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卿本贤妻-第54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渭揖司嘶乩茨鞘遣豢习招莸摹
  陶氏叹气道:“之前侯府还算是清静的,你们三房,虽说二房是庶出,但大面上也没什么过分的事,这如今,你看,自你有了十一郎,这侯府就没少闹腾,最近更是京里头一份了,谁见了我都打听侯府的事,个个都对那太夫人好奇的很,平时蔫儿吧啦的,虽说有时糊涂些,可没见能糊涂成这样的”
  苏氏道:“那是侯爷都给捂住了,别说外人,就是侯府里都没人知道那么清楚的,要是知道了,能那么清静?就是二房那两个都少不了闹腾的,还别说我家老爷那个楞子了”
  陶氏斥道:“锦娘现在是越来越过分了,我都见你几次当着姑爷的面说话做事出格了,如今还说自己相公是楞子的话,再怎么想的通,要好好过日子,但女戒不能忘了,房室周旋,遂生媟黩。媟黩既生,语言过矣。语言既过,纵恣必作。纵恣既作,则侮夫之心生矣。我看锦娘要抄抄女戒了,年后,抄十遍女戒给我,不能看着你如此失去理智,最后害的还是你自个”
  苏氏暗自吐了吐舌头,忙点头应了。大嫂娘家是翰林,自小是学着女论语的长大,那女戒更是背的滚瓜烂熟的,对苏氏也是同样的要求,之前苏氏还没有这么放肆,这一放开,嘴有时就把不住门了,忘记大嫂这个古代标准妇人了。
  陶氏严厉的教训完小姑子,又心疼她在侯府憋屈了这二十年,揽着她道:“你只要自己立的正,行的正,有什么委屈也别冤枉的受着,娘家是干什么的?不就是给出嫁的姑奶奶们撑腰的吗?你别怕,我回去就给太夫人送几个人来服伺她,就代替我那可怜的刚生了孩子的小姑子来服伺太夫人,我看她那老脸往哪搁”
  苏氏原本依着大嫂,听了这话忙起身说道:“大嫂,可别,这婆媳之间的事,还是我们自己处理,这节骨眼上,娘家再出面,虽说是打了太夫人的脸,但损伤的也是整个侯府的脸面,也让侯爷和我家老爷难堪,再说,我也没打算这么委屈下去,你就等着看,就是我家老爷,太夫人都招架不住的”
  陶氏拉着苏氏的手道:“我家锦娘就是心善,总是为别人考虑”
  苏氏害羞的笑了,心道:我那是想好刀用到刀刃上,那点小事不足让娘家为这个出头。
  还没等苏氏要说话,春草进来说道:“太太,宫里来人要召见太太”
  苏氏一愣,这年跟前了,有什么事找自己?陶氏也忙起身道:“锦娘,赶紧换衣服去正厅”
  在家里通常都是居家服,要见人必须要有正规衣服了,春草急匆匆的帮太太换好了衣服,几个人连忙赶去了正厅,侯爷和二老爷正和宫里的一个太监笑谈着,在家的侄子媳妇都在厅里等候,三房二爷五爷六爷九爷的都在。三老爷还在太夫人那,一个光头一个病人,估计侯爷如此想,又不是圣旨,就没让他们来。三房二爷五爷六爷九郎的都在。
  苏氏忙上前,这太监打量了苏氏几眼,就问道:“这是侯府三太太吧”
  苏氏忙说是,太监就站起身,拿出个懿旨,苏氏看了也知是皇后宫里的懿旨,而不是圣旨。
  苏氏跪下接旨,后面侯爷和两个大嫂也都跪下了。苏氏听了个稀里糊涂的,等太监念完忙又磕了个头后,从太监手里接过懿旨,太监笑着对苏氏说道:“恭喜贤淑妇人了,后天三十皇后让夫人带上妇人嫡四子入宫觐见”说完又从身后跟着的小太监手里接过托盘,递给苏氏,苏氏又跪下磕头后起身接过。
