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卿本贤妻-第37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他刚想转身出去,就见晋王爷站起来,一脚踢了上去,浑六被踢的一个踉跄没站稳,摔倒坐到地上。
  晋王阴沉的脸,鹰一样的眼睛射出狠毒,浑六吓得一哆嗦,赶紧站起来,立在旁边,没敢说话。他知道这是父王真生气了。
  晋王爷坐回去后,皱着眉,高挺的鹰钩鼻上几道鼻纹更明显了。
  “我给你先说好,你怎么混蛋怎么胡来我不管,但这宣平候府你以后给我躲着走,宋八你也别惹,你不知随国公府和王府是姻亲了吗?我最后一次告诉你,你要是宅惹了他们,就给我滚出去,自己外面过活吧,别连累了我王府”
  浑六嘟嘟囔囔的道:“哪是我惹他,是他惹我好不好”
  晋王爷一瞪眼,厉声道:“给我滚”
  吓得浑六立马滚了。
  世子那张和晋王爷一模一样的脸,只是年轻了几十岁,世子笑道:“父王和他生什么气?不知他是个混人呀”
  晋王爷说道:“以后他的事别管,让他胡闹去。”
  世子笑笑,没说话,那个庶兄,小时候脑子烧坏了,有点呆,他才不管他哪,有吃有喝的养着他就是了。
  晋王爷思索了会,对世子说道:“我打听了下,这宣平候府里的老三只有一个庶女,在天慈庵给嫡母带发修行,等出了庵后,你就上门提亲去,娶了做个侧室,将来生个儿郎那就是八痴法师弟子的外甥了”
  世子愣了下,问道:“我就不明白了,父王怎么就是想八痴和尚扯上关系,你多少年的追着那和尚,是那和尚不识抬举,不是父王交代,我早找人去收拾他了,可如今他收个刚满月的娃当徒弟,那是打我们晋王府的脸,京里哪个不知道父王要拜他为师,他不同意也就罢了,以后不再收徒也就罢了,这会来这一出,收个小儿为徒也不搭理父王,这口气我替父王出”
  说完,世子看到父王的眼神,就住了嘴,然后说道:“我听父王的还不行,我就咽了这口气,也是看在皇上是他二弟子的份上”
  晋王爷道:“以后这事再也别提,我的命该如此,你照做就是”
  世子不再继续问,他好早就好奇父王的举动了,非追着八痴和尚当徒弟,可八痴不搭理,晋王爷也没怎么着,还交代家里子弟要对八痴恭敬,真是怪事了。
  看着一头雾水的世子离开,晋王爷静静的坐着,想起那晚,太子疯了似得杀了那么多同父的庶弟,自己因为什么没有被杀,这个秘密他谁也不会说,当初还是皇子的皇上带人救了老皇爷的时候,老皇爷看着仅剩的一个皇上和他,哭的老泪纵横。那时他后悔了,后悔他所做的一切,比那晚回去看到自己的嫡长子摔断的腿和最爱的庶子烧的脑子糊涂还要后悔。
  这以后,他接连夭折了之后所生的所有儿子,自己却要天天面对他的出色的嫡长子那瘸着腿走路,看着那浑六傻子似得满京城闯祸,他知,这是报应,老天给他的报应,让他眼睁睁的看着他自己一手酿下祸事的报应。自此,他一心向佛,不问政事,做个虔诚的佛徒。
  晋王府嫡长子因小时摔倒断了一条腿失去继承资格,这个世子就由嫡次子当了,浑六其实是老二,不知为什么,晋王爷让人在他小时被烧坏了脑子后就称为第六子,外面搞不清状况的还都以为浑六就是王府里的第六子。如今王府里世子那一辈,也就弟兄三人,所以这个世子当的也逍遥,根本不怕谁会抢了他的位子,自己大哥是残疾,庶兄是身体不残脑子残,只有他一个正常人,他没必要担心那些了。
  晋王爷静坐了一会,就回到佛堂念经去了。
  宣平候府,侯爷对着一脸乱七八糟的三弟头疼,说道:“你不能消停点?京里都装不下你了不成?”
