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卿本贤妻-第193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默念让菩萨原谅他,别记着他刚想的错话。
国公夫人招待女眷哪,听了这话,那心里激动呀,肯定是那好弟妹贤淑夫人特意给她孙媳准备的这一出,为了帮她都问了神仙了,不然她自己儿子成亲怎么没准备喜饼的?
苏氏来到时,新娘已经入洞房了,看到苏氏,国公夫人神秘的拉过苏氏,悄声感谢,还问能不能给新娘子多吃几个喜饼?
苏氏说道:“这喜饼是新人的喜气,新娘子不能吃,该把她的喜气吃了,那得让别人吃,吃的人越多,新人福气越大,一会安排人给左右邻舍都送点。”
国公夫人一听这话,还遗憾说道:“要是早知道,我就去定个几千个。”
苏氏:“呃……”
婚礼最高潮是八皇子派人送来了贺礼,还说和宋昆驰有盘云寺里的相处之情,那口信让来客都大笑,也是明白八皇子把这突然送礼解释过去。
等喜宴结束,来客们都拎着喜饼告辞,喜宴上当时也有打开的,每个人都眉开眼笑的吃了一个,互相的还说吉祥话。
国公夫人更是见人就给,满场的派发喜饼,让苏氏心里激动,这喜饼算是一炮打响了,年跟前有多少要办喜事的呀,还有过了年的开春。
苏氏也笑的喝喝的,谁看向她,她都展开了自认为迷人的微笑。二奶奶肚子大了,五奶奶才满月,三房是六奶奶和九奶奶来了,苏氏带着她们,两个儿媳也好奇今天婆婆格外的欣喜,却不知为何。
这次没带从和,怕他呆不住闹腾,等三老爷夫妻回去,苏氏才发现三老爷也拎了一盒喜饼,没等她问,三老爷说喜事上拿回来的和铺子里的不同,这个是要给儿子吃的。
晕!首先把三老爷给洗脑了。
第二天,俞管家就兴奋的来汇报,有几家去定喜饼了,都是定的九百九十九个的,苏氏兴奋,让俞管家年前就盯着喜饼铺子,安排好人手,看有没有撞日的,怎么安排好。
没两天,俞管家喜颠颠的跑来了,说豫和郡王府定了六千六百六十六个,苏氏听了是高兴完又发愁,一下子出那么多货,不仅人手不够,厨具也不够呀。
俞管家出主意说旻庄那也做,两个地方都加班加点,忙完给大伙放假几天,人手从几个庄子里挑干净利索的妇人们。
苏氏就交代说,给来帮忙的都说好,好好干的,就可以留下来,其余的还回庄子上。又让俞管家去找魏打听,看看旻饼附近有没有卖宅子的,买个专门留着做加工喜饼的地方。
俞管家应了退下,苏氏又想起安全问题,把他叫回来,重点说了安全和卫生的问题,吃食不比别的,要是客人吃了闹个肚子啥的,那就麻烦了,不至于打官司,可口碑就没了。
这些都交给俞管家去办,苏氏就又要忙乎三房的事了,今年两个为长的儿媳都没法操持庶务,虽说五奶奶刚出了月子,但不能让她顶上,六奶奶是庶房的,苏氏也不可能全部交给她,老四媳妇那个文人样,也不是能顶上去的。
所以,三房公中的事物,苏氏要亲自打理,好在春草能抽开身了,能帮上手,外物庄子上的事,苏氏都交给三老爷去办,这马上到年底,各府都有什么变化,她都要了解,好准备什么礼,哪些增加哪些照旧,哪些因为朝事还要避嫌不送,都得一一过问清楚。
所以一晃就到了廖语冰成亲的日子,大手笔的陪嫁可让郡王府给吃惊了,姜太妃掩不住的得意,使劲的夸赞廖家。
苏氏属于娘家人,和侯府众人去了廖宅,热热闹闹的吃了喜宴。
来客都对新娘子的两个兄长格外好奇,暗自打量,白姑太太是一直介绍她女婿,使劲忍着不说出解元来,因为二姑太太交代了,等女儿成亲后再说。
廖语冰一身大红嫁衣,临出门前恋恋不舍,廖志华背着妹妹送上花娇,然后对周越康说了句:好好对我妹妹,周越康是又郑重又兴奋的一个劲的保证,廖家兄弟站在门外看着迎亲队伍远去。
苏氏在廖宅不知道豫和郡王府那里的热闹,喜饼派发都在大门外了,见人就给,都引来好多人排队去领。
侯府今年就是廖娘子出嫁一件大事,忙完了就各办各房的事情。
没几天,世子谢家镇来找三叔来说,他要去怀山府一趟,去看看四堂弟,三老爷大赞世子,给了银票,说替他捐给侄子所在的寺里,还让世子转话,有机会他也会去怀山府看望侄子去。
对于二老爷,府里都没人多问,只是知道他在二房花天酒地,八爷让人伺候的好,衣食什么的都不差,除了给八爷添麻烦,其他两房都不管不问的。
第835章 消沉的周六
世子回来后,说堂弟出家法名是本明,那里一切都好,让府里放心。
世子边说边叹气,几次想说什么又咽下,三老爷问道:“还有什么?”
