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卿本贤妻-第52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嗣饺松厦盘崆琢恕
宋家在上流人中没人敢嫁进去,敢嫁进来的也不是什么出身的。但是商家敢,就是冲着你家是随国公的本家,又是宣平候的外家,商家是巴不得的把女儿嫁了进来。
这宋四脑子活泛好使,人家娶了商家女,并没有花天酒地,反而借着岳家走出一条路来,因为精力都使在怎么做事上的,反而对女色并不痴迷,身边也就两个妾还是四太太生孩子不方便时给的,所以四太太也算过的夫唱妇随的。
宋四恶狠狠的说道:“你赶紧把家中能带出去的都带回你娘家去,我要分家,我要去找堂伯要求分家,我一个子的都不要宋家的,我还就不信了,我光杆出去一样能混出个人样来”
四太太忙不迭地的答应了,并转身出去了。
第二天一早,宋谢氏还得意的给宋大说道:“你看吧,哥儿几个都不掏银子,还不是老四一个人背了,谁让他有钱哪?他不出谁出?指望我们拿出来,没门”
宋大担心的望着太太,没敢说他一直心突突的跳,这个四弟可不是个好打发的,当他是大表哥那就错了,还正想着,就听外面急匆匆的脚步声冲进来,宋谢氏不悦的想发火,只见孙子院里的奶娘冲进来道:“太太,不好了,大郎不见了”
第222章 有些傻的三太太
宋大听了忙问道:“快去看老四房里”下人听了赶紧的又跑出去。
这时宋二宋三宋五都跑进来,满脸慌张,说道:“大哥,我们房里的嫡长孙都不见了”
宋大就又派了人去四房去看,宋谢氏哭着扑上来被宋大一把给推开,怒道:“我昨儿就说把钱给老四送过去,你却不干,你当老四是你大哥?”
宋谢氏又扑上去对着宋大又抓又绕,哭道:“你们宋家贪了我娘家银子,还如此说我兄弟”
其他几个兄弟也反应过来,宋三骂道:“老四个王八羔子,他竟敢”话还没说完,就被宋大打断“他有什么不敢?你敢让他背那笔银子,他为何不敢绑了你孙子?你以为他在外面是白混的”
宋二跳脚道:“我去告他去”宋大上去踢了他一脚,骂道:“你去告?还嫌家里不够乱的?才出了贪污表哥的银子,就传出财迷自个兄弟的银子,你不嫌丢人你就去告”
宋五蔫蔫的问道:“那咋办?”
宋大上去给了他两巴掌,道:“咋办?都给银子去!还不是你,爹不是给你家小娘子去妄想八痴弟子,宋家怎么会落到这地步?”
宋五捂着脸道:“是我给爹说的吗?是爹看只有我家的岁数合适,他到是想用你们家的,可哪个岁数配的上?我给爹说不行,可爹听我的吗?他是为了我吗?他是为了整个宋家”
派去的人冲回来说四太太带着孩子回娘家了,四老爷不在,去郡王府了。
宋大对着弟弟吼道:“杵着干嘛?快去送银子去”慌得几个兄弟一窝蜂出去了。宋老夫人听信也跑过来急急问道:“乖孙怎么了?”
