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卿本贤妻-第172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李太太让宋四来请了三老爷夫妻,就定在了旻庄,十一月初,苏氏就和抱着儿子的三老爷去了旻庄。
宋八一早就在了,见了三老爷就招牌笑声迎上来,苏氏是接过儿子抱着,好让俩基友来个拥抱,可惜,没看成,这里不玩这个。
去了山水涧的大房间,宋江氏也在,李太太陪着说话,宋李氏也在一旁陪着,李太太年纪虽然也不年轻,但因为儿媳身子不好,通常有什么大场面都是她亲自出面,这次依然是她亲来,侯府二房李氏的亲娘没来,不过见过李家人几次,苏氏也没见过李岳媳妇,李氏嫁进来也都是李太太来回出面张罗。
宋江氏自认为是官家女国公府媳妇,看不上李家女眷,见了苏氏来了,脸上欢喜神情露出,宋李氏尴尬的看了看母亲,抱歉笑笑,李太太见多了势利之人,也没啥好和姻亲计较的。
苏氏和宋江氏招呼完,给李太太点头微笑道:“亲家太太来了,今天来我这可得是我好好招待亲家。”
李太太分外热情道:“哪能由贤淑夫人请客,早说了我李家请,原本是想去花岗楼,是我女婿问了妹夫说来这方便,今天就借夫人贵地了。”
宋李氏也在一旁笑道:“我家当家的说都是自家表哥堂哥,去哪随意就去哪,都说夫人这庄子最好,就是我上次来过后,也回去学给了我几个兄弟听,他们来后也都欢喜的很。”
瞧人家多会说话,苏氏眼神瞄到宋江氏眼里闪过的鄙视,叹气,难怪宋表弟和她过不到一处,宋表弟是合得来的就交朋友,哪怕是市井中人,一是他的身份地位,再就是他的豪气,也交到不少真诚之友,而宋江氏既然嫁了这样的丈夫,为何总端着架子?说几句好听的,和气几分又没人向你借银子,何苦一脸市侩,反而让人内心看不起。
真要是贵格高到在上层女眷中混得开也行呀,是有点地位身份的人又看不上她,她也就在没身份的人中才能显摆下罢了。
苏氏含笑和宋江氏招呼完,又对李太太说了些她知道的二房侄媳李氏的情况,李太太脸色担忧,担心孙女的即将到来的生产之事,苏氏安慰说侯府都已经安排妥当,府里大夫也都具备,让她放心。
李太太一脸的感激,满口夸赞侯府的慈善,话语中把宋太夫人都是一顿夸。
苏氏眼神瞄到宋江氏想说话,赶紧问她儿媳宋关氏婚后情况,宋江氏满脸喜色,说刚查出有了喜,二个月了。
李家母女奉承恭喜,几人就歪到育儿经上去了。
说话间宋八哈哈笑进来了,走着还对三老爷说道:“这回我可不管了,要是个孙女就嫁给你家,要是个孙子,就娶了你家孙女,我先定好了。”
苏氏就听三老爷的声音:“哪有还没生就定的?我家的反正你表嫂说了不结娃娃亲,过了十五再说,现在定了,到时俩人看不对眼再退亲,太难看了吧。”
宋八道:“我家的肯定能看上眼,行行,反正要定也先考虑我家的。”估计是看到三老爷瞪眼忙改口顺话说了。
苏氏见几个进来,玩笑对表弟说道:“京里这么多好人家的,再说,八娘子不是定给你家当媳妇了吗?”
宋表弟忙献媚笑道:“表嫂,那不一样,我要接个嫡亲的,嘿嘿。”
苏氏心里撇嘴,那意思庶出的不算,还要接个嫡支的才行,加厚俩人基情怎么的?
俩基友身后跟着宋四和李岳,俩人中间是李岳父亲李章贤,厅里俩个大桌,宋表弟招呼李章贤入座,李章贤客气的让三老爷先坐,三老爷还是有礼的让李父先坐下了才坐下。
再是平民,如今是姻亲,又是长辈,自然得敬老。
另一桌就是宋李氏招呼女眷入座,苏氏同样让李太太先坐下,可李太太死活拉着苏氏坐下了她才入座,宋江氏在宋表弟一进门就眼神在丈夫身上,眼里含情,脸上微笑。
苏氏心想难怪宋江氏看着还是比实际年龄年轻,她内心始终少女心,春情充满她的整个心怀,如何不年轻?