“三叔,要不让二叔去看看堂弟,再怎么说都是父子,我想堂弟也会记挂二叔的。”
三老爷看着这个和大哥有点像的大侄子,真是无语,让个喝的东南西北都分不清的酒鬼爹去寺里看四侄子,咋想的?
三老爷一摆手,说道:“这事你别管,以后有事你多问问你娘。”
世子见状只好告退了,三老爷看着他背影摇摇头。
而苏氏在燕旻堂看秦国夫人的来信,她说想买下苏氏的辣椒种子和培育方法,又简单说了下,姜家分家了,这个辣椒是交给孙子姜令晏的。附信说有什么可以和来人相谈,他完全可以替秦国夫人做主。
苏氏明白秦国夫人再和她交好,不然按照姜家的实力和路子,找个辣椒还不容易?只不过通过这种方法为儿孙结交谢府三房,又是通过贾兰芝,虽说是干娘,没有实质的利益,将来也不可能有事都会伸手相帮。
但对于卖多少钱,苏氏心里都不知道,种了两年了,投资也费了些银子,但当初她是想卖到京里,就是怎么卖,她也没个成算。
三老爷进屋,就看见太太拿个笔在挠头,如今太太学会了,用笔戳头,笔的上段用来戳头,那头有时还滴答着墨。
可太太说这样才能有好思路想出,三老爷笑话一次后就不管了,反正又不是在外面,想怎么就怎么。
苏氏见三老爷进来,就把秦国夫人的来信说了,关于价格,她让三老爷想想,三老爷对这知道个什么,但满口答应了,是想回头找表弟去问问明白人。
有人接受这头疼的问题,苏氏就不管了,继续看上年的礼品清单,把要回礼的都记录下来。
俞管家来说,找到个宅子,让老爷太太去看看,合适就买下,苏氏是发愁这喜饼的加工,廖语冰出嫁那次,为了赶货,府里王花花都带着人加班加点的,三房的饭苏氏都是让老四媳妇给安排的。
三老爷夫妻就去看了宅子,离着旻饼不远,靠后一点,周围居民也都是文人居多,看起来算清静,苏氏点头,三老爷当时就付了订金。
把太太送回去后,三老爷说去找下宋表弟,就坐着马车去旻庄了。
周六在旻庄和宋八喝酒,只是吃点喝点。周六自从父亲出家后,消停了好久,再出来就跟换了个人似得,一副很受打击的模样,吓了宋八一跳。
这以后他也不怎么来旻庄玩了,偶尔来一次也是找宋八喝点酒,说会话。
三老爷到时,他俩正在山水涧一个房间聊天,宋八热情招呼德哥坐下。周六给倒了酒,三老爷说道:“今儿不喝酒,我是找表弟问点事。”
宋表弟起身倒了茶给三老爷,三老爷看向周六,问道:“你咋瘦了?身子不舒坦?”
