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卿本贤妻-第139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看着孩子们玩的欢蹦,不知怎么苏氏就想起二房那可怜的四奶奶来,虽然见面不多,但是四奶奶总是恭敬的见礼,旻山病了,她还背着二太太送了药材过来,每回三房有啥喜事,她也总是偷着让人送了礼,就是碍于两房不和,从没来过三房,也没和二奶奶五奶奶来往过。
苏氏想起她那带着悲苦又强笑的脸,心里叹气,再看自己跟前这堆嬉闹玩耍的小儿们,可以想象四奶奶将来的日子更加难过。夫婿没得生,但这罪名得妇人背着,还是二太太那么个刻薄婆婆。
烂好人苏氏心里不忍,如果四奶奶知道儿子被喂了药,能早点看大夫,没准能治好哪?素娘不是说吃多几次才会太监吗,才吃了一次,早点医治,没准还有希望。
春草这次没带来,苏氏是想让她休息阵,也好在府里多带带慈安,母女要多接触才有感情。苏氏没得人商量,又不能给老爷说,晚上翻来覆去的想,到底告诉四奶奶合适不合适,不知道还能充满希望的活着,要是知道了,那可是晴天霹雳。
可是看着旻山,苏氏又觉得应该早知道早治疗,不能因为怕伤了四奶奶的心,耽误了孩子,要是四奶奶知道,肯定也是愿意给儿子早治疗,哪怕再气愤,哪怕心里再痛,还是孩子是最重要的。
想通了的苏氏歪头就呼呼大睡了,可三老爷却思虑半天,看太太翻来覆去,他不知太太又发愁啥,但太太不说,他也不问,怕打扰了太太的思路,对,太太是这么说,有次吼他说:你能不能别说话,让我好好想想,打乱我的思路,我都不知想哪去了。
三老爷不知有啥还想的睡不着了,还有啥思路?太太还说什么思想之路,都啥怪玩意,哪来的这些胡言乱语,都不知岳家的书房里都是啥书,让太太经常的胡说一些乱词。
第二天一早,苏氏准备了些庄子里的物种,给府里各房送去,派了秋藤回去,二房的事秋藤知道的不多,苏氏就写了封信给春草,还用了原来和春草开玩笑时教她的连字暗语,那是以前无聊,苏氏就给春草乱讲改编了的故事,也说了怎么留暗语,苏氏说只能她俩看懂,谁拿了也看不懂,将来有啥事,就密信联系。
秋藤就带这这个密信回了府里,春草接过信,看了半天不知啥意思,又看了遍,上面写着:把家看好,找小的衣服,带给二爷,也给老爷拿件,让秋藤多吃饭,药捎回来点,没事多准备,湿透给晒干,别忘加四个,还有慈安奶娘,奶娘的多给些。
这牛头不对马嘴,太太交代的这是什么?
秋藤看春草不解的看着太太写的,想起太太交代的,说道:“太太说了,要是春草看不懂,就想想潜伏,那个什么潜伏。”
春草开始没听懂,又问了一遍,笑了,重新看了看纸上写的句子,皱了下眉,问道:“庄子里没啥事?太太如何?”
秋藤紧张的回答:“没事呀,太太挺好的,太夫人都是每天乐呵,小主子们也都玩的高兴。”
春草点点头,知道太太又犯了心软的毛病,肯定是看到孩子们,可怜四奶奶,所以才想把这事让四奶奶知晓。
唉,春草叹气,就当给十一郎积福吧。
春草找个折子点着把太太的来信给烧了,对秋藤说道:“你回家歇着,明儿再回庄子,回去给太太说,我知道了,会办好太太交代的事,让太太放心,三房都好,二奶奶五奶奶都好。”
春草自己琢磨了半天,想这样也好,刚好趁太太不在府里,二房要是闹腾,也和三房无关。
叫来秋叶,春草把太太的吩咐说了,秋叶还说道:“二房的事管它哪,能不能生和三房无关,害人的也是二房的人。”
春草瞪了她一眼,说道:“那是太太心善,可怜四奶奶母子,不管怎么说,四奶奶是无辜,小二郎更无辜,太太还不是看着十一郎,想起这,就当给十一郎积福了,你这事要安排好,不能让四奶奶太过绝望,就说那药吃多了才会……,就说早治疗早好,怎么找人透露,你可安排好,不能给太太惹祸。”
秋叶忙赔笑道:“知道了春草姐姐,我办事你就放心,绝不会坏了太太的事。”
春草拿了银子递给她,说让她打点用的,秋叶接过给春草福身,春草笑着推她出去,说把事做好了就行。
第597章 四奶奶
二房,四奶奶懵了,东书也是一脸的惊恐,南琴手足无措的站在旁边,两手使劲的揪着衣袖。东书和南琴都是跟着四奶奶陪嫁的心腹。
半天四奶奶才回过神来,不相信的问道:“听谁说的?”