  三老爷一脸得意的说道:“这会没人敢撕了吧,哪个不知是给八痴弟子贴的,都还站那念几遍的”
  侯爷无语,听到府里传言,道是三老爷夜夜抱着十一郎,侯爷气都不打一处来,厉声道:“奶娘干啥吃的?用你个大老爷们整夜的抱个孩子晃悠?”
  三老爷脖子一梗,说道:“大哥知道个啥,不从小抱,哪来的父子感情,再说,我抱的不仅是我儿子,还是……”
  没等他说完话,侯爷脱掉个鞋子扔过去,道:“我叫你还是,就你这样,你不嫌给家钉丢人吗?你别闹得法师后悔了,再把这个弟子除去,到时我就撕了你贴墙上去”
  三老爷躲开那扔来的鞋子,道:“我看大哥是更年期到了,动不动就发火,大嫂要给大哥炖点补品了,不然老上火的,对年寿不好”
  三老爷有天嘟囔大哥脾气见长,天天给他发火,苏氏就顺嘴说了句更年期到了吧,他就问了啥叫更年期,苏氏就给他解释了,这会想起太太说的,也就顺嘴说了。
  侯爷哪听得懂什么更年期不更年期的,反正看三弟表情就知不是什么好话,脱掉另一只鞋子扔过去,道:“滚”
  三老爷立马滚了,速度快的跟奔似得。
  侯夫人李氏在旁一直偷乐,她如今就只看着侯爷每天高兴的歪样和见了三弟气的冒火样过活哪,那个逗乐呦,嫁个侯爷几十年了,还没见过侯爷如此哪,三弟妹说七十的老头遇到中意的女子,屁股跟着了火似得,她看自己相公没遇到那么个女子,到是遇到法师屁股跟着了火似得激动。
  下人拾了被侯爷扔的东一个西一个的两只鞋子,给侯爷穿上,侯爷对着夫人说道:“这三弟怎么比之前更胡闹了,你哪天交代下弟妹,让她管管三弟,这么下去,真的是丢侯府的脸”
  李氏应了,心里想,咱侯府有多大脸?这次你得意也是沾了三房的光,到还嫌弃三弟给你丢脸,真好意思,你自己儿孙有个争气的,怕什么三弟给你丢脸?
  李氏自己嘀咕自己的,面上却是点头。


第158章 庶出也是香饽饽
  宣平候府里三房的苏氏抱着旻山在戳戳的,就是不让他睡,戳的旻山哇哇大哭,旁边奶娘心疼的又不敢说话。三老爷见了,急道:“太太戳他干嘛,让他睡,大不了晚上我看着他”
  苏氏把旻山交给奶娘,回身说道:“老爷看你那脸,你再照照镜子看看你的眼睛,都熬红了,不把他纠正过来,老爷就要倒下了”
  三老爷坐下,一摆手说道:“我年轻力壮的,熬个几夜怕什么,我都打听了,夜哭郎有的非要哭够一个月才罢,以后我也跟着白天睡,晚上我陪着他”
  苏氏无语,都四十了,在古代是步入老年了好不好,还年轻力壮,说你大儿哪?