宋八白乎道:“回来后才感觉还是京里好呀,那个江南夏天热死个人,可冬天吧,外面比屋里还暖和,害的我宁愿每天的在外呆着也不愿进屋,晚上睡觉太冷了,还没个暖被窝的人,我说找个吧,我爹给我瞪眼,那姜老太爷笑话我说还不如他个老头,气的我只好用了几个汤婆子才能睡着,这每天早上起身,更是冷的打颤,后来我就买了几个火盆放屋里,原本有好几个要给我爹腾园子的,可我爹不干,非得去了个我家早年在江南的一个破庄子,就几个下人看园子,那个破烂哟,我爹就找人全部翻修了,说那个园子我哥几个谁也别惦记,我才不惦记哪,让我以后来江南?切!打死我都不去,太遭罪了。但别说,外头可别北方好,来回活动,又热闹,一点不觉得冷。”
宋江氏是听到丈夫说用汤婆子暖被窝就满脸的欣喜,这话回来还没在家说过,当初见丈夫没带人去,一直担心回来再带一个,可到家还是一个人,她心喜中想肯定是回来前打发了,谁知在外也是一个人,宋江氏满意极了。
第743章 老人味
几个下人进屋上菜,有烤肉,一下人还专门摆放在苏氏面前,估计是老爷安排的,苏氏虽说爱吃,可当着外人面也不好拿着个肉串歪着头撸串吧,太不文雅了。
可宋李氏在一旁很快的用筷子把肉串给夹了下来,让苏氏吓一跳,这得有技巧才行,嘴咬着都得费劲咬下来,她用筷子就捋下来了,还没弄的四处都是。
苏氏不好意思,忙招呼李太太和宋江氏吃。她自己先夹了一筷子,她们才动筷子。
李氏母女俩不亏是应酬惯的,话语说的听的人舒服,宋江氏是有时一起说,一会又看向那桌劝酒白乎的宋表弟。
三老爷一向是在外深沉脸,不像在家里那么想说啥就说啥,不熟的人他更是少话,只有觉得特别相投的,谈得来的他才会放开,不像宋表弟在哪都是高谈阔论,又挥舞胳膊又大摆手的。
所以外人听了他混的名声,又见他那样,通常在他跟前不敢乱说话,反正以前他总和宋表弟在一处,都是宋表弟把话都说了。
今儿有熟悉点的宋四在,上次和李岳也一起吃过饭,三老爷好歹不是那么沉着脸,还劝酒,酒席间也会站起和李父碰杯。
今儿本就是宴请三老爷夫妻,李家父子专挑三老爷爱听的说,什么小儿子是个不凡的,什么百合秀才的名声比个举人都响亮,什么有个皇子贵婿等等,另一桌的苏氏都听到三老爷越喝越嘎嘎的笑声,心里想这是被人夸的高兴了。
以至回去的路上看着还在嘎嘎的笑着的三老爷,苏氏想回去后无论如何要把他扔进书房里去睡,不然这喝多了要是半夜做梦还嘎嘎的,可要吓死人了。
谁知没等下车,这家伙就打呼噜了,可见李家把他算是奉承到位了,这几年都没痛快的喝成这样了。
三老爷这一睡到天黑了,醒来后发现在书房,外间葛松守着,他自己闻了闻衣袖,皱眉,叫了葛松进来打水,还问天亮没。
葛松道:“老爷,这天刚黑,太太看老爷睡的熟,就说睡醒了再给老爷打水沐浴,十一郎一直在太太屋,太太就说让老爷先在书房里歇着。”
反正提到宝贝儿子,三老爷就啥话都没,不然该说把他一人扔进书房了,下人如今都知该什么回话老爷不会发火。
葛松打了热水来,三老爷好好洗了澡,还使劲刷牙漱口,不然儿子没等他靠近就会捂鼻子。三老爷边想心里还笑骂臭小子。
等到了燕旻堂正屋,太太正在带儿子吃饭,旻山见父亲进来,还问道:“爹爹去哪里了,给旻山带好玩的了吗?”
