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卿本贤妻-第162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长英县主摇头说没,是嫂子去庵里看见了,就觉得谢七娘不错,姜王妃沉思了下,觉得侄女能这么想开了自然是好事,但又怀疑是她哪里打听出来的,就叫了个婆子进来,交代几句打发她去打听清楚。
  然后又问女儿哭啥,长英县主就添油加醋的把谢三太太给妖魔化了,什么宁肯留在谢府当老姑娘也不嫁你们端和郡王府,什么端和郡王府算的上哪个牌位上的,敢来谢府提亲,别说是妾,就是八抬大轿来抬当正室,谢府娘子也不给姜王妃当儿媳。
  姜太妃听后是气的拍桌子,爱面子的她,最在意别人怎么说她看她的,姜王妃头上要冒烟了,长英县主暗自得意,她最知母妃在意什么,故意这么说好让母妃为她出头,不给谢家难看,她咽不下去这口气。
  因为长英县主虽然脾气不好,但平时说话有一说一有二说二,不是那么爱胡说话的人,所以,姜王妃信了,等婆子进来说,说二奶奶是听了麻婆劝说,先去了旻福买了福娃,然后去了天慈庵,想求子,姜王妃猜想就是那遇见谢七娘的。
  姜王妃也信了侄女是因为太久没怀上急了,想笼络老二,才想了这个主意,看来,儿子是和那谢七娘有缘分,既然这样,我还非得让我儿子如愿不可,你谢府愿嫁不愿嫁都得嫁。
  在姜王妃眼里,宣平候府一直都是个子孙不成器的没落侯府,太夫人糊涂,侯爷窝囊,三房更是,只不过出了个法师弟子,那又如何?
  姜王妃就开始想主意了,怎么用势压人,好话说了不答应,那我就强纳,你还能把我个王妃赶出去?(嘿嘿,如今谢三夫妻要在你跟前上演一下不要俩二愣子组合出马)
  到了晚上苏氏也没把县主来了的事给三老爷说,她想都这么的给轰出去了,郡王府也没脸再来了吧,谁知道两天后,没脸的人来了,还带着国公夫人。
  当初国公夫人主动的想和姜王妃联姻,后来也觉得自己脑子抽了,怎么想了这么个馊主意,又因为自己孙子在外嘲弄长英县主,弄的郡王府难看,国公夫人心想不管怎么说,都是她宋家不对,觉得欠了姜王妃一个人情。
  所以姜王妃约了她出来,说想借国公夫人的面子去宣平候府拜见太夫人,认识下贤淑夫人,自己媳妇进门没怀孕,想让谢府的女大夫帮忙瞧瞧。
  国公夫人急忙说那女大夫嫁了人快临盆了,不方便出门,姜王妃也不在意,说既然出来了,就去趟谢府好了,让国公夫人引荐下,都在京里,大家熟悉了也好来往,她可是对贤淑夫人很有好感,就喜这样有福气的夫人。
  国公夫人不知内里,有点犹豫,突然上门不妥,但碍于面子和姜王妃的一再拜托,就带着姜王妃去了侯府,太夫人没在,和二闺女出去了,国公夫人只好带着去了三房。
  苏氏见是这俩人,心里发恨,也怪上了大表嫂国公夫人,上次就是大表嫂来给透的话,如今怎么还是她上赶着坐那妾的媒人?
  进门是客,还有国公夫人跟着,人家没张口说啥,苏氏只好迎进来,招呼坐下,啥也不知的国公夫人还问了太夫人,问了侯府各人和苏氏的小儿子。
  苏氏一一回答,多的话也不说,也没对姜王妃热情招待,国公夫人感觉气氛有点不对,疑惑的看向姜王妃。
  姜王妃微笑,听完了国公夫人的问候,等她说今儿来是介绍彼此结交下,姜王妃也是点头微笑。
  苏氏更是只听不说话,反正等你开口。
  国公夫人脸有些难堪,也不知要说什么了,姜王妃端起茶,打开盖,轻微吹了下,没喝,又放下茶盅,含笑开口。


第699章 找骂
  姜王妃放下茶盅,还含笑开口说道。
  “贤淑夫人,三年前我曾托国公夫人来说给我二儿定下你谢府七娘为贵妾,现在谢七娘已经出庵,我来是履行当初说的话,虽然间隔了三年,但我王府说话算话,怎么也不能把个十八九的小娘子给耽误了,这不?今儿就和国公夫人一道来给夫人说下,过几天就上门迎亲,夫人放心,进了我郡王府,我自会照应好你家庶女的。”
  这话一说,国公夫人不喜了,当年之事又没和谢府说定,她也只是问了问侯夫人,都没和谢苏氏当面说过,如今谢府三房明显的不可能把个唯一的要出嫁的小娘子给人做妾,今天你要是为这事来,我都不会带你进来,我这成什么了?