宋大温和的说道:“没事,娘,你甭操心,我让儿媳带他回娘家去了,你身子不好,就歇着,这里有我哪”
宋老妇人哦哦的,担心的说道:“最近家里怎么总吵吵的,你爹哪去了?”宋大回道:“我爹被堂伯带走了,不是要过年了吗,估计是有关祭祖的事”
宋老妇人说道:“那就好,那就好,你堂伯如今还肯搭理你爹,你们可要好好的去给你堂伯请安去,你姑母哪?答应了婚事了吗?要是答应了,你们可得好好孝敬你姑母,也就她肯拉扯你们这些侄子,我也是没办法,不然也不会拿个野种的小娘子去逼迫你姑母,就想和姑母家结亲了,怎么的你表弟也会拉着你们,不能看你们的子孙被你爹给毁了,我娘家是不会再管的了,只能靠着你姑母家了”
安慰完母亲,看着母亲的苍老背影,宋大是老泪纵横,只捶自己脑袋。
宣平候府,三老爷得意看着夸着他的太太,如今他可是心中春风得意,从没有这么办过事让人称赞的,就是大舅哥也对他含笑点头,从没有过的事,还是听了太太的话呀。苏氏腹议:你是听了你基友的话好不好。
苏氏也觉得三老爷其实是心中一片纯净,比那些古板老夫子要灵活,好比自己大哥,要和他呆在一起闷都闷死了,但又比那些心里复杂阴暗的人阳光,还没有对太太有过多的要求,你咋样他也能接受,不会排斥。和这样的人呆在一起,自己才越来越随意,越来越放的开。
春草拎着一个大包袱进来,说道:“太太,这是给宋老爷做好的皮裘斗篷”
苏氏笑道:“赶紧打开来看看”走过去,就看黑红色的发着亮光的斗篷,苏氏伸手摸着,说道:“这可是我最中意的一块皮子了,自己都没舍得,这次表弟可立了大功了,给了表弟吧,老爷,先披了试试”
三老爷就站那,太太给他披了斗篷,又低头让太太给他带了那大帽子,苏氏往后退了几步,点头说道:“真是好看,老爷这么一穿戴,说是个王子都有人信”
三老爷还没照镜子就心里美的,但口里斥道:“太太这话可别乱说,什么王子不王子的,犯忌讳”
苏氏捂嘴道:“是我疏忽”有次苏氏抱着八娘子说道:我家的小公主呀,被老爷听到,一顿呵斥,苏氏也知道说秃噜了嘴,前世哪个不把自己家女儿称为小公主,可是在古代就是犯忌讳的事。
苏氏问春草:“给老爷做的那身哪?”
春草说道:“秋藤在后面就拿来,我先拿着这个过来了,太太昨儿个就催说这黑色的做出来的样子,这不,一做好我就赶紧拿给太太看看”
这黑色的貂皮苏氏格外中意,就可惜自己无法用,哪个妇人披个黑色的斗篷呀。这黑里透红,油光发亮的上等皮子,给老爷做吧,颜色还真不适合他,刚好宋表弟要个,他用最合适,那种文化人里带着痞子,公侯子弟里带着玩世不恭,披这个黑色正正好,把他的那股赖叽叽的劲全衬托出来了。
给三老爷就用个灰色的,衬得老爷像个儒雅的文人,只要不开口说话,那就是个文人。
秋藤拿了灰色的进来后,苏氏又给三老爷披了灰色的,带上帽子,还别说,就是比把黑色的耐看。三老爷摸了摸灰色的说道:“我还是中意这灰色的,那个黑色的我披上怪怪的”
瞧,这个棒槌也看的出自己属于那种类型。他就没有那种宋八的那种霸气,黑色会让他感觉压抑,不如灰色让他安全。
苏氏看着傻乐的三老爷道:“还就是这灰色衬老爷,像个学院里的夫子似得,老爷就是比我有眼光,一眼就挑中这个,那老爷就赶紧去给宋表弟送去吧,也把当时答应给宋表弟和谢家堂弟的好处费给了,咱托人办事,要兑现,不然以后谁帮咱呀”
三老爷忙点头就是就是的,心中想太太是个言而有信的人呀,都是自己平时教七娘子时,太太在旁边听了就记住了,看来以后十一郎我也得在太太跟前好好教教了,不仅儿子学到东西,就是太太也见识不凡。
苏氏看着得意非凡的三老爷走了,笑着对春草道:“你看老爷好像年轻了许多似得”
春草笑而不语,暗想太太在那方面也是个傻的。
第223章 亲有过谏使更
宋表弟见表哥穿着灰色斗篷,带着个大帽子进来,喜得迎上去,说道:“这是表嫂给我做的?德哥怎么就先穿上了”
上前就要动手给脱了,三老爷甩开他的手道:“这可是我的,你别乱扯”
宋表弟急道:“那我的哪?”