这个儿子现在说话都是把自己名字挂上,别的孩子都是问带好吃的了吗,他是带好玩的,从来不提吃的。
三老爷轻言轻语道:“爹爹喝多了忘记带回来了,下回一定记得带回来。”
听到喝酒两字旻山就捂鼻子,还哼了声,放下手继续自己吃饭。
自上次见到张氏对儿子说话,苏氏回来就感叹半天,说对这样的病孩子,父母就得有百般万般的耐心,要轻言轻语,看那个阿满虽然和正常孩子不一样,可是一脸笑的阳光灿烂的,可见当母亲的平时的影响,苏氏反正也不说别的,就是感慨张氏的不容易。
后来三老爷也就自觉地开始给儿子说话也轻言轻语了。
有时不见得非要直接命令人你该如何如何,都是成年人,谁都反感别人指派或者教育自己,都有思想,好歹他会想,会思索,遇到犯犟的,你越要我干啥,我就越不干啥,对着和你来,其实,生活中哪有几次大事,大多是鸡毛蒜皮的小事,为何看书本上说先点头后但是,可是人总会无意识的占上风,就不想退一口气,不是退一步,其实往往口气上退一口,实际上结果就是对方退一步了。
苏氏前世也是如此,就明面上不服气,嘴里从不肯让一步,事情越来越糟,在这里,遇到个犟糊头吧,这两年她学会了遇到啥事张口就是:老爷说的是,然后顺着老爷的话说几句,再然后说自己的话,但第一句老爷说的是,三老爷就开始顺气了,就会听你下面的话。
当然,开喷的时候要大火力开喷,不然当你好欺负,但也不能没关紧要的小事也跳脚喷,那是斗鸡。
很多小事大道理,都明白,真正遇到事了就全忘记,特别是身边的人,或者是在乎的人,放在心里的人,越在乎自己在对方的心里位置,就越失去理智。
苏氏是因为怀旻山后想要改变自己,从和三老爷相处开始,所以她不紧张,她没那么在意她在三老爷心里的想法,没有非要在三老爷面前占上风的心理,所以也就慢慢的改变了,现在就是自然而然的口头上先退后进。
饭后本来会在外慢慢走会消食,可冬天没法出去,三老爷就牵着儿子的手给他讲故事,三老爷原本只会书本上简单的一些故事,比如孔融让梨,可小孩子哪个爱听,反而要听苏氏编的那些画册上的故事,乌龟兔子赛跑之类的,三老爷就都会背了,每个都讲了无数遍,就这样,讲一次旻山都笑的咯咯的,和苏氏一样的小眼亮亮的看着父亲。
三老爷看见这样的儿子,心里柔软的发酸,就会好好的,继续讲,可是到睡觉了吧,他就会闻着被子,让父亲出去出去,气的三老爷给太太叨叨,白疼儿子了。
但对母亲,旻山可以让母亲陪着睡,有次苏氏悄悄问旻山,为何不让父亲陪着,旻山还偷偷说爹身上有老人味,苏氏就问啥叫老人味,旻山皱鼻子,说爹不洗澡就睡觉,有老人味,和农庄的那个庄头一样的味道。
苏氏捂着被子乐死,那是去年夏天,在农庄里,三老爷有次去京里办事回来晚了,刚好旻山和父母一个屋子,太晚了,不像在府里,也就没让下人烧水沐浴,三老爷就简单洗了脸脚上炕睡了,就被鼻子敏感的旻山记住了。
第二天苏氏学给三老爷听,他一脸囧,苏氏哈哈乐。
第744章 独自莫凭栏
吃了早饭,侯夫人笑眯眯的来了,还穿着羊毛马甲,绛红色的,头上的卧兔,两手有护手,去年苏氏弄了这羊毛马甲后,冬天侯夫人就一直是各种毛马甲换着穿,但都有卧兔,用她的话来说,可是最合适她了,冬天在屋里也不怕后背冷了,头上的卧兔带着头也不会受风头疼,原来的大帽子,在屋里又不好带着,以往就是在屋里穿厚棉衣热,可穿薄棉衣,后背冷,有了这羊毛马甲和卧兔,侯夫人就自此爱上了它,除了苏氏送的,她自己又做了好几件不同颜色换着穿。
今年苏氏就没做羊毛马甲生意,那个给苏氏加工皮子的征得苏氏同意后,自己开了个店专卖羊皮货和雪地靴。
侯夫人是来说常宁公主的孙女宋慧娘生了嫡长子,来给侯府报喜了,苏氏听了也替惠娘欢喜,妯娌俩商量洗三准备什么礼,通常苏氏会在大房的礼上降点,不好和大嫂同等。
侯夫人也最满意苏氏这点,处处把大房放在前面,就是现在三房名声地位都起来了,但遇事还都是在大房身后。
这次侯夫人来也是担心,三房如今又是皇子岳家,算起来和常宁公主两层亲戚关系,和晋王府也算是姻亲关系,宋慧娘得叫八皇子妃为堂婶,要是三房拿的礼重,侯府大房肯定要多过三房,还是事先来确定下为好,免得到时礼低过三房,大房那就难堪了。
送走了满意的大嫂,苏氏笑了,她明白大嫂的意思,自然会顺着大嫂来,一个府上住着,大房帮三房良多,何苦在面子上抢大房一头?没必要!
