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卿本贤妻-第176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第760章 秘诀
  贾兰芝期盼的看着苏氏,看那神情真把传闻当真了,苏氏只好先哄着她。
  “这一下子干娘能想出个啥?你让干娘好好想想,不是过年后才回去吗?等想好了再告诉你。”
  苏氏是想我就拖字诀,你们走时肯定忙乱,没准就忘了,谁还记着这事?
  贾兰芝却当真:“干娘,那可说定了哦,想好了一定告诉我。”
  “一定,干娘不会忘。”
  贾兰芝这才放心了,又说起他姑祖父的趣事,说这次回来和七皇子妃的父亲热乎上了,经常的去约见,七皇子妃的父亲开始时躲着不见,后来反而和姜老太爷拉呱的上了,俩人的友情见长。
  苏氏吐槽:那是基情,就像宋表弟和三老爷,基情长在,谁也分不开。
  说到后面,贾兰芝又想起去宫里的事,说道:“干娘,你知道那个安阳公主吧,宫里最小的公主,比我还大哪,可比我会玩多了,也总去眉姐姐那玩,说话也逗,说她定要嫁个状元才行。”
  苏氏好奇这个公主也该招驸马了,但上次去宫里见八皇子妃没顾得上问。
  “我笑她,状元都是长胡子的了,没准孙子都有了,还是赶紧挑个驸马嫁了得了,安阳公主还不服气,说明年就挑个状元嫁了。”
  苏氏就听着贾兰芝说笑,宫里的事她才不会多嘴问,只问问八皇子妃有关的事。
  等贾兰芝走后,三老爷才进来,说儿子在小跨院睡了,表弟来了趟,听说八痴法师要让旻山去寺里读书,就非得让带上他那俩庶子,当书童也可以。
  旻山三岁时八痴法师提出让小弟子住到寺里,让三老爷给推了,然后拖到现在,中间又因为出痘,反正如今又快过年,三老爷之前送物产去寺里说等开春再说。
  苏氏听表弟这么说,就说道:“表弟那话就乱说了,哪能当书童?就当个伴读,如果去就给法师说是旻山的自小同伴,以后也一起作伴,不然一个几岁的孩子在一群和尚里面,旻山不哭闹才怪。”
  三老爷点头说:“我也给表弟这么说的,等年前给法师送师傅礼,我再和法师说说,按咱商量的每天去,五天歇两天,不在寺里住,等过了八岁再说住不住寺里。”
  这是之前和三老爷商议的,苏氏就不知八痴法师如何想了,反正这么小让旻山住在寺里,她是不同意的。
  然后苏氏就说了贾兰芝在宫里遇见八皇子妃的事说了,男人通常对女人的八卦不感兴趣,三老爷这点好,你要说他就听着,知道了女儿在宫里过得还好,他脸上也露出笑容。
  头天才得知点八皇子妃的消息,第二天宫里来人让苏氏进宫,来人满脸是笑,让苏氏放了心,侯夫人悄声说估计是有喜了,苏氏也猜是这事,八月成亲,都年底了,苏氏也想过,没啥问题也应该怀了,皇子妃出嫁前,素娘一直给调理着,说了身体好着哪,虽然苏氏不觉得成亲就要怀上,可是谢眉嫁的的不是普通人家,八皇子也老大不小了,皇后肯定会盯着,也不知八皇子身边有无侍妾,也都没机会细问。
  等进了宫,这次没先给皇后请安,直接被来人带到八皇子所居住的保和宫,苏氏要给皇子妃见礼,被八皇子妃一把给拉住,说道:“没有外人,母亲就别多礼。”
  其实给自己养大的庶女回回见礼,苏氏也不舒服,别说是庶女,就是亲女她也觉得这规矩太卧槽,但大嫂陶氏给她交代过,说你得把规矩做好了,虽然是你养大的,但人心隔肚皮,外甥女地位是一下高涨,刚开始或许感激你的抚养,会让你不要见外,但随着日子的过去,她会生子,地位还会涨,那时要是觉得嫡母拿乔,你就得罪了人,干脆一开始就把规矩放到明面上,谁也挑不出你的错。