三老爷道:“后面哪”葛松在后面捧着个大包袱,宋表弟接过来就打开,一见更是欢喜,忙不迭的自己就披上了,又带上了同样的大帽子,乐道:“我喜欢这个”
三老爷取下帽子,脱了斗篷道:“你表嫂就说你穿这个黑色的好看,还说什么霸气,让我看看什么是霸气?王八气还差不多”
宋表弟装样踹了表哥一脚,乐道:“表嫂说的对,就是霸气,看看,多威风,我这么走出去,可不是霸气吗”
三老爷瞅了好几眼,就大笑起来,宋表弟都不舍得脱掉斗篷,就那么坐下,问道:“德哥又笑什么?说来听听”
三老爷笑道:“你表嫂说你是:光棍不可怕,就怕光棍有学问”说完还使劲的瞧着三老爷,道:“让我看看这有学问的光棍”
宋表弟听了还洋洋得意,说道:“我就爱听表嫂说的话,我可不就是有学问的光棍吗”
得意完了,宋表弟问道:“你家分好了吧,那银子你可要收好,这要建鞠场开铺子都需要银子,可不用乱花了”
三老爷说道:“我放你表嫂那了,庄子铺子的我都让你表嫂保管着哪”
宋表弟道:“我看行,表嫂是个有成算的,她又节省,他收着比我们收着要合适(还真把自己当成三老爷家的人了)你问没问表嫂那个庄子给我们建鞠场吗?”
三老爷说道:“你表嫂说了,要等她去看了庄子后再定,让你想看看哪有合适的住宅,到时分府另过,得先把府邸买好了,还要重新收拾,得花上好些时间的,提前备着也好”
宋表弟道:“行,我打听着”
三老爷从怀里拿出一张银票,说道:“这是你表嫂给你的,让你给帮着办事的人分了,谢堂弟你叫来的,也归你去分”
宋表弟接过来,啧啧的说道:“表嫂就是大气,那做事想事可比一般妇人要强”
三老爷引以为傲的晃着脑袋道:“那是”
皇宫里皇上也听着下面的人回话,听完后就让人退了下去,皇上对对面站着的七皇子和八皇子说道:“你们说说吧”
皇上心血来潮带着两个皇子走出皇宫,去了闹市区喝茶,听到那满城议论,还有人在茶馆辩论侯爷的孝道。一方说是糊涂的,害人害己,一方说,古有埋儿奉母,侯爷只不过失去些钱财,那又算的上什么。
回到皇宫,皇上派人去打听了其中原委,就让两个儿子说下,别说京城多少人,就这两儿子都一人一个观点。
七皇子说道:“他宣平候为了孝敬母亲,为了让母亲宽心,才会做到这样,这是孝道”
八皇子道:“那么对如此糊涂的母亲难道就要一味的愚孝吗?弟子规上说道:亲有过谏使更,明知母亲那么要求是不对,只是一味的顺从,那这种愚孝岂不是才令如今太夫人被人责怪,那宋家也是侯爷这样的愚孝才造成一家子好吃懒做的等着姐夫家来供养,也是侯爷的不作为才造成如今舅舅家被人责骂?这难道不是侯爷的愚孝造成的吗?他的作为才让他的母亲如今难堪的地步,父皇说他这么做,是对还是不对?”
八皇子接着说道:“我看那谢老三才是真正的孝顺,为了拒绝母亲的不合理要求,宁肯自伤其身也要制止母亲的要求,如果母亲的要求都要答应才叫孝顺,那么如果母亲说我不喜你的媳妇你去杀了她我才高兴,那是不是就要去犯罪也要满足母亲的要求哪”
七皇子说道:“怎么会有那种母亲?候府太夫人也只不过是太偏向娘家兄弟了,其他也没大错,谢三那么做才是不孝,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他损伤自己身体,就是大不孝”
八皇子道:“这还不叫大错?七出之条有一条是盗窃,这个盗窃就是指盗取夫家的东西,这个虽然不是她亲自盗窃,但也属于把夫家的东西盗取到娘家去,如果每个母亲都用孝道来逼迫儿子盗取夫家的产业,那么,女戒哪?妇德哪?这么说就是孝道要在妇德之上了?”
七皇子急道:“这也是少之又少的例子,侯爷的孝道还是让人称赞的”
八皇子孝道:“那么七嫂如果将来也用孝道来逼迫侄儿把咱皇家的产业送给七嫂娘家,你双手赞成?”