这个就得苏氏带着媳妇们同去了,她没法躲。苏氏叫来二奶奶孙氏,让她去交代徐氏刘氏,陶氏是没法去的,让她们各自准备礼,二奶奶欢喜应下。
洗三那天,侯夫人也带着几个儿媳,苏氏带着三个儿媳一同去了复栖园,就是当初三老爷没买成后来晋王爷买了给嫡长子搬出王府居住的那个大宅院。
到了地方,下了马车后,苏氏抬头看见门匾上规矩的三个字:复栖园。苏氏还琢磨,栖为鸟巢鸟禽歇息的地方,复栖什么意思?
正门没开,一旁的角门开着,几个管事婆子穿着毛马甲候着来客,侯夫人看了笑道:“瞧!都是你去年带起来的,这有脸面的婆子主子都赏了羊毛马甲,穿着也不违禁,冬天也暖和,不然大冬天在门口候着,该冻坏了。”
苏氏笑下没出声,两个婆子迎上来,曲膝福身热情笑迎,一个带路领着侯府女眷进去。
苏氏一路走一路看周围,难怪三老爷当初一眼看中,非得去找堂舅借银子也要买下来,确实不错,够大,李清照欧阳修都曾用那:庭院深深深几许来形容,白居易也写过通俗易懂的王家庭院宽。进去后,宽敞,虽说冬季,可有种大气,不见萧条。
走过一个长廊,看着长廊边的扶栏,难怪古诗里有多种描写,朱淑真的独自凭栏无个事,李煜的独自莫凭栏,无限江山,别时容易见时难。流水落花春去也,天上人间。
苏氏边走边脑补,夏天要是在这假模假样的凭栏遐想,来个古代仕女图,多好的意境,不是还有句不知谁说的:独自凭栏倚伊人独憔悴。
嘿嘿,苏氏就想我要是有这么个大庭院,我也凭栏装下,就是胖点没憔悴模样。
陪侯夫人一路走一路说话的婆子眼神看到贤淑夫人不知是啥表情,好像还嘿嘿笑出声,难道听错,这可坏了,难不成这宅子是有问题?下人们私底下议论的是真的?不行,洗三完了赶紧告诉夫人去。
苏氏神游完了,也看见那婆子脸上的古怪,侯夫人也捣了捣她,苏氏忙堆起笑脸,问那婆子一些惠娘状况。
婆子心惊胆战的小心回答,就怕说错话,头一回见贤淑夫人,都说她有那个,就是凡人看不见的那个,老奴害怕呀。
到了一个院子,也有下人候着,领了众人进去,那个带路的婆子说完话急忙就匆匆走了。
进了屋子,里面暖烘烘,厅很大,看着不像是是惠娘居住的,等听了惠娘婆婆周方氏说话间,苏氏知道了这是周方氏正屋会客厅。
常宁公主一早带着两个媳妇来了,国公夫人和世子夫人也来了,今儿来的都是姻亲,洗三是热热闹闹,惠娘之子哭声洪亮,常宁公主满脸掩不住的喜乐。
回去的路上,侯夫人和苏氏一辆车,她还羡慕,说那园子真好,没想到京里还有个那么一个住处,就没听人说过。
当初三老爷要买宅子的事,大房不知道,所以也不知三房和那园子失之交臂。不过那宅院当初具体谁家的,苏氏也没多问。
那天旻庄得知宋表弟大儿媳也就是以前的关五娘子,宋关氏有喜,苏氏交代二奶奶准备了补品礼物过府去看望,二奶奶回来给婆母回话说一切都好。
如今春草养胎,秋藤顶上来也一年多了,但她性子木讷,虽然也跟着苏氏小十年了,可没像春草那样放得开,苏氏有时和她逗趣都说不到一处,不开森,好怀念有春草的日子。