  两个大嫂围着苏氏笑咪了眼的道喜,侯爷也忙请太监回坐,春草在家太太更衣时装好了个封包,看时机好递给传旨的太监。太监坐下喝茶时,接过了侯爷递茶时给的封包,也同样笑咪了眼,然后就起身告辞,侯爷跟着送出去,春草也跟着对着太监道谢把个封包塞给了太监。
  等太监走了,苏氏忙问大嫂这懿旨写的啥,大嫂陶氏也走出来笑道:“这个傻妮子,这是皇后封你为贤淑夫人,虽然没有品级,但以后就是夫人了,以后也是可以递牌子见皇后的人了”
  苏氏这才明白,比如她之前别人最多称呼她为三太太,有了封号,就是贤淑夫人了,就是没有俸禄的一个白头夫人,大嫂侯夫人和太夫人都是有品级的朝廷诰命夫人,都是随着丈夫而封的,但她只是个口头称呼,因为三老爷没有官职没有功劳,就封不了苏氏诰命,除非苏氏的儿子有功才可以请封母亲时,苏氏才可以得封个诰命。
  苏氏大喜,不管如何,身份是高了不知道几层了,以往只是个富贵妇人,如今是夫人了,还贤淑夫人,这以后谁敢说她不贤,那可是和朝廷唱反调,眼神看见二太太嫉恨的眼神,苏氏真想仰天大笑,老天终于给我开了金手指。
  切!老天说了,就是你抱着金手指也是那上不了席的狗肉包子。


第231章 妇联主任的表现
  皇宫里,八皇子喜滋滋的看着传达懿旨的人离开后,对着皇后说道:“母后圣明”
  皇后笑道:“小八就是对这外面新闻有兴趣,是不是要自己写个戏本子呀”
  八皇子说道:“总要世人看到好的朝廷会有个表彰的,这侯府孝子贤妇的,还有个小娘子给嫡母带发修行祈福,是个孝道典范,要世人看着学习,也是突显我朝是个仁德之上的”
  “说得好”皇上进来听到八皇子这句,就开口了。皇后忙起身道:“皇上来了也没让通报下,臣妾好迎下皇上的”
  皇上坐下道:“是朕没让人没通报”
  八皇子狗腿的上前给皇上泡茶,说道:“父皇也尝尝儿子跟母后学的这新式泡茶法,是随国公府传出来的,说养生最好”
  皇上笑道:“是吗?那父皇可要尝尝小八的孝敬了”
  八皇子道:“那是”就在案前忙乎开了。
  皇后说道:“刚给宣平候传了旨,封了那三房太太谢苏氏贤淑夫人,表彰她孝顺贤德,我也找了几个一品老夫人来问了问谢家三房的情况,都说那三房太太是个贤惠人,不仅服伺相公,对待那庶子庶女也是慈爱,庶女也是她一手带大,说那庶女和她就像亲母女似得,和小姑子也处的好,就是那太夫人得病中风也是她贴身几年的伺候,就连侯府常年给太夫人复诊的太医都说,没那三太太,太夫人不会恢复到跟好人一样,还有精力折腾事”
  说完皇后还掩嘴乐,她也是听了那京里新闻,真是前所未闻的事。
  皇上听了直点头,不管怎么说都是他小师弟的母亲,是个好的总比是个差的强,能有这么个名声,他也是欣慰的,不然小师弟父亲是个混的,母亲再是个不贤的,也让他没面子。
  皇上说道:“后儿那贤淑夫人来后,梓潼让人把那小儿抱来给朕看下,朕还没见过小师弟哪”
  皇后含笑应了,说道:“也是这三房当父亲不成事,儿子也没个官职,不好封诰命,也只好只对三房太太封个贤淑夫人表彰下了,不然后天也没个名头进宫”
  皇上道:“等以后看师弟的造化了,到那时再给他母亲请封就是了”
  八皇子给父皇母后各端了茶,皇后接过喝了口道:“皇上尝下,小八也就对这杂物格外用心,学什么像什么,把这精力用在正事上就好了,这都多大了,该定亲的年龄了,还没定性,臣妾都发愁”
  皇上不以为然的笑道:“还小哪,先让他玩几年,大了就沉稳了”
  八皇子得意的冲着母后笑,皇后做样要打他,八皇子赶紧躲到皇上身后叫道:“父皇救我”
  皇上看着这母子,其乐融融,端起茶抿了一口,笑道:“这朕可不管”
  一时间,就传来八皇子的讨饶声。