七皇子面红耳赤道:“你七嫂不会这样”
八皇子道:“七哥不是认为这样的孝道是让人称赞的吗?那么妇人都跟着学如何?都要儿子有这种孝道而娘家又得力,何乐而不为?我一会就把你这话学给七嫂听”
七皇子道:“你胡搅蛮缠”
皇上看这有点木讷的老七如何能说的过看过无数话本子的老八,皇帝摆手,制止八皇子还要继续说话,含笑说道:“老七,父皇觉得你家小郡主,给随国公做填房不错,我下旨赐婚吧”
七皇子急道:“父皇,小郡主才两岁,随国公都八十了,如何般配?”
皇上拉下脸说道:“你的孝道哪?父皇又没让你埋儿奉父,只不过一个小娘子罢了,你都舍不得?你不是说要让父母宽心就要顺从父母的?”
八皇子在旁偷乐,皇上又对他说道:“你也别乐,都回去给我写篇文章,愚孝和敬孝,下去吧”
等晚上皇上去了皇后那里,又听见皇后兴致勃勃的给他也在学这事,不过皇后学的就是妇人方面了。
皇后说道:“那谢三太太还真是难得的贤惠,臣妾就没见过哪个妇人像她似得,不仅首饰买的最少,这衣裳胭脂也是最少的,就是臣妾当初在还是小娘子时,每年的花费也比她多”
皇上笑道:“这都哪里查出来的?”
皇后笑道:“那珠宝楼是晋王府世子妃的产业,有她打头,哪个都跟着报出来了,反正也没报别家的,都是宣平候和宋家的,这也是晋王府向谢家示好,谁不知晋王最痴迷佛法,跟着八痴要拜师没成的,就想结交谢府了”
对于自己叔叔拜佛念经的,皇上更是乐见,也就听着皇后絮絮叨叨的说着这京里的火热新闻。
可听到皇后说这宣平候府的三房太太,也就是自己小师弟的亲娘怎么这么会过的?娘家也是个几品官家,嫁到侯府,再怎么侯府也是勋贵人家,怎么就那么节省的?
第224章 苏氏大收获
皇上就纳闷了,这个小师弟一家都是奇奇怪怪的人,还有如此愚孝几十年都不出声的,还有这节省到如此的,拿着旧衣裳给小儿当尿片,又不是贫穷人家。
想到这,皇上对皇后说道:“你赏下谢家三房一些适合小儿用的布料,怎么说也是朕的小师弟”
皇后笑眯眯的应了,说道:“正好,臣妾也想赏些头面给那谢三太太”
宣平候府,三太太苏氏对着一大堆各种布料和一些首饰发呆,这一天不到,就亲朋好友的,甚至没打过交道的也都送了好些布料,她开个绸缎铺都不用进货了。
苏氏真没想到自己为了图用过的布料软和舒服,就让人传成侯府没钱了,造成她多么节省会过的日子,就是娘家也埋怨她不早说,不该这么的瞒着。真让苏氏哭笑不得。
还在脑补中的苏氏就被急匆匆跑进来的春草打断了,说是皇宫来人了,苏氏忙匆忙的整了整头,换了件庄重点的襦裙就去了侯府正厅。
来的是个太监和一个嬷嬷,苏氏行了礼,听见是皇后赏赐布料和首饰,忙跪下道谢,嬷嬷伸手搀扶起苏氏,笑眯眯的说了些官方话,苏氏连连福身应了。
等来人走后,苏氏望着这些对着大嫂苦笑,大嫂是乐的眼睛都成细缝,难得的荣耀,会得到皇后的赏赐,不管是因为啥,那也是一种得脸的体面,身为侯府一家子,大嫂只有高兴的。
春草更是得意的带着几个秋把赏赐的拿回三房,大嫂揽着苏氏笑道:“如今弟妹可是京里妇人中第一人,没谁能比得上你的好名声了,这下七娘子就等着媒人把咱侯府门槛踩破吧”
说到七娘子,这阵子苏氏都没去看过了,等会问下春草。
苏氏也就贴着大嫂一同往外走,两人也不管其他的人,大嫂更是理都没理侯爷,二太太这几天也是眉开眼笑的,看嫂子和弟妹没和她打招呼也没说酸话,只管跟着二老爷走了,后面的侯爷耷拉个脑袋,慢腾腾的走着,其他小辈的更是面面相觑的,谁都没说话就走了。
大嫂问道:“三老爷没过来的?”
