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卿本贤妻-第142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这里的女子随身都带着帕子,帕子就像个服饰,没帕子都无法出门似得,随时都要用。
  “如果是我,顶多毒死他一家老小,可孩子怎么办?除非一起死,不然将来也是落到那里正手里,没准生不如死!王香草娘家人还算是个好的,哥哥为了她被打断腿,这次又是她娘家人给她出头,她娘说了,这次是抱着一家人必死的决心,因为不知贵人会不会管,如果不管,张里正不会放过她们一家人的,可怜呀,又可敬,多少娘家人眼睁睁的看着闺女被婆家虐待死,考虑自己儿孙,没法出头,这王香草的娘也是难得。”
  苏氏来这就在苏府,官家,没受过苦,嫁到侯府,更没受过苦,低阶层的事顶多听春草说些,但春草是苏府家生子,也没怎么在乡下过活过,其他的她也接触不到,当初秋藤的小姑子在婆家被虐待,秋藤婆婆每日啼哭,也没法子,还是秋藤求了苏氏,才通过宋表弟解救回来的。
  她自己陪嫁庄子就那年出了个要溺死孙女的,她气不过,救了那女婴,把那一家子都打发了,女婴托夏墨找人领养,也是庄子里的人,那以后,她就让她四个春四个夏都盯着,不能出现打骂媳妇和孙女的事,发现就一家子都去矿上做苦力。所以没人敢那么做,慢慢的,她的陪嫁庄子最好娶媳妇,因为主家能给媳妇做主。
  不像素娘,以前在乡下生活过,就更有感触。
  苏氏就说等来了大夫验完伤,就给王香草母女尽力医治,等事情处理完了,就带她们母女走,让素娘转告王香草,她娘家人一起带走,让她放心。
  什么药材钱财的苏氏就不必交代,素娘也不会吝啬,该用的费用自然记到三房账上。
  苏氏回去后,就和三老爷商量,买人的事该让谁出头?宋表弟又不在(你夫妻俩都把宋八当苦力?),不知找谁。
  三老爷说道:“先办了这事,不行找表姐,让她买了人,走时把人都带到辽东去,也免得将来那个畜生仗着是亲生父亲再找上门,离了京里,何家以后要耍赖也找不到人。”
  是哦,再是恶人,也是四个女儿的亲生父亲,将来找上门,对个无赖父亲,当女儿还真没法不管,就算将来能找到辽东去,那里风气不像京里那么规矩多,他也不敢胡来。
  苏氏拍手道:“我看行,告诉表姐,将来这四个女儿都嫁那武夫当兵的,那畜生就是找到了,女婿把他打出去。”
  然后苏氏就对着三老爷发表了长篇大论,什么她要是遇到这等恶人家,就把一家子老小都毒死,带着女儿跑到没人的山上去,什么把恶人砍个碎块喂狗,什么把表妹砍了四肢装在坛子里,反正就是把以前电视上看的能想起来都表说了一番。
  三老爷听的目瞪口呆,太太这哪里听来的那么多吓人的玩意?这何家把太太给惊吓住了,都开始胡说了。
  三老爷赶紧问儿子哪,苏氏这才打住酷刑展现史,赶紧去郑婆子那找儿子去,都气的把儿子给忘了。
  三老爷也紧着跟着,满脑子都是太太说的那些场面,想一下身子就哆嗦一下,不行,得赶紧办了这事,好回京里去,太吓人了,不是别人吓人,是太太吓人,小白兔变大灰狼了。


第610章 太夫人的教导
  事情罗先生和三老爷一起办了,还带着九郎和郝举人,罗先生说要知人间疾苦,以后能当个百姓父母官,也能为百姓做主。
  县里官府更是忙不迭的接了这案子,有全村人的控诉,手印画押,和三个大夫的诊断,又去村子里调查了下,官府收监了何父和那表姑,还有何祖母。