三老爷去旻庄会基情去了,旻山在小跨院疯玩,苏氏午睡醒来让秋藤给按按腰,觉得腰有点扭着了。
秋藤最喜给太太按摩,比和太太瞎扯让她放松,按摩是她的本职工作,瞎扯她不会呀,又不敢,太太问了她就答,不问她没话说,不想秋枝和秋叶,那在太太跟前紧着献殷勤,秋藤也羡慕,可是她不会,又怕说错话,所以她就喜欢太太让她按摩,这样才能显出她的能力来。不过慢慢的她也敢开口和太太闲聊了。
秋藤知道太太想让稻芽接她的班,到不是就不用她了,而是预备着,秋藤就尽心手把手教稻芽,不敢存私心藏着掖着,当初太太挑了她送去学了这手艺,那会的夏青也不曾私藏都教了她,她们干什么太太自然会看在眼里。
苏氏就趴着让秋藤按了腰,又躺平让秋藤给按按头部,疏通下头部经络,这样晚上睡眠也好。
第745章 为难
苏氏就有一搭没一搭的和秋藤闲聊,秋藤说起旻饼如今做的点心越来越好,秋藤笑说她婆婆还舍得去买了给孙子吃。
旻饼生意一直都好,秋桃心大,总想夜里加班多做些,苏氏不同意,一是这样店里人就太累,不是一天两天,长期下来肯定不行,吃食不像别的,一个不经心出问题就很麻烦,二是饥饿营销,这样才能长久。
当然苏氏没法解释这个饥饿营销,只能强调人休息好了才能更好的做事,都累倒了将来铺子靠谁?
店里人手都是侯府的,也不打算在外面招人,吃食买卖,只是个点心铺子,一口吃不了个大胖子,细水长流,多份收入而已。
于是秋桃她们更感激太太的体恤,就是朱秀莲也说三舅母是个难得的慈爱之人。
朱秀莲去了旻饼,秋桃也来说过几次,人能干,能放下官家女的架子,眼里手里都有活,店面也收拾的干净,秋桃说开始大家都叫她表姑奶奶,毕竟是主子亲戚,可朱秀莲让她们就叫朱掌柜,还说在店里就都是干活的,别叫什么姑奶奶。
苏氏听了对朱秀莲到是刮目相看,人有股韧劲,肯吃苦,能看清环境和自身处境,比她娘强。所以每月除了月薪也多给她点银子,说是工作奖励,干得好年底分红。朱秀莲给苏氏深福身感谢,脸上的感激之情让苏氏动容,又叹一声女子不易,原本是官家女,如今这种局面,她依然坚强的往前迈步,而不是躲在屋里抱怨命苦、自哀自怜,这样的人值得伸手帮一把。
苏氏还想,让她在旻饼锻炼两年,以后她自己开个铺子,胭脂粉饼、绸庄布匹类的,适合女子做的买卖,大不了借她一点银子,她立起来了,也好带动董表妹一家,不然都没个营生,将来该咋办?
太夫人活着,侯夫人心善,可以留着她们一家在侯府,要是换个人当家,不容哪?董表妹总的有个儿女好依靠吧。
秋藤就边按边和太太闲聊,说说春草如今模样,比以前胖了,就没那么黑,脸也不是总板着,秋藤又笑着学了文太太,还怕落胎,宁肯躺着,还是春草说躺着将来难产更是麻烦,文太太这才下床每天走走。
苏氏好奇道:“文大夫自己就是个大夫,不会给他媳妇解释?”
