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卿本贤妻-第170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从前,有个好大的山,山上有颗树,树上结了好多果子……”
就这,苏哲达用读四书五经那样读出,旻山不爱听,他听的都是爹娘那夸张轻松的念法,声调都要随着情节变化,苏哲达可好,完全一板一眼的,还皱着眉头读,旻山不干了,一把夺过来,往后一扔,两手按地,爬起来。
苏哲达张大嘴,又急忙闭上,还着急说道:“表弟,不能这样。”
旻山哪会听,蹬蹬的跑向母亲,拉着母亲的手就是:“走,走,玩去。”
苏氏尴尬的看着侄子,他那张吃惊又懵逼的脸上,头顶都飘着规矩礼教四个字。
这头旻山还使劲的拽着往外走,苏氏只好对侄子说道:“致远,去你表弟院里玩会去,那里还有好多好玩的。”
苏哲东无法,也只好点点头跟上来。
到了他的地盘,旻山是兴奋的挨个向表哥展示他的玩具,先是做了前后摇动的木马,又钻进小木车,郑嬷嬷上前拉着在屋里转圈,没转两圈他就喊停,郑嬷嬷把他抱出来,他就又把一个五爷做的木头四轮车用手推着跑,还热情的招呼苏哲东:“哥哥,你坐,弟弟推你。”
苏哲东懵,这都是啥玩意?我坐进去?有辱斯文,太失礼了。看来要给父亲说下,有空劝劝堂姑,玩物丧志,这样会把小表弟宠坏了。
苏氏看了苏哲东,感觉他像娘家三哥,像是三哥的儿子,都是同样的一板一眼,真是血缘呀,隔这么远,都没见过,就随了苏家人了。
明显的玩不到一处,苏氏就把这里的基本小儿读物放到桌上,只好让书呆子自己看这个吧,四书五经这屋没有,将就看这些吧。
苏哲东谢过坐的笔直,慢慢翻看,旻山见哥哥不陪他玩,还去问吴奶娘:“何子去哪了?”
因为苏氏有时喊宋早晚兄弟:子旦子昼的,旻山就记住了这个子,就把何永昌叫何子,吴奶娘还高兴,小主子给起的名字,之后也都叫儿子何子了。
吴奶娘欢喜的蹲下身说道:“那奶娘去叫何子来陪十一郎玩,好不好?”
旻山点头还催促:快去快去。
吴奶娘哎的应声,又起身给太太汇报了下,退出了,郑嬷嬷让小丫鬟给太太和小客人上了茶,又耐心的陪着小主子玩几个被他拆了的几个木头小马车。
虽然安排了人准备饭食,苏氏还是不放心,想去厨房看看,秋桃去了旻饼,三房的厨房就交给了王厨娘,三十来岁,手脚利落,饭菜是秋桃带了几年的,不是因为太太这要留个能干的,秋桃都想带着她去旻饼。
虽然旻饼月钱可以多拿,还有分红,可是王厨娘却不动心,她一直在主子跟前没咋露过脸,家里儿女几个,赚点钱能当什么?在太太跟前得力才能有前途,三房哪个不是和太太熟了后,才渐渐得到重用,然后家人都跟着沾光,秋藤最笨但心实,就靠能吃苦听话,她婆家没啥本事,但就冲秋藤,谁敢不给她男人面子?儿子将来是跟着小主子的。所以王厨娘几年前就守着厨房,想靠着厨艺慢慢熬出头。
谁知机会很快来了,秋桃把她这几年的做事看在眼里,临走把她推了上去,当晚王厨娘和当家的给秋桃家送了大礼,秋桃没收,说好好干活,把饭菜做好了,就是对她的感谢。
还交代了王厨娘各种注意事项,王厨娘之前不认字,为了出头,硬是逼着她男人和她每晚学了点,学了好几年,也认得些简单的字,听了秋桃所说的,回去后就把注意事项记下来,死背下,烧了记录。