  偏偏遇见了个县官他娘是受了婆婆的苦,一个女儿因此夭折,知道此事,更是大怒,督促儿子严查此事,那张里正的本家小吏没了差事,张里正也下了岗,里正由他的对头胜任,罗先生的主意,暗示县官提了个新里正的亲属当衙役,这样,张里正一家以后都无法翻身。
  县官在亲娘的督促下,迅速结案,让王香草和何家义绝,四个女儿归母亲,何祖母因为年纪大,也没实质恶略性行为,让张家村族长严厉管教,何父和寡妇通奸,处仗八十,处徒判两年半,流放二千里,那个表姑没过夫丧期罪加一等,处仗八十,处徒两年半,就是要等她生了孩子一百天后。
  这样一判,也不用买人了,罗先生让知县给王家众人开了路引,以后去辽东也方便走人。
  这事一出,张家村张家族长羞愧万当,寡妇被夫家赶回来,算是他张家女,这寡妇怀孕可比虐待媳妇现象严重多了,名声臭遍周边村子,以后族里的闺女可怎么嫁人?又有虐待媳妇之事,哪个敢嫁给你族里?指望族里公正那是不可能了,王氏母女例子在那摆着哪。
  张家族长大恨,把寡妇娘家一支出族和何老蔫一支出族,里正灰头灰脸,又不是亲妹子,只是堂妹,连累他丢了里正职务,怎么会为她一家求情?把求上门来的何祖母赶出去,任由族长处置。
  解决完事情,苏氏也收拾差不多,又交代安排了王庄头一家要注意的,然后带着侯府众人和王土根一家男女老少和王香草母女迅速回了京。
  这已经是七月底了,回去休息下就是八月十五,也好回去过节,几个学子苏氏出主意,让罗先生带着都去柳树庄子读书去,所以罗先生带着郝举人和六爷、九郎去了柳树庄子,都没回京,苏氏直接派人一起去。捎信给夏墨,让她安排。也顺便先把王家众人安排到那里。
  回到府里都午后了,先安排太夫人,侯夫人也来一起帮着,太夫人紧着要给大媳妇学她在乡下救人的壮举,苏氏赶紧告辞回燕旻堂。
  春草和秋枝都跟着忙乎,把宋家三个儿郎安置好,等宋家来人接走,苏府也派人去通知了。二奶奶来接栏姐儿和虎妞,紧着感谢婆母,苏氏累的要趴下,打发她回去。
  宋鹏飞来接了兄弟回家,宋子旦哭嚎着不要回去,旻山也拉着不让走,还要拳打脚踢宋鹏飞,三老爷抱都抱不住,没法,只好把两个宋都留下了。
  苏氏正好想儿子自己去小跨院去住,有宋早晚兄弟一起作伴,就交代郑婆子派人守夜可得看好了。
  娘家苏府是大侄子苏哲志来的,看到两个儿子黑了,但精神气旺了,那眼神都不一样,给姑母一个劲的感谢,说再要是去哪还带他们去,苏氏暗乐,我这真是托管所了。
  晚上,三房儿女都在缘草堂聚餐,三老爷开饭前,又教育儿子善待家人和儿女,不做丑陋之人,让二爷五爷摸不着头脑,不知又有何事刺激了父亲。
  第二天,太夫人召集府里人在缘草堂聚餐,连二房都没落下,饭前就大谈了她解救王家母女的事,说她怎么怒打恶婆婆,说完她的豪放,又对着二老爷有深意的说道:“这家里要是有人作恶,那就会有报应,人要行善才能有福,才能子孙昌盛,娘可以说这一辈子对得起谢家祖宗,没对一个子孙下过黑手,不管孙子孙女,娘都是一样疼爱,这才有了这么多儿孙在跟前,就是将来闭了眼,娘也能对祖宗说声,娘是谢家好媳妇!”
  二老爷虽然面子难堪,但心里也知道嫡母还真没有把他怎么着,和那恶毒嫡母来比,这个嫡母算是好的了,小事上为难过他,总归是抚养他长大而没动了坏心思。
  二太太听了那是深感委屈和羞辱,当着全家面,这个嫡婆婆就没放过她,啥事都能扯上她,她也是有儿孙的人,也算是善人,不然怎么让她抱上了孙子?