  三老爷接着说道:“我看了咱三房的位置,琢磨着把六郎旁边的那处院落收拾出来给姨娘住,偏院就推了重新盖个佛堂,我让表弟找人画图去了,到时你再看有什么可以改动的”
  苏氏刚想说,把姨娘挪到那里,你以后怎么去会美人?还没出声就赶紧闭嘴,这两个姨娘老早就是三房的摆设了,不是因为生了孩子,早就会被三老爷送到庄子上去了,她这时说那酸话干嘛,真是就像前世一样的就是嘴贱,生完孩子恢复了这个嘴损的功能,不说两句别人听了堵心的话自己就难受。
  苏氏只说了一句你看着办就歪楼扯别的上面去了,三老爷笑呵呵的回应着,一时间像老夫老妻似得和睦。
  第二天宋表弟就带了个人进府,说要实地看看面积位置,苏氏隔着帘子也见了那人,说了说自己的要求,两人交流了一些问题,旁边的三老爷也不插言,他压根不关心那些,太太要怎么建就怎么建好了。
  关于修整建造的银子,苏氏对三老爷说就三房自己出了,三老爷也说行,苏氏腹议,你自己又没有那么多银子,让他出还不是他问大哥大嫂去拿,这次满月酒都是大房负担了,这要去问大嫂去拿,怎么好意思的,还是苏氏自己掏了吧,钱留着还不是要花着顺心,人死什么都带不走,自己花的钱才属于自己,省下来后,还不知到时便宜谁了。
  苏氏也没给大嫂说自己三房要改建佛堂的事,既然不打算用公中出,也就不吱声了,免得和大嫂客气来客气去的。
  一阵日子过后,苏氏娘家大嫂陶氏来了,抱着旻山不撒手,喜得比当年见了九郎还欢喜,苏氏也和大嫂絮叨家常。
  陶氏说道:“这十一郎成了八痴的弟子,就咱府也跟着沾光,不少人跟你大哥攀交情,还有妇人向我打听你家七娘子哪,有次你四嫂来给我学,你四哥后悔的要撞墙,要我说活该,七娘子不要,非要娶个郡王妃的庶出弟兄的庶女,这要是定了七娘子,那庭樟可就是八痴弟子的姐夫了,哈哈,真是活该”陶氏笑得幸灾乐祸的。
  苏氏看着大嫂引以为荣的高兴劲,也笑了,这辈子最感激的就是娘家大嫂了,不止在娘家时对她关照有加,就是嫁到侯府里一个没什么地位的三老爷,还不受宠,大嫂除了替她担忧外,更是时时想着她,总为她安排这操心那的,就是当母亲的也不过如此。
  苏氏说道:“大嫂,我家七娘子的事,这个节骨眼上是不会定下的,怎么也要一年后,不过大嫂可以帮我选着,观察一两年再说”
  苏氏暗道:真是地位改变了,庶出的也有人惦记了,哪像之前,挑了三房无能的多,又挑七娘子是个庶出,如今,庶出的也是香饽饽了,幸亏先给九郎定了,不然现在要是下定,都不知选哪个了,选哪个都觉得不是真心和她做亲家,而感觉是和八痴做亲家似得。
  陶氏听了苏氏的话,说道:“那是,我也这么想,哪个问我,我都说这事我小妹说了,这一两年都不考虑的”
  苏氏道:“等七娘子出来,她都十八了,事前物色几个也好,看中哪家就私下说好,我也不想等七娘子出来再说亲,那是就只好给人当填房去了”
  陶氏点头道:“还就是,七娘子出来也都十八了,比她大的儿郎都定亲了,那时再找就比较难找了;不过,锦娘,我先给你透个底,我大哥动心了,只是他家和七娘子同辈的没有合适的,想问下你差辈的行不行?”
  苏氏道:“差辈的还是免了吧,到时怎么称呼?会让下面的子孙称呼上就乱套了,反正以后,大嫂也帮我留意,我三房目前也就剩七娘子还没着落,八娘子还早哪”
  陶氏道:“我就知你会这么想,所以也给我大哥说了,我大哥直惋惜,你家七娘子如今可是香饽饽了,还幸亏你当初没答应郡王府,不然,有个做妾的姐姐,让外人怎么看十一郎?”
  苏氏暗乐,这就是一人得道,鸡犬升天的意思吗?
  陶氏接着说道:“你四哥要给庭樟下定了,你到时就别过去了,免得四哥见了你又该说些怪话了”
  苏氏点头道:“到时我让二奶奶去,大嫂就说我身子虚弱,不能出门,让二奶奶代表我三房去送礼好了”
  陶氏笑着拍着怀里抱着的旻山,这时候的旻山是睡的雷打不动的,陶氏溺宠的目光看向旻山,抬头对苏氏说道:“锦娘,我当初就说你怀的这个就是个不凡的,不是大嫂说歪话,我也是听外面妇人传的,说你的身子承不住这份大福气,可不就是折腾的你两回死了又活了的,是没人当我面说,不然我就啐她一口,自己没本事生个像我们旻山有福气的儿郎,就嫉恨说那种话,我先给锦娘说,就是怕你到时出门听了这传言再气上火”
  苏氏笑笑,还安慰大嫂道:“我不会生气,我是佛祖保佑才生的这儿郎,我如今只有感激的,哪个说歪话,让她说去,我看谁她当我面说这话,到时我就一个嘴巴上去,既然那嘴不会说话,还留着干嘛,不如我打烂了去”
  说完这话,苏氏还哧哧的笑,对大嫂说道:“大嫂呀,如今生了这旻山,我才算是真正想通了,不再稀里糊涂的过日子了,让我顺心的我就好好待他,让我堵心的,我就打回去,不管他是谁,就是相公儿子媳妇都算上,现在我身后还站着一溜儿郎,我还怕哪个?”