周六摇摇头,没有往日的那股张狂劲,还有点无精打采,“没,身子好着哪,就是觉得没趣了,不想动弹。”
宋八接话道:“他是受打击了,老晋王扔下他去出家,他可不就慌了吗?靠兄弟自然不像靠爹好呀。”
三老爷奇怪的看一眼表弟,心里怀疑是不是堂舅有啥不好的了,让万事不愁的表弟想到这方面。
“我是看了周六,也想了想自个,我爹还活着,我满处蹦跶,啥也不操心,这要是将来分家,我靠哪个?想想就不得劲,我爹可要长命百岁,不然我咋办?”
三老爷嗤了声,说道:“我看你是闲的,我爹走了后,我还不是活的好好的,我自然盼着我爹能活着,最起码活到这会,看看我现在,可惜,子欲养而亲不待呀。”
端起茶喝了一口,三老爷对着二人说道:“你们就好好珍惜吧,为何现在我和我大哥对我娘没啥大事都任由她老人家,就是有娘比没娘强,你们是有爹比没爹强。”
话刚落,周六就趴桌上哭开了,他可是自小没娘,如今爹出家了,差不多等于没爹了,所以他最近是越想越恐慌,儿子还没成亲,老晋王出家前把家给分了,周六也怕自己将来犯浑了,祸祸家业,都交给媳妇了,可就是这心里难受。听了谢三这么一说,他忍不住就想哭。
他这一哭好吗,宋八喝了点小酒,三老爷来之前就听了周六的一大堆的情绪话,这会看周六哭,他也跟着哭开了,把个三老爷郁闷的,这俩人何时跟个妇人一样了,说哭就开哭。
三老爷也不劝,自己夹了几口菜吃了,那俩人哭了会,擦了眼泪,也拿起筷子吃几口。
“表哥找我啥事?”
三老爷放下筷子,不知道这时说事合适不,这俩人正难受哪,他就说事总不好吧。
宋八见表哥犹豫,说道:“有事就说,反正我俩成天没事的,能帮着表哥也是好的。”
三老爷就把辣椒的事说了,宋八还没啥反应,周六一听眼睛亮了,他喜欢吃辣呀,当初被宋八整了几次后,他就不服气,见天的吃,慢慢也中意这辣味,特别是冬天,吃一碗红红辣辣的猪杂汤,那才叫舒服哪。
“三哥,干脆我开个酒楼,就专做这辣菜,三哥,你看如何?”
宋八不干了,瞪眼说道:“你不知这辣菜是我德哥旻庄的特色?就是花岗楼几次想买辣椒,我德哥都没给,你抢我德哥生意呀?”
周六这才反应过来,沮丧,又给三老爷赔礼道:“三哥,我不是诚心,没想起来这茬。”
三老爷摆手道:“无妨。”他想起太太曾说过,年后就开始卖辣椒了,不仅仅给秦国夫人,就是京里也开始卖,那么,总有人会买了做买卖的。
“这个我回去想一下,过几天答复你。”他是想问太太后再说。
周六激动了:“那三哥,你给我几个菜谱,那花岗楼的菜谱,咱不和他抢,咱就做辣,放心,我出银子,不会让三哥亏了,我知道三哥缺银子,八哥都给我说了,买我府上宅子都是借老国公的,我分家了有银子。”
第836章 只想活着像个人
三老爷还是一摆手道:“这个以后再说。”
宋八看周六跟来前换了个人似得,就像吃了药,马上就兴奋了,想了想就丧气,要是周六都能干点啥,那他哪?还晃搭?
没精打采!没意思透顶!可能干点啥?这么大岁数了,不能去哪找差事了,可做啥?不知道呀。
三老爷看表弟如此这般的蔫了,就问了:“你这是咋了?屋里又闹了?”
“没!就是感觉没意思,德哥这几年就守着儿子过了,我呆在这里也烦了,但又不知要干啥。”
“嗯,你是要琢磨琢磨了,不行回去问问堂舅,他老人家总归见识多。”
“问我爹还不如问表嫂哪。对了,德哥回去问问表嫂,表嫂主意多,你看那喜饼,呵!如今京里谁不知道?这要办喜事的都去订了,还说去晚了排不上!我对表嫂就一个字:服!”