  四奶奶脸色变了变,又一脸漠然,只是抱紧了儿子。
  苏氏是发现四奶奶暗自打量了她好几次,又装着若无其事,她想估计和透露药粉之事有关,就是不知四奶奶怎么猜到三房身上了。
  说完,太夫人还给每个孙子孙女都给了封包,说是祖母的心意,都要牢牢记住为人要心善,也祝愿在座的儿孙都像她这么有福气。
  孙子孙女都起身感谢,对于这个祖母不是很亲近,但也知道祖母真不是恶人,特别是庶出的孙子孙女们,多少也知道有的庶出在家里什么状况,这个祖母是没把人放心上,也没糟践庶出儿孙们。
  二房的庶出的八郎就更有感触了,心里还多谢祖母能给嫡母下面子,这样他们的日子也能好过些。
  发了善心的太夫人很满足的看着满堂子孙,更加觉得要惜福知福,重要的是要活的长久才是,饭后歇了会,就让刘婆子陪着在外面走走,给刘婆子继续叨叨乡下的种种。
  第二天,谢二姑太太回来了,说要搬回来住,把个太夫人喜的更是笑个不停,赶紧让人收拾六娘子住的小院,说母女住近点好亲香亲香。谢二姑太太这次没说呛人话,都听从了母亲的张罗,更让太夫人觉得做善事是做对了,看,这个倔犟闺女都变软和了。
  苏氏听说后,还以为是天凉了,旻庄燕子楼靠后山,凉的会早,二姑姐才想着搬回来,她哪知道是自家儿子影响了二姑姐。
  苏氏让二奶奶收拾带回来的物产,分类下,准备好几份,都送那些府,把苏府的格外放着,过几天她亲自送去。


第611章 送礼
  周越康听说廖娘子要和母亲搬回谢府,他着急了,听宋昆驰显摆给冷娘子送了个定情信物,也偷着去珠宝楼买首饰。
  女掌柜认识周越康,见过他陪姜太妃来过,忙殷勤的跟前跟后,周越康不耐烦的挥手打发了他,自己细心的看。可琳琅满目的,他看的眼花缭乱,又不怎么懂,只帮祖母挑过,没给小娘子买过,他哪知道什么是新式?就想别挑个过时的,送了让人笑话。
  于是,周越康又招呼来女掌柜,问道:“有没有新式的,给小娘子的头饰,拿来瞧瞧。”
  女掌柜请他坐下,忙吩咐倒茶,自己挑了些端来。
  周越康这才注意到店里都是女客,有几个小娘子还偷偷打量他,他瞪眼过去,那几人赶紧低头看首饰。
  周越康听着女掌柜的介绍,伸脖细看,一眼看中一个石榴红的金累丝红宝石步摇,那中间的红宝石艳而不俗,周越康想起第一次见廖娘子就穿一身红衫,再带上这个,嘿嘿,那可是独树一帜,绝对的浓烈,就像廖娘子那一笑一动怒,喜怒都是让人喜爱。
  女掌柜看他拿起这步摇就傻笑,猜想是送中意人的,就介绍这步摇的难得,说是一整块的宝石做的,难得的珍品,小娘子见了绝对心喜。
  周越康问了价格后更满意,物贵才配小娇娘。他也不怕店家会乱要价,京城还没谁敢糊弄他的。
  周越康盯着女掌柜给包装好,还看中了个红色木盒,又另挑了一对红宝石耳坠,脑海里出现廖娘子带上后对她含情微笑,那心里是荡漾的粉红色泡泡直往外冒。
  怀揣着礼物的周越康兴冲冲的赶回旻庄,刚好看见廖语冰和俞娘子拉着手在说话,周越康一旁瞎转悠等着她俩说完,才拦着要走的廖语冰。
  廖语冰一看是这个没事就探头探脑的坏怂,立眉问道:“有事?”
  周越康瞎转悠时就琢磨该说什么,才能打动小娇娘,等看了廖语冰的浓眉一立,那红唇开口,根本不记得刚想的什么美词,涨红了脸,掏出木盒,往廖娘子手里一塞,撒腿跑了。
  廖语冰被迫塞了个东西,看也没看的就喊道:“喂!你要干嘛!”