苏氏笑道:“他来了都该看他那光头了,我就没让他来,反正个个都知道他头上有伤,宫里也不会怪罪”
大嫂点点头,说道:“我去你那说说话”苏氏道:“好呀,我也想听听大嫂说说外面的事哪,我照看着老爷,都没出门”
两人说笑着去了佛堂,如今三老爷老是在正房窝着,大嫂要和苏氏说什么话,都是去佛堂去。
大嫂进去后脱了斗篷,坐下说道:“还是你这清静,可以好好说说话,也不怕人听见,我先歇会,一会去拜拜菩萨,这几日是操心分家的事,都没心拜菩萨了,要好好给菩萨告罪下”
苏氏往炭炉上放了茶壶,说道:“喝了热菜再去,别说大嫂了,我最近也没拜,自从老爷伤了头,就没拜过”
大嫂说道:“弟妹还别说,我最近早晚的磕长头,这身子就感觉轻快许多,睡觉也是一觉到天亮,以往一夜都要起来几次的”
苏氏道:“这拜菩萨要是每天能够磕一百零八个头,那就能多活十年的,不过像大嫂这个年纪达到六十八个就不错,我现在才刚刚能达到六十八个吧,还想年后就能达到八十八个的哪,你看这菩萨不是保佑咱顺顺利利分家的?别人家分家哪个不是吵吵嚷嚷的几个月都分不清,看咱这,就几天功夫,就是二房都没什么一个不字,这就是菩萨保佑”
大嫂直点头,说道:“我就说咋就那么顺利的,我还交代我娘家大哥到时分家时可要盯着二房岳丈家的,可不能让他们瞎搅合,谁知就没个人言语的,就那么痛快的分了家,我这心呀,才落了地”
苏氏烧好水,泡了茶,递给大嫂,大嫂接过喝了一口,说道:“你这的大麦茶,侯爷到是爱喝”
苏氏也给自己泡了杯,端着茶盅坐下问道:“大哥怎么跟霜打了似得”
大嫂嘲讽的说道:“你没看他脸上,那都是他好母亲给挠的”
苏氏乐道:“我还以为是大嫂给挠的,都没敢问”
大嫂哈哈的笑道:“让我说,活该,就这他给舅家贴补了五万两,他娘还说他不够孝顺就挠了他的脸,所以这几天他就窝在屋里不敢露头的,就是不挠他,他也没脸出门呀”
苏氏问道:“不是说十万的吗?咋是五万?”
大嫂说道:“老侯爷在时就给了加起来有个五万左右了,等侯爷掌管侯府了,到现在就陆续给了五万,还不算那些产业的,你说你大哥是不是傻,等这次算账我才知道,府里现银总共没有一万两,我说让他给十郎聘礼多给个五千两的,他不同意,原来是他拿出五千两,马上过年,年后庄子上还要支付一大笔银子,他哪里有?问谁张口借,他不嫌丢人?”
苏氏听到啧啧的咂嘴,看着大嫂说完直撇嘴,接着说道:“总想当好人,谁也不得罪,这可好吧,谁都得罪了,亲娘挠他,我都不搭理他,儿子们看他跟看个怪物似得,他还说三弟是个傻的,可如今三弟看他跟看个傻子似得,他臊都臊死了,日日在屋里发呆”
苏氏道:“大嫂可别,这时候大哥心里最难受的时候,别人都不理解他,你可是和他过了大半辈子的,这还要你来开解他,你气也出了,银子也拿到了,这大房以后也都是你说了算了,你就多陪陪大哥,也安抚他那脆弱的心灵,让你的温暖来融化的内心,让你的笑容感染到他,让他知道只有大嫂才是他的唯一”
苏氏是说到半中,就站起来做个朗诵的姿势,夸张的还伸展手臂,最后一句那个唯一又双手紧握在胸前。
大嫂笑的哈哈的,苏氏也是乐不可支,俩人还抱成一团的笑。
大嫂笑完擦擦眼角,说到:“我这眼泪都笑出来了,这三弟妹整个变得我都以为三弟妹给谁给换了,真的是和以前判若俩人”
苏氏问道:“那大嫂喜欢哪个的?”