  苏氏更是不知是怒还是不怒,这郡王府的人都是脑子有病的?自大成这样?还有大表嫂,拉皮条好玩吗?
  苏氏冷脸说道:“我家小娘子耽误不耽误的和郡王府无关,再说,王妃说的啥事?我怎么没听说过?我谢府娘子出嫁也是当正房奶奶的,哪个胡说八道?谁稀罕闺女当妾自己找去,还是郡王府就是稀罕闺女给人当妾?那么何苦害了我那大侄媳妇的表弟家?把个正室位置空出来多好,怎么也能聘个懂礼义廉耻的岳家不是?”
  哎哟,国公夫人听的扭脸低头,下意识用手扶额,就等于是被人指着鼻子骂了。哎哟哟,难怪上次把个方家太太给弄的后来都没敢出过门,这话要是当众说了,姜王妃也没脸出门了吧。
  姜王妃一听这话要被气蒙,难怪女儿回去哭个不停,女儿哪是这个嚣张妇人对手?
  母女俩的同样动作,茶杯砸地了,苏氏一声大吼:“秋藤!”
  秋藤立马进屋,听太太吼道:“前儿县主咋的茶杯哪?拿来,把这地上的收拾了让老爷给郡王爷送去,就说姜王妃和县主身子不好头脑发昏,排队来侯府砸杯子来了,我宣平候府可以给端和郡王府留个面子,但这茶杯钱总的郡王府来付,谁不知我贤淑夫人穷的儿子的尿片子都用旧衣改,郡王府财大气粗,也用不着在我侯府来砸杯子炫耀!”
  不打结的一连串的说完,秋藤收拾了茶杯出去,苏氏是心里可惜,三老爷去了旻庄不在府,不然真把这茶杯渣子给扔到郡王府去。
  郡王妃哪听过别人这么给她说话的?气懵中没来得及发话就被扣上了有病的帽子,手哆嗦的指着苏氏。
  国公夫人急的也起身,在旁想张口,又闭嘴,看表弟妹头上冒火她怕在波及到她身上,要是被弟妹给骂了,可丢死人了,只好闭嘴。但是看见郡王妃头上要冒烟了,国公夫人紧张之余突然心里发笑,该!让你蒙我。
  苏氏看着姜王妃指着自己,急忙开口,不能给她留下余地,她要开口,没准自己得跟着她的话走,就得自己把她给钉死了,让她一开口就坐实了脑子有病。
  “姜王妃不用发抖,我谢府里没太医候着,要犯病赶紧回你府上,可不要连累了我侯府,我看郡王妃是因为犯病跑错门了,那就原谅你一回,不过下次再来这胡说八道,就别怪我不客气!侯府虽然比不上郡王府,但也不是开着门让个病人来回蹦跶。”
  说完,苏氏就转头对国公夫人说道:“大表嫂,你可得给我作证,我过往可没和郡王妃打过交道,今儿她突然来此犯病,大表嫂事先可知情?算了,我也不和个脑子发病的人计较了,大表嫂,要不要我找人帮你把郡王妃送回去?”
  国公夫人赶紧的拉着郡王妃走,这时郡王妃才哆嗦的说了句:“你谢苏氏欺人太甚!别给脸不要脸,今儿来是看得起你,你以为你是谁?”
  “哟!郡王妃病的连人都认不出了?你不知我是谁你跑来我谢府干嘛来了?看来病的不清,有病得治!大表嫂赶紧送她回府,告诉郡王爷王妃病的糊涂了,人都不认识就瞎闯别人府里,可不能让她出门,今儿在我谢府犯病,我大度原谅你一回,这要是跑姜太妃跟前犯病,那就不是跪三天就能走出门的。”
  谁说骂人不揭短?非揭开你最在意的。
  苏氏上前把门打开,一开门,卧槽,棒槌虎着脸在门口,他不是一早去了旻庄吗?