南琴低声的又说了一遍,四奶奶怔住了,泪珠在眼里打转,突然捂了脸无声痛哭,慌得东书拿了帕子过来。
四奶奶哭着哭着猛地抬头,说道:“我说这几年四爷跟念经的和尚似得,就是妾都没生下一个孩子。”
东书给四奶奶擦满脸的泪痕,劝道:“奶奶守着大郎过,好好养大了娶妻生子,其他的也别理会。”
南琴还站在不安的来回揪袖子,东书瞧她那样,问道:“你还有话没说尽?还不给奶奶说!”
四奶奶质疑的看向南琴,南琴是左右为难,这话要是说出来,四奶奶该咋办?不说又不行,她踌躇半天,不知怎么开口说。
南琴鼓气勇气闭着眼一口气把大郎也吃了那药的事说了,没等她说完,四奶奶就一口血吐出来。
南琴扑腾跪下,四奶奶瞪着血红的眼睛,嘴哆嗦着,指着南琴的手也一个劲的哆嗦,嘴角的鲜血衬的脸白的吓人。
南琴满脸是泪,跪着往前走两步,哭道:“奶奶,说只喂了那一次,没准还能治好……”
四奶奶收回手,两手紧握,南琴看着血从手中间滴答下来。
刚东书看南琴跪下就赶紧出去打发了外面的下人,又关紧屋门,回来看四奶奶怒目圆睁,整个身子都在发抖,东书也在南琴旁边跪下。
“奶奶,你可得保重身子,再想办法,一切都来得及,奶奶……”东书强忍着眼泪,两手拉着四奶奶僵硬的双手。
四奶奶不说话,她心里是恨不得,恨不得去杀了那下药的,但更恨婆母二太太。
四奶奶顾氏,是鸿胪寺少卿二房外放宜州知府的嫡次女,有次她父亲进京,经过友人介绍,和二老爷结识,定了儿女亲家,那时的二老爷作为侯府唯一读书人,还是有看头的,又是嫁给唯一嫡子,顾家也看好谢府二房,可二太太那时想定了自己亲弟的嫡女,可侯府被三姑奶奶闹腾的不结表亲,二太太还没想出法子,儿子就让老爷给定了亲,所以,二太太一直对顾氏不满。顾氏家风严谨,自小读书,嫁进侯府也是对公婆恭敬,对夫婿也是敬慎服侍,对待夫婿妾室照应有加,面对婆婆的刻薄,也时刻记得女戒里的曲从,一直都逆来顺受,战战兢兢,生怕错行一步,让娘家蒙羞。
四奶奶只生了一个儿郎,夫婿再没进过她的屋,她一直以为自己不讨夫婿欢心,也没那个羞耻心来期盼他能在正房就寝,也希望妾室能多生几个孩子,但一直没有,面对婆婆的指责和谩骂,四奶奶心里也委屈,夫婿不进房,她上哪去生孩子?妾室没得生又不是她的错?