大嫂乐道:“都喜欢,如今的更喜欢,和这样的你在一起都每天的开心,每次从你这回去,我都能乐一天的”
然后俩人郑重的拜了佛,如今的苏氏很熟练的就磕了三十多个长头,大嫂吃力些,感觉费劲了也就没有坚持,因为这几日事多,也不想累着耽误办事了。
大嫂走时,苏氏还笑着说道:“大嫂,你也让大哥开始磕长头吧,一是也让他心诚的感谢菩萨,再大嫂不是说大哥睡眠也不好的,这早晚让他磕上九十八个,那绝对夜里睡的好”
大嫂也笑着说今晚就让他磕长头。
第225章 文武双全
侯府分完家,也差不多到了三老爷头上拆线的时候了,女大夫来给三老爷拆线,为了好清洗伤口和看以后的长合状况,苏氏又让葛松给三老爷把头发剃的干净,让跟着大嫂进来看的侯爷脸直抽抽。古时讲究个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不敢损伤,但侯爷看弟弟都不吱声,他如今是不敢教训这个二愣子弟弟了。
女大夫留了两瓶配好的平时涂抹伤口的药水,交代了几句注意事项也就退下去了。三老爷自己也摸了摸头顶上的伤疤,苏氏说道:“自个照照镜子去,你看看可好看?我看以后也别留发了,你就顶着这个抱着儿子出去吧,看看多威风”
三老爷嘿嘿的笑,说道:“那哪行,不知道的还以为我拜八痴为师当和尚去了哪”
侯爷吃惊的看着自己弟弟和弟媳妇,何时弟媳妇还会这么说话的?三弟还没梗脖子?脑袋给砸坏了?
大嫂掩嘴乐,当着相公和小叔子面,她也不好说笑。
腊月初五,五奶奶发动,不到一天,就生了个嫡子,苏氏高兴,不是因为有了嫡孙而高兴,而是想,终于这个媳妇可以稳下心来了,大媳妇能生早晚会生个儿郎出来,倒是不用多操心。
因为三房大办了旻山的满月酒,刚又办了虎妞的周岁抓周,如今又是刚分家乱糟糟的一堆事,对于这个嫡孙苏氏觉得没必要再大办了,这会三老爷有伤刚好也是理由,只是亲戚间相请下,就把五爷叫来说了这个建议,并给他说了洗三对刚出生的孩子不好,反正三房哪个都没办洗三,谁也不会觉得奇怪了。
苏氏还忽悠五爷五奶奶说满月也不办了,改到百日再办,因为满月是正月初五,哪家都在年中,哪个有时间来,干脆百日办,咱家以后嫡孙都办百日,这才是注重,一顿瞎扯,忽悠的五奶奶连连答应,五爷也笑着抱着儿子点头。
三老爷想了几日都没想出要给嫡孙起什么名字,苏氏就想起当初遇见个同事,她的名字最后是个全,问她怎么是这个字,她就说了她家兄弟姐妹四人,最后的字合起来就是文武双全,她是老四,就只能用那个字了,她还抱怨说一点不像女人的名字。
想到这苏氏就对三老爷说道:“咱三房不和大房走了,反正已经分家了,干脆取个谢保文,下面的兄弟就是谢保武谢保双谢保全,合起来文武双全多好”谢家取名是嫡子三个字,庶子两个字,三个字的中间字按辈分走,下一辈是保字辈,后面一个字就是大房嫡长孙起了个坤,那么后面的都在土字旁里找字。二房的孙子就叫了谢保埇。像大哥叫谢邦徹,三老爷就叫了谢邦德,都是双人旁的字。
苏氏说完还美得学那三老爷直晃头,三老爷问道:“那后面还有孙子哪?”