  苏氏想想也是,再怎么也不是亲生的,不要说对方将来会如何,她现在不就是觉得给庶女行礼不舒服了?将来没准人家会觉得我是个皇子妃,没准以后是亲王妃,生儿子是郡王生女儿是郡主,你个嫡母在我面前称大,我也不舒服。
  所以苏氏就觉得听大嫂的没错,她想还是不要做出让人口舌的举止来。
  八皇子妃身着对襟素棉家常花袄,走动间流动的花纹看出面料的华贵,宽松百褶裙,行动间的做派看出受了专业培训,看着八皇子妃红扑扑的脸,眉眼更是水润,苏氏放心,但依然关心的问问身子有何反应,要是想吃家里的啥就让木香回去拿。
  八皇子妃拉着母亲的手说一切正常,太医说怀了一个多月,胎相好,没任何不妥。
  苏氏看看屋里没人,拿出银票,都是散银,悄声说道:“这些有你祖母给的,大伯娘给的,就是二房你堂嫂李氏也给了些,你大嫂她们都给了,让我捎给你,在宫里不比在家,到处都是用银子的地方,你也别不舍得,该打点的就要打点,阎王好见,小鬼难缠,如今你就只管养胎,其他的交给姜瑜她们,有啥别出头,哄着八殿下去办,有委屈也别憋着,不然谁也不知道你委屈了。”
  八皇子妃要推脱,苏氏见桌面有本书,就起身拿了把银票夹在书里,回去坐下后,小声问宫里安排侍妾没有。
  八皇子妃含羞摇头,小声说道:“殿下说让我别管那些,有什么他去说,不过皇后没提出安排人来,就是之前服侍殿下的人,给了个名分在偏殿里,殿下也不让她们来请安。”
  苏氏点头,她明白,这宫里伺候过皇子的人,不像外面,可以打发,给点陪嫁再嫁出去,但是她们不行,打发那就是没命了,除非是打发到庙里念经,但她们宁可不受宠的呆着也不愿去庙里吃斋念佛。
  苏氏又说别让宫人苛待了她们,时不时的让姜瑜去送点啥,也好让宫人们不敢过分,都是可怜人,多照应点没啥错。
  然后苏氏就在八皇子妃耳边悄悄说道:“你要记住一句话,哄死人不偿命,谁都吃这一套,有啥别拧着来,你弱点,自然有人心疼,但也不能让人欺负,遇到紧要事,不能软了,其他无关紧要的事,哄着来。”
  说完苏氏才正经做好,看多了电视剧,虽然没摄像头没锦衣卫,可剧里不都是来人说个啥没几分钟上头就知道,还是小心为妙,那些话在她出嫁前没好意思说,如今见八皇子妃也当了几个月新妇了,也和宫里贵人们打交道了,就把自己的秘诀告诉她好了,一般人我还不告诉哪。


第761章 宝贝孙女
  八皇子妃是看到母亲那模样发笑,就想到难怪如今父亲母亲都变了样,母亲不再是以前那平和模样冷淡心思,这才像生活里的人,而不是之前的一直像飘在半空中的,随时都要没了的感觉。
  在保和宫呆了会,苏氏说了之前想好要说的话,这里不比外府,八皇子没出宫建府,不好随时见面,苏氏想进去还的事前给皇后递牌子,八皇子妃刚嫁人,也不可能随时招母亲进宫,所以苏氏来前就记住一二三该说啥赶紧说完,幸好今天八皇子不在,不然有些话不能当着殿下面说出来。
  八皇子妃送母亲到保和宫门口,苏氏死活让她进去,不要再送。没见到八皇子,皇子妃说去了皇上那了。
  然后苏氏就去给皇后请安,皇后娘娘笑眯眯的让苏氏起身,夸奖了八皇子妃,说她温文尔雅,态度谦和,和妯娌们相处也好,又称赞了贤淑夫人对女儿精心的抚养,苏氏谦虚客气回应。
  皇后娘娘看着这个儿子嘴里的能说会道的亲家,就不知这个木讷的贤淑夫人怎么会让儿子觉得她能说会道哪?估计是儿子联想翩翩,把一个客气话就伸展成了长篇大论。
  皇后还玩笑说了八皇子的兴奋,一点架子没的说了些家常,苏氏也简短附和回应。见一个老嬷嬷进来给皇后回话,苏氏趁机起身告辞。
  皇后还让老嬷嬷送苏氏出了椒房宫,等苏氏一路出宫上了马车才放松,谁能想到她还能多次进宫,太别扭了,生怕自己的举止不当惹祸了,丢人倒是小事,就怕惹事。
  咱骨子里是草鸡,不是贵鸟哟!