燕旻堂的下人安排,苏氏一直都是一级管一级,因为信任春草,她也不用担心会出现巴结上级得到重用,不能干的巴结谁都没用,所以三房下人不敢私自在太太跟前献殷勤,只能在管事的跟前努力做事来得到一步步的重用,当年的几个夏几个秋都是这么走过来的,有现成的例子模板,就没哪个乱冒头到太太跟前去表现。
进了厨房,王厨娘正带着人忙乎,见太太进来,放下手里的活,殷勤迎上去,苏氏摆手道:“接着干你们的,我就来看看午食备的如何?今儿的客人是我娘家来的,可得用心了,谁会南边手艺的,可以做几道,还有,有个十岁小儿郎,把那几个小儿爱吃的甜酸口的菜做几道。”
王厨娘一一应了,等太太说完,说道:“太太,奴婢派人去旻饼拿些点心回来,午食可以上些,再准备好了礼盒,让太太娘家人带走,也是太太心意。”
苏氏一拍手道:“哎呀!我怎么就不记得这个了,还是秋桃脑子好使……”
晕,忘了,随口夸秋桃夸成惯性了。
第744章 痴呆的罗先生
王厨娘就当没听到太太叫错人,仍旧笑眯眯,苏氏又想不起她叫啥,只好接着说道:“对,以后就多提醒我,我记性差了,有啥没想到的,你们可得提醒我。”
王厨娘道:“那是太太太忙,不像奴婢就忙乎吃食,也就记得吃食,奴婢娘家姓王,在娘家一直叫王小花,太太以后就叫奴婢小花。”
王厨娘怕太太还记不住她是谁,赶紧自我介绍,苏氏听了,小花,笑话?干脆王花花好了。
苏氏并不在意的说道:“行,那就叫你王花花,多好的名字,好多花。”
王花花乐得眼睛快没了,福身道:“谢太太赐名,奴婢以后就叫王花花。”
苏氏晕,啥叫我赐名,我就为了好记随口一说,算了,反正不妨碍啥,她高兴就行。
苏氏不知道,当晚,王花花就请客,宣布她以后叫王花花了,祝贺的下人们都暗自琢磨啥事能轮到她们被太太赐名。
午饭摆在会客厅,苏氏去招呼他们去吃饭时,看见宋表弟也来了,他是听了宋四的所说来找三老爷商量李家请客的事,看见苏自林在,也就留下来。
苏氏这次没入座,推脱说要照看旻山吃饭,一桌全是大小爷们,二爷哥几个虽然也就坐,但一直出于时刻服侍的状态,特别是五爷。
苏氏是临走时暗示老四出去后,告知这堂舅就是山野闲客,老四大喜,进屋提出让罗先生陪坐,急忙派人去把罗先生叫来。
三老爷听儿子提起先生,才想起府里还有个文化人,笑道:“自林,我府上有位先生,学识不错,请来介绍你们认识下。”
苏自林无所谓,客随主便,等罗先生进来,俩人一照面,呵!见过的,罗先生见了苏自林,激动上前,苏自林诧异了下,也含笑点头。
“苏兄,没想到在这能遇见你,太好了。”说罢还行了个躬身大礼。
苏自林伸手,罗先生不等他扶自己赶紧起身,宋表弟还大笑说都是缘分,今儿一定要不醉不归。
都坐下后,罗先生才说了多年前有次实在是困难,就在街头给人写家书卖点自己画的画,可是画实在是画的没法看,临近过年,只好画点年画卖,天冷,冻病了,再寒风中瑟瑟发抖,遇见苏自林。
苏自林把他搀扶到医馆,然后在街边替了他两天,走了还送了他一副山野闲客的画,罗先生实在舍不得还是卖了画,得了银两安顿家里度过难关。
说完,罗先生还又站起,离开座位,拱手说道:“苏兄,小弟惭愧,你送我的那幅画我给卖了,我这有一副,一会拿来给苏兄,希望苏兄不要介意。”
宋表弟张大嘴,想说啥又没说,然后拍手笑:“这就是有缘千里来相会,不是一家人不进一家门,都聚到我德哥府上了,哈哈!还都是我的缘分,我给拉来的。”
罗先生也就着这话给宋表弟行了个大礼,当初是他的一个友人介绍到宋八爷这里,才进了谢府三房当先生,所以说宋表弟也算罗先生的恩人之一了。
