知府嫡孙还不错,和京里苏御史府上还连着亲,当时只是想了下,不过是个秀才,回来也没和母妃说,可今年那儿郎中了举,明年还要考进士,看来学问是个好的,人长的也俊秀,你也知妹子是个好颜色的,不然也不会对那孟二郎念念不忘了”
世子可不敢说是小妹刚才跟自己说看上那人了,不然母妃就该炸了,这女人呀,还是要哄着来,特别是母妃,更是硬着来准不行,慢慢哄着点,还听的进去。
第263章 世子的盘算
郡王妃听世子这么说,忙张口急着想说什么,世子道:“母妃听儿子说完,说完要是母妃觉得不合适儿子就不再提”
郡王妃点点头,对于这个大儿子做事,郡王妃还是放心的,不像他父亲温吞的性子,头脑像了姜家人,是个聪明的。
世子接着说道:“这宋家子孙也没什么大出息,不过靠着祖宗爵位混日子,更苦况还不是长子嫡孙的,那宋几来着,看着也是个纨绔,没什么能耐的,将来也就和宋八一样了,既然小妹看不上,嫁过去日子过不好,小妹的脾气万一过不成母妃难道还要和随国公府闹义绝?那是和宋家结亲还是结仇?儿子知道母妃也是想给咱郡王府多找个助力,但母妃看这宋家能成咱郡王府的助力吗?那郝家就不同了,郝家好歹也是个知府,虽然和随国公府比不了,但我那营生却在并州,宋家只有辽东的关系,并州却无,地方上,还真别小看个知府,那可是一方的土地爷。再说那学子要是能考个进士,咱再帮他活动一二的,留在京里,郝家更是高兴,到时还能不供着小妹?”
郡王妃是边听边点头,她又用不着巴结随国公府,卖女儿才嫁进去宋家,一个国公府还用不着郡王府来巴结,只是这个女儿实在让她头疼,这么大了,还挑三拣四的,就是惦记那孟二郎,人家都娶亲了,她还是念念不忘的,这要是嫁到别处去,以后再闹个丑闻什么的,那不是给郡王府丢脸?嫁到宋府,以后叫那孟二郎姑父,看她还惦记不成?这也是郡王妃把她定给宋家的主要理由。
郡王妃想到这,就问道:“你妹子能愿意?她连宋府都看不上,找个知府的孙子,她更看不上”
世子笑道:“母妃放心,儿子看那儿郎有孟家二郎的几分品格,让儿子说,妹子并不是非得中意那孟家二郎,只不过是看上那颜色,这男子看女子找有颜色的,小妹也同男子一样,是个挑颜色的,等儿子打听好了,带小妹看一眼,保准小妹愿意,母妃要是同意了,小妹这就交给我,母妃就放心吧”
郡王妃听儿子这么说,是又气又乐,道:“这死丫头,还真是那样,回外祖家,那长得不入她眼的表哥表弟她就不理,反而是那长得漂亮的表姐表妹们她又嫉妒,也不搭理,还真是个磨人精,你说你父王就怎么把她惯成这样?老二也不像她那样的”
世子见母妃乐了,也是松口气,好不容易说通了,自己要赶紧派人打听下这郝子茂和苏府的关系远近,还有就是有没婚配了。
等送走母妃,世子想了想,哪个和苏府有关系的,想起宣平候府谢三太太就好像是姓苏,是苏府姑太太来着,想到这,就更加心喜,这等于是和宣平候府三房有了姻亲关系了,这宋四也是谢家表弟,就是前不久闹得那事实在不好看,不然让宋四去问谢三太太是最好不过的了。
想到宋四,前不久他来说不要本钱了,退股出来,说是不能给郡王府带来麻烦,这个宋四不谈他父亲,还真是个人物,要不自己就把他那本钱还了,自己郡王府也不差他那点,留人一线,也是给自己留个路。
世子就派人去打听,京里就有种人,叫包打听,这京里什么家里人家家族关系,他那是一清二楚,等管事的回来告知,那郝举人还真是苏府嫡长媳的没出五服的表弟,最近也是在苏府借住。就是不知是否婚配,这个京里的包打听就不知了。
世子本想让母妃找人去苏府先侧面问下,又想这京里多少有人都知道郡王府要和宋家下定,这时再去问,让苏府怎么想,还是自己亲自找了那郝子茂问问好了,他看那郝子茂也不是个完全的读书呆子,这婚事的门道他自己会去衡量,苏府也不可能干涉姻亲的家的婚事,他本人和郝知府同意就行了,等明儿招了人来问问就知了。
世子也就放下这事,回内院小妾院里去了,世子妃大着肚子在园子里和陪嫁的说笑,看着世子拐进那狐媚子院子,顿时拉下脸狠狠的扭着手里的帕子。
燕旻堂,陶氏也正和苏氏说那郝子茂,说道:“这郝家儿郎是你侄媳的表弟,是你侄媳的一个在并州的姑祖母,当初你侄媳有个姑祖母嫁到那并州,这个儿郎就是她姑祖母的嫡孙,今年才中举,现住在府里,我看那儿郎不错,人长得也精神,你大哥也说学识也是不错的,我看是个好的,就想到了你家七娘子,但还没给你侄媳说,先来给你说说,你要是同意,再告诉你侄媳,他这次考中举人,进士没过,就没回并州,借住到苏府也是他祖母想让他在京里看看有没有合适的人家,拜托你侄媳给打听着,你侄媳也在给他物色哪”
苏氏听了也满感兴趣,说道:“那大嫂哪天带过来,我看看,到时再让老爷看看,行的话,就问问郝举人了,就是七娘子还得一年多才回来,怕人家等不及吧”
陶氏笑道:“那家能等到儿郎中了举才想婚事,定是个心里有成算的,你家七娘子虽说是个庶出,可如今和个嫡出的也差不哪里去,我看郝家也不会计较这个,行,我哪天带了他来你见见再说”
苏氏点头,笑道:“还总是大嫂为我操心”
陶氏道:“我也是感觉过意不去,你四哥家的庭樟当初是我提的,后来不成了,总觉得欠七娘子一个夫婿,这事要是成了,我也放下心”
苏氏道:“和大嫂无关,那是没缘分,也是那庭樟没福,不是我说,哪个娶了我家七娘子,那可是前世修来的福气”
陶氏点头道:“那倒是,我就是想如果是你生的那就更好了,说什么我也得娶回来,苏府不成,娘家也成”
苏氏呵呵道:“就是辈分差了”
陶氏遗憾道:“不就是那个辈分差了,不然给我娘家大哥家,那也是好的”
苏氏又问道:“庭樟不是四月要娶亲了吗?两亲家见了吧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