  回到侯府,先去了缘草堂,侯夫人也在那等候,见了苏氏进屋,太夫人就急忙问:“怎么样?我孙女身子如何?”
  哟!如今叫的多亲热?我孙女?
  苏氏心里吐槽面上含笑说道:“母亲,八皇子妃一切都好,皇后娘娘对她照应有加,还夸赞她知礼谦和,现在怀了一个多个月了,皇子妃说让府里放心,还让媳妇转告母亲,说她今年没法过年回来看望祖母了,望祖母见谅。”
  太夫人笑的合不拢嘴,连连摆手道:“那有了是要紧着自己身子,又是头三个月,祖母怎么会见怪,哎呀!还是我的孙女有福,给谢家增光了,要是老侯爷还活着该多好,我得给侯爷上香去,告诉他这个好消息,刘婆子!”
  外间的刘婆子立马哎的进来,给太夫人穿鞋,扶着起身,准备去祠堂。
  侯夫人也起身告辞,和苏氏一起出了缘草堂,看着大嫂询问的眼神,苏氏就把去了的经过说了,听到皇后的夸赞,侯夫人舒心的笑了,说道:“我看着小七……,现在是八皇子妃了,我看着她在你跟前时,就是个好的,也难为你把她当亲生的养大,弟妹,真是有福报,咱谢府以后不都是要靠八皇子妃了。”
  苏氏含笑道:“我只是希望八皇子妃和殿下能鹣鲽情深,早日生个儿郎,这样我当娘的也放心了。”
  侯夫人略带深意的笑了下,两人结伴到了岔路,各自回院。
  苏氏发觉自从小七定亲之后,侯夫人就有了变化,那种既羡慕又吃味的感觉,时不时的还冒点酸味,以前大侄女嫁到梁府,算是嫁的不错,也在侯府里嫁出去的姑奶奶中占第一。
  三房没嫡女,二房是庶房肯定比不上大房出嫁的姑奶奶夫家强,而且三房一直受惠于大房,侯夫人在苏氏面前也是施者,苏氏是受惠者,可如今三房的庶女反而嫁了皇子当正妃,这可是实打实的权势,不像之前三房出头,也是个虚名,还掺杂着笑话,侯夫人也没觉得当回事,现在就不一样了,无论从地位上,还是虚名上,如今苏氏是皇子正经岳母的身份,侯夫人就感觉不自在了。
  其实这个情况摊到谁身上都会不自在,一个比你可怜比你身份低的的人,后面变得比你要高出一头,论谁刚开始都有这种心态。
  爱观察人的苏氏自然感觉侯夫人发生了微妙的这种变化。
  苏氏也没办法,这又不是她拿庶女高攀来的,难道为了这个再让她给侯夫人赔笑脸解释?那就太拿自己不当回事了,之前因为府里杂事,因为太夫人的不会说话给大嫂带来困扰,她可以退一步,但这个有关三房整个,她不可能鹌鹑。她也不会狗仗人势欺谁一头,以前如何,以后也如何。
  就是以前七娘子见了她不也是恭敬的巴着,如今,苏氏见了八皇子妃也得行礼,她找谁说去?
  所以,想不通的人解释也没用,明白道理的别扭一阵子自然会恢复正常。
  第二天太夫人又把苏氏叫去缘草堂,说给宝贝孙女准备了补品,她要进宫去看孙女,苏氏婉转说进嘴的东西不好带进宫,还有就是皇后说要让八皇子妃安静养胎。
  苏氏吐槽,这会是你宝贝孙女了,当皇宫是你娘家宋家了?