等罗先生就坐,九爷紧着给父亲表叔堂舅先生挨个倒酒,几人端起,宋表弟吧啦两句吉祥话带头干了。
罗先生来前并不知苏自林就是山野闲客,听九爷派人招呼他去会客厅,也就以为和往常一样,有客人老爷让他去相陪下,去了见到恩人,饭桌上就和苏自林大谈山野的画,苏自林微笑不解释,偶尔说几句,九爷着急想给先生使眼色,可兴奋中的罗先生哪看的过来,只管和苏自林大谈特谈。
宋表弟只觉好笑,也不说破,也就和三老爷商量宋四来说的李家请客之事。
苏氏带着苏哲达在小跨院吃饭,旻山喜欢坐小桌吃,在大桌上他不方便上下,苏氏就和苏哲达在大桌,旻山一人在小桌,他看哥哥在大桌,还非要拉着苏哲达和他一起。
苏氏觉得让个小客人,又是个小学究的客人坐那小桌太憋屈,就自己陪儿子坐下一道吃,旻山看了哥哥一眼,还带着遗憾的口气说道:“哥哥,坐这里吃饭才好吃。”
然后小学究就见识了吃饭还可以那么吃的,太没规矩了,不停的说话,吃几口还能下桌拿个玩具放桌上,接着再吃,筷子拿不稳,饭菜掉的桌子上,还粒粒皆辛苦夹起来继续吃。
怎么办哟!这个表弟娇惯坏了,得给父亲好好说说,不行让表弟跟着我一道读书,不然长大了成什么样子呀。
旻山嘻嘻哈哈,苏氏连哄带骗,反正旻山吃饭就得这样,骗他吃一口多一口,不然等他自己爱吃,那就每天见他顶多吃两口吧。
拿来的旻饼点心也端上来,小学究斯文的吃着,旻山抓的满手都是,还举着对哥哥说道:“哥哥,你吃!”
苏哲东接过旻山手里点心,艰难的咬一口把嘴里的吞下,吐掉好没礼貌,可是看着被弟弟捏的烂糊的点心,咽下也好困难,好不容易咽下了,看着咬了一口的点心,不吃完也好没礼貌呀,那就拿起来,不看弟弟继续吃吧。
苏氏就看着小学究闭着眼睛皱着眉吃了块点心,她还以为那点心怎么了,也拿起同样一块,尝了尝,挺好吃的呀,看了是豆沙馅的,嗯,估计侄子不爱吃豆沙,记住了,以后来就不给豆沙馅的,今天也少装点豆沙馅的给他们吧。
苏氏就吩咐了,给客人带回去的,少装点豆沙馅点心。
她不知苏自林带儿子回去后,还把豆沙馅的单独留给儿子,说你最爱吃豆沙馅了,就是少了点,都给你吧,抬头看见儿子一脸的憋屈。
三老爷那,几个又吃又喝,二爷几个殷勤服侍,罗先生喝的最多,也最兴奋,等散席后被九爷搀扶回了先生院子,他还满口苏兄苏兄的,第二天见了学生,还在感概,说幸好九爷给了他一副山野闲客的画,就是昨儿喝多了没交还苏兄。
九爷一脸好笑的看着罗先生,然后说道:“先生,你昨天和已经山野大师喝酒了。”
罗先生痴呆状。
第735章 带歪
罗先生呆半天,懊恼,狂喜,紧张的来回走,还搓着手,一点也不像平时斯文模样。
“家鑫,这可怎么办?昨天我喝多乱说话了没?”
不等九爷回答,罗先生就又说道:“那是你堂舅?我上苏府不太合适,可你堂舅何时再来?要不,家鑫你请堂舅吃饭,花岗楼,我请客,你去你舅舅家邀请苏兄,不对,山野大师,要恭敬,代我邀请大师,这回我要当面好好谢谢。”
九爷这才开口说道:“我母亲说了,不让往外说出去,我堂舅不喜别人知道他是山野,说那都是他没事乱起的名,这次来就是和苏府族亲,认亲来的。”
“对对对,一般高人都是如此,脾气古怪,不过,我看大师笑呵呵的,挺好的呀,我一直以为山野是个老者,不是我认为,而是大家都这么认为,山野三十年的画就开始出来了吧,苏兄那时才多大?十几岁还是十岁不到?家鑫,你堂舅多大了?”