  狗肉包子接了旨,两个大嫂拥着她回到三房,进了屋,陶氏就连忙看那春草手里托着的衣服,到不是诰命服,见那服装和四品恭人的雷同,就是没有芙蓉,一看就不是那正规的有品级的诰命服了,但也和恭人同级的样子。
  三老爷得信也抱着旻山进屋了,咧着嘴笑,一点没有自己是白身而太太是夫人的难为情,陶氏抿嘴乐,说道:“这以后我家锦娘要是受委屈了,可是能去宫里找皇后娘娘做主去的”
  三老爷还说道:“没人给她委屈,有我在不会给她委屈”
  陶氏本想说那锦娘腿上的淤青哪里来的,又看见他脑袋上的疤喇就收住了,也难得妹夫能为了锦娘母子自伤了自个,还算有担当,就笑着说道:“这我相信,妹夫如今对锦娘娘俩如何我是看在眼里的”
  李氏也说道:“现在呀,我三弟眼里弟妹和十一郎,她大嫂,你就放心,委屈谁也不会委屈到三弟妹”
  陶氏道:“能这样我就放心了”
  苏氏去了里屋试了那衣裳,看看有什么不合适的还改下,胖瘦还好,就是长了点。苏氏穿着从里间出来,跟托着个袍子似得,不用别人,她自己就笑的不行,看来是自己个子太矮了。
  陶氏忙上前用手给展平身上的摺印,李氏说道:“宫里发的,大都是统一做的,都做的大些,就是怕做小了,有个人嫌短了,无法接,长了还可以裁短。有次有个西昌府来的一个诰命,个子真高,那诰命服穿上脚都遮不上,就在腿那吊着,可是笑坏人”
  苏氏眼神瞥见三老爷一脸引以为荣的春风得意的笑脸,展颜一乐,还好,没有因为太太有了表彰也自己啥也没有就心底不舒服。
  春草在旁边比划着,就做了记号,苏氏就去了里屋脱了,交给了春草。春草拿去针线房修改去了。
  苏氏留了大嫂陶氏在三房吃饭,也让侯夫人作陪,几人说说笑笑的,
  等饭食都摆上了,苏氏招呼两个大嫂就坐,旻山已被奶娘抱走了去喂了,三老爷也殷勤的给自己大嫂和岳家大嫂让座,还给苏氏拉了椅子后服伺着坐下。已见过几次的侯夫人见怪不该的了,可陶氏却暗自吃惊,从没见过哪家老爷如此做的,哪个不是大爷似得等着妻子来服伺。
  三老爷先给陶氏盛了碗汤,然后给自己大嫂盛了后,才是苏氏,最后是自己,在苏氏这,早已养成饭前先喝汤的习惯。
  给自己盛完汤后,三老爷才坐下,一点没介意陶氏诧异的目光,侯夫人抿嘴乐也没说什么,三老爷还对着苏氏说道:“太太,趁热喝,这是我让厨房做的当归煲羊肉,炖料是大开的方子,冬天女人喝了进补”
  苏氏有次感叹说,冬天喝那当归煲羊肉最好,暖暖的,带点红枣的甜味,喝了整个身子都暖和,三老爷就记下了,难为他还去找了女大夫要方子。
  吃饭中,三老爷不时的给苏氏夹菜,还逐个评价每道菜,今儿的菜是他安排的,苏氏就好话跟不要钱似得,一个劲的往外冒,拍的三老爷满脸得意之色。
  妇联主任三老爷在饭桌上的体贴陶氏是第一次见,暗自吃惊,也终是放下了心,看来妹夫是变好了,小姑子这后半辈子就有福了。


第232章 头次进宫
  第二天一早,苏氏就接到了关宋氏给侯府的年礼,还附带一封信,还没等苏氏看信,三老爷就抱了几个皮子进来,让苏氏挑个,好加紧做了,明儿赴宫宴时穿。
  苏氏就放下信件,笑眯眯的和三老爷一起挑起了皮子。
  想着进宫都是些有诰命的命妇,苏氏就想低调些,挑了个暗红色的皮裘,也不做那大帽子了,一是来不及,二是不想那么招人眼光,都是诰命,就她一个不是的,还这么招摇,那可就是招人恨哪。
  苏氏问挑的皮子可好,三老爷笑着点头说好,三老爷是现在苏氏说什么,只要没触到他逆鳞他都点头,春草就抱着皮子出去了。
  三老爷问道:“表姐都写了什么?”