四奶奶自问没有暗害妾室的心,还巴不得妾能生几个,好让婆婆欢喜,她也好安生的带大儿子,满心都扑在儿子的身上。
但今天这个事,让她心底一直压的那意思恨涌上心头,对婆婆的恨,如果不是她,怎么会有这种事发生。更恨四爷,有什么为何不给结发妻说,早点知道,大朗也不会再被恶人暗中喂药。
四奶奶满腔的恨意,脑子里一片混乱,脑海里儿子的笑容,婆婆的恶骂,四爷的冷漠,挨个出现。
四奶奶突然对东书说道:“三婶院里来了个大夫,专治小儿,你去探听下,我要给大郎看大夫。”
东书犹豫了下,说道:“要不先去外面看看?一个府里,露出口风,大郎就……”
四奶奶一脸坚定的说道:“不,去外面不见得保得住口风,已经这样了,先看了再说,那个大夫听说是外地找来的,肯定对小儿病有专长,不然三房也不会收留在府里。”
东书听四奶奶这么说,赶紧说道:“奶奶,我偷着去求三房的春草姐姐,要是行,再想办法去大夫那。”
四奶奶摇头,然后说道:“不用,你就去请大夫过来,就说大郎有些不舒服,大房的小儿也是找文大夫去看,正大光明的请来,偷着背着更让人多疑。”
又吩咐南琴把大郎带来,四奶奶也把出血的手简单用帕子包了下。
文大夫来了二房,给个小儿郎把了脉,并没大问题,就说了些平时要注意的地方,看看一边坐着的四奶奶脸色苍白,反而有些不对。
四奶奶让南琴把大郎抱里间,就把儿子被恶人吃了绝子散的事说了,说只喂了一次,能有希望治好吗?
文大夫见多了内宅丑陋事连累的病人,对这个也没什么稀奇,只是问了要知道吃的什么药,最好要有现成的药,看下成分,可以解下。
送走了大夫,四奶奶起身在屋里转圈,又找来东书,悄悄对她吩咐几句,东书点头应了。
没一会,东书回来,低声说道:“我问了原来伺候降香的丫头,让她好好找找,奶奶放心,许了她银子,奴婢看她神色,对这并不多惊讶,也没多问,奶奶说,要不要找来问下,没准那丫头知道点啥。”
四奶奶道:“先不用,我刚想了想,这事不对头,好像是有人故意透露给我,先等等,看那丫头怎么回话。”
东书一听这话着急了,“奶奶,要是有人使坏?那咱们……”
四奶奶道:“侯府谁给二房使坏?呵呵,就是咱们这院,四爷谁都不近身,哪有什么宠好争?再等等,我心里有数。”
春草那边,秋叶说道:“四奶奶的陪嫁找到了降香跟前的小丫头,说如果能找到那药粉,就给丫头一百俩,那丫头不敢答应,来求我的主意,春草姐姐,这样下来,四奶奶就会想到是咱给她漏的口风了。”
春草道:“无妨,太太说过,四奶奶人品和二房人不一样,太太还说可惜了四奶奶,你先让那丫头稳住那边,说好好找找,要等太太回来,听太太怎么说。”
秋枝应了,告辞要出去,春草又叫回来她,说道:“这事怕是四奶奶冷静下来会疑心,你让那丫头像啥都不认,什么都找不到,等太太回来再说。”
等秋枝走后,春草又为太太的心软头疼,二房那个烂窝管它干什么,到时候再把自己给拉扯过去,犯不上。
第598章 醉酒
府里春草惦记着太太何时回府,张家村,苏氏看着董表妹那脸色,是红白青,咬着牙恨恨的看着她的儿子。
朱金明缩着肩膀,畏畏缩缩的站着那,太夫人是张了张嘴,又没出声。
董表妹使劲的压下火气,对这太夫人福身道歉:“姨母,都是这不争气的孩子闹得外甥们无法读书,我这就带他回去。”
又转身,满脸羞愧的对苏氏说道:“表嫂,对不住,我这就带他走,回去我教训他。”
太夫人唉唉的,劝说道:“你也别骂他,好好给他说,这酒喝多了伤身子,以后少喝点,如今困难都过去了,媳妇孩子都好好的,没啥可害怕,好好过日子吧。”
苏氏派人去给三老爷说下,找个马车送董表妹一家三口回侯府,不能把儿子带走了,孙子留这吧。她又带着九郎回了西院。
进屋后苏氏忙问道:“这是咋回事?喝多了?”