  喊完看见有人往这边看过来,她跺下脚,低头看手中的木盒,见俞娘子冲她笑着摆摆手走远了,她忙走回去漫沙阁。
  谢二姑太太正让人把一些零散的用品包起来,准备让人去叫女儿,让她也交代人把她自己屋子里也归拢下,等明天侯府马车到了,直接可以回府了。
  廖语冰进来,急忙说道:“娘,那个周家的塞给我一个东西就跑了,我都喊不极,又不好扔了。”
  谢二姑太太接过来,打开一看,诧异了下,眉毛动了动,说道:“你去把宋小二叫来。”
  廖语冰也看到盒里的首饰,脸通红,急着说道:“娘,我都不知是啥,我可不认得那个祸害。”
  谢二姑太太沉脸道:“急慌什么?遇事要沉稳,这事我知道了,你去叫宋小二。”
  廖语冰咬着牙转身出门。
  宋小二被叫进来,还以为姑祖母有什么交代,谢二姑太太就问道:“周家的何时对语冰上了心?”
  宋小二还没见过这么直接说话的妇人,又是长辈,他只好把路遇后周越康的动心说了,谢二姑太太点点头,递过木盒,说道:“这个你还给周家的,就说有长辈在,还轮不到他。”
  宋小二接过来,也不敢多问,忙应了。
  出门后他打开一看,捂嘴,忙跑远了,才哈哈大乐,急忙找来周越康,把木盒塞给他,挤眉弄眼笑道:“康哥,你的东西还给你。”
  周越康看到那个木盒,就知是刚送出去的,不,塞出去的礼物,涨红了脸,急道:“怎么在你这?”
  宋小二收住笑,说道:“你傻呀?你这会送这个,不是你是郡王家的,得让人打出去。”
  周越康道:“你不是也送了?”
  宋小二照他后背拍一下,“傻蛋!我那是定亲之后给的,没定亲我给,那是私相授受,哪个正经小娘子会接个外男的礼?”
  周越康垂头丧气,“谁像你,会唱戏,知道那么多,我上哪知道去?”
  宋小二直咧嘴,指了指他,笑道:“这是规矩!我还以为你从戏本子上学来的,小娘子和人私定终身哪。”
  周越康找个地坐下,把木盒塞进怀里,嘟囔道:“我上哪看戏本子去?这规矩也没人告诉我呀。”
  宋小二好奇道:“你跟着太妃长大,就不知道这?”
  周越康道:“我小时候,我祖母还说看见喜欢的就牵手拉回家里来哪,大了,祖母说中意哪个就赶紧下手,晚了就没了。”
  宋小二扑哧的乐了,周越康使劲推他一下,差点把宋小二推倒,“你还笑!赶紧帮我想下法子。”
  宋小二道:“你送前咋不问问我?偷偷摸摸的,看!坏事了吧?我给你说,我姑祖母没把你打出去,就是难得了,姑祖母说了:有长辈在,轮不着你。看,得罪岳母了吧,还想娶人家闺女,难哦!”
  周越康急了,起身问道:“那咋办?”
  宋小二一把把他拉下坐好,又拍了他一下,心道:趁这次机会,可得好好多拍你几下。
  “说你傻还真是傻!廖表姑孝期,这会接了你的礼,让别人怎么看?这是一,二吗,你个小儿郎背着家里长辈给人家礼,让你家长辈咋看廖表姑?你这是把人家小娘子玩火坑里推!自己把自己害死喽!”
  周越康看宋小二幸灾乐祸,对自己的莽撞是越想越气,又想这个歪货这会咋门清了?
  宋小二是最近经常听祖母教导,国公夫人也担心孙子不学无术的到时让孙媳妇看扁,学问一时学不会,但常识规矩可要知道,不能说话办事都露出没有规矩,也后悔放任这个孙子长成这样,只好集中教导下了。
  但他可不会说是才知道这些,还睁大眼睛道:“这是规矩,自小都知道的,你是太妃给惯坏了,养歪了,不信你拿着这礼物回去问问太妃,看我说的对不对?”