说起这,三老爷也眉开眼笑,说道:“你不提我还忘了,刚就是去看了个宅子,在点心铺子附近,就是买了要做厨房的,不然那个小铺子里没法做那么多呀,这还是你的那个朋友魏打听给找的,那人不错,做事实在。”
说完才想起今天来的正事,被这来人给带歪了,“都想想,这辣椒要卖什么价格合适?表弟认识人多,问问外面要是有这方面的事情都是怎么出价的,咋不图乱要价,但也不能亏了。”
又想起太太交代看看秦国夫人的儿子去,就让他们俩别喝酒了,一起去那看看,认个门,以后也好多照应。
这俩人反正也都没事,就都答应了,三人就一起去了秦国夫人在京里的那个茶叶铺子。
那铺子在东大街,门面算是好的,后面带个住宅小院,小王氏带着两个儿子来京后,就住在这照顾姜同和。
姜同和自从父亲要把他出族赶出家去,两个嫡子被亲家接去照顾,媳妇回了娘家,和岳父出主意让他分了家产才行,姜同和原本就是呆点,倒不是做生意方面,而是在家事上,在父亲和岳家两头中为难,原本还生气想,不靠姜家,他一样能闯出一条路来,就想出族就出族,可是岳家不收留他,让他回姜家分了家产才能进门,不然就和离,可是父亲咬死一分家业不给,还把小儿子给过继给没影的什么弟弟那房,被岳家一顿嘲笑。
姜同和惊愣,偷着见了媳妇,可她一个劲的为岳家解释,说岳父这么做也是为了他们好,但他怎么都想不通,他这么多年,别说各种携带了,就是银子给了也不止五万,还有媳妇偷着贴补的,可媳妇口口声声的岳家帮他多少,为了他王家被全城人笑话。
惊呆了的姜同和质问媳妇,媳妇痛哭不止,指责婆家没有善待她和两个儿子,还说以后王家要是不帮他,你姜同和难道去睡大街?
姜同和想起母亲曾经说过的话,内心挣扎,抱着希望给媳妇说,不行跟着他去京城,哪怕就是一个铺子,他姜同和也能闯出一条路来。可媳妇闪烁其词,不是说放不下两个儿子,就是说要等着姜家缓和,好上门给公婆赔罪。
心灰意冷的姜同和带着两个忠心的下人就来了京,父亲说京里这个就是分给他的产业,就一个铺面,货以后要都得付账。没想到后面妾室小王氏带着两个庶子偷偷从王家跑到京里,来了后说,无论姜同和如何,都不能让孩子没有父亲。
此举让姜同和心里一阵温暖,在湖广,只有小儿子姜令晏偷着去看他,两个大儿子虽然劝说,可都是劝他去跪求祖父,最后看祖父铁了心,也跟着媳妇一样让他回姜家去要家产,只有小儿子说把他分的都给父亲,将来让父亲母亲跟着他过活。
姜同和独自来京一直萎靡不正,外甥七皇子来看过他几回,也只是给点银子。小王氏来了后,他才打起精神开始跑起了买卖。
小王氏却分外感激这一次的事情,当初她是家族送进宫去的备选,可是皇上不好女色,也就打消了这个念头,后来她被远房表姐挑中送给姐夫,虽说衣食不愁,可是她心里一直没顺心过,她没有太多奢望,当初就想嫁个人,生子养子,可是一直被当个货物,她不甘,吃苦不怕,但她想过的像个人。
这次她带着儿子跑来,只是想有个和老爷同甘共苦的日子,好也陪着他,坏也陪着他,让儿子在爹娘跟前长大,哪怕她一直是个妾,但也不要当那货物,当附属品。老爷对她就是感激表姐,她做的再好,也是因为表姐的引荐,是表姐贤惠的象征。她不愿,她就想做她自己,就是个妾,哪怕跟着老爷吃苦,那也是她自己,不是表姐的贤惠标志。