九郎一脸的嫌弃,眉头皱的紧紧的,说道:“母亲,昨儿个朱表哥不知怎么去了王庄头家,就在他家吃的饭,然后在那喝了酒,被庄头两个儿子抬回来的,回来了也不睡觉,在粮仓里闹腾,大喊大叫,说什么成天跟着他,压着他,骂他是废物,说什么死给她看,也不知是说谁。”
苏氏就想起董表妹来庄子还带着儿子,来后安排朱金明去和九郎他们住,那脸色的变化,估计就是知道自己儿子是个酒鬼,怕他丢丑闹难看。
“母亲,找人换了那铺盖吧,难闻死了,我一夜都没睡,都是酸臭味,屋里的个个都没睡好,那个味。”九郎摇头。
苏氏乐了,这个对味道敏感的九郎,能受得了才怪,苏氏笑着答应儿子,派人赶紧去换了铺盖,再燃点香。
九郎坐下说先不回去,今天先生放假。
呵呵,苏氏想估计罗先生也受不了那味,干脆放假,自己也好躲了。
苏氏让九郎找父亲和弟弟玩去,她去了东院,得问问太夫人这董表妹咋回事。
太夫人正和六娘子叹息董表妹的可怜,见苏氏进来,忙招呼跟前炕上坐下。
六娘子来了庄子是很少出去玩,除了有时陪陪太夫人,其他时间就学些针线活,她见三婶进屋,也忙下炕去倒茶。
太夫人就接着正和六娘子说的往下说:“老三家的,我正说着哪,你表妹命也苦,嫁个夫家是这么个,就两个孩子,女儿不争气,自己挑了个商家嫁了,儿子人倒是个好的,就是经过家里变故,喝上了酒,你表妹是打也打了骂了骂了,啥都没用,偷着也得喝,你说要是喝了睡觉也好,可喝了就闹事,不是和你表妹吵就是砸屋里东西,气的你表妹在我跟前哭。”
苏氏点头,家庭变故,有的承受能力差,就会崩溃,看来董表妹的儿子还是养的心智娇嫩了点,还不如个妇人,看董表妹能千里迢迢的带着儿子媳妇投奔侯府,还对人时时谦和有礼,做人做事都温和恭敬,对太夫人也伺候的周到,可惜了。
苏氏又想起啥,问道:“那表妹儿子可打媳妇?有的喝了酒就打人,能砸东西,万一打了人就麻烦,看外甥媳妇也是娇弱的,还要奶个孩子,遇到……”
太夫人摆摆手道:“那到不曾,你表妹说了,她儿子对媳妇孩子好着哪,从来没动过手,就是喝多了也是和你表妹吵,对媳妇倒没动过手。”
苏氏道:“那就好,要是打人,外甥媳妇就可怜了,不过有了孩子,好好教孩子念书,将来也有个指望。”
太夫人也点头说:“可不是吗,娘也劝你表妹,儿子不成,把孙子好好教好,所以你表妹把孙子看的紧紧的,就怕随了他父亲,你表妹这人又实在,住咱府里,从不麻烦下人,就是孙女的尿片都是她亲自动手洗,儿孙的事她也是亲自一一料理,对儿媳也慈爱,一片心为了儿女,对人也和气,可就是命苦,虽说夫妻感情还好,你表妹夫也没纳过妾,可就是摊了不争气的儿女,你表妹是有苦说不出,对儿女自小也是严格教导,可就没一个争气的,唉,这儿女都是债呀,娘不是也摊了三妮子这个债,也不知去了岭南如何?没捎个信回来。媳妇,你娘家人捎信回来了吗?”
苏氏回道:“还没,估计到了也得先安置了,母亲放心,我交代过了,到了买了宅子就赶紧捎个信,也好放心,家里都惦记着哪。”
太夫人唉了无数声,突然说道:“媳妇,你也别记着三妮子的话,娘知道你恼了她,她走前给娘说了,后悔这么说她三哥,三妮子没坏心,就是那个嘴气人,有时把娘也气的恨不得打死了她,可怎么办?都是亲骨肉,媳妇也劝劝德儿,他那个犟脾气,也就媳妇说的话他还听,娘拜托媳妇,让德儿别计较她妹子啊,媳妇?”
苏氏赔笑道:“母亲,老爷的脾气媳妇也都是顺着来,不然他犯了犟糊劲,闹起来媳妇也没法?”