第612章 血誓
  周越康回了郡王府,见了祖母,拿出木盒递过去。姜太妃还以为孙子给自己买的,眉开眼笑的打开,嘴里还道:“还是我孙子好,记得给祖母买东西,哟!这个祖母戴可不合适,康儿,祖母留着,将来给孙媳妇,看着就是好东西。”
  周越康忙说:“这个是给别人的,祖母的我以后买。”
  姜太妃诧异,又乐呵道:“给廖娘子的?这个好,看着喜庆,祖母给你收着,到定亲那日,你亲手交给小娘子。”
  周越康听祖母也这么说,就把刚刚干的事给说了,姜太妃是拿着步摇哭笑不得,“哪有你这么办事的?要是哪个傻小子给我孙女这么一个,我得把他打出去不说,还得叫来他爹娘教训,咋教的儿郎?没规没距。”
  说完想起这咋教的儿郎是自己带大的孙子,又气的敲了一下孙子,“不懂不会回来问祖母?自己去办傻事?把祖母的脸都丢尽了。让人家怎么看郡王府,谁给你出的馊主意?是那宋小二?”
  周越康忙道:“可不是他,是我自己瞎琢磨的,刚他还笑话我啥都不懂。”
  说完又嘟囔道:“没听祖母说过呀,我怎么知道?”
  姜太妃把步摇放在木盒,都不知怎么接话,谁能想到孙子连这个都不懂,周越康还委屈的说:“我以前又没相中过哪个小娘子,也没定过亲,到哪里知道这些。”
  姜太妃点点头,“也是,我孙子内心憨直,哪有那么多道。”
  周越康可不想这会听祖母说这些,他摇着姜太妃的胳膊急道:“祖母,那怎么办?这下谢府二姑太太怎么看我?祖母,你赶紧给我定下来,那我就可以送礼了。”
  姜太妃呵呵笑道:“别晃,头晕,乖孙子想媳妇啦,那也得等别人过了孝期,你这么冒冒失失的,再把人吓跑了,祖母可到哪给你找媳妇去?”
  周越康道:“宋小二说了,没准谢府姑太太带廖娘子回江南了,祖母要是晚了我媳妇就没了。”
  姜太妃还没见过孙子对哪个小娘子这么上心的,笑话道:“这要是娶了媳妇,可要把祖母扔一边去了。”
  周越康郑重说道:“那不会!祖母放心,肯定是孙子带着孙媳妇一块孝敬你,到时祖母就享福吧,再给祖母生几个曾孙,再生玄孙,祖母就帮我带孙子,多好,哈哈!”
  姜太妃被他说的也哈哈大乐,道:“祖母成老妖怪了,到时再吓着你孙子。”
  周越康笑道:“那哪能,祖母肯定越活越年轻,别人还当是祖母孙子哪,我就只管生,祖母帮我养。将来一堆曾孙围着祖母,那才叫好哪。”
  姜太妃被恭维的心里老开怀了,谁能说我孙子不好?我孙子就是那么好,那么好,就是我的大宝贝(那么熟悉?),不行,我得随了孙子的心,得把这事给定下来。豁出去我这老脸,还不信谢府姑太太能把我咋着?
  周越康是想起宋鹏飞说的那些,就问道:“祖母,妇人贤惠应当给夫婿纳妾的吧,应该大度,不能小心眼吧。”
  姜太妃点头道:“那是自然,开枝散叶,子孙越多越好,都是这个理。”
  周越康就糊涂了,又问道:“那上回堂姐的事,为何祖母要打上门去?”