小王氏只想好好的能活的像个人。
小王氏很少去前面铺子露面,今天刚好要问老爷个事,就见三个人进来,还有点酒气,小王氏看了一眼,其中两个还走路晃达,不像好人,就急忙的退下了。
姜同和见这三人,忙迎上去,宋八之前来过两回,还给他介绍了京里的一些朋友,另外俩人虽然没正式见过,但姜同和也知道是谁。
“宋八爷,快请,这两位是……”
“我德哥和晋王府的周六,都是好兄弟。”
“谢三爷,周六爷,快请,坐!”姜同和又吩咐掌柜上好茶。
“来这里别的没有,茶肯定是最好的,这京里,要说好茶,肯定是我姜家的。”
三老爷坐下后,打量下,正规的一个茶叶铺子,店里都飘着茶香。
几人寒暄客气完后,三老爷就说了是湖广姜令晏不放心父亲,贾家小娘子托干娘来看看,说到这,姜同和眼睛发红,那两人虽然不知道什么事,满口称赞姜令晏。
宋八还要了点茶叶放嘴里嚼嚼,说中午喝了点,嚼嚼茶叶去去味,周六听了也跟着拿了点扔嘴里。
姜同和转眼微笑着说道:“几位爷,中意喝什么茶,一会带点回去,我让掌柜给包好了。”
第837章 哗然
三老爷见姜同和招呼掌柜的过来,忙摆摆手道:“你也别客气,今天就是来认认门,以后有啥需要就来,我侯府在哪你也知道,要是有事就上门找我,在京里,我谢三还能找几个人的。”
周六旁边接话道:“那是,我都要跟着三哥混了,老哥,这以后在京里,别客气呀,三哥的朋友就是我的朋友。”
宋八笑着捣了一下周六,笑道:“要是说起来,和你也连着亲的,姜老哥的外甥可是七殿下。”
“哦?那就更近了,那我得叫叔,姜叔!”周六还给姜同和拱手。
姜同和哪敢和个亲王儿子认真,虽说有个皇子外甥,但他就是个商人,在几位爷跟前,哪能充大。
“周爷可别,认识了就当朋友,不说别的,我姜老二虽说是个商人,但交人是认朋友的,别的说不上,这茶叶,可算是我送各位爷的。”
这话说了,三人也就作罢。闲谈一阵,三表弟提出告辞,姜同和送出店门外,殷勤的把茶叶挨个递上。
回去后的三老爷首先说了周六想开酒楼的事情,苏氏却想到另外一个问题上。
“不是说,当官不与民争利,那都做买卖了,没人管的?”
三老爷听太太的问话笑了,“哪个府上不做买卖?不做吃什么?就是没买卖的,也都有铺子出租,庄子田地收益,或者各方的孝敬,就说咱们侯府,虽然没有人亲自去做,可有铺子呀,不是租出去就是有掌柜的打理着。”
这个苏氏当然知道,可是像周六,好歹是亲王儿子,怎么没个爵位的?
“你说周六呀,一是他是庶出,再一个老晋王也没向朝廷请封,除了世子继承爵位,当初嫡长子,老晋王都没请封,还是皇上给了那个断腿的周六大哥一个辅国将军,也是个虚职,每年白拿俸禄,和我一样,就是宋表弟,身上还有个武德将军称号哪,那是堂舅亲自给这个老来子请封的,不然轮不到他,谁让他哥多哪,轮到他就啥也没了。但就是有个封号,就那点俸禄,自己花都不够,这一大家子喝西北风呀?也有些啥也不干的纨绔,吃光了分的家产后,就到处打秋风,所以我才发愁呀,不做点啥,等咱三房分家时,根本不够,咱侯府就是因为没出过败家子,大哥兢兢业业的,才没败了家,我们哥几个还能分点。”
苏氏暗道:如果不是我找堂舅,侯府家产都让你娘败给宋家去了,咱们到时可不是要喝西北风吗?