  三老爷是忘了拿个东西,拐回来,见三房下人都神色紧张,走到门口,就听见太太在里面骂人哪,一个大老爷们不好进屋,他就在门口听着了。
  国公夫人拽着姜王妃往外走,一抬头,一惊!完蛋嘹,浑人表弟在府,哎呀娘哟,我今儿出门没看黄历,不然打死我也不敢出门的呀。
  被拽出来的姜王妃看见三老爷,指着说道:“你谢三就娶了这么个泼妇?”
  三老爷瞪着牛眼不乐意了,我媳妇是泼妇你是啥东西?
  “滚!你个泼妇来我府里撒野,脑子有病呀?立马滚!”
  不是因为对方是个妇人,三老爷都想骂王八犊子啥玩意儿。
  得,夫妻俩一道给别人扣上了有病的帽子。
  国公夫人都不敢和表弟打招呼,使劲拽着姜王妃拖着她快步出府了,出去后姜王妃还哆嗦着,瞪着眼珠子,国公夫人一看不好,王妃别给弟妹两口子给气昏倒了,赶紧的让郡王府的下人一起扶上马车,让车夫快点回府,说王妃身子不好。
  王府下人看王妃这样,吓得快马奔回府。
  国公夫人使劲揉胸口,跟着的婆子要帮着揉,被一把推开,夫人道:“上车,回府!快!”
  等人出门,三老爷黑着脸进屋,苏氏痛快完了,也不后悔,这等人就得骂了才对,三年前顾忌你郡王府,顾忌七娘子的将来,如今七娘子已经定了八皇子,定亲之日都定好了,我还怕你个鬼?
  这和人吵架是苏氏前世遇到个极品邻居得来的经验,那人就是,明明是她没理,她占便宜损公德,但是她就是骂你不讲理是泼妇,你要是急了,她就一路引着你往泼妇形象走,苏氏是和她吵过几次都吵不过,后来她和谁吵架,苏氏就去旁观,才发现了她吵架必胜的法子,她不和你争论正题,因为正题都是她没理,所以她就歪楼,还义正言辞,虽然大伙都知她不讲理的小人,可就是吵不过她。
  苏氏有次买完菜刚好走在她身后,她和别人打电话,炫耀说她闭着眼睛都能和人吵架,抓对方说话漏洞,就别提最开始吵架的内容,她白乎了一路,苏氏跟在后面听了一路,掌握了她的精髓。
  苏氏观摩了她吵架多次后,终于有次把她给吵赢了,那就是别跟着她的话走,抓住一个就不住嘴的攻击,别让她主导话语权,得把她带着跑,你说她有病就得用她的话她的所做来使劲给她扣帽子,说她损公德把公用拿回家,就把小偷小摸的帽子给她扣严实了。她骂脏话别跟着骂,就抓住的她脏话说她作风不正,要语速快不给她留插话的机会,她要插话也得给她带跑。
  学会了的坏处就是,苏氏把这个带进家里了,搞得家人关系更加紧张,所以这世,一般苏氏不拿出法宝,也主要是没遇到人,不能再和家里身边的人如此吧。
  这次,外人,欺负到头上来了,还客气什么,就像上次的方聂氏,一把摁死,别想在老娘跟前蹦跶。


第700章 幸亏孟焦分开嘹
  在三老爷面前自然不能洋洋得意,还得受了委屈的模样,这样男人才有成就感吗,我的媳妇我护着,媳妇张巴厉害了吵架胜利了,哪能显出男人的功劳?没必要在自家男人跟前得瑟,让男人保护他才会觉得他高大。
  既然都说面子值几个钱,那还是把钱自己留着,把面子给男人好了。
  所以三老爷还义愤的要给受了委屈的太太出气,被太太给拦着了。
  “老爷,我受点委屈不算什么,这个节骨眼上,还是甭搭理郡王府了,等小七嫁了再说,为了儿女,父母总要是受点委屈,咱也是替小七着想,刚出庵,就惹是非,别人不说郡王府不好,不定说咱府上小娘子怎么招蜂引蝶哪,这事咱记着,以后有的是机会,还怕郡王府跑了?”