  苏氏道:“还没看哪,你就进来了”说着拿出信件,匆匆的看了下,对三老爷笑道:“表姐发愁死了,说本来要打发十五郎跟着送年礼的车队一起回来,可让他躲了,还说年后开春了,那个看中曹八郎的小娘子家要来京一趟,和武陵侯府商谈下结亲的事,还有就是曹六娘子定给那小娘子的堂哥了,是个武将。三姑奶奶也安生了,就过年把她从庄子里接回来,表姐说等曹八娘子嫁了人就把三姑奶奶送回来”
  三老爷听了直摇头,说道:“辽东的风气不像样,还有小娘子上赶着嫁人的”
  苏氏乐道:“一个地方一个风俗,还有一妻多夫的哪”
  三老爷瞪眼问道:“哪个地方如此伤风败俗的?”
  苏氏道:“好像是在蜀南那边,有个地方就是那么个风俗,也是看个杂书上看到的”真想对三老爷说走婚族,知道不?男人没地住,有人收留就睡一晚,没人收留就睡牛棚。
  三老爷笑道:“太太就是爱看那些杂书,要不就是奇闻异事之类的,都不知岳丈家哪来的那么多杂书”
  幸好三老爷只是嘴上那么说,并不深究,他也知岳父一家文人,祖辈积下的书籍肯定不少,他个没多少学识的也不会往上面多想,这就方便苏氏时常的瞎扯。
  苏氏问他道:“要不你给大哥说说,开春后也让小妹回来,正好陪陪太夫人,太夫人最心疼小妹了,有了小妹陪着,太夫人也就宽了心,不在舅舅家的事上老盯着不放了”自从太夫人要把旻山补贴给宋舅舅家,苏氏就不在称她娘了,以前是想显得亲密,但,她当祖母的都要卖孙子了,还和她亲密个屁呀,当面只好称声母亲,背地都是称太夫人的。三老爷从不注意小节的,他也没注意到太太对他母亲称呼上的变化。
  三老爷听了太太的话,点头道:“回头我给大哥说声,太太就多想想儿子吧,别操心那些烦心事”三老爷心里想:也多想想我吧,但是没敢说,怕把太太说跑了。
  到了年三十,侯夫人带着换了装的苏氏上了马车,苏氏装着没看到二太太羡慕又嫉恨的眼光,还笑着和她打招呼,太夫人自病后就不去参加年宴了。三老爷也跟坐后面一辆马车,当护花使者去了,就是护两朵老花。
  进了宫,苏氏是分外紧张,来这几十年,还第一次入宫哪,觐见皇后,说是没什么大不了的,我可是在电视里看了各种大人物的,伊丽莎白都见过的,在这有什么可怕的。但是一进这庞大的宫殿,庄严的屹立在寂静的傍晚,自己还是心突突,我个连县长都没面对面见过的草根猛地去见竹席还真是紧张。
  大嫂见弟妹紧张,忙说道:“不用还怕,皇后是个祥和的人,你只要记着我这两日教你的规矩就好,我头一次来也是紧张的要死,多来几回就好了”
  苏氏心道我这不是第一次吗?本来就有点社交恐惧症,这就更紧张了。苏氏就长呼吸,让抱着旻山手不要发抖。刚好看到松柏妇人也来了,别看松柏妇人年龄大,年年都来的,走路还不让人搀扶,腿脚利索的很。苏氏一看眼睛就亮了,对大嫂说道:“我就跟着松柏夫人,总不会出错”
  不等大嫂点头哪,苏氏就快走到松柏夫人跟前,笑着福身见礼,说道:“老祖宗,我今晚就跟着你了”
  松柏夫人见是苏氏,也笑道:“听说今儿你回来,刚我还问孙媳妇哪,有没有看到你的,哟,还带着小儿郎来的”