  陶氏赞同的点头道:“对,让我说锦娘早该如此了,女子好性了别人就不当回事,只要你立起来,谁敢把你如何?侯府还能把旻山他亲娘给休了?有的人别给他留脸”说着还努努嘴,暗示那个人是三老爷。
  苏氏大笑,怎么个个觉得她在相公这这受了多少气,真的冤枉三老爷了。三老爷除了没有给她夫妻恩爱,别的方面待她可是别有的府里的太太要好的多,从没有亏着她,没有让小妾在她跟前摆谱,一切都是以太太为重的。


第159章 庄严的佛堂和不规则的亭子
  这之后,苏氏每天看三老爷为小儿子劳神,夜里整夜的抱着哄,白日里只睡几个时辰,不是出去找宋表弟就是去看那围起来正推翻了的偏院。
  苏氏对这一切不管,该吃吃该喝喝,到是养的白白嫩嫩的,比生孩子之前还年轻精神了,和三老爷一对比,三老爷就像坐了牢出来的,黑瘦黑瘦的,更显得那牛眼跟要突出来,马上就要掉地上一般。
  苏氏忙让秋桃给老爷日日炖补品,别夜哭郎不哭了,他亲爹倒下了。三老爷到是不多问,给他端啥他喝啥,就是有的有股怪味,他也砸吧砸吧嘴的喝完了。如今他可是忙的屁股都要朝天了,不过忙的快活,每天都乐呵乐呵的窜来窜去的。
  直到旻山三个月了,该过白天了,三老爷又去贴了几次红纸,旻山才慢慢把时辰倒过来,就这,苏氏还是让奶娘尽量白天多逗他玩,抱他到屋子外走走,午睡也只睡一个时辰,就抱去外面看风景,虽然也没什么风景可看的,但也总比呆在屋子里闷着好。
  这偏院也弄得差不多,该清理的都清出去了,中间侯爷来看了一趟,说怎么没有住人的屋子,三老爷说道我自己花钱,我愿怎么盖就怎么盖,气的侯爷也不来看了,免得生气,也免得他要是说多了,这个犟头弟弟再让他掏银子。
  等旻山白日那天,苏氏让秋桃去大厨房整了好些菜,三房正院一桌,给大房二房,二爷五爷六爷院里都送了一桌,九郎也从书院赶了回来。
  九郎抱着旻山在屋里走动,这旻山可是让三老爷给惯了这坏毛病,抱着就不能不动,快入睡也要晃悠睡实了才能放到床上,醒后抱着就要来回走,你要是抱着不动,他就小眼一闭,扯开嗓子就开嚎,那嚎声大房那都能听见。
  九郎抱着旻山,边走边和苏氏学书院的事,说他如今在书院那可是威风了,连王祭酒家有在那书院读书的儿郎,以前从不搭理他的,如今见了他也笑眯眯的打招呼,九郎说要是从王大家的那排辈分,九郎都比他们辈分大,本来九郎就是个嘴巧的,那学的苏氏连连大笑,三老爷也是满意的呵呵的笑。
  现在的三老爷最热衷听这类消息,那是听了多少遍都不腻,听一次得意一次。
  后面九郎扭捏的说到他书院进来个姓陶的学弟,来了就主动的和他热情打招呼,苏氏一听姓陶,也明白了是谁,还逗趣儿子道:“那你们舅郎之间可要好好的相处了”
  三老爷听了舅郎才反应过来,也笑眯眯的说到:“那你何时带了他家来,也让你母亲看看”
  苏氏嗔道:“哪个要看他做什么?又不是我女婿”
  三老爷呵呵的笑道:“总是姻亲家的,就当自己子侄对待好了”
  苏氏道:“那也是,咱那两个儿子就是没个朋友来往的,都快成内宅的妇人家了,九郎,你可不能学你两个哥哥,多多和学窗来往,有合得来的就交好,人那,一辈子要有几个知己好友,才能活的快活,你看你爹,虽然只有一个,虽然那宋表叔不着调,但你宋表叔对你爹我也是真佩服,你爹有什么事,他跑的比谁都快,这也是你爹一生中算是最大的收获了”
  三老爷乐的听太太夸他和表弟,听到最后,插嘴道:“我觉得我最大的收获是娶了你娘做太太”