九爷看着先生语无伦次,不知堂舅的名声这么大,他回答道:“这个我不知道,反正堂舅叫我母亲堂姐。”
罗先生张口就是:“那你母亲……”
坏了,赶紧闭嘴,还有问学生母亲多大的?自己激动出毛病来了。
“怪不得苏兄看着就是不凡,听说他带着儿子来的,苏兄家的儿郎必是个不凡儿郎吧。”罗先生赶紧转了话题。
九郎想笑又忍住,点头道:“是挺不凡的。”
罗先生感慨,说定要见见才是。
苏氏呆了两天就回了娘家,陶氏笑眯眯,心情很好,苏氏说了族弟去谢府之事,又问道:“堂弟在府里住着?可还习惯?京里的冬天可比江南冷,还带着侄子。”
陶氏笑道:“自林这么多年,哪都去过,就是辽东他也去过的,有了儿子才没往远处跑,这父子俩都不挑剔,是咱苏家的人,秉性都差不多,锦娘,可把你大哥和三哥乐坏了,你大哥屋里不还挂着一副画吗?平时宝贝的跟啥似得,从不让人碰,就是有灰了,也是他亲自收拾,自林到了没几天,在你大哥屋里见了那画,你大哥得意的像自林炫耀哪,可自林把那画说的差了,你大哥急眼,自林说那幅不好,给大哥换一个,气的你大哥要跳脚,你说你大哥算是个耳边打雷了他都不眨眼的性子,为了那幅画就急眼,赌气拿了笔墨让自林画一副,呵呵。”
苏氏听的好奇,脑补古板的大哥是如何跳脚的,就听大嫂呵呵的笑了阵,说道:“等自林画完,署名了,你大哥傻眼了,看了半天画又看了半天自林,才抱着他哈哈乐了,一晚上没回屋,非拉着自林叙话,俩人在书房呆一宿。”
苏氏乐,也说了自家儿子的反应,陶氏关心的问了问小陶氏母子,还问哪天办百日的,到时上门去贺喜。
如今都知三房不办满月只办百日,别说是亲戚,就是外人都知道了,三房生子的礼物也都预备着百日那天来送。
苏氏说了定在腊月初九,俩人又说起苏哲东,苏氏说像个老学究,陶氏更乐了,说道:“你三哥见了后,欢喜不已,说跟他儿子似得,非要自林留在苏府居住,以后他来教导小侄子,自林脾气可真好,谁说啥也不反驳,都好好的,然后最后来句这事以后再说,得和致远商量下。这可倒好,你三哥就天天来大房了,以往一个月没事也就来一两次给你大哥请安,这次为了致远,天天都要来见见。”
苏氏就又脑补这一老一小两个老学究对着傻坐着的情景,笑的咯咯的,陶氏还以为是自己说的让小姑子好笑了,也想起三叔子那急的抓耳挠腮那,跟着呵呵乐起来。
苏氏就问今天父子俩在府里?陶氏摇头道:“今儿是常宁公主请了自林父子去做客,说晚上再回来,这自林怎么认得公主?他说这是第二次来京,多年前来过一回,没呆多久,也就没来府里拜见,这次听说是宋八硬来着来的,对了,宋八还来过府里两趟,还给我送了礼,现在看着他不像以前那么讨人厌了,你不知,以前听到他拽着妹夫在外边胡闹,我那个气呀,不是冲着国公府,真想让你几个侄子去凑他一顿,如今我看他也老实了,这都是锦娘带来的福气,不然国公夫人能那么看重锦娘?”