  在宫里也不好大声说笑的,苏氏就紧紧跟着松柏夫人往里走,自有人领着各位命妇往宴会厅去。
  厅里已经有些命妇到了,看到松柏夫人个个起身打招呼,又看到松柏夫人旁抱孩子的妇人,不是是武陵侯府的谁,穿个不是诰命的诰命服,有些不认识的交头接耳的互相询问,有认识的,就笑道:“贤淑夫人好呀,这是你家小儿郎,快抱来让我看看”
  听到的众人才恍然大悟,就是奇怪这贤淑夫人不是宣平候府的吗,怎么跟着武陵侯府松柏夫人,再一看,宣平候夫人也在一旁。
  旻山对这新鲜地方好奇着,今儿是让他睡饱了吃饱了,才抱出来的,正精神好的时候,东张西望的,但见陌生人要抱,还扭头藏起脸的不让抱,围观的夫人个个笑不行。
  等大家入席后,有人来抱走了旻山,苏氏直担心这个认生的小家伙闹起来,一直心不在焉的,周围有人和她说话,苏氏也是微笑点头,都不知别人说什么。
  皇后进来后,苏氏跪拜起来后,偷偷望了一眼,是个和自己差不多大的一个微胖的肤白美妇人,自有贵气派头。
  皇后说了常规开场白后,让大家都坐下后,扫了一眼周围,早有身边服伺的宫人和她说了贤淑夫人就坐的位置,皇后看向松柏夫人旁边的那个紧紧张张的小心谨慎的妇人,普通的相貌,除了肤色白皙就没出众之处。看她如此,皇后就笑了,果然是个憨实的,心里怎么样都摆面上了,不像有的命妇第一次进宫觐见,哪怕紧张的手都掐紫了,面上还是安然恭敬姿态。


第233章 御宴回家来碗面条
  养心殿里,皇上抱着小师弟,到是个秀气的儿郎,戴着帽子只露小脸还以为是个小娘子的。旻山对着皇上咧嘴笑了,伸手就要拽皇上的胡须,旁边的老门头赶紧上前要接过来,皇上道:“没事,小八小时也没少拔我胡子的”
  皇上逗着旻山,给他看桌上的东西,旻山看也不看的,在府里成天被三老爷带着,有时就去五爷书房看那木雕,在这养心殿里没他好奇的东西,他也就不看了,然后就东张西望的,开始往外挣了,要看风景去。
  皇上不知他要干嘛,都要抱不住这个往外挣的小家伙了,那个腿还真有劲,使劲的一挣一挣的。抱着来的宫人赶紧上前接过来抱着,说道:“回皇上,那贤淑夫人说这小儿不喜抱着不动,要来回走,还喜欢在外面望风景”
  皇上摇头,笑道:“还真闹腾的”
  被宫人抱着的旻山咿咿呀呀的指着外面,就往外挣,一看人不动,那就闭着眼开嚎,那声音把皇上吓一跳,皇上忙摆手,说道:“那赶紧抱着望风景去,这嚎声比小八小时候还大声”
  宴席上的苏氏心有感应的听到旻山的嚎声,更紧张了,这个可以因为冒犯就砍头的地方,她生怕自己那个闹腾的旻山让皇上不悦了。但又不敢问,就东张西望的,看看有没有把旻山抱回来的宫人。
  老远的传来孩子的嚎哭声,席上的人都往那嚎声处望去,苏氏急忙站起来,就被松柏夫人拉的又坐下了。
  抱孩子的宫人把旻山交给了苏氏,苏氏拍着哄着,旻山一看回到母亲怀里,抽搭的就不嚎了。可把苏氏吓坏了,来前就怕这小子开嚎,还真是怕什么来什么的。
  还好,旻山抽搭几声就睁着那不大的眼睛左右的看着,看到了桌上的饭食还咧嘴笑了,指着咿呀的。旁边的松柏夫人笑道:“这是要吃呀,几个月了,吃辅食了吗?”