  太夫人遗憾说道:“这样呀,那你何时进宫来说声,我和你一起去看望孙女。”
  苏氏应了,又说了平时八皇子妃在府里就心疼祖母,在庵里三年都是给祖母祈福,把个太夫人说的是呀是呀的。说的高兴了,她要多准备点银子给孙女使,也要去寺里去磕头,保佑孙女生个贵子。
  苏氏哄着说道:“媳妇好像听姜太妃说过,这求子呀,还是天慈庵灵验,太妃每次都是去那上香的。”
  太夫人点头道:“对对,是我糊涂了,那就选个日子,早点去天慈庵上香,然后还赶得上去盘云寺,这也马上过年了,不知你舅舅如何?也该给寺里送些年货,媳妇就去准备下,明年六月你舅舅就该出寺了,媳妇,让德儿把你四表弟叫来,我给他交代好,这可得把你舅的院子好好规整规整,还有半年,来得及,该布置的别不舍得花银子,不够我这有,可怜呀,你舅可是糟老罪了,这回来可得好好补补,我得去问问你舅舅还想要点啥,都得提前准备了。”
  他肯定要俩美人呗。苏氏心里吐槽:还八皇子妃是你宝贝孙女,看说起你大宝贝兄弟,哪个都靠边站。


第762章 着急的少年郎
  从缘草堂回去苏氏把太夫人要见宋四的事给三老爷说了,三老爷说声知道了,也没多问。
  这两年太夫人把宋四当宋家主心骨,有啥事都是交代宋四,大姑太太宋谢氏也回来的少了,就是回来都是只去太夫人那,除了抱怨就是要东西,有谢二姑太太作对比,太夫人也开始不喜这个大女儿了。
  二姑太太虽然说话不好听,但来了就给了太夫人一笔银子,走时又留下了一笔,说拜托母亲照应女儿,太夫人见大女每次来从没给过当娘的一份银子,总是张嘴说这难那难的,听多了也开始烦了,如今的太夫人生活美好,结交的几个老友都是说开心话,那还能听这满是负面情绪的女儿啰嗦。所以上次宋谢氏来,是让太夫人赶着走的。
  如今廖语冰陪着外祖母住在缘草堂,当初公主给的嬷嬷也随着留下来,针对廖语冰开始了新嫁娘的培训,受了二姑太太的吩咐,重点讲了豫和郡王府情况的情况,同样遵照谢二姑太太的吩咐,收集了一些京里的脾气骄纵的高门大户千金出嫁后的各种情况,做了个调查,为首的就是长英县主姑嫂,正面的有孟薛氏,有机会就会让廖语冰近距离的接触和观察下,好做对比。
  这样一来,可比讲任何道理都让廖语冰明白,特别是有个小娘子是和表哥青梅竹马,被家人宠被表哥捧着长大,嫁到亲舅舅家,没到十年,夫妻反目,亲姑舅俩家成仇,廖语冰远处看到那个妇人,一脸的戾气,在大街上就要追着相公厮打,那青梅竹马的表哥夫婿是一脸的厌恶,甩手疾步走了。
  她也看到了有些和宋表姐婆母孟薛氏同样的,高门女嫁人后,颇得夫家看中,相夫教子,夫妻相合。
  这就是母亲说的,再好的感情,也禁不住双方互相的折腾,就是恩爱夫妻,过日子也需要两人互让一步,互相的体谅,才能长久。
  这样的各种实例让廖语冰明白了自己的脾气冲动是她的最大的性格缺点,她要学会控制自己才行,嬷嬷教她冲动之前先十个深呼吸,还是不行就扭头走,第二天再想怎么解决,而不是气冲头脑就不管不顾的随着自己性子来。
  廖语冰和外祖母相处久了,也从外祖母秃噜嘴里知道了三姨母当年的壮举,为了曹姨丈闹退婚,嫁人后和婆婆不合,又撺掇曹姨丈去了外省,造成夫婿丢了命她守寡,后又和退婚之人的孽缘,在外祖母连说带骂中,廖语冰就知道的更详细了,也更加体会为何母亲说她的莽撞和冲动如果只是想着自己当时的痛快,不考虑周围人的感受,早晚会给自己和别人带来痛苦,对你再捧在手里的人早晚也会厌烦。
  这下廖语冰心甘情愿的加倍跟着嬷嬷学各种规矩,就像母亲说的,对着外人你就是装也得学会装,想痛快,那就等到了姜太妃或者你外祖母那个身份地位和年纪吧。
  周越康来了多次也没把廖语冰约出去,很不痛快的回到了府里,姜太妃问了后,反而心喜,说道:“这才是大家小娘子的做派哪,没事就和你出去瞎玩?你当谢府和廖家是个没规矩的人家?”