  苏氏脸红了,当着儿子,这不着调的乱说什么。
  九郎看父母如此,也嘿嘿的笑,抱着旻山走着逗着,避开看母亲羞红的脸。
  三老爷可从没觉得那话有什么不好意思说的,他如今还真的的是感慨,娶了苏氏做太太,可不就是他这辈子最大的收获吗。
  第二日,苏氏带着九郎去看她新建的佛堂,三老爷抱着旻山跟在后面。
  说是佛堂,不如说是个小花园里有个佛堂。整个偏院拆了,和正院连成一体,除了佛堂就没别的建筑屋,还有个八角亭子,还是不规则型,远看像个歪带着的帽子,这是苏氏和那个设计院子的解说了半天才定的图,亭子左侧方向空了好大一块地,设计的人不知为何要空着,苏氏说先种苜蓿,过两年她还有用处,到时再来找他来做。
  其他的都是别人设计的,苏氏只做了一点改动,佛堂在园子的最里面的一个角落,说是角落,但这佛堂可不算小,共三间,正间放佛像一间,抄经的左间间,念经的右间,也可谈经论道。拜佛的一间最大,可以坐下十几个人,那是苏氏为了磕长头准备的,说是建佛堂,还不如说是为了磕长头建了个这么在内宅来说算是规模大的佛堂了。
  如今侯府,对有关佛祖佛堂都是支持的,刚建好,侯爷和大嫂也来参观了下,侯爷还赞赏的点点头,好像佛堂建的越大越代表心诚似得,弄得苏氏心里觉得以后要多多拜拜了,不能冒渎了,既然建了佛堂可真要诚心,而不是建之前大部分是为了好做磕头的运动。
  九郎看到那怪模怪样的亭子,问道:“母亲,这是个什么?”
  苏氏奇怪的说道:“这就是个亭子呀,你看不出来?”
  九郎还害羞的笑了,说道:“我也觉得是个亭子,但有看着不像,怕说错了让人笑话”
  苏氏笑道:“哪学来的这毛病,想什么就说,母亲还能笑话了你去?”
  看着日渐开朗的母亲,九郎也替母亲欢喜,说道:“难道是母亲自己想的?”
  苏氏道:“就是我想的,这到处都是规规矩矩的东西,做人要规矩,东西也是要讲个规矩,方是方,圆是圆,佛堂我不敢乱弄,这亭子我可就让它来个与众不同。怎么样,看着在这肃然庄重的佛堂附近,来个不规矩的亭子,像是笑话?不,这本就是世间万物之本性,谁规定一定要按照规矩来?该守的自然要守,该松放的自然要松放”
  顺嘴说到这的苏氏,突然觉得自己像个哲学家,不仅飘飘然起来。
  人想明白了,生活的有精神了,那是心情舒畅,看啥啥都顺眼,天是蓝的云是白的,小凤吹得也是如此清爽,儿子个个是好的,牛眼不再是烦人的。
  这小日子是那么美好,让我尽情的伸展腰肢,潇洒走一回吧。


第160章 变化中的夫妻俩
  三老爷欣赏的看着洋洋得意的太太,他现在越来越中意这个老妻了,感觉怎么才发现自己最想要的伴侣就是太太这样的女子,没有古板的死规矩,头脑里永远冒出的新意都是他所没有想到的,但又是自己认可的,以前自己没有发现哪,总看到太太是个难得的规规矩矩的正室模板,自己去寻来寻去的、遇来遇去的那些当初他认为心意可以交流可以心有灵犀一点通的女子,最后都露出丑恶面孔,就不是他想要的可心女子,他最想要的女子在他身边二十多年,自己却眼瞎心瞎的没有发现。真是浪费自己二十年呀。
  九郎看着抱着弟弟的父亲一脸着迷,和满脸自得的母亲,觉得他最近没归家,家里怎么都变了,这对张扬的夫妻还是自己的父母吗?怎么那么陌生的。
  苏氏白乎完了,继续领着九郎往前走,九郎看着亭子旁的一片空地,问道:“母亲,这空着做什么?还没建完吗?”