太夫人拉起苏氏的说,说道:“也是,这亏得是娶了你,还能忍着他,要是换了个人,不定闹成啥样?媳妇呀,听娘的,趁德儿高兴时,多劝劝他,妹子还是妹子,当哥的就忍忍,这要是娘不在了,还不是要兄妹帮衬着?”
苏氏一副受委屈小媳妇样的,对对对,就是就是,让太夫人絮叨满意了,才撒开手,苏氏赶紧提起儿子,太夫人就一副你赶紧去看孩子,不然德儿又抱孩子跑来找了的,赶苏氏走了。
苏氏一溜烟的出了东院,实在不想提起小姑子,烦心。
三老爷在庄子里带着几个儿郎玩哪,九郎也跟着去凑了热闹,小娘子们由郑婆子带着奶娘跟着。
几个小儿郎你追我赶的,时不时传来旻山和宋子旦的尖叫声,石奎和连生也紧紧的跟在旁边盯着。
三老爷和九郎坐在方凳上说笑,看见苏氏走进,九郎起身把位置让给母亲坐下。
苏氏也笑呵问儿子:“老四,跟着罗先生念书如何?”
九郎微笑道:“母亲,罗先生说儿子明年可以去考秀才,说去试下。”
三老爷接话道:“啥叫试下,要是没把握就下回去。”
苏氏推了把三老爷,继续对着儿子说道:“既然先生让你去,你就去试下,没啥大不了的,就当学经验去,反正又不过期,大不了下次再去。”
苏氏是想什么先生大夫说话都爱说一半留一半,罗先生能让九郎下场,还是有几分把握的。
想想有点热血沸腾,秀才他娘哪,嘿嘿。
第599章 孤枕难眠
不指望是一回事,孩子能成器岂不是更好?
谁不希望孩子争气,不说古代读书才是出路,就是现代,谁家有个高考状元,那家长都恨不得戴大红花满街转一圈。
苏氏脑补要是九郎中了秀才,她肯定要大请客,还要请亲家来,让她看看,我儿子你女婿不错吧,你眼光好,挑了我儿子当女婿。想想就是阳光灿烂呀。
三老爷看着太太仰头看天,还嘿嘿的乐,就知太太又神游去了,这词还是太太说的,神游能使人身心快乐,说她能这么万事想的开,就是经常神游的结果。
三老爷是不知道这神游到底是什么,还以为太太能遇见神仙,那种奇奇怪怪的事也就不打听了。
苏氏嘿嘿完了,又问了九郎其他几个一起的学子如何?郝举人读书怎么样?
九郎听了母亲的问话,也挨个回答:“郝举人学业还好,也刻苦,先生说他下次下场有希望,六哥吗,先生想让他多读几年书。”
九郎说完还看了看父亲,三老爷是根本没注意听娘儿俩说什么,苏氏是撇嘴,那意思就是下场了也没戏。
对于古代学问苏氏是一窍不通,只交代九郎多听罗先生的,也可以请教郝举人,毕竟中了举的,那是凭真本事考出来的。
郝举人在粮仓附近漫步,心里念着先生让他读的一些往年的试题,来这郝举人只是为了躲避家里的暗害,对先生根本没抱什么希望,谁知来后,他感叹,幸亏来了,这个先生实在不凡,无论是学识还是教课,总让郝举人一点就透、豁然开朗的感觉。
来这没几天,这精神也好了,身子也没那么疲乏,怪不得母亲隐晦说去乡下苦读备考也好,不然新婚燕尔,怕自己也乱了心思。
圣人说君子要有三戒,少之时,血气未定,戒之在色。自己还是年少冲动,竟然就沉陷在温柔乡里忘了学业?
郝举人在乡下庆幸能离开温柔乡,可长英县主却在给姜王妃抱怨。
“母亲你说,刚新婚就丢下我去什么乡下读书?在家里难道不能读吗?也不想想自己的媳妇孤零零的多难熬?”