  可是情动少年哪能了解这个,就是想我见不到我的可人了,等成婚还要好久,我的着急苦闷谁能解决?
  姜太妃给孙子出主意,哄着孙子说:“不是马上过年了吗,你就去岳家送礼,我专门给孙媳妇一件礼物,你给她,不就见到了吗?见了后,过了正月十五我给宋太夫人下帖子,让她带上外孙女来府里,到时你跟在我身边,但祖母可得说好,可不能在咱府里来个花园私会,不然谢府不把孙媳妇嫁给你了,我可不帮你。”
  周越康心喜的抱着姜太妃摇晃,说还是祖母最疼他,让姜太妃一把给推开,说再这样晃祖母就不给他娶媳妇了,周越康将又嬉皮笑脸的腻歪着拿好话哄着,祖孙俩那个欢笑声一片,让在外面要进来的郡王妃头疼。
  到了年跟前,周越康就上门送礼了,见到了陪着外祖母的廖娘子,他是偷看一眼,说句话,又偷看一眼,就结结巴巴的给太夫人请了安,并说了祖母姜太妃的邀请。
  太夫人那是一口应了,让周家儿郎转达她满满谢意,等周越康恋恋不舍的走后,遗憾可人没送送他,让他好把揣在怀里的礼物亲手送给心上人呀。
  等人走后,太夫人就叫来侯爷,说去给姜太妃送礼,侯爷只郁闷,人家是来送给岳家的礼,我去算什么?
  但太夫人直说代表她给好友送年礼,侯爷也只好去了。
  姜太妃见到这传说中的老实人,也仔细打量了,人走后回头就给孙子说,可千万别活的那么傻,整个被他娘宋太夫人给养傻了,还自得说把孙子周越康养的就很聪明,让一旁的豫和郡王直抽嘴角,心想小儿子不傻就没聪明人了。
  宣平候府的年,今年更是因为八皇子妃出自谢府,那景况!收礼收到手软,不仅是三房,连带大房也是,侯夫人满面欢喜,也没再说酸话,还给苏氏开玩笑说终于有种被人高看一眼的感觉了,苏氏笑而不答,只是略显亲热的用肩膀推开大嫂,继而转话侯爷今年脸色红润,是不是大嫂给大哥送补汤了?
  侯夫人红了脸,前几个月,侯府在寂寞孤独了好久后,终于放下了架子,开始了追妻道路,总是端着几十年的侯爷身份,开始只是见见侯夫人,话也不会说,侯夫人也不搭理她,虽然早就从孙女院子搬回来住,可侯夫人就是和他分房住着。
  侯爷没法,也出去转悠买了礼物,有次听到侯夫人给大儿子说和三婶去买过卤肉,那怀念的神情让侯府触动,他就找了个理由也带着侯夫人逛了一圈,不仅买了卤肉,又给大房儿孙们都买了礼物。
  渐渐的,侯夫人也就顺坡下来,夫妻俩也算相合了,除了太夫人啥也不知道,苏氏是就知道也看出来,就没好意思打趣大嫂,这次说出来也只是想岔话。
  苏氏这才说道:“这有什么,少年夫妻老来伴,见到大哥大嫂这样,我当弟妹的也为大嫂高兴,反正乐呵着过日子总比埋怨强,这也不是大嫂教我的?”
  其实这哪是大嫂说的话,只不过很多人都会忘记自己曾经说过什么,既然是好话,就当自己说过的。
  “对,原来我还这么劝你的,如今我也想开了,有人待你好,干嘛不接受?死扛着不是自己生气?”