  苏氏回道:“老祖宗,初三就七个月了,最近才开始吃点辅食的”
  松柏夫人道:“那看看有什么可以给他吃的”
  苏氏看了看桌面的,只有些点心还可以入口,就说道:“吃点点心还可以”
  松柏夫人就在桌面上找,说道:“我看看,找个松软的,哦,这个如意糕可好,适合没牙的小儿吃”
  苏氏笑着点头道:“在家里也曾吃过的”如意糕是专门给老人做的一款点心,取名也吉祥,所以宴席必备这点心的。
  松柏夫人把如意糕给苏氏端跟前,苏氏忙腾出一只手接过来道:“怎么还让老祖宗给我端,原本是我要服伺老祖宗的,今儿怎么反过来了”
  松柏夫人笑道:“我哪是服伺你,我可是服伺我们的小儿郎呀,是不是呀”说完还还对着旻山说道。
  旻山对着松柏夫人笑,还挥舞小手哦哦的,苏氏笑道:“这是我们旻山谢谢老祖宗哪”苏氏捏了一小块的塞进旻山嘴里,他咕噥咕噥的在嘴里吞咽,吃完了,还咿呀呀的挥舞小手,对着松柏夫人笑着。可把松柏夫人乐开了花。
  对苏氏说道:“让我抱抱这小儿,真让人稀罕”
  苏氏道:“我怕他认生,到时惊了老祖宗”
  松柏夫人道:“不怕,我可是带了四代孙子的人了”苏氏只好抱旻山放到松柏夫人怀里。这旻山只顾嘴里咕噥着吃东西,没注意换了个怀抱,松柏妇人就一点点的给旻山喂着如意糕。
  旻山吃了没几口,就又指着桌面上哦哦的,苏氏忙又换了个点心,喂了点他,对松柏夫人笑道:“他是要换另外的吃下”
  松柏夫人笑道:“还真是个会吃的小子哪,将来可是能长的壮实的”
  直到宴会尾声,旻山还吃的不亦乐乎,平时苏氏是不会让他吃那么多点心的,可是今晚就怕他闹,也就不管那么多了。周围的命妇也来凑趣,个个递上来一些点心,苏氏都捏一小点的喂给旻山,把个旻山乐的哦哦的叫,中间苏氏感觉时间长了,就抱着下去把了下他的尿和屎,大嫂见她起身,按事先说好的,拿着个小包袱也出去了,里面装的是尿布和一叠子棉布。
  苏氏问了宫人更衣的地方,就和大嫂去了那里给旻山更换了尿布。
  旻山从三个月开始就不怎么尿床和乱解决大的,都是提前有征兆的,要是睡着了,不舒服的开始扭动,那就是要尿了拉了,盯紧点注意,还是弄不脏身上的。
  这次入宫,到现在,苏氏真是谢天谢地的,就是郁闷何时能散席的,自己又不敢提出先走。没去过大场合,她还是个菜鸟,就怕乱说话让人笑话。
  出来时,苏氏就悄悄问了大嫂,大嫂说快了,再忍忍就差不多了。
  好不容易结束了,皇后说完结束语后,大家又跪拜感谢一番,笑眯眯的皇后还召唤了苏氏上前,抱了抱旻山,这时的旻山吃饱了,正迷糊着想睡,就没精神,皇后夸了几句后,就让苏氏退下了。
  苏氏舒口气,忙和大嫂随着人往外走。到了宫门口外,就见三老爷披着斗篷戴着大帽子,正在好远处马车旁等着哪。
  见大嫂和太太出来,忙走上前接过旻山,对大嫂说道:“大嫂,车上已经放了炭炉,上去就暖和了”
  大嫂点头笑着道:“辛苦三弟了”
  三老爷一摆手道:“那有啥辛苦的,坐在马车里也不是很冷”
  苏氏回到马车上,这心才落了地,身子都软了,在宫里一直都是紧绷着的。三老爷笑道:“这怎么了,跟打了一仗似得”
  苏氏道:“可不比打一仗还累,别说话,让我歇会”三老爷就抱着睡着的旻山,让太太靠着他的肩头,苏氏闭了会眼,就开始说了那宫里怎么样,自己就紧张旻山,后来还是开嚎的整个宫宴都听的见他的嚎声。
  三老爷只听着有一句没一句的应着。
  回到屋子的苏氏,赶紧的让秋桃给煮完面,再上点小菜,都快饿死了。
  三老爷笑道:“太太去参加年宴怎么还真饿成这样的?宫里没给你吃的?”