苏氏要乐蒙,大嫂是有啥好的都推到她身上,不好的自然是别人,跟看自己闺女似得偏心。
“那是,都是托了我的福气,我呀现在是要把这福气带给娘家,带给大嫂,让大嫂身子健康,侄子们做事出息,侄孙们个个成才。”
苏氏玩笑自得,陶氏却当真,拉着她的手连连点头,还说道:“老大和老三都走了,我这心呀,总是不放心,老大还离得近,有个盼望,就是大媳妇可苦了,跟着去吧,这府里她也走不开,不去吧,咬牙派了个生了个庶子的姨娘跟着去了,不过老大保证说不会再生庶出,老大媳妇这才露了笑脸,我也是从媳妇熬过来的,咋能不知道当人媳妇的为难?就说你大哥,算是个古板正统的了,可还不是对那个最小的庶出芸娘格外偏疼,幸好是个庶女,要是个庶子,岂不就是给我添堵?嫡子都没见你大哥给过笑脸,对庶出就心软了?所以锦娘以后要上心了,你三房庶子庶女都有,可别为了什么好名声就再让庶出的出生,男人总是偏疼最小的,这要是再有个小的庶子,十一郎怎么办?他又是个那么个脾气的,再来个乖巧的,当父亲的能不偏向?”
苏氏看大嫂担忧的眼神,忙保证道:“放心大嫂,我家老爷说了,不会再有妾室,就守着我和旻山过,就是如今的我也不会像以前那样了,老爷敢再纳妾,我绝对把老爷和妾室一起打包送到西昌府去,正好让三侄子教训姑父去,以后谢府三房就是我和几个儿子的了,把家业都分了,让老爷带着妾室要饭去,哈哈!大嫂说我这主意如何?”
陶氏看着怪笑的小姑子,无语,这是被歪货妹夫给带歪了?怎么时不时的尽说些怪话?
第736章 又是后娘
陶氏不理苏氏说的歪话,又想起一件事说道:“锦娘,你那二姑子是致远的干娘,难怪她上次来自林托她给我们送礼。”
苏氏哦了一声,挂不得去了公主府,是二姑姐给公主捎啥东西了吧,二姑太太回到江南还给太夫人来了信,说一切都好,明年来京给语冰办婚事,还说在江南拜见了堂舅老国公。
苏氏心里就明白之前二姑姐总打听苏府,估计是因为这个关系,陶氏继续说道:“我问了怎么和你家二姑太太认识,自林说当年致远他娘生下他没满月就没了,生了病,他抱着去找方圆法师,在那遇见常宁公主和你二姑姐,谁知怪了,二姑太太抱了致远,他就不哭了,自林说那是缘分,就在法师和公主的见证下认了你二姑姐当干娘,我后面想起,公主是有一年去了江南住了两年,她和你二姑姐一直要好,去那肯定会和你二姑姐常在一处,所以自林也认得公主,来京后就去拜见公主了,今儿是公主宴请自林父子。”
苏氏对致远他娘好奇了,不知这个族弟娶的会是哪家闺秀,听了小姑子的询问,陶氏也纳闷道:“自林没详细说,只说他不到十岁就跟着师傅学画画四处走,习惯了自己一人,家里安排婚事他都不同意,一直在外晃荡,一直到快三十了,才在外面结识了个孤女,谁知只剩下他父子二人,听了这我也没继续问,那是,一般像自林这样的,家里是拿他没办法,他一人说走就走,到处画画,家里肯定也没人重视他,他说自己是个穷童生,秀才都没过,把你大哥惋惜的呀,叹气一晚上,也就是因为自林也是有后娘,就没人管他,估计后娘还怕他赖在家里和兄弟争家业吧,自林他娘早逝,不然活着也发愁,我要是有这么个儿子,再大的名望也比不上有子有媳有孙,一家人在一处,他可好,就是有了儿子,带着儿子也没少出门,远的没敢再去,近处也跑遍了,说致远就是在路上长大的。”