  对对对,是是是,苏氏就附和着顺着这话听着大嫂说了一堆美好日子在前头不要往后看的大实话。


第763章 新年新气象
  三十的年宴在侯府的大会客厅,罢了好几桌,每房人老少都到齐了,太夫人身穿件深红色薄袄,头戴侯夫人今年孝敬的头面,手腕上是苏氏孝敬的金镯,就是戒指也是二房李氏孝敬的,可把太夫人美得,挨个表扬了下,其他各房孙媳也都有孝敬的,但不能都带出来,还是廖语冰给建议,三房每个代表戴上。
  侯夫人也是绛红色薄袄,苏氏是橘红色的,这过年过节大红代表了正室地位,小辈也是各种红,屋里女眷一片红,衬得爷们灰蓝的好没精神,反而是三老爷,苏氏给他做了一件暗红带花纹的长夹袄,那时不时扬眉微笑,就是太夫人都看了好几眼,这个犟糊头儿子怎么变了个人,看着像罗先生了。
  欢聚一堂,太夫人也没抽风哭宋家舅舅,算是这三年来过了个欢喜的年三十。
  第二天,太夫人老早的穿着羊毛马甲等候子孙来给她磕头拜年,刘婆子笔直的在门口候着迎接。
  太夫人直问外孙女她穿的可好,廖语冰笑着称赞,是她给外祖母挑了件墨绿色羊毛马甲,自从苏氏做了这羊毛马甲后,太夫人就冬天喜欢上了,薄厚都有,在家就穿薄的,也就是把毛剪短了,厚的羊毛长点,用针梳梳的毛烘烘,还别说,老年人冬天怕冷,总觉得背后进风,有了这马甲就好受多了,所以后面三房没做那买卖,之前帮他们加工的那家就开了京里第一家常年做羊皮货的专卖,明面上不敢说,但谁都知道当初谢府三房就是找他家加工的,所以生意一直不错。就是雪地靴那个加工鞋子的店也跟着学,得到了三房允许,马上开了一家。
  侯夫人对苏氏可惜半天,说三房不该放弃了这买卖,苏氏也不多解释,只说要养旻山,没那么多精力,她是听出大嫂是想让苏氏把这生意交给大房来做,但苏氏是不想多事,外人都看的简单,人家皮货店能做,是人家有进皮子的老渠道,自然能拿到便宜的货源,大房要做,肯定又是让苏氏介绍西昌府那边,然后还得帮着找人走那一趟路,去了西昌府还不是麻烦丁家,她自己都不想麻烦别人觉得不好意思,做买卖就是帮人有时还会帮出麻烦,丁家出力帮忙,大房再因为不懂行陪了买卖,苏氏和丁家不是落埋怨?到时会想怪不得你不做,明知难做会赔钱也不阻止大房,这个麻烦她可不惹。
  于是太夫人神采奕奕的看着从侯爷侯夫人开始的磕头拜年,如今人多,不可能挨个每人来,都是一房一户的,轮到三房,三老爷和苏氏带着旻山磕了头接过招牌大封包,然后是二爷一家子,等等,八娘子和雪莲单独一起给太夫人磕头。
  雪莲是三房人,侯府里也接受了,都当苏氏娘家亲戚,看惯了这小美人,也没了第一眼的惊讶。
  然后就是各房回去,小辈再给父母磕头拜年,年年如此,今年多了孙女,五奶奶没多显的身子由五爷扶着,六奶奶就肚子大了,六爷别扭的搀扶着,但苏氏没让这两个媳妇磕头,就福身代表下。
  旻山是笑嘻嘻的痛快的磕完头就伸手要封包,苏氏笑呵呵递给他,他打开看下仍旧是塞给母亲,然后就又拉着雪莲来磕头。
  看着这两个小人,看着旻山还体贴的搀扶雪莲,苏氏心里没法说,随缘吧,如果大了,他们愿意,也没啥不可以的,真正的青梅竹马两小无猜。
  大年初二,苏氏依然带着旻山、八娘子和雪莲回了苏府,六奶奶今年肚子大了,就留在府里了,五奶奶由五爷陪着带着保文回了徐府,二奶奶更别提了,今年是趾高气扬的带着两个女儿和保武,由奶爸二爷陪着回了孙府,二奶奶早回娘家显摆下,她如今可是八皇子妃的长嫂了,在姐妹堂姐妹中间算是头一等了,所以就盼着这一天出嫁女都回娘家的日子好嘚瑟哪,要一扫往日因嫁了个无能丈夫被娘家一些堂姐妹嘲笑的心底怨气。