  三老爷感动太太多么的通情达理,唏嘘半天,跑去书房给表弟写信诉说了自己的感怀,把郡王府的恶行告知了宋表弟,那好嘛,宋表弟刚好在江南,姜王妃娘家姜家就遭罪了。
  这太远的话不提,就说国公夫人一溜烟的回了宋府,进屋就拍胸口,把个国公爷奇怪的,这出去一趟见了鬼?夫人这一脸的变换神色。
  等听了夫人的学舌,国公爷第一个想的就是,幸好我那八弟去了江南,不然可就完蛋嘹,孟焦二人就该在京里蹦跶嘹。
  念头一转,国公爷怒了,他怒是嫌夫人跟着凑什么热闹?人家郡王府娶妻也好纳妾也好和你有啥关系?你跟着去,不是找骂吗?
  哎呦,要是那表弟找上门来问我,我可咋面对那浑人?
  国公夫人就被丈夫一顿臭骂,但她也没敢回嘴,这事是姜王妃把她给装里头了,她还得等过几天给表弟妹赔罪解释去,这叫什么事?
  暗自生气的国公夫人决定等七娘子嫁了,一定把谢苏氏骂你的话给宣扬出去,让你丢人丢个够!
  姜王妃回府倒没像女儿似得嚎啕大哭,但也要把下唇给咬烂了,都当祖母了,还没被人指着鼻子骂过,闺前在娘家就是不让我如意的人都被我踩在脚底下了,嫁进京里,也就在孟薛氏和姜太妃那受过委屈,但因为孟薛氏的娘家夫家地位,我忍了,姜太妃更是个老太妃,我也忍了,可你谢苏氏算个什么东西?
  我不把你踩到脚底我就不是姜王妃!
  姜王妃不等冷静下来,就暗自发誓。这丢人事也不想给窝囊郡王爷说了,自己要想个法子才好。
  那头太夫人今天和女儿去了姜太妃那,姜太妃直接当二人面求娶廖娘子,虽说常宁公主已经传了话说谢二姑太太应了婚事,但见太夫人来串门,还是当着老友面说了这喜事。
  太夫人是愿意,她到是不是看中郡王府的地位,而是女儿同意了,又是好友的孙子,那就是好姻缘。
  谢二姑太太应了婚事后,再看周越康也没那么不顺眼了,看到姜太妃的态度,也觉得嫁给周家也不错,姜太妃的身体,再护着孙子十年没问题,那语冰也在周家站稳了,等姜太妃那一日,怎么也会把孙子给安顿好。
  欢喜回府的太夫人还叫来了大儿三儿,报了这喜讯,三房七娘子的事,苏氏不敢先说,等皇家发话后才能报喜。
  苏氏见廖语冰果然是定的周家儿郎,这也好,将来和七娘子算是妯娌了,互相有个照应。
  太夫人说了好消息,看见三媳妇,又问道:“小七定好了人家没?这个岁数了,可不能耽误了。”
  没等苏氏回答,谢二姑太太就接话道:“娘,侄女的婚事是常宁公主做的媒,过阵子就下定了,你老就等着喜讯吧。”
  太夫人好奇问道:“说的哪家?娘认识不?”
  谢二姑太太看了眼苏氏,微微一笑道:“娘就别问了,过几天就知,这事公主说了,先不让声张。”
  太夫人哦了声就不追问了,她就是这点好,有关大事,或者是和皇家朝廷或者哪个王府的事,也就是说,比侯府后台硬的,她就不管,也不问,怕给自己惹麻烦。
  侯府喜气洋洋,苏氏就想这是第五喜了,三个新媳妇有孕,七娘子嫁人,外甥女定亲,可不五喜了吗?看来以后有啥得找娘家侄女去,让她公爹给算一卦。
  谢二姑太太也和娘家人说了,她准备回江南,不放心家里,把女儿托付给娘家,女儿完婚时她会和儿子来京。关于儿子科考,她就没多说。
  周越康欢天喜地,可以正大光明的来谢府了,多好,他为了三月初八的定亲日,也去了京里的所有卖首饰的店铺,重新要挑个定亲礼物送个心上人。
  三月初八,周廖定亲,男方媒人是常太夫人上门来的,女方媒人,谢二姑太太请的常宁公主,国公夫人亲自来了,想借着喜事,来给表弟妹解释下上次的事。
  正规仪式完后,国公夫人抽空把苏氏叫出去,俩人在院子里散步走着,苏氏听了大表嫂的解释,苏氏说知道表嫂肯定事先不知,不然也不会办那糊涂事。
  国公夫人见苏氏还和以前一样说话,就笑道:“真没想到那天,弟妹伶牙俐齿的,可把我也吃惊坏了,这么多年都没见弟妹和谁发过脾气,堂姑对外都说三媳妇是个好脾气的,三表弟那个混人都和弟妹相合多年,咋就弟妹这么会骂人的?”