  苏氏道:“这是我留着两年后再建别的的,明年开春先种苜蓿”苏氏心道我能说两年后我打算这里建个儿童游乐场的吗,有滑滑梯有跷跷板有秋迁,还可以放风筝。
  进了佛堂,九郎看着这么大的佛堂,快赶上祠堂了,苏氏调笑道:“以后呀,儿孙哪个不听话,都到佛堂里来,呶,一间抄经的一间念经的,中间就是拜佛的,都备好了,你们到时都用的着”
  看着变了脸的儿子,苏氏呵呵的笑。三老爷也跟着得意的笑,接着说道:“你母亲说的不错,以后就这么办”
  九郎就跟着得意二人组逛了一大圈,也不陪母亲进屋了,赶紧告辞去大哥那问问,这家到底如何了,咋感觉刚跟着两神经逛了一圈哪。
  二爷听了九弟的诉说,大笑不止,笑完后对九弟直点头,说道:“我早就发现了,母亲是有了十一弟就变了,动不动就发火,脑子里时不时的冒出个新主意,你还没去看你五哥哪,他更发愁,他都快成木匠了,见天的母亲不是让他做个这就是做个那的,五弟现在是看见母亲就哆嗦,还别说父亲了,满京城贴红纸的事你也听说了吧,大伯现在都懒得管父亲了,你也别管那么多,只要父母快活就好,我看是母亲之前太寂寞了,有了小弟,这才活泛起来”
  九郎思索的点点头,就听二哥继续说道:“你这几年都在书院里住,这一年你没看咱三房都是侯府里最热闹的地了,就是你二嫂,每天都变得耀武扬威的,不就是管个事吗,每日早早起来,装出一副老成的样子端坐着,听那些婆子来请示府里的安排,我反而变成带两个孩子的婆子了,五弟那,五弟天天的做着木匠的活,做不好还挨训,他那天望着我都要掉眼泪了,还好自从五弟妹有了身子后,他才有了笑模样”
  九郎问了自己要问的,看二哥还要对着自己说个没完,赶紧找个理由跑了,不然还没从父母那缓过来,就要被话唠的二哥给折磨疯了。
  二爷看九弟逃似的跑了,直叹气,三房的人都变了,除了自己,还是那么温雅而有涵养,自得的二爷去找二奶奶想夸夸自己,却看见虎妞快被姐姐抱起来了,二奶奶还笑眯眯的看着,慌得二爷赶紧上前把虎妞给抱起来,对二奶奶说道:“你怎么让栏姐去抱虎妞哪,万一给摔了,这可不是闹着玩的”
  二奶奶笑着说道:“我旁边看着哪,奶娘也在床边挡着哪,栏姐非要抱抱妹妹,我就说你自己抱起来就抱吧,她就爬上床要自己抱”
  二爷道:“她抱你就让她抱呀,她才多大的小人,怎么会抱动虎妞?你当娘的也跟着她胡闹”
  二奶奶说道:“我也是听娘说的,不要老是阻止孩子干着干那的,她自己干了才会觉得自己干不了,不然会埋怨父母老阻止她”
  栏姐还在旁边围着五爷急道:“爹爹,让我抱抱妹妹,我能抱得动,我可以的”
  二爷抱着虎妞,坐到床边,把虎妞交到栏姐伸出的手上,二奶奶也教栏姐怎么抱妹妹,有父母在托着,栏姐高兴的说道:“爹爹,娘亲,看我能抱住妹妹了”
  二奶奶问道:“真的?那我你爹爹松手了哦,你可要抱住了”
  栏姐使劲的点点头,二奶奶给二爷示意下,两人送了手,但还是准备保护这好接住,等二爷二奶奶一松手,栏姐就抱不住了,差点要跌倒,二爷连忙连两人一起给抱住,虎妞还以为逗她玩,笑的咯咯的。
  栏姐嘟着嘴道:“妹妹好重,栏姐抱不住”
  二奶奶拦过她,说道:“等栏姐再长高那么多,就可以抱住妹妹了”说着还比划了下高度。
  栏姐睁大眼睛道:“真的?”