  苏氏嫁出去的只有庶女谢眉,如果不是嫁的皇子,也该在府里接待出嫁女和女婿,可如今又可以年年回娘家直到八娘子嫁人了,所以苏氏还给三老爷说,以后苏氏就只有她这个老姑太太依然继续年年带着一家子回娘家了。
  苏府也一片喜气,出嫁的姑奶奶能回来的都回来了,没想到的是这两年因为接待出嫁女而没回来的姑太太也都回来了,大姑太太是庶出,出嫁后没留下骨血就没了,二姑太太和苏氏同母,其他都是庶姐了,就是五姑太太郭苏氏也带着没成亲的小儿子回娘家了。
  苏氏同母的二姐苏府二姑太太好多年都没初二回娘家了,上次见还是在苏王氏小儿子洗三见了回,见了苏氏拉着手不放,眼里含泪,直说小妹如今可好了,她稀罕的要抱旻山,旻山直躲,她只好抱起了雪莲,八娘子羡慕的看着,二姑太太又抱起八娘子,她就偎着听了母亲的叫了声二姨母安。
  现在苏府的姑太太姑奶奶们,还有各房的媳妇们再也不会看低苏氏的庶女了,二姑太太以往见苏氏带着七娘子年年回来,也不是没心疼这个最小的妹妹是个烂好人,可如今,人家庶女的都当了皇子妃,如今小妹不是要享福了吗。
  五姑太太郭苏氏也笑着凑过来说话,给了旻山几个一人一个见面礼,比往年都亲热几分,大过年的也没人给她脸色看,二姑太太嘲讽的看了她一眼,小时她仗着长得好得宠没少欺负小妹,如今咋样?还不是舔着脸说笑套近乎。
  所以这命,是争不来的,福气更不是争不来的,苏二姑太太心里叹气。又对苏氏私语,说她婆婆去年没了,以后她就有时间出门了,到时约了常见见,苏氏应了,让二姐有空就多来谢府找她。
  苏自林父子因为在哪过年,苏御史要翻脸了,无奈才留在苏府过节,不然他要带着儿子去庄子里过年,也就是挨着苏氏陪嫁的那个柳树沟庄子,谢二姑太太帮他买的。早就交给刘师傅收拾好了,苏自林也亲自去添置了生活用品,他去参观了苏氏的庄子,如今是家具加工厂了,蔡先生从徒弟那得知他是山野,更是激动,苏自林对他的雕刻也很感兴趣,俩人谈得来,就经常的在一起讨论雕品。
  今儿苏自林很有耐心,他主动说带着旻山去玩,那个小古板苏哲达就很负责的拉着旻山的手一同走出去了。
  陶氏说苏自林有个好友在长安书院当学正,是个好学问的,过了年,他把儿子送到那读书去,以后他就住庄子去,说有几幅画答应了人,要在那准备下。
  苏氏听是长安书院,说知道在哪里,旻雕在那附近,让小侄子午饭去那吃好了,老二中午都在旻雕吃饭,哪里有个后院有下人做法。可陶氏说苏哲达是读的是寄宿,每旬回家一趟。
  这苏自林可真舍得,就那么把儿子给寄宿了。那就没法了,那就等苏哲达上学了,派人去送点物品过去好了。


第764章 恨铁不成钢?
  苏府准备了丰盛的午食来招待回娘家的出嫁女,苏氏见那个别扭的侄女苏芸娘没来,悄声问了大嫂,陶氏无奈的说年前和夫婿争吵回来后,被苏氏大哥训斥了,哭着走了,没几天姑爷来报喜说有喜了,今年初二就不回来了。
  听后苏氏只点头下也没再多问,这个侄女不改改性子,早晚也是被婆家嫌弃的主。
  三老爷带着旻山在爷们那边,陶氏招待出嫁女,八娘子和雪莲跟着苏氏,因为雪莲是苏家亲戚,都对她格外和蔼,丁氏更是抱着不撒手,吃饭都是抱着喂的。八娘子都不用苏氏照顾,几个姑奶奶抢着照顾了,都夸她长得好,没准将来也有大造化。
  是呀,同父姐姐当了皇子妃,八娘子将来的婚嫁肯定是上了几层楼了,所以苏府的姑奶奶们对她才比往年亲切。
  小辈收礼,大人聊家常,大过年的也都说好消息好听话,没人找别扭,反而是今年苏氏很别扭了,她不喜这种被人围着的感觉,就是亲人,也会因为你的地位变了而带的态度变了,让苏氏不自在,只有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