  苏氏道:“我光顾着紧张了,又担心旻山,哪里吃的下东西,就是桌面摆了些什么菜都没留意看的”
  正收拾苏氏换下来的衣服的春草也笑道:“还指望太太回来,告诉奴婢御宴上都有什么哪,让奴婢也见识见识”
  苏氏就想到前世有个人说吃完几千元一桌的海鲜宴,回家后又吃了一大碗面条,她可不是也是如此,吃了御宴回来,点了面条来吃。
  三老爷看着神游的太太扑哧的乐了,虽不知为什么,也跟着呵呵的笑,让苏氏白了他一眼。


第234章 发愁生计
  因为年三十大嫂和苏氏都去了宫里,家宴的团员餐就改在了大年初一的晚上。
  大年初一,三老爷推着旻山和苏氏带着三房的人去了佛堂,旻山还是怕见菩萨像,只好让春草推着在外,三老爷带着众人给菩萨拜了拜,没有磕长头,一是人多,二是还要去缘草堂给太夫人拜年去。
  没想到的是到了缘草堂,太夫人耍脾气,就是不开门,大伙只好在缘草堂门口磕了三个头,就各房回去自己发红包去了。
  出了缘草堂,谁也不受太夫人的影响,都笑逐颜开的,二爷抱着虎妞,二奶奶领着栏姐儿,五爷也笨拙的抱着刚满月不久的谢保文,跟在二爷身后,六奶奶紧紧的跟在六爷身后,九郎和三老爷抢着要抱旻山,父子俩一路逗笑着。
  回到了燕旻堂,三老爷抱着旻山和苏氏坐在首位,二爷和二奶奶带着栏姐抱着虎妞的,给父母磕头拜年,苏氏笑眯眯的说了祝福话,每人都给了个红包,接着是五爷五奶奶一家三口,然后六爷六奶奶,最后是九郎嬉皮笑脸的磕了头,还给了旻山一个小红*******奶和五奶奶都上前给了旻山红包,六奶奶也拿出个红包。苏氏看了六奶奶的脸,还是如此消瘦,最近事多,都没顾得上问她那院里的事。
  和儿女们发完红包又说笑阵,等人都回去了,三老爷就抱着旻山出去望风景去了。
  苏氏就让春草给下人们发红包,先从管事的开始,秋枝今年领了个大封包,那是眉开眼笑的直给太太磕头,接着都个个都接了红包后又给苏氏磕头,看着这么多的笑脸,听着那些恭维话,苏氏也就不为过个年让荷包大缩水的心疼了。
  晚上的家宴上,在三老爷的“相请”下,太夫人耷拉着脸出现在宴席上,想挑三拣四的,三老爷就望下她,她就住嘴了。搞得小辈们互相看看,谁都不敢说笑的。
  如此不和谐的聚餐让大家草草完事,都各自回了各自院子。然后就是守岁,子时吃饺子放鞭炮,这时的旻山被鞭炮声吓醒,开嚎,三老爷忙让三房的都停下放鞭炮。
  等哄了旻山又睡了,苏氏感叹,这个年可真是过的杂乱,老的不懂事,小的是真不知事,中间还有个不操心的棒槌,想当个米虫咋就那么难呀。
  初二回娘家,三老爷和苏氏只带着九郎和旻山回去了苏府,二爷和五爷六爷都各自去了他们的岳家。回到苏府,苏府对这个小姑奶奶那更是亲热加热切的,苏氏庶姐郭苏氏也回来了,还带着她家五娘子,说是定了她父亲同事的儿郎。
  郭五娘子一看九郎,就眼睛一亮,想上前去说话,还没等上前就让丁氏给笑着拽走了,说给她看看给她的添妆去。让大嫂陶氏鄙视的笑了下,郭苏氏羞的满脸红,后面也草草带着五娘子走了。
  苏氏也不管那么多,只和大嫂和丁氏说笑,丁氏娘家在西昌府,她年年都呆在府里招待回娘家的姑太太姑奶奶们。苏氏二姐来后也抱着旻山亲香个不够,给了旻山一个玉佩。
  从娘家回来,旻山又是礼物大丰收,看的苏氏那个笑眯眯,三老爷乐道:“真是个财迷了”
  苏氏笑道:“还就是财迷了,老爷还没给过我礼物的哪”
  三老爷一想,对哦,成亲这么多年,还真没给太太买过礼物的,给小妾到是买过,想到这,三老爷脸红了,偷看太太一眼,发现太太还在那乐呵,没注意看自己,三老爷心里想,哪天是要去给太太买个礼物的。
  苏氏也没指望三老爷回她的话,自己也就是顺嘴那么一说,说完也就忙着归拢旻山今天的收获,准备让二儿子做个储物柜,专门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