  苏氏掩嘴哧哧乐,然后说道:“我又不是斗鸡,见谁叨谁,但人家都欺负到门上来了,我还当那面人?没啥大事的,总的顾忌彼此面子,这人呀,本来就是你好我好的,总不能当我是面人就使劲欺负吧?无伤大雅的小事就发脾气,那不讨人厌呀?”
  国公夫人啧啧的,笑道:“这以后我可不敢得罪了弟妹,别哪天给我个老大没脸,可就难为情了。”
  苏氏挽着表嫂道:“那哪能,表哥表嫂都护着我和老爷,我们感激还来不及,以后还要靠着表哥表嫂多照应哪。”
  好话一箩筐,又不用花银子,国公夫人听的高兴。正要回屋,见有个婆子带着一个婆子急匆匆的进来,说要找贤淑夫人有急事说。
  苏氏好奇,不认得这婆子,那婆子给苏氏福身,忙自报家门,是苏氏认得的一个夫人的下人,她快速转达了她家主子的话,这下可好,苏氏和国公夫人都毛了,顾不得和屋里人说什么,苏氏就拉着国公夫人直奔皇宫去了。


第701章 哭诉
  苏氏和国公夫人坐在马车上,国公夫人一个劲的解释道:“弟妹,我可真没答应那个姜王妃,当初她也是让我带话来问问,那事是我糊涂,后来七娘子进了庵里,也就没提这事了,弟妹,都怪我糊涂,可这次我真的是被她诓去你那的,事先要是知道,我能上门打你脸吗?瞧我这嘴,我的意思是,七娘子给人做妾,那是不可能的事,我再糊涂也不至于连这个都不明白,怎么会带她去见你?”
  看着紧拉着自己赔笑的大表嫂,苏氏只好安慰她,一个国公夫人就因为那时的一次失误就给自己低三下四赔不是,苏氏也没必要把气撒在不相干的大表嫂身上。
  “表嫂,我知道,咱们亲戚多年,我当弟妹的怎么不了解表嫂?这事不怨你,是那恶人造谣,表嫂,我先给你说个事。”
  国公夫人一激冷,啥事?难道表弟要去闹腾?哎呀娘呀,真想打自己一个嘴巴,你说那年自己脑子怎么抽了,咋想给三房说什么亲,还是个当妾的亲,自己怎么就是欠收拾呀,谁来救救我?表弟要是闹上国公府,我老脸丢尽了,当了国公夫人还没嘚瑟一年哪,就要被送家庙去吗?哎呦喂,姜王妃,我太阳你先人,你可真把我害死了。
  国公夫人眼睛都不会转了,也不敢张口问,就想装晕。
  “表嫂,我家七娘子已经定了给八皇子当正妃,姜王妃这话说出去,不是变成我谢府一女定两家了吗?还是一家当妾?这让皇家怎么看七娘子?”
  国公夫人呆了!八皇子正妃!好事呀!
  可是,我怎么办?岂不是我更是要丢人丢到皇后那去?国公夫人就想往后仰倒,我也学那姜太妃一回。
  苏氏一把拉住表嫂,紧忙说道:“表嫂,你就别认什么话,什么说你给来传的话,你和姜王妃当着我面定的,你就不承认,本来就不干表嫂的事,表嫂不认她能如何?谁能证明?”
  苏氏再不快说,表嫂就装晕了,这次得和表嫂统一战线,看整不死那婆娘!