  姜太妃一噎,半天才说道:“那不一样,我郡王出去的哪能让婆家欺负?别说有子,就是没子,纳妾生也好,过继也好,必须来给我郡王府说声,就这么背着偷起人来,祖母自然要打上去。”
  周越康心想,看来宋鹏飞说的对,女家都不会容忍这事,要是指望祖母肯定坏事,还是我自己来。
  周越康就接着哄着祖母,说就等孝期过了再去定。把祖母哄的又给他塞了银票,说别手头没银子出门让人笑话。
  周越康就又冲去旻庄,他想明天廖娘子就搬回谢府,要想见,那可太不方便了,他和谢家没啥亲属关系,这么冒然然的肯定谢府姑太太把他当色胚看,这得先让谢府二姑太太同意了才行。
  想起宋鹏飞说的盟血誓,就让马车拐弯,去买点东西去。
  谢二姑太太正在后山慢步,回想小时候来过这里几次,就喜欢后山的风景,这会秋凉了,她披了个薄斗篷,也没叫女儿,自己慢慢的寻找儿时的记忆。
  又想在江南的两个儿子,明年就要科举,说考完就会上路来京,那确定的口吻,举人是必中的,谢二姑太太脸色露出笑意,就想得赶紧把宅子定了,自己也好赶回去,家里的事她不放心。
  一会有婆子来说,郡王府的小儿郎找太太,谢二姑太太愣了下,不知这毛头小子为何找自己,就算是为了亲事,这么莽撞,也是不喜。
  谢二姑太太也就随着婆子回到漫沙阁,见周越康在院门外站着,见到她,还郑重的行了晚辈礼。
  “进来吧”
  进了屋,谢二姑太太坐下,还没等开口问,那毛头小子扑通跪下了,吓了谢二姑太太一跳,不管咋说都是郡王爷府上的,又是姜太妃的宝贝孙子,谢二姑太太可不能无缘无故的受他这番大礼。
  谢二姑太太站起道:“你起身,有什么话就说。”
  周越康摇头,还说道:“谢婶子,你先坐下,听我说完。”
  谢二姑太太坐下,心道还婶子了,真不外道。
  就见周越康不知从哪里拿出个小碗,放到地上,又掏出一把小刀,往自己左手腕划了一下,学一滴滴的滴到小碗里。
  谢二姑太太急了,“你……”
  还没说话,周越康就说道:“我周越康求娶廖娘子,一生永不纳妾,违背此誓,定让我死无葬身之地!”
  谢二太太见他要端碗,上前一把把碗抢过。说道:“周家儿郎,这血誓可不是闹着玩的,你还小,别在这闹气。”
  周越康固执的说道:“谢婶,我没闹气,我都想了好几个月了,如果娶了廖娘子,我定不负她,我知我现在说啥都没用,我只做给你看,看我将来会如何?我知道除了有个好出身以外,我没啥能耐,但我不会让廖娘子受苦受罪,我俩人一起白头到老,将来老了也是埋一块。”
  廖娘子在门口听着周越康的话,不禁然的眼眶微湿。就听到里面母亲说道:“你起来吧,这事以后再说。”
  周越康站起来,但心里不知道这是同意了还是没同意,谢二姑太太见他眼里的疑惑,又说了句:“父母都愿看到佳偶而不是怨偶。”
  这句话周越康听懂了,心里大喜,给谢二姑太太行了礼就告辞了,还说明天来帮着搬回谢府。


第613章 回府
  宣平候府太夫人等来了女儿和外孙女,还附带跟着三个小护卫,见一是好友之孙,俩宋家的,没想那么多,热情招呼,谢二姑太太简单说声旻庄遇见的,谁也没在意。
  只是苏氏见那姜太妃孙子分外献殷勤,多看了两眼。
  太夫人揽着廖语冰,看她如看三女儿,更是心疼,廖语冰从小母亲比较严厉,从没有对她如此,她的性格也不是扭捏的,很不习惯被人揽着,她别扭的歪坐在外祖母怀里,听外祖母我的乖孙我的心肝的,浑身都起鸡皮疙瘩。
  谢二姑太太不像平时那样会招呼女儿起身,只微笑听着母亲叨叨,扭头见侯夫人和苏氏坐着相陪,开口道:“大嫂弟妹,你们回去吧,我和母亲说会话。以后没啥事也不用过来。”
  侯夫人和苏氏巴不得,忙起身客气几句。
  侯夫人在路上才悄声问道:“弟妹,我咋觉得二姑太太这回和善了许多,说话也温和了。”
  苏氏装傻:“和之前一样呀,二姑太太只是不爱说话,人还是不错。”
  侯夫人深意的看她一眼,笑道:“你呀,不说了,你回去忙吧,才回来,不定多少事等着你忙哪,回头得空了找你聊回。”
  苏氏笑着应了,俩人分头各回各院。
  回去后,三老爷问了问就没多管了,现在旻山慢慢可以脱手了,有宋早晚兄弟陪着,他玩得不亦乐乎,就是要随身带着他的宝贝被子,玩会想起了就抱起使劲嗅下,然后接着玩,让郑婆子专门交代人看好了那被子,可不能找不着了惹得小祖宗哭嚎。
  正和老爷说话,二爷抱着保武进来了,苏氏还奇怪他怎么没去旻庄,没等问,二爷就说道:“母亲,大舅母病了,儿子怕母亲着急,就没去乡下告知。”
  苏氏急了,打断二爷的话问道:“怎么?又有谁气着你大舅母?”