姜王妃是压了又压心里的火气,郡王爷见王妃要冒火,赶紧劝女儿,“女婿是要会试的,肯定要苦读,多少学子都跟着先生去住,有的还去了自家庄子读书,为的就是好高中,不然又得等三年。”
长英县主拉着脸说道:“去我陪嫁庄子也行呀,就是郝家也买了庄子,非得去什么谢府的农庄?我看是躲我吧?不然我说我也去,相公怎么就没同意?”
姜王妃忍无可忍,拍桌子厉声说道:“怎么嫁了人还不懂事?哪个学子苦读是带着媳妇去?游山玩水还是念书?去你庄子?你那有先生还是什么?我看没你的话,女婿还有高中的希望,有你在跟前,没准就是落第。”
长英县主也是瞪着眼睛,郡王爷忙呵斥王妃,“长英就回娘家念叨念叨,也是关心女婿,你吼她干嘛?心里烦闷不回家说去哪说?长英,别怪你母妃,她也是替你着急,希望你在婆家好好的。”
长英县主恨恨的站起来,撒气说道:“真是嫁出去的女儿泼出去的水,再也不回来了。”
说完就跑了,郡王爷哎哎的没喊住女儿,回头抱怨王妃,“你就听着行了,说她做什么?”
姜王妃气道:“你就惯着她吧,这嫁了人再不懂事,让婆家怎么容她?时间久了,女婿厌烦了怎么办?”
郡王爷一瞪眼,对王妃他是爱又怕,对女儿那是疼,对其他人,可没那么好气,“他敢?敢对我宝贝女儿不好,看我怎么收拾他!”
姜王妃深吐一口气,转话题问道:“然儿最近的先生如何?”
郡王爷这时才缓了脸色,笑道:“这个先生不错,然儿也说很好,让我多给先生月薪。”
姜王妃更是满心都是欢喜,“然儿自小就懂事,心肠软,我给下面吩咐了,好好给先生和然儿准备吃食,要我说,咱又用不着参加科举,那么勤苦为何?可然儿就说趁年轻多念点书,什么学而优则仕,我儿就是懂得多。”
当初儿子想去书院就读,姜王妃压住了,又让郡王爷托人找了个先生来,儿子每日跟着先生念书,就是发愁侄女还没怀上,最近也不知怎么,侄女收敛了些,儿子脸色也好看了些,姜王妃为了哄侄女,又给了侄女一些好东西,就希望侄女能心里敞快,早点怀上个孩子。
姜仪芳最近是心里舒畅,她软了下来,不再吵闹,表哥也回屋次数多了,但月月的葵水按时来,让她又着急起来,但这事麻婆都不知,她又开始日夜发愁起来。
长英县主气呼呼的回到郝宅,进门就遇到要出门的郝志学,长英县主也没招呼,郝志学微侧身让了道,还含笑微微点了点头。
郝志学那双眼睛不笑似笑,如果眼睛弯起,嘴角挑起,似桃花盛开,俗称桃花眼。
长英县主想起自己难得能记住的一诗词:笑语问檀郎,今夜纱橱枕簟凉。可自己的檀郎却丢下自己夜夜孤枕难眠。
郝英卉在园子里看到县主嫂子急匆匆走过,无奈的叹气,又随着县主进了屋。
虽然县主没和郝英卉打招呼,但这个嫂子,她早已知道脾气。无非是个骄纵的没长大的孩子。别家的嫂子哄小姑子,郝英卉自哥哥去了乡下,天天的陪着嫂子,四处讨好,就是让嫂子不会觉得太闷。
可是还没多久,县主嫂子就开始抱怨,见天的发脾气,如今宅子里就三个主子,母亲和吕姨奶奶去了庵里,庶叔不是读书就是外出,郝英卉也不出去,成天的贴着县主。
郝英卉毕竟是个小娘子,无法理解县主嫂子夜晚的孤枕难眠的念想,她可以白天尽量让嫂子高兴,晚上的事,她也想不到那方面,见多了婚后妇人独自就寝的,哪里理解内心火热的长英县主的渴求。
郝英卉白天累了一天,晚上甜甜入梦,长英县主却在翻来覆去的烙饼。
第600章 掀开
五爷从庄子上回来,奉母亲吩咐,把从庄子上带回来的一些物产给舅家送去。给舅母请安时,见舅母虽热情招待,但面容勉强,大表嫂在一旁也是神色不郁。