  二奶奶说道:“当然是真的,娘亲什么时候乱说话的?只要栏姐好好吃饭,不要挑食,那就很快的长那么高了,但是就可以抱妹妹了”
  栏姐这才高兴起来,二奶奶让下人带她出去玩,然后对二爷说道:“母亲说的对,你看,你不让她抱吧,她闹腾了多久,看到妹妹就要抱,哪天不留心让她给抱了再摔了,那可怎么好?母亲说让她抱一回,她才会知道她抱不动,以后就不会再闹着要抱了,母亲还说一通百通,小儿都是如此,对哪个都好奇都新鲜,都想尝试下,不让她尝试,她反而更执拗,还不如让她试下,试了才会觉得自己不行”
  二奶奶感慨的说道:“我觉得母亲懂得就是多,连小儿的心里想什么都知道,我想起我小时候就是如此,我娘越不让我做的,越想做,趁母亲不在偷偷的做”
  二爷把虎妞放到床上,拿个拨浪鼓摇着逗,扭头问道:“娘子那时想做些什么哪?”
  二奶奶笑道:“都记不得了,小时候还能做什么,估计也就是做个针线什么的,就是记得那种感觉,越不让我做的就越好奇,偷偷的都要试下,你看栏姐让她试过一次,她以后都不会再嚷嚷着要抱妹妹了”
  说完二奶奶还好奇的问二爷道:“二爷,你和五弟九弟小时,母亲都是怎么做的?”


第161章 养儿不是教条主义
  二爷听二奶奶问他小时的事,就想了下,说道:“我自己就记不得了,五弟小时候乖顺的很,就九弟小时候调皮,母亲怕热水烫了他,就拿个热水盆,里面装了开水,还冒着热气,母亲就把九弟的手放到盆子上方,慢慢的往下挪,开始九弟还以为和他玩什么游戏,还笑嘻嘻,随着往下挪的位置,热气也烫手呀,九弟就大哭起来,这以后,九弟看到到冒热气的东西就躲着走”
  二爷若有所思,接着说道:“母亲说是她奶娘给母亲说过一件事,是奶娘家乡的事,一个小娘子乘大人不注意就去端桌上冒着热气的水杯,被烫着手后,又被碰倒的杯里的水烫坏了脸,毁了容,母亲说过,小儿总是对任何东西都会好奇,但不知危险,出了事就是把看护的人发卖了也补救不回来了,还不如一开始就让小儿知道哪些是危险的,他尝试过了,自然会长了了记性,不会再碰那个让他吃苦头的事情了,母亲还说,别说小儿了,就是大人还对没见过的好奇哪,只不过大人有辨别危险的能力,但小儿没有”
  二奶奶是真对自己的婆婆服气,婆婆不像有些女子满腹文采,也没见过婆婆诗情画意,但婆婆总比那些有文采的妇人懂得多,说的都是生活中实用的,再多的文采也没教怎么带孩子怎么养孩子,都是把小儿交给奶娘照顾好了就行了,小儿想什么奶娘怎么会知道?别说是奶娘,就是自己,自认为也是读书人家教养出来的,不敢说是满腹经纶吧,当年小娘子们诗会上自己也是排的上的,可这些在养孩子上毫无用处呀。
  苏氏要是知道儿媳妇这么想,就会想前世满大街都是儿童教育儿童心理学,粗浅的道理她还是知道的,但古人的认为和现代是相斥的,古人认为孩子是家长的所有物,不是有句父让你死你就得死,不然就是忤逆,父杀子无罪,子杀父凌迟。
  而现代,子也是个独立的个体,是除了父子关系外可以平等对待的,是需要尊重的,不能因为是父母就可以随意摆布孩子。
  这也是除了男女地位之外,和现代最大的不同之处。
  但,大多数,一个读过书的母亲肯定要比一个文盲母亲在养孩子方面要得力,个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