  二爷还奇怪母亲咋知道舅母是气病的,见母亲着急,还安慰道:“母亲别着急,现在好差不多了,儿子没法去,就让媳妇天天去伺候舅母,保武是儿子带的,保武听话的很,好带。”
  苏氏不想听儿子的育儿经,平时听听也就罢了,这时哪有心情听他啰嗦,依旧打断:“做的好,你舅母平时没白疼你们,老二哪?去没去?”
  二爷道:“五弟也去了几次,弟妹也去了,媳妇看家里没人照看侄子,就让弟妹回去了,我见五弟也忙,也就让他不用天天去,有儿子和媳妇在就行了……”
  “没说又出来啥事?”
  “好像是二表哥吧,反正二表哥又挨打了,……”
  苏氏扭头对老爷说道:“老爷,我回娘家一趟,你就别去了,有啥我再派人回来说声。”
  三老爷应了,带着二爷赶紧出去,别在这啰嗦的太太心烦,三老爷知道太太是把舅太太当亲娘似得,知道舅太太病了,肯定心急,帮不上忙的别在跟前啰嗦。
  走前三老爷还说了多拿些补品,把庄子上带回来的物产也多带点。
  苏氏原打算这几天就要回娘家看看的,回来事多,今天二姑太太回府,她也不好不在府,虽然这会快午食了,但也等不到明天,收拾了东西赶紧去了苏府。
  陶氏半靠在床上,见苏氏急匆匆进来,惊了下又埋怨道:“谁给你说的?我不是交代不要告诉你姑母的吗?”后一句是问跟前的苏王氏。
  苏氏坐到床边说道:“不怨大侄媳,是我家老大今儿才说,我就急忙回来了,大嫂,好些了吗?有啥不舒服的?要是哪里不舒服就赶紧给大夫说,素娘也有了身子,不方便过府,就让府里的大夫时刻盯着点。”
  高血压可不是闹着玩的,说不行立马血管就要堵了,严重点脑溢血更完蛋。
  陶氏见小姑子这么为她上心,也欣慰,还笑着对儿媳说道:“你看你姑母,总当我是孩子哪,她如今带着一群小的,就看谁也是小的了,我这个岁数了,哪能不知道好歹?不舒服肯定找大夫。”
  苏氏见大嫂还不经心,更着急,她前世也是如此,头一回头有点和平时不一样的晕,歇会了也没在意,没到一个月,就又是如此症状,但严重了,无法站立,赶紧去医院,就来不及了,后来给医生说了这事,医生说如果头一次来医院,治疗半个月就不会中风,以后再时常注意,每年检查两次,好好保养,也就没啥大事。
  苏氏没法说这话,只好拿太夫人来举例,说:“大嫂可别不当一回事,我婆婆当初就是这样,给她说过几回,都说自己身子好着哪,又不忌嘴,后来就有次生气,一下歪倒了,不是我精心伺候着,哪里能恢复成现在这样,能吃能走的,好多人都半边身子不能动,只能在家躺着。”
  还没说完就捂嘴,忘记了要瞒着大嫂的病情,刚光顾着着急,缺心眼的苏氏说秃噜嘴了。
  见大嫂眼里的吃惊,苏氏又忙道:“我这不是拿我婆婆举例吗?不管啥,都要事先注意,我才四十出头,都开始注意了,过几天就找素娘诊脉下,大嫂看,我都瘦了,就是我婆婆在乡下见我吃太多,见天的给我讲她那会也是爱吃,又不注意,爱生气,就得了病,我现在被我婆婆叨叨的,看谁身体不舒服就说我婆婆的病史,反正大嫂多注意就行。”
  听苏氏这么说,陶氏点点头,她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