说到这,陶氏还唉了声,“可怜哟,没个亲娘,父子俩一路相扶,就是回到家,老宅也不住,父子俩在长洲买了房子住着,他爹也不是个好的,自林说,他爹老早就把他过继给了一个没了的叔父,你说把嫡长子过继给一个绝户,还一口人都没,那会是啥事?如今自林要叫他爹为伯父,他那房就他父子俩人,你大哥听了气的哟,说江南苏府还没分宗,要是见了肯定让他爹跪祠堂,好好的嫡长子就这么让出去了,这就是娶了填房的结果,可是媳妇没了也不能不娶呀,为何我容着老三媳妇,就是如果给老三娶填房,就他那样,那么嫡长子肯定过的还不如自林哪,好歹自林自己有本事,要是这事轮到我孙子,我当祖母的能照看几年?将来孙子还不是落在后娘手里,你看自林不然能不到十岁就跟着师傅过活到处走?要是有亲娘哪个舍得?如今也任由他父子自己在长洲居住,有亲爹跟没有一样。”
苏氏没法能想族弟经历坎坷过,他还是一副弥勒佛的笑模样,一看就是阳光大叔一枚,不过也是,就是因为他的心胸开阔才能画出好作品来吧,看过他的一副农家小院图,整个画面就充满着喜乐。
“自林还说了,这么多年外人很少知道他就是山野画师,家里人也不知道,他个穷童生,家人也没人注意他父子,他在不在江南还是出门了,他也不用给谁禀报,也是,他过继给别人了,名分上的爹没娶媳妇就没了,自林笑嘻嘻简单说了几句,就那几句话,也听出他那后娘和兄弟肯定没少找他麻烦,难怪他宁肯在外面娶个孤女也不回家,唉,离得远也不知道,不然你大哥肯定会出面,就是接回来我们养大也可以,好好的人就因为有后娘连个家都没,可怜呀。”
这就是老年妇女,没准苏自林就简单说了几句,大嫂就脑补了一个苦孩子成长记。
也可能就是因为有这经历,才让他有双看透世间万物的眼,才能把这世上的一草一木用感情画出来,这也是他的画为何能扬名的原因吧。
“我让你大哥开祠堂把自林记在了他现在的爹名下了,不是我多想,我是想早晚外人知道自林是山野,他爹和后娘要想什么歪心思来给你大哥说当初过继的没写族谱,不算,重新记入族谱,你大哥也不能强逼别人父子分离吧,问了自林,他刚好带着当初过继的文书,还有中人和江南苏家其他两房的作保,那就可以了,有这你大哥现在就能做主,如果他爹找来,已经入族谱了,还能乱改?为这,我让你大哥还去找了老太爷来作证,就是苏家仅活着的一个老人了,后天开祠堂,你有空也来吧,当个见证也好。”
苏氏点头应了,还笑着说道:“我可是朝廷封的贤淑夫人,让我作保也行,要是族弟愿意,我认了致远当干儿子也行。”
陶氏也笑了,道:“你是给人当干娘当上瘾了,我觉得要是公主能给致远当干娘最合适,谁也不敢再打他父子主意了。我是见不得后娘见原配子出息了就想认回来,好养着她生的一窝崽,不是没有这样的例子,我小时就听我娘说过,有个考了进士的,不就是娶了后娘家的侄女,然后一辈子给后娘生的兄弟做贡献,后来因为他们犯了事,自己下大牢,人家后娘几个撇的清,啥罪都是原配子干的,钱财她们落了,原配子在大牢没活几年就没了,一辈子就给后娘后兄弟做贡献,所以我就把这事给你大哥说了,不然他不以为然,总觉得能记在亲爹名下更好,一家骨肉团聚,这男人想事就是简单,别看你大哥是个御史,也见过别人府里的龌蹉事,可是轮到自己家族,就觉得谁都是好人了,自林为何来京也带上过继文书?为何自林现在都不对外说他是山野?不就看出问题了吗?我给你大哥细细说了,问他难不成愿意看着自林将来被他后娘亲爹毁了?你大哥才点头同意,就是同意了还说我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我就问你大哥,让自林做主,他要是愿意认回来,就记在他亲爹名下,让你大哥别硬乱来,不然自林带儿子连你门都不会再进了。”
要不说活的久见得多,男人光看外面,女人就看内宅里,陶氏也过半百了,通常能有内宅龌蹉阴暗事,能听到的见到的她也心里都知道。但大哥就看表面看规矩,才会觉得自林能认回自己亲爹才是正经。