秋藤手上轻了,脸上是羡慕,“文大夫可真是个好人,他怕说重了吓着太太,说轻了会让太太多想,平时也总是啥都随着文太太,这次是急了,才去找春草帮忙劝说。”
苏氏也羡慕,多好的好丈夫标准呀,别说在古代,就是在现代也是模范丈夫。
“当初文大夫瞒着太太有喜的事,等四个月了,胎稳了,文大夫才给太太说,文太太是哭了一夜,她也知道自己身子不对劲,还以为得了绝症,又不敢给文大夫说,每天文大夫让她吃啥她就吃啥,让她干啥就干啥,就想死前让夫婿顺心,谁知是有喜,可把文太太是又惊喜又害怕,后面就小心翼翼,就怕动多了,再滑了胎,还是春草姐姐说了她,文太太才正常了,如今春草比她晚俩个月,刚好做伴,白天俞管家不在院里,文太太就去找春草说说话。”
苏氏听着,时不时问一两句,三房的好多事,苏氏都是听来的,不过就是没人瞎说什么,都是说些真实情况。府里下人比主子还要多,不可能自己一双眼都盯着,让别人管了,但也得知道些情况,所以她没事就和她们闲聊,得知些府里情况。
很多是都是闲聊就聊出来,总不能叫个人来汇报吧,又没谁有啥错,汇报的人也不知要汇报啥呀,所以苏氏就是闲聊,问个这,对方就能扯出一堆事来,都是琐碎事,也不存在给太太告状与否。
苏氏躺着享受着按摩,听着秋藤说文太太趣事,心里想起曾经的单位一个领导就是喜欢和人闲聊,吃个饭了,坐着泡点茶喝着聊聊哪里风景好呀,反正闲聊都随口聊出啥别人也不记得。
享受了按摩听了点闲聊,苏氏精神了,去小跨院当幼教去了。
晚饭后,外面秋藤禀报说秋桃来找太太,苏氏就把旻山交给老爷,去了耳房,她以为是旻饼店铺的事,但看秋桃一脸的不自在,觉得肯定是她个人私事。
果然,秋桃进了耳房,也不敢坐下,鼓气勇气说道:“太太,奴婢那小叔子想娶个媳妇,是外面买来的。”
苏氏点下头,不明白秋桃小叔子娶媳妇干嘛来给她说,又想秋桃小叔子是谁,看看秋桃脸上的难堪,哦,想起来了,就是休了紫菀的那个吧,不然秋桃不会这般神色。
苏氏没出声等秋桃继续说,秋桃看太太脸色也知太太不喜她婆家办的那事,可她没办法,婆婆求她来给太太说一声,这不仅只是她婆家的事,也是秋桃的事,如果瞒着太太娶了,再出个啥事,秋桃一家都别在府里呆了。
“太太,自那事过后,奴婢婆婆想给小叔子再娶个媳妇,可府里的没人愿意,就有人给介绍了外面的一个带着弟弟的女子,那女子说嫁给奴婢小叔子就必须要接纳她弟弟,奴婢婆婆看那姐姐能干,同意了,可就是府里不能进来陌生人,奴婢婆婆想求太太恩准。”
这大户人家,府里家生子一般都是和府里的互相结亲,各房的都有,苏氏这房的下人中也有亲戚在大房里做事,像她带来的陪嫁的亲人又都和苏府下人连着亲,但都是几代人都在各个主子府里当差,所以也能得到的重用,如果是外面的,那就必须经过府里主子同意,买也是要侯府出面买,身契都是在三房手里,但是以后要是出了啥事,那么就牵扯整个侯府了。
不是实在找不到媳妇,通常家生子也不会考虑外面的,府里挑不到,还有主子的庄子上,可秋桃小叔子那事一出,紫菀走了后,秋桃婆婆是着急给儿子娶媳妇,就是没人愿意嫁,哪个也不傻,明知得罪了主子,没啥前途的,何苦嫁进来牵连自家。所以秋桃她婆婆只好到处托人打听。
第746章 眼熟
关于秋桃婆婆抓瞎找媳妇的事,秋枝早就给苏氏学过,她还一脸的正义言辞,秋枝虽然爱些银才,但内心正,一颗红心向太太。
秋桃做人做事要比秋枝相对大方,也向着太太,可就是婆家不争气,没帮上她,还在紫菀那事上闹休妻,让太太不喜,所以秋桃是恨得再也不想多管婆家的事,但这是不一样,她不管将来有啥事就牵连到她,反正话她说了,成不成婆婆也不能怨恨她。
苏氏也明白秋桃的为难,但是她婆家要娶个外面来的,那就得看好了,如今三房不再是京里默默无闻的,顶多就是知道三房老爷是个混的,如今三房是八皇子的岳家,这要是万一来个阴谋,那可就是因为个下人把一府人的命搭上去了。
于是苏氏问道:“那是个什么样的人?你见了吗?”