  国公夫人也拽着苏氏的说,心道:对呀,我就不知道,啥事不知,和我啥关系?是她姜王妃脑子有病胡说八道,对,弟妹那天就说了她脑子有病。
  眼睛发亮的国公夫人紧紧拉着苏氏说道:“对对对,弟妹,这事我不知道,和我没关系,一会见了皇后我就这么说,本来就和我没关系,是姜王妃脑子有病,发癔症,对,就是发癔症。”
  转眼到了皇宫门口,下了马车,俩人急匆匆走向一个专门女眷进宫的大门,报了了名号,就在门口候着,一会来了人带她们进去。
  一进椒房宫,苏氏和国公夫人就跪趴着大哭,吓了皇后一跳,这是出啥事了?
  苏氏抬起头,满脸是泪,但话语清楚。
  “皇后娘娘,可得给民妇做主呀,那姜王妃欺人太甚!今儿她在自己府里设宴,请了众多女眷,说什么我谢府三年前和她说好,要把我女谢七娘许给她二儿子做贵妾,这次小女回府,她不忘旧约,过几日就纳进府。皇后娘娘,民妇冤呀!民妇没有嫡亲闺女,可是把她当亲女一样养大,如何许给人做妾?姜王妃这样说,要把民妇置于死地呀!娘娘!民妇自认为和端和郡王府没有任何来往,却不知姜王妃为何要这般胡说?还是她知道了民妇小女许了皇家,万般嫉恨!求皇后娘娘做主!”
  国公夫人也是上了岁数的人了,也痛哭流涕道:“皇后娘娘,臣妾冤枉!姜王妃对外说是臣妾牵的线,保的媒,娘娘,谢府是臣妾亲表弟府上,臣妾如何把侄女做媒给人当妾?姜王妃发癔症,前儿个哄骗臣妾说结交我表弟妹,说她儿媳进门没动静,想沾沾我表弟妹的福气,可是见了我表弟妹就说要纳我侄女为妾,我弟妹轰走了她,今儿她又发癔症胡言乱语,皇后娘娘!臣妾冤死了,哪知姜王妃有病,才带她去了我表妹哪,娘娘,我这老脸都丢尽了,娘娘,可要给臣妾做主呀!”
  这两人一顿喊冤,一顿哭诉,皇后听明白了话,但不明白事情呀,急忙叫了吴嬷嬷来,吩咐下去查,然后让人搀扶起两位趴地而跪的诰命,其中一个还是山寨诰命。
  苏氏先爬起来,忙搀扶表嫂,等表嫂做好,接过宫人递来的帕子,给表嫂擦泪,然后自己才坐下。
  皇后糊涂着,急忙接着问,国公夫人就把今儿是姜太妃的孙子和谢府二姑太太的小娘子定亲,她正好在谢府,有人来给弟妹贤淑夫人传话,姜王妃在郡王府设宴,宴会上说了要纳谢府七娘为妾的话。
  “皇后娘娘,臣妾年龄大了,但怎么可能做这种事?我表弟好好的闺女,怎么会送给别人府里当妾去?要说嫡母不慈,会做那样的事,可是我这弟妹是京里有名的慈善人,这个可以去打听,就是臣妾堂姑也没说表弟妹一个不字,妯娌间也和睦,用的着把庶女送给郡王府当个妾?别说是如今光景,就是三年前,我表妹也不会这么做,臣妾这个是可以保证的,可是为何姜王妃诬蔑臣妾?臣妾就是那年想聘她府里的长英县主为孙媳,可孙子在外胡说了句话,得罪了姜王妃,可臣妾也把孙子送到盘云寺受罚去了,这个事满京城人都知道。为何要图谋臣妾侄女?定是听了人说臣妾表弟妹是个有福气的,她庶女为嫡母祈福三年是个孝顺孩子,这才想纳进府好给她儿媳带福气,这也是姜王妃托我带她去谢府时说的话,皇后娘娘可以调查,她听了我弟妹说不愿意,还说她姜王妃要定的人,看京里谁还跟她抢人?谁知她病的不清,都不把皇家放在眼里,皇后娘娘,谢府更冤枉,无辜受累,教养的小娘子出色好了难道就是罪过?这是哪家的理?”
  国公夫人一说,苏氏就随着她话里掉眼泪,说到她时就呜咽几声,一副委屈可怜样。


第702章 发癔症
  这点不用调查,皇后也信,谢苏氏没必要把庶女许人当妾,对她没啥好处,她几个儿子都平平常常,娶妻也都没往高门里去挑,媳妇还都算是送上门的,不像有的嫡母为了亲儿前程就卖了庶女。更何况放着八皇子正妃不要,去当个妾?