第737章 以绝后患
“你大哥还说这么父子俩孤苦也不是办法,还让我看看能不能给自林找个媳妇,我当时因为他说亲父子团聚也是好事和他置气,就说也给致远找个后娘?要是自林后娘是个好的,他多大的人了,能不找个媳妇来照顾儿子吗?我看没准自林就是吃了后娘的苦,才没有给致远也找个后娘,免得儿子再受罪。”
陶氏气呼呼,“我问你大哥,是不是我要是早没了,你也把我生的儿子交给你后娘当鸟食吃?你大哥说了句不可理喻甩袖子走了,不过第二天就去找苏老太爷去了,呵呵,他还是明白的吗。”
苏氏听了嘿嘿乐,这当鸟食是她说的话,她以前就说过就是赖活着也得活,不能把儿子给后娘当鸟食吃了。
她应了后日过来,还得叫上三老爷,现成的例子,多好洗脑呀,对了,把几个儿子都叫来,亲眼见下,印象才深刻吗,虽然是谢家子,旁观一下也可以,也让儿子好好对待家人。
苏氏就说了带几个儿子过来,陶氏没多想,还以为小姑子是凑热闹,也点头应了。
回去后的苏氏就给三老爷讲了个苦孩子成长记,把陶氏脑补的再加工,变成连续剧,把个三老爷听的也两眼晶莹,说以后要多照顾致远那可怜的内侄,说的苏氏好郁闷,问他族弟不是更可怜?
三老爷说苏自林已经成人了都到了中年了,活的无比潇洒四处乱转看风景,还是那小儿郎可怜,没个亲娘,跟着不着调的父亲,那才是真可怜。
三老爷怜惜半天,还说问问苏自林,他要是舍得,干脆把儿子交给三房来养,绝对养的白白胖胖的,哪像现在,整个干巴小老头。
自从有了旻山,他又有那毛病,三老爷就见不得小儿受苦,要不二房四爷那事,又伤了小二郎,还是因为小二郎亲祖父母造的孽,他才气成了炸毛鸡。
然后苏氏就又把几个儿子叫来,当然不能嫡庶区别对待,就是四个成年儿子,给他们讲了苦逼孩子怎么成长为一个大师的,讲完还故意对三老爷说道:“是不是还得感谢这后娘呀,没她也成就不了山野闲客,我族弟也就是个穷童生,没准娶个败家媳妇,一辈子也就那么过了,这后娘功不可没,该给她发个大奖,不是培养大师成才的大奖,是因为她的存在才造就了一个大师出来。”
三老爷和四个儿子看着苏氏正话反着说,她还眨巴眨巴那小眼,等着回答,三老爷咳咳几声,对着儿子说道:“你们听明白了吗?你母亲是说要好好对待亲骨肉,对待家人,要是哪个把儿孙不当一回事,将来就会造报应,享不了儿孙的福。”
四个儿子都站那恭敬的应声,苏氏心里翻白眼,哪跟哪呀,算了,也没法说个具体,难道说原配媳妇没了,就让儿子打光棍一辈子,不可能的事吗。娶填房谁知是好是坏呀。也不能这会要求儿子将来要是娶填房保证头脑清醒,这不是明显咒儿媳吗。
说了这事,又交代儿子们不许对外说出山野之事,免得给苏堂舅惹来麻烦。
苏氏那天就和三老爷带着四个亲子加一个庶子回了娘家,观摩了族弟入族谱仪式,当然她们一家没亲眼见证,谢家人不能跑去苏府祠堂里去呀。
常宁公主也来了,还和苏府老太爷亲切慰问,苏府摆了好几桌宴席,三房四房的男人都到场了,苏氏就见到了三哥围着苏哲达转,俩人一站那,像亲祖孙,苏戴氏看丈夫那样只撇嘴。
苏自林和苏氏一个辈分,但他年龄小,生儿子又晚,苏哲达的年龄就可以是三哥孙子的岁数了,叔侄俩看着祖孙俩。
原本是苏家的家宴,苏氏厚脸皮,硬是留下来,她一家就是一桌了,反正顶多别人心里嘀咕,没人当面提出啥,所以苏家女婿三老爷带着嫡长子二爷挨桌敬酒,那苏老太爷也搞不清,还当时苏家哪支的,一口一个侄子的叫着。
不过这次依然没有说苏自林的另一身份,苏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