秋桃点点头道:“奴婢见了,看着是个老实的,她弟弟一条腿不方便,说是小时主家打的,走路有点拐,弟弟有十五六了,姐姐二十二岁,说是以前在主家厨房里做事,主家犯事被发卖的,原先奴婢婆婆想让奴婢来求太太,让太太给指个,奴婢没答应,奴婢婆家人不坏,当初那事是做的不地道,可也是怕外人多嘴才做出那事,后来奴婢婆婆也后悔,可不敢来太太跟前请罪,这次就让奴婢替婆婆给太太磕头请罪。”
说完秋桃就跪下磕了个头,苏氏忙让她起来,那次紫菀的事,苏氏是现代人思想自然看不惯,要是让这里的任何一个人都会觉得秋桃婆婆做的不过分,秋桃是跟着太太久了,知道太太看不上那般,才一直觉得婆家对不住紫菀,换了另外的,没准认为苏氏大惊小怪了。
苏氏也奇怪问道:“为何你婆婆看中她姐弟?如果要娶外面的,年纪轻的有的是,这个年纪大又带着个残弟,会不会有啥古怪?”
秋桃说道:“奴婢觉得那姐弟不像是坏人,奴婢婆婆是不咋愿意,是奴婢觉得既然要娶外面的,还不如娶个老实的,奴婢婆家没个难耐人,也只能娶个老实能干的在家,要是个伶俐的也呆不住,当初紫菀多好,可惜……”
知道自己说漏了嘴,秋桃赶紧停住,又接着说道:“奴婢该死,以后不会再提旧事。”秋桃不知道紫菀如今去了哪里,但也知太太肯定不是愿提起过去。
“那个姐姐脸上有疤拉,说是被卖后怕被主家看中选了当通房自己破的相,凭这点人就是个心正的,还有走哪都不忘带着腿脚不好的弟弟,奴婢就劝了婆家,又说如果不愿意这个,那么你们自己看中的自己给太太去说,以后就别找奴婢来说了。”
秋桃不是家生子,是当初被她亲爹给卖了的,所以她就见不得卖儿卖女的,又见了这样家人相互照顾的就心软,当初在农庄王香草的事,就回来后秋桃自己在厨房哭了一下午,后面又给了王香草母女十两银子。
秋桃的婆家是侯府老人,没啥本事,秋桃嫁的是长子,人老实,当初也是秋桃自己挑的,就图他老实人厚道,婚后对秋桃和孩子都好,秋桃也算满意,在她来侯府时间里,也就是紫菀那事让她觉得难受难堪。
苏氏想起春草说过,秋桃很神奇,她看人一向很准,就不知她是如何看的,春草也问过她,她说是凭感觉,接触久了就更能看出来,苏氏也纳闷,自己这方面脑袋不算灵光,但人各有奇能,也没准秋桃靠磁场的反射来感应哪。
苏氏就说道:“明天你带来让我看看那姐弟再说。”
秋桃应了,又想起什么说道:“太太,奴婢总觉得那姐弟有点熟悉,就不知和谁想象,府里的人奴婢也都挨个想了,没对上号,太太明天也瞅瞅。”
苏氏点头,那就更应该见下了,等秋桃退下,苏氏回到正房,旻山已经睡了,他白天玩的累,夜里就睡的早,在他的睡床里闻着被角呶着嘴睡的香。
三老爷已经漱洗过了,在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