苏氏明白了,都可以私底下做买卖,就是别大张旗鼓就是了。她头开始想着做买卖还纠结了半天,就怕人说。
“我看周六开个酒楼行,当初我还想自己开哪,就叫辣不怕,不是没精力吗。”
秃噜嘴马上就说了,三老爷一听说道:“这名字不错,大俗既是大雅,简单还容易记。”
苏氏晕,起这个,那可是满大街的声明有个穿在出谋划策了,她赶紧说道:“这样不好,不能吃辣的就不进去了,要做可定不仅仅是辣的菜呀,还得有别的,还可以稍微辣点的,和特别辣的,根据口味来做吗,我看就叫湖广菜,或者叫大碗菜,不是那秦国夫人要买辣椒吗,干脆让周六和秦国夫人的儿子合伙算了,周六又不精通买卖,可姜家人行呀,到时周六再看看姜老二要做什么,都掺一股的,这不就有银子赚了?”
三老爷嗯嗯的,听完又问道:“表弟还说问问表嫂,看他能做些啥?他也不能老晃荡了,总得做些什么吧。”
苏氏晕,我又不是生意通,问我这可是要傻眼,“国公府还没分家,他能做什么?混吃混喝得了。”
三老爷不悦的看了眼太太,苏氏心道又秃噜嘴了,说了他基友,苏氏只好说道:“我看表弟干脆也找人合股,不然找块地,咱把辣椒种子给他,让他种,到时卖到辽东去,那里天冷,辣的肯定好卖。”
苏氏是想也没想的随口说的,就是不想让三老爷觉得看不起表弟了。谁知三老爷听了说好,到时给表弟说去。
“……”
不管了,反正男人做事妇人别掺和!
第二天,谢二姑太太突然来了三房,提出让两个儿子去庄子上读书去,苏氏纳闷,不知为何。
二姑太太简单说了下,现在京里开始知道江南解元是廖志华了,随着白姑太太的交际就说了出来,所以二姑太太说想找个安静点的地方让儿子不受打搅。
侯府因为六爷没中举,柳树沟也就不去了,二姑太太还不知,不过她以为是在张家村那个粮仓哪,听了苏氏的解释,犹豫了下,苏氏以为她是怕给三房添麻烦,就说去那更好,离京近,有事也方便回来,吃饭的都不用愁,庄子里有人给做饭。
离会试还有四个月,包括过年,要是在京,肯定是应酬个没完,所以苏氏也理解二姑太太的想法,本来来京为了女儿的婚事,廖家兄弟肯定没法好好温书,还不如在庄子里苦读哪,三年一次,可是紧要关头,别的都不重要。
苏氏就极力推荐她的庄子,二姑太太半天才点头,搞得苏氏有的不明白,明明是她来提出的,怎么就像自己推销似得。
三老爷听说了倒是很高兴,亲自去柳树沟安排了下,又交代夏墨给每日送饭,天冷火炕的要给烧好,回来给罗先生说了,罗先生一激动,说他也去。
这三人就结伴去了柳树沟苦读去了。
而京里这才传开,宣平候府谢二姑太太的嫡长子,当年的廖太保的孙子是江南解元,见过的人更是惊叹的学舌,说廖安华是人才出众,年轻有为,几个老人说像他大伯父廖景淮。
太夫人更是得意,她都憋好久了,赶着去了几家赴宴,把头抬得老高,走路都带风,那笑声,别提了,比过年那时的国公夫人还变了声调,反而二姑太太闭门不出,说不适应京里气候,病了。
皇宫里,皇上拿着各地考生的简历,也在看那廖安华,不知是为何轻叹一声。
第838章 背儿子
豫和郡王府知道廖安华是江南解元后,那是激动,周越康更是在祖母面前得意,说他相中的廖家好吧。
姜太妃连声道好,原本不太乐意的郡王妃也都对小儿媳妇改观了,这年头,读书为老大,郡王府只是个宗室,就是和清流结亲,也很少有读书太出头的人家。能是解元,会元不出状况三甲定会中,凭廖安华外貌,一个探花跑不了。
豫和郡王都到处收集书籍去了,姜太妃更是连着摆了几次花会,邀请了宋太夫人,主要是请了京里三品官家的女眷,就是想事先给廖家结交人,廖语冰一下成为廖家孙媳妇的第一人。
姜太妃夸赞宋太夫人,看着她傻乐,姜太妃是心里泛酸,这老货福气太好,太气人了。
廖语冰当初的老嬷嬷也跟着她去了郡王府,更是一步步教导,所以,廖语冰以周家媳妇亮相后,给人明朗大方,性格活泼,加上相貌出众,很快就迎得了老年夫人们的喜爱,加上姜太妃有名的护短,谁都对她分外热情,就是周家的其他几个孙媳妇心里吃味,也不敢当面使脸色。
白姑太太更是得意,当初她可没看上廖家门第,廖家祖父说是当年的太子太保,可是当初太子逼宫不成后,廖家回江南,整个廖家就没落下去。
可自己的女儿不知什么时候对那廖家长子一见倾心,害的她观察后,主动结了这门亲事,一直没敢说是女儿先看上,只是说她自己相中了女婿。
好在亲家母明理,女婿争气,女儿嫁过去后也算过的不错。
这会想想,幸亏没逼着女儿嫁表亲,不然哪有如今的好光景?