  但皇后对姜王妃的做法就弄不明白了,明摆着的不可能的事,为何非要盯着谢府三房女?有猫腻还是她真发癔症?
  皇后娘娘边脑补边听着国公夫人所说委屈和冤枉,也琢磨不透姜王妃所图谋为啥。
  不知觉中皇后在两方就偏向了苏氏这面,口碑很重要呀,姜王妃一向是跋扈的印象,只不过没妨碍皇家,郡王爷愿意,皇后自然不会多管,但苏氏的温和谨慎的印象让皇后觉得她就是个胆小之人,绝不会做那招人骂之事。国公夫人才升级,更注意自己言行了,随国公的家规也是有名的严,不是说你当了国公夫人就可以为所欲为了,犯了事照样进家庙,管你生的儿子是不是世子。
  相比之下,姜王妃做人做事就落了下乘,养个闺女和她一样跋扈。
  等来人一说,确实姜王妃在宴会是这么对外说的,皇后怒了!我选的儿媳妇你竟敢图谋?还放话哪个敢和你抢谢家女?
  皇后下令,传话出去,今儿她找了贤淑夫人来定婚期,八皇子和谢府七娘子三月十六定亲。并下旨给郡王府,姜王妃发癔症,命太医前去医治,在王府休养三年,要是还不好就去庙里念经去吧。
  国公夫人心里笑了,我的事可摘除了,我回府可以交差了,不然等老公爷回来,我也要去念经呀。
  苏氏赶紧又跪倒叩谢皇后娘娘,国公夫人见状也蹒跚的跪下,咚咚的磕了三响头。
  姜王妃正在郡王府招待女客,欢声笑语,带着侄女儿媳和各位应酬着,世子夫人不郁的跟着。看有人望过来,才勉强一笑。
  正语笑喧阗的,急匆匆的就跑来几个下人,姜王妃变脸怒道:“慌里慌张的?还不滚下去!”
  她的一个心腹顾不得满场诧异的来客,忙要贴近说话,就见郡王爷候着一宫里太监进来,女眷们忙躲到后面。
  那太监面无表情,传了皇后口谕,转身走了,姜王妃耳边嗡的一阵轰响,躲着的女眷偷着交头接耳,等太监走了,也顾不得上和姜王妃告辞,带着下人就逃似的奔出郡王府。
  郡王爷这时是又气又着急,不知这事到底为何,这时世子也急匆匆的赶回来,见父王正问母妃哪,姜王妃反应过来,大声吼道:“肯定是谢府干的!好你的谢苏氏!没想到还能说动皇后!”
  郡王爷上前一步捂住王妃的口,姜仪芳更是吓得紧紧的抓住世子夫人的手,世子夫人厌恶的一甩开,匆匆走到世子身边。
  见母妃提到谢府,世子惊道:“外面在传,谢府三房庶女定亲八皇子正妃。母妃,今天你做了什么?”
  这时周亦然也赶了过来,听到大哥这句话,突然停住脚步,脸色发白,姜仪芳是听了震惊,又看到表哥如此模样,咬牙切齿。
  姜王妃猛地转向大儿子,问道:“你说什么?”
  世子就又说了一遍,姜王妃满眼冒金花,牙齿咬的咯吱咯吱的,除了世子夫人和姜仪芳,其他人不知为何,世子就问了媳妇,母妃是怎么了?
  世子夫人平淡的说了母妃今儿请客说要纳谢七娘给二叔为妾,这话说完,世子惊愕的看向他母妃,周亦然后退两步,两手紧握,窝囊侯爷急怒给了姜王妃一巴掌,姜王妃惨笑一声,往后仰倒。
  郡王府一阵乱套,候着的太医急忙救治,后回府禀告,姜王妃犯了癔症,多亏他去的及时,救回一条命。
  一天之内,三个爆炸新闻把京里人给绕晕了,刚开始的姜王妃要纳谢府七娘为妾,听到的人稀里糊涂,觉得不可能吧,谢三再浑也不会卖女吧,他媳妇更是慈善的名声,怎么会做这种明显的打脸之事?
  紧接着,八皇子的正妃定了!谁?谢三浑人的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