五爷见舅家有事,简单转诉了母亲的话,就告辞了。陶氏让苏王氏去送外甥,自己坐下后对赵婆子说道:“真是气死我,老二家的怎么这么糊涂?如今她还怀着身子,还能为她那个娘来跪求我?不是看她怀孕,我还真是……”
赵婆子给陶氏顺着后背,劝慰说:“太太也别生气,犯不上,让老奴说,也别顾忌什么面子不面子,这话还是六姑太太说的,那叶夫人也就是觉得苏府御史大人不会闹开,才这么一次次的来逼二奶奶,一次给她掀开了,让别人都知她那幅嘴脸,省的以后总借着拿捏女儿,让老奴看,这哪是拿捏自己女儿,这是拿捏苏府哪。”
陶氏沉思,转动手上的佛珠串,苏王氏送了五爷回来,陶氏摆了下手,赵婆子悄声退下。
苏王氏知道婆婆要对自己说事,在陶氏跟前坐下。
陶氏下了决心,说道:“之前你小姑母就说过,对待这样的人不能优柔寡断,就是见我们苏府顾忌这考虑那,所以才会一次次的来让老二家的来出头,想着我肯定会看在媳妇有了身子答应了这事,你看看刚那叶氏什么样子,自己有胎却为了她妹子的怀胎下跪求我?是拿准了我体恤儿孙,看在肚里的孙子份上就会给她办事?我呸!这次我还就让她看看,我苏陶氏不是让她叶柳氏好拿捏的!”
苏王氏见婆婆说着说着声高气喘,忙起来倒了茶递给婆婆。陶氏接过喝了一大口。
“你去找三个稳婆来,随便找几个,送去给郑郎中府里,给郑江氏说,既然要托叶柳氏让苏府给找照顾孕妇,没有比稳婆更合适,问三个够不够?不够苏府再送来三个!”
苏王氏见婆婆是真气着了,忙不迭的应了,出去叫了赵婆子进屋,她去办婆母交代下来的事。
苏王氏也是气弟妹的糊涂脑子,仗着有了身子,又为她娘家母亲来跪求婆婆,如今婆婆的身子不好,全府人都避免让婆婆生气,府里大小事都避开,就是想婆婆能安省的养养身子。
二弟妹怀孕,婆婆欢喜,让她出了院,还不是想让弟妹宽心,刚放了她没阵子,就又闹出事。
不提苏王氏去找稳婆,二房,苏叶氏也是团团转,身边伺候的赵柱家的忙上前拉住,求道:“我的奶奶,就歇着吧,奶奶不为别人想,想想肚里的孩子,谁也没孩子重要,让奴婢说,其他的奶奶何必多管,照顾好自己才是真。”
苏叶氏被赵柱家的搀拉着坐下,愁眉苦脸的说:“可我就这么一个妹子,不是万不得已我娘也不会求我,不就是看姑母家的女大夫手艺高,才让三弟妹的双胎顺利落地?我妹子这次也是双胎,她婆母万分看重,我也知道现在那女大夫不是大夫,是先生的媳妇,可是这人命关天,总不好不帮下。”
赵柱家的是赵婆子的侄媳妇,都是苏府家生子,当初被陶氏送来给苏叶氏当管事嬷嬷,就是想媳妇身边有个能时时规劝她的,不能总犯糊涂,可苏叶氏刚被允许出院子,不知怎么就接到她娘家母亲的信,看了信又跑去陶氏那跪求女大夫,让女大夫给她妹子安胎去。
气的赵柱家的还来不及梳理下人,忙跟着苏叶氏来劝说,回头还不知自己要被姑母怎么骂哪,好不容易姑母给自己找来这么个差事,再让自己给弄咋了,不说姑母,就是自己也都要气死了。
苏王氏给郑郎中府送去了三个稳婆,把婆婆的话说了,见那郑夫人难看的脸色心里也吐了口气,就拿姑母的话来说,都顾忌面子,值几个钱?掀开了看看,谁还能把苏府咋着?
回去后苏王氏把郑府行给婆婆学了,说那郑夫人的脸色和说辞,苏王氏是没管没顾的把叶夫人损了一回,把她把大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