白姑太太和白三太太交好,来京后经常俩人一同出去参加宴会,没几次就把京里大大小小的女眷认识个遍,亲家母谢二姑太太的至交好友更是熟络,就是常宁公主对她都格外亲昵。
这事是廖语冰出嫁后,在一次白家举办的宴会上,有人问起她家儿女情况,得意的白姑太太说了和宣平侯府的谢二姑太太是亲家,嫡长女嫁给廖家嫡长子。
宣平侯府大姑太太默默无闻,三姑太太算是女眷中暗地里的名人,去年谢二姑太太回京,出来交际几次,但熟悉的人不多,大伙都知她是个白身太太,可见夫婿没什么本事。
但说白姑太太和她结亲,那是大吃一惊,问起,廖家长子是江南解元,难怪!
这一下,宣平侯府名声大震,侯爷一扫之前的沉默,频频参加宴会,太夫人更加精神抖擞,每次应酬回来要吃碗面条,光顾说话了,回府才觉得饿了。
猫在府里的鹌鹑夫人从太夫人每次的炫耀话中,虽然不出门,也都知道了。
热热闹闹的到了十二月十五,老二家的嫡次子谢保双百天,只是三房办了下,徐岑氏带着儿媳上门,走前对苏氏说,总算对这个女儿放心了。
年礼苏氏带着三个儿媳徐氏、刘氏、陶氏一起,徐氏经过之前的历练,好歹强了许多,但还是不够果断,看来她就不是能做主的性格,幸亏身边有个老道的嬷嬷跟着,六奶奶刘氏是不多言,让她干什么她就干什么,但行事比五奶奶强,陶氏一看就是不食人间烟火的,但好在肯吃口凡间的饭,能放下骨子里的骄傲,跟着两个嫂子后面学。
有苏氏盯着,好歹没出啥错的就把这个年过去了,年初二,苏氏照旧回了娘家,没见苏自林在,大嫂说他带着儿子去了怀山府,让大哥一直埋怨自林。
这次大哥单独问了苏氏,关于廖家之事,可苏氏对廖家一无所知,如实告知,大哥所有所思,但没说什么,让苏氏好奇这廖家有什么古怪不成。
八皇子妃没回府,但还是每房都送了礼物,如今方舟已经四个多月,越长越俊俏,不止皇后喜欢,就是皇帝见了都是眉开眼笑,因为方舟看谁都是笑,八皇子对儿子跟宝贝似得,恨不得天天抱着不撒手,皇上见了说了多次,可皇上要是抱着,那也是直到走了才撒手,回回都说,这孙子可比他爹强,没气着他,让皇后偷乐,几个月大的幼儿如何气你?
八皇子以前去见父皇是单独一人,有了儿子,就是抱着儿子去见,所以皇上又是皇孙中见方舟最多,哪个皇子不想父皇多见见自己的儿子?可没一个有八皇子厚脸皮,亲自抱着儿子去父皇跟前晃悠呀。
可过了初二,八皇子就被皇上给轰出来了,不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