苏氏说道:“那还不容易,到时就博学多才呀,金玉满堂呀,满腹经纶的,挑个好听的往下排就是了”
三老爷想想也行,就给嫡孙起了叫谢保文。说了这个名字的由来,把个五爷郁闷的,还有这样懒省事的爹娘。
亲家徐陈氏隔天一趟的往三房来看闺女,喜得给旻山一堆值钱的物件,说都是这个小叔叔给带来了侄子。
二奶奶见婆婆如此,怎么的心里也松了下来,如果苏氏格外注重这个嫡孙,她面子上也不好看,见如今婆婆还是一如既往,孙子孙女一般对待,她也放了心,更觉得嫁进侯府是自己的福气。就尽心的操办过年事项。
三房家务庶务又再交给二奶奶,今年苏氏也得自己操心很多事,这刚送来的布料家的都要在年礼上添一两成的,特别是头一次来送礼的,虽然苏氏不熟,总要打听下那家中情况,送礼的是哪房的妇人,娘家又是哪家,和宣平候府有远亲没有,和三房有什么瓜葛没有。
这乱的,苏氏只好列个人物关系谱,还时不时的找大嫂询问,几乎管不上三老爷父子俩,三老爷就每天在屋光着头,在外带着他的大帽子,用五爷做好的推车推着旻山到处走,父子俩美得不亦乐乎的在园子里望那光秃秃的风景。
一直忙到腊月中旬,娘家侄媳丁氏约了苏氏去逛逛铺子去,苏氏就想也得买些首饰什么的,免得外人说她穷酸的,也就应了,让三老爷同去去,开始三老爷还不愿意去,听苏氏说可以带着旻山去街上望风景,三老爷也就同意了。
等苏氏在珠宝楼前下了马车,帮着三老爷抱着旻山下车,后面的葛松跑的飞快的推着个推车上前,三老爷把穿的圆乎乎的旻山放到车里,就打算推着外面走走的。
等苏氏弄完他们,抬头一看,好家伙,还真是满城都是大帽子,原本苏氏还以为她戴出去后,可能女眷们会赶个潮流,这可全是男人们个个披个斗篷,同色的大帽子,不论高矮胖瘦的,还有的从远处看滚圆滚圆的,像是没腿一样的就从身边过去了。
丁氏看到姑母瞪着眼望着,扑哧一声乐了,说道:“姑母可不知,最近宋八爷带着几个勋贵子弟穿着那一身裘皮斗篷和裘皮帽子晃荡了几天后,京里就个个都跟着学开了,就是你侄子们也都嚷嚷着要赶在年前做一身的,这皮货店都让人抢疯了,全都快马加鞭的去进货哪”
苏氏道:“我的乖乖,这跟要打仗似得,就差每人手里拿个刀枪的了”原想着女眷们娇柔的披着各色斗篷,在白雪中绽放,谁知成了一片灰黑的,不知道的还以为哪个黑社会出动了。
满街还就苏氏一身火红的斗篷,和头上的红帽子,丁氏是一身深宝蓝的皮裘做的一身,也是跟苏氏学的一样的大帽子。
两人一进珠宝堂,里面的女眷们都眼前一亮,个个回头看一个高挑艳美的年轻妇人搀着一个富贵的中年贵妇,俩人穿着和最近男人都穿的斗篷,但鲜亮颜色的皮裘衬得人像是西昌府那边或者是辽东那边的来的贵人。
有些交头接耳的询问起来,女掌柜却忙满脸堆笑的迎上去,福身见礼说道:“谢三太太,丁太太来了,可真是贵客,楼上请”
大厅里的女眷们才恍然大悟,很少见过谢三太太,有的还伸头去看,丁氏就熟门熟路的搀着姑母上了二楼,掌柜的殷勤的跟在后面。
上了二楼,有些女眷认得苏氏的,也笑着到前打招呼,苏氏还看到伍胡氏也在,心中舒口气,好不容易有个熟人,不然和不熟的人交际,她可不在行。
第226章 软脚虾
伍胡氏看见苏氏进来,忙上前招呼道:“苏姐姐来了,一直想去你家看你的,看我最近忙的,都腾不出时间来,苏姐姐可别见怪”
苏氏也拉着她的手笑道:“我还没谢谢